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完全总结(上)

时间:2024.5.15

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波和 横(S)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8、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类。

13.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值法 。

1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

准贯入试验 判别。

16.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18.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

离。

26.根据土层剪切波速的范围把土划分为坚硬土、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四类。

1、天然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3、地震动的三要素:( 峰值 );( 频率);( 持续时间 )。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

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自振周期)(振型)(岩土阻抗比)。

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梁铰机制)(柱铰机制)。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 n=N/(fcAc) )。

1、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 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

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 Ⅲ类场地 。

3、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房屋高度 和 结构类型 查表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4、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 6.45 度 ,罕遇地震烈度为 9度 。

5、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

6、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1 米,层数不宜超过 7 层。 填空题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 构造地震 )、( 火山地震 )、( 塌陷地震 )和( 诱发地震 )四种类型。

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浅源地震 )、( 中源地震 )、( 深源地震 )。

地震波可分为( 体波 )和( 面波 )。

体波包括( 纵波 )和( 横波 )。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

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

面波分为(瑞雷波)和(乐甫波)。

《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

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

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关系。

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

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总体机制)。

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刚接)节点。

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温度缝)和(沉降缝)。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及(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

(防止倒塌)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纯框架体系)、(筒体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或(框架剪力墙体系)。

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

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高厚比)。

屋盖体系中,应尽可能选用(有撑)屋盖。

1.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

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2. 一般来讲,震级大,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长,震中距离远,场地土层松软、厚度大的地方,其

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偏于( 较长的周期 );相反,震级小,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短,

震中距离近,场地土层坚硬、厚度薄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则一般偏于(较

短的周期)。

3. 地震的不平稳性取决于(震级 )、(震源特性 )、(震中距)、和(地震波传播介质的特性 )等

因素。

4. 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而言,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可用(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地面运

动周期特性 )和(强震的持续时间 )三个参数来描述。

5. 一般认为,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最高峰点所对应的周期为(地震动卓越周期)。

6.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不规则

主要有(平面)不规则和( 竖向)不规则。

7. 《 抗震规范 》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设计成(延性结构 )。只有结构具有合理的( 刚

度 )、(足够的承载力 )以及(较强的变形能力 ),才能真正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

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8. 由于面波的能量比体波要( 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时以( 面波 )为主。

9. 地震按震源的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 )、( 中源地震 )、和( 深源)地震。

10. 地震宏观调查告诉我们:地质年代愈古老久远,地层的( 固结程度 )、( 结构性 )也就愈

好,抗( 液化 )的能力也就愈强。

11. 房屋在地震波的作用下既颠簸,又摇晃,这时房屋既受到垂直方向的地震作用,又受到水平方

向的地震所用,我们分别称之为( 竖向地震作用 )和( 水平地震作用)。

12. 地震时,严重不均匀地基容易产生( 裂缝 )、( 土体滑动 )、( 不均匀沉降 )等地基失效

现象,从而使房屋开裂,变形或倾倒。

13.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 )波

和( 横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

波为主。

14. 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烈度就会随震中距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是离震中越( 远 ),地震烈度越( 小)。

15. 国内外的地震经验教训表明,搞好新建工程的( 抗震设防 ),对原有未经抗震设防的工程进

行( 抗震加固 )等,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16. 《 抗震规范 》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7. 地震地面运动的周期特性对结构地震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类已经知道任何建筑物都有其自

振周期,假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以长周期为主,则它将引起( 长周期柔性建筑物)的强烈地震反

应;反之,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特性以短周期为主,则它对( 短周期刚性建筑物 )的危害就比

较大。这就是(共振效应 )的结果。

18. 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在静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是,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

( 液化 )现象。其抗剪强度几乎等于( 零 ),地基承载能力完全(丧失 ),建筑物如同处于液

体之上,往往造成下陷、浮起、倾倒、开裂等难以修复的破坏。

19. 各类建筑场地都有自己的卓越周期,如果地震波中某个分量的( 振动周期 )与场地的( 卓越周期 )接近或相等,则地震波中这个分量的振动将被放大而形成(类共振 )现象。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有和场地的卓越周期相接近,又会引起( 建筑物 )与( 地面 )的类共振现象,这就形成了双共振现象。

20. 历次震害表明,地震时多层混合结构故房屋的破坏,随着房屋( 高度)、( 层数)的增加而加重,房屋( 倒塌率 )几乎与房屋高度、层数成正比。

21. 地震地面运动的周期特性对结构地震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类已经知道任何建筑物都有其自振周期,假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以长周期为主,则它将引起( 长周期柔性建筑物)的强烈地震反应;反之,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特性以短周期为主,则它对( 短周期刚性建筑物 )的危害就比较大。这就是(共振效应)的结果。

