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全球战略

时间:2024.5.4

学号 02009227

姓名 王行洲

浅析美国全球战略

19xx年海湾战争、20xx年阿富汗战争、20xx年伊拉克战争、20xx年利比亚战争,似乎从美苏对峙结束后美国就一直没消停过,一直在为其全球战略铺路!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

美国为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利用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文化等各种手段维护美国利益,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寄生在世界各国的肌体上。

上世纪40年代众所周知的珍珠港事件爆发,由此拉开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序幕,从理论上讲当时的美国无论是从科技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均远超日本,以罗斯福总统的智慧完全可以避免该事件的发生,但事实上却还是发生了,与其说是美国的疏忽倒不如说是其“欲擒故纵”的一出戏,只有这样美国才有正当的理由介入二战,开始他的全球布局,将所谓的大英帝国取而代之。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一出戏使得美国在二战后控制了除中国以外的整个太平洋,让斯大林的东进计划胎死腹中。

继罗斯福之后,杜鲁门成立了所谓的“北约”,将整个西欧拉入他与苏联的争霸当中,更是以此为契机将西欧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90年代,苏联解体,美苏争霸最终以美国的完胜而终结。冷战结束伊始,美国上下一片狂喜,但是冷静的战略家们则开始了对美国未来战略的反思,伴随着这场争论“克林顿主义”诞生,成为21世纪初期美国处理全球事务的纲领》

在布什执政的四年中,是美国进行新时代战略调整的重要转折期,由布什提出的“世界新秩序”则是美国在新世纪全球战略的集中体现。

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野心,美国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当中,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在全球不断地风波:

一、政治上

在政治上美国一贯标榜自己国家政体和政权的优越性,吹嘘议会明主,那人权问题对别国说三道四,蓄意干涉别国内政,说白了就是在奉行西方一贯持有的双重标准,将西方所谓的明主、自由、博爱强加各个人种、各个名族。

除此之外美国一直挟持联合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服务,19xx年美国以联合国的旗号纠结50多个国家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进攻朝鲜、20xx年打着联合国授予的反恐旗号进攻阿富汗、20xx年股东联合国设立禁飞区明目张胆进攻利比亚。此外,美国绕过联合国攻打伊拉克,绕过巴基斯坦政府直接打击本拉登,美国以此来证明:在这个星球上没有美国不敢到的地方,也没有美国到不了的地方。

在二战后,美国以地航红色革命输出为由纠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组成“北约”,但随着冷战的终结,“北约”并没有解散,这是一个政治和军事的双重联盟,不断地围堵俄罗斯和中国并且在中东、非洲掀起了一系列的战争,以反恐为由,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石油大国控制在手中,已完成对中国崛起的遏制。

尤其是近几年来,在美国或明或暗的扶持下,中国南海的一些小国上串下跳,不断侵蚀中国领土(岛屿),印度也在中英边境蠢蠢欲动,美国纠结一帮小弟在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而且时不时的对台军售,蓄意干涉中国内政,祸乱中国周边环境,压缩中国的生存空间,以维持其在太平洋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二、经济上

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增发钞票和发行国债,以此来转嫁危机。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操纵国际金融市场,当美国经济复苏正常发展时,就利用美元大量囤积黄金,目前,

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全球的70%,达6000吨以上。而当经济疲软时就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美元贬值,以提升其出口竞争力,迫使别国货币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造成全球性质的通货膨胀。同时,美国超量发行国债,来冲抵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一大债券持有国,约为12000亿美元,日本其次,约为11000亿美元,而日本为遏制日元升值趋势也不断的发行钞票和国债。19xx年美元与日元兑换率为1:260,到了如今为1:78,25年的时间里日元升值达到325%;同样的,19xx年,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为1:8.7,现在变为1:6.39,18年里人民币升值26.6%。美国从中获取到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好处和利益。

我记得在戴旭的一篇演讲中提到了美国欠中国巨额国债到底换不换的问题,他当众引用了一个小故事说得非常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问巴菲特:巴菲特爷爷,你不断借债,将来是不是让我们还?巴菲特这样回答他的:好好学习,让你的孙子替你还。

