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读于无字处

时间:2024.5.13

学习《伤寒论》读于无字处

现今,有很多人认为《伤寒杂病论》久已残缺,怀疑白云阁古本是后人托名之伪作。但我们认为此古本应为仲师专著的较好传本,不是后人补充之作。原因:若是片言只语,一鳞半爪之文,应有此怀疑,今二者差异如此之多,皆以古本为是,若他人删补改易,岂能尽合圣师之意。且又句句工整,无懈可击。观其增文部分,有一字或数字者、一句者、一条者、数条者、半篇者、全篇者、或接连数篇者,且多是古籍未载之独特见识。倘使别人所著,其人亦是亚圣之才,必另著他书以传世,查未见能与本书相匹者,知非他人所著。例:越婢加术汤主治风水,现代多用治疗肾小球肾炎,但疗效欠佳,而古本则有柴胡桂枝汤治疗风邪乘肾。河南蔡德元医生尊之,用此汤治疗肾炎多获良效。治疗肾病用柴胡桂枝汤,实出人意料,若无圣明之见,岂能致之? 例:仲师自序云:“观今世之医,明堂厥庭,尽不见察。”其批评世医不知道审查此二处,自著中必论及其审查方法,但其他版本都未记载,应是脱漏,只有古本有之。与序文相应为情理之中,且其审查手法十分新颖,见解高于《内经》和历代医者,若非才高识妙,焉能致之?若是后人所著,必在他书中流露一二。例:在其他版本中,治疗宿食,无论虚实皆用承气,实有不足,古本在太阴篇中有:“有宿食,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此汤为虚者设。若是后人制方,必不少神曲,莱菔子,山查,内金,麦芽等。而圣师时此皆未入药,亦明此乃原文。

依据用药分析。全书用药139味,除红花诃子外,均载于《名医别录》中。未用别录以后的药物。古本中有用香蒲,而此药在梁朝以前已经很少应用。故推测此书成于梁朝以前。

依据用字分析。古本中,瓜篓写为括篓,而栝篓首见于《雷公炮炙论》证明此书写于公元420年之前。古本中用“沃”字,别之医书未见有用,只见于《内经》,所以可以知二者成书年代相差不远。

依据文风分析。古本文句简练而短,符合汉代文风。如133条:“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皆分,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而且古本措辞精深,非一般可比:以“脉随证转”诊疟疾,病人“谷气多入”明除中,言简意赅,令人叹服。实显作者才秀。

根据书中所序:叔和所抄行于世的相传为第7次稿,而此书为第12次稿。众所周知叔和所传现以是残篇,讹误甚多。而相比较古本优点颇多。其内容全面,章节合理,句无语病,载方无佚。其全书比宋本多出30%,且有88首处方是宋本所无。在伤寒论中古本与宋本有差异之处为134条400余处,浅见分析后都是古本正确,基本上解决了历代争议的疑点,其有用药不合今意者颇多,但都有奇效。且伤寒与杂病合篇,并论述了温病,和其它六淫至病。太阴篇文多一倍,虚实水食,表邪肝乘尽述之。黄疸、宿食列入阳明,寒疝、淋病书于厥阴。实符合仲师六经辨证之论点。

总之古本解决了宋本给我们留下的众多疑点,并新增了许多内容。所以我们认为古本是仲景原著保存较好的版本。

学习《伤寒论》读于无字处和语法上的一些问题

读于无字处,就是说要从原文的简略处下功夫、找问题。

因为古人的著作,有时略去人所共知的一面,而只写人们所不知的一面,有时只写突出的一面,而略去普通的一面,有时只写其中的某一面,而那一面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例如阳明篇三急下症和少阴篇三急下症,有几条都略去了腹满、腹痛等大承气汤的主症,却突出地描述了“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下利清水”、“发热汗多 ”、“口燥咽干”等症状,就是因为;既然说“大承气汤主之”,那末大承气汤的主症腹满、腹痛必然在内。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略而不提。但是大承气汤症的腹满,腹痛等症,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构成急症。急在哪里?急就急在“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因为这已是自身中毒。急就急在“发热汗多”“下利清水色纯青”、 “口燥咽干”,因为这将导致严重脱水,或已接近脱水。至于“发汗不解’’更加“腹满痛",和“腹胀”极重而仍“不大便”,更是肠梗阻的危急症状,所以必须急下;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忽视了条文中所略去的腹满,腹痛,而只从文字的表面上找问题,就会对于“发热汗多,和“口燥咽干”这样的症状竟用峻剂大承气汤表示怀疑。陈修园著《伤寒论浅注))就曾怀疑过,并且强解为这是下的水谷之“悍气”。 “悍气”这一名词,见于(《灵枢·动输篇))和(《灵枢·邪客篇》,本来是用以形容卫气性质的剽悍,以与荣气性质的冲和相区别,并不是卫气、荣气之外,还另有一种什么“悍气”。 陈氏由于不明白大承气汤的主症就在于无字处,所以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而且为强使原文附和自己的意见,就又曲解了“悍气"。

