亲子户外类真人秀节目的返璞归真,浅析爸爸去哪的叙事思维

时间:2024.4.27

户外类亲子真人秀节目的返璞归真

—以《爸爸去哪》的叙事思维为例

付春晖

摘要:《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户外类亲子真人秀节目,自13年10月11日开播,瞬间成为四季度毫无争议的收视“黑马”。在真人秀节目泛娱乐化的时代,《爸爸去哪》凭借其返璞归真的内容聚合在众多嘈杂,喧嚣的选秀节目中成功突围。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叙事思维在《爸爸去哪》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从节目走红的背后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并针对节目第一季的不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节目今后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叙事思维 叙事策略 叙事手法 叙事场景

当前,中国的媒体已经进入“泛娱乐化时代”,许多媒体片面地将节目的娱乐化效果与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喜爱程度混淆在一起。央视也相继推出了《梦想星搭档》、《中国好歌曲》等节目,加入与地方卫视争夺收视份额的队伍。放眼望去,媒体俨然成为了“娱乐至上”的海洋,但正如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那那样,我们并不反对娱乐的存在,但当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形式存在时,这儿民族就危险了。所以,当前的观众缺的不是娱乐节目的数量,而是能够净化媒介生态环境的新鲜空气——寓教于乐的理性思考。

基于以上原因,以往娱乐节目的娱乐元素的重复叠加,并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与要求,怎样才能解决节目好看不好看、耐看不耐看、能否长时间伴随着看成为了节目制作者一直思考的难题,《爸爸去哪》的出现以其类似“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向观众呈现了五对明星父子悬念与矛盾丛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对故事主体的长期伴随式关注。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一种叙事化体现,接下来笔者着重分析叙事思维在《爸爸去哪》中是如何被具体运用的。

一、节目中人物的精心设计凸显叙事主体的重要性

节目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否深刻,对人物特质的诠释是否细致入微往往决

定了叙事文本的构建是否紧凑和对观众的吸引力。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人物分类理论。其中,扁形人物往往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特性,而圆形人物具有多种特性,包括一些互相冲突或矛盾的特性。一个圆形人物能够在令人信服的方式下给人以新奇之感,且鉴于圆形人物特性的不一致和不确定,读者很难一下子把握他们的性质。①但正因为其不确定性和性质的难把握性,观众内在的猎奇求知心理才会长时间伴随着几位明星父亲生存体验、育子理念、为父之道等的不断转变而愈发得到满足。《爸爸去哪》中对星爸、萌娃和代理村长的精心设计凸显了故事中叙事主体的重要性。

首先,节目将“爸爸”推到了亲子教育的中心,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从古至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尼尔波茨曼所说:“人类的头脑生来是一张空白的刻写板,一张空白的书写板。最终在儿童的心灵上写下什么内容,这个重任便落到了家长和校长的身上。一个无知、无耻、没有规矩的孩子代表成人的失败,而不是孩子的失败。②父亲与母亲不同特质对孩子的反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可见,节目制作方对节目的叙事主体的身份定位有效的抓住了电视机前许多已经身为人父人母的观众的心。

五个星爸的不同个性与表达方式在镜头面前被不知不觉的放大,凸显出五种不同的性格。在录制的前几期,展现给观众的最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林志颖属于典型的榜样型,他无疑是一个细心的爸爸,不但会用报纸和剩米饭胡窗户、还会讲究地给儿子泡奶粉、耐心地哄儿子睡觉,但缺少让孩子主动去承担事情的理念;郭涛是典型的同伴型,将自己的孩子——石头当哥们,但有时会忽略石头的感受,缺少一些耐心;田亮在初期则显示出些许迷茫,录制的第一期,面对田雨橙的哭闹显得束手无措,而只会以一句“你别哭了好吗?”王岳伦则是典型的放养型,面对有些人小鬼大的女儿,往往采取随女儿去的态度,有时还会问女儿该怎么办;张亮刚开始面对儿子对新环境的抵抗,也显得束手无措,只能采取强硬的手法,应是把天天抱回了拍摄现场

