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24.4.27

《农村初中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中期报告

建湖县近湖中学 胡达红 袁文权

课题组于20xx年x月以《农村初中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为题向盐城市教育学会提出申报,20xx年x月被市教育学会正式立项(编号A-247).接到立项通知后,课题组立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课题成员分工、课题组成员职责,探讨课题研究思路,明确课题研究方向,研讨研究方案,精心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实施近一年来,研究步骤井然有序,研究进程有序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有效提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市、县教育学会及研究室有关专家的精心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回顾课题前期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20xx年是我县实施均衡教育的第一年,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农村初中,所以七年级新生尽管有些是县城小学毕业生,但大部分学生为农家子弟。他们见少识浅,知识面窄,语文基础薄弱,在写作方面普遍存在汉字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作文用语生硬语句不通顺、抄袭范文等问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评改”。基于此,我校七年级部对作文评阅进行激励性评价体系的研究——“赏识评阅,亮点加分”的尝试。

本课题主要涉及的是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及策略的研究。我校课题组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在强化作前指导的前提下,实现作文评价方法的转变:由“指令性、接受式”到“以人为本、民主发展”的转变,从挑剔变成赏识。老师对学生作文亮点的赏识激励,使学生有被爱的感觉,更符合学生渴望得到他人尊重与爱护的心理,满足了他们自尊的需要。赏识激励强化了他们对自己作文的接纳程度,强化了他们对自己作文的肯定,坚定了自己一定会写好作文的信念。 几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亮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行文布局、字迹等等。教师热情真诚地赏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并

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作文中的亮点,能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写作的动力与兴趣,使学生产生自我期望和要求,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教师对学生作文从挑剔到赏识的转变,不仅愉悦了学生,更愉悦了自己。赏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你的作前指导和修改建议,从而形成良好的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激励性,即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过程中对学生作文有目的的赏识和鼓励。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在评阅目标达成情况给一个总分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加分。“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在有目的的外在赏识的刺激影响下,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升学生作文的能力。

2.评价体系。评价原指对人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体系本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这里的评价体系是指教师在评阅学生作文时,根据事先确定的作文评阅思想、评阅目的、评阅形式,使教师在评阅学生作文时可以照着做的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和稳定性的标准样式。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课题总目标:

探索作文激励性评价策略,促进教师增强赏识激励评阅的意识,积极参与作文赏识激励评价体系的探究,进而建立科学规范、操作有效的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尊重学生习作中思想情感,欣赏学生习作,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力求写出好作文的自觉习惯。

具体目标:

1.从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出发,探索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切合我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作文评阅模式,建立一个可操作的、科学、规范、有效的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

2.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增强赏识激励评阅的意识,积极参与作文的赏识激

励评价体系的探究。

3.通过赏识激励评阅,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和他人作文中的亮点,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写作的动力与兴趣,体验写作的快乐,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发展作文能力。

4.通过赏识激励评阅,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主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感悟表达。

主要内容:

(一)关于主题生成

①研究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赏识评阅)

A、激励性评分:给学生作文评分时宜宽不宜紧,要适当打鼓励分,赏识学生作文,激励其写作。

B、激励性加分:竭力捕捉亮点(成语、修辞、妙语、美段等),赏识加分。

C、激励性点评: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应该是发现文章中的亮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用得好的一个词,写得好的一句话,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利用眉批和尾批进行赏识。尽量多批赞语,如:“描写准确生动,突出了特点!”“议论深刻,说理有独到之处!”“人物写活了!”等等。

D、激励性讲评:将上次作文写得好的和进步大的,逐一提名表扬;将优秀作文(整篇或选段)进行范读。

E、激励性发表: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优秀作文选刊”专栏;及时推荐优秀作文给各种报刊发表。

F、激励性修改:对于作文中的毛病,用启发的方式和商量探讨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能换个更贴切的词吗?”“注意照应了吗?”“此例能证明观点吗?”“老师这样修改,你同意吗?”等。学生修改后也要适时激励赏识。

②研究激励性评价体系对于学生作文的心理、兴趣、能力发展的影响。 ③研究激励性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习能力提升的影响。 ④研究激励性评价体系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影响。

(二)关于活动设计

在多就少改、多褒不贬的原则下,创建赏识激励评阅的作文评改模式。

1.教师赏识评阅学生作文。

2.学生赏识鉴阅同学作文。

3.师生赏识共阅三类作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评价标准和《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的要求。新课程评价标准指出:“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习作”的阶段目标有“增强习作的信心”等要求。

2.成功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激励性作文评价体系,就是赏识学生的习作,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进而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即成功教育。

