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时间:2024.4.20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1整体观念

定义: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具体论述包括:

1.1.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结构组成:人体是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组成。各个脏器、组成、器官都有各自的生理功能,这些各自的不同生理功能又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的机体的整体统一性。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来实现的。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一方面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身的功能,另一方面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人体自身生理平衡。这就是生理功能方面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这种整体作用只有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另一方面,中医学的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则反映了功能与形体的整体性。整体观念还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治,治则生化”等理论,表明人体阴阳的制约、消长和转化,以及五行的相生相克等,都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

病理变化: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性病理变化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经络,也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

疾病诊断:中医学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有关。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的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如舌: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疾病的轻重顺逆等,均可呈现于舌,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内脏的功能状态。

疾病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故治疗局部疾病,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理,故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

养生防病:中医养生也十分重视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要形神共养以养生防病,同时,要形神共调以康复治疗疾病。

1.1.2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自然界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可间接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生理: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在这种气候变化规律的影响下,生物体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如汗、脉)

病理:四时气候变化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时也会成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调节功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机体的调节功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四时季节气候都有不同的特点,故除了一般疾病外,常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此外,某些慢性疾病,多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时发作或加重。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生理: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虽然一昼夜的寒温变化不如四时季节那样明显,在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人体阳气的昼夜变化,即反映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过程中,机体生理活动的适应性变化。

病理:昼夜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疾病,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故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而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总之,由于人与自然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故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必须注意和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1.1.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

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的治疗(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一般而言,简单疾病既以辨病论治即可,如驱蛔杀虫。)同时,中医学辨证论治既区别于见痰治痰等的局部对症疗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和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治病方法。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中医学治疗疾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1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的作用和意义。

要点一、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要医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如果说中医学属什么医学模式的话,根据中医学的整体观,可以把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概括为“自然一社会一形神”医学模式。

要点二、中医学的健康与疾病观。中医学的整体观把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放到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作全方位考察,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完整统一、形与神俱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学的整体观在讨论健康与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本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既要顺应自然法则,因时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心理异常,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要点三、综合分析。由上分析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从宏观上勾划出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部框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相应观,钱学森曾指出:“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思想,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中医学的整体观正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来研究人体的,因而在中医学的理论中,包含有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根据整体观而建立的中医学的自然一社会一形神医学模式,恰好弥补了单一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在缺陷。因此,深人研究中医学的整体观及其医学模式,必将对医学模式的转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病、证、症三者的定义及关系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病的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证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

病、证、症三者的关系: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1阴阳学说

定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由于阴阳的对立统一矜持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所以,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

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而言,

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到医学领域中来,则

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

将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阴阳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是指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加以区别。

相对性:是指:

一是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

二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和咱相对性体现于: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别一方面则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1阴阳的对立制约

首先,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统一是对立的结果。对立是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制约的过程,也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阴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所以,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的结果。只有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

其次,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对立的两方面,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处在互相制约、互相消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取得了动态的平衡,则机体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这利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是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1.2阴阳的互根互用

首先,阴阳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故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互用。

其次,阴阳互根互用在人体中的主要体现。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不仅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气血),而且还体现于机体的相对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兴奋和抑制),同时,还体现于物质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物质属阴,功能属阳,功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世界上没有还运动的物质,因而也就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物质和没有物质运动的功能,二者之间同样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所以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这种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再次,阴阳的互根互用,还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3阴阳的消长平衡

定义:指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符合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规律。也就是说,在绝对运动之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之中又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在绝对的消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在相对的平衡之中又存在着绝对的消长。事物就是以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绝对的消长和相对的平衡之中生化不息,而得到发生和发展的。(如四季气候变化的阴阳消长关系、人体的功能兴奋和抑制在一日中的阴阳消长转化等)

但是,阴阳的消长虽然是绝对的,平衡虽然是相对的,但决不能忽视相对平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失去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于人体来说也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或只有“阳消阴长”而无“阴消阳长”,则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进而出现病理状态。(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消长平衡的四种类型:

此消彼长;彼消此长;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

1.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相互转化虽然也可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阴阳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各一定的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在这里,条件是主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阴阳之间便不能相互转化。

总结

综上所述,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反相成的。

1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就人体的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为阳。

五脏之中,心、肺居于上部为阳;肝脾肾位于下部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

1.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与物质相对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体现。所以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是互根互用、互为消长的,所以,阴阳的相对协调是健康的表现;某种原因而使阴阳失调,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

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实质上是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人体的抗病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和邪气均可以阴阳来区分其属性。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皆可用阴阳的消长失调,即偏盛偏衰来概括。

阴阳偏胜: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一般是指阳邪致病,是阳的绝对亢盛;但阳长则阴消,阳偏胜必然要导致伤阴,故说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

同理论证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以及阴胜则寒与阴胜则阳病的性质。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发球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亢盛。

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故说“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故说“阴虚则热”。

由上可见,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变,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的病机总纲。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称为“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任其发展,最终会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并不是阴阳的对立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同样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

阴阳转化: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即所谓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4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均可以用阴可阳来加以概括说明。故说“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

在辨证方面,虽有八纲辨证,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临床辨证过程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的属性,小则可以分析四诊中的一个具体脉症。

色泽的阴阳:鲜明者病属阳;晦暗者病属阴。

声息的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多属于阳证。

脉象的阴阳:以部位分,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动过程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者为阳,沉小细涩者为阴。

1.5用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故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有如下两方面。