显然,面对新的环境,面对一个人照顾孩子的全新体验,五位明星父亲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法,但这正是《爸爸去哪》这个节目所强调的叙事主体特质的延展空间所在。由于真人秀节目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典型地“连续剧+系列剧”的叙述方式,同样的主体人物面对每期新的挑战与任务会不

断地成长与发展,五位爸爸的教育方法,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以及照顾孩子的本领也随着剧集的演进而不断地提高,随着节目的不断深入,明星爸爸与自己的孩子及别人孩子之间,萌娃之间,五位父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日益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样,叙事文本建构的紧凑感和剧情的吸引力就凸显出来了。

其次,笔者在上面也提到了,观众在伴随故事主体人物成长的同时,其实也已经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节目的叙事文本中。这就使现实中的父母与电视中的明星形成了一种“拟态人际关系”,即现实中的父母与电视中人物形成了一种熟人关系,例如对主持人的称呼不是主持人而是“村长”。现实中的父母会潜意识地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状态代入电视中的爸爸,从而寻找一种共同的认知。这种认知,可能是彼此拥有共同的窘态经历,亦或是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在试图寻找与之相似的性格特质,并伴随着自己认同的拟态关系一同来处理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或者亦可以说是在寻找一种现实生活中不曾体会过的优越感与满足感。对叙事主体的重视,有效地吸引了许多长期观众。

二、多维度关注故事主体性格发展的叙事策略

(一)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节目叙事中的运用

施拉姆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洞壁寓言”中得出结论,“人类的传播就是一出影子戏”凭借交流与观察,影影绰绰的人物形象可能越来越鲜明而清晰,但是他们仍然是现实的抽象。③在符号阅读中,读者对语言的关注往往超过了故事本身的人物和情节,文本的结构也随之更具开放性。在节目中,摄像机对五个家庭日常生活中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点滴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种现实的抽象。 儿童因缺乏一定的阅历和知识所以无法将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话语从口中脱出,换个角度,儿童又同样因思维的简单和单纯而说出了世界上最真实的话,虽然有时会少许无厘头,但却不乏经典的桥段。例如王诗龄在宁夏沙坡头那期跟着当地的小朋友买食材时的经典语录:“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在向村里的爷爷借完食材后道别道:“爷爷你在家好好啊。”这显示出了王诗龄的人小鬼大,谦逊礼貌。小小志在爸爸面前的撒娇:“爸比,我要和奶奶,我现在就要喝、奶、

奶。”我们看出了小小志的可爱以及对爸爸的依赖。田雨橙与张悦轩之间的对话,田雨橙:“我是大英雄。”张悦轩:“你是女超人。”体现了田亮女儿女汉子的性格。又如张亮父子前两期面对摄像头时的尴尬,张亮:“没有拍你,他们是在拍我呀”张悦轩:“摄像头分明就指着我呢”张亮:“明是在指着我嘛”。这无疑是父子两人真实生活的生动写照。五对家庭之间的经典语录便是一种真实的语言符号,它向我们传递着明星家庭和普通家庭详细的生活百态。

无意间流露出的非语言符号比有意发出的语言符号更有意思,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要调动的都是完整的人,而不是身心的一部分,因为传播行为反映的是整个人,所以非语言方式流露的信息,许多来自内心深处,是难以压抑的。孩子也是最不会说假话的,孩子的表情也是最丰富的。

(二)在特定的叙事情境中,为空间场景植入了“潜文本”

观物不可皮相,含而不露地传达出表面生活之下的丰富内蕴,被外在景观遮蔽的已知或未知的思想与情感,一句话,含蓄地显示出“潜文本”,让观众在场景中看到意义的埋藏。④《爸爸去哪》的导演通过巧妙的场面建构和精心而隐蔽的特定语境,不仅将星爸、萌娃们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浮现于荧幕前的喜怒哀乐传递给观众,更重要的是,将掩藏于明星表面景观下的性格特质与内心世界真实地呈现到每一个观众的内心价值评价。