他还提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一次他和门蒂斯同时演讲,当时台下有人问他,门蒂斯先生,刚才戴先生说了,这12000亿国债,你们肯定不会还我们了,你认为你们美国会怎么还?门蒂斯说:当初我们欠英国人的债,我们把他们打跑了;后来我们又欠荷兰人的债,我们也把他打跑了。我们当时欠的不过是8000万美元,这8000万和你们的8000亿就是数字不同而已,别的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门蒂斯回答的。 20xx年9月,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以后,有55个国家在几天之内对我们进行反倾销起诉。一个美国人说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拉帮结派,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对中国发起暴徒般的反击。

三、军事上

美国除了不断研发新型武器以保持其在军事领域的优势以外,还在全球不断建立军事基地,在太平洋有关岛,夏威夷,日本;在印度洋,美国不断的与印度眉来眼去,与越南也打得一片火热;大西洋就不提了,二战后,那就是人家的后花园,想咋玩咋玩!在远东,有日本,南亚的一批无赖国家抱美国的大腿;在中东,美国又间接或直接控制了伊拉克,阿富汗;在非洲,美国又拥有了利比亚,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美国在全球都有了军事基地,再加上美国先进的海空一体化战争实力,注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会一家独大,实现其充当世界警察的梦想。

每年,美国的国防白皮书上都指责中国军费开资涨了多少多少借以掩饰其庞大的军费开资。君不见,其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就高达220亿美元,可能大家对220亿没什么概念,殊不知,在全球也仅有10多个国家每年的军费开资达到或超过这个数。不提起单机造价达到1亿美元的F22,不提其前不久刚试飞成功的超级无人机X47B,单是航母,美国就拥有14艘,其中大部分均为核动力的。引用国防科技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这就是赤裸裸的技术上的威慑!

除了其海空方面的实力,在外太空美国也是一家独大,GPS全球都在用,可那是美国的,虽然欧洲有“伽利略”系统,中国有“北斗”系统,可就其完善程度和精密程度来说都与美国相去甚远。可能只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还勉强能和其PK一下吧!同样的美国在欧洲和本土布置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也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种种的绝对优势无疑助长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使其在全球战场上越来越为所欲为,联合国在其面前也不过就是个摆设有时甚至也是美国的帮手,在利比亚之后美国的下一个对手会是谁呢?伊朗?朝鲜?还是中国?

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核心:

一、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联盟既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力量支撑点,也是美国霸权覆盖的核心区域,同时美国维持联盟体系与在势力范围内施展霸权的方式别具特色,带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历史上的大国霸权往往直接采取武力征服领土、奴役人民、强占资源的形式,美国霸权则更多地采取“借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军事集团、

条约组织构建其联盟体系和势力范围,形成一个包围对手的网络。

二、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为自己的霸权扩张披上道义合法的外衣是几乎所有霸权国家所通用的手法,而美国在这方面更胜一筹。维护所谓的自由和民主成为其动员国内社会力量支持政府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以及号令西方世界的大旗,而且凭借各项实力的巨大优势,以及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问题挫折的反衬之下,美国所极力推广的价值原则大有席卷全球之势,并通过一系列国际机构与制度成为规范国际社会的原则框架。尤其在冷战结束以后,道义的旗号与标准从具有防范意味的反苏反共转变为更加自信、自傲和更具进攻性的在全世界推广所谓民主、人权和市场经济,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为其所谓的价值标准开道。

同时,美国全球战略的道义目标与道学面具绝非不计工本,现实利益与实力的算计始终是美国霸权战略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把“促进民主”作为旗帜的同时,美国并不放弃现实主义外交,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时仍以国家的现实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并将“双重标准”作为调和道义目标与现实利益之间矛盾冲突的手段。在冷战期间,遏制苏联的霸权战略基本上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共同要求。冷战后,如何实现“促进民主”和守护现实国家利益的统一,再次引起美国国内的广泛争论。

