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解读孟子 读后感

时间:2024.5.2

品味孟子

也许每日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已看不清生命的意义,也许在一次次灰心面前,你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和自信。当你感到一切事情仿佛都变得浮躁,变得急功近利起来的时候,何不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溯,到往哲先贤哪里去寻找答案?或许一切都已经距离我们太过遥远,但是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句“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那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依然如此振聋发聩,仿佛是带着千年的历史兴衰,带着清明纯净的人心之美,带给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动。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傅佩荣解读孟子》,远远千年前的孟子被先生搬到了现代,他以现代白话译解传统的儒家经典《孟子》,并综合与融会历代注家与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引领读者跨越文字的隔阂,去探究盂子的政治理想与人生价值。那样对于如我一般底蕴并不深厚人而言样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国学经典,或多或少带着些深奥、博大的感觉。而当我不断深入去品读这本书时发现,傅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褪去长久以来国学被人们批上的厚重外衣,用易懂的语言让读者领会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内涵,让读者在欣赏国学美妙之处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观。傅佩荣一直有“台湾版于丹”之称,他在《国学的天空》一书中为我们很好地阐释了孔子的真诚、孟子的向善、老子的智慧以及庄子的逍遥。他还用这四位圣人的理论,以最朴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通读本书,我对关于孟子这一章的内容感慨颇深。他将教育、修养、仁政等孟子的观点融合在故事里面,颇有深入浅出的效果,为我们阐释了做人,做学问,做事的最终目的。让人回味无穷,意味深远……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提高能力降低欲望,人才能快乐。要有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自然随之而来。关照各人的内心,在快乐中成就立体的生命。在这一点上,孔孟是一致的。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又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做君子就是做一个内心完善的最好的自己。当内心强大,开阔而坦然时,当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时,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生命的境界也不断得到提升。

傅佩荣教授笔下的孟子,是一个真诚的人,快乐的人----他的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这样的人他的人生也是自信而快乐的。傅教授重新解读了孟子的快乐人生,他所展现的孟子,是全方位的孟子:教育,人伦,修养,人生等。并以他的朴素主义哲学观点为依据对现今人们的困惑一一做了点拨,古事寓今,启发人深思。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思想,是一部记载孟子周游列国与君主论政的对话录,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孟子身处乱世,当时天下七国争雄,盛行合纵连横之权谋,而孟子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君主对谈仁者王道,论辩滔滔,宏大深刻。 我眼前出现了一个至真至善,大智大勇的孟子,他拥有一身浩然正气,他是最优秀的辩手和演说家,他相信人性本善,总是用最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他拥有一个天下大同的梦想,并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去坚持。我仿佛正看着他奔波在周游列国的路途上,仿佛听到那鸿畅的声音坚定地诉说着他的信仰,感染了一个又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为黎民百姓带来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孟子是如此的豁达,孟子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而不得志,没有机会来实现自己的“仁政”思想,但却非常自信洒脱。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

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虽然孟子宣扬的“仁政”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孟子从未言弃。他有那份自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儒家不在乎结局是否圆满,只在乎是否继续再做。这些话两千年来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对于我们凡人来说,工作学习中也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即使是最微末的细节也要全力以赴,在工作中成长,等到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天降大任”,有承担大任的一天,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现在我们是不是太过脆弱了呢,一则是不相信自己,二则是太急于求成。也许根本就没有心情静下来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也许只是为了超越别人争取利益而努力,忽略了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我想,像孟子那样拥有崇高动机的人是幸福的,像孟子那样骄傲自信,不畏惧一切困难的人,是最值得仰视的。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正是这样一种沉静之感,这种浩然之气吗?

孟子是善良的,他认为人做善事不是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尽自己的责任。真城引发力量,因为道德的价值,在内不在外。心是人区别于动物最可贵的部分。顺着人心真实的感觉,就可以做到善。善人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而仁者是发自内心主动做好事。反观当代,人们感慨着道德沦丧,凡事都追求一个回报,我不禁在想,他们真的能够得到快乐吗?而我相信,善良的人是快乐的,像孟子一样,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是快乐的。我开始想,人如果丢掉本心,去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那么他的人生也将是空虚的。现在的人又有多少走入了死胡同,失去了最初的那份本真呢?

这是我读过傅佩荣先生的解读后对于孟子思想的一点思考,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这些,孟子所言,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提醒,是鞭策,更是智慧。而也正是因为有了像傅先生这样愿意将古代哲人的智慧以明白晓畅的形式娓娓道来讲给现在的人,我们才能够了解他们并乐于学习国学,我们的传统文化才得以继续传扬下去。不过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吧。


第二篇:孟子读后感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

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更多相关推荐: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感染着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惑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在今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十本书当老师将书名告诉我们的时候大家大都不以为然因为这些书都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书籍觉得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去读他们但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随便翻阅了几页...

《孟子》读后感

姓名学号班级学院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题目孟子读后感陈婷100220xx10级21班历史文化与旅游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孟子读后感春秋战国周天子势微诸侯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来临好战主张以严刑峻法治世的法家得到诸侯的青睐而主...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孟子语录读后感

孟子语录读后感孟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代表之一很有幸能够在工作之余再次重温这位伟大教育家的经典名句下面我就此谈谈个人之感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众所周知人类自兽性种族发展到现如今的文明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观人类...

《孟子》读后感

读孟子有感班name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

读《孟子》有感

读孟子有感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

读孟子有感

孟子读后感浅谈对大学生的启示专业土木工程学生张鲲鹏学号090806老师王芹课程周四三四节课小记初次接触孟子是在高中之时并没有多大感觉只是把节选文段当作课文去学习但是当我听完百家讲坛后发觉这本书是在蕴含着很深的哲...

02.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

孟子 读后感(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