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时间:2024.4.9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须符合下列 5条:
  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2.接触交往障碍需具有下列中两项症状:
  ①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②不能与其他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③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别人支持和安慰;
  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3.言语交往障碍需具备下列中两项症状:
  ①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呀呀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②如有某种程度的言语功能,也缺乏主动的或持续的言语交流;
  ③刻板重复地使用某些语词,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语词;
  ④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的异常。
  4.兴趣和活动异常需具备下列症状之一:
  ①兴趣刻板、狭窄;
  ②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③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④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⑤对某些东西(例如玩具)的非主要特性特别感兴趣(例如它们的气味、表面感觉和产生的噪声等);
  ⑥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的变动。
  5.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婴儿痴呆。
  本症须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1、Heller综合征(又称婴儿痴呆或瓦解性精神病)是一种衰退性障碍,一般在起病前有一个明确的正常的发育过程。多数于2~4岁起病,经数月,患儿完全丧失语言的功能,迅速发展为痴呆等特征可以区别。
  2.儿童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少年期,一般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如情感、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等,病程可自发波动或缓解以资鉴别。
  3.精神发育迟滞是以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者,一般能保持合群交往参与集体活动,并可能接受训练、重度者多伴有先天畸形、外貌痴呆等征象,可与孤独症区别。

孤独症的症状有那些

WWW.CAUTISM.COM 20##-09-15 作者: [点击968 次]

  孤独症中医学上也可称为自闭症,是很多孩子轻易发生的疾病,导致孤独症的病因主要有心理因素,家庭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等,作为患者的家属,要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要非常清楚患病的症状表现,那么孤独症的症状有哪些呢?

  孤独症的症状:

  (一)行为方面:

  ·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 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

  · 爱好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 外形的物体非常感爱好。

  (二)社交发展方面:

  · 对外界事物不感爱好,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

  · 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

  · 在群处方面,模拟力较弱,未能把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 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三)沟通方面:

  · 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 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 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此外,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

  (一)感知模式:

  · 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

  · 对冷,热,痛楚的反应很弱,所以对危险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

  · 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种感官刺激中。

  (二)发展方面:

  · 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发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者智商会在七十或以下;

  · 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平均,而且发展过程和一般儿童有差别。

  (三)情绪及行为方面:

  · 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轻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孤独症的症状有哪些以上有具体的介绍,不同孩子患上孤独症的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父母要非常注重这一点,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医生,这样才不会使病情严重。

孤独症儿童应进行哪些体格检查

WWW.CAUTISM.COM 20##-08-17 作者: [点击1103 次]

  目前孤独症儿童常至儿童精神科就诊,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有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脑器质性病变。究竟它的病变在那里呢?这就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对孤独症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孤独症诊断和病因学研究。

  我们见到的孤独症儿童通常有一副聪明漂亮的外表。不少家长讲:"我的孩子看上去一点儿病也没有。"其实孤独症不是从外表就能看出来的,一旦发现孩子有孤独症的可能就要带他到专科医生那里进行全面检查,首先就是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项目一般包括:①测量身高、体重、头围,了解全身体格发育的情况。对照正常儿童的平均值,在平均值上下两个标准差之间为正常,超过的为异常。有一部分孤独症的患儿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儿,也就是说,长得比一般儿童瘦小。②全身各部位的体格检查,以了解各种器官的发育是否健全,因为孤独症常与某些先天畸形并存。如,结节性硬化,这种孩子脸上常有红色的皮脂腺瘤,同时还有癫痫,智力低下;苯丙酮尿症,这种孩子的特点是皮肤很白,头发从出生的黑色逐渐转为黄色。此外还可能与脆性X染色体、嘌吟病等并存。所以医生不论是先发现孤独症还是先发现先天畸形,都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观察检查,以免漏诊,延误治疗。③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检查,对孤独症儿童主要是针对神经系统。首先是12对颅神经的检查,看看眼球活动是否自如对称,哭笑时两侧面部鼻唇沟是否对称,伸舌是否居中自如,视力听力是否正常。然后再看看四肢活动是否正常,肌力、肌张力的情况,正常的生理反射是否存在,有无病理反射;还要看看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感觉是否正常。我们常看到孤独症孩子对打针没有反应,斜着眼睛看东西,或是动不动就捂耳朵等等,这些其实就是感觉的异常。由于尚未发现孤独症有明显的病变部位,除了一般的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检查,注意观察有无神经系统的软体征。具体包括让孩子用手指指鼻尖迅速翻掌、对掌及对指等活动。有一些学者观察到30%-75%的孤独症患者有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如肌张力增强或减弱,动作笨拙,舞蹈样动作,姿势和步态异常,病理反射,眼斜视等。这些体征可能与患者的基底节、额叶中央部和颞叶功能失调有关。

