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时间:2024.4.20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20xx年7月底,根据学校的要求,教师每人读两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静悄悄的革命》,现在就浅谈一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吧。此书中的文字意味深长,或多或少的对自己有些收获。事实上它是日本教育学专家佐藤学先生经过二十多年,参观了1000多所学校,走了7000多间教室,以“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为观察出发点,结合许许多多的实例著就而成。

这本书虽然的实践基本上与我们的教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刚站在讲台上时,我满腔热情,一心想把所有学生都教好。上课时好想把所有相关知识都讲给他们听,想把所有的知识都能给学生呈现出来,课后也布置很多作业,但是效果很不明显。一学期辛辛苦苦的努力,换来的成绩却让人有事有些失望。其实教育不就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并使受教育者的身心都受到影响的事吗?这正如佐藤学先生指出的:“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在上课时,我喜欢让学生来回答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来发现知识。但是我一直很疑惑:遇到理解缓慢、说话声音轻的、说话模棱两可的学生,我是让他继续讲下去还

是让他们坐下。讲下去,其他的学生就受不了了,吵闹声会越来越大。坐下去,又怕这会使他越来越不敢发言。当我读到下面这段话的时候,看法有了很大改变,以至心情也豁然开朗。书中指出:“对清楚、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么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想、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对于这一点我相当忽视。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不善于用明确地语言来描述自己思想的学生,他们的回答不正是他们思考的过程体现。比起积极发言的学生来说他们同样非常优秀。而对于那些不假思索就断言的学生,我更应该告诉他们:“要思考后才发言。”

总是在办公室时听到有些教师说:我们的教室气氛总是死气沉沉的,学生缺乏表现能力。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特别有些老师上公开课的时候,走下讲台来,有一大堆的怨言全是针对学生的,比如:这班的孩子不如原先试讲的学生好;再比如不是自己带的学生,讲起课来不顺手,等等等等,课时我想说:假如真遇到这些学生上课的老师你就不能讲了吗?你就不认为有些问题是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吗?但是再来让我们看看课后,没有一个班级是不活跃的。我们不要求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我们应该去追求“互相倾听的课堂”。在家访时,不少家长都会说,我的孩子在别人面前不

说话的,但是回家就会把学校里的事情告诉我。为什么学生在课堂沉默寡言而在家里可以大胆言语?原因无非是孩子在家信赖自己的父母,父母愿意听孩子讲。那么我们课堂如果也能做到这样,还怕学生不积极、踊跃发言吗。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这首先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静下心来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要,接纳学生的不同,理解孩子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也不例外。教师还应该在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后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还有一点影响比较深的是“公开日常授课”。书中说:教师们通常对于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是极度反感的,然而指责起别人的工作来却是言辞有加。这正与学校里总看到新教师在上公开课,而很少会有老教师主动去上的现象符合。同时这也说明我们在工作中总是指责学生的不是,很少会去用心发现他们优点。我想只要我们在平时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认真的培养他们,即使当天的课失败了,也根本不需要害怕。

由于时间关系,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只是粗粗地看了一下,但是其中的很多内容还是使我的心久久不能

平静,时常问自己教育到底是什么,我如何理解它,这本书似乎给了我答指示,此书值得在我整个教育生涯里慢慢咀嚼。


第二篇:读书笔记——《静悄悄的革命》


读书笔记——《静悄悄的革命》

润泽的教室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

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这一事例说明了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些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应对"的活动

对教室的言语、教室里同学的言语的“应对”唤起了什么的时候,让这种被唤起来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言语,让自己的这些言语和教材中的内容、和其他同学的言语相互碰撞,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这种“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正因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就是小小的差异相互反响激荡的过程,因此学习中需要十分谦虚和密切的关注。自古以来就认为“慎学、善思、明察”在学习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

能生动的促进学生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因为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而且,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对话的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这样的教师的教室学习是非常幸福的。

更多相关推荐: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七台河市第二小学刘淑阳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青年教师的关注。此书封面设计简单,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曹志英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力作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20xx年出版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顾村中学陈亦明静悄悄的革命初读书名让我颇感疑惑既然是革命又怎会是静悄悄的呢革命不是应该和轰轰烈烈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的吗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将本书细读了一遍静悄悄的...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与文摘

《静悄悄的革命》文摘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书籍中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以独特的叙述方式给我强烈的感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连夜写了一篇读后感那该是一个怎样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且行且思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当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扎下根的时候我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我理想中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课堂但在许多次的尝试中我发现相对低中年级而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室里能自...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走进静悄悄的革命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乍一拿到这本书感到很疑惑该不会是有关于历史革命题材的书籍吧为什么这时候要我们一线教师了解日本的革命历史呢细度之后才知道这个革命是源自于教育实践萌生于教室之中是关于教和学的静悄悄...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七台河市第二小学刘淑阳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青年教师的关注此书封面设计简单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教室里的美丽风景我读静悄悄的革命之一郑炳亮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作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追寻理想的课堂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文峰小学于军萍从教以来我一直努力寻求一种理想的课堂在我眼中我把理想的课堂定位为我和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多年来的研修学习所得的先进理念也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但总没有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曹志英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力作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20xx年出版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650字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650字静悄悄的革命gt读后感650字一这本书是一年前一次上阮老师课布置下来要看的书由于当时没有做硬性的规定所以也就没有看当时倒是看了张华老师中国版的静悄悄的革命两本书都可以说是一种田野研究或...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5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