一是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若阴或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阳胜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此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此即“寒者热之”。总体而言,其法可称之为“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亦即《内经》所谓之“阳病治阴”和张景岳所称之“阳中求阴”。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能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亦即《内经》所谓之“阴病治阳”和张景岳所称之“阴中求阳”法。

总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以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物的性能,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中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一般而言,升浮者为阳,沉降者为阴。

治疗疾病,总体即是根据病证的阴阳胜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关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五行学说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1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均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湿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指变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1.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如方位、五脏等)

事物的五行属性可用取象类比和推演络绎两种方法来归类。

此外,五行学说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事物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把自然界各种事物归结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系统。对人体来说,即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必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1.3五行的生克乘侮

生克制化: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相生、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在人体生理来说,则是正常生理现象。

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故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

克我和我克,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火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

“生我”和“我生”是五行中的相生,但生中有克。“克我”和“我克”是五行中的相克,但克中有生。

生我者制我生者,我克者生克我。

#讨论(包括制化关系)

五行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而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事物就会过分亢盛而为害,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而且从五行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中,可以看出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因为相生相克的过程,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时刻会出现一定限度的太过或不及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其本身会引起再一次生克制化的调节,随之再出现再一次的协调平衡。这种不平衡中求平衡,平衡又被新的不平衡代替的运动,不断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乘侮: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以强凌弱之意。是指五4五中甘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

原因有二:

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

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为它克我一行的相克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虚弱。

相侮:侮指反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

原因有二:

一是某一行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克我一行的克制,反而对其进行反侮;

二是某一行本身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克制所应克的一行,反而反到其反侮。

相乘与相侮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均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主要区别: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而形成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异常;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的克制现象,而形成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异常。

主要联系: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同时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配属于五行,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联系起来,进一步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充分表达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亦即五脏之间既说明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总体而言,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着自己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把机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的以五脏为中必的生理病理体系,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

二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的基本观念。

三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1.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传变: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

子病犯母(子盗母气):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

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是指相克太过为病。一种是一方力量过强,而致被克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一各是被克一方本身虚弱,不能伤受对方的克伐,从而也可出现克伐太过的病理现象。

相侮(反侮):是指相克的反向而致病。一种是由于在方太强,不仅不受克已一方所克制,反而对克已一方进行反克;另一种是由于一方虚弱,丧失克制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被克一方的克制,导致反克的病理现象。

总之,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以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同时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时病情较轻,子病犯母时病情较重;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时病情较重,相侮时病情较轻。

同时,必须指出,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以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来实现的。因此,事实上并不能完全用五行间的生克规律来阐释。在疾病的情况下,由于受邪性质不同、患者禀赋的强弱,以及各个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不同,疾病时的五脏传变,也并不完全按照五街上的生克乘侮规律进行。

1.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用于诊断: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休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便可综合四诊所得材料,根据五行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概括和推断病情。

用于治疗: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街上学说可用以确定和制定具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疗方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抑强扶弱。

治疗方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

此外,五行学说在治疗上同样还可用于指导针灸疗法和精神疗法等。

1藏象

此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1藏象学说

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

脏腑是内脏之总称。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脏即心、肝、脾、肺、肾;

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是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及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故称为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脏病多虚,治疗时脏实者可泻其腑。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腑病多实,治疗时腑虚者可补其脏。

1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因由

一是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1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依据是A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B某一脏与某一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二是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是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四是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五脏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体内外环境间的相对平衡协调。

1试述脏象学说与脏腑理论的关系。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内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对于阐明人体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意义。

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脏为阴,腑为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分别相为表里。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各有特定的联系。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等等。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并与五脏各有一定的关系,故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的理论。同时脏象学说还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产生于五脏的功能活动,而情志过激又可损伤五脏,致五脏功能活动失常。故又有“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及“肾在志为恐”之说。

由上可见,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形体诸窍精神情志活动以及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等),构成了心、肺、脾、肝、肾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五个系统之间的协调,不仅维持着机体内在环境的稳定,而且也维系着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因此,脏象学说在研究脏腑的生理病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时,是把整个活的机体作为单位的。它把人体作为活的有机整体,在不割裂整体、不干扰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用以表知里的推导方法,把握整体的运动规律。

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病理学概念。因此,脏象学说中的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  功能,亦可分散在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1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全身的血均在脉中运行,均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至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人身之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血、脉共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均属心所主,均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正常运行于全身而发挥其濡养功能。另外,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否则也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故而可见,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其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病理表现)

心主神志:

神的含义:

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是指心所主之神志,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中医学中则将其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之表现;异常之表现)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

心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心在志为喜。一般说来,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伤及心神,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心主神志功能过亢(喜笑不止);心主神功能不及(易悲)。

在液为汗。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排出之液体,亦即“阳加于阴谓之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同源,故有“汗血同源”说。

在体合脉,其华在爪,在窍为舌

1肺(华盖、娇藏)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

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均归属于肺,由肺所主。

肺主一身之气:

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相结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

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和升降出入运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

是指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着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均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肺主持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也就减弱;如果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呼出,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

但是,气的不足和升降出入运动异常,以及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均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而出现呼吸异常。

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是宣发和布散,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包括三方面作用:

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浊气;

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降: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包括三方面作用:

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很好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没有很好的肃降,也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

主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

肺主肃降,不但将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故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肺主治节,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

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肺的宣发、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肺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

1脾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运化水谷: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进行的,但必须依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只有依赖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因此,脾运化功能旺盛,则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得到充足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故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运化功能不足,则(一系列病理表现)

运化水液: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此功能正常,则可防止水液在体风发生不正常停滞,从而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主升清