三、文化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经济、军事强势不仅将其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美国政府将对外文化宣传置于全球战略的高度,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项工作之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以及在朝野受到的重视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既是冷战中为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斗争服务的需要以及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出于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美国优越论以及美国应该拯救世界的救世主义传统。19xx年,美国国会专门通过“史密斯──蒙特法案”,强调通过新闻媒介加强对外宣传,并授权美国政府指导国际“情报、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19xx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作为冷战纲领的著名的NSC68号文件把宣传工作与军事、经济、资源并列为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美国历届政府都重视利用国际广播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心理战,强调美国需要一个“更响亮的声音”,但它“不能吵闹、刺耳”,必须“保持富有人情、手法灵巧”的特点。同时,美国各大基金会、各种民间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对外交流活动一直是美国政府文化战略的得力助手。

美国全球战略的新变化:

【东亚时评】美国最新全球战略调整分析

在近期的时事分析中,我们曾一再强调美国新保守主义单边政策来日无多,即将退出 历史舞台,但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显然并不这样认为,尤其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和 日本右翼势力合流后,遏制中国,建立一道针对中国的早期预警网成为美日遏制中国 战略,成了美国单边主义全球战略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美国国防部发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发表,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调整的脉略 逐渐清晰,其主要特点可以用西退东进来形容。在中东,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在伊拉 克无法取得预期的战略目标,而推进中东国家民主化的努力也和美国战略利益背道而 驰的情况下,美国在中东将放弃控制世界石油资源的努力,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为 最低目标;与此同时,美国将借美日军事同盟加大对中国的遏制,力推美日反导系统 以谋求对中国的单方面核优势。

首先是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纠结,美国的一位伟人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美国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推行民主,但就是不能在中东推行民主,原因很简单,阿拉伯人整体上反美,中东国家普遍民主化的那一天也就是美国势力被赶出中东的那一天。不信邪的小布什偏要在中东强行推动民主化,并依此作为控制中东石油资源的手段,可谓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其次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心理是使全球战略调整的另一动力我们认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调整的目标在此时尚集中于如何遏制中国,中东局势尚没有让布什政府完全失去信心。从那以后中东局势急速滑向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尤其是伊朗择机向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挑战而美国却束手无策,促使美国下决心尽快调整包括中东政策在内的美国全球战略。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美国连伊朗核问题都控制不了,如何遏制综合势力比伊朗高出几个数量级的中国。这也是我们本期时事综合分析的要点。

再次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终于意识到欧洲的重要性。小布什的第一个任期里,美国新保守主义视欧洲为鸡肋并为此付出代价,在小布什第二个任期之初,美国人终于意识到这个错误,但由于新保守主义此时尚无意放弃意在控制世界石油资源的中东政策,尽管赖斯使出浑身解术,美欧关系虽然表面上有所缓和,但并没有实质改变。小布什第二个任期一开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设法拉回欧洲以拆散在伊朗核问题上形成的抗美联盟,但这个目标显然还没有达到,究其实是因为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无意放弃既定的中东政策。

最后针对俄罗斯的早期预警系统千疮百孔。波兰是美国借建立反导系统建立针对俄罗斯的中心环节。鉴于该系统对欧洲的负面影响,波兰及其他有意加入该系统的国家(主要是前东欧国家和美饿正在争夺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必然受到来自欧洲和俄罗斯两个方向的强 大压力,使得美国在俄罗斯西部建立反导和早期系统的前景不明。

对美国,我们除了无奈是无奈!但我们不应忘了一点,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努力建设国防事业,只有我们强大了,才能震慑周边的一切!才能在世界上有真正的大国地位!


