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演讲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

时间:2024.4.30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阅,则赏心悦目;读,则琅琅上口;诵,则心领神会;吟,则意气飞扬。读国学经典,更能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获得极为丰富的营养,读李太白诗,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们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读白乐天诗,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便让我们对百姓的遭遇充满同情,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让我们感觉天地间浩气长存。

诵读千古美文是树人之根本。在诵读中,中华民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滋养着我们。书声琅琅,开卷有益。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的胸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教之道,贵以专”,启迪我们教育要持之以恒,学习要专心专注; “亲师友,习礼仪”教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友善兄弟,诚实守信、仁爱好学,……

在琅琅的诵读中,我们犹如与历代圣贤平等对话,感受到先辈们先进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经典引领,文化立校”,“雅言传承道义,经典浸润人生”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思想,更是我校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亮点。此刻,让我们静心思量,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活动中,对待父母、老师、同学的态度,在读书学习与衣食住行方面的表现,是否懂得了孝敬与谦让,是否做到了好学与上进,是否遵循了诚信与友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若云霞,辉耀千秋。国学经典,这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如云飘逸,如柳柔细,如水清澈、如友相伴。我相信,他一定会随着优雅的韵律缓步铺展, 将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历史、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建设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需要我们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更需要我们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谢谢大家!


第二篇:沐浴国学经典 传承华夏文明


沐浴国学经典 传承华夏文明

20xx年1月8日,仁寿县慈航镇中心校欢声笑语、人流如织,该校“国学特色教育”阶段展示活动隆重举行。仁寿县教育局相关领导,慈航镇党委、政府负责人,汪洋片区各学校负责人,学生家长及慈航镇中心校师生共计18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在仁寿县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特色学校进程中,慈航镇中心校被仁寿县教育局确定为20xx年10所创建特色学校示范校之一。该校创新办学理念,确定以“沐浴国学,学做真人”为特色教育主题,以“仁慈、博学、启智、益航”为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理想教育、礼仪教育、忠孝教育、仁义教育、诚信教育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读一首(节)国学内容,每周背写一首(节)古诗文,每月写一篇诵读心得体会,并适时举办“专家讲座”、“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师生对诗”、“亲子共读”等内容鲜活的活动,让学生颂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本次活动通过诵读、演唱、舞蹈、小品等形式,将该校系列活动之二——理想教育成果向家长、社会充分展示,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

1、 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让孩子愉快接受千古名篇 的哺育和滋养。

2、 读背的数量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3、 所有要求背诵的文章必须熟烂于胸,并融于他们的

思想、灵魂、血液、语言,用时要达到蜂拥而至,信手拈来的程度。

4、 文道结合,以文载道,从经典古训中汲取做人做事

的道理,立志高远。

一、 主要做法:

1、解决认识问题。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方法已经断层几十年,二、三我代人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谈写字和古诗文颂读,不仅家长不认帐,老师也转不过来弯,他们认为这是陈芝麻烂谷子,迂腐陈旧的东西,是复古倒退。

为了把学校的主张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校领导率先上

网查找资料,撰写论文,辅导教师。在教师中召开颂读古诗文研讨会,要求教师撰写颂读古诗文的认识、做法、体会、感受,编辑成书,互相交流。

各项工作只有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才能顺利。为了让

家长认同,我们把专家、学者读谈颂经典的论文下发到家长手里,还把家长邀请到学校看学生的成果展示和读背表演,作文表演等。

2、努力营造浓墨飘香、古韵悠悠的文化氛围。让师生与

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楼道内、橱窗前,随处可见警句名言、诗词佳作。

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走廊里每班一块展板,五六年级

“实践与创新”;三、四年级“学与做”;一、二年级“我也行”的主题展板上的名人轶事,催人奋进;手工制作,构思精巧;读书体会,感人至深;优秀作文,文采飞扬;书法作品,更是端庄、流畅。学生

的个性特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午间,教室内外,操场上空奏响经典名曲,时而如高山流水,悠扬婉转;时而如万马奔腾,雄浑壮阔;时而低沉凄美,如泣如述……

每日上午第一节课前5分钟,全校古诗文颂读,已成为为常规活动。

3、坚持以读为主、以背为主、以练为主。

以读为主就是少讲多读,精读多读,以读代讲,尽量减

少“发胖式”分析,“微言大义式”分析。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感悟、去消化,最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以背为主就是课堂上凡是经典名篇,读熟了就要求背下

来。

以练为主就是我们坚持练朗读、练背诵、练造句、练音

近字、义近字、形近字、练写提纲,凡是基础知识我们都不放过。

4、坚持学用结合、读写结合、背诵与巩固结合。

学用结合就是鼓励师生平时说话、作文尽量应用学过的

优秀诗文、名言名句。教室内、楼道里经常听到师生恰当的运用名言名句说话交流。

读写结合就是我们要求背诵的东西必须要求默写,自己

写文时凡是能用上尽量用,用上就表扬,就鼓励。

背诵与巩固相结合。其实,现在要求背诵的篇目也不少,

只是我们没注意巩固,一边背,一边忘,最后记住的不多,前功尽弃,收效不大。这次我们在巩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早上第一节课前5分钟就是复习已经背诵的东西,天长日久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5、教学相长,师生共背。教师背诵的好处一是可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二是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鼓励学生。学校要求30名任课教师在三年内背300篇古诗文,我们形象把这一要求称做“三、三、三”工程。

6、在颂读活动中我们的教师也总结了很多促进学生背诵

的方法,常用的有:榜样激励法、故事鞭策法、想象入境法、联系扩充法、熟读成颂法、分割肢解法、理解记忆法、纲颂提要法、成就激情法。

7、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举行读背擂台赛,评选读

背大王,班级评选读背小红花。背下来一篇文章或一首诗就给一朵小红花,再用小红花粘成一棵树,谁背得多谁的树就枝繁叶茂。教导处有专人抓此项工作,做到周检查、周总结,评选优胜班级。

8、化整为零。普通班级除正常完成语文教学外,六年内

还要背诵120首古诗、24篇美文、蒙学篇和《老子》、《论语》、《大学》等。看似很多,但是要把这些内容分散到每年、每学期、每周,也就不是那么太多了,天长日久“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9、身体力行,重在实践。我们经常用经典诗文中的名言、

名句、故事来要求学生、检查学生。“融四岁能让梨”、“勤有功,戏无益”、“父母呼,应勿缓”等已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此以往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10、重点实验班,除以上做法之外,我们在内容、时间

和方法上还有突破。内容上以经典名篇为主,以教材为辅,把生活、思品等学科融合在语文中;方法上以背为主,以练为主;时间上,上

午头2节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背诵,下午最后一节上半节巩固,后半节抄写,在抄写中练字,在抄写中习文。

11、编写校本教材,现在已编成的有写字教材,颂读

教材等。

二、 颂读依据:

1、 现在的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收效少,在汉语的环境里

学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语文,竟写不出一篇象样的文章,甚至不会读中国书是常有的事。是课时给的少?是学生学的不努力?是教师教得不认真?都不是,还是我们的方法出了问题。过去,儿童十岁开始读书,十三岁舞文弄墨,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

