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时间:2024.3.31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刚拿到《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所震惊,心想这么厚的一本书得有多少难懂的理论知识要去理解啊!但我刚翻了几页就发现,它和我想象的那种艰深晦涩的学术著作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由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而且,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是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而成,从而保证了中文译本的质量。接着往下翻,就可以看见很多五彩斑斓的图片,有人体组织图、染色体图、著名的心理测试图等等,顿时感觉趣味横生。最后细看每章的内容,会发现首先这本书的排版方式和普通图书不一样,它是将每页纸分成左右两大部分,一改以前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内容中穿插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与图片,不仅增强了趣味性与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这样真正把握住了本书的灵魂——时时刻刻将心理学与生活相联系,将心理学运用于生活,改善生活。本书内容详实,共分为18章,我将详细谈谈我最感兴趣的一章——第十二章 动机,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来详细解读由肖健教授翻译的这一章。

动机(motivation)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是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这个词语来源于拉丁语movere,

意思是“趋向于”(to move)。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会趋向于某些刺激而远离某些刺激,这是由它们的喜好和厌恶觉得的。动机理论不仅解释了每个物种包括人类的一般性的“运动”模式,而且也解释了每个物种中各个个体的喜好和行为。我们通过考虑用动机去解释和预测物种和个体行为的不同方式来对动机进行分析。

心理学家之所以采用动机这一概念,有5个基本目的,我认为这些目的阐述了动机概念的作用从而让人们意识到动机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人去研究探索动机。基本目的有以下5点:

1、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体内有复杂的内部机制来调节身体的机能从而帮助自己生存。有机体的行为不是凭空偶然发生的,导致其出现是有特定原因的,可能是生理方面的,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因此,当有机体特别是人类出现某些不寻常的行为时,不能只发表观点而不去探索解释,了解其缘由。另一方面,将人的行为与生物学联系起来,有助于将人真正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正视人的七情六欲,科学而人性化的解释人的行为,有助于突破传统旧道德的束缚,探索人道主义的新内涵。

2、解释行为多样性。当情境恒定(如相同的能力、技能、经验和机会)时,心理学家就会用动机这一概念来解释人们操作的差异。有了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解释后,会帮助行为人本身了解自己,不至于一直处于迷惘恐惧的状态,也能让人们更加宽容的对待同类,对待自然。多样化的世界才是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未来世界的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3、从公开的行动来推断内心的状态。人们总是用可能发生的原因来解释某种行为为什么如此发生,这种规则同样适用于自己的行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很多微妙的信息都是通过细小的行为来传递的,比如眼神、微笑、小动作等等。如果能很好的“察言观色”并及时对其作出反应,这将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医生也非常需要很好的掌握这一技巧,同理,在案件侦查、商业谈判等活动中,这种“读心术”有很大的价值。

4、将责任感赋予行动。个人责任假定内心的动机和能力控制人的行为。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是受内部心理控制的,因此每个人的行为要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很好的约束了不良行为的发生。但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人们是可以不负责任的:(1)他们没有故意导致负面结果的出现,(2)外部力量足够大,能激发产生某些行为,(3)行为受到药物、酒精和强烈情绪的影响。因此动机理论必须能够区别导致行为产生的不同潜在原因。

5、解释逆境中的意志。心理学家研究动机的一个终极原因就是为了解释机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把行为继续下去。动机使得人在精疲力尽了也要按时工作或学习,动机帮助人们坚持比赛并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极点,即使当输了或意识到自己不会赢时仍如此。

通过以上5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心理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心理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本书第十二章接着详细探讨了三种动机,这三种动机从不同的方面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且每种动机其生理和心理因素起作用的

