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时间:2024.4.27

第九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第一节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的组建原则、基本要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医院应成立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急诊应急护理小组,接受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的指挥和调度,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需求。

1.急诊应急护理小组的组建原则:

1.1以医院急诊科护理力量为主 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应急护理小组是适应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急诊护理工作的需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应急护理小组抽调人员的基本原则,是以医院急诊科高年资护理人员为主,并抽调ICU、心内科、神经外科等急重患者较多的科室高年资护理人员参与,被抽组的护理人员必须是思想作风好、护理技术过硬、有坚强的战斗力,抽组后的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应具有机动性能强、有独立护理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护理救援任务的保障功能。

1.2不影响医院的基本运转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组建的目的和最终目标,是组建一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适应紧急情况下各种伤病员的护理、也适宜平时紧急卫生救援的应急护理组织。抽组以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转为原则,平时参与正常上班,发生突发事件时,接受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统一调度。

1.3不增加编制 组建急诊应急护理小组是在不改变医院组织机构、现行体制,不增加医院编制,不影响正常的医疗保障任务,按照医院现行体制,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的护理应急保障组织。

1.4集中管理,合理调度 服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与其他小组分工合作,力保安全,预防为主、依法办事、坚守岗位、责任第一。

2.急诊应急护理小组的基本要求:

2.1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应服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积极开展本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工作,应对外界的护理求助,要确保把其它机构、组织及公众对护理相关的求助及需求,传达到应急小组的相关人员。

2.2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人员从医院急诊科抽调护理骨干力量,要求爱岗敬业,综合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各种复杂情况;

2.3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定期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和各种模拟应急演练,培养争分夺秒、快速反应的理念,提高应对突发时间的综合素质;

2.4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由医院护理部集中管理,按需合理安排,统筹调度,使人员管理更科学、岗位职责更明确。

第二节 小组工作职责

医院护理部应该在医院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常态管理下,由护理部负责日常工作,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直接接受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的指挥和调度,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工作职责如下: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预案 根据近年来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发生特点,在医院应急预案的框架下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突发灾害和灾难事故应急预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群体交通伤员的抢救预案、集体食物中毒抢救预案、重大突发事件报告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大困难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而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无论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各类中毒事件、生活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各类恐怖事件,还是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都会出现大批量伤病员。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会超出医院抢救承受能力。如果医院事先没有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必然会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因此,针对性地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对提高应急抢救能力极为重要。实用性是在预见性的同时使应急预案具有简单易行、适用广泛的特点。此外,预案必须系统地反映在不同情况下的指挥程序和内容,主要包括向各执行任务单位发出号令的顺序,准备行动的要求、人员、装备数量及编组方式。如制定大批伤病员分类及转送标准。大批伤员出现时,要对其进行分类等。

2. 建立应急护理救治队伍 抽调全院重点科室如急诊科、ICU的业务骨干参加医院的急救医疗队。建立以护理部为中心的三级应急管理体系,成立护理应急指挥小组。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救治队伍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人力保障。医务人员无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不明原因疾病或中毒事件,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思想,对控制灾害蔓延、减少灾害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护士是这支应急队伍的重要力量,对他们的培训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在制定的重大突发事件报告预案中明确规定:突发意外事件的报告通常是护士的责任。因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定期进行应急处置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门、急诊是接诊传染病的第一线,也是院前、院内急救的部门,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在瞬间就要投入一线参与突发事件的抢救工作,护理部应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提高其急救技术,同时应加强急救技能的研究。护士需正确识别传染病的特征,发现线索、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并及时报告。如对近期发生不明原因临床表现相似的患者,或发生家庭式传播的患者且近期明显增多时,应想到有无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趋势。

3.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人员培训:拟定培训计划,采取全院培训与重点科室培训相结合,专题讲座和技术演练相结合方式进行培训。培训教师为院外和院内专家以及本院护理专家为主。培训内容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原则、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的抢救、集体食物中毒的救治、护理人员在高危环境下的职业防护、预防禽流感及猪链球菌感染的知识培训等。