再举一例

(87条)(条文号数是根据宋治平本明代赵开美复刻本,下同):“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读这样的条文,从“若小便自利者,??七八日大便硬者。应当想到“是为系在太阴”句之前,是略去了“小便不利!大便不硬”这两个症状。只有把略去的这两个症状,同“脉浮缓、手足自温”结合起来,才能对于伤寒系在太阴的病理认识得更清楚。对于“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和78条“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这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机转,就更容易理解了。

又如;论中有好多变症,是由于太阳病下之后出现的。太阳病为什么竞采用下法?这可能是在太阳病未解的同时,

又出现了可下的里症,或者出现了容易误诊为可下的其它症状。(如28条的“心下满、微痛”、少阳中风的“胸中满而烦”、太阴病的“腹满”??等)也应当根据下后变症的轻重和特点,来推测其未下之前的具体症状,这也是读于无字处的方法之一。

还有一些问题,也是由于不能正确理解《伤寒论})的语法而产生的,兹举两例如下。

(一)不注重句法的简化所引起的错误

例如243条;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医宗金鉴))认为: “得汤反剧,非中焦阳明之胃寒,乃上焦太阳之表热。吴茱萸气味俱热,药病不合,故反剧也。”程郊倩则认为;得汤反剧者,是上焦寒盛格阳,以致药不能下达中焦之阳明。这样,都把上焦和阳明分割开来。其实呢,阳明是指整个胃肠道而言,胃肠道本身就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焦。譬如《难经》就说,上焦当胃上口,中焦当胃中脘,下焦当胃下口。《金匮要略))云;“上焦有寒,其口多涎,”就是胃上口。((伤寒论》中也有“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就是指的大肠。本条的“得汤反剧”,明明是寒涎聚在胃上口,未服药之前食谷欲呕,是寒涎得热欲散的缘故。服吴茱萸汤之后,辛燥之性,使邪从上溃,所以反而吐剧。这也是药已中病的好现象。如果寒涎不在上焦胃上口,而在中焦胃中脘,那末服药后寒涎就会温散下降,不至于呕吐,病也会好的。所以属上焦也好,属中焦也好,都未离开阳明。可见六经不是三焦,而又离不开三焦。“属上焦也”,是“属阳明之上焦也”的简化语。注者不知是简去了“阳明”二字,强把阳明和三焦分家,就造成了上述错误。

(二)分不清句法中的宾和主所引起的错误

例如13l条;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舒驰远认为,病发于阳,阳指风伤卫;病发于阴,阴指寒伤荣。柯韵伯谓: “阳者,指外而言,形躯是也,阴者,指内而言,胸中,心下是也。”论中第七条,已经明白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注家们为什么偏偏避开这一前提而却另作猜测呢?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把“发于阳”、“发于阴"指为“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的话,那末发于阳下之成结胸,是说得通的,但是发于阴下之因作痞,在他们看来就存在问题。因为五泻心汤症,都是在发热的基础上误治而成,没有一个是在无热恶寒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只好把 “发于阳”,“发于阴”另作解释,以求与“作痞”相适应。

其实,本条的“成结胸”和“因作痞”二者,并不是相提并论的。其重点是阐明“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突出的关键是“热入"。至于“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只是陪衬句法。是说如果不是病发于阳,而是病发于阴的话,即使下之,也无热可入,充其量只能作痞而已,是决不能成结胸的。这在古代语法上,叫做“借宾定主”。

正由于上句是主,下句是宾,所以下文接着就说;“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接着又提出结胸的症状和治法是;“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而没有再提痞的治法。

痞,虽然不是本条的主题,但总还需要说明一下,在无热恶寒的情况下,下后能不能作痞,才能证实“发于阳”“发于阴”,是指发热和无热的可靠性。

无热恶寒,而反下之,能不能作痞呢?成五泻心汤症那样的热痞,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痞的种类太多了,除了热陷致痞之外,还有停水之痞,痰壅之痞,胃寒之痞,胃虚气逆之痞。((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云;“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这类的痞,难道其作痞之前,还必须发热恶寒吗?