程度不一样。它们就是饥饿、性和个人成就感。我将详细介绍一下动机理论对性行为的解释,特别是同性恋。

对性的研究一直充满争议,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在中国,性从来是可以做而不可以说的,它是人性中一个小小不言的弱点,是人人内心阴暗的角落中隐藏的一个“肮脏的”小秘密。如今,性学要把这个肮脏的小秘密用学术的语言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于是,作者和读者就都有了一种别的学科所没有的尴尬。这段话来自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最著名性学家——李银河。确实如此,20世纪60年代,即使是在开放的美国社会,研究人员对性行为的探索还止步于动物,对人类性行为的研究还属于禁区,同性之恋更是不被接受。但马斯特和约翰逊打破了这个禁忌,他们通过实验条件下的直接观察和记录进行中的人类性行为所产生的生理改变,使人类性行为的研究合法化。最近,这段历史被拍摄成为电视剧,重现当年他们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也为了纪念他们突破性的创举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揭开了一直蒙在性上的神秘面纱。在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很多教师对此讳莫如深、极力回避,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性犯罪的主要原因。积极的性教育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异性,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努力寻求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性教育。性不是病态,不健康的看待性才是病态。

如今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以前有所缓和,这让很多男女同性恋者有“透露”实情的愿望,这就表明他们已经朝消除社会敌对状态

迈出了第一步。有研究指出,当人们确实了解到有人属于同性恋者的团体时,他们对这些男女同性恋者的态度就不会十分否定;实际上,从总体上来说,一个人认识的男女同性恋者越多,他的态度就会越肯定(Herek、Capitanio ,1996)。由此可见,不了解才会导致误解,对于现在的社会可能就需要让人们更加了解导致同性恋的原因——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这让我联想到曾经看到的一个发人深省的短片,里面的世界从一开始都是同性恋,家庭里的妈妈是男人或者爸爸是女人,突然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男孩,由此遇到各种批评甚至迫害,这让我们学会试着换位思考。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宽容,人们会用更开放的心胸接受不一样的生命。

当我看完第十二章的时候,觉得对饥饿、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比如对待节食有更加科学的看法,因为限制性饮食者在心理健康受到威胁时更容易暴饮暴食,也更加能接受同性恋者。也许这些收获还很浅显,但是确实改变我的一些原有看法,因此感觉很有收获。《心理学与生活》还有很多的内容值得仔细咀嚼,为了更加了解他人、了解自己,我将慢慢循序渐进的品味这本著作。

王慧 133197


第二篇:《心理学与生活》笔记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心理学与生活》带你踏上一个旅程,在那里,精确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赋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响你生活的因素。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行为behavior: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行为就是行动。(可观察,显而易见)

心理学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很多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 心理学寻求改进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的质量。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的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行为数据behavior data: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适宜的分析水平,设计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

1.每个水平的分析都产生心理学家希望最终得到的有关人性的复杂肖像的基本信息。

2.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因此,防止这些个人因素混进数据并扭曲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机体变量organnismic variables: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在个体内部起作用的因素。对人类而言,是所谓的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绪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行为的外部影响,(个人之外的事件)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用他或她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对同一个现象已经发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试图确定几种解释中的哪一种能最精确地解释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对一个潜伏于特定形式行为之下的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

一个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一个因果预测详细地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小结:心理学家使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得出结论。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的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Hermann Ebbinghous

Wilhelm Wundt 1879 德国 莱比锡 第一个 心理学实验室

结构主义stucturalism

Edward Tichener 内省法,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铁钦纳强调“什么”是心理的内容,而非“为什么”和“怎么”思维。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其目标: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解释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William James

John Dewey

美国心理协会 美国心理学会

小结:早期的心理学家证明了心理过程是由决定论原则支配的——心理和躯体事件由特定的原因决定。一种早期的观点——结构主义,关注心理的内容以及行为的结构;另一种观点——机能主义,关注于行为的机能。

当代心理学混合了七种主要观点:生物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研究行为与脑机制之间的关系;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把行为看作是由意识和无意识动机驱动的;行为主义观点behaviorist perspective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条件决定的;人本主义的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强调个体内在的实现个人成长的能力;认知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强调行为反应的心理过程;进化的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把行为看作为在环境中生存而进化的适应性;文化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在文化背景中探索行为及其含义。

心理学家们回答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心理学专业过去几十年中在范围上变得更加国际化而且包括了更多的女性。

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现的背景

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如何评估心理现象的因果和心理现象的相关来帮助你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通过不断锻炼你有理想的怀疑态度,帮助你成为一个能够利用基于研究的结论来解决生活中面临问题的、更为老练的消费者。

