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体会

时间:2024.5.20

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这学期接触了——温病学。学的并不是很好,但还是有些小小的体会,也希望老师同学能指出不足,给予帮助。

首先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它们分别是叶天士和吴鞠通两位古代医家在温病的研究上总结出来的两大基本辨证理论体系。卫气营血辨证长于辨析病变的阶段、浅深、轻重、三焦辨证长于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证候类型。就如上焦手太阴肺的邪袭肺卫证就属于卫分证邪热壅肺就属于气分证。对于同一病位要辨证病变的阶段、浅深、深重。邪在气分证会出现上焦邪热壅肺也会出现中焦阳明热炽。对于同一阶段要辩证病变的部位。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将两种辨证方法相辅运用才能更好的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

其次温病的常用诊法:辨斑疹、白培、辨舌、验齿。斑和疹在瘟病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可以一起出现但是斑和疹的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斑疹在病位上有肺胃之别在病变上也有浅深不同。舌诊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辨舌又分辨舌苔、舌质两部分。舌苔主要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舌质主要反映营分和血分的病变这提醒我们得将两者联系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

最后温病的治法: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和解表里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开窍熄风法、滋阴生津法、固脱救逆法。在临床上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银翘散加减可广泛施用于上感、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初期阶段。白虎汤加减可广泛应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肺炎等肺胃热盛之见症。

温病是从《伤寒论》中逐渐发展分化而来,广义伤寒包括了温病,狭义伤寒却与温病完全不同,而仲景在伤寒中多偏向狭义伤寒的讲述。再者,以往我们学习的辩证,治法虽然丰富,但似乎脑海中缺少系统,尤其在辨病这一块分寒分热都很难,似乎错综复杂很。还有,在现实中,我们见到的疾病往往和季节啊,环境的改变密接相关,并且疾病性质也都偏向于温病之一范畴。这样一来,温病学的优势立马显现,它是将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一类疾病的理法方药系统的分化,梳理清晰,使我们更加有利于临床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也发现自己对温病学的兴趣与日俱增,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要朝那个方向努力。温病学我只是接触了冰山一角,随着不断的学习,我们接触的将会更深更多,我会找一切能激励自己的原因让自己坚持,坚持努力学好温病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温病学142方证


温病学142方证

温病学142方证

1.银翘散(《温病条辨》)

病机:风热犯肺,肺卫失宣。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咽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透表,宣肺泄热。

处方:连翘9g 金银花9g 桔梗6g 薄荷6g 荆芥6g 淡豆豉6g 牛蒡子9g 芦根30g 生甘草6g 淡竹叶6g

应用:用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头炎,麻疹,水痘,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产褥感染,急性皮肤化脓性感染,药物性皮炎等。

2.桑菊饮(《温病条辨》)

病机:风热侵肺,肺气失宣。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轻透肺热。

处方:桑叶9g 菊花3g 连翘6g 薄荷3g 桔梗6g 生甘草3g 杏仁6g 苇根9g

应用:用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腺病毒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荨麻疹,硒肺,妊娠中毒症,病毒性角膜炎,药物性皮炎等。

3.陈氏解凉表邪方(《外感温病篇》)

病机:风热表邪、郁于肺卫。

脉症:身热畏风,头痛咳嗽,口渴,舌苔白,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处方:薄荷6g 前胡12g 杏仁6g 桔梗6g 桑叶6g 川贝母12g

应用: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等。

4.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风温初起,邪气犯肺,郁闭肌表。

脉症: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口渴,有汗或不多,心烦,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肌,疏风清热。

处方:葱白9g 桔梗6g 山栀子6g 淡豆豉9g 薄荷3g 连翘6g 生甘草3g 淡竹叶3g 应用: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5.寒解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病机:阳明气热、外有表证。

脉症:周身壮热,心烦热而渴,头痛,微恶寒或周身有拘束之感,无汗或少汗,舌苔白或黄,脉洪滑而浮。

治法:清气解表透热。

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24g 连翘6g 蝉蜕6g

应用:用于重型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增损双解散(《伤寒温疫条辨》)

病机:伏热里发,兼感寒邪(表寒里热证)

脉症: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腹胀,便秘,唇焦,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疏解表寒,清热通腑。

处方:僵蚕9g 滑石9g 蝉蜕6g 姜黄3g 防风3g 薄荷3g 荆芥3g 当归3g 白芍药3g 黄连3g 山栀子3g 炙甘草3g 黄芩6g 桔梗6g 大黄6g 芒硝6g(冲服) 生石膏18g

应用:用于重型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7.神解散(《伤寒温疫条辨》)

病机:表郁里热,引动肝风。

脉症:身热,无汗或少汗,口渴心烦、或有恶寒,头晕头痛,鼻塞,突然抽搐,两目上吊,口噤,身凉,面色青,舌苔薄少津,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息风止痉。

处方:僵蚕3g 蝉蜕6g 神曲6g 金银花6g 生地黄6g 木通3g 车前子3g 黄芩3g 黄连3g 黄柏3g 桔梗3g

应用:用于重型感冒,发热性皮疹,疹出不畅者。

8.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病机:暑湿内蕴,寒邪束表。

脉症: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脘痞,心烦,骨节酸痛,头身困重,舌苔薄腻。

治法: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处方:香薷6g 金银花9g 厚朴6g 连翘9g 鲜扁豆花9g

应用:用于夏季感冒,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暑季咳嗽,急性发热症,低血钾症等。

9.黄连香薷饮(《类证活人书》)

病机:夏感暑湿,未即发病,秋冬感当令之邪而诱发。

脉症: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无汗;心烦尿赤,苔薄微腻。

治法:清暑化湿,解表散寒。

处方:香薷9g 扁豆6g 厚朴6g 黄连6g

应用:用于夏秋季节的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10.卫分宣湿饮(《暑病证治要略》)

病机:暑湿袭表,郁遏卫分。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胀重,身重肢节酸楚,无汗或微汗,口不渴,舌尖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或濡数。

治法:透邪达表,涤暑化湿。

处方:香薷3g 青蒿6g 滑石12g 茯苓3g 通草3g 杏仁6g 荷叶6g 冬瓜皮30g 竹叶9g 应用:用于夏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11.雷氏清凉涤暑法(《时病论》)

病机:暑湿犯肺,肺卫失宣。

脉症:头晕,寒热汗出,咳嗽,倦怠,四肢重着,脘痞,苔薄微腻,脉濡数。

治法:涤暑清热,化湿宣肺。

处方:滑石9g 生甘草3g 通草3g 青蒿6g 扁豆3g 连翘9g 茯苓9g 西瓜皮60g

应用:用于夏季感冒,中暑等。

12.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病机:暑秽侵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脉症:上吐下泻,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甚则神昏耳聋,舌苔白腻,脉细缓而濡。