升是指脾气以上升为主的运动特点。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

升降是脏腑气机的矛盾运动。一方面,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升清和降浊相对而言;另一方面是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

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目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主要机制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较健全,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反之则是(病理状态)。

因脾气主升,故多以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作脾不统血。

脾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身体健壮。反之,则(病理状态),故说“治痿独取阳明”。

1肝(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调畅气机

气机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和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和调。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一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可见气的升发不足,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受阻,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等病理变化;二是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过亢,气的下降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甚则气升太过,血随气逆,出现吐血、咯血等表现。甚或突然昏不知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二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不仅可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餮泄;还能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胀疼痛,在下则为便秘。

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与肝相连,胆汁为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气郁结,则(一系列病理变化)。

三调畅情志

情志活动属于心主神明的功能,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实际上是调畅气机功能的派生的。

此外,妇女的月经和排卵、男子的排精等与肝的疏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

主藏血

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太过,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调达。

二是肝的藏血,还有防目出血的重要作用。

三是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

四是肝主藏血与调节血量的功能还体现于妇女月经来潮方面。

由于肝具有主藏血的功能,所以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皆与肝有密切关系。另外,肝的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充足的血液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历此,肝的调节血量功能,必须是藏血和疏汇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才能完成。

肝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1肾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藏精是指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对精气的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是指出生后,来源于饮食物的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来源虽不同,但均同归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

可概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部分;

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部分。

肾阴和肾阳,又称元阴和元阳、真阴和真阳,是机体各脏阴阳的根本,二者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各脏阴阳的相对平衡。

由于肾阴肾阳是各脏阴阳的根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日久会导致其他各脏阴阳失调。反之,其他各脏阴阳失调,日久必“久病及肾“,导致肾的阴阳失调。

此外,肾阴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为其物质基础,故肾的阴虚或阳虚,均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形式。所以肾阴虚或肾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可累及肾阳或肾阴,发展为肾的阴阳两虚。

主水

肾主水液,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正常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的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的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

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功能。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就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从理论来说,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但实际上是说明了肺的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有赖于肾的纳气作用。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则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表现。

肾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六腑

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将饮食物腐熟消化,传化糟粕。故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但是“通”和“降”的太过和不及,均属于病态。

1胆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

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胆为六腑之一;同时,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有别,故又属奇恒之府。

1胃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容纳于胃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故胃虽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营养全身。

主通降,以降为和

中医学以脾胃的升降来概括机体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所以,胃的通降作用除指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下行入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外,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1小肠

小肠的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和受盛和化物功能主要体现于两方面。

一是说明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

二是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主泌别清浊

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

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1大肠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亦与肺的肃降及肾的气化功能相关。

1膀胱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膀胱的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1三焦(有名而无形、孤府)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持诸气,总司全身之气机和气化

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人体的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于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各处的。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胃、肠、肾、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若三焦水道不通利,则肺、脾、肾等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及生理功能

上焦:

部位: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及头面部,称作上焦。

功能:“开发”、“宣化”、“若雾露之溉”。即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说“上焦如雾”。《温病条辨》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中焦

部位: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

功能:实际上包括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故说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如沤”。《温病条辨》提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下焦

部位:将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均归属于下焦。

功能:《内经》中认为其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和尿液,并概括为“下焦如渎”。后世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将肝肾精血、命门原气等均归属于下焦,因而扩大了其生理功能特点。《温病条辨》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1奇恒之府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

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不是饮食物消化排泄的通道,而且又贮藏精气,与脏的生理功能相类。

奇恒之府中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均没有表里配属,也没有五行配属,这是不同于五脏六腑的又一特点。

1脑

脑的主工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

中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故曰“心藏神”。同时,又把神分为五种不同表现的,即魂、神、意、魄、志,这五种神分别归属于五脏,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因此,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病,决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心主神明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责之于肾(髓之海),而与其他四脏无关。

4.脑的生理功用主要有哪些?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要点一、脑的概念与认识史。脑为奇恒之腑之一,脑为髓之海。对于脑的功能,古今都认为其与精神活动有关。早在《内经》时代,就已认识到脑与视觉及精神状态有关。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李时珍明确指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汪昂《本草备要》更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王清任《医林改错》又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说:“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人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他把记忆、思维、言语等功能,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功能,统归于脑,比前人的认识提高了一大步。

要点二、脑与五脏关系及治疗意义。由于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认为人体的精神活动和感官功能都以五脏功能为其基础,听以把脑的功能分属于五脏。脑与心、肝,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这是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所以,中医学对于精神情志异常和感官功能障碍的病变,常从五脏论治,并主要调理心、肝、肾三脏的功能。

1女子胞

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

一是“天癸”的作用。

生殖器官的发育全赖于“天癸”。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具有促进性腺发育而至成熟的生理功能。因此,在天癸的促发下,女子生殖器官才能发育成熟,月经来潮,为孕育胎儿准备条件。

二是冲任二脉的作用。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故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主胞胎,能调节全身阴经,故有“阴脉之海”之称。二十经脉气血充盈,才能溢入冲任二脉,经过冲任二脉的调节,注入胞宫,而发生月经。但冲任二脉的盛衰均受“天癸”的调节。

三是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对于全身血液的化生和运行均有调节作用。而月经来潮和周期,以及孕育胎儿,均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血液的正常调节,故月经的来潮与心肝肾三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1脏腑间的关系(注意要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论述)

1.1脏脏关系

心与肺

主要是:

一心主血和肺主气;

二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要讲宗气);

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与肝

一是心主血与肝藏血;