2、 我们的古人不仅发明了汉字,创造了语言,同时也

总结了学习汉字和语文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背诵,这些年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们谈背色变,传统的东西不分好坏一律摒弃,孩子、洗澡水一起泼。继承优秀的传统学习方法符合古为今用的提法。近年来新课标也提倡背诵、积累,并且还规定了背诵的篇目和数量。

3、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1――13岁是记忆力强而理

解能力差,过了这年龄则反之,在儿童最佳的记忆时期记一些东西,不仅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一个记忆力好的学生,对于学习其它学科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的教学倒是对理解很重视,而忽视了背诵和积累,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违背规律的东西或者是事倍功半、或者是南辕北辙。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多读、多背诵、多积累;用时才能蜂拥而至,信手拈来,不费思索而

顺理成章,进而把自己的思想感受表达清楚,这是成功的经验。毛泽东、鲁迅、叶圣陶、巴金、胡适、杨振宁、茅以升、茅盾、邓稼先都有很深的国文功底,他们饱读经书,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有的成了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坛巨匠,也有的成了自然科学家。

5、 近些年在商品大潮中,人们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不太重视。英语班门庭若市,汉语班无人问津。错误的认为传统文化能挣钱吗?能使经济、科技发展吗?能使国力昌盛吗?过去倒是很重视传统文化,满清到民国不是落后挨打吗?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是专门人才的事,我们只要认识汉字、能交流、会表达就行。甚至有人要取消汉字,取消中国文化,全盘西化。有这种说法的人也不奇怪,毕竟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断层二、三代了,他们只看到一点,而没有用历史和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纵观历史,哪个时代重视了中国文化,哪个时代就强大。我国的汉朝、唐朝、清朝前期国力昌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敢传送出去,又敢大胆拿来,元气淋漓,文化极其繁荣。试想,一个文化极其繁荣的时代它的经济、政治、军事、国力等会不强大?而晚清政府昏庸无道,实行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焚书坑儒,万马齐喑,落后挨打自在情理之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锤百炼,不仅是语言艺术,能给人以享受,还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看待世界,具有很深刻的哲学思想,学生从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中国传统文化从唐朝甚至更早就传播到国外,很多东西被西方人所接受,儒家思想已融入日本、南韩、东南亚一些国家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成为他们行为的准则。19xx年70多位诺贝尔得奖主在巴黎

召开会议,面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他们共同发表《联合宣言》,说二十一世纪人类要想很好的生存下去,还要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今年的9月28日,世界联合祭孔也说明了中国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同。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现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是多么巨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不能承传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恐怕外国人也不同意。

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专家学者少数人的事,必须从学生抓起,从国民抓起,如果人人都重视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会太远。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许多糟粕,封建统治阶级也利用传统文化愚弄过人们,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被颠倒的东西再颠倒过来,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为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停滞不前,不是闭关自守,还应与时俱进,在学好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再学习西方乃至全人类的先进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必须是在学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民族怎能很好的吸收别人的文化。

6、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建国以来50多年的时间接里就

没停止过争论,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好事,如果全国一本书,一种方法,教出的学生一个面孔,那才是可悲的事情,语文教学只有千花竞秀,百花争艳,在争论中发展,在争论中前进,才会出现语文教学的百花园。语文教学的春天才会到来。

读书,点染教师儒雅底色

泸州市广营路小学 刘正芬

【背景简说】

说起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形象,我总是想起“儒雅”这个词,想起“古之儒雅有羽扇纶巾之玉树临风,有月下抚琴之行云流水,有对酒当歌之挥洒自如,有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之神机妙算……”这一段描写。为此,我们学校结合省级课题《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牵引,以师生古诗文诵读为学校特色,以“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建典雅校园”作为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出发点与归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内中“儒雅”二字,简化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描述,浓缩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展开来,却又意蕴深远,大气舒展。我们将“儒雅”的内涵定位在“博学、睿智;自信、坦荡;高尚、高远”,它的内核与基础在于书卷气、书香味。因此,倡导读书、开展读书活动,承载了教师走向儒雅的崇高使命。

【案例描述】

从小赵老师的读书谈起??

周一,教师例会。第三个环节“香樟树论坛”照例由教师们轮流主持。今天的“舞台”属于小赵老师,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主角却要它亮丽。她做到了——她讲读书对她的影响与改变,在漂亮的课件的映衬下,心底满是汩汩真情:“以前的我曾经很阳光,很朝气,也很上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8年前我因车祸,痛失孩子,自己也到鬼门关转了一圈。当我醒来时,我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巨大的灾难严重的损坏了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的世界观彻底改变了,从此没有了追求、没有了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常想,我这一辈子就算完了。虽然说时间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并没有从沉沦中走出来。是学校倡导的读书活动解救了我。假期里我读了不少的书,也看了些调整心态的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今天我能勇敢地在这里说出我的心结,面对自己,也是受益于假期的读书学习。在这里我要感谢这次读书活动的倡导者,感谢在坐各位平时对我的帮助……”小赵老师的真情流露,深深打动了作为活动组织者及听众的我,那张带着车祸痕迹并曾被刘海刻意掩盖的脸,此刻张扬开来,洋溢着读书女人特有的自信与美丽。

这是我校一个普通的年轻女教师的心灵故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人生——小赵老师看似简单平凡的心路历程再次验证了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近两年,我校在教师中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期翼以此引领教师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通过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群体的特性正悄然发生变化,一些无法言传的细节丰富了“儒雅”的内涵,上述个案仅是一斑。

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好读书活动呢?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有组织有引领是开展好读书活动的关键。因此,我们将“读书可杂”“读书宜恒”“书非借不能读”“集体诵读中提升”“多样交流中成长”作为读书活动的理念,具体指导读书活动的开展。

——读书可杂。“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鲁迅说,读书犹如蜜蜂采蜜,不能老是在一个地方采,这样所得就会有限。读一点哲学类的书,会让我们变得更为理性、睿智,思考问题更为深刻、本质;读一点专业类的书,则会让人始终站在学科的最前沿,领导学科发展潮流;读一点人文类的书,会让我们变得更优雅,更有品位。”基于此,我们倡导教师多元选择书籍,让教师不再对读书望而生畏。

——读书宜恒。一年春期、秋期、寒假、暑假四个段,教师的读书阶梯递进,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一年下来,四个读书笔记本既是教师参与读书的见证,又是生命丰盈的硕果。

——书非借不能读。发放读书经费,馈赠、奖励书等方式,都不失为教师读书的助推器,而与市图书馆联手,集体办理借阅证,则解决了书源这一大问题。“到图书馆去”,业余时间,节假日,三两好友或携儿拖女,那书海浩瀚的地方,成了一个好去处。

——集体诵读中提升。教师例会上有一席让给了古诗文诵读。由年级组轮流主持的“古诗文诵读活动”花样翻新,寓教于乐。全员集体参与的朗读、背诵、表演、知识竞赛等等常常让会议室欢声一片,简单的小礼品更增添了几分乐趣与温馨。

——多样交流中成长。定期举行的“读书沙龙”、“香樟树论坛”是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有效场所;校园网站的“教师天地”,荟萃着教师们思想的碰撞;“书香伴我行”教师心得展板,成为校门口吸引众多家长、学生眼球的亮丽风景;《红烛心语》是教师们每期读书心得的集子,内部刊物,装帧不甚精美,但那是教师们一段阅读生命的见证,得到精心收藏也是情理中的事了??

