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含量测定的实验报告

时间:2024.4.20

铜合金含量的测定

项目一:铜合金中锌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铜合金中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试料以盐酸—过氧化氢溶解,在微酸性溶液中以氯化钡和硫酸钠溶液掩蔽铅,氟化钠掩蔽铁、铝,硫脲掩蔽铜,在pH=5~6介质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锥形瓶、胶头滴管、电炉、碱式滴定管、移液管、电子天平

试剂:盐酸溶液(1+1)、30%过氧化氢、氯化钡溶液(10%)、硫酸钠溶液(100g/L)、氟化钠固体、饱和硫脲溶液、甲基橙指示剂、六亚甲基四胺,二甲酚橙、EDTA标准溶液

四、实验步骤

精密称取0.1~0.2g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溶液(1+1),2mL30%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溶解并蒸发至近干。加入50mL水,5mL氯化钡溶液,10mL硫酸钠溶液,1.5g氟化钠,溶解后加入15mL饱和硫脲溶液,滴加1滴甲基橙,用六亚甲基四胺滴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0mL。再加入3滴二甲酚橙,以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讨论:此次实验结果较好,与样品本身含量一致

项目二: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铜合金中铅含量测定的方法与原理

二、实验原理

试料以盐酸—过氧化氢溶解,硫脲掩蔽铜,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电炉、滴管、量筒、移液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

试剂:盐酸溶液(1+1)、30%过氧化氢、100g/L硫脲溶液、六亚甲基四胺,二甲酚橙、EDTA标准溶液、抗坏血酸、亚铁氰化钾、

四、实验步骤

精密称取0.2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5mL盐酸溶液(1+1),2mL30%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并煮沸1min,冷却定容至50mL的容量瓶中。移取15mL试液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加入30mL硫脲溶液,10mL抗坏血酸,振荡1min,加30mL酒石酸钾钠,30mL六亚甲基四胺,5mL亚铁氰化钾,再加入8~10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

五、实验结果

样品:0.1924g——50mL    EDTA浓度0.02171mol/L


第二篇:铜合金中铜的测定


  实验十五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间接碘量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Na2S2O3溶液配制及标定

2 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 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4  学习铜含量试样的分解方法

 实验原理

1  铜合金的分解    铜合金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等。试样可以用HNO3分解,但低价氮的氧化物能氧化I-而干扰测定,故需用浓H2SO4蒸发将它们除去。也可用H2O2和HCl分解试样:Cu + 2HCl + H2O2 = CuCl2 + 2H2O  煮沸以除尽过量的H2O

2 含量的测定

  <1> Cu2+与过量碘化钾的反应;

在弱酸性溶液中,Cu2+与过量 KI作用,生成CuI沉淀,同时析出定量的 I2:

2Cu2+ + 4I- = 2CuI¯ + I2  或 2Cu2+ + 5I-= 2CuI ¯+ I3-  通常用HAc-NH4Ac或NH4HF2等缓冲溶液将溶液的酸度控制为pH=3.5~4.0,酸度过低,Cu2+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I-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I2(Cu2+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Cu2+与I-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 Cu2+浓度减小或引起CuI溶解度增加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加入过量的KI可使反应趋于完全。这里KI是Cu2+的还原剂,又是生成的Cu+的沉淀剂,还是生成的I2的络合剂,使生成I3-, 增加I2的溶解度,减少I2的挥发。由于CuI 沉淀强烈吸咐I3-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故加入SCN-使CuI(Ksp = l.l x l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Ksp= 4.8 x 10-15) ,释放出被吸附的I3-

 <2> 铜的测定。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由于CuI沉淀表面吸附I2,使分析结果偏低,终点变色不敏锐。为了减少CuI对I2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被Na2S2O3溶液滴定后,加入NH4SCN,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CuI + SCN- = CuSCN↓ + I-噢它基本上不吸附I2,使终点变色敏锐。

    试样中有Fe存在时,Fe3+也能氧化I-为I2,2Fe3+ + 2I- = 2Fe2+ + I2

可加入NH4F,使Fe3+生成稳定的FeF63-,降低了Fe3+/Fe2+电对的电势,使Fe3+不能将I-氧化为I2
   以上方法也适用于测定铜矿、炉渣、电镀液及胆矾等试样中的铜。

三 试剂

 KI:固体,AR。 0.5% 淀粉溶液 30% H2O2    NH4F HCl: 1:1,约 6 mol/L。 HAc:1:1水溶液。氨水:1:1 水溶液。

分析步骤

1,   溶解铜试样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加热与冷却的过程中决不能加塞子(为什么?)
<2> 控制火焰的大小,溶液不能蒸干(为什么?万一不慎,溶液体积很少,但未烧干,如何处理?)
<3> 多余的H2O2一定要分解完(如何判断多余的H2O2已分解完?)

2若过氧化氢未赶尽,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若留有H2O2,加入KI后,会有以下反应 :H2O2 + 2I- + 2H+ =  I2 + 2H2O使测定结果偏高。

3为什么要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 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加1mL?