  给孤独症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最为困难的还是他们不能很好地配合。我们都知道孤独症孩子对陌生环境、陌生人适应起来较为困难,加上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欠缺,他们往往对医生的话置若罔闻,因此医生必须耐心细致。


第二篇: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一、儿童孤独症的概念

人们对成人的心理疾病的研究较多,对孤独症(autism)而言,很多研究报告都是针对成人的,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发现,在一些儿童身上也表现出了这样的症状。孤独症是主要表现为活动和言语较少的人的心理异常,这种心理异常对的人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在和他人的交往上。以前对子女的活动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特别是父母,认为孩子出生后给他们良好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认为孩子关注的似乎仅仅是生物行为,因此,父母可能就尽可能地提供孩子好的饮食,舒服的环境,而很忽略家人和孩子的交往,认为孩子不懂事理,领略不到这份关怀。

实际上,从孩子出生之日起,甚至从0岁开始,除了生物的因素对其发生影响之外,心理社会的因素就已经开始对他们发生影响,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早期的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对人们以后的心理机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现在的一项研究表明,与非母乳喂养的孩子相比,母乳喂养孩子,其体质较好,且会有较好的心理状态,这除了母乳的成份优于其它的婴儿食品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母亲喂养的同时还发生着母亲和孩子的心理上相互作用。

但是,随着这会的发展,妇女的地位越来越高,女人和男人一样有自己的事业,而且女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貌特征,由此引起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是:母乳喂养的比例在下降,有的甚至因为工作或其它原因,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人抚养,这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心理水平。这样的孩子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交往问题和情绪问题。

另一项研究是针对母亲和孩子的交往的,他们将婴儿分成两个组,一个是实验组,让孩子的母亲更多地和孩子交往,而且出现的多是积极的情感,另一组是实验组,或对照组,父母用习惯的或日常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孩子表现出较多的乐观情绪,而对照组孩子的乐观情绪则明显较少。人们可能认为成人和婴儿的谈话是对牛弹琴,实际上儿童是有感觉的,即使孩子很小,他们对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表情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儿童的孤独症和父母与子女有少的交往有一定关系。

最初发现儿童孤独症的是Leo Kanner,他于19xx年首次报告了这种行为的存在,之后,Rutter将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进行了对照研究。80年代以后,人们报告的孤独症儿童越来越多,我国也有很多报道,有的地方还成立了专门的孤独症儿童矫正机构。

人们一般认为,5岁左右可以确诊这种行为异常,但在此以前的诊断较困难,因为孩子较小,而且孩子的言语发展很不成熟,因此很难判断孩子是言语发展迟缓还是孤独症。Wny的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会发生较大的变变化,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也会出现一些差异,如大的孤独症儿童较少有刻板行为和强迫行为。Brask的调查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为4-5/10000。Rutter认为,早期的孤独症患者,其智商一般是正常的。但是,现在很多人的研究发现,70%的孤独症儿童心理迟钝(如Demyer等人19xx年的研究,Schopter等人19xx年的研究),而且认为,这些患者的智商是恒定的,可以预测

他们以后的成就。Kolvin的研究指出,儿童孤独症患者存在性别差异,男女孤独症儿童的比例为3.4:1。同时,有的人为,孤独症与社会地位有关,孤独症儿童多出现于高的社会地位的家庭。