3.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赏识教育重要的心理学基础。赏识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赏识的重要原则是“尊重”,“教育的全部奥妙就是要象尊重上帝一样,尊重每一个孩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据此,我校七年级部率先在作文评价中注意运用赏识评阅法,并把它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

五、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x月x日— 20xx年x月x日)

主要工作: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认真领会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本质——赏识评阅,明确作文评阅的内容、原则策略、具体实施

建议,从理论层面上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技能。暂定研究课题,确定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成立课题组织机构,制定课题实施预案。

第二阶段:申报阶段(20xx年x月x日— 20xx年x月x日)

主要工作:①召开了实验教师会议,分析第一阶段作文激励性评价体系的状况,并认真总结;②收集、考察有关资料,确定研究课题;③完成课题规划;④上报课题,等待审批结果。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x月x日— 20xx年x月x日)

主要工作:①完善课题研究内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②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控;③定期组织教师动态培训、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观摩活动;④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并适时地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将实践的具体情况写成文字材料,上升到理论高度,完成阶段性总结。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x月x日— 20xx年x月x日)

主要工作:①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撰写论文;撰写专题论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②展示课题成果;③推广经验;④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课题组成员撰写十多篇论文,已公开发表论文四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2. 明确了激励性评价体系,确立了激励性评价体系——“赏识评阅,亮点加分”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①少改多就的原则:评阅学生作文时,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少改动学生作文,尽量保留学生作文的原样和原味。

②实践性原则:以学生作文为抓手,赏识评阅,激发学生自我赏识、二次修改的兴趣,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③激励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在赏识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真诚热情、合理科学,形成科学的、有激励价值的评分细则和评价指标。

3.激励性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学生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向好的方向发展,作文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4.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确立了新的作文评阅理念。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影响学生写作的因素太多了,有师资队伍构成层次的,有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方面的,有学生行为习惯和阅读兴趣方面的,还有教学管理方面的??而本课题研究时间两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触及那么多层面,实在是力不从心。

2.本课题的研究需要一个浓厚的研究氛围、学术氛围,而目前师资队伍的建设、图书馆的开放模式、学生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语文在学生及家长心中的地位等,还制约着本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效果。

3.本课题组成员毕竟不是专门的科研机构工作人员,课题研究方面没有充分的经验,需要专家的引领,需要务实地思虑和大胆地实践,面对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需要排除在时间、精力、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诸多困难,才能完成课题任务。

八、课题下阶段研究计划

虽然我们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还是清醒地认识到:要真正做好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全体课题组成员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课堂实践能力,还有学生的积极配合。

因此,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1.在做好既定的工作安排的同时,继续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做好理论分析,为课堂研究建立理论支撑。

2. 全面研究学生,充分把握学情,进一步丰富激励性评价体系,使其更具可行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3.继续邀请专家来校指导,推进课题研究。

4.积极参与作文教学和作文评阅,定期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


第二篇:《农村初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盱眙县官滩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力量,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观念如推理意识、化归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数学审美意识等,也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它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数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开阔视野,探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养成求实、说理、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

1.通过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文化渗透的一种新的途径和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从新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改进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领域现状

从国外看,欣赏教学在每个国家都有所不同。在文献资料查阅中我们发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苏联教育家卡洛夫有五部教学法。前

苏联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卡巴列夫斯基,强调用音乐学科本身的规律特点来教育学生,他提出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体系,根据不同年级设立了音乐教育大纲,重要内容为音乐的三大支柱就是“歌曲、舞蹈、进行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不同年级音乐的要求。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提出“民族音乐教育”。他认为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应该把歌唱的精神教给所有的人,使所有的人掌握音乐知识,把音乐用于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和闲暇活动之中,培养出音乐会的听众。英国人强调“发展欣赏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英国教育家洛克推崇的是游戏教学,他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让我们再换个角度,从国内来看欣赏教学,香港强调“培养喜爱音乐及学习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儿童自律、表达、专注和协调的能力”提倡全人教育。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曹理先生提出:直觉、鉴赏美、理性欣赏的三个阶段。由于欣赏者的层次不同在直觉中产生快感,在鉴赏美中产生心灵呼唤,在理性欣赏中产生表现欲望,创造出表演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初中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引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这一任务通过欣赏教学来完成是一条捷径。但目前,农村初中的音乐欣赏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上,大多数教师冗长乏味地讲解作品,播放音乐,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加上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对音乐知识积累不多,在被动接受不熟悉的音乐作品同时,难免会产生迷茫,对音乐产生厌倦。于是欣赏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欣赏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有悖于音乐教学之初衷。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像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一方面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的鉴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增强,音乐艺术审美评价能力得到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指每个学生都会从自身出发,如从不同需要或喜好的角度出发,从音乐学角度欣赏,从音乐特征角度欣赏,从表演形式角度欣赏,从音乐题材角度欣赏。