在节目第四期中,节目组加入新任务“不能说的秘密”。让孩子们分成三组保护好神奇的鸡蛋,不让几位爸爸来“捣乱”。在孩子执行任务的同时,爸爸们也会在另一个房间里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任务的最后,几位父亲会陪孩子们一同回顾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场景设置看似一次简单的任务环节创新,实则检验着孩子们在突发情况下的自我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同时也在考验着几位星爸在任务结束后与孩子们就刚发生的突发状况的解释与沟通教育能力。前两组孩子虽因蛋失利上演了不同程度的泪崩,但天真可爱,一颦一笑之间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第三组的天天上场时,本集节目到达了高潮,当张亮湿婆了儿子善意的谎言时,天天主动承认了错误:“我不想让你知道是他(天亮)打碎,所以我才撒谎的,对不起,你打我吧。”内疚的低头、准备接受惩罚的小手、沮丧的表情、频频点头以表对下次护蛋成功的承诺等几个简单的细节动作使场面瞬间定格了,短短的几秒不仅让张亮的表情凝固了,也让第二现场的其他父亲们眼眶

湿润了,而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在本期节目后纷纷表示被天天的善良所感动。细节虽微,但“潜文本”颇丰。节目组凭借其深邃的构思,展现了孩子们内心的纯真与善良。

(三)改变“非此即彼’的人物性格塑造

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写到,在未经专门训练的观察活动中,我 们会选择那些很容易辨认的环境标志。这种标志反映的是观念,而这些观念则会由于我们丰富的想象力而膨胀。我们不是详细地观看这个男人或是那张日落,而是查看该事物是个男人还是日落,接着就会首先想到充斥在我们脑海中的这类对象。⑤

在普通人的脑海里,明星永远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另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只能在电视里出现,这个群体的日常生活一定与普通百姓有所不同,这个群体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是特立独行,甚至会因为电视上的某些负面报道而想当然地认为明星们子女就是星二代,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模式化的形象牢牢的套在我们头上,想取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爸爸去哪》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这样的看法,因为他们在节目的叙事文本中看到的是和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的戏剧化冲突,经历的是与自已育儿体验相当的真实感受。所以,传统意义上对明星“非此即彼”的成见系统在逐渐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与剧中主人公共同探索教育孩子的“同甘共苦”。

三、采用真实记录和现场追述的叙事手法

“我们首先会设计整个节目的流程,但是中间环节会发生什么情况、讲什么话、出现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个节目打动观众最关键的就是真实。”《爸爸去哪》总导演谢涤葵说。真实是真人秀节目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一)以平行蒙太奇的的叙事手法用镜头真实再现五个家庭面对同一个任务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案

为了达到电视台对大型节目每期90分钟的播放要求,拍摄时间延长到了72个小时。现场加上监控共有四十几个机位,每天节目组都会在早会中梳理当天的拍摄流程,摄像总监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后,和现场导演对接,接着摄像组加入,一起确定每个环节的拍摄如何实施。拍摄过程中,两名编剧和摄像分别紧跟在明

星父子的身边,摄像负责记录影像,编剧则记录拍摄内容,方便后期剪辑。与“纪录片”几乎相似的记叙手法,将明星家庭中的一天中的主要生活状态都完整无缺地记录下来,这也是在节目在播放时,郭涛父子将东西盖着摄像头换衣服的原因,张亮父子穿着花裤头赖床的情形被无死角的记录下来的原因。或许前两期的拍摄会让父子们稍感不习惯,但上时间的“曝光”已经使星爸和萌娃们习惯了在镜头前刷牙、洗脸、吃饭、以及摆各种扭曲的搞怪动作,甚至把镜头当镜子使。五个家庭在镜头的组接剪辑中向观众真实传递了在面对同一个挑战和任务时的生活能力与优缺点。

