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方案

时间:2024.4.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方案

一、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写心得体会(学生以个人形式全体参与)

1.每名学生精读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文章,写出不低于1000字的读书心得,第9周交纸质心得体会1份到主讲教师处,由主讲教师评分(总分40分)。具体评分标准根据教师的讨论情况再定。

2.读书心得的格式要求:

用A4纸打印; 首页要求有封面,在封面上方适当位置,用2号、宋体、居中方式写清心得体会的题目、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读书心得第一页上的题目用3号加粗宋体来写,正文用“小4”号宋体,单倍行距,“页面设置”为:上:2厘米,下:2厘米,左:2.2厘米,右:2厘米,请装订左侧;在读书心得右下角插入页码。

   

附:原著选读参考文章(可自选参考原著文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

《资本论》——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

《反杜林论》—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

《国家与革命》——列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实践论》—毛泽东               

《矛盾论》—毛泽东

 ……

附封面设计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心得体会

题   目:                                                                        

                                               

学   校: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二、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形式全体参与)

1. 原则上在自然班以10人为一组分成若干调研组,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共同完成一项调查报告。本学期第12周以小组为单位须把以下材料交由指导教师处:

(1)交调查的原始材料如调查问卷表或访谈音频等(附在调查报告内);

(2)交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纸质版和电子)(模板附后);

(3)交PPT电子汇报材料(PPT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其中包含调研时以及撰写报告时的代表性照片或视频)。

2.格式要求:

调研报告的的封面写清楚调查题目、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小组长姓名及指导教师姓名。所交电子文档(调查报告和PPT)需将所有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名称为班级名称和小组组长姓名(如:化11.1 黄华)。

3. 成绩考核标准、方法:

调查报告的总分为60分。任课教师根据小组的调查报告、调查问卷、PPT的质量以及小组成员的实践态度等综合评出成绩。原则上,所有小组成员成绩大体一致,但如果出现明显搭便车行为,该同学成绩记为小组成绩的50%。

参考选题(可自选题目):

1.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

2.当代大学生对资本主义认识的现状和分析

3.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现状和分析

4.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分析

5.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分析

6.大学生勤工助学情况的调查分析

7.大学生恋爱问题调查分析

8.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

9.大学生网恋问题调查分析

10.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查分析

11.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分析

12.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13.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分析

 14.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负面因素调查

 ……

  

附调查报告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调查报告

题   目:                                                                        

                                               

学   校: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组长姓名:                       

调查地点:                       

指导教师:                       


第二篇:20xx-20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2013-2014第一学期复习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理论来源。

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 (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3、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①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③物质决定意识。这些表述严格地说都是等同的。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2,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主要的有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4、理解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意识;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世界是精神、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确定为世界的基础,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5、意识的本质及意识的能动性。

1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的本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意识现象。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马克思说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会凭空产生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就其反映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1)意识能动性

意识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其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即意识在反映世界时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主观创造性,具有揭示本质和对生理起控制调节的作用。二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形成人化自然。唯心主义否认物质决定意识,夸大意识能动作用,机械唯物主义则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2)意识能动性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

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趋势。

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及其辩证关系。

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2、二者的辩证关系: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7、简述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的平衡状态。

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在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的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

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8、实践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第三,科学实验。

9、社会生活实践本质的主要表现。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唯物辩证法与分歧。

1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不得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其二,每一个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共性比个性抽象、深刻,矛盾的个性比共性具体、丰富。<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特殊总是普遍中的特殊。<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的普遍性在另一条件下可能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1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15、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换。又称渐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与质变相对。 质变、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同量变相对。又称突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讲述“笨人吃饼”的故事,说明:没有一定的量的变化,质变就不会发生。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3、 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16、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实践给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资料,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人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xx20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

18、认识的本质及其辨证运动过程。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1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绝对真理如果离开了一个一个这样的有条件的相对真理,那它是无法存在的。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不断地发现相对中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使真理的绝对性不断拓展和深化。

2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的认识,只有作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确定认识的正确与否。

具体过程就是:通过社会实践,得到众多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分析和整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理性认识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即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以检验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如果理性认识能够有效推动和促进社会实践,那么理性认识就是正确的;如果理性认识不能促进实践,反而产生了“制约”,那么理性认识就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并未完善,必须加以改正。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辨证关系。

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推动生产发展和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2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

经济基础状况

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2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

20xx20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

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

27、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两对矛盾中“一定要适合”的矛盾的运动规律,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一)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任务不是充当“救世主”,而是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因此,要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尊重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革命首创精神。(二)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和执行者。一切共 产 党员,包括党的领袖在内,都是社会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决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共 产 党员都要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向人民负责作为自己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把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确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领导群众,首先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有事和群众商量,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群众观点的有机整体。