二、孤独症儿童的症状表现

1.Leo Kanner的发现 Leo Kanner首次发现了儿童孤独症,他当时发现,这样的儿童有如下特征: 语言发展迟缓 沉默 不能正常和人交往 活动刻板 缺乏想象 这些儿童虽然外表和其他的孩子看不出什么区别,但其行为方式和其他的孩子有明显的差别。

2.Eisenberg和Rutter的比较研究 在Kanner之后,Eisenber和Rutter等人对孤独儿童和同年龄、同性别的其他正常的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Eisenber将孤独症儿童分为两类: 极端孤独:主要表现为言语和交往异常 活动刻板:经常重复单调的活动,如抚摸布娃娃等,活动千篇一律。

Rutter在对这些孤独症儿童作了较全面的比较研究之后,发现了3个典型的症状:社会机能缺失 社会交往方面存在严重失败,即几乎不能和人进行交往。

言语障碍 言语发音不清晰,不准确;理解言语困难,言语发展明显迟钝。

有强迫行为 如强迫眨眼或摇头等。 此外还有刻板动作,即反复地做同一个单调的行为,特别是手臂和手指的活动,注意集中于一种事情的时间很断。

3.DSM的标准 据《心理混乱的分类和诊断手册》第三版这一权威性的诊断手册所提供的标准,孤独症儿童的表现如下:

发病于30周以前、对他人反应普遍缺少、言语发展不足、言语是断续的、迟缓的言语模仿,发音偏转、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奇特,如对变换的环境的反应单一,对动物有接触的兴趣。

缺少幻想,嗜睡。

4.孤独症儿童的生理表现 身体活动 肌肉的张力减退,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较差,这可能与其大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有关。

脑电活动 孤独症儿童的脑电波有异常表现。Demyer将孤独症儿童和心理迟钝的儿童的脑电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65%的孤独症儿童的脑电波出现异常,而心理迟钝的儿童出现心理异常的只有37%。Gubbay研究也发现有30-30%的孤独症儿童有脑电活动的异常;而Demyer则发现,有异常脑电活动的孤独症儿童达到60-80%,其脑电波的特征是:集中,缓慢,有峰,有阵发的峰波。

发作 孤独症儿童有发作的表现,其发作包括类似于癫痫的发作,也包括其它混乱行为,如脱衣,砸物,打人,打自己,有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表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发作方式。

三、儿童孤独症的因素分析

1.孤独症的理论

(1)神经系统理论 人们对儿童孤独症的最早的解释是神经系统理论,人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是较合理的。首先提出这种理论的是Rinland和Huttetal,他们认为,孤独症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混乱引起的,具体而言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过高的结果。对一般人来说,大脑必须维持一定的兴奋水平或状态,人们在是这一状态下从事各种活动的。但是,如果这种神经系统的活动出现紊乱,就会出现异常的心理表现。这种兴奋水平过低,人们就无法顺利完成日常活动。但是,如果这种兴奋过高,人们便通过减少其它的身体活动来降低总体的兴奋水平,因此人们的活动少、睡眠多。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发现,儿童孤独症主要与网状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这样的孩子其网状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较高,即非特异性传导通路兴奋水平或活动水平的加强抑制了特异性传导通路的作用,这就促使了儿童活动的减少。同时,网状神经活动程度提高的同时,大脑的脑电活动水平也相应提高了,这都促使了儿童的唤醒水平的提高。

(2)社会心理理论 Ounsted、Goldfard和Anthony等社会心理学家用社会心理的理论来解释儿童孤独症的原因,认为家庭冲突是这种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即儿童孤独症是由于父母或家庭冲突引起的。Ounsted 认为,在父母和孩子的作用过程,父母的气质对孩子有很关键的影响,父母下列的气质和行为表现与孩子的孤独症的形成有关: 父母情绪冷漠 父母有强迫行为 父母性格内向 理智性较强 有精神分裂特征。