第二篇:美国全球战略1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比研究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型”逐渐转向“冷战后型”的轨迹。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大体上可分为酝酿(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xx年)、正式形成(19xx年到19xx年)和冷战后期(从冷战结束迄今)四个阶段。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很晚的。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超然地位”,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在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美国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性同盟,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自由。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大战略,即:“西半球防御”,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再入侵西半球,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全球战略也进入初步形成阶段。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决定到更大的国际舞台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形势发展推动着美国“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形成,它从大陆扩张转为海外扩张。彼得·特鲁博威兹曾指出:“美国在19世纪创建了一个大陆帝国,遂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边界”。美国全球战略初步形成的动因和依据是: 第一,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内战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接近于英、法、德三大强国的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质保障,此时美国的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岸边。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国崛起于世界舞台,英国开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第二,美国拥有进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依据。在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正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准备用武力来打破原有的均势。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1896年布鲁克斯·亚当斯发表《文明与衰落的规律》一书,论证了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国际主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要求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赶快走上国际舞台,击败主要竞争者,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新秩序。年轻的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别是英国在全球的扩张之后,于1890年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明确提出著名的“海权论”。马汉还撰写了一篇篇论文,用海权论解释新的国际秩序的蓝图。他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权;控制海洋是海权的军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权的经济因素;美国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强大的海军,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亚当斯与马汉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与美国的地位加以论证,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成为公众舆论的主旋律,对众多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担任助理海军部长、后出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海权论”适应了美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国对外战略发生转折的重要征兆。

第三,美国的军事战略已初露端倪。美西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战争,“予有准备”被认为是这次战争中采用的军事战略的最大特点。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着手制定对西班牙的作战计划。1896年海军军官威廉·金布尔在《与西班牙的战争》的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对西班牙的战争目标应是使古巴获得独立,夺取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应是古巴和菲律宾;战争的关键是夺取制海权,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战争样式是海战,海军的行动将决定战争的进程。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基本

是按照这一战略设想来指导战争的。美国不以攻击西班牙本土为目标,而是以攻击西班牙几处海外殖民地为目标,作战方向和地区处于西班牙帝国势力范围的边缘。因此,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战略被称为“外围战略”,即直接攻击西班牙帝国脆弱外围的战略

第四,美国开始突破门罗主义的限制,将注意力从美洲转向其他大陆,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1823年美国提出了指导在西半球进行扩张的“门罗主义”。1898年4月,美国发动美西战争,夺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等地,将触角伸进了太平洋地区。1899年,美国务卿海约翰又两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与其他西方列强共享侵略中国的权利。以美西战争和“门户开放”政策为标志,美国的对外政策进入了海外扩张的地区主义阶段。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正式形成和发展

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他问道:从地理关系的某种一贯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枢地区难道不是欧亚之间那块广阔地区吗?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国际关系史和美国战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近300年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欧洲曾长期位于世界政治的中心,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二战打破了这个格局,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强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战败国地位,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美国不仅走上了世界战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美国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于是,它彻底抛弃孤立主义政策,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早在大战期间,罗斯福等人就设计了一套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实现“美国世纪”的办法,通过主导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签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为战后整个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石。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以及19xx年4月杜鲁门接任总统,又加速了美国奉行全球主义、与苏联对抗的过程。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取得二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在苏联的影响下,社会主义阵营越出一国的范围,影响不断扩大。苏联也不再囿于地理的限制,将影响扩展至欧洲。在此情势下,美苏争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使美国“对国家安全、战争以及和平的传统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来保障国家的安全”。 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在欧洲推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并重新武装西德。在亚洲,美国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签署了双边和多边条约,并在这些条约的基础上于19xx年9月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中东,则推动英国主持建立了中央条约组织,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斯皮克曼认为,美国这种对苏联(以及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遏制战略”,实质是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以压制苏联向边缘地带突破,进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战。

“遏制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1)从战时与苏联结盟共同抗击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过渡到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和作战对象,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成为战后40多年美国贯彻始终的战略目标。(2)从以美国本土为中心的美洲堡垒战略向真正的全球战略过渡,突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以关注美国本土安全为主,对欧洲事务较少介入的“孤立主义”战略思潮,转而强调美国利益和美国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积极干预世界事务、争夺世界主导权的较完整的全球战略。从这一战略开始,美国战后至今各个时期的军事战略均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和进攻性。(3)从传统的常规战略开始向核条件下的现代战略体系转变。虽然提出和实施“遏制战略”的初期,美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核战略,但是随着19xx年8月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实战运用,美国已经开始研究运用核武器的理论,核战略的雏形正在形成。(4)从步西欧后尘到走在世界前列。二战以前,美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基本上是对英、法等西欧国家传统军事理论的摹仿,国家政策中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一直存在脱节现象,从未出现过将政治目标和军事目标结合在一起的战略理论。从“遏制战略”开始,美国一扫以往由于战略传统缺乏而呈现的战略思维贫乏,迅速掀起“战略热”,开创了美国现代战略研究的新局面,创立了具有美国特点的独立的战略体系,对

