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之一

时间:2024.4.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设疑的作用

新疆奎屯市一中    王新敞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

  数列各项和公式 
  (|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如:若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得出0<a <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时,一位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

原不等式可化为:,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学生会惊疑,唉!这是怎么解的,解法这么好!这位教师说道:“你想知道解法吗?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具体地探究”.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转化为学生自己思维的矛盾。只有把客观矛盾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矛盾,才能产生激疑效应。

二〇##年八月八日


第二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 0.· 9 =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

数列各项和公式 s= a1 1-q , (|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 x -3x+2 x -2x-3 <0 时,一位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

原不等式可化为:(x -3x+2)(x -2x-3) <0 即 (x-1)(x-2)(x-3)(x+1)<0 ,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x|-1﹤x﹤1或2﹤x﹤3﹜,学生会惊疑,唉!这是怎么解的,解法这么好!这位教师说道:“你想知道解法吗?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具体地探究”.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转化为学生自己思维的矛盾。只有把客观矛盾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矛盾,才能产生激疑效应。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河县广河中学 731300)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总结


五(1)班综合实践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着。我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班的综合实践教学工作,五(1)班学生有47人,男生有22人,女生有25人。在本学期学生没有课本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调查、走访、讨论等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走进生活,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在确立主题阶段,教师注意抓住契机,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三、自主结合,科学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5——6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四、关注活动,适时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所以我便抽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参与调查,在调查中及时发现关键之处,提醒他们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们便能在体会中记录出一些重要细节。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地方:

1、基于学生的需要,目的,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 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日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精英奠定基础.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教学工作我受益匪浅!

更多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总结

五(1)班综合实践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总结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学总结这个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这一门课程,因为面临毕业考,学时有所缩减,因此在开学初,我针对综合课本上的若干课题,结合我们所拥有的条件进行探讨。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

实践教学总结模板

20xx年度实践教学工作总结模板一、实验室基本运行情况*****系共有实验室****个(含新增),其中新增实验室****个;本学期投入使用****个,投入使用率为:****%;接待****个班级,共接待****…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实践教学总结报告

学院: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第一导师:第二导师:填表日期:研究生处制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的几点说明一、实践教学总结报告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综合实践教学总结

尹凤侠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我们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总结周昌芹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法…

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教学总结

客楼中心小学刘敏本学期,我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三…

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

1、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答:一、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

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

1、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答:1、答: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孩子跨入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你就是他心中的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教师是太阳地下最光荣的职业,光荣从何而来…

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

1、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答:一、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对人的真诚和善良上,以及办事的诚实和守信。教师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自己的品行在学生身上发生…

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

1、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答: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对人的真诚和善良上,以及办事的诚实和守信。教师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自己的品行在学…

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

1、通过自身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师德魅力的表现,至少五条,并具体说明。答:一、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

实践教学总结(1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