4. 应急物资准备:急救物资准备和管理实行责任制,由护理部制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将相关科室例如手术室、供应室的护士长编入指挥小组,以保证应急时物质能及时到位。

应急物资的储备是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实施应急预案的基本保证和先决条件。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艰巨性、危险性等,医院应有针对性地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器械,以满足应急需要。

5.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工作要点

应急工作分为应急准备、临战预备、战时应急三个阶段,在应对突发事件时,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首先应把握几个要点:

5.1接到报告后, 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应立即着手了解突发事件的初始情况和

动态发展情况变化,时间、地点、原因、伤员情况等,迅速启动预案,评估所需物资量,人员的准备情况。

5.2通知有关人员或全体人员进入临战状态。

5.3物品检查。

5.4在得到上级指挥系统的指令后,做出护理工作部署。

5.5积极主动与医教、后勤、院办等部门合作,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5.6密切关注并及时反馈应急抢救工作进展情况,预案启动及执行情况。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必须有1名副组长在现场,及时向院领导和护理部提供救治情况。

5.7应对突发事件时要协调好日常工作和应急工作的关系,保证医院日常护理工作不受影响。

5.8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写出报告交院指挥部。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制定

建立与完善护理应急预案体系是急诊应急护理小组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任务之一。“预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预案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建立与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体系,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由于各家医院地理位置、软硬件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是建立在对医院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以及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1.应急组织体系

健全的应急组织体系是急诊应急护理小组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前提。医院护理部应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成立“护理应急领导小组”和“护理应急救护小组”。“护理应急指导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和科护士长组成,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体系的修订与应急救援时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除“护理应急领导小组”外,还需要从急诊、ICU等科室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护理应急救护小组”,该小组成员主要职责是在“护理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各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护工作。

2. 应急运行机制

科学、合理的应急运行机制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发生突发事件后,往往需要人为启动应急预案,应急体系还未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动启动机制,因此,关于应急预案运行机制的研究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简约化的应急运行机制才能切实提高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应急综合能力,为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并通过流程图的形式使护理应急救援模式和流程一目了然且便于推广。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护理应急领导小组”首先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性质以及严重程度确定应急救援所需专科护士的种类以及人数,然后通过电话形式对“护理应急救护小组”相关人员进行联系、调动以及救护任务安排。作为突发公共事件护理人员的储备力量,建议急诊应急护理小组成员不参加本科室的夜班轮值,既能保证小组成员及时加入到应急救援中,又不会对本科室的护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

3.应急保障

能否提供充足的应急保障关乎整个救援工作的成败。由于应急保障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参与,因此,应急保障面临诸多实际困难。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应根据“预防为主,平站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原则,把“应急保障”作为应急管理

工作的难点、重点,对医院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通过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的形式强化全体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为应对今后的各类突发事件做好了充足的知识与技术储备。其次,护理部定期组织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对科室床位数以及呼吸机、抢救车、基数药品等救援物资进行核查,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物质保障。另外,护理部还将供应室、营养室纳入应急保障的特殊科室进行管理,以确保应急状态下的后勤补给充足、及时。实践证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应急保障制度是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主要保证。

2. 4 监督管理

为切实提高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医院不仅应组织“护理应急领导小组”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对本院专项护理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而且还应通过考试、考勤等形式对全院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护理应急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就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汇总、归纳,并提出整改措施。

在突发应急事件中,及时启动护理应急系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任务,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培训、调配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由于应急管理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加之应急管理又是一项巨大、综合、复杂、开放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医院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体系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第四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

护理应急预案是在国家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是急诊应急护理小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评判急诊应急护理小组应急准备状态、检验急诊应急护理小组成员实际操作水平,帮助应急护理小组人员增强责任感,掌握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预案中缺陷和不足等具有重要意义。