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大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遏制战略”既是杜鲁门政府的军事战略,同时也是其国家战略——“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奠定了战后美全球战略的基础。这种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合二为一的情况,表明战后初期美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层次的战略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美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国际机构去规划和运筹统一的军事战略,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均由总统提出和制定。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开始区别开来。“新面貌”政策和“新新面貌”政策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大规模报复”是军事战略。但由于这一时期美军事战略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国防部以外的官员提出和制定的,从战略决策程序来看,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分家”尚未完成。到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进一步理顺了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关系,不但将“和平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而且还一改过去由国务院官员提出和制定军事战略的先例,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提出了名为“灵活反应”的军事战略。美军事战略的内容也愈加充实,层次日渐明晰,军事战略之下开始明确区分出核战略和常规战略。从19xx年到19xx年的12年间,美国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届政府的变迁,发生了由共和党政府向民主党政府的更迭。这个时期,由于美国深受“越战综合症”困扰,苏联乘机步步紧逼,美苏日欧中五大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国不得不推行重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原则的“尼克松主义”,谨慎地走一条介乎世界警察和孤立主义两种极端政策之间的中间路线。与国家战略相一致,美提出了“现实威慑”军事战略。“尼克松主义”和“现实威慑战略”的内涵基本一致,核心都是推行“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方针,力避美军再次卷入越战式的局部战争。19xx年里根政府上台后,在国家战略上提出了“里根主义”,表示美国要在任何出现苏联侵略或苏联支持的侵略行动的地方进行抵制,力图将苏联的影响推回到苏联的国土范围之内。作为“里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根政府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里根主义”和“新灵活反应战略”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趋向 (一)布什政府时期

8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xx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执意倡导和推行“新思维”,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盘西化之路,结果非但未能扭转苏美争夺中的不利态势,反而导致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恶化,民族矛盾尖锐。苏联的“彻底改革之风”波及中、东欧国家,中、东欧国家开始脱离苏联的轨道,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受自身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影响,苏联被迫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实行收缩性的军事政策,在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上已明显不是美国的对手。苏联综合国力急剧衰落,国际影响日渐跌落。

面对迅猛变化的国际形势,美不能不对战后持续40多年的全球战略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调整,以寻找新的范式替代反共产主义的“遏制战略”。 19xx年3月,布什向国会提交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提出,美国对苏联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遏制,而是要大胆地“超越”战后长期奉行的“遏制战略”。他试图以比所有前任更大的抱负和雄心,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将苏联作为一个有益的伙伴纳入国际体系中”,从而“开创一个超越遏制的新时代”。

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还使美国感到在战略上需要确立一种由它领导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展其在全球的利益。19xx年9月,在海湾危机爆发不久,布什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之后,布什又多次对他的“世界新秩序”构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阐释。“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有:(1)强调在美国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强调“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行动,注重发挥盟国和联合国的作用;(3)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在世界上巩固和推进所谓“自由”与“民主”事业;(4)实施地区防务战略,重点防止和应对威胁美国利益的地区冲突。布什的“世界新秩序”构想,是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一个纲领,其基本目标是维护冷战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应付美国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在世界上推进“民主”事业,从而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全球战略虽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但它第一次确定了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总目标,勾画出美国新全球战略的一个粗略的轮廓,成为布什政府对美全球战略实施调整的总方针。