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路线,它包括两个方面:(1)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首先要在政治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加以实现。

(2)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决策。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坚持群众路线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实行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前提,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又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保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综上所述,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30、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获利多;高于则获利少,亏本甚至破产。

商品的价值量: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其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的是体力或脑力劳动,不管制造商品的是哪一个行业,制造商品的人的劳动的质是一样的)。

3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2、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前面两是最基本的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指的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

33、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作用及其局限性。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

③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

④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以下情况:

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

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内容,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 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因此,他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引起价格高于价值,获利较多,就会扩大生产,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部门,反之退出这个部门,价值规律就是这样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的,使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保持平衡的。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当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在和别人相同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多,又由于同种商品出售时,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他在商品交换中获利就多,反之就少,或亏本。这样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

(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3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特殊使用价值。

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

20xx20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自然界物质的性质和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一切因素都属于资本家,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20xx20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属于资本家。

但是生产使用价值不是资本家的目的,其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出商品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如果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则商品价值中就没有剩余价值,这时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形成的新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则产生了剩余价值,这时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增值过程。

36、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含义、划分依据及其划分的意义。

1)含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结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2)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剩余价值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可变资本,是它(劳动力)使得价值发生增值,而流动资本是一次性投入生产,并且一次全部收回其价值,比如原材料、劳动力、燃料等,而固定资本是逐渐转移,逐渐收回的,比如机器、产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

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3)意义

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通过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

37、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8、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的劳动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基本形式。

4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及其源泉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重要源泉。。

41、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及其社会后果。

42、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43、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用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些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商品,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用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从生产领域回到流通领域,把由生阶段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并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4、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 产业资本是指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产业资本的运动包括单个资本(又叫个别资本,指投入一个企业的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也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动。

(2)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形式出发,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3) 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和职能是

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4)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5) 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是它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 产业资本循环要连续不断地进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②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这两个条件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2) 通过对资本循环的分析,深化了对资本本质的认识。资本本质具有两个特征:第一,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阶级关系,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特定的阶级关系。第二,资本还是一种运动,是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资本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增殖。所以,资本只能理解为一种不停的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4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

生产时间 :劳动时间、劳动过程中断时间、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流通时间: 购买时间、售卖时间

生产资本构成: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比重;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46、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及理论前提。

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4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周期性的爆发的物质基础。

48、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在

49、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形态。

50、垄断及其垄断形成的原因。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一,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之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第二,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第三,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5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马克思曾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一个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马克思认为"垄断"和"竞争"都是好东西,因为它们都是经济范畴,是认为竞争和垄断是商品经济固有的经济规律,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是一种经济形态,它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52、金融资本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统治。

5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 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5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实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的利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融合在一起,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垄断统治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2)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5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

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可分为起源、初级、中级、高级阶段;15世纪,资本主义国际贸易(掠夺性贸易)在欧洲萌生,为后来的生产国际化和今天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进行了一定的物质准备;18世纪中叶,发生第一次技术革命,随着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国际经济活动主要内容是原料和商品的贸易,人类经济活动进入生产国际化的初级阶段;19世纪下半期,发生第二次技术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除扩大商品输出外,还大量输出资本,人类经济活动进入生产国际化的

中级阶段;战后,发生新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类经济活动开始进入生产国际化高级阶段——全球化阶段。

(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能够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发展中国

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5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5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多样性。

社会性质和制度:

封建社会帝皇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一个大家族霸占,唯独皇帝有权把生产资料分封给亲属私有或臣僚私有,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地主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资本主义私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少数人霸占,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使得没有任何人可以骑到任何人头上剥削压迫。

58、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更多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姓名学院专业学号导师实践锻炼地点华润万家实践目的与意义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

社会实践报告书题目科学技术发展的利与弊分析姓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10级贸易1班学号**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经济系报告提纲一、引言(一)选题背景(二)研究目的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一)科学技术的概念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学期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前言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为了贯彻落实好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

附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20xx20xx下实践报告选题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年级20xx级系别专业班级文学部旅游英语班团队成员姓名龙成指导教师陈彩利日期20xx06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学期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前言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为了贯彻落实好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学期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前言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为了贯彻落实好这...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笔记(珍藏版)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笔记珍藏版绪论课前索引学习指导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内容是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可概括为六个字历史含义方法即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作业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第一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升本121姓名姜青峰学号82601121131南京工业大学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摘要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题目

关于原理课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意见各位老师现在把实践教学有关材料见附件发给大家请老师们见到材料后立即布置给学生社会实践可分组进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45人为宜实践前老师要对学生调查提纲给予指导调查结束后要求学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