农村初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培养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为出发点, 以强化学生理解和分析音乐的能力为主线,以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为基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审美发现和审美感知为核心内容,强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研究的目标

(一)目标

1.探索出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方法。

2.提高初中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进一步优化学生音乐学习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研究过程

(1) 前期准备阶段(20xx.2--20xx.4)通过搜集整理课题相关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 实施研究阶段(20xx.4--20xx.10)调查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一步优化我校音乐教学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和中学音乐教学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及操作策略。

(3)总结阶段(20xx.10——20xx.12)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积累资料,形成中期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充实。

五、研究方法及操作要领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2.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总结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得失,筛选、探索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有益经验并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自变量:

(1)数学文化方面的渗透的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设计(含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及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的选择等)。

(3)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

(4)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本课题的因变量:

(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3)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无关变量控制:

(1)对照班与实验班为随机抽取的平行班。

(2)实验教师与对照班教师所用教学时间对等。

(3)对照班教师不知道研究方法。

(4)考试与问卷调查实事求是,方法相同。

2.个案研究法:一是研究教师个人教学行为案例;通过对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案例的研究,尽可能地使每位实验教师都能深入钻研初中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以便上课时能有效地渗透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二是研究师生协作教学行为的课例,通过师生协作教学行为的课例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依据。

3.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室的图书、报刊杂志等,了解古今中外最新数学文化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4.教育叙事法:通过教育叙事研究,组织教师不断挖掘初中数学文化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得失。

(二)操作要领

1.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2.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3.学生理解、表现能力的培养研究。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本领就是理解能力。

4.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

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可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5.学生音乐学习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与反思,即主动参与感知欣赏、表现实践与尝试创造的完整过程。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舞台”。

六、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实践研究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现象,探索并总结规律,促进了教师课题研究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探索了农村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策略。在研究过程中立足学生的发展,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探究并实施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策略。

通过研究,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人,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自主活动、自我建构,真正拥有了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培养健康的个性,促进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在音乐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发展个性。

七、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一)“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研究”的课题研

究,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如何能准确地抓住教材中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数学文化的渗透而不影响该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有待今后进一步思考、磨合。

(二)我们实验教师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去收集数学文化知识方面资料。只有积累更多的数学文化方面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去渗透。

八、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研究》

2.《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3.《中学数学学习报》

4.《初中数学教与学》

5.《时代学习报》数学周刊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作文技巧(文摘总结)

作文的高分技巧技巧一:首先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注意及时分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

初中作文:初中记叙文开头结尾技巧

初中记叙文开头结尾技巧一、开头的5个常用技巧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如此。起好头,能为顺利地展开文章打下基础。古人写文章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能让人“一见钟情”,引发别人无穷遐思的开头,往往能使…

真·善·美 初中作文1000字

真·善·美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品质可以折射人的内心。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莫过于真,善,美。——题记xx年前,维吾尔族夫妇司迪克和比力克孜经营着一家餐馆,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夜,他们在一个废弃的纸箱里捡到…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分层教学作文在初中语文中考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可谓是作文写得好,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初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尤其是初一作文写作主要是建立在小学作文的模仿写作基础上上,虽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朦胧…

初中作文结尾闪光的十二种方法

初中作文结尾闪光的十二种方法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

初中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解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的一个应试技巧一、什么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给你一个不完整的题目,由学生将题目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它介意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限制,又比较灵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半命…

初中作文专题复习 半命题作文

20xx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半命题作文中考命题规律1.考点扫描考点名称考点热度(1)直接式命题☆☆☆☆☆(2)导语式命题☆☆☆(3)中心语式命题☆☆☆(4)命前半题,补后半题式半命题☆☆☆☆(5)命后半题,补前…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

初中作文开头、中间、结尾写作技巧一.开头技巧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教案描写——让文章“活”起来【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形象地认识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导写过程】一、课前热身上一次读写课我们强调了“写人物…

杨建刚 问渠那得清如许—— 孙艳老师《初中作文立意教学》课例研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孙艳老师《初中作文立意教学》课例研究杨建刚河南濮阳市九中王夫之曾这样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话虽简短,却极其深刻地阐述了“立意”在诗文中的地位和…

初中作文怎样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初中作文怎样才能突出中心思想?所谓“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正如托尔斯泰所…

初中作文技法

初中作文技法一、开头技法1、开门见山——直截入题第一,线索式。多用于记叙文的开头。作者为了展开娓娓动人的故事或抒发细腻丰富的情感,往往用亲切的语气,自然而又直接地牵出文章的线索。第二,要素式。亦多用于记叙类文开…

初中作文(6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