19xx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

19xx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扩展战略”发展为“参与和扩展战略”,在“扩展”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政经模式的同时,更加突出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介入和参与,反击退回“美国堡垒”的主张,坚称只有“参与”才能“扩展”。 “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提出,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这几年中,美国在推行“参与和扩展战略”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 第一,积极构筑美国主导、西方占优势的大国协调关系。克林顿称:“美国及其盟友从冷战时代继承下来的安全关系对推进冷战后的议程是个关键”,“头等大事必须是加强和适应美国的伙伴关系来应付冷战后的挑战”。但同时强调,“美国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国家。有时候,美国,也只有美国,能在战争与和平、自由与压迫、希望与恐惧之间起决定作用”。 第二,强调经济优先,突出经济安全。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各国都较前更为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克林顿政府明确提出将“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为此,美国不但从战略高度重视对外出口,专门成立了“提倡出口办公室”,提出“新兴大市场”战略,推行咄咄逼人的对外经济政策,而且还积极推动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大力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第三,维护军事安全,确保安全利益。美国19xx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三项原则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从而改变了克林顿政府在执政的头一年把经济问题置于对外政策首位的做法。 第四,注意循序渐进地推进“全球民主化”。克林顿政府上台之时,恰逢冷战结束、“历史终结论”躬逢其盛之时,于是正好继承老民主党人的衣钵,明确地将“全球民主化”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这表明美国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和规模在全世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政经模式。

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很多人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缺乏战略意识,左右摇摆,前后不一,过份重视近期利益,美国成了对敌对友都既不可靠又难以预测的国家。兰德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缺少一个得到广泛同意的大战略,许多方面遇到困难。美国的主动性受到削弱,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在众多的威胁和挑战面前,更加难于分清轻重缓急并形成前后一贯的对策;许多问题上的方针往往自相矛盾、动摇不定或不能持久”。

(三)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

这一阶段,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这充分表现在美国先后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当中。如:19xx年5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前几年的报告相比,未使用“参与和扩展战略”名称,而代之以《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再次,首次明确提出20xx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超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

最后,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所谓“不对称威胁”,是指那些绝对军事实力与美国极不相称的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利用非常规手段给美国带来巨大危险的种种威胁,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

新的形势下,美国全球战略的动向主要有:

提出“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强调维护当前利益与应付未来挑战相结合。19xx年5月,美国发表了《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的全球战略新构想。“塑造”意味着不是要消极地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应更积极主动地去改造国际环境,使之不断朝对美有利的方向发展;“反应”是指按照对美国利益威胁的性质和程度,对世界

上各种各样的危机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准备”是指立即着手为不确定的未来作准备,以确保21世纪成为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大的美国世纪。 “塑造—反应—准备”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过程中推出的一个重大举措,它既是对“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有力补充,更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已完成了“冷战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转型,将着眼于21世纪,以更加灵活多样和富于进攻性的手法参与国际斗争。 加强对各地区事务的参与,进一步扩展美全球战略优势。在欧亚大陆西端,加紧改造和更新北约,大力推动北约东扩,着力推动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并且在维护和平与繁荣方面与美合作的欧洲”。世纪之交,美国在各主要地区的重大步骤,有着深远的战略考虑,就是要通过推行从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两洋战略,控制欧亚;通过加强在欧亚边缘地带的存在,掌握中东的石油资源,策应其两洋战略,对欧洲和俄罗斯等形成战略箝制和掣肘。“东扩”、“西进”和“北拓”遥相呼应,是美国在欧亚大陆强化其优势地位的重要战略步骤。此外,美还不断加强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响。近年来,美国一改冷战结束之初对这两个地区有所忽略的倾向,明显加大了对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克林顿在第二任期曾几次前往访问。

.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加强对“潜在对手”的防范和牵制。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美为保持主导地位,更加注意运筹大国关系。针对欧盟自身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的情况,美国有意在一些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使美欧联盟关系得以维系。美国也注意多方缓解美日矛盾,加强与日本的安保合作。19xx年9月,“美日防卫合作指导方针”的制定,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还首次提出,在20xx年前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对手。这表明,美国对俄、中两国的判断逐步趋于严峻,对两国的防范和牵制力度明显加大。