其实,病发于阳,下之并不仅限于成结胸,痞、虚烦,挟热利、发黄等症,都有出现的可能。痞的成因,也不一定都是下后所促成,发汗、催吐或未经治疗,都能成痞。论中(149)条就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症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症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张仲景并没有把痞的成因固定在“病发于阴”上,而这里却指出“病发于阴,下之因作痞也”,显然是为了从对面烘托、证明;结胸之因下而成者,必是“病发于阳”,必是“热入”。张隐 庵云:“病发于阳者;发于太阳也,太阳主表,宜从汗解,而反下之,则胃中空虚,邪热内入,而结于胸膈之阳分,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者,发于少阴也,少阴上火下水,而主神机出入,治当助其君火之阳,而反下之,则邪入胸膈之阴分,因作痞也。”这段解释,把阳指为太阳,阴指为少阴,亦即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之意,这点还是正确的。但仍然不知“因作痞”是陪衬句法,竞和“成结胸 ”列于互相对比的同等地位,这就势必要在“发于阴”上找作痞的论据,而痞的成因实际又不限于病发于阴,所以他对于作痞的这段解释,也不可能词通理达,而只能是模糊不清和不切实际罢了。


第二篇:学习伤寒论


《伤寒论》脉法心得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

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的,肾阴亏虚,不能制约吸附于肝血中肾阳,导致阳气旺盛,充斥于络脉而出现脉弦数,细分起来,脉数是因于阴虚,而脉弦则是因于肝气,为什么阴虚与肝气有关,那就结合肾气来说了,肾气吸附于阴液之中,发挥着肾气的固涩作用,如果肾阴亏虚了,那肾气的作用也就减弱了,肾气减弱了,固涩作用也就减弱了,居于脉外的肝气,既失去了阴液的濡养,又失去了肾气的固涩,致使肝气运行加速,出现脉弦。

如果阳气不足,阴寒太过,则会出现脉沉弦,沉则主水,津液偏盛,那为什么脉弦,张仲景曾说“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所以弦脉也主寒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因为脉外的肝气主输运阴津,以上升,如果肝气输运减弱,脾肾之阴不能正常的输运,停聚于肝脉内,则

会出现脉弦,这也就是肝气郁结引起脉弦的原因,只不过肝气郁结的病机是肝气生发不利,与阳虚阴寒太过的不同。

所以说,理解左手的阴阳问题时,主要是对定位的确认,其次才是阴阳气的不同表现机理。 右手主阳气的运行,阳气的运行是靠经脉来完成的,心阳运行于经脉内,由卫气在脉外运行,促进心阳的布散,一是布散于肌表来温养,一是布散于胃肠道来温养,所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则是针对卫气的运行的不同的部位而定的。宣发则是卫气行于外,肃降则是运行心阳布散于胃肠道,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所以张仲景的麻黄汤,用麻黄宣发对外,用杏仁肃降对内,用桂枝通行心阳,借助麻黄与杏仁来解表散寒,所以在脉象上,与外邪有关的看右手的脉象,与内伤有关的看左手。但是,这只是个人的看法。至于为什么,因为右手的脉可以按照经脉来理解,是卫气运行的,是偏于对外的,感受外邪,卫气与经脉首当其冲,为人体之外藩篱。

总之,个人根据张仲景的意思,可以看定张仲景当时的认识思路。

---------------------------------------------------------------------------------------------------