二是心主神志与肝主疏泄。

心与肾

(水火既济)

肺与脾

一是气的生成方面(肺主呼吸与脾主运化)

二是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肺的宣降、通调水道与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

肺与肝

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肝主升)

肺与肾

一是水液代谢方面(肾为水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功能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反之,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功能)

二是呼吸运动方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三是肺肾之间阴液相互资生。

肝与脾

一是肝的疏泄功能与脾的运化功能相互影响;

二是肝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有密切联系。

肝与肾

一是肝肾同源方面(肝藏血,肾藏精)

二是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方面(月经与泄精等)

脾与肾

先后天的关系(脾阳根于肾阳)。

1.2六腑间关系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故其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生理上密切联系。

1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后,下传于小肠。

2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经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经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之化源;其浊者化为糟粕,下达于大肠。

3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作用及时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与燥化,由肛门排出体外。

4在此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饮食物的消化;三焦不仅是水谷传化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着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病理上,六腑之间亦可相互影响。

(论述略)。

1.3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心与小肠:

(生理上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病理上心火与小肠火可相互传移)。

肺与大肠

肺的肃降功能与大肠的传导功能互相依靠。

脾与胃

一是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方面(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二是脾主升与胃主降方面(相反相成)。

肝与胆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与肝主疏泄功能间相互影响。

肾与膀胱

膀胱的贮存与排泄尿液的功能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功能。

1气血津液

1气

定义: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的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由于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性质,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等作用。因而中医中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的生成:

人体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器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进来而生成。其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其重要。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气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反之则病理表现)。

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循环运行等均需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反之则病理表现)。(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如固摄血液、汗液、尿液、精液等)。(反之则病理表现)。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气一方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又可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这是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际上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

气的升降出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百是各有侧重,但从整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称为气机调畅,升降出入失调,称为气机失调,气机失调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气机不畅、气滞、气陷、气逆、气脱、气闭、气郁、气结等。

气的分类

元气(原气、真气)

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组成与分布:元气以肾所藏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同时,亦有赖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培养。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

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膻中”。

组成与分布:宗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生成之水谷精微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之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气血运行、肢体寒温、视听能力、心搏强弱等,均与之有关)。

营气(荣气、营血、营阴)

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

组成与分布:营气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分布于血脉之中,循脉上下,营运全身。

功能:营养和化生血液。

卫气

是运行脉外之气。

组成与分布: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特点是“○疾滑利”,即活动性强,流动迅速。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营气和卫气

二者均以水谷精微为主要生成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二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正常的体温,昼精而夜寐。

1血

定义:是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效应。

血的生成:

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二者均来自水谷精微,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但血液的生成过程,则又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此外,精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足,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藏血充足,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说“精血同源”。

血的功能:具有营养和滋润的生理功能(体现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运动等方面)。另外,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

血属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心搏、肝疏泄、肺宣发和朝百脉)和固摄(脾统血、肝藏血)作用,取决于二者的协调平衡。另外,脉道的通利、血液的寒温充盈与否等,也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运行情况。

1津液

定义: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同气、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和液同属于水液,均来源于水谷精微。

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似是而非在发生伤津和脱液时,又须加以区分。

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简要概说)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亦即“散精”功能,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功能、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输布于全身而环流不休的。

津液的排泄,主要是肺的“输精于皮毛”和宣发作用、肾与膀胱的蒸腾气化作用,以汗液、尿液和随着呼吸排出的水气等形式排出体外。

可见,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维持其代谢平衡,依靠气和多个脏腑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再述一下病理状态下的各种表现)。

津液的功能

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

1气和血的关系

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均来自水谷精微。从饮食物到水谷精微再到血,各个生成环节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故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弱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

气能行血:血属阴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疏泄条达。因此,气虚、气滞则血行无力,甚则血瘀于脉;气机逆乱,则血行亦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

气能摄血:摄血是气的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

以上三方面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经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于体内。(反之病理表现)

1气和津液的关系(与气与血关系相同)

气能生津:(与上同)

气能行(化)津:津液的输布及其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由于脾气的“散精”和转输,肺气的宣降和通调水道,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才能促使津液输布于全身而环周不休,使经过代谢的多余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津液的代谢才能维持生理平衡。

气能摄津、津能载气:(与上同)

1血和津液的关系

二者均是液态样物质,均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二者生成上均为源于水谷精微,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病理上,血和津液是相互影响的。如失血过多时,脉外津液渗注于脉中以补血之不足,从而导致津液不足。反之,津液大量耗伤时,不仅渗注脉之津液不足,脉内已有之津液亦可渗出脉外,导致血脉空虚。

故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

1经络学说

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经络

定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即路径的意思,是主干,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络有网络的意思,是分支,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脉和络脉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1经络系统

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

1经脉

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由于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络属关系,相互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八脉。

作用:

一可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却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

十二经别的循行均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以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

主要作用:

一是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二是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三是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四是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五是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阴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太阳经行于后,少阳经行于侧面。

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循行不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从胸腹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略。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食指端)手阳明大肠(鼻翼旁)足阳明胃(足大趾端)足太阴脾(心中)手少阴心(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目内眦)足太阳膀胱(足小趾端)足少阴肾(胸中)手厥阴心包(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目外眦)足少阳胆(足大趾)足厥阴肝(肺中)手太阴肺。

1络脉

定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分支,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若再加上胃之大络,则为十六别络。

别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是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间的联系。

二是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部的统一联系。

三是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孙络:是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是最细小的络脉