积极推行新干涉主义和“炮舰政策”。冷战时期,美国以反共主义作为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对外干涉的理由。近年来,美国又极力鼓吹“人道主义灾难”、“人权高于主权”和“国家主权有限”等谬论,不断为新干涉主义寻求法理基础。美国为推行新干涉主义,还更加倚重军事力量。国防部长科恩表示: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不只是为了对正在变化中的环境作出反应,而且还为了以符合我们利益的方式塑造这个环境”。(注:《科恩称美安全政策重点将从应付冷战结束转向塑造新时代》,新华社华盛顿19xx年1月22日英文电。)据美方统计,从19xx年至19xx年,美军对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19xx年以后,美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3次对外直接使用武力。

更加轻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组织,在维持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权威性。冷战结束初期,美国曾较为注意借重联合国的作用,但近年来绕开联合国加紧推进西方价值观念的霸气明显上升。19xx年12月美国绕开联合国,联合英国对伊拉克进行打击,试图弱化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危机中的作用。特别是19xx年3月推动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是美国安全绕开安理会,操纵北约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进了另一常任理事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美国甚至声称要重新考虑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运作和决策程序。美国对联合国用则取、不用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在国际社会创下了非常恶劣的先例。

在美国历史上,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大变动而对全球战略进行较大调整多是在战争结束后进行的,冷战后始于布什政府而由克林顿政府加速进行的全球战略调整则是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的,新旧国际战略格局过渡期将经历较长的时间,中间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指导原则及政策构想也不断发生变化。总的来看,这次调整,涉及面广、幅度大、影响深远,是一次全面的、整体性的调整,在战后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布什政府时期是从冷战转向冷战后的大转变阶段,国际局势风云际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旧格局激烈冲撞,虽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但该战略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xx年的“扩展战略”和19xx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xx年的“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遗产,小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将在这项遗产的基础上发展下去。

更多相关推荐:
美国20xx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文版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总统奥巴马20xx年5月27日向国会递交其上任以来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是白宫网站公布的报告全文目录导言2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概述5世界的现状为我们期望的世界5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国内建设...

20xx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政府颁布

目录序言3第一章国家安全战略概览6第一节认清世界态势是构建我们所追求的世界的战略基石6第二节重振美国领导7第三节推动实现重大国家安全利益9第二章战略途径12第一节战略环境当前的世界13第二节战略途径追求我们心中...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文 20xx

本刊讯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20xx年3月16日发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文如下同胞们美国正在打战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需要我们制定这样一个战时国家安全战略我们的重大挑战是在一个鼓吹憎恨和谋杀的攻击性意识形态煽动下恐怖...

20xx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ABlueprintforPursuingtheWorldthatWeSeekPostedbyNikkiSuttononMay2720xxat1051AMEDTThePresidentshighestprior...

布什20xx《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布什新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一确立了美国国家安全最主要的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布什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是激进主义和技术的结合911事件表明即使没有装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恐怖...

20xx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

美国20xx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内容及分析引自中国网从19xx年以来美国国会要求每届政府向其提交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xx年9月20日美国公布了现任布什政府向国会递交的由布什总统撰写引言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20xx年12月04日1746作者知远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战略平衡国家实力要素的目的途径和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并保护维护和促进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成功的话这个过程最终将导...

美国《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评述

美国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评述内容提要布什政府认为美国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可能使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20xx年2月14日公布的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强调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网络安...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第一章国家安全战略概述IOverviewofNationalSecurityStrategy一国家安全战略概述Atthedawnofthe21stcenturytheUnitedStatesof...

奥巴马政府《20xx年国家情报战略》报告全文

奥巴马政府20xx年国家情报战略报告全文作为奥巴马政府首份国家情报战略该报告确定了未来四年美情报界各项工作总体规划报告综合美情报机构的观点分析当前美所处的安全环境提出了未来美情报工作的发展构想确定了团结协作快速...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读后心得报告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讀後心得報告壹前言現代國家中政府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要維護國家安全1安全在客觀的意義上指所追求的價值不存在威脅在主觀的意義上指不存在這個價值受到攻擊的恐懼2國家安全的功能在抵抗威脅目的在保護價值3...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荐作者马维野来源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发布20xx08211108点击998摘自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马维野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定价28元乌有之乡书社有售01062760856387页国家生态安全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