1.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1.1 对制定的护理应急预案进行检验,评价和保持护理应急能力;

1.2 通过演练暴露出护理应急预案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1.3 通过演练加强护理应急机构和人员之间的协调能力;

1.4 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应急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1.5 进一步明确护理应急领导小组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提高护理应急救护人员应急水平。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流程

2.1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策划

2.1.1成立应急预案演练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

2.1.2制定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并进行审核

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的编写以演练情景设计为基础。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主要包括:

(1)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适用范围、总体思想和原则,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假设条件、人为事项和模拟行动,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目标、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法,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程序,控制

人员、评价人员的任务及职责,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所需的必要支撑条件和工作步骤。

(2)情景说明书。情景说明书的主要作用是描述事故情景,告知演练人员演练活动的初始条件和初始事件。

(3)评价计划。主要是对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目标、评价准则、评价工具、评价程序、评价策略,以及评价人员在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准备、实施与总结阶段的职责和任务的详细说明。

(4)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控制指南。即有关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控制、模拟和保障等活动的工作程序和职责的说明,主要供控制人员和模拟人员使用。

(5)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现场规则。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现场规则是指为确保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

2.1.3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时间

2.1.4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过程安全措施

2.1.5下发演练正式通知。

2.2演练准备

2.2.1检查物资、设备安全可靠性;

2.2.2划定演练区域,设定警界线;

2.2.3告知演练周边居民和邻近单位安全注意事项。

2.2.4组织参与演练人员学习和培训

2.2.5通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2.3演练的实施

应急演练阶段是学校事故应急演练过程的核心环节,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演练活动始于学校发布的警报消息。在演练阶段,参演应急组织和人员应尽可能按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响应要求进行演示,即“自由演示”,由参演应急组织和人员根据自己对最佳解决办法的理解作出响应。策划小组负责人的作用主要是宣布演练开始、结束和解决演练过程中的矛盾。控制人员的作用主要是向参演师生传递控制消息,提醒演练人员终止对演练具有负面影响或超出演练范围的行动,提醒演练人员采取必要行动以正确展示所有演练目标,终止演练人员不安全的行为,延迟或终止演练。演练应包括以下过程:

2.3.1 事故报告和判断;

2.3.2 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2.3.3 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开始;

2.3.4 现场应急恢复。

2.4演练情况的评审

演练评审的目的是确定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检验各应急组织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为了全面、正确地评价演练效果,必须在演练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各参演应急组织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评审人员。评审包括以下内容:

2.4.1 评价人员访谈演练人员;

2.4.2 演练参与人员书面自我评价;

2.4.3 演练机构领导主持评审会;

2.4.4 对演练过程的有效性,符合性、适宜性进行

评审,提出不符合项或整改项。

2.5 参与演练总结报告

整个应急救援演练内容结束后,要对演练效果做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拟定整改计划。

2.6 重新修订或完善护理应急预案

演练报告得到认可后,相关部门对应急救援预案要进行重新修订,修订后的护理应急预案,要正式下发到相关科室和应急护理小组成员,同时对重新修订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发布,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第五节 急救绿色通道的启动

为保证危重伤病员来急诊后能集中人力、物力抢救,并对其优先实施检查和抢救措施,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医院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是指重、危伤病员被送到急诊科,在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的一套快捷有效的急救服务。它充分体现出急诊工作的安全、通畅、规范、有效。

1.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1.1三大要素

急诊绿色通道应具备三大要素:医生护士、卫勤人员以及基本的抢救仪器设备。急诊科是医院第一线的“前哨”,也是医院的窗口,急诊的首要任务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对急诊患者早期处理。因此,为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急诊绿色通道的医护人员更应该是急诊科的精英。工勤人员应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而急诊室中的基本抢救仪器设备应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备用状态。