(二)现场追述的叙事手法使各种时空有效连接起来,丰润了节目的整体叙事性

节目通过表演中的时空展现叙事主体的现场呈现,这是现在时;与此同时,又通过舞台下的时空展现叙事主体的及时感受。两种时空的交互组合将演员舞台上的呈现和舞台下的真实感受一并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享受完剧情的同时,又能够了解到演员对自己的表演满不满意。现在国内有很多节目其实都采用了现场追述的叙事手法,但大多以节目结尾时的花絮方式呈现,与它们不同,《爸爸去哪》采用的是将追述的一段及时的剪辑到主人公刚经历完事情的那一刻,其实这样是对剧情的更好阐释与解答。在录制的12期节目中,几乎每一期都会有爸爸对刚发生行为的现场追述。在第一期节目中,天亮的女儿田雨橙因对新的环境不适应而在爸爸面前表现出的鼻涕虫莫言使天亮对其无可奈何,接着便接了一段天亮的现场追述,来讲述天亮的内心感触与渴望做慈祥爸爸的愿望;在第一季的最后一期中,刚开始即为一段五位父亲的轮流“真情告白”将写给自己孩子的信念出来。现场追述的形式使父亲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诉求以回答过去时的方式呈现出来,难能可贵。

四、对《爸爸去哪》的叙事思维建议

面对第一季的高收视率,《爸爸去哪》确实有值得其它真人秀节目的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第一季的《爸爸去哪》作为一匹收视黑马踏入其它卫视尚未涉足未深的亲子真人秀领域取得成功不免有些侥幸,也势必会引起其它卫视甚至央视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兴起的热浪,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心态还是必不可少的。针

对第一季的《爸爸去哪》,笔者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对节目的今后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首先,节目的内容设置过于单一,故事的叙事化思维强调情节与过程,相对单一的内容设置只会使观众感觉到乏善可陈。纵观12期《爸爸去哪》,几乎每一期的任务设置都与“吃饭题材”有关,要么是节目组提供食材,爸爸们方显厨艺;要么是爸爸们通过应景的比赛夺取食材;要么是孩子们对爸爸们的厨艺纷做评比;要么是小伙伴们挨家挨户的讨要;这样的设置一期便可了,可制作方硬是将“吃”贯穿到底,仿佛《爸爸,去哪》的核心主题就是“哪有吃的,咱去哪”,真不知道,我们是在野外“荒岛求生”还是在续写“舌尖上的中国”。所以,坐拥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节目组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多设置一些有意义的任务与挑战,将创新的意识进行到底,我们需要的不是单纯的引进,还需富有新意的本土化再造。

其次,长线的叙事模式应该被引入到《爸爸去哪》的长远发展战略中去。在《爸爸去哪》中有一个新颖的地方就是它实现了叙事主体身份的两极互换。从明星父子、父女到社会最底层的农村体验者,明星们实现了身份互换,这是节目的一个看点,明星们关注的是在极端化境下能不能完成任务,而观众关注的则是明星们如何应对以及会不会出丑。上帝视角满足了观众探知,探奇的欲望,明星们也在12期的训练中增进了父女、父子间的情感,可谓两全其美。但事务总会有两个方面,观众会有一个疑问:“他们真的是这样么,节目中的亲情在现实生活中还会不会再现”?所以,在这里节目制作者有必要采取长线叙事的策略,即对明星家庭保持着长期的关注,当然,我们不可能将摄像头永远对着“张亮的裤头”,但我们可以在第二季的开播时依然保留着一个或两个第一季中的家庭,这样即可以满足观众对明星家庭的长期关注,同时还能勾起在第一季中保留的美好情感诉求。然关注不必在重新建立起一种拟态关系,以便继续追随节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胡亚敏.叙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43页

② 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9页

③ 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67页

④ 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102页

⑤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第66页


第二篇:返璞归真的课堂与思考


返璞归真的课堂与思考

更多相关推荐:
面对家人亲友的逝去:放下执念,学会接受与怀念

面对家人亲友的逝去放下执念学会接受与怀念死亡是生命中无法逃避的必修课我相信丢弃与整理技巧可以帮你顺利度过那些伤痛时刻实际上当悲痛降临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让自己丢弃与整理我们想起逝者留下的珍贵记忆我们聚在一起深表哀...

