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计数

时间:2024.4.27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定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①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这样血片中的白细胞经过染色后就被染成红、蓝及紫红色,从而可以识别分类。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试剂:染液、缓冲液

[步骤]

1.采血

2.制作血涂片:①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②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空隙,以

3.染色

3.1单染色

瑞氏染色:滴加染液(约20滴)盖满血膜,染1分钟后,再加等量的缓冲液,继续染色3~10分钟(外界温度低染色时间长,反之亦然),用水冲去染液,吸干染片,干燥后,油镜观察。对胞浆及颗粒染色效果好。

姬姆萨氏染色:在血膜上先加2-3滴甲醇使血膜固定,3-5分钟后待甲醇挥发后再加染液;染色20-60分钟(依外界温度高低而定染色时间长短);水洗,干后油镜观察。对胞核及血液原虫染色效果好。

3.2复染色(混合染色)

瑞氏-姬姆萨氏复合染色:先加瑞氏染液,半分钟后用水洗去染液;再加姬姆萨氏染液染约 1

10分钟,水洗、干燥镜检。

或在临染色时向瑞氏染液中加入适量的姬