【案例点击】

丰厚精神底蕴,释放生命活力

为了学校特色的打造和教师底蕴的丰富,我校经过多方调查与反思,发现现在的学校,一方面出现了传统文化的缺失,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不良思潮的泛化。最终,我们确定以省级科研课题《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研究》为依托,全面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将教师的读书与学校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上述的“集体诵读中提升”板块就是其重要的实践。

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对教师们来说,一篇篇华章,有的素未谋面,带来陌生而令人感动的韵律,有的似曾相识,还伴随着自己读书年代的温暖记忆。华夏民族的诗风词韵,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教师,感染着教师,成就着教师。

教师以诵读经典为乐,丰富的精神生活投射到学生身上,诵读活动在全校蔚然成风。“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精心编辑的校本教材《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考段读本》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每周一节的校本课、3分钟的“课前一吟”、每学期一次的古诗文考段活动、每年一次的古诗文诵读成果展示会……在师生共读中,彼此丰富底蕴,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儒雅教师” “文雅学生”两个血肉相连的群体相互观照,相互影响。最终,交汇、融合到一个点,那就是“典雅校园”。

古诗文诵读,作为读书活动的重要内容,让中华传统文化扎根师生心中,那份积累起来的精神的厚重,使每一个个体生命绽放如花的灿烂。正如《四川教育》所描述:“‘求茫茫办学之道,深悟育人为本;究浩浩育人之途,得诗教捷径……愿我学子,衣冠弦唱。朝诵诗文,暮伴华章,君子少年,翩翩而上。’广营路小学《中华古诗文墙序》奔放飘逸的文字中,孩子们潜心诵读经典的翩翩形象犹然眼前。”或许,传统的丰厚加时尚的丰美,才能使“儒雅”这个从古至今备受青睐的词语,真正闪现它耀眼的现代光芒。

(此文载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校长管理手记》一书)

诵千古美文 建典雅诗园

泸州市广营路小学 刘正芬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至现代文明快速发展,传统国学、传统文化日渐缺失的今天,在泸州,在钟毓灵秀的忠山脚下,在荫如华盖的香樟林间,在有着全国绿色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科技示范校、泸州市第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美誉的广营路小学,有一群老师带着他们的孩子执著地踏上了古诗文诵读之路,放飞着心中的理想。诵千古美文,建典雅诗园,打造古诗文诵读学校特色,理想也并非遥不可及,在无数个扎扎实实的活动中,广营路小学古诗文诵读特色逐步闪烁出它耀眼的光芒。那么,是什么契机让广小和古诗文诵读有了这样零距离的接触呢?

创特背景: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时光回溯到20xx年的某一天,会议室里,几位语文教师在搞教研活动,主题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许是这个话题太大了,气氛有点沉闷。为了打破这份沉闷,爱好古典文学的田茵老师自告奋勇给大家朗诵了自创的古体诗——《樱桃山》《校园春光》。美丽的诗句拨动了老师们的心弦,话题自然转到了古典文学上。说到多读多背古诗文的好处,

一向老成持重的刘登国老师引经据典,一口气说出非读古诗文不可的六大理由:语言练达、思想予文、心诚气定、学理明智、修身养性、国昌民安都非读古诗文不可,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年轻的亢光娴老师却有着深一层的忧虑:现代的学生接触古典诗词太少,传统文化正逐渐“沙漠化”。教科处王强主任突发灵感,倡议大家一起搞一个课题,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对传统文化进行“补种”与“绿化”。于是,在这闲散的谈话中,古诗文诵读的种子植入了肥沃的土壤,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在学校的重视下, “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旋即,该课题被立为市级教育科研课题, 20xx年 9月升格为省级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20xx年7月,电教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研究》被批准确立为四川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特色创建在教育科研的引领迈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

创特目标 :千红万紫安排着 只待新雷第一声

坚实的步伐需要目标的导向,有了目标的路程如有春天相随。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描述了对春天的礼赞: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在广小,这一声新雷,发出了 “回归国学,崇尚经典”的呐喊;这一声新雷,要唤醒“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理念;这一声新雷,伴随着花儿满园芳,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力,强记博闻,厚积薄发,丰富底蕴,健全人格,做文雅学生;这一声新雷,伴随着新绿满枝头,在古典传统文化教学与积淀中,形成“博学、睿智、自信、坦荡、高尚、高远”的儒雅教师群体形象;这一声新雷,伴随着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学校形成良好的诵读传统,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独具特色,最终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鲜明的典雅诗园。

创特策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融人文教育于经典诵读”,擎着这份创特理念,我们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明确的创特计划,以古诗文课题组为核心,由教科处牵头,全校师生欣然走进古诗文诵读的神圣殿堂。

策略一:营造浓郁的诗意校园

最能致远是书香。美丽的校园中,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学校大门左侧《中华古诗文墙》恢弘大气、舒展宏阔;操场左侧板报定期出刊“古诗文诵读”专栏;在校园的每一处花坛、每一片草地设置制作精美的诗文牌;在每一条走廊、通道都能欣赏到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画作品;在每一间教室、办公室里都有一面张贴着师生书画作品的诗文壁;在校园四周的围墙上,开设古代名人长廊;在课间休息时,能听到配有中国古典音乐的诗文朗诵。倘徉诗意校园,让人留恋忘返。

策略二:教师成为诵读的引领者与先行者

诵读活动,教师引领。新课改为我们实施古诗文诵读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加大了古诗文教学研讨的力度,将古诗文诵读纳入校本特色课程,并进入课表,每周每班上一至二节校本课。没有教材,我们就自己动手,编辑出版了《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读本》,现正准备修订编辑出版《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考段读本》,为古诗文诵读提供内容保证。为提高教师古诗文教学水平,学校还举行了古诗文教学主题展示活动,不断总结提炼古诗文诵读教学方法及有效运行机制,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诵读活动,教师先行。每周的教师例会,教师古诗文诵读展示这一活动深受老师们的青睐,展示是以年级组为单位,表现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做主,吟诵也好、表演也罢,或者就是古诗文知识竞赛,都总能让会议室里荡漾起满满的欢乐与和谐。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古诗文诵读是一份心灵鸡汤,滋养着教师心灵的成长。

策略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畅游诗园

活动中,我们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所背诵的古诗文能达到朦胧理解即可,即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学生读经诵典;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力。诵读活动以班级、年级、课题组或全校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一是开展竞赛,激发热情。竞赛的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如归类对诗,诗句接龙,你问我答,对歌竞赛,小品、快板、相声、哑剧、古诗创作、故事演讲、诗文书法、诗词配画、动漫设计等,各种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趣味盎然中不知不觉走进古诗文。二是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各班充分利用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三是举办诗社,学以致用。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古诗等活动。诗社的孩子们写诗的情致高涨,自创了大量诗作,这里呈现的作品,曾获泸州市屈原魂诗词大赛大奖。四是活动展示,检验成效。每期举办一次“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开放周活动”,通过演、唱、吟、诵、拉歌、书画、考段等形式,来检测诵读效果,展示创建成果。

策略四:多元化评价机制扬起兴趣的风帆

古诗文言简意赅,诗意深远,如果形式单调,就很难让学生保持诵读的兴趣。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解决这一难题。