Goldfard则更注重父母与孩子的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他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病理性关系或作用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主要原因,这个病理性关系有下列特点: 父母和孩子缺乏交往 父母不太喜欢和孩子交往 亲情表现不明显 Antony认为,儿童孤独症与刺激缺乏有关,与父母和孩子接触少有关,孩子因刺激较少而出现单一的行为,久之形成习惯,从而出现孤独行为。Bettelheim认为,父母分居是造成孩子形成孤独症的原因。社会心理学者关注的主要是儿童孤独形成的家庭原因。

其他人的研究似乎与此相反,如Coxetal认为,孤独症儿童的父母一般受过较好的教育,或其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地位和职业都较好;还有的认为,孩子的孤独行为是父母的情绪问题的迁移。

(3)知觉失调理论 知觉失调理论是由Orintz等人于六十年代末期提出的。他们认为,孤独症儿童在控制知觉摄入上的无能是他们的孤独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他们不能维持稳定的知觉,这样就无法形成对现实的连续的、有意义的认识,无法形成对事物的稳定反映。他们是在对这样的孩子进行了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此理论的,他们发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在低唤醒水平和高唤醒水平波动,因此,这些孩子除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活动较少或几乎不活动外,还出现周期性的发作。

知觉失调理论对儿童的孤独行为有较全面的解释,既可以说明孩子行为的抑制,也可以解释孩子的发作,但是,提出这个理论的理论家并没有具体说明孩子的知觉失调的特征,以及对孩子的具体作用,对有些孤独行为,用这个理论无法解释,因为有的孤独症儿童并没有

知觉失调的迹象。

(4)神经心理理论 神经心理理论由Boucher和Marrongton于70年代中期提出的关于儿童孤独症形成的理论。他们认为,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和边缘系统损伤引起的遗忘有很多相似之处,边缘系统与人们的短时记忆有关。他们据此发现对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边缘系统中的海马损伤的动物也表现出类似于孤独的刻板行为,动物一般性活动增加,但探索性活动减少,不能够尝试错误,或不能够在错误中学习。但是,人们用这个理论去解释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实际的情况并不能完全支持他们的这个假设。

其他的研究者也提出类似的神经心理理论,如Prior等人认为,儿童孤独症与这些孩子的言语和认知性区域的损伤有关,是大脑左半球功能异常的特殊表现,因此其言语发展落后,并因此诱发了其它的症状出现。

2、遗传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很多人研究都发现孤独行为有遗传因素。研究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将孤独儿童的家族和非孤独儿童的家族的同类行为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比较其差异情况,很多研究结果发现,二者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70年代中期,Bartak等人作了这个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孤独症儿童的家族中,有25%的人患有这种心理异常,而非孤独症的正常的儿童这个比例则小得多。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是对双生子的研究,有人研究发现(Rutter),双胞胎的孤独症同时发病的比例是非双胞胎的5倍。他们还对21对双胞胎进行了研究,这些双胞胎中,每对至少有一个有孤独行为。其中,异卵双胞胎为10对,同卵双胞胎为11对,结果发现,11对同卵双胞胎中,有4对同时都存在孤独行为,而10对异卵双胞胎中,同时存在孤独行为的只有1对。这个研究虽然不能说明孤独行为和遗传的因果关系,但这起码说明,孤独行为和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2)生物因素 有人研究发现,儿童孤独症与其血液中的化学成份有关。

五翔色胺 Schain等认为,血液中的吲哚五翔色胺水平与儿童孤独症有关,他们将孤独症儿童、智力迟钝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血液中五翔色胺的水平较高。Compbell等人研究指出:高的五翔色胺水平和低的智力有关。但是,人们其他的研究并不能支持这样的假设,因为,服用降低五翔色胺的药物,使其水平降低后,孤独症儿童的状况并未得到什么改良。

血小板 Ritvo的研究似乎与此不十分一致,他们发现,孤独症儿童的血液中,其五翔色胺的水平是中等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孤独症儿童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水平则较高,和对照组差异显著。 多巴胺 Cohn等人研究发现:儿童孤独症与血液中多巴胺的活动水平有一定联系,因为,多巴胺与和五翔色胺存在着机能上的联系。 病毒 除了这些生物化学因素外,人们的研究还发现,儿童孤独症和病毒有一定关系(Chess),或者说儿童的孤独行为是有病毒引起的。具体而言,孩子的孤独行为与他们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应用医学的模式对这些小患者进行治疗。