22. 一般情况下,应在结构的( 两个主轴 )方向上分别考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主要有该方向上的( 抗侧力构件 )来分担。

23.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无疑与震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值增大,则地面建筑震害( 加重 )。

24.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不规则主要有( 平面)不规则和( 竖向 )不规则。

25.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 )波和( 横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26. 场地土是指场地范围的地基土,一般情况下是由多种性质不同的土层组成。场地土的刚性一般用土的( 等效剪切波速 )表示。

27. 建筑的场地类别,根据土层( 等效剪切波速 )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分类。

28. 根据场地土的性质和厚度不同,其卓越周期也不相同。坚硬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比软弱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短 );基岩以上的土层越厚,场地土的卓越周期越( 长 )。

29. 目前,确定地震作用的方法有( 静力法 )、(反应谱方法)、( 拟静力法 )和( 时程分析方法 )等方法。

30. 天然地基上( )类场地的抗震承载力验算采用(拟静力法)。此法假定地震作用如同(静力)作用,然后在静力作用条件下验算地基及基础的( 承载力 )和地基的( 稳定性 )。

31.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无疑与震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值增大,则地面建筑震害(加重)。

1.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尺度。

3.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4.特大地震:地震等级M>8的地震。

5.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6.地震作用:地震时作用在房屋上的惯性力,称为地震作用,也称为地震力。

7.抗震概念设计: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包括工程结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

8.场地覆盖层厚度:由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规定值的土层或坚硬土顶面的距离。

9.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地震波的某个分量在穿过场地土时被放大的最多,这个行波分量的周期称为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10.“三水准”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2.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为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而必须采取的细部构造措施。

12.双共振现象:在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建筑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地震波中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接近的行波分量被放大二次的现象。

13.隔震设计:进行隔震的建筑结构设计称为隔震设计。

14.消能减震设计: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部件,通过消能元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

1.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 × )

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

3.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

4.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 )

5.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 )

6.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 )

7.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 )

8.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1?0.65?max ( × )

9、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 )

10、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 )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X )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 )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 )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 )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 )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X )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 )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X )

更多相关推荐:
建筑结构设计总结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总结课程设计时间:20xx/20xx年第1学期14周课程设计班级:08级水工七班课程设计对学生而言是其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我验证,从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

东南大学 建筑结构设计 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上篇混凝土结构一、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1.简单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单轴):立方体抗压强度(95%???????,??=?????????1.645?????????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心抗压强度(…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1、设计坡屋顶时,梁配筋后,必须自校梁底标高,算出其净高,看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楼梯等入口处。2、设计坡屋面时,屋脊(阳角、阴角)处,梁可适当减小,当板跨较小时,可以不设梁,否则可能影响使用,净…

建筑结构设计心得与体会

建筑结构设计心得与体会通过为期2周的实训我收获颇多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提高了自己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实训期间对于实训内容我有如下见解和发现对于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目前绝大多数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分析计算虽然...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我来设计院工作已有2个多月了!在这2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认真学习基础理论、规范。自己设计过一个长春的车库,使我更好的学习了PKPM的应用软件!后来又做了七台河新玛特的建筑竣工图,使我进一步练习了天…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设计总结

工程结构设计心得课程设计对学生而言是其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我验证,从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全面检查并掌握所学内容;《建筑结构》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一门专业…

结构设计学习总结

结构设计学习总结一、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1、土木工程的定义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

结构设计经典总结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的读书笔记《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一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本文为HiStruct的读书笔记(见正文中红字注出部分)。正文如下:结构设计中相当部分构件的设置,规范仅给出了最低限值或建议取值,实…

这是本人xx年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

这是本人xx年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属于一家之言,看看也好,别太当真。欢迎交流探讨指教。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2).如…

20xx年结构设计工作总结

20xx年度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今年对于我而言是一个转折的一年直白点说就是我从一名学生蜕变为了一名工作人员再也没有了学生时代的自由和闲散比起其他人的工作我做的结构设计身上便多了一份约束和责任还有那我自认为的小小光荣...

结构设计要点总结

结构设计要点一拿到作业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勾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二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方荷载的计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用要求来输入三在进行结构建...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大全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大全1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2普通砖混纯剪力墙住宅设计技术措施3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4错误的结构构造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如楼板楼梯等写此文的用意是帮助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