1.设立“段位制”,评比小诗人。按校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了九个段位,在学校 “古诗文诵读段位制”考核组领导下,各班成立由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古诗文班级考段小组”,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在教师的组织下,每班每学期考核两次,对达到某一段位数量的学生授予“诵读能手”、“诵读高手”“诵读顶尖高手”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段位证书或考段章,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册》。学校实施考段活动两年来,全校学生参与面达100%,95%的学生成为一段诵读能手,部分高年级学生已冲刺到了六、七段。

2.实行电子检测。充分发挥每间教室进多媒体的优势,建设“古诗文诵读”特色网站,采集、筛选、编制电子阅读材料,建立诵读的电子资源库,同时开展电子测试,这种方式直观形象,省时省力,深得学生喜爱。

3.开设“诵读星星擂台”,以“班级星”、“年级星”、“校级星”三级闯关晋级激励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冲击新目标进入新境界。

4.坚持每期评选“诵读红旗中队”,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的班级,促进整体提高。 在这些评价机制的激励下,学生充分享受到了诵读的乐趣与成果,这些是摘自校刊《香樟梦》上的诵读感言,正如小诗人秦佳禹同学所说:百般咀嚼味不尽,喜怒哀乐都是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诵读中,一颗颗童心在自由地飞翔。

创建展望: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20xx年12月21日,一个喜讯从广营路小学传来,屹立于校门

左侧的一道中华古诗文墙闪亮登场,给典雅诗园抹上一道浓墨重彩。

“大哉中华,诗国泱泱。铺陈比兴,伟辞逸唱。铁板红牙,婉约豪放,或化或育。千古传扬。诗教大义,岂能绝响??”由泸州市青年作家曾志明所撰写的《序》,洋洋洒洒,文采飞扬,不乏为典雅诗园中的一篇华章!

这道中华诗文墙,展现出2000多年的中华诗文之魂: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从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到曹操的“日月之行”;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杜甫的“会当凌绝顶”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李清照的“寻寻觅觅”、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曹雪芹的“世事洞明皆学问”??10多位中国文人大家,一一地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以其经典的诗文昭示今天的后来者“愿我学子,衣冠弦唱。朝诵诗文,暮伴华章,君子少年,翩翩而上。”(曾志明)——以古典诗文的颂读,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一代,这就是广营路小学典雅诗园所追求的目标。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诵千古美文,建典雅诗园。广营路小学正扛起一份教育理想,在泸州教育异彩纷呈的学校特色中,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本文载《教育导报》20xx年3月)

关于多媒体应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泸州市广营路小学 刘正芬

作为一所在全市小学中率先实现间间教室进多媒体的学校,引导教师多媒体使用日常化

已成为现实。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高热情、高频率凸显出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正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然而量的积累怎样才会产生质的飞跃?普及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提高?最近一节校内研究课引发了我们对多媒体应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教师教学《荷花》一课。导入新课后,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倾听《荷花》的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陶醉了,连听课的教师都感受到荷花美景萦回于脑海,久久不能散去。接下来教师没有让学生说脑海中的境象,只是轻轻地说:“嘘!不要声张,不要打破荷花池边的宁静,把你脑海中的美景留着,带着它一起去读读课文吧!“学生下子坠入了文中优美的画境当中,找到了与课文的共鸣通道。学生的心灵之门也随之打开 ,进入了荷花的世界,荷花美景随之一点一点地展现,教学随着情感层层递进。正当学生情感正待进入物我两忘的情境时,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却打破了这份难能可贵的默契。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荷花形象,课件试图再现 “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蜻蜓飞来过,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的情景。画面倒是挺美,只是一大一小两只蜻蜓追逐着反复飞出画面又进入画面的样子实在滑稽,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它们身上,先是新奇,后来有的还忍不住笑了。不经意的不合时宜的细节终究打碎了教师精心设计热切期盼的如痴如幻的荷花梦。

纵观多媒体教学的实际状况,此类遗憾时有出现。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媒体”与“教”结合不紧, “硬件”建设不错 “软件”却显得不足等硬伤,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有必要从课件准备、运用过程、效果反思等环节思考多媒体应用的有效性问题,使多媒体真正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一、课件准备奠基础

1.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是任何教学手段必须服从的宗旨。要让课前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最优化的实现,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心筛选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准备,首先要明确其是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特别要避免选择课件随心所欲或泛滥成灾的倾向,避免用现代化的“机灌”代替传统的“人灌”倾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有效教学。

2.设计合理

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课件设计制作还要紧紧围绕“合理”二字做文章。例如,编辑文字时,虽有不同的文字大小、颜色、布局可以进行选择,但重点突出、美观大方是宗旨;再如,音像材料或图文的动画效果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也能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设计时该舍则舍,不能因使用过分而适得其反。像前面例子中讲到的“蜻蜓事件”,由于课件过于花哨突兀,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课件的实质内容上,而是对其中原本用来点缀的动画津津乐道,

结果成了不是以 “教师为主导”,而是以“教师为主宰”,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媒体为主角”,完全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二、运用得当是关键

1.多媒体引领师生心灵交流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单纯来自与在课堂中传授了多少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来自于教师自己的言行举止、气质性格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体是“死”的,只有操控者掌控得当,才能赋予它灵魂与活力,实现“人”“机”合一的融洽。首先,教师应明确地把多媒体教学系统定位在“辅助”角色,在组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适当的动作来还原媒体的魅力,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控制教学进度,调节讲课方式,甚至根据教学实际对媒体应用进行大胆取舍,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最具智能化的多媒体,创生着师生心灵交流的过程和空间。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并驾齐驱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工具,优越性自然非常突出,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亦有其优势所在,如能相互结合,则能相得益彰。一是演示和实验不宜单纯用课件代替。我们都知道现场的多方位感官刺激比单一的感官刺激效果好,在现场观看演出和电视转播,我们一致的感受是看现场演出和电视转播是两回事,因此特别是理科教学中要防止用多媒体图片代替实物,以多媒体动画代替实验探究的倾向,因为课件是人制作的,人甚至可以制作出不符合实际规律的课件,用课件代替实际操作的做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方法、规律的掌握都是无益的。二是板书不宜轻易用课件代替。比如数学,因为里面经常有一些公式的推导,习题的演练,若直接用多媒体打到投影仪上,学生就像囫囵吞枣一样食之无味,若在黑板上一边讲解一边一步步地演算推导给学生看,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走,使学生对演练过程了解得更透彻。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同样多媒体教学也需要因学科和课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现代媒体与传统经典手段结合,无疑会让课堂充满了生机。

三、效果反思促提升

1.强化反思意识

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我们强调以反思促提升,以反思提升应用的有效性。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多媒体大量用于教学之中,更需要经验的积累。在反思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在反思中,寻求“错误”中的发展, “失败”中的出路, “局限”中的进步;在反思中,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在反思中,获得体验,日臻成熟。当强烈的反思意识深植教师心中,多媒体的应用从普及到提高的道路就越走越宽广了。

2.形成反思习惯

就多媒体使用反思而言,它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后,要及时记录下教学的情况,明确反思内容;其次要运用一定的反思策略有效反思,比如采取教学实录、教学日记、教学随笔、课堂小结等形式进行记录,对运用多媒体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及成因理性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找寻不足,为进一步有效运用多媒体提供决策与依据。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午饭后集中20分钟的学习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涌现出大批的经典诵读小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刚入学时,班级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让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一些同学有顶撞父母的不良习惯,但自