清明节思念逝世的亲人

清明节思念逝世的亲人如果说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清明节我想大多数人一定无法理解这个鬼日子有什么意思但是我喜欢我喜欢这个能表露大多数人最本性的日子人们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哀思心里装着沉沉的乡愁乡愁来自于对...

思念亲人的句子

思念亲人的句子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母亲您离开我已快两年了平时根本不敢打开思念你的那根心弦因为你知道想起你我会泪流满面我的哭泣害怕你会听见我的眼泪害怕你会看见我害怕你在那个世界里再为我操心母亲那样我真的就是特...

关于牵挂想念一个人的句子

关于牵挂想念一个人的句子1有一个人牵挂着是幸福的在心中牵挂着一个人是幸运的牵挂你也许是我漫漫长久的一生也许只是四季轮回中短暂的一季无论时间的长短无论结果怎样但此时这份牵挂却是真真切切的牵系着两颗心牵挂的滋味就是...

清明时节思念亲人祭奠故友好句子

清明时节思念亲人祭奠故友好句子又是一年春来到清明时节踏青好绿草青青好春光轻声问候来送上工作劳累上班忙莫忘休闲身心放朋友时时挂心房清明节祝福短信愿你清明时节心情畅年年清明今又清明缅怀逝去亲人想念远方朋友逝者已去唯...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启示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地藏经中末法众生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的情形尤其在中国大陆唯物主义断灭论成为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心迷茫躁动我慢深重人们困...

20xx年清明祭奠亲人朋友古诗词集锦

20xx年清明祭奠亲人朋友古诗词集锦20xx年清明祭奠亲人朋友古诗词集锦1清明节思念亲人的诗句摘抄寒食上冢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评点这是上坟时的感...

最浪漫的情人节话语

最浪漫的情人节话语更新日期20xx0212114540浏览4597次所属分类专题英语漫读Meetingyouwasfatebecomingyourfriendwaschoicebutfallinginlovew...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_《写在情人节之夜》

作者风冷似刀谁从夜幕中走来带着暖暖的春风跨越了无尽的沧海谁从梦幻中走近和着思念的笛声穿过了滚滚红尘在这广袤深蓝的夜空在这冷暖交替的季节无法遮掩的思绪频频的敲打着我的心门尘封的记忆被一盏孤灯点亮让我的灵魂游离在曾...

悼念亲人的诗

遗憾你走的为什么那么匆忙像秋去冬来的柳叶一夜枯黄像涓涓东流的溪水瞬间冻结让我再看看你的面容让我再抚摸一下你的双手让我再感受你的体温你走的为什么那么匆忙墓碑黄土如此荒寥那么苍凉此时的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安慰你你却听...

最空洞文章举例:悼念逝者,请用朴实的话语

关于在全开展向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同志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事业第一工作至上爱岗敬业不畏困难以身作则在担任期间他勤奋工作踏实肯干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带领队员克难攻坚勇于创新竭尽全力破解工作中的...

思念爱人的经典句子

思念爱人爱是牵挂爱是奉献是思念的痛是回忆的甜是难舍难分是晨昏心颤的期盼爱人你好吗不变的是我的脉脉思念曾记否烟云往事几许化我的思念为山花朵朵开满山谷开满丘陵开满你的发鬓庭院暗暗的寄给你多么希望时间停住它的脚步让我...

思念逝去的亲人的话语(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