3、后天因素

(1)孕期环境和出生 孕期的环境对胎儿存在影响这一论断已经是一种定论,如这种环境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身体发育、智力水平以及情绪和个性等。Orintz等人的研究指出,孕期的环境是造成孩子出生后产生孤独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母亲下列情况与孩子的孤独行为有关: 母亲孕期过度劳累 母亲患血毒症 母亲患其它疾病 阴道出血 Rh因素不和谐 此外,儿童孤独行为与出生因素有关,具体来说有下面两个方面: 母亲生产时的年龄较大 出生时间过长

(2)亲子交往 人们在研究了儿童和父母及其他家人的交往后发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父母特别是母亲和孩子的交往较多,孩子易于形成乐观自信的行为,相反,父母和孩子交往少会使孩子形成悲观抑郁的情绪。

言语沟通 亲子交往主要是言语的沟通,一般而言,父母和孩子有较多的、民主的沟通,孩子会有较多好的心理品质,而父母和儿童的沟通少则易于造成孩子的孤独行为。

非言语沟通 父母对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爱抚的动作等都是父母和孩子的言语沟通。较多正常的非言语沟通有时比言语沟通的价值还大,一般而言,父母和子女的这种正常的非言语沟通较多,子女和父母的关系较好,其心理承受力较大,否则,则易于出现情绪性的心理问题,如孤独和抑郁。

言语形成前的亲子交往 人们的研究认为,在孩子言语形成之前的亲子之间的交往是很重要的,如果这时的亲子交往少,或有交往问题,这样的孩子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形成孤独行为。孩子在言语前的和父母的交往一般都是通过发声和表情来交往的,通过一些社会化的游戏式的活动完成的,这种活动不仅对儿童的言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也影响到孩子长大后的情绪,如果这一时期父母和孩子的这种交往非常有限,那么孩子的主动活动,主动的发声就少,会出现类似于孤独症的行为。

Ricks和Wing等人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早期的言语活动似乎受到了破坏,和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和心理迟钝的儿童往往不会用表达性的声音表达自己意思,即使表达,他们的这种表达也具有个人特色,其表达方式是异常的。他们不参加一些孩子都喜欢做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此外,他们的模仿言语、手势和活动也有明显的缺失的表现。

有人专门对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将这些孩子和正常的孩子的言语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发展明显迟缓,而且有异常的表现,其异常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1)言语模仿异常。对正常的孩子来说,言语的模仿是较多的,但孤独症儿童的言语模仿现象要少得多;另一方面,正常的孩子很少有回声式的言语模仿,但孤独症孩子则有明显的回声式的言语模仿,如母亲说"乖乖过来吃饭",孩子也这样说"乖乖过来吃饭"。

(2)发声反复。孤独症孩子的发声活动少,如果发声,他们往往有发声反复的现象,将一个单调的声音多次重复,如"娃娃,娃娃,娃娃…"。

(3)理解语义困难。人们会发现和这些孩子的沟通有较大困难,困难之一是他们对人们的言语不做什么反应,困难之二是,孩子似乎不大理解人们的言语的意义,有时明显看出

孩子很困惑,因为无法理解言语的意义,他们就不能有适当的言语反应。

4、认知缺失

(1)非社会化认知 孩子的孤独行为也与其认知缺失有关。这些研究基于这样的发现:孤独症儿童有明显的认知困难,正常的孩子和父母有微笑和眼睛的接触的反应,而孤独症儿童则很少有这样的反应,这似乎是一种认知功能上的欠缺。Hermelin认为,孤独儿童的很多反应是非社会化的,或他们好象缺少社会化的反应,这往往不是儿童要去避免和社会的接触,而是由于孩子缺少社会交往技能,是由于孩子缺少内在的认知和知觉系统,这种认知缺失造成了孩子对社会的一致性认识的欠缺,从而使孩子出现非社会化的行为。