在弱酸性溶液中,Cu2+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CuI沉淀,同时,定量的析出碘。因此通过上述操作(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 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加1mL) 组成HAc—NH4Ac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3.5~4.0,使反应能定量进行

4若酸度过低或过高,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若酸度小了,Cu2+易水解,结果偏低;反应速度慢,终点拖长不易判断。若酸度高,因Cu2+有催化作用,I-易氧化为I2,使实验结果偏高

5如何调节溶液为微酸性?

调节方法 :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 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加1mL。
    ①由于用HCl、H2O2溶解铜合金,所以溶液为强酸性,需用 1:1 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
    溶样结束时,溶液呈淡绿色(因有Cl-存在,溶液中既有黄色的CuCl42-配离子,也有淡蓝色的Cu(H2O)42+配离子,溶液呈两者的混合色绿色)。边滴加 1:1 氨水,边旋摇锥形瓶混合溶液。开始时溶液澄清,锥形瓶内有白色的雾(什么物质?NH4Cl),随着氨水加入量的增加,滴落点出现深蓝色(什么物质?),旋摇后消失,放慢滴加速度,多旋摇。随后溶液的颜色从绿转为淡蓝色,此时需采用“1滴多摇”的方式,直至旋摇后慢慢出现天蓝色浑浊。
    请注意:滴加氨水至出现沉淀,所需的时间较长,请耐心。若氨水加快了,溶液为深蓝色,不会出现天蓝色浑浊(为什么?与NH4+络合了);加入氨水的量与溶样时加入 1:1 HCl的量、溶样时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温度的高低有关。
   ②边滴加 1:1 HAc,边旋摇锥形瓶,而且需一滴多摇,锥形瓶内浑浊慢慢变少,最后在旋摇中浑浊消失。由于Cu(OH)2沉淀溶解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因此 1:1 HAc决不能加快。
    多加1mL 1:1 醋酸时,可用量筒加,也可根据滴瓶中的滴管滴多少滴为1mL,按照滴数加。

6为什么要加氟化铵?还有哪些杂质会干扰铜的测定?

 <1> 加NH4F固体可以掩蔽Fe3+,使Fe3+以FeF63-形式存在,因此E(Fe3+/Fe2+)的值降低,Fe3+氧化I-为I2的反应不能发生,而且由于FeF63-无色,不干扰终点颜色变化。

 <2>As(V)、Sb(V)杂质也会干扰铜的测定,当pH>3.5时,五价As、Sb的氧化性可降低至不能氧化I-

7为什么要加过量的碘化钾,它有哪些作用?

<1> 因Cu2+与I-反应生成CuI与I2的反应是可逆的,过量的KI可使Cu2+的还原趋于完全。
<2>过量的I-与I2形成I3-,增大I2的溶解度,避免I2的挥发。 从以上的叙述可见,过量的KI起了还原剂、沉淀剂的作用,并和I2形成了多卤化物。络合剂

8为什么加了碘化钾后,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

 防止碘挥发与I-的氧化。

9为什么要近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溶液?何时加淀粉最适宜?

<1> 因淀粉吸附I3-,使I2不易放出,影响实验结果,见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步骤中思考题13。
<2> 淀粉既不能加入过早,也不能过迟加,以免过终点。测铜时,当滴定到溶液的颜色为淡黄色时加淀粉为宜。

10何时加硫氰酸钾?

 加入淀粉后,继续慢滴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当蓝色很淡或刚消失时加硫氰酸钾,剧烈旋摇锥形瓶蓝色再现。若加迟了,终点易过

11 为什么要加硫氰酸钾?

CuI沉淀易吸附I2,导致分析结果偏低,终点不敏锐。因此近终点时,加入KSCN,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它基本上不吸附I2,使终点变色敏锐

12 为什么不能早加硫氰酸钾?

由于 : 6Cu2+ + 7SCN- +4H2O = 6CuSCN↓ + SO42- + 8H+ + CN- 导致可逆反应 :2Cu2+ + 4I- = CuI↓ + I2

向左移动,从而使析出的I2减少,测定结果偏低。因此不能早加,只能近终点时加入

13加了硫氰酸钾之后,为什么要在激烈旋摇下继续滴定?

 有利于沉淀的转化和释放出吸附的碘。

14 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

当淀粉吸附I2的蓝色消失,终点即到达。由于体系中有CuI沉淀,它是白色,从理论上讲,终点应是蓝色褪去呈白色浑浊液。但有时浑浊液常呈现肉色或藕色,因此终点到达的标志是蓝色褪去,而不是白色浑浊出现

15 如何正确判断终点?