1经筋和皮部

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亦即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全身的皮肢,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有如下四种联系: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2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是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三是感应传导作用。(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如得气、行气等)。

四是调节功能平衡。(经络能运行撖因、协调阴阳,使人体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

1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是阐释病理变化;

二是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病因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即病因。

2辨证求因

  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都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太反映。中医学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从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1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导致疾病发生。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作六淫。又称六邪。

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一是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及居处环境有关。

二是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也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致病。

三是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四是六淫致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有外感六淫之称。

1.1风

风为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亦均可发生。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证。

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上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等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将风邪当作外感致病的总称。

1.2寒

寒为冬季主气,录气温较低或骤降,人体防寒保暖不够,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等时,常易感受寒邪。

寒邪有内寒、外寒之分。外寒致病又有伤寒和中寒之分。

伤寒是指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是指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此处应注意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

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其所侮,故又说“阴胜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伤及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闭阻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病,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1.3暑

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属阳邪,其伤人体,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气伤津。另外,暑热邪气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

3暑多挟湿。

暑季除气候炎热外,常多寸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侵犯人体。

1.4湿

湿为长夏主气。

有内湿与外湿之分。注意区分其区别与联系。

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

是指感受湿邪时,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

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出入失常。

同时,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伤及阳气。

脾为阴土,乃运化水湿之脏,性味道燥而恶湿,故湿邪为患,留滞体内时,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

3湿性粘滞。

湿邪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闰多见下部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症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1.5燥

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

燥邪致病又有温燥和凉燥之分。

温燥:指初秋有夏热余气,燥与温顺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多见湿燥病证。

凉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可见凉燥病证。

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降功能,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表现。

1.6火(热)

火热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但火热同中有异,火为热之极,热为温之渐。热多属于外淫,而火常由内生。

火热为病有内外之分。注意其区别与联系。另外,还有“五气化火”、“五志化火”。

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阳邪。其性炎上,是指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亡妄动、神昏谵语等症。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头面等上部。

2火易耗气伤津。

火热邪气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多伴有津伤液耗之症。]

“壮火食气”即指阳热亢盛之实火,最能损伤人体正气,使全身性的津气衰脱。

3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邪气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动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同时,火热邪气可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证。

4火易致肿疡。

火热邪气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痈肿疮疡。

5火热易扰心神。

1疠气

定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等名称。

致病特点:

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疠气致病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是气候因素。

二是环境和饮食。

三是没有及时做好预防和隔离工作。

四是社会影响。

1七情内伤

定义:

七情是人体观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人体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而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故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十分密切。

试述七情致病的特点。中医对情志致病的认识对当代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七情内伤是内生性致病因素,它以直接伤及相应内脏,使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气血运行紊乱为基本特征。

  (1)直接伤及内脏并首先影响心神。情志活动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是由脏腑功能活动产生的。因此,情志异常则直接作用于内脏,导致内脏功能活动的失常。并且不同的情志异常,常作用于相应的内脏,造成不同的损伤,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是,由于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全身的情志活动统率于心,因此,各种情志异常必然都与心有关,情志过激,亦必首先影响心神,次及其相脏腑。另外,某种情志的异常,除了影响相应脏腑外,也常常损伤其它脏腑,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及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症。

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的失调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而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充足及其正常的运动。如长期思虑过度,常致心脾气血两虚,导致神志异常和运化失司。

  (2)影响脏腑气机。七情内伤亦常致气的升降出入异常,此即《素问,举痛论》所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绪波动,往往使病情加剧或迅速恶化。如高血压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轻则发生眩晕,甚则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等症。

掌握七情致病的原理,对于防病、保健、摄生、抗衰劳,及临床诊疗疾病,均有积极意义。由于情志因素可使人致病,或使原发病加重或恶化,所以中医学的摄生理论非常强调调摄精神、怡畅情志。同时,根据五志与五行的配属,可用五行相克原理去纠正情志之偏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种纠正异常情志的情志相胜疗法,是中医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对临床有重要意义。当然,中医还可根据情志与内脏气血密切相关的道理,采用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来纠正情志异常。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亦可出现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通过疏肝、平肝使肝的功能复常,则情志异常亦得到纠正。

中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及对情志异常的纠正,反映了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对此深入研究,无疑将对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饮食、劳逸

饮食:

包括饥饱失常等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

劳逸损伤:

1过度劳累: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

1外伤

略。

1痰饮、瘀血

二者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之一。

痰饮

痰和饮均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比较稠浊者称为痰,比较清稀者称为饮。

痰不仅指咯吐出的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于脏腑经络等组织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表现的证候来确定,为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

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故有“百病多由痰作崇”之说。

痰饮病证特点:

痰饮形成后,由于停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脉者,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者,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痰停于肺、心(迷心窍、火扰心等)、经络筋骨、胃、头、咽喉等)

饮的病证特点:(饮在肠间、胸胁、胸膈、肌肤等)

6.试述痰饮致病的特点。

痰饮形成后,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内至脏腑,外达筋脉皮肉,引起多种病证,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痰饮的致病特点可归纳为以下4点:

   (1)阻碍经脉气血的运行。痰饮流注于经络中,可阻碍气血的运行,使气血郁滞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若流注于心脉中,可使心血运行不畅,出现胸闷、心悸,甚则导致心脉痹阻,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症。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流注于脏腑组织中,可阻碍气的运行,致使升降出入运动失常而变生它病。如痰滞在肺,则肺失宣降,可见喘咳咯痰;痰停胃中,则胃失和降,可见呕吐恶心、胃脘痞满等。