治法: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处方:藿香9g 苏叶3g 白芷3g大腹皮3g 茯苓3g 炒白术6g 陈皮6g 半夏6g 厚朴6g 桔梗6g 炙甘草9g

应用:用于流行性及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伤寒、副伤寒,急性传染性肝炎,非特异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乳幼儿消化不良,山岚瘴气,水土不服,食物中毒,肠炎失水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肾炎尿毒性酸中毒等。

13.藿朴夏苓汤(《医原》)

病机:湿郁卫阳,湿重热轻。

脉症: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发热以午后明显,身重,口黏不渴,脘痞不饥,有汗不解,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浊,理气渗湿。

处方:藿香6g 半夏9g 赤茯苓9g 杏仁9g 生薏仁3g 白蔻仁3g 泽泻6g 猪苓9g 淡豆豉9g 厚朴3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伤寒、副伤寒,胃肠型感冒,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属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等。

14.三仁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温初起,邪遏卫气,湿渐化热。

脉症:头痛恶寒,身热不扬,午后身热明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不饥,苔白不渴,舌边尖红,脉弦细而濡。

治法: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处方:杏仁12g 滑石15g 通草6g 白蔻仁6g 淡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5g 半夏9g

应用: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伤寒,急性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胆囊炎,蛔虫病,神经性尿崩症,高山反应,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急性泌尿系感染,宫颈炎等。

15.宣痹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热闭阻于经络。

脉症:寒战热炽,骨节烦疼,面目痿黄,舌色灰滞。

治法:清热除湿,宣通经络。

处方:防己15g 杏仁15g 滑石15g 连翘9g 山栀子9g 薏苡仁15g 半夏9g 蚕砂9g 赤小豆皮9g 应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16.桑杏汤(《温病条辨》)

病机:外感温燥,邪在肺卫。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脉浮数或数大。 治法:清宣燥热,养阴润肺。

处方:桑叶9g 杏仁9g 沙参12g 贝母9g 淡豆豉6g 山栀皮9g 梨皮6g

应用:用于秋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燥热咳嗽等。

17.杏苏散(《温病条辨》)

病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

脉症:咳嗽痰稀,鼻塞咽干,头微痛,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润,脉弦。

治法: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处方:苏叶6g 半夏6g 茯苓9g 前胡9g 桔梗6g 枳壳6g 炙甘草3g 生姜3g 陈皮6g 杏仁9g 大枣6g

应用:用于秋季感冒,百日咳,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

18.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素体阴虚,复感风热。

脉症: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干,痰稠难吐,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舌红,脉数。 治法:滋阴清热,发汗解表。

处方:玉竹9g 生葱白6g 桔梗6g 白薇6g 淡豆豉9g 薄荷6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素体阴虚者。

19.清咽栀豉汤(《疫喉浅论》)

病机:邪毒外袭肌表,内侵肺胃。

脉症:初起憎寒发热,继则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甚或溃烂,肌肤丹痧隐约,苔白,或有珠状突起,舌红,脉数。

治法:透表泄热,清咽解毒。

处方:山栀子9g 淡豆豉9g 金银花9g 薄荷3g 牛蒡子9g 炙甘草3g 蝉蜕3g 僵蚕6g 水牛角6g 连翘9g 桔梗6g 马勃6g 芦根30g 灯芯3g 淡竹叶3g

应用:用于猩红热等。

20.流感方(《中医杂志》)

病机:内有郁热,外感风寒。

脉症:高热恶寒,无汗头痛,纳呆乏力,口渴尿少,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治法:清解郁热,宣肺散寒,通腑化痰。

处方:荆芥12g 防风9g 柴胡9g 葛根9g 金银花18g 连翘15g 大青叶15g 生石膏30g 杏仁9g 射干12g 茵陈9g 炙甘草6g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寒热错杂者。

21.翘荷汤(《温病条辨》)

病机:上焦气分燥热扰及清窍。

脉症: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法:清宣上焦气分燥热。

处方:薄荷6g 连翘6g 生甘草3g 山栀子6g 桔梗9g 绿豆皮6g

应用:用于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牙周围炎,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等。

22.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病机:风热疫毒,壅于上焦。

脉症:壮热烦躁,腮部肿痛,头痛,口渴欲饮,咽红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处方:黄芩15g 黄连15g 橘红6g 玄参6g 炙甘草6g 连翘6g 牛蒡子6g 板蓝根9g 马勃6g 僵蚕3g 升麻3g 柴胡6g 桔梗6g

应用: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3.代赈普济散(《重订广温热论》)

病机:风热时毒,充斥肺胃,攻窜头面。

脉症:憎寒发热,头面红肿,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数实。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处方:桔梗、升麻、浮萍、金银花、连翘、玄参各9g 牛蒡子、芥穗各8g 蝉蜕、黄芩、大青叶、白僵蚕各6g 薄荷、人中黄、马勃、射干、大黄各4g

应用:用于大头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疹出不畅等。

24.通圣解毒散(《证治准绳》)

病机:风热时毒壅盛于肺胃及肠腑。

脉症:高热,烦躁,口渴咽痛,目赤,头面及两耳上下前后红赤肿痛,便秘,溲热赤短少,舌赤苔黄,脉数。

治法: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处方:防风12g 川芎12g 白芷12g 金银花12g 连翘12g 牛蒡子12g 山栀子12g 滑石12g 芒硝6g 大黄6g 桔梗6g 甘草6g 犀角3g(水牛角24g代) 大青叶3g 薄荷3g 淡豆豉6g 鲜葱白三根

应用: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颜面丹毒等。

25.腮腺宁冲剂(《传染病实用方》)

病机:风热疫毒,侵入营血。

脉症:腮腺肿大连及颌部,壮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处方:葛根6g 赤芍药9g 连翘9g 大青叶9g 栝蒌9g 天花粉9g 金银花9g

应用: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26.六神丸(《喉科心法》)

病机:热毒上攻咽喉。

脉症:咽喉溃烂,疼痛,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处方:牛黄5g 蟾酥0.5g 朱砂5g 珍珠0.5g 既可外用吹喉,亦可内服。

应用:用于猩红热,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等。

27.永安止痒汤(《古今名方》)

病机:外感风湿,蕴于卫分。

脉症:疹色淡红稀疏,皮肤瘙痒,发热恶风,精神倦怠,胃纳欠佳,舌红苔薄白,脉数。 治法:祛风活血,利湿止痒。

处方:麻黄6g 僵蚕6g 防风6g 荆芥6g 薄荷6g 炙甘草6g 苍术9g 桃仁9g 红花9g 当归9g 赤芍药9g

应用:用于风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28.宣毒发表汤(《痘疹活幼至宝》)