(2)言语缺失 孤独症孩子的言语缺失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不少人认为,孤独症儿童的交往失败主要是由于这些的言语缺失引起的,Fish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孤独症儿童中,有28-61%的存在不言症。由于这种言语方面的欠缺,这些孩子即使偶尔讲话,讲话的速度也很慢,特别是在开始讲话的时候。他们的言语很少有新的或创造性的句子,言语刻板、重复。

(3)符号缺失 Rutter研究指出,这种认识的缺失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而且也表现在对符号交往的运用上,他们不能很好地利用特定的符号从事相应的活动。Wing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指出:孤独症儿童的中心问题是这些孩子不会利用符号,这种利用符号方面的缺失可以解释孩子其它方面的异常,如交往和言语缺失等。

四、儿童孤独症的治疗

1、心理动力方法

(1)安娜的儿童心理分析方法 精神分析方法的创始人Freud的女儿安娜将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运用于儿童的心理治疗,创立了儿童心理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儿童孤独行为的治疗是有较有效的。

这个方法分下面两个阶段: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1)投儿童所好。父母、老师或矫正者要和孩子一起作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如果孩子没有活动的兴趣,一定通过耐心的方式让孩子和你一起活动。在共同活动的同时还要使用"同情"的方式,表现出和孩子一样的情感,孩子高兴,你也高兴,孩子悲伤你也悲伤。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在和孩子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有表现出对孩子的关注和兴趣,使孩子看出你很乐意和他们在一起,另一方面要表现你的优越性和才智。

(2)表现权威和价值。这一步的目的是让这样的孩子感到你的权威和用途,使孩子看出你有非凡的能力,能够作出很多他们感兴趣但自己又无法做成的事,如能够为他们设计很多游戏,能够为他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等,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你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3)情感联系的形成。前面两个步骤的目的都为了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如果前面的工作做得好,那么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是很自然的。这种情感联系的成份有两个方面,一是

孩子对你的喜爱和尊重,一是孩子对你的依赖,这种情感一旦建立,你便成为的中心,孩子会很乐意和你配合,做你要求他或她做的一切。孤独孩子的治疗的最大的困难是孩子的不配合,他们往往用不反应去对待你的一切努力,但是,这种情感的联系则消除了孩子的对立和不合作,因此,这种准备阶段是十分关键的。

治疗阶段 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沟通治疗。每天都要有专门的时间和孩子沟通,和孩子谈话,在这个过程鼓励孩子自己的言语行为,对孩子言语上的创新给予奖励或鼓励。鼓励孩子主动发言,鼓励孩子主动和其他人讲话,当孩子遇到这方面的困难时,及时予以解决。这时,矫正者可以为孩子布置作业,如每天要给自己或他人讲几个故事,每天要主动为他人打招呼,和自己的家人谈话几次。最初的作业要简单具体,以后逐渐增加难度,且提出一般性的要求。

(2)游戏治疗。这是矫正孤独症儿童较好的方式,因为这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多种技能,如活动技能,言语技能,交往技能等。最初的游戏可以是治疗者和孩子参加的,以后逐渐增加参与者,最好让孩子的朋友参加,让孩子的新朋友参加。治疗者开始是参与到其中的,如果孩子的技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时,矫正者可以退出,但要在周围指导,解决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治疗者完全脱离游戏,但游戏结束后,接受治疗的孩子必须向矫正者报告游戏的情况,如游戏的过程,自己的感受,自己是否满意,有什么收获,存在什么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处理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2)Bettelheim和Deslauries的心理动力方法 他们的这个心理动力方法和安娜的治疗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具体方法有下面三个。 和父母分离 既然儿童孤独症与父母对他们放弃、敌对和冷淡的情绪有关,而父母又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为,因此,将孩子和父母暂时脱离进行封闭式的治疗是很重要的。分离后的治疗要在特定的环境完成,在这里,孩子会得到各个方面的满足,可以有丰富的刺激,有无条件关心自己的人。

消除防卫 儿童的孤独行为可能是一种防卫,此外,儿童也表现过多的防卫行为,对他人形成了习惯性的敌对,他们往往用不理作为表示自己不满的方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一切努力消除孩子的这种敌对和防卫是很关键的。通过耐心、关心和活动参与的方式,让孩子感到你的真心实意。