(3)进一步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障碍而生成,但其一旦停聚,则易阻滞气机升降。气能行水,气滞则水停,故可进一步加重水液代谢的失常。又痰饮停于肺脾之中,必影响肺、脾的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因而亦加重水液代谢障碍。

(4)易于蒙蔽神明。痰饮流注于心,可蒙蔽心窍,使心神失常,出现神昏痴呆,或发为癫痫。若痰火扰心,则发生癫狂。

瘀血

定义: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上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因素:

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二是由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

瘀血病证特点:

瘀血形成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症积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不同。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即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一般按之有块,固定不移)、出血(血色多紫暗,并伴有血块)。另外,望诊时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等表现。

1发病原理

1.1邪正与发病

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正气和邪气斗争的反映。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则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可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故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气与邪的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

一是正能胜邪则不发病。

二是邪胜正负则发病。

论述时还包括(疾病与正气强弱的关系、疾病与感邪性质的关系、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等)

1.2内外环境与发病

外环境:主要指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地理特点、环境卫生等。

内环境:主要是指人体本身的正气,主要与体质和精神状态有关。

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外环境与发病:

气候、地理、生活工作环境、外伤等。

内环境与发病:

体质与正气的关系:

体质壮实,则脏腑功能活动旺盛,气血精津液充足,正气充盛。体质虚弱,则脏腑功能减退,气血精津液不足,正气亦虚弱。

体质与先天禀赋、饮食调养、身体锻炼等有关。

一般说来,禀赋充实者,体质多壮实;禀赋不足者,体质多虚弱。但还要结合后天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饮食不足,缺少必要的营养,影响气血化生,则可致体质虚弱。但暴饮暴食,又可损伤脾胃,饮食偏嗜,又会使体内某些物质过多或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体质增强。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使气血畅通,体质增强。而过度安逸或过度劳累,则可使气不不畅或耗伤,脾胃功能减退,从而使体质虚弱。

精神状态与正气:

论述略。

体质相关内容

定义:

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统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体质特点:

一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二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

三体质具和稳定性和可变性。

四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影响体质的因素:

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六指导养生。

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

要点一、体质学说的概念。体质学说是研究体质的形成、分类及其生理病理特点,从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理论。揭示了人类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差异性及这一差异性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断与治疗等,莫不与人的体质相关。因此,体质学说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点二、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上的应用:

辨证:中医临床辨证的过程,实质上包含着辨体质在内。由于不同体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和适应性存在差异,因而导致了机体对不同致病因子的易感性,还可表现为其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并影响到疾病的发展趋向。体质的诊察实际上关系到对整个病情的认识,辨证可以认为就是辨别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不同体质后形成的临床类型。故临床辨证过程中,须十分重视病人的体质。

由于体质是形成临床病证类型的基础,所以在观察和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必须掌握患者体质特点,注意病人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体内阴阳矛盾的转化及脏腑气血盛衰,辨清病的寒热、虚实等属性。如同样感受风寒之邪,阴盛之体则形成寒证,阳盛之体往往很快便转为热证。在临床辨证中,常常考虑的年龄、性别、体型、禀性、性格等因素,亦属于体质内容。

治疗:体质不仅是辨证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治疗疾病、立法处方的重要依据。由于体质的差别,临床上可形成“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而治疗上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因此可以认为, 体质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不同的体质对于治疗的反应性和耐受性也有很大差异,因而疗效亦大相径庭。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体质因素,因人施治。

临床区别不同体质,主要依据人体素质强弱,阴阳偏颇,年龄长幼,男女之别及生活条件,地理差异等方面,实施治疗则因其体质不同,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体质的不同,还表现在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的差异,因而可以影响治疗的效果。治疗用药应审察体质强弱:质壮者,用药可略重;质弱者,用药宜略轻。另外,用药之宜忌,亦与体质相关。若选用方药的药性与体质相忌,可引起不良的反应,在组方配伍时就应注意到体质对不同药物的宜忌。

总之,在临床辨证治疗中,中医学十分重视体质因素,无论是分析疾病性质,确立证候,还是据证立法遣药,均以患者的体质状况为重要依据。

1病机

定义: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

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或使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但从整体来说,总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经络和脏腑功能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1.1邪正盛衰

定义: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症证的虚实变化。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上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在力量对比上不断地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会损耗正。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了病证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的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疾病中,往往多见虚实错杂的病理反映。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这实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而,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临床上不能以静止的、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虚实的病机变化,应以能动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虚实的病机变化。再者,分析病机的虚实变化,还必须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才能不补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的情况。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疾病的转归,实质上取决于邪正消长盛衰。正胜邪退,则疾病趋向于好转和全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

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是在邪正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中,疾病向好转和全愈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也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

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是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

此外,在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中,若邪正双力量对比势均力敌,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邪去而正不复的情况,则常常是许多疾病由急生转为慢性,或留下某些后遗症,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1.2阴阳失调

定义:即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等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也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不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

阴阳偏胜:

阴或阳的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明确指出了阴或阳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也明确指出了阴或阳偏胜的必然发展趋势。

阳偏胜:

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有: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阴偏胜:

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阴偏胜的主要原因有: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精气夺”是指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阳偏衰:

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伤及阳气所致。

阴偏衰:

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形成阴偏虚的主要原因有: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阳互损:

定义: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由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阳气阴液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大损及肾脏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阴损及阳:

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

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阴阳格拒:

形成阴阳格拒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阴盛格阳:

指阴寒邪壅盛于内,迫使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阳盛格阴:

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阴阳亡失:

是指机体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亡阴和亡阳两方面。

亡阴:

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阳:

指由于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由于机体阳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情况发生。

1.3气血失常

气的失常:

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前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气虚:

是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或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致气的生成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所致。

气机失调:

气滞:

指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

气逆:

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主要由情志内伤,或饮食寒湿不适,或痰浊壅阻等所致。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气陷:

是气虚的一种,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

是气的出入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浊邪外阻,或因气郁之极,甚至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气脱:

一气的出入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血的失常:

血虚:

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由失血、脾胃虚弱、久病等所致)

血瘀:

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多由气滞、血寒、热熬等所致)

血热:

指血分有热,血街上加速的病理状态。

气和血互根互用功能失常:

一是气滞血瘀

二是气不摄血

三是气随血脱

四是气血两虚

五是气血不荣经脉

1.4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不足

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则孔窍、皮毛,失其滋养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状态。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输布障碍: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生痰饮等。

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

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一是津停气阻

二是气随津脱

三是津枯血燥

四是津亏血瘀

1.5内生五邪

定义: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等,统称为内生五邪。

所谓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的病机变化。

风气内动:

即内风,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表现者,即是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因与肝关系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

一肝阳化风:

二热极生风

三阴虚风动

四血虚生风

五血燥生风

寒从中生:

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

一是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

二是阳气虚衰,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积聚或停滞。

湿浊内生:

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所致,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津伤化燥:

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杜涩的病理状态。临床多见津液枯涸的阴虚内热之证。

一般来说,阴津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及大肠多见。

火热内生:

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功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一是阳气过盛化火。

二是邪郁化火。

三是五志过极化火。

四是阴虚火旺。

1.6经络病机

是指致病邪气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经络的气血逆乱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的气血衰竭

1.7脏腑病机

定义: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失调的内在机制。

包括:

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

    略。

脏腑本身阴阳、气血失调: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A心阳、心气的失调

心的阳气偏盛:

心的阳气偏盛,即是心火。(产生原因)其为心的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是:

一是躁扰心神。

二是血热而脉流薄急。

三是心火上炎与下移。

心的阳气偏衰:

心的阳气偏衰即是心的气虚和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发展而来。可分为心气虚和心阳虚二种,其对心的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是:

一是心神不足。

二是血脉寒滞。

B心阴、心血的失调:

心阴不足:

即心阴虚,多由劳伤过度、久病失养、情志内伤、心肝火旺所致。

心血亏损:

多由失血、血液生化不足、情志内伤等所致。

心血瘀阻:

指血液运行不利,痹阻心脉的病变。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A肺气的失调:

肺气的宣降功能失调:

肺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失于肃降,又称肺失清肃。二者进一步发展,均可导致肺气上逆。

肺气虚损:

多因肺失宣降,日久不复,发展而成;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

B肺阴失调:

指肺脏的阴津亏虚或阴虚火旺。

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A脾阳、脾气失调:

脾气虚损:

脾阳虚衰:

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因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

水湿中阻:

B脾阴失调:

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少而成。

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A肝气、肝阳的失调:

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B肝阴、肝血失调:

均以不足为特点。

肝血亏虚:

(肝阴不足所致之)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A肾的精气不足:

肾精亏虚:

肾气不固:

B肾的阴阳失调:

肾阴亏虚:

多由久病伤阴所致。

肾阳不足:

即是命门火衰。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或由房劳伤肾所致。

主要表现是生殖和水液代谢功能减退,若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则运化功能失常,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

1.8六腑的功能失调

胆:

主要体现在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

胃:

胃气虚:

胃阴虚:

胃寒:

胃热:

小肠:

受盛化物和沁别清浊功能失调:

大肠:

传导功能失调:

膀胱:

贮存和排泄尿液功能失常:

三焦:

三焦气化功能失司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从而导致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

二是由于三焦是气和津液的通道,又是气化活动的场所,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概括了肺、脾、肾等脏器调节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所以,

将肺失通调,归结于上焦气化失司;

将脾胃的运化水液、输布精微、升清降浊等功能失常,归结为中焦气化失司;

将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升清泄浊,肠的传化糟粕等功能失调,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

所以,三焦气化失司,实际上概括了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机制。

1.9奇恒之腑功能失调

脑:

脑的功能失调,主要因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脑由髓汇集而成,故肾中精气亏虚,精不生髓,脑髓空虚,可导致脑功能失调;

二是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五脏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

三是由于脑位于人之首,全赖阳气的升腾,故阳气不升,亦可致脑功能失调。

髓和骨: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和松脆易折。

脉:

脉道通得与否为要。

女子胞:

其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

主要原因有:

一是气血不和致其功能失调;

二是心、肝、脾、肾功能障碍致其功能失调;

三是冲任气血不足致其功能失调。

1防治原则

1预防

1.1未病先防

定义: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A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包括:调摄精神;加强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B防止病邪的侵害:(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2)讲究卫生,改善环境。

1.2既病防变

定义:是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具体包括: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的复发:。

1治则

定义: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它与治法不同,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的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1治病求本

定义:

是指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标本:

标和本是相对而言的。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临床运用治病求本治则时,必须正确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两种情况。

A正治与反治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不可一世质相一致的病证。

方法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

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但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的方法。

方法有: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

B治标与治本

包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1.2扶正祛邪

概念: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关系:

扶正可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则有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

运用原则:

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了不盛的虚性症证。

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症证。

扶正与祛邪兼顾: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但在具体应用时朵分清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正虚较急重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邪实较急重者,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

1.3调整阴阳

疾病发生,从根本上讲是阴阳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所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