病机:麻疹郁肺。

脉症:恶寒轻,发热重,咳嗽,鼻塞流涕,眼泪汪汪,痘疹隐现不出,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烦躁口渴,小便赤。

治法:辛凉透疹。

处方:升麻3g 葛根3g 前胡3g 桔梗3g 枳壳3g 荆芥1.5g 防风1.5g 薄荷3g 炙甘草6g 木通3g 连翘3g 牛蒡子3g 杏仁3g 淡竹叶3g

应用:用于麻疹疹前期及其他痘疹,疹出不透者。

29.发疹紫草汤(《医方类聚》)

病机:正气不足,疹毒内陷。

脉症:痘疹疹出即没,神疲乏力,伴低热。

治法:扶正祛邪,凉血透疹。

处方:紫草9g 炙甘草6g 糯米9g 黄芪9g

应用:用于麻疹。

30.化毒清表汤(《麻科活人全书》)

病机:疹毒内侵,犯于脾肺。

脉症:麻疹发疹期壮热,咳嗽,涕浊痰稠,目赤羞明,疹点外透。

治法:解毒透疹。

处方:前胡3g 葛根3g 知母3g 连翘3g 桔梗3g 牛蒡子3g 木通1.5g 玄参3g 黄连1.5g 天花粉3g 地骨皮3g 淡竹叶3g 生甘草1g 灯心草1.5g

应用:用于麻疹出疹期。

31.清解汤(《北京中医》)

病机:疹毒闭肺。

脉症:疹出色紫,仍高热不退,咳剧,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处方:金银花9g 连翘9g 芦根15g 茅根15g 紫草9g 生地黄9g 牡丹皮6g 赤芍药5g 淡竹叶6g 应用:用于麻疹之疹毒闭肺证。

32.竹叶牛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病机:风热闭肺,麻疹透发不畅。

脉症:麻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

治法:透疹解毒,清宣肺胃。

处方:西河柳15g 荆芥3g 蝉蜕3g 薄荷3g 炙甘草3g 知母3g 牛蒡子6g 葛根6g 玄参6g 麦门冬9g 淡竹叶30g

应用:用于麻疹,咽炎,风疹等。

3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病机:痈疮疔毒,火毒结聚。

脉症:痈疮疔毒,红肿热痛,高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处方:金银花15g 菊花12g 蒲公英12g 紫花地丁9g 紫背天葵9g

应用:用于痈疮疖肿,热毒炽盛者。

34.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病机: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脉症: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胸痛,痰白而黏或黄,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处方:麻黄9g 杏仁9g 炙甘草6g 生石膏12g

应用:用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白喉,鼻窦炎及副鼻窦炎,麻疹及麻疹合并肺炎,急性荨麻疹,烂喉痧,角膜溃疡,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斑疹伤寒等。

35.桔梗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病机:外感风热,郁于肺经。

脉症:发热无汗,咳嗽,口渴,苔薄白或微黄,脉浮大而数。

治法:清热宣肺。

处方:薄荷3g 黄芩3g 炙甘草3g 山栀子3g 桔梗9g 连翘6g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

36.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病机:燥热伤肺、气逆津伤

脉症: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胸满胁痛,咽干鼻燥,舌边尖红赤,苔薄白燥或薄黄燥,脉数。 治法:清泄肺热,养阴润燥。

处方:石膏9g 桑叶9g 甘草3g 人参3g 胡麻仁3g 阿胶3g 麦门冬4g 杏仁3g 枇杷叶3g 应用:用于秋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37.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温热逢源》)

病机:热郁胆腑,胆热犯胃。

脉症:发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胸胁不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处方:黄芩9g 白芍药9g 炙甘草3g 大枣三枚 豆豉12g 玄参9g

应用:用于重型流感。

38.黄连黄芩汤(《温病条辨》)

病机:胆经郁热,不得发越。

脉症:身热心烦,干呕,口苦而渴,尿少,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宣郁热。

处方:黄连6g 黄芩6g 郁金6g 淡豆豉6g

应用:用于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胃肠炎等。

39.凉膈散(《和剂局方》)

病机:热灼胸膈,微兼腑实。

脉症:身热不已,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泄膈热,泻火通便。

处方:大黄9g 芒硝9g(冲服) 栀子12g 薄荷12g 黄芩6g 炙甘草6g 连翘6g

应用:用于支气管扩张,急性扁桃体炎,百日咳,大叶性肺炎,乙型脑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胆道感染,妇女经前期综合征,急性阑尾炎等。

40.余氏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病机:温热时毒,壅结气分。

脉症: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糜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气清毒,透泄郁热。

处方:连翘9g 黄芩9g 山栀子9g 薄荷3g 生石膏18g 桔梗3g 炙甘草3g 淡竹叶9g

应用:用于猩红热。

41.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病机:温毒侵袭,气营两燔。

脉症: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腐烂,皮肤丹痧显露,舌红赤,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气解毒,凉膈泄热。

处方:连翘12g 大黄(酒浸)6g 芒硝6g 炙甘草6g 黄芩(酒炒)3g 薄荷3g 山栀子3g 桔梗6g 淡竹叶7片 生白蜜30ml

42.小陷胸加枳实汤(《温病条辨》)

病机:痰热结胸,气失通降。

脉症:身热面赤,渴喜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便秘,舌苔黄滑或腻,脉洪滑。 治法:清热化痰散结。

处方:黄连6g 栝蒌9g 枳实6g 半夏9g

应用:用于急慢性胆囊炎,传染性肝炎,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炎,胃炎等。

43.白虎汤(《伤寒论》)

病机:阳明气分热盛,邪盛正旺,正邪剧争,里热蒸腾。

脉症:壮热,大汗出,口烦渴,喜冷饮,面赤心烦,或喘息气急,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治法:清热除烦,生津止呕。

处方:生石膏24g 知母12g 生甘草3g 粳米9g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风湿性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麻疹,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副伤寒,中暑,糖尿病,急性口腔炎,牙龈炎,全身性瘙痒症,恶性肿瘤高热等。

44.白虎加人参汤(《温病条辨》)

病机:阳明热炽,邪热蒸腾,迫津外泄,气随津伤。

脉症:壮热汗多,面赤心烦,口渴齿燥,背微恶寒,尿黄神倦,舌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治法:清热益气。

处方:生石膏24g 知母12g 生甘草3g 粳米9g 人参9g

应用:用于流行性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风湿性心肌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麻疹,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副伤寒,中暑,糖尿病等。

45.白虎加苍术汤(《温病条辨》)

病机:阳明热盛,兼太阴湿阻。

脉症:壮热面赤,烦渴,汗多尿少,脘痞身重,苔黄微腻,脉洪大。

治法:清热化湿。

处方:生石膏24g 知母12g 甘草3g 粳米9g 苍术9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风湿热等。