治疗性游戏 既然孤独行为与孩子的认知缺失有关,与孩子的知觉困难有关,那么,利用一定的方式来纠正这种认识异常是很重要的,而治疗性游戏是较理想的方式,通过游戏,孩子可以获得很多感觉经验刺激,以弥补其感觉经验上的不足。但应注意,这种游戏与正常孩子的游戏不同,治疗性的游戏,不是让儿童获得新的知识,不是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主要的目的是让他们对这些刺激感兴趣,对和人交往感兴趣。

2、生物介入方法 儿童的孤独行为与很多生物因素有关,因此,有时生物的介入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其它的介入方式收效甚微时,或孩子的孤独行为比较严重,明显影响到孩子的发育或生活时可以考虑使用生物介入的方式。

研究表明,下列药物对儿童的孤独行为有一定的效果。

(1)抗惊厥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为了防止孩子的过度发作,这方面的药物很多,据具体情况确定药物使用的种类和分量。

(2)安非它明 这种药物主要用来减少孩子的亢奋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孩子的活动水平,使他们的活动水平适中,既无过度的亢奋,又无过度的抑制。但使用时仔细观察,因为这种药物有时会有失得其反的效果,即增加孩子的孤独行为,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立即停止用药。

(3)酚噻嗪和氟哌丁苯 这两种药物用以减少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但这个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这时孩子的学习困难会加重,体重下降也很快,因此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4)锂盐和其它药物 锂盐是抗抑郁药物,也可以用于孤独症儿童,特别对那些有攻击和伤害性行为的孩子,这种药物是有效的。其它如巨型维生素也有类似的作用。

对药物的使用要十分慎重。首先,使用药物的过程应有这方面的专家监督。其次,对药物使用的效果和引起的副作用要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如果其副作用明显大于治疗效果,要停止对药物的使用。

3、行为疗法

(1)奖励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缺少社会化的反应,如很少对人微笑,很少和他人交往,很少和他人主动讲话等,在治疗时应告诉孩子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这些社会化的行为,只要孩子表现出这方面的行为立即予以奖励,如给他们喜欢的物品,或给他们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的机会。同时,每天记录他们的行为的表现,确定他们社会化活动的基数,如每天平均表现出社会化活动的次数,如每天平均有5次社会化的行为,在进行治疗时,尽可能去鼓励孩子这么去做,如果孩子的表现比基数多,那么也同样给予奖励,并将孩子的表现记录下来,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

(2)惩罚方法 在对孤独儿童的治疗时,有时运用惩罚的方法可能是有效的。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减少孩子的非社会化的行为,如发作、攻击、自我伤害行为,以及在众人面前的沉默和对他人的消极对抗等。

当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时应立即给予惩罚,惩罚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1)惩罚要在其不良行为出现后立即进行,否则其效果较差。

(2)惩罚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被惩罚的原因,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被惩罚的原因,这样的惩罚基本上是无效的。

(3)惩罚的方式要恰当。惩罚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身体的惩罚,如电击,惩罚的目的是在对孩子惩罚后使他们产生痛苦和不愉快,有时,对孩子的身体的惩罚可能没有使孩子不愉

快,因此这种惩罚的方式是不适当的。一般使用的惩罚方式主要是机会剥夺,如不让孩子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等。

(3)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类似于惩罚的方法,但厌恶疗法有特殊的程序。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一般使用下面的厌恶方法。 电击 当孩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危险性,且人们无法控制时,可以使用电击的方法,如在孩子自我伤害、伤害他人和物品时,可以使用电击,使孩子产生对这个行为的厌恶。

复原(restitution) 当一个孩子发作时打了一个同学,这时立即让他将这个同学扶起来,将这个同学的衣服整理好,使这个同学恢复原样,这就是复原的方法。复原的方法一般用来对待孩子的发作行为。 (4)感觉消失方法 感觉消失方法(sensory extiction approach)的依据是是:孩子的一些发作行为,如自我伤害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感觉,即他们通过自己的这种行为获得了这种感觉上的满足。为了消除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孩子发作时,设法不使他们得到这种满足,因此,有人提出给孩子带一个手套,这样便可以逐渐减少他们的自我伤害性的行为。