具体包括:损其偏盛、补其偏衰。

试述“调整阴阳”这一治疗原则的主要内容。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所以调整阴阳,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调整阴阳主要体现在损其偏盛和补其偏衰两大方面。

   (一)损其偏盛:是指对于阴偏盛或阳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和实热证,应遵“损其有余”的原则治之。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的方法治疗,以清泻其有余之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其阴寒。 但是,阴阳双方是相互制约、互为消长的,一方之有余,必伴另一方之不足,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人体来讲,阳热亢盛必然耗损人体阴液,在出现发热、烦躁等实热症状的同时,伴有口渴欲饮、小便短赤等阴液受伤的表现;阴寒过亢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在出现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口淡不渴、腹痛拒按等实寒症状的同时,伴有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等阳气受伤的表现。但在实热或实寒证中出现的阴液耗损或阳气不足,多数情况下只是阴液或阳气的相对不足。治疗仍应针对实热或实寒进行,一般不必兼顾另一方的损伤。实寒、实热得除,则阴液、阳气自会渐复。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有一种“自和”的趋势,可以逐渐自行恢复到协调平衡的状态。所谓“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在生理状态下自动维持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及在病理状态下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趋势。但若实热导致了阴液的绝对不足,则为实热兼阴虚证,治宜清热泻火为主,佐以甘寒养阴之品;若实寒引起了阳气大量受伤,则为实寒兼阳虚证,治宜温阳祛寒兼用。

(二)补其偏衰:是针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包括阴或阳的一方虚损不足如阴虚、阳虚及阴阳两虚,在治疗上应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

    1.滋阴以制阳:这是针对阴偏衰所采用的治疗原则。阴虚不能制阳而阳亢,产生虚热证。因其病本在于阴虚,故治以“滋阴以制阳”、“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为法,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液充足,其热自退。

   2.助阳以制阴:这是针对阳偏衰所采用的治疗原则。阳虚不能制阴而阴盛,引起虚寒证。因其病本在于阳虚,故治以“助阳以制阴”、“温阳散寒”、“助阳散寒”为法,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气来复,阴寒自消。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阳能化阴,阴也能生阳。因此,在治疗阴虚证时,常于滋阴药中适当佐以温阳之品,以助阴液的化生,此即“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也常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之品,以助阳气的生化,此即所谓“阴中求阳”。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张介宾,明代)中所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4.阴阳双补:慢性疾患迁延日久,往往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造成阴阳两虚,此时便要阴阳俱补。但在具体运用阴阳双补时,还要注意阴或阳之间虚衰程度的差别。一般来说,阳损及阴,常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故治宜温阳为主,养阴为次;阴损及阳,常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故治宜养阴为主,补阳为次。不可泥于阴阳俱虚而不分先后主次一概补阳滋阴并进。

1.4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所以,以治疗脏腑病变时,不能单纯考虑一个脏腑,而应注意调整各脏腑间的功能,使之达到协调平衡。

1.5调整气血关系

略。

1.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主要是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年龄、性别、体质等)。

1试述中医学的唯物观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述即可:

一是人禀天地之气生(气、精、阴阳);

二是形与神俱,不可分离;

三是疾病可知,又可防治。

10.试述中医文献研究在当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构建中的意义和作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和发挥:

   (1)中医文献中蕴藏了两千年来临床实际经验的全面记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对当代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2)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在对历史继承的基础上,特别是五十年代对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借鉴近代医学模式与教育模式构建起来的,有许多方面尚不完善。进一步发掘临床文献,将有助于临床各科的发展与疗效的提高。古代中医药文献研究是临床创新的重要支点。

(3)中医学术发展史是继承与创新的历史。中医临床面临新的挑战,其整体思维模式和生命现象的普遍联系观,对新医学模式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基础理论的突破、创新中药的研究、临床诊疗体系的改进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实现对文献信息的完整把握是中医理论创新与重构的基础,也是探求方药源创新的萌芽、追寻中医辨证与治疗变革的轨迹,建立辨证诊断与临床疗效评估体系的基础。

更多相关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骨伤专科人员培训个人总结单县中医院陈新华数年来的学习和临床,使我认识到,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两种医学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说中西医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的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的体会泾川县妇幼保健院李玉霞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在中国传统科学中是既有理论又有技术的典型代表,它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医疗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心得摘要中国医药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和对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下历经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传统医学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它的内容或思维方法都有其独特...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开考的首门课程根据多年统计合格率一般仅在三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二次失败就偃旗息鼓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本人认为有诸多原因其中相当一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郝现军整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大全成考专升本考研专用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是参考答案EA古代的两点论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D矛盾E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属性的征兆是参考答案BA寒与热B水与火C上与下D左与右E动...

中医学专业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行学说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医学专业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行学说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行学说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了解更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题医疗事业单位面试题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五行学说在中医学...

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心得体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收获在学习了王老师所讲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后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做科研同时也要加强对政治领域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做一名与时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特学习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小结物联网电气工程专业XXX12345678半个学期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已将近尾声我很欣慰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以世界较先进的如苏联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国情及...

中特会学习心得

中特会学习心得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够参加这一次的中特会的活动通过这次的中特会我也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这次中特会的活动一共组织了四次小活动有开业典礼和听老师讲座德育考评政策改革讨论会宁波博物馆参观和建团90周年论...

中特学习心得体会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收获本学期是我作为研究生的第一学期也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学期本学期的中特理论学习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收获很大下面选择几个方面简单的做一个小结一丰富了知识首先我要说的一点就是这学期的学习让我对...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