46.苍术白虎汤加减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病机:暑湿中阻,暑热偏盛。

脉症:高热,汗出,面赤恶热,气粗息促,肢体酸楚,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脘痞呕恶,舌红赤,苔黄腻,脉洪大。

治法:清暑化湿。

处方:苍术9g 生石膏18g 白豆蔻12g 滑石12g 知母9g 草果仁9g 荷叶9g 竹叶12g

应用:用于夏季上呼吸道感染,夏季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

47.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病机:暑热未退,津气两伤。

脉症:身热息高,口渴多汗,心烦尿赤,肢倦神疲,脉虚无力。

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处方:西洋参6g 石斛15g 麦门冬9g 黄连3g 淡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若干

应用:用于中暑,乙型脑炎等。

48.东垣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病机:暑湿内郁,气阴两伤。

脉症:发热自汗,心烦口渴,胸闷气短,肢倦神疲,溲赤便溏,苔腻,脉大无力或濡滑带数。 治法:清暑化湿,培元和中。

处方:黄芪3g 苍术3g 升麻3g 人参1.5g 泽泻1.5g 神曲1.5g 橘皮1.5g 白术1.5g 麦门冬1g 当归1g 炙甘草1g 青皮1g 黄柏1g 五味子1g

应用:用于夏季急性胃肠炎,夏季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等。

49.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病机:痰热阻肺,大肠热结。

脉症:潮热便秘,痰涎壅滞,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处方:生石膏15g 大黄9g 杏仁6g 栝蒌皮6g

应用:用于肺炎,斑疹伤寒等。

50.陷胸承气汤(《温病条辨》)

病机:上焦邪热未清,已入中焦阳明。

脉症:大热大渴,痰涎壅盛,舌燥,苔色金黄,脉不浮而躁。

治法:化痰开结,通腑泻热。

处方:大黄15g 厚朴6g 枳实6g 半夏9g 栝蒌9g 黄连6g

应用:用于中毒性痢疾,肠麻痹,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渗出性胸膜炎等。

51.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病机:阳明腑实,应下失下,耗气伤津。

脉症:身热,腹痛,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理线,肢体震颤,视物不清,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

治法:滋阴益气,清热泻结。

处方:生地黄15g 麦门冬12g 玄参15g 大黄9g 芒硝3g(冲服) 生甘草6g 人参6g 当归5g 海参2条 姜汁5ml

应用:用于习惯性便秘而体质虚弱者。

52.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病机:素体阴虚,燥热内结。

脉症:身热,腹热,大便秘结,口干唇裂,痔疮日久,小便短少,苔燥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处方:玄参18g 麦门冬15g 生地黄15g 大黄6g 芒硝3g

应用:用于习惯性便秘,复发性口腔溃疡,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53.解毒承气汤(《伤寒温疫条辨》)

病机:阳明腑实,兼有三焦火炽。

脉症:壮热,大便不通,腹部胀满,头目眩晕,谵语狂乱,吐衄发斑,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沉数有力。

治法:攻下热结,清泄三焦。

处方:僵蚕9g 蝉蜕3g 黄连3g 黄芩3g 黄柏3g 山栀子3g 枳实6g 厚朴15g 大黄12g 芒硝9g(冲服)

应用:用于急性肠梗阻及各种感染症,传染病伴有便秘者。

54.导赤承气汤(《温病条辨》)

病机:大肠热结,小肠热盛。

脉症:身热,腹满,大便不通,小便不畅,尿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攻下热结,清泄小肠。

处方:赤芍药9g 生地黄15g 大黄9g 黄连6g 黄柏6g 芒硝3g(冲服)

应用:用于泌尿系感染等。

55.紫草承气汤(《幼科准绳》)

病机:水痘热毒壅遏。

脉症:皮肤水痘,身热,腹胀便秘,或痘未出而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口渴,谵语不安。 治法:泄热解毒。

处方:厚朴6g 大黄12g 枳实3g 紫草3g

应用:用于水痘毒热较重者。

56.五仁橘皮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肺有燥热,液亏肠闭。

脉症:咳嗽不爽,多痰,胸满腹胀,大便秘结,舌红而干。

治法: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处方:杏仁9g 松子仁9g 郁李仁12g 桃仁6g 柏子仁6g 橘皮6g

应用: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57.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湿热郁蒸气分,胶结胃肠。

脉症: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或便秘或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苔黄垢腻,脉濡数。 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处方:枳实12g 大黄12g 山楂9g 槟榔9g 厚朴9g 黄连9g 神曲15g 连翘12g 紫草9g 木通6g 炙甘草6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肠麻痹,肝硬化腹水,不完全性肠梗阻,细菌性痢疾,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

58.加味白头翁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热阻滞大肠,大肠传导失职。

脉症:身热口渴,下痢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止痢。

处方:白头翁9g 秦皮6g 黄连6g 黄柏6g 白芍药6g 黄芩9g

应用:用于肠炎,痢疾等。

59.芍药汤(《医学六书》)

病机:湿热疫毒,蕴蓄于肠。

脉症: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胸脘痞闷,苔腻微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处方:白芍药15g 当归9g 黄连9g 槟榔6g 木香6g 炙甘草5g 大黄9g 黄芩9g 肉桂3g 应用: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

60.香连丸(《兵部手集方》)

病机:湿热之邪郁结肠道。

脉症:下痢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两胁胀满,胸脘痞闷,食少舌红,脉弦数。

处方:黄连12g 木香9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61.止痢汤(《验方选编》)

病机:湿热下注,气滞伤血。

脉症: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止痢解毒。

处方:马齿苋30g 地锦草15g 凤尾草土5g

应用: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及伤寒等。

62.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中焦湿郁,升降失司。

脉症:脘闷腹胀,大便不爽。

治法:芳香化浊,行气导滞。

处方:藿香梗15g 厚朴9g 茯苓皮9g 杏仁9g 陈皮9g 神曲6g 麦芽6g 茵陈9g 大腹皮9g 应用: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63.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湿郁三焦。

脉症:脘部闷胀,便溏,身体重痛,舌白腻,脉濡。

治法:燥湿利湿,宣通表里。

处方:藿香梗9g 陈皮6g 厚朴6g 薏苡仁9g 茯苓皮9g 木防己9g 大豆黄卷6g 通草6g 应用:用于急慢性胃炎,肠炎等。

64.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湿浊阻滞,气机不畅,久郁化热。

脉症:身热,胸脘满闷;大便溏泄,小便色黄,舌黄腻,脉濡。

治法:化湿理气,兼以泄热。

处方:藿香9g 茯苓皮9g 厚朴6g 陈皮6g 杏仁9g 滑石15g

应用:用于急慢性胃炎,肠炎等。

65.雷氏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病机:湿热秽浊郁伏膜原,气机失调。

脉症: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头重,胸闷,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腻厚浊,脉缓。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处方:厚朴3g 槟榔6g 草果3g 黄芩3g 甘草3g 藿香3g 半夏3g