从念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句子,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孝亲敬长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逐渐地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主动向正确美好的行为举止靠拢。

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张嘉赢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桂英辰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美文,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

“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经典诵读总结

刘小霞

伴随着小学部开展的古诗诵读活动,我班积极响应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在班内深入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古诗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个学期下来,师都生大有收获,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我班学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

一、诵读活动也已成为我校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学校保证每天晨读和语文课前为诵读时间。开始实施初,我校要求保证每天不少于20-30分钟的诵读时间。

2、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我们还统一开展了诵读《声律启蒙》和四年级必备古诗,在诵

读中熟悉古文、了解古文、为诵读古文创设了氛围。

3、我班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班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诵读场面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对于必背的篇目我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的通过,我们都经过自背、学习小组检查、经典诵读检查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学期末,组织了对全班学生的必背古诗检查,抽检效果喜人。在学期末师生共同评出十位“经典诵读小明星”,以此激发并促进学生的诵读热情。

5、我班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使我校古诗文诵读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一次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活动,其中,不乏精彩的节目,如古诗擂台赛、古诗吟诵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

二、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

我班自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始终坚持:班级活动与家庭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诵读活动在我班开展得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鼓舞人心,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本学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老师重视、参与是前提和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我校经典诵读工作,从计划制订到工作落实,从局领导的重视到主抓者参观学习,从兄弟学校的经验,到我校教师工作观念、行为上转变,从九月初的工作汇报,到现在的总结,这些清醒的告诉我们:经典诵读工作,要常抓不懈,抓出效果,抓出典型,抓出经验;要一丝不苟,环环相连,要彰显在师生的行为上,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以此工作为突破口,带动其它工作的开展。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总结。

一、我们的教学理念: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

族文化智慧,丰富文化积淀,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明辨笃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点落实:“认、吸、积、炼、辨、爱、奠、行”八字的理念。注重诵读教学方法总结,注重教学评价的效益性等。通过一些活动,通过竞争、合作,达到理想的目标。

二、计划落实情况。

利用板报栏,利用集会学习宣传、诵读,使此工作成为一种习惯,造成一种,我学经典,我光荣的浓厚氛围。高年级同学按区一级要求做,低年级的要求适当放宽。我校把诵读的有关资料,如诵读操作手册,学校诵读开展情况汇报汇报材料,教师一人一份区诵读的教案,教师一人一份,目的是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可操作。

诵读教案评比条件:

一、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明确,各内容较具体。

二、教师有自己的创新,有尝试,有探讨。

(1)两条均达到为一等;

(2)达到一条要求为二等;

(3)一条中大部分达到为三等。

通过评比,侯六琦、白宗民、牛振五、张妙臣、王改菊评为二等,其余为三等。

在时间上,我们坚决落实区要求的时间,早读10分钟,下午10分钟,每周升旗5分钟,每周一节诵读课,每天大课间5分钟。

我们学校成立了诵读领导小组:

组长:牛振五

副组长:杜总普

成员:李海波 张妙臣 王岩(学生代表)

我校制订《经典诵读班级和教师评价表》,其中包括辅导教师姓名,实有人数、读书人数、扣分、得分,一天一检查,一周一小结,并在升旗时公布成绩。

各班开展情况,一年级王改菊同志认为,为了规范同学们的道德行为,做人准则,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她是这样做的,每天上午、下午预备后,由她领读《治家格言》、《弟子规》各10分钟,她说,同学们积极配合,在课余时间还认真诵读,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读十几节,还有部分学生能流利的背诵,并对一些句子能正确理解,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些经典诗句都能直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很好的适用,为小学生做好合格人才,奠定了基础。白宗民教师要求课余时间学生和家长阅读,学生可在家长引导下诵读经典,有能力的家长可结合经典内容,给学生讲有关故事,使同学们记牢经典内容,指导孩子们规范自我。利用课间,课余活动引导学生欣赏学校报栏内图文并茂的经典内容,既强化记忆,又增加学习经典的乐趣。

五年级,牛振五老师注重学生的学法,如,原文与译文结合学习,写感悟的方法等,他是这样检查学生的:学生会背的,经检查后盖“五”字的图章,背的好按老师要求做的盖“信”字的图章,通过认真检查落实,他班学生学经典士气高涨,乐趣有

提高,学生并会在生活中运用经典。六年级侯六琦老师认为,经典诵读是孩子们接受良好古训,接触文言文的一次良好机遇,也是孩子们学习语文及大语文观的要求。在诵读时,他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诵读时要求音准、流利、响亮,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诵读有稳定、长久的兴趣;二、利用已有知识,对句子口头试解,特别是对某些字、词进行解释,加强理解,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两方面能力有提高;三、对某些消极思想简单批判,使孩子是非观念,更为清晰,提高孩子们是非辨别的能力;四、按学校的统一布置,让学生在诵读书中的内容,变为自己的实践。

我校师生按照区的要求,正积极落实这一工作。

三、今后的打算。

首先,我们要改变观念,有正确的理念来支撑,我们的理念依据之一是,关于意识的层次,也可以有所选择。如果你想改变某事的态度,那么即便是周围环境没有改变,但你的体验也会有所改变。如果选择相信自己的自由,那么你就可以行使这种自由。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命运的奴隶,是环境的受害者,或者是早期教条的产物,那么你的体验就会支持这种观点。你自己选择相信的东西塑造了你的现实,而信念无一不是凭直觉做出的。有关信念的决定是很少用理性做出的,理性机能通常只是用来使已经获得信念理性化的这段话给我们几点启发:

一、做事的态度决定效果;二、我们的自由是,努力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走出我们自己的路子,探索一条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途径;三、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四、诵读是为学生的明天而

服务,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我们认为是与课标相一致。

学校在“收集诵读的种类,讲授诵读的技巧,训练诵读的能力,培养诵读的情操。”要抓出实效。

“不是期望,只有当你的爱是无条件的,你才能爱在当下。”我们的观念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读书为本,实践为本。”

同志们,让我们清醒的努力工作吧,让我们的爱变为无条件,努力达到新的境界,新的高度。

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因此,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有一个素质教育的氛围,这个氛围就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它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触动灵魂、震撼思想、提升精神、催化超越的巨大作用。

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件事关学校长远发展,提高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和提高办学质量和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工作,是一所好学校的必备条件,所以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下面结合我校属于自治区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子课题研究学校是如何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统一的主题,有自己的特色,能彰显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因为我校一贯坚持的是“科研引路,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我们着眼于学生的潜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提出了“童蒙养正,少年养志,直面经典,人文为本,创建一流的高质量的、平民化的中华古诗文特色学校”这个奋斗目标,以打造特色学校,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跨越,创建人文化、和谐化校园。基于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让孩子们从小诵读经典,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二、精心组织,宣传发动

虽然经典诵读受到广大专家的高度重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气息,但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需要一个认识、了解、接受直至实施的过程,社会上对其也知之甚少,所以我们在起始阶段就精心组织,广泛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倡导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深入人心

首先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一开始就组织大家观看王财贵教授的宣讲光盘,自选好符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大学》、《弟子规》等内容,每个年级都录制好录音带,并展开讨论。老师们静下心来聆听、研读后都被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吸引,愈来愈感到经典教育力量的重大,深感经典确实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老师逐渐接受并赞美“经典诵读”,有些老师还急不可待,在家里先教起了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才只有三四岁。各班纷纷召开“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全面动员,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在全校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介绍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同时,分发《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全面配合。在开家长会之前,也是先让学生家长先观看王财贵教授的宣讲光盘,家长通过看光盘、听报告等后纷纷表示加入到“诵读”这一热潮中来。