3.特殊教育 对孩子的特殊教育是很重要的,其效果是很明显的,特殊教育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父母指导 实际上是对孤独症儿童的父母的教育。其内容包括让父母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一般特征,形成的原因;让父母学习有关的心理学 知识,如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让父母明确和孩子的交往的重要性,并使他们学会和孩子交往的方法;让父母掌握一些常用的矫正程 序,在家庭对孩子的这种孤独行为进行矫正。

丰富刺激 孤独症与孩子的刺激较少有关,一般的刺激和单调的刺激很难使孩子兴奋起来,因此,提供给孩子丰富多彩和新异的刺激,有 助于丰富孩子的活动,从而使孩子活动的水平提高。

更多相关推荐:
六一儿童节宣传标语

六一儿童节宣传标语一学校教育1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3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培养少年儿童道德思想素质4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5开展道德建...

幼儿园宣传标语

幼儿园宣传标语1同在蓝天下和孩子共同成长2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3今日的学校之星明日的社会之星4自信健康快乐感恩5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也是我们的责任6新的希望爱的阳光我们与孩子一同成...

六一儿童节的口号标语大全

优秀家长自荐书对于孩子我一直心怀愧疚因为我陪她的时间实在太少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优秀家长自打她七个月断奶就基本是婆婆带上幼儿园时有一次不记得什么缘故我回家早兴冲冲去接孩子老师问我是郭雨菡的什么人我说是妈妈老师笑着...

幼儿园环保标语

幼儿园环保标语一关于花花草草的儿童环保标语同花儿一起开放和小树一起成长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高高抬起你的脚花儿草儿对你笑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春小树苗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小花小草传芳香请你把路绕一绕小草微微笑...

六一儿童节宣传标语

六一儿童节宣传标语热爱儿童保护儿童关心儿童让健康幸福的新生代儿童在新时代茁壮成长人生春秋六十载保障儿童权益儿童尤为一枝花关怀儿童成长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开展道德建设教育培养少...

六一儿童节条幅标语大全

六一儿童节条幅标语大全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2忽视教育等同于忽视儿童未来的希望3感谢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心4好生保育儿童发展德智体美从娃娃抓起5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六一儿童节条幅标...

6条庆六一儿童节的条幅标语

16条庆六一儿童节的条幅标语用心去呵护没有雨伞的孩子让爱来温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一心为留守宝贝着想两耳会听得悦耳童音幼小心灵开红花歌舞欢腾庆六一心心相连牵手为家1培养祖国的花朵抚育人类的未来2热爱儿童保护儿童关...

26条经典的幼儿园宣传标语

经典的幼儿园宣传标语26条1同在蓝天下和孩子共同成长2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3今日的学校之星明日的社会之星4自信健康快乐感恩5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也是我们的责任6新的希望爱的阳光我们...

幼儿园标语大全

幼儿园标语大全同在蓝天下和孩子共同成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今日的学校之星明日的社会之星自信健康快乐感恩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用太阳的光辉照亮孩子的心房让我们的孩子快乐的走向阳光走向明天孩子老师...

幼儿园标语

县府幼儿园标语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树立教师良好形象2教人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3倡导和谐校园真善美争做师德规范好园丁4爱教育培育敬业精神爱幼儿提高育人水平5让爱成就我们的孩子成就我们美好的生活6普通话是...

幼儿园标语大全

幼儿园标语大全幼儿园标语大全1幼儿园孩子快乐的家园理想的起点2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也是我们的责任3新的希望爱的阳光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4美丽的花朵迎着朝阳成长稚嫩的小脸透着无限希望5新起点新方向我们在阳...

幼儿园办园理念标语

幼儿园办园理念标语给孩子一个美丽的起点用爱养育用心教育育人为本服务为先因材施教培育栋梁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爱自由教育为本用爱养育用心教育用我们的爱托起孩子们的美好明天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优秀苗子造就有用人...

儿童标语(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