理论theory 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

决定论determinism的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这些因素被限定在个体环境或个人之内。

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一般而言,假设总是被描述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主要指特定的结果是从特定的条件中得来的。

科学要求对任何结论持有开放的、批评的和怀疑的态度,直到它已经被独立的调查者所接受。

发现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者在研究阶段,运用观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识来形成新的想法和理论。心理学的理论力图理解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决定论关系。

二.验证的背景:客观性的保障

验证的背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是把证据拿来验证假设的研究阶段。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通过将错误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归纳等方法来收集和解释证据的一般的程序集合。

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通常,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你以前进行观察的经验会影响你对现在看到东西的解释。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测验或实验条件的所有特征应该充分标准化以便所有研究的参与者经历完全一样的实验情境。

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测量它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一个实验中的所有变量必须给予操作性定义)

变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质上变化的因素。在实验中,其值相对于情境中其他变量而言独立自由变化的刺激条件被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其值是一个或更多自变量变动的结果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依赖于刺激条件的变化。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s:它们操作一个自变量来观察其在因变量上产生的效果。其目的在于明确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影响。

当一些并不是实验者有意引入到实验情境中的因素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行为,并对数据的解释增加混乱的时候,称这些因素为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

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研究者或观察者向被试暗示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并因此引导出期望的反应。(这种情况下,真正诱发观察到反应的是实验者的预期,而不是自变量)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行为反应受到个人对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医学上指的是由于个体对于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导致的健康的增强。) 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 一些力图使所有变量和条件(除了那些与被验证的假设相关的)保持恒定的方法。(被试所经历的唯一不同应该是那些由自变量的不同条件)

双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 通过保证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双盲)哪名被试进行了哪项处理来消除偏见。(很多研究设计中,知道实验假设的人是不能来安排收集被试的数据的)

安慰剂控制placebo control 为了解释安慰剂效应,研究者通常引入一个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 被试间设计between-designs 被试被随机地分配到实验条件(接受一个或多个实验处理)和控制条件(不接受实验处理)下,来接受不同的程序。

随机的安排是研究者力图消除潜在被试中和个体差异有关的混淆变量的主要步骤之一。

从样本sample来估计总体population

一个样本的分布与总体的特征非常匹配,就是总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representative sample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用每一个被试作为他自己的参照。

A-B-A设计 A-B-A design 被试首先经历基线情境(A),然后进行实验处理(B),最后再回到基线(A)

小结:研究进程的第二个阶段是验证。为此,心理学家依赖科学的方法。研究者对数据的收集使用标准化的程序,用操作性定义来界定概念,以此来克服观察者偏见。实验的方法允许研究者宣称其发现的因果关

系。研究者必须谨慎地选择解释,包括期望效应和安慰剂效应。为了确保结论的准确性,研究者常使用双盲控制、安慰控制等程序。对于被试间设计,随机分配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方法,它使控制组被试和实验组被试相匹配。被试内设计包括A-B-A设计,被试作为自己的控制组。研究者使用相关研究方法测量两变量的相关程度。相关研究的主要局限是它不能得出因果关系。实验研究方法可用于检验现实世界的一些主张,如阈下录音磁带效应。

更多相关推荐: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班级机械115班学号姓名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埃里克森曾说过心理学有个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古已有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但是真正把心理学提高到科学的位置来研究却只是从冯特开始冯特创建了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刚拿到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所震惊心想这么厚的一本书得有多少难懂的理论知识要去理解啊但我刚翻了几页就发现它和我想象的那种艰深晦涩的学术著作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由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生活中的心理学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

心理学与生活 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我深受震撼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己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

网易公开课 心理学与生活 观后感

一观发现自我之旅心得从管建老师提到南开大学门卫问一个哲学系老师的三个问题开始不禁就想到很多有关自我意识与存在的问题其实人类存在的意义很大部分就来自于对自我的清晰深刻的认知只有先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别人以及我...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经济学院金双2班冯承杰20xx141013025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

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11电气2冯毓秀06号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美好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必须接受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己决定未...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作者说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这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