左右手分阴阳,寸关尺分部位,浮沉分表里。这是大概,至于细分起来,那就是根据各个部位再分阴阳的不同。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很少提到很详细的脉象,只是提到如,脉浮紧,脉浮缓,脉迟,脉弦细,脉大等等,这是为什么,这就要看整个条文的意思了。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很多同行都不认同,为什么?这就取决于对张仲景的条文的认识不深入,脉阴阳俱浮,脉阴阳俱紧,阳脉涩,阴脉弦,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等等,这都是根据左右手来分阴阳的。有的说是浮沉分阴阳,有的说是寸尺分阴阳,但是这样对吗?,我们有没有好好考虑一下,张仲景寸尺分阴阳,还用着写脉阴阳吗?直接写寸关尺俱紧或者俱浮不更直接吗。至于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在后面再说。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我还要继续向下说,在这里还要结合我写的“伤寒论本旨总结”的主要思想。因为那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体的正常规律。在这里的理解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了。 左手之脉象,从下向上起于元气,也就是肝气,又叫少阳之气。右手之脉象,从上向下运行于卫气,又名肺气。肝气主升发输运,而卫气主宣发肃降。肝气输运的是脾肾之阴血,卫气布散的是心阳之血,所以在理解脉象的时候要结合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这里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张仲景说过“卫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这是三维的空间结构,气,营,脉形成了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念。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要结合进去。不然不能深入张仲景的心法之中。

因此,左手的脉动的正常,不及,太过均与肝气有关,右手的均与卫气的有关。

以上肝气与卫气均是运动之气,其次还有一气,就是宗气,在这里,宗气的运动要结合肾气来理解。宗气在上,肾气在下,肾气主静,而宗气主动,所以两气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运用的。肾气的封藏制约着宗气的搏动,宗气的搏动减缓者肾气的封藏。所以肾气虚弱时,宗气运行加速,宗气虚弱时,则会出现肾不纳气之喘。为什么?理解起来很细致很微妙,肾主纳气,但是肾不能只进不出,我以前说过,肾的纳气与卫气的布散,肝气的升发是相互相乘的,相互制约的,肝气不升发了,则肾气封藏的就厉害。举个很平常的例子,妇人打架生气后,气厥了,牙关紧闭,四肢挺直,呼吸急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肝气暂时的不升发了,肾气封藏太过引起的。所以肾气的强大的封藏之性,有三个运动之气来减缓者。

我们平时所说的宗气(大气)下陷,就是宗气暂时的虚弱了,不能正常的搏动,引起的喘证,所以张锡纯在此时有贡献的,发现了这一点。其中用柴胡与升麻就是为了升发肝气,用参芪补益宗气,用桔梗有助于卫气的宣发,因而能治喘。

说这些是为了阐述一个问题,那就是宗气与肾气的关系,那么再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组方与病机,就是合乎这个机理。为什么会脉结代?那是因为肾中的肾精之气虚弱了,

不能制约肝气,肝气偏盛,上充于心包,加之肾气不能制约宗气,两个原因,致使宗气运动出现失常,所以出现脉结代。所以这个方剂体现了治肝,治肾,治心的三种大法。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律失常,均是与心气,肾气,肝气有关。与左手的脉象有关。 当然还有于卫气也有关,那就是伤寒论的麻黄升麻汤的病机了。这个以后再说。

张仲景还有一句话“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一句话值得就是宗气虚弱引起的脉数,张仲景说的膈气虚就是宗气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的脉数是由于发汗太过引起的,发汗伤及肾之阳气,导致肾气的固涩作用减弱,导致的心包的搏动太过引起的。所以张仲景说“阳气微”。为什么会出现呕吐,张仲景成为“胃中虚冷”引起的,这里的虚指的就是肾气虚,冷是肾阳虚,阳气不足,不能固涩因而出现呕吐。所以在伤寒论一书中,很多关于阳明病的方剂中都有人参,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关于人体气机的运行”一帖中没有说到胃气的原因。

为了证明左右手分阴阳,现举一个条文来验证。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一条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主要还是在阳脉与阴脉的不同认识上。这里的阳脉就是指的是右手,阴脉就是左手的脉象。这里的一个相同的脉象,去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在这脉象上来区别。阳脉值得是右手脉象,这里总称为阳脉涩,没有说到是寸关尺的什么位置,我们可以以寸关部位为主。