应用:用于夏季流行性感冒,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等。

66.竹茹温胆汤(《万病回春》)

病机:痰热壅肺,肺失宣降。

脉症:胸胁苦满,咳嗽多痰,呕恶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痰,泻肺降逆。

处方:柴胡6g 竹茹9g 桔梗9g 枳实9g 黄连3g 陈皮6g 半夏3g 茯苓3g 香附3g 炙甘草9g 人参3g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

67.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病机:湿热内郁,枢机不利,胆热炽盛。

脉症:寒热似疟,身热汗后较重,入暮尤甚,天明得汗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口渴心烦,脘痞,苔薄白而腻,脉弦数。

治法: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处方:青蒿6g 黄芩6g 竹茹9g 半夏6g 枳壳6g 陈皮6g 茯苓9g 碧玉散9g(包煎)

应用:用于疟疾,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偏头痛,癫痫,糖尿病,鼻窦炎等。

68.柴胡白虎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病机:邪郁少阳,少阳阳明合病。

脉症:往来寒热,口苦而渴,耳聋,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大便秘结,小便少,苔黄而干,脉弦数。 治法:和解清降。

处方:柴胡9g 生石膏15g 天花粉15g 梗米9g 黄芩6g 知母6g 炙甘草3g 荷叶6g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及败血症属少阳阳明同病者。

6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病机:湿热蕴结肝胆。

脉症: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见小便混浊,妇女湿热带下,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处方:龙胆草6g 柴胡3g 泽泻3g 车前子6g 木通3g 生地黄12g 当归12g 黄芩6g 生甘草3g 山栀子6g。

应用:用于带状疱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盆腔炎等。

70.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病机:热毒壅盛三焦。

脉症:发热,心烦躁扰,口燥咽干,失眠,或吐衄发斑以及外科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泻火解毒。

处方:黄连9g 黄芩6g 黄柏6g 山栀子9g

应用: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外科疮疡红肿等。

71.三石汤(《温病条辨》)

病机:暑湿内蕴,弥漫三焦。

脉症:身热面赤,耳聋,头身困重,胸闷脘痞,或咳痰带血,下利稀水,小便短赤,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

治法: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处方:滑石9g 生石膏15g 寒水石9g 杏仁9g 竹茹6g 金银花9g 通草6g

应用: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初期),斑疹伤寒(中期)等。

72.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病机:湿浊偏盛,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脉症: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燥湿化浊。

处方:藿香叶3g 佩兰叶3g 陈皮6g 半夏6g 大腹皮3g 厚朴3g 鲜荷叶9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73.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辨》)

病机:湿热郁蒸,外发白胚。

脉症:身热身痛,汗出不解,胸脘痞闷,呕恶便溏,胸腹部发出白胚,舌苔黄腻,脉濡。 治法:解毒清热利湿,透邪外达。

处方:薏苡仁15g 淡竹叶9g 滑石15g 白蔻仁6g 连翘9g 茯苓6g 通草6g

应用:用于急慢性湿疹。

74.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病机:湿热蕴毒,侵袭肺卫。

脉症:带状疱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治法:清热燥湿。

处方:苍术3g 厚朴3g 陈皮3g 猪苓3g 泽泻3g 茯苓3g 白术3g 滑石3g 防风3g 山栀子3g 木通3g 肉桂1g

应用:用于带状疱疹。

75.茯苓皮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浊久困中焦,上下阻遏气机。

脉症:小便不通,热蒸头胀神识昏蒙,渴不多饮,身痛呕逆,脘痞腹胀,舌苔白腻。

治法:淡渗利湿。

处方:茯苓皮15g 生薏苡仁15g 猪苓9g 大腹皮9g 通草9g 淡竹叶6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76.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浊久羁,邪郁气结,肠道传导失常。

脉症:神识如蒙,脘痞腹胀,小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

治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处方:猪苓15g 茯苓15g 寒水石18g 蚕砂12g 皂荚子9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等。

77.王氏连朴饮(《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病机:湿热俱盛,交蒸中焦。

脉症: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腹痞闷,呕恶,小便短赤,便溏色黄,苔黄滑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凋和肠胃。

处方:黄连3g 厚朴6g 石菖蒲3g 半夏3g 淡豆豉9g 山栀子9g

应用:用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瘫痪前期,湿疹,急性胃肠炎等。

78.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病机:湿热并重,交蒸酿毒,充斥气分。

脉症: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尿赤,或身目发黄,吐泻交作,淋浊,舌苔黄腻。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处方:滑石18g 茵陈15g 黄芩9g 石菖蒲12g 贝母6g 木通3g 藿香6g 射干6g 连翘6g 薄荷6g 白豆蔻6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支气管扩张,急性扁桃体炎,伤寒、副伤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疟疾,斑疹伤寒,变应性亚败血症,卡他性结膜炎,脊髓侧索硬化性肌萎缩,霉菌性口腔炎等。

79.昌阳泻心汤(《重订霍乱论》)

病机:湿热互结,热重于湿,蒙蔽心神。

脉症:身热,神志昏蒙,时清时寐,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聋,时有谵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开窍醒神。

处方:石菖蒲6g 黄芩3g 半夏3g 黄连3g 苏叶1g 厚朴3g 竹茹9g 竹沥20ml 生姜汁4滴 枇杷叶30g 芦根60g

应用:用于伤寒及副伤寒。

80.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热交蒸,弥漫三焦。

脉症:潮热呕恶,胸痞满闷,烦渴下利,汗出尿短,便溏,舌苔灰垢,脉濡数。

治法:清化三焦湿热。

处方:杏仁9g 滑石9g 黄芩6g 橘红3g 黄连3g 郁金6g 通草3g 厚朴6g 半夏9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邪在卫分者。

81.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病机:脾蕴湿热,湿热胶着。

脉症:发热身痛,渴不多饮,或不渴,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胸脘痞闷,便溏不爽,舌淡黄而滑,脉缓。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黄芩9g 滑石9g 茯苓9g 大腹皮6g 白豆蔻3g 通草3g 猪苓9g

应用:用于慢性结肠炎。

82.芩连二陈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病机:湿热郁蒸,三焦气滞。

脉症:寒热交作,头目眩晕,脘痞腹胀,时作呕恶,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濡滑。

治法:分消湿热,宣通气机。

处方:黄芩6g 半夏4g 竹茹6g 赤茯苓9g 黄连3g 陈皮5g 枳实5g 碧玉散9g(包煎) 生姜汁10ml 竹沥10ml

应用:用于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

83.八正散(《和剂局方》)