再邀请社会文化人士参与,扩大社会影响力。要使经典诵读活动能够顺利、蓬勃开展下去,除了全校师生的参与外,还必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邀请了镇文化站长吴瑞文、原文化站长钟毓桓、孔东昌和退休教师唐耀华担任学校“经典诵读”校外辅导员,定期组织他们到校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并指导学生开展书法、美术、音乐、摄影等兴趣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赢得了家长的支持。

三、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校园文化组织机构建设,是队伍得以发挥作用的组织保证。科学的校园文化组织机构,能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保证其方向,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能强化管理,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领导组织机构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促进它们和谐、协调、顺畅地进行密切配合,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正常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在经典诵读方面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确保诵读工作的实施,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并成立了以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为骨干,拟订实验方案,落实目标任务,指导工作实施,同时,教师成立了“经典诵读课题小组”,对具体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四、形式多样,稳步推进。

以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育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在新的校园文化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整课内学科教学课程计划,将国家计划规定的

课内学科课程,及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多组织一些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创造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活动剪影一:20xx年春学期开展了全体师生参与的“诵读中华经典故事演讲、征文比赛”,让学生的思想在读书活动中得到熏陶与提高,也培养了学生勤奋好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思想。开展了“六一”经典成果文艺演出活动,

活动剪影二:20xx年秋学期举行了全体学生参与层层选拔的“背诵经典诗文”古诗个人擂台赛,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目前,我校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诵读场面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 20xx年秋还举行了举行了全校师生参与的“学经典诗文、展书法才华”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的比赛,让老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我校学生钟珊、杨静在参加市级的“中华小故事”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活动剪影三:20xx年春学期举行了全体老师参与、3—6年级学生参与的读《论语》、《千字文》、《新增广贤文》的“诵读中华经典、感悟做人道理”的读后感比赛。教师还举行了学经典撰写经典论文的比赛。让全体师生获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修养,从而培养他们高尚人格精神和语文素养。

活动剪影四:20xx年秋学期举行了全体老师参与“学经典诗文、展书画才华”比赛,丰富的活动调动了诵读的热情。20xx年秋我们还举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学会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并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活动剪影五:20xx年春学期举行了一场深受全校师生欢迎“庆六一暨经典诵读阶段性汇报”的文艺汇演。这场演出的节目质量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是对学生演员,学生观众都是一种宣传和教育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在活动中及时总结诵读经典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如每期召开经典诵读领导小组会议两次以上,并召开专门的经验交流会,并作好记录。大家畅谈得失,达到进一步改进工作,共同提高的目的。认真落实“四五六”。“四”即“四个落实”:落实教师、落实学生、落实时间、落实读本;“五”即“五个结合”,将实施传统文化推广工程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兴趣班、发挥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六”即“六个坚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坚持与家长沟通,坚持指导时不刻意讲解,只求朗朗上口,坚持常抓不懈、逐步深入,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方法,实行多元化评价。

经过我校全体老师的努力,我们拥有了自己学校的经典诵读刊物《经典诵读读本》,这本读物荟梓了历代诗篇的经典,更凝聚了我校教师的美好愿望,现已成为我校的校本教材,也拥有了《学生读后感集》、《教师读后感集》、《教师经典论文集》等等,这些无不记载了全体师生诵读经典的历程与心血。

五、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物质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主要表现在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这些不仅在于它的外观形象,更重要的是其外观形象所蕴含的“精、气、神”,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它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步入学校的第一印象,就起始于物质文化形态之中。学生们在那里消化学术营养,增长

科学知识;在那里与学友进行交流,学会与人相融;在那里构建文明卫生的环境。因此,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不仅能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而且使学校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协调同步。

所以我校一直以来比较注重校园的绿化,校园操场的四周、校园教室、前后左右都建有绿化带,砌有长方形花坛,在它的周围均种上了黄金叶,在黄金叶中间间种上福建茶,桂花树,玉兰花;并间砌了圆形的花坛,均种上了国王揶、松柏、桃花;花坛的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瓷砖贴好;校园里面并种上了许多盆栽的花,如菊花、一串红、苏铁、六月雪等;教学楼每一层教室的前面阳台上均种了杜鹃花,迎春花;在校门口两旁砌上了花坛,并进行了绿化。共建起花圃25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能规划穿插种上了花草树木,因此校园多姿多彩,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鲜花常开,鸟语花香。

我校精心设计校园人文环境,注重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在校门口的两旁设置了两面书型的墙壁,在每一页写上摘的名人名言;校门的前方和左面均贴上瓷砖烧制的二十四孝的图片与故事内容;在校园内显眼的地方贴上瓷砖烧制的教育方针、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教学楼的前方建有规范的文化长廊。精心设计体现自己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徽、校标;校风、教风、学风均已上墙,统一挂在教学楼的前面,所用的字体工整、美观大方;在每一层的教室前面、楼梯的两旁均贴上了我校教师、学生的书法、画画。在每一层楼转台的两旁,设立有橱窗,里面贴上我校少先队活动的图片,如科技作品图片、参加实践活动图片、班队课活动图片、文艺汇演、参加讲故事比赛图片以及教师研究课图片、学生参加的征文、大队班干部的名单等,并定期进行更新。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建有共青团、少先队室,科技室,设立有红领巾广播站,成立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在一切适合的位置,张贴、悬挂

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的人物画像、格言,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抵制粗口歌、不健康口袋书等不良文化进入校园,充分发挥了红领巾广播站等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我校校园整洁、优美,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并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学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区级“文明庭园”、 “广西中小学素质教育一级学校”、“藤县科普特色学校”、“梧州市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 “梧州市以校为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地学校”;“自治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梧州市卫生优秀学校”;“梧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

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结合我校特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主题和工作重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确保校园环境整治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

小学阶段经典诵读经验总结

文章来自:tenglong.net 时间:2009-06-18

锦州市国和小学 蒋微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鉴于上述的认识,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对丰富民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

我们班就在学校倡导的特色语文活动中,开展了阅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的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论语的活动成果,包括论语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论语”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

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4、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将《论语》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天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条《论语》,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论语。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论语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提倡每个孩子在课间以论语背诵比赛为游戏,提倡每个孩子睡觉前背诵一条论语等等。

5、成立读书小组。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6、组织论语诵读会,每月评选诵读小明星。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每月从已经背诵的论语中精选20条,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配乐朗诵,浅吟低唱,编演小品)在举行论语诵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每月评选出诵读小明星,让他们向全班学生介绍诵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心得体会,使其他学生借鉴他们的优点,为论语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注入动力。

7、将论语诵读列入期末口语测试达标内容之一,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学习成果,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8、开展假期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每逢假期都会为孩子们组织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上学期的寒假主题就以本次特色语文行动研究相结合,以各年组子课题内容为指导,制定了相应的诵读学习计划。我们年组的主题为“研读经典怡情养性,吟诵诗文悟道修心”。我们提出了读书倡议,给孩子们拟定了论语学习内容,还引导学生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学习计划,并将自我读经评价机制融入其中,使孩子读经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9、家庭亲子背诵活动

