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农村留守儿童

时间:2024.5.15

社会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调查目标: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0日至30日

调查地点:邓李乡部分村庄

调查对象: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及亲人。

调查形式:面对面交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引言:留守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成为一个普遍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由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为此,应学校号召,为了正确认识国情、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借暑假机会进行社会实践,主要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据统计的相关数据得知,在所有的留守儿童76%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祖父母或与其亲戚居住在一起,另有24%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居住在一起。在所有留守儿童中,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极大矛盾,有19.4%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经常联系,并仅有22%的留守儿童在与人闹矛盾时选择向父母诉苦。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7.9%;学习良好,占33.9%;学习成绩一般,占44.1%;学习成绩较差占6.4%。其中,有70.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3%。

此外,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 “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 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

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监护人的不重视,大多数的老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生”,缺乏正确的引导,是许多留守儿童养成诸多不好的习惯。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综合考虑,留守儿童的存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主要问题及原因表现在一下二个方面:

1、生活状况方面:隔代教育,与父母间的亲情缺乏,心态逐渐失衡;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 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2、学习状况方面:学生习惯不良,成绩不佳。教育单调,安全难保障。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他律阶段,自律及自理能力较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理,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约1/3的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校规校纪,常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撒谎骗人和欺负同学。

三、关于留守儿童的思考与建议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四、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深的了解到留守子女的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这个问题也为全

社会所关注。这次实践的范围不大,但反映了农村的留守子女现状及他们面临的问题,在实践中,大多数家庭对我的实践表示支持,他们也感觉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但由于时间短暂,这次实践不能反映所有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但这次实践不仅是我个人对家乡留守子女的关注,更是我校一直关注基层,关心社会理念的体现。实践出真知,这次实践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关注留守子女,关注社会,关注新一代的健康成长。

学员十七队---庞文彬

2015-8-5


第二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心得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状况良好,但初中教育问题明显。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就大幅度下降了,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这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严重不相符合的。因此,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加强和巩固初中教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为了掌握这些状况的现状,寻求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我利用暑假在临近的各乡村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慰问。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68%的留守儿童与其祖父母住在一起, 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43%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担心态度的,有49%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安全感的。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被送到了当地的寄宿学校,有相对安定的学习环境。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在生活上能够有所照顾,但是在学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予不了任何辅导。在调问卷查中,49%的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只有46%的留守儿童在周末学习,玩的人数达到14%。在学校学习态度好的留守儿童只有48%,35%的同学写作业是出于老师的要求。在被调查的100名留守儿童中,有77%的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外,没有其他的学习途径了。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90%的留守儿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他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在某个特别时期心态异常,出现失常的情况,严重的儿童也出现了偏激的举动。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部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最为关注的是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关爱。

(一)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要

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差,很多甚至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功能无法有效发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的投入,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不能有效地提供有利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三)社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迫在眉睫。要构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老教师、老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群体构成一张补缺拾遗的监护网络。有条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应设立图书室和活动室,让留守儿童有个活动的场所。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在农村的作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社会的关心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的各种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委、政府能够真正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关护、关心,就能够达到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一定可以得到保障。

(四)对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

当代大学生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道德了解不深。在辽阳,能够参与的社会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以后我们上网看报的时候应该更多的了解社会,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我们从童年走过,烂漫的人生季节他们也应该享有。我们今后更应关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们。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有一些人……

稚嫩的小手远离父母的温暖

有一些人……

澄澈的眸子渴望父母的身影

有一些人……

幼小的心灵等待父母的慰藉

……

20xx年暑期,我校团委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调研地点是宿迁市仓集镇,该地北临连云港市西临徐州市。作为社会实践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事先将想要了解的问题罗列出来,在与他们聊天的时候把我们想问的问题有技巧地问出,让他们觉得我们与他是在平常聊天。

经过几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差。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及时的父母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耳朵确实,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成绩优秀的仅占2——3成,大多数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当然,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一副重担,一头挑着生活,一头挑着学习。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但这种情况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小。

(二)较多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不良。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甚至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仓集中学的韩成勇父母外出打工,由其60多岁的爷爷奶奶代养。由于两位老人岁数较大,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对韩成勇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爷爷奶奶的话,我行我素;从跟他的交谈中发现他还有点厌学。