第一,右手脉象主营卫气血的运行,其运行是从心包开始,有卫气来运行之,所以在右手脉象上首先要从气血来推断。涩脉主血行不畅,在这里与血行有关。在右手上主要显示的是心血的运行不畅,运行迟缓。所以要明白这里的脉涩主要还是从气行与血行上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二,左手脉象主肝输运脾肾之阴血,其运行是从下焦的肾开始的,有元气推动肝脉上升,以此来输运阴血,有利于阴血的上行,所以在左手脉象上主要看肝的功能。至于左手脉象,也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脉外的肝气(元气,少阳之气),一是脉内的阴血,一是居中的络脉之脉道。与右手的卫气,营气,经脉是一样的。左手脉象主阴血之升,所以在这个条文中,脉象是弦脉,为什么会弦,这就是与阴血的生发不利有关,与肝气与肝脉有关。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得出,这个阴阳脉均与气血运行有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感受了寒邪之后,导致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失常。张仲景在这里提到,见到此脉象,应当出现腹中急痛,为什么?我们不从两个方剂上来看,从脉象上来看,脉涩主疼痛,脉弦也主疼痛。所以张仲景说道“法当腹中急痛”。我们先不管腹痛,从脉象来分析两个方剂的病机。

首先要注意的是,小建中汤是运行阴阳血脉的一张方剂。桂枝主通阳,芍药主疏肝,芍药疏肝是促进肝之络脉的输运,收缩络脉,来促进肝脉的输运,能使脾肾之阴血上升到心包,与桂枝的通行心包之血遍布于全身,形成了阴阳血脉的正常运行。但是重用芍药就是为了促进肝脉的升发为主,能促进心包的搏动,所以这里的阳脉涩是指心血运行迟缓,所以用桂枝来运行心血,心阳之血运行正常,则涩脉除。阴脉弦则是肝脉中脾肾之阴血充盈,不能升发所致,所以用芍药来收缩肝脉,来促进肝的输运,肝血升发正常了,则肝脉恢复正常了,阴脉也就不弦了。本方剂是通过扩张经脉与收缩络脉来促进血行,以此来治疗血行不畅引起的腹中急痛。这样,脉象与方剂的分析就透彻了。

其次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调理气机的一张名方。方中出了大枣,其他都是气分药,那么,这个调气的方剂与本条文有什么联系?前面说过,脉外为气,气行则血行,肝气的升发能促进肝脉的输运,小建中汤是气机运行正常,而只是血行不畅,而小柴胡汤,则是与气机运行有关,肝气升发不利,导致肝血不能正常输运,所以主要用柴胡来升发肝气,来促进肝血升发,那样,肝脉正常疏运了,则阴脉弦解,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心阳之血能正常通行则阳

脉涩也除。

不知道这样能否明白。两个方剂一个调气,一个行血,不同的作用机理,相同的治疗效果,如果两个方剂合起来共同应用,那样会使什么效果呢。

以上是通过分析生理 病理,与方剂药物来分析左右手分阴阳的问题。不知道能否看出点眉目来。

更多相关推荐:
伤寒论学习心得

一,背诵为先我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学习《伤寒论》的。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

伤寒论学习心得(三)

伤寒论学习心得(三)伤寒论的药物使用特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袁长津教授认为《伤寒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除了方证对应的特点之外,还存在药证对应的特点。就是在方证对应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所伴有症状的不同,而…

伤寒论学习体会

《伤寒论》学习体会1、《伤寒论》为中医重点学习之书前哲徐灵胎曰:医者之学部,全在明伤寒之理,故仲景之书有二,即伤寒、金匮要略是也。然《伤寒论》乃治时病之法也,金匮要略乃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

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08级中西医临床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一班李建威20xx35750115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学习体会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20,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1.理解…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论学习心得伤寒论是中医典籍里面光辉璀璨的明珠之一刘渡舟教授曾称它为中医之魂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知法操纵自...

浅谈学习《伤寒论》2

浅谈学习伤寒论心得一伤寒论的学术地位大学时学习的专业是临床护理学对于中医文化的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时有听过伤寒论却不了解其中大有玄机甚至与西医里的伤寒病联系到一起实觉惭愧学习了伤寒论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伤寒论乃中医四...

《伤寒论》学习心得(二)

伤寒论学习心得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根据上海中医学院柯雪帆等人的研究成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药物剂量问题应该按1斤250克1两15625克或缩简为156克1升200毫升计算并实际测试及分析如下1药与水...

学习伤寒论体会

伤寒学习体会学习中医已有两年多作为中医传承的一份子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接触了中医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体会与分享...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

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学习心得愚者千虑之一得首先谈一下我学习伤寒论的经历:1:爱上伤寒论,深感伤寒方之配伍神奇,亲见伤寒方之见效迅速,如获至宝。然此时只是简单的方证对应,未设计理论探索。2:勤求古训,周易、伤寒、火神派、河洛等…

伤寒论学习心得(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