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取得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实际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我们三年组开展论语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在学生的身上发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这段时间的背诵,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人们学语文的自信心。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师领读、生领读、组长检查、加盖小印章、师签名),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论语》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光说,让孩子们读好书,继承发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实际上也是给青少年以精神支柱。诵读古代经典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所重视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融会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襟怀、操守等优秀的人文精神,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国家经济的历史重任。

经典诵读的方法总结

经典诗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富于哲理,给人启迪,语言精粹,极富情趣。诵读之后,既利于学生的修身养性,又能使他们的语言流畅练达。在多年来的经典诵读教学中,本人经过认真实践和努力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适合本地学生的经典诗文教学方法,即读背结合,分类集中。

一、读背结合。

(一)读。首先,必须让学生做到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注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尽量让学生做到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和意境美。让文学作品中传诵百世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背。背诵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望而生畏的难题,特别是对貌似艰涩难懂的经典诗文更是如此。因此,在经典诵读教学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乐背”、“善背”。要收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

1、提高认识,让学生明确经典诗文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学习它,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使自己成长为具有独特性格的中国人。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培养。

2、营造浓厚的经典诗文学习气氛。必要时,可以用古诗文的朗读代替课前预备时的歌声,创

造一种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稚嫩悦耳的读书声飘溢校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

3、用经典作品中深邃的思想及精彩的句段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豪迈;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婉动人等都无不使学生深受感染并自觉吟诵。

4、在平时的教学及作文中适时而巧妙地运用经典诗文名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有一学生就这样评价父亲让孩子自己走下山崖的做法——“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巧妙而准确的概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同时也感受到了经典诗文的精妙。

5、列出明确而详细的背诵一览表,督促学生背诵,并根据背诵情况打分。这种方法虽然较为传统和普遍,但仍行之有效,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提高。

6、举行经典诗文朗诵赛和书面知识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去年“六.一”时,我校的经典诗文朗诵节目曾获得了各级领导及群众的好评。经典诗文知识竞赛也成绩斐然。之后,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

实践证明,以上这些方法能从客观上扫除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的障碍,进而通过狠抓背诵,让学生加强经典诗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又能熟读成诵,从而提高其阅读经典诗文的水平和素养。由此可见,“读背结合”,是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分类集中。

所谓“分类集中”,就是从某一点生发开去,联类而及,将具有相关性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以加深认识和提炼规律。

在经典诵读教育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标准,把经典诗文丰富博杂的内容加以分类集中,使师生便于操作,从容有序、循序渐进地接受和消化所学知识。具体的分类方法如下:

(一)、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梳理课本中所有的文言文和古代诗歌,并且要求一律熟读成诵。面虽然比较广,但由于穿插在平时上课中,所以难度不大,落实起来也比较容易。

(二)、挑出课内课外所有古诗文中的名句进行赏析。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所蕴含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表达的雄心与气概等,无不值得学生去品味

和欣赏。

(三)、对古诗文进行专题分类汇集,便于学生记忆和积累。如“诗中夕阳”、“诗中哲理”、“诗中山河”、“诗中风(云、雨、雪)”、“诗中树(花、草、鸟);散文名篇如《论语》、《孟子》中的至理名言等等。这种做法具体明确,详细清晰,连类而及,妙语联珠,识记、理解和运用方便快捷,得心应手。

(四)、列出课外名著导读一览表。其中包括篇目、作者、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主要艺术特色及精彩片段。其中主要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为主,也包括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些古代神话及成语故事等。

(五)、拟定经典诗文及名著百题训练,题型以填空为主,内容生动丰富,在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收束和检查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兴趣。

同“读背结合”一样,“分类集中”也具有良好的效果。第一,用“分类集中”的方法强化经典诗文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能增加积累,进而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二,“读背结合”是从大局上解决问题,“分类集中”是从细节上解决问题,二者相得益彰。因此,“读背结合,分类集中”不失为经典诵读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槐荫区儿童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2008-05-27 08:51:00 作者: 来源:

一、基本情况

槐荫区教育局非常重视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教育,在李卫东副局长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自20xx年起,在济南市率先开展了经典诵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49所小学全部开展了儿童经典诵读活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诵读经典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参与热情高涨,各校结合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吟诵包括《论语》《大学》《中庸》《老子》《诗经》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以期达到领略文化精髓、汲取精神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奠定高远志向、夯实人生根基的宏远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现在,我们槐荫区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蔚然成风,涌现出像经七路第一小学、光明街小学、南辛庄小学、槐荫实验小学、张庄办刘庄小学、吴家堡楚庄小学、德兴街小学、营东小学、小辛庄小学等一批先进学校,在活动的开展中取得了很多突出成绩,光明街小学、南辛庄小学、营东小学和槐荫实验小学、吴家堡楚庄小学的学生还分别参加了在北京、曲阜和西安等地举行的少儿经典教育赛事活动,荣获大奖。

现在我们槐荫区小学的很多学生能够朗朗诵读《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孟子》等古代经文,《笠翁对韵》《三字经》《百家姓》和经典唐诗宋词更是随口而来,滚瓜烂熟,槐荫实验小学的张爽同学竟能大段大段背诵英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让人刮目相看。

二、主要做法

在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学校踊跃参与,并结合教育教学和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诵读活动深入开展,保证了活动的效果。

(一)开设校本课程,让经典走进课堂

我区的经七路第一小学、槐荫实验小学等学校把经典诵读打造成了具有学校特色,充溢着快乐气息的“校本课程”。

一让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创设“经典诵读”的教育情境。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引经据典,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老师和经典文化产生双重向往,并逐渐生发出亲近经典的美好情怀。例如,经七一小的语文教师张小明,在讲授《生命 生命》一课时,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当她听完学生们虽得要领但稍显拖沓的发言结束后,在黑板上写下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并解释道:“所谓君子就是品行高尚的人。在古人眼中,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同天体的运行,恒久不息。”如此一番讲解后,学生们感受深刻,经典之语铭记于心,课文难点迎刃而解。

二开设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创设“经典诵读”的教育空间。20xx年开学,许多学校将经典诵读作为课程进入了学生的课程表。每周都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低年级由专职教师进行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的读背经典课。比如,本学期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通过诵读课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大学》的学习和背诵,二年级现已完成了《论语》大部分章节的背诵;中高年级则利用经典诵读课在诵读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的进行多彩的诵读活动,学生们无拘无束地徜徉在经典的世界中。所以,每周的“经典诵读课”让学生们翘首以待,大容量的课堂让每个饥渴的心灵如愿以偿。有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内容与形式进行经典古文的延伸,谈古论今,有的则是开展经典诵读接龙、经典对读、经典齐诵等活动??说、唱、画、演一应俱全,学生们的全情投入、尽

情表现令人置身于“斑斓的经典世界”。

三打造快乐经典沙龙,创设“经典诵读”的共进平台。根据孩子喜爱游戏的天性,这些学校决定除了每周一节课,每天一小时读背经典之外,再通过开展讲经典的故事、诵读接龙、诵读擂台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如诵读擂台赛中,男生名曰“青云擂”,“青云”二字取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希望男学生们能够壮志凌云;女生名曰“兰若擂”,“兰若”二字取自古文《上芷兰若》,希望女孩们都能如兰若般清新高雅。每队选拔诵读最多最好的同学做“擂主”。每周四中午的“经典诵读大擂台”成了青云、兰若的“主战场”。大擂台分为“必背经典对对碰”、“主打经典大亮相”、“自由经典诵读内容大比拼”等环节。通过擂台赛的形式,同学们背经典的范围不断扩展,篇幅不断加长。