病机: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

脉症:身热口渴,尿频尿急,溺时热痛,淋漓不畅,尿浑色黄,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处方:车前子9g 瞿麦9g 扁蓄9g 滑石9g 山栀子9g 炙甘草9g 木通9g 大黄9g

应用: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等。

84.冬地三黄汤(《温热经纬》)

病机:暑热郁阻气分,热结阴伤。

脉症:小便短少不利;发热,口渴无汗,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治法:滋阴生津,泻火解毒。

处方:麦门冬24g 黄连3g 苇根汁(适量冲服) 玄参12g 黄柏3g 黄芩3g 生地黄12g 金银花(适量冲服) 生甘草3g

应用:用于流行性出血热,散发性脑炎等。

85.增液汤(《温病条辨》)

病机:阳明温病津液不足,肠燥便秘。

脉症:大便秘结,口燥咽干而渴,或头昏腹胀,舌红少津,无苔或苔焦燥,脉细。

治法:滋阴清热,润燥通便。

处方:玄参15g 麦门冬12g 生地黄12g

应用:用于习惯性便秘,结肠过敏,肠结核,慢性胰腺炎,痔疮,乙型脑炎,肺炎,鼻出血,牙周炎,放射治疗所致口腔反应等。

86.宣痹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郁筋脉,肺卫失宣。

脉症:发热,四肢关节灼痛,有汗,口渴,胸脘痞闷,小便短,舌红,苔微黄,脉滑数。

治法:宣痹,清热,利湿。

处方:枇杷叶6g 郁金6g 射干3g 通草3g 淡豆豉6g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

87.防瘫汤(《传染病证治从新》)

病机:湿热外侵,肺胃同病。

脉症:发热,多汗,头痛倦怠,咽痛咳嗽,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表泻热,除湿扶正。

处方:麻黄4g 柴胡9g 紫草12g 黄柏9g 蒲公英20g 地丁15g 黄精15g

应用:用于脊髓灰质炎前驱期。

88.胜瘫汤(《传染病证治从新》)

病机:湿热伤络,气阴两伤。

脉症:神疲乏力,肢体痿软,筋脉弛张,舌红少津,苔微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化湿,扶正补虚。

处方:桑寄生15g 灵芝15g 人参3g 紫花地丁15g 黄柏15g 水牛角15g 鳖甲9g 沙参9g 黄精15g

应用:用于脊髓灰质炎瘫痪期。

89.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生地,玄参方(《温病条辨》)

病机:热毒炽盛,气营两燔。

脉症: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肌肤发斑,舌苔黄,脉数。

治法:辛寒清气,凉营解毒(气营两清)

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12g 玄参12g 生地黄18g 麦门冬18g

应用:用于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证等。

90.化斑汤(《温病条辨》)

病机:阳明热毒,内郁营血,外郁肌表。

脉症:壮热口渴,头痛,心烦躁扰,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衄血,舌绛,苔黄燥,脉数。

治法:清热化斑,凉血解毒。

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12g 生甘草9g 玄参9g 犀角6g(水牛角9g代) 粳米30g

应用:用于猩红热,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紫斑等。

91.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病机: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

脉症: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神昏谵语,视物昏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抽搐或厥逆,舌绛唇焦,脉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处方:生石膏18g 生地黄12g 犀角3g(水牛角9g代) 黄连9g 山栀子9g 桔梗6g 黄芩6g 知母12g 赤芍药15g 玄参6g 连翘3g 炙甘草6g 牡丹皮9g 淡竹叶9g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全身化脓性感染,化脓性髋关节炎,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病毒肺炎,白塞氏综合征,麻疹,剥脱性皮炎等。

92.凉营清气汤(《丁甘仁医案》)

病机:邪毒化火,燔灼气血。

脉症:咽喉红肿糜烂,丹痧密布,红晕如斑,赤紫成片,状如杨梅,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血),解毒救阴。

处方:犀角1.5g(水牛角9g代替) 石斛3g 山栀子6g 牡丹皮6g 鲜生地黄3g 薄荷3g 黄连3g 赤芍药6g 玄参9g 生石膏24g 连翘9g 生甘草9g 淡竹叶30片 白茅根30g 芦根30g

应用:用于猩红热。

93.羚角钩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病机:热邪内陷,深入厥阴,热盛动风。

脉症:头晕胀痛,手足躁扰,高热不退,烦躁狂乱,神昏痉厥,舌绛而干,脉弦数。

治法:清热开窍,化痰解毒。

处方:羚羊角6g 桑叶6g 贝母12g 生地黄15g 钩藤9g 菊花9g 白芍药9g 茯苓9g 竹茹15g 生甘草3g

应用:用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脑病,乙型脑炎,脑血管意外,中毒性麻疹,妊娠子痫等。

94.流脑协定方(《传染病实用方》)

病机:温热毒邪内盛,引动肝风。

脉症:身热壮盛,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甚则狂乱,神昏,全身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舌干绛,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肝息风。

处方:龙胆草6g 钩藤15g 全蝎5只 连翘15g 石决明30g 忍冬藤15g 黄芩6g 山栀子12g 僵蚕9g 蒲公英12g 赤芍药6g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5.清营汤(《温病条辨》)

病机:热结心营,营阴受损。

脉症: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咽干不渴,时有谵语,舌红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养阴生津。

处方:犀角3g(水牛角15g代) 生地黄15g 玄参9g 竹叶心3g 麦门冬9g 丹参6g 黄连6g 金银花9g 连翘6g

应用:用于各种急性传染病或非传染病极期有出血倾向者,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大叶性肺炎,登革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氏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休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药物性皮炎等。

96.清宫汤(《温病条辨》)

病机:邪陷心包,营阴耗损。

脉症: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红绛,脉细数。

治法:清心营,养心阴。

处方:玄参心9g 莲子心3g 竹叶卷心6g 连翘心6g 水牛角9g 麦门冬9g

应用:用于热病神昏,急性重症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

97.神犀丹(《温热经纬》)

病机:暑热燔灼血分,内陷心包,风动痰生。

脉症:灼热躁扰,斑疹密布,神昏谵语或谵妄,吐血,衄血,便血,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喉中痰鸣,舌绛苔焦。

治法: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处方:水牛角 石菖蒲 黄芩 金汁 连翘 生地黄 金银花 板蓝根 淡豆豉 玄参 天花粉 紫草(成药,配制从略)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麻疹,赤游丹等。