1.2 管理要求

为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

1.2.1工作制度 通道各环节均须保证训练有素的人员在位。一般抢救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急危重患者抢救应由急诊科医师和急诊护士长组织抢救,在积极抢救、维持生命体征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急招有关科室人员到位,会诊并协同抢救。遇有大批患者、严重复合伤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务处,按各医院或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院内急诊救护保障预案》实施。患者在抢救室经急救处理后尽快分流,不超过24小时。

1.2.2设备及人员设置 抢救室及ICU应配备包括多功能监护仪、除颤、起搏器、呼吸机、气管插管(切开)、深静脉置管、输液泵、洗胃机等设备及部分快速检验仪器和各种抢救药品。ICU及观察室床位及人员编制视具体需要而定。设备及人员配置不能完全以经济效益或柑入产出比而定。

1.2.3人员要求 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医生护士要训练有素、技术熟练,胜任抢救各种危重病急救患者的需要。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急诊科的工作人员面对的主要是危重急诊患者,必须反应敏捷、分秒必争,这就要求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即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是作风素质。要快速准确,快速指患者到科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到位,否则易引起医疗纠纷;准确是认真负责的体现,是保证诊治抢救患者质量的关键,严密谨慎,要了解病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切不可道听途说、盲目从事,这就要求每位医护

人员认真细致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急诊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认真积累经验、虚心好学,不断吸取新知识,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此要加强继续教育,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更新、提高以及基本技能培训。本科医护人员应起骨干作用,尤其是作为固定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更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这对目前多数医院急诊科支援型模式更有实际意义。

1.2.4组织管理 急诊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急诊科应直接隶属于院长和医务

部门领导,以利于科室间协作。应明确急诊科有权协调组织抢救,坚决杜绝各自为政或推诿现象出现。院内应建立专家急救网,做到召之即来,并充分发挥出各专科的特长。科室领导既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冷静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应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及规范服务。制定内容应细致、具体,并严格考评。为保障绿色通道通畅,还应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激发大家爱岗敬业热情。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应重视社会效益及救死扶伤,在医护人员待遇及解决后顾之优等方面子以政策倾斜,以鼓舞

工作人员热情,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1.3急诊绿色通道的收治范围

凡危及患者生命的伤病均属收治范围,如内科常见的各种疾病包括急性心肌

梗死、急性中毒、呼吸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外科常见的疾病包括各种车祸、工伤病员、严重的急腹症等;妇产科的官外孕和小儿科的高热抽搐等。患者或陪客出示医保卡、身份证、工作证、离退休证、保险卡、银行卡等有效证件即可直接进入“绿色通道”先行抢救,在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再补办收费手续。

为保证危重伤病员来急诊后能集中人力、物力抢救,并对其优先实施检查和

抢救措施,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医院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是指重、危伤病员被送到急诊科,在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的一套快捷有效的急救服务。它充分体现出急救工作的安全、通畅、规范、高效。

更多相关推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李灵辉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一传染病法定报告管理的共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xx年12月1日实施规定的37种法定传染病20xx年5月2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初步报告免疫接种事件医疗机构内感染放射卫生事件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表注请在相应选项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填卡说明填报单位盖章填写本报告卡的单位全称填报日期填写本报告卡的日期报告人填写事件报告人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报告书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报告书写为了保证重大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及时规范传递与总结有必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报告写作进行明确的分类和科学规范良好的调查报告写作有利于及时明确调查工作的目的真实反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和时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范围六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记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记录接到报告接报时间年月日时分接报人报告单位地址报告人联系电话号码报告内容请注明时间地点发病人数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查询事件发展经过记录向单位领导汇报情况事件处理意见单位领导签字上报时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程序及时处理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于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保障本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本市传染病暴发疫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_2

鸡笼镇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省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同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制度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建立应急专业队伍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各类人...

xx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及流程

xx中心卫生院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与消除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认真履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现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记录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记录表事件名称事件发生地点事件发生时间报告人姓名报告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事件记录记录人记录时间处理意见及情况签名处理时间相关领导意见领导签名时间处理结果签名时间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二服务内容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