(三)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出现偏差,道德缺失。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孩子。在4——15岁之间的孩子,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加上平时很少与父母通

电话,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冷漠、脆弱、孤僻、任性、暴躁。有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

三、造成以上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父母亲关爱不够。父母亲常年累月在外打工,半年甚至一年都难得打一次电话、写一封信、寄一本学习用书,不能很好地与子女维系亲情,沟通交流。他们往往以为给子女买了几身衣服、交清了学费作为自己关爱孩子的全部。很少与孩子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只注意孩子是否长高了、长胖了,考试考了多少分,很少关注孩子内心的渴望,以及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是否养成。

(二)监护人自身约束力偏低,监护管理不到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其他亲戚,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吃得饱,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部出事就尽到了责任。甚至部分监护人,因为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也照顾不周。同时,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能再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渴望,无法及时给孩子从内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社会各界关注不够。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往往易被忽视,学校往往重视升学率而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较多关注,而把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留守学生养成问题学生、差等生而放任不管。仓集中学的蒋学花同学,属于单亲家庭,父亲残疾,还有个弟弟,父亲重男轻女意识严重,她在家什么活都要干,在与她交谈中,她说自己喜欢写小说,当问其原因时,她的回答令我们每个人吃惊。她说现实世界太残酷,而小说中的世界比较完美,可以看出她对现实的不满。

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

(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

各中小学校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地方,教育好坏应当包容更多地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

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班会、联谊会、讲座等,引导学生相互团结、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加强寄宿管理。请县镇有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给基层以项目财力支持,扩大寄宿制学校的覆盖面,并按照留宿的留守儿童数量,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让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吃住。一是以解决家中无人照顾的问题,二是方便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发展积极向上、开朗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四是可以排除留守儿童上学往返途中的安全隐患。

(二)发挥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往往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家长一定要转变为教育人观念。不少农民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过低,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抱有“孩子大了打工也能挣钱过日子”的思想;这些错误的教育人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切实加以转变。

其次,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不知道班主任是谁,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了。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

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和打电话、写信的方式,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第三,家长也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

通过几天的调查,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的心灵也受到很大的震撼。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的孩子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县镇政府、社会各界组织、学校、家庭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编制一张呵护之网、和谐之网,把留守儿童们网在其中,让他们尽情享受应有的亲情,享有与其他儿童应有的一切,健康快乐的成长!让留守儿童们“留守”快乐,“留守”希望!从而构建和谐家庭,营造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附件一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学生姓名张威专业班级机制1班学号1003010136籍贯湖北枣阳调查时间20xx711地点武汉工程大学调查人签名张威20xx年7月11日1武汉工程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关于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随着农村富余劳动的转移,进城务工农民日益增加,他们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也日益增加,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成为一衷煺遍的社会现象。而这一现象的…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留守儿童)

关于广西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学院班级前言在我们国家有这样一群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去关心他们就是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最新权威显示目前在全国农村有5800多万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约占总数的278其中14岁以下的农村留...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报告姓名:班级:院系: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实践目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也相继出现,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些年来,社会公群体作为一个…

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社会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班级学号姓名这个寒假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上海世博知识地震避险知识等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走近孩子,走进幸福——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系部名称:民航飞行学院专业:民航运输管理年级:大一班级:*******姓名:***学号:***********实践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政府及小学实践时间:20x…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摘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经使社会上存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多数远离父母于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存在而且他们与父母在思想等方面缺乏交流沟通养...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专业年级姓名学号前言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时间地点现将此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活动内容一调查目的为了能够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及时纠正他们的叛逆行为...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题目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学院行知学院班级机械101负责人叶小康联系电话662551指导老师陈郁华日期20xx年10月9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

关注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报告

关注民生实践成才心系民生材冶学院赴清原社会实践团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普遍的情况是城市经济较农村经济发达所以许多人选择到沿海发...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八大队一区队吴林和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1月20xx年2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调查地点临近的各乡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摘要在暑假期间对省市县镇农村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在现在的农村入城打工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