98.导赤清心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心营热盛,下移小肠。

脉症:发热,日轻夜重,心烦不寐,口干,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绛,脉细数。

治法:清心凉营,清泻小肠。

处方:生地黄18g 茯神6g 木通3g 麦门冬3g 牡丹皮6g 益元散9g(包煎) 淡竹叶6g 莲子心30g 灯芯20支 童便5ml

应用:用于泌尿系感染,小儿夜啼等。

99.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病机:热邪内陷心包,痰热蒙闭心窍。

脉症:高热烦躁,神昏谵语,不省人事,惊厥,中风偏瘫,便闭,

舌红或绛,脉数。

治法: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处方:牛黄 郁金 犀角 黄连 朱砂 冰片 麝香 珍珠 山栀子 雄黄 黄芩 金箔 (成药,配制从略)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各种急性病引起的高热,脑血管意外,乙型脑炎,急性脊髓灰质炎,急性肝昏迷,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小儿高热惊厥,颅脑损伤,癫痫等。

100.紫雪丹(《和剂局方》)

病机:热陷心营,动风闭窍。

脉症: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蹇,烦躁,口渴唇焦,尿赤,便闭,舌红绛,脉细数。

治法:清营开窍,镇痉息风。

处方:滑石 石膏 磁石 寒水石 羚羊角 青木香 犀角 沉香 丁香 升麻 玄参 炙甘草 芒硝 硝石 麝香 朱砂 黄金 (成药,配制从略)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脑溢血,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过敏性哮喘,麻疹合并肺炎,伤寒,精神分裂症,药物性皮炎,癫痫等。

101.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病机:寒湿秽浊阻遏气机,蒙蔽心窍。

脉症: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或胸闷脘痞,腹痛面青,欲吐泻不得,小便不通,舌苔白腻。 治法:芳香开窍,辟秽化浊。

处方:白术 青木香 (水牛角代) 朱砂 沉香 麝香 诃子 白檀香 安息香 丁香 荜菝 香附 冰片 苏合油 乳香 (成药,配制从略)

应用:用于中暑,乙型脑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胆道蛔虫症,癔病性昏厥,精神分裂症,一氧化碳中毒,木薯中毒,脑震荡,癫痫等。

102.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病机:温邪内陷,邪陷心包。

脉症:神昏谵语,身热,烦躁不安,以及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

治法: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处方:黄连15g 黄芩9g 山栀子9g 郁金6g 朱砂3g 牛黄0.75g 共研细末,腊雪调面糊丸。

应用:用于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小儿惊厥,中风窍闭等。

103.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病机:血分热盛,迫血妄行。

脉症:身热夜甚,躁扰昏狂,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量多,漱水不欲咽,胸中烦痛,大便黑而易解,舌深绛起刺,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处方:生地黄30g 芍药12g 牡丹皮9g 犀角3g(水牛角15g代)

应用:用于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急性白血病及败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钩端螺旋体病,肺结核大咯血,口腔恶性坏死性溃疡,官窍急性出血,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月经先期等。

104.犀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病机:热炽营中,邪闭心包,血络瘀滞。

脉症:发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润。 治法:清营泄热,开窍通瘀。

处方:水牛角9g 牡丹皮6g 连翘6g 生地黄3g 赤芍药6g 桃仁6g 生姜汁2滴 淡竹沥15ml 应用:用于夏秋季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105.桃仁承气汤(《温病条辨》)

病机:热毒内陷血分,热搏血瘀,蓄于下焦。

脉症: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神志如狂,舌紫绛,脉沉实。

治法:攻下泄热,凉血逐瘀。

处方:大黄15g 芒硝6g 桃仁9g 赤芍药9g 牡丹皮9g 当归9g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肝硬化,痛经,闭经,流产后胎盘滞留等。

106.阿胶黄芩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肺燥肠热,灼伤脉络。

脉症:初起喉痒干咳,继则因咳甚而痰黏带血,胸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法:清热止血,润肺清肠。

处方:阿胶9g 黄芩9g 杏仁6g 桑白皮6g 白芍药3g 甘草9g 车前草3g 甘蔗1.5g

应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

107.透疹凉解汤(《中医儿科学》)

病机:热甚迫血,肌肤发疹。

脉症: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解毒。

处方:桑叶9g 菊花9g 薄荷6g 连翘9g 牛蒡子9g 赤芍药9g 蝉蜕16g 紫花地丁9g 黄连3g 红花6g

应用:用于风疹属气血同病者。

108.连梅汤(《温病条辨》)

病机:暑温后期,暑热久羁,伤及心肾,水火不济。

脉症:身热烦躁,口渴引饮,肢体麻痹,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

治法:清热开窍,化痰解毒。

处方:黄连6g 乌梅9g 麦门冬9g 生地黄9g 阿胶6g(烊化)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乙型脑炎等。

109.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病机:阴液亏损,邪热未尽,深伏阴分。

脉症: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形瘦乏力,口干渴,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法:滋阴清热,搜邪透络。

处方:青蒿6g 鳖甲15g 生地黄12g 知母6g 牡丹皮9g

应用:用于重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肺结核,不明原因的低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结核性盆腔炎,肝脓疡,妇科手术后低热等。

110.黄连阿胶汤(《温病条辨》)

病机:心火亢盛,肾阴耗损。

脉症:身热,手足心热,盗汗,心烦不得卧,舌红苔薄黑而干,脉细数。

治法:育阴清热。

处方:黄连12g 黄芩6g 阿胶9g 白芍药3g 鸡子黄2枚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神经衰弱,肝硬化,肝昏迷,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副伤寒等。

111.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病机:温病后期,热毒久羁,灼伤真阴。

脉症:低热面红,咽干齿黑,舌干绛,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或颧红心悸,或神倦耳聋,脉虚数结代。

治法:滋阴润燥,清热生津。

处方:炙甘草6g 生地黄18g 生白芍药18g 麦门冬15g 阿胶12g(烊化) 麻仁9g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乙型脑炎,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等。

112.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病机:热灼真阴,虚风内动。

脉症:手足蠕动,甚或手足抽搐,形瘦神倦,肢厥,心慌有空虚感,齿黑唇裂,舌干光绛,脉虚细。 治法:滋阴清热,潜阳息风。

处方:炙甘草18g 生地黄18g 生甘草18g 麦门冬15g 生牡蛎15g 阿胶9g(烊化) 生鳖甲24g 麻仁6g 生龟板12g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流感,乙型脑炎等。

113.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病机:气阴两伤,正气欲脱。

脉症:汗多气短,神疲口渴,体倦懒言,咽干舌燥,或干咳,自汗;或心悸失眠,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滋液填阴,柔肝息风。