当蓝色渐褪变淡时,悬1滴于尖嘴管管口,用锥形瓶壁靠下,纯水洗下,旋摇锥形瓶使溶液混匀,重复操作直至蓝色消失。由于初练习者看到带浅肉色或藕色的浑浊不能判断蓝色是否褪尽,可读好读数后,再滴加1滴或半滴,浑浊液颜色不变,可判断终点已到,取前面的读数。

五 数据处理

六 可能出现的问题

1  滴加 1:1 氨水后溶液成了深蓝色;或滴加了很多 1:1 醋酸;

原因   <1> 滴加氨水时加得太快,使溶液成了深蓝色。
    <2> 加1滴醋酸后未多摇动,造成HAc加多;忘了沉淀溶解要足够的时间。

解决办法  见思考题5

2   加入碘化钾后,溶液中有淡红棕色出现,但仍带有绿色;

  原因 溶液的酸度未控制好,尚有Cu2+未还原为CuI沉淀。

解决办法   调节好溶液的酸度。

3    滴定时终点过了。

原因 <1> 硫氰酸钾加迟了,造成加入硫氰酸钾后,虽剧烈旋摇,蓝色仍不出现。
<2> 判断终点有误或不会判断终点。

解决办法(1)试样加淀粉后,逐滴加Na2S2O3标准液,当蓝色刚褪或为浅蓝色时加KSCN,以免过了终点。
    <2> 当淀粉吸附I2的蓝色消失即到终点,但浑浊液往往带色(藕色或肉色),这给终点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因此,操作时应将注意力放在蓝色褪去,当判断有困难时,可先读好滴定管液面的读数,再滴加1滴或半滴,比较沉淀颜色(指蓝的成分)是否有变化来确定终点。

l  如何调节溶液为微酸性?

调节方法 :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 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加1mL。
    ①由于用HCl、H2O2溶解铜合金,所以溶液为强酸性,需用 1:1 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
    溶样结束时,溶液呈淡绿色(因有Cl-存在,溶液中既有黄色的CuCl42-配离子,也有淡蓝色的Cu(H2O)42+配离子,溶液呈两者的混合色绿色)。边滴加 1:1 氨水,边旋摇锥形瓶混合溶液。开始时溶液澄清,锥形瓶内有白色的雾(什么物质?),随着氨水加入量的增加,滴落点出现深蓝色(什么物质?),旋摇后消失,放慢滴加速度,多旋摇。随后溶液的颜色从绿转为淡蓝色,此时需采用“1滴多摇”的方式,直至旋摇后慢慢出现天蓝色浑浊。
    请注意 :滴加氨水至出现沉淀,所需的时间较长,请耐心。若氨水加快了,溶液为深蓝色,不会出现天蓝色浑浊(为什么?);加入氨水的量与溶样时加入 1:1 HCl的量、溶样时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温度的高低有关。

    ②边滴加 1:1 HAc,边旋摇锥形瓶,而且需一滴多摇,锥形瓶内浑浊慢慢变少,最后在旋摇中浑浊消失。由于Cu(OH)2沉淀溶解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因此 1:1 HAc决不能加快。
    多加1mL 1:1 醋酸时,可用量筒加,也可根据滴瓶中的滴管滴多少滴为1mL,按照滴数加。

用碘量法测定铜时,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最合适的工作基准试剂是何物?

    最合适的工作基准试剂应是纯铜。用纯铜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使标定与测定一致,可以抵消方法的系统误差。

步骤如下 :

    <1>准确称取0.2g纯铜于250mL烧杯中,加入约10mL1:1盐酸,2~3mL30%H2O2,加热,使铜溶解并将多余的H2O2分解赶尽,然后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准确移取25.00mL标准液于250mL锥形瓶中,按测定铜合金铜含量的步骤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

更多相关推荐: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多元酸的滴定用强碱滴定多元酸时首先根据cKa108的原则判断它是否能准确进行滴定然后看相邻两级Ka的比值是否大于105再判断它能否准确地进行分步滴定一般说用Ka1Ka2105才能考虑使用分步滴定多元碱的滴定多元...

混合碱含量的分析测定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1混合碱含量的测定2混合碱含量的测定3混合碱含量的测定4

实验九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微型滴定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利用双指示剂法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用参比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3进一步掌握微量滴定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混合碱是NaCO3与Na...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姓名一实验目的班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级柜号日期二原理三实验步骤流程图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molL1HCl溶液浓度的标定滴定序号无水碳酸钠质量gNa2CO3溶液的体积mLHCl溶液的体积mLHCl溶液的浓度mo...

实验四 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总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了解测定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在同一份溶液中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N...

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总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了解测定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在同一份溶液中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N...

实验四 混合碱中NaOH Na2CO3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总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了解测定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在同一份溶液中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N...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及结果)

肇庆学院12级生物科学3班5组姓名张鹏学号36实验日期20xx年11月27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课实验报告实验老师李芸瑛实验题目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安乃近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安乃近的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碘量法测定安乃近片得操作技能及有关计算2熟悉安乃近的含量测定原理3了解片剂分析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内容及步骤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安乃近03g加乙醇与001mo...

03实验三 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教案

实验三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教案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B教学内容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实验类型设计教学对象化工环境工程药学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医学检验制药复合材料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授课地点中南大...

实验1 标准溶液的配置以及混合碱度的测定

实验1标准溶液的配置以及混合碱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管的准确使用练习滴定操作2学习酸碱溶液浓度的标定方法3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碱液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原理4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使用及其优点...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及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及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练习了配制盐酸以Na2CO3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并以该盐酸滴定来测定碱灰总碱度的实验操作熟悉了滴定操作学习了将酸碱滴定运用于实际测定的方法关键词标定盐酸酸碱滴...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