经七一小的巩齐天宇同学堪称是青云擂的灵魂人物。最初的他对经典是一窍不通,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刻苦攻练,终得“真经”。他擅长背诵经典,尤以背诵《大学》为最。背经典古文稳居青云之首,不但可以将《大学》琅琅背诵,还能一字不落的背诵《论语》、《笠翁对韵》等经典。巩齐还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经典诵读比赛,均获得骄人的成绩,去年在曲阜举行的全国孔子论坛上,他诵读的《大学》赢得了到会名家的热烈掌声。如今这些青云和兰若们都已经走出了经七一小的校门,步入了二十中。一学期的学习表现,他们得到了中学老师们的许许称赞:“经七一小学生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写作水平堪称一流 ”。由此

可以看出,中国的经典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没有经典文化的积淀,就没有写作的非常灵感。

四建立测评机制,保证经典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儿童读经诵典为的是增知、养心、立志、铸品,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乎一点一滴聚沙成海。只有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才能确保经典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为此,我区的多数学校都研究制定了《诵读经典测试试行方案》,要求教师对学生诵读经典活动实行过程性评价。以此督促教师、学生、家长,把诵读纳入日常工作、生活,把诵读经典养成一种习惯。

同时,学校不断完善测评方案,将学生的言行举止的日常考评也补充到经典诵读的测评之中,对于那些言行举止具有传统美德的学生,也给予表彰,从而避免了单纯考查学生背诵经典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弊端。

(二)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经典真正融入学校生活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让对经典学习和理解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槐荫区各学校都将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经七路第一小学结合六一儿童节、元旦,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营市东街小学、南辛庄小学结合学校艺术节和各项赛事活动开展课本剧编排演出活动;纬十路小学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将经典诗文张贴上墙等。

(三)定期组织成果展示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开展 我区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每年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和成果展示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次成果展示会。会上通过典型

发言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不断扎实推进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除了学校内部的总结展示活动外,我们还走出校门,到广场举行展示活动,扩大这项活动的社会影响。20xx年4月22日,为庆祝第十二个“世界读书日”槐荫区教育局和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在博远广场举办了“我爱国学,我读经典”广场文化读书日公益活动,我区光明街小学、槐荫实验小学、营市东街小学、经七一小、南辛庄小学、刘庄小学等学校参加了活动,并表演了精彩的诵读节目。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到场观众的心,为倡导、普及经典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20xx年4月25日,为响应国家语委、教育部“在传统节日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倡议,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广大师生的普通话应用和诗文诵读水平,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槐荫区四年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成果,我们又在省委党校礼堂,举办了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槐荫区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展示活动。槐荫区实验小学等11所学校,现场表演了他们经过精心编排的诵读节目,诵读篇目涉及《诗经》《论语》《大学》《中庸》和唐诗宋词、现当代中华经典诗文等,并配以音乐、舞蹈、现场书画等表演形式,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活动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好评。

(四)专家引领,提升经典诵读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我区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们一直与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山东

教育出版社等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国学大师来我区讲学,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培训指导,提升了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我们先后邀请台湾著名学者、少儿经典诵读活动倡导者王财

贵教授,国内文化学者、国学专家董子竹先生,我省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聂在富老师等为全区中小学领导和语文骨干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专家学者以丰富的学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老师们解读经典,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了传承文化,进一步搞好经典诵读活动,用优秀经典浸润学生心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积极参与各项赛事活动,扩大活动影响、激励诵读热

近年来我区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区组织的各项与经典诵读有关的赛事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极大地扩大经典诵读活动的影响,激发了学校进一步开展诵读活动的热情。

藤县太平镇中心校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20xx年春学期,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在全校范围内淡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两个月以来,师生们都大有收获,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

一、遵循原则

我校自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始终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诵读活动在我校开展得越来有特色,越来越鼓舞人心,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二、实施目标

1、基础性目标。感受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把学生培养成友爱、勤劳、自强、竞争、善良、感恩、回报等健康情感与品德,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互动发展。

2、针对性目标。了解中华传经经典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活动,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度民族责任心、使命感的新一代。

3、高层次目标。以树立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共产主义首先品质为目标。

三、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各年级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为《三字经》《弟子规》

三四年级为:《三字经》《古诗词十首》

五六年级为:《三字经》《增文贤文》

(二)活动的具体组织与实施

1、 保证诵读时间:学校保证每天晨读和下午上课十分钟前为诵读时间。开始实施初,我校要求保证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为此特安排上午7点50分至8点,下午2点20分至30分为经典诵读时间。

2、 把握经典诵读细节

(1) 区别对待,分层次要求。首先,我们分年级要求,具体是:低年级能读《三字经》、《弟

子规》;中年级要求学生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高年级要求学生能背诵《大学》和《中庸》。一年级一日一句(4小句),二年级一日二句,三至五年级一日四句。学生热情很高,全员参与,努力形成了“人人诵读,遍地经声”的良好风气。其次,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每日一诗”活动,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次的学习形式,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2) 创设经典氛围。各班充分利用每天早、午读时间和各学科预备铃前几分钟,开展工作

集体诵读活动,巩固诵读成果;板报、橱窗经常刊登古诗词、经典美文;经领巾广播站开辟经典欣赏栏目,广播播放经典中诗词曲赋或诗词音乐,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本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集体的时间,让全校学生集体诵读,形成诵读氛围。

(3) 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以经典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同时开展了学生软笔字,钢笔字,绘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

进步使得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

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让学生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更多相关推荐: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夕阳乡小学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中心校、基层各小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积极推进我乡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青川县桥楼小学五二班谢小凤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进入这诗歌的世界吧通过诵读国学经...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林仕刚记得某著名国学大师及其他学者都曾说过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国学经典则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

“国学经典诵读”读书心得

“国学经典诵读”读书心得记得某著名国学大师及其他学者都曾说过,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国学经典则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

中华诵国学经典读后感

中华诵国学经典读后感一国学是我们民族的印记是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的元素学习国学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素养这个暑假我便通过中华诵这本书学习到了许多国学名篇使我充实了许多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一句诗将...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才旦卓玛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三年级2班才旦卓玛从二年级开始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它每学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读完后我总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来分享吧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

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体会盐场小学四年三班王春辉20xx年10月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体会最近校园里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叫做国学经典诵读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国学经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复杂的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领导讲话

大店中学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方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上台表演的全体同学和台下一直热情洋溢的同学们感谢为精心组织本次活动的学校政教处和团委以及各位评委老师和工作人员...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设计理念及实践操作-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设计理念及实践操作一为孩子的未来打下精神的底子二构建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三实践操作四评价建议一为学生的未来打下精神的底子不管信息如何爆炸阅读如何便捷决定人之为人的基本界线并没有改变决定一个人生命...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主持人台词

永兴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串词男尊敬的各位老师女亲爱的爸爸妈妈们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女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女它...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南正村小学李贵林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进入这诗歌的世界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文章让我...

国学经典读后感

国学经典读后感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进入这诗歌的世界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文章让我在这很美好的春天里感...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