处方:炙甘草12g 生地黄18g 生白芍药18g 麦门冬18g 生牡蛎12g 麻仁6g 生鳖甲12g 阿胶9g 生龟板12g 五味子6g 鸡子黄2枚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流感,乙型脑炎,震颤性麻痹,肝豆状核变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放疗后舌痿缩等。

114.一贯煎(《柳州医话》)

病机:肝肾阴虚,肝郁不舒。

脉症:面容憔悴,颧红,头眩目干,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胸脘胀痛,胁痛吐酸,或见口苦,暖气,舌红少津,脉虚弦。

治法:滋养肝肾,疏肝理气。

处方:沙参9g 麦门冬9g 当归9g 生地黄30g 枸杞子12g 川楝子6g

应用:用于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神经衰弱,高血压,肋膜炎,慢性睾丸炎等。 115.沙参麦门冬汤(《温病条辨》)

病机:热病恢复期,余热未净,肺胃阴伤。

脉症:咽干少痰,口渴,身热不甚或不发热,痰少而粘,口鼻干燥,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处方:沙参9g 玉竹6g 麦门冬9g 天花粉6g 生扁豆6g 桑叶6g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麻疹,肺结

生姜八九片,枳实6克,桔梗6克,百部8克如果是咳嗽比较长时间的话,而咳嗽时痰又不多可以把生姜改成为干姜,另外还可以加:苍术6克,厚朴5克,陈皮6克生姜可温肺化痰,枳实桔梗合用行气消谈,百部可止咳平喘。中医有句话,“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湿聚则生痰。气行痰消,气滞则痰凝。痰滞则引发咳嗽,咳喘。脾不化湿则生痰”。而脾是受寒所困才失去了化湿的功能。中医讲究的是本,而不是表面,比如为什么会咳嗽就是因为有了痰,哪为什么又会有痰呢,哪是因为寒气从肺进入脾脏,致使得脾不化湿,所以就得用生姜来温脾祛寒,恢复脾脏化湿功能,脾的化湿功能恢复了自然也就能化湿,湿化掉了哪来的痰呀,没有了痰还会咳嗽吗?这就是中西医明显的区别,增加行气化痰的功效!

现在的医院也不知道是怎样给孩子治的病,动不动就能把一个感冒硬生生地给你整出个什么肺炎,啥扁桃体炎来。可是妈妈们也许是有病乱投医吧,或是说有病就无智了,任由哪些庸医们的宰割,实在看不下哪么多的小孩被咳嗽折魔的不行,所以呢就贡献一个非常实用而且简单的止咳嗽的中药方,在广州一个孩子整整反反复复咳嗽一个多月,后来我给他开的这个方子喝了四天,然后接着贴乐开怀感冒贴总共不到一个星期,就彻底清除了这个可恶的咳嗽!下面来说说这个方子吧!五个月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喝。如果年龄更小,适当减量。 生姜八九片,枳实6克,桔梗6克,百部8克

最好是能煎一下再喝,当然如果嫌麻烦的话用开水泡也行的,但效果肯定是没有煎一下好了。具体做法是,先把药在中药店里点好了,然后用水浸泡大约半个小时,再用小火慢慢烧开了,就可以端起来放在一边,待稍凉再倒出来就可以喝了。一天可以喝二次,早一次晚一次。如果是大人喝就可以把量微稍大一些就行。如果您发现咳嗽马上煎了喝,保管你啥事没有。不要配合任何其它药物。彻记。一般感冒也都可以喝此方,让哪些肺炎见鬼去吧!

生姜可温肺化痰,枳实桔梗合用行气消谈,百部可止咳平喘。中医有句话,“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湿聚则生痰。气行痰消,气滞则痰凝。痰滞则引发咳嗽,咳喘。脾不化湿则生痰”。而脾是受寒所困才失去了化湿的功能。中医讲究的是本,而不是表面,比如为什么会咳嗽就是因为有了痰,哪为什么又会有痰呢,哪是因为寒气从肺进入脾脏,致使得脾不化湿,所以就得用生姜来温脾祛寒,恢复脾脏化湿功能,脾的化湿功能恢复了自然也就能化湿,湿化掉了哪来的痰呀,没有了痰还会咳嗽吗?这就是中西医明显的区别。

文章来自: 播种网社区() 详文参考:/viewthread.php?tid=969265&extra=page%3D2%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27&page=1

更多相关推荐:
供电学习体会

工厂供电学习心得姓名:曾小龙班级:机制10—1学号:20xx3056我们这一个学期开设了一门工厂供电课程,这也是我一直想了解的一门领域,经过一学期的工厂供电学习后,我对工厂供电终于有了些了解。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

工程地质学习体会

《工程地质》学习心得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这学期就匆匆而过,《工程地质》这门课程也结束了。我觉得,在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应该是最接近实际的,是最能学以致用的。工程地质就在在我们周围,我…

情境领导力学习体会

《情境领导力》学习体会7月23、24两天同公司20名中管一起参加了华科EMBA的《情境领导力》课程培训。结合自己的管理经历和理解,对管理工作有了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对老师的部分观点有一定共鸣,颇有收获。这次课程是…

基层社区挂职锻炼心得体会,学习体会

基层社区挂职锻炼心得体会,学习体会转眼即逝的一个月里,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但这些天我接触群众的机会增加了很多。还记得上个星期,我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检查了社区的治安状况,并协助交警维护…

财务中专学习体会

财务中专学习体会杨浦财贸中专会计专业和煦的阳光照耀大地,轻盈的微风扣开了我的心扉,时间正如高山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转眼即逝,两年的中专生活即将结束,心情此起彼伏。当初由于工作原因,我先是报的会计上岗证,可惜因为拉了…

新员工营销培训学习体会

新员工营销培训学习体会本次学习是由集团公司发起组织装备制造企业开设的国际营销培训班,主要是就现行的国际市场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讲解相关惯例条款,各种实例的剖析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模拟研讨辩论,真实的体验让我收获颇丰,…

第28期省直机关工委党校青干班学习体会

第28期省直机关工委党校青干班学习体会朱云飞这次参加第二十八期省直机关工委党校青年干部班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周密组织、亲切关怀和悉心教导下,不但使我开阔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党性修养…

工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工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首先我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们全体员工的集体培训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说明公司对我们员工培训的重视反映了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对于服务行业的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完全打破了...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唐维鉴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

见习心得体会范文

见习心得体会范文见习gt心得体会gt范文一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更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真谛明白人世间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勇敢...

讲学习心得体会

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理工学院教授的讲座和局长的讲话深受教育体会很深充分的认识到作为身在机关的国家公务员只有努力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犯错误或者是少犯错误为达...

核心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真抓实干践行理念争做表率嘉兴直属库张龙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总公司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围绕李总理批示精神结合中储粮的定位职责等提炼出了中储粮核心理念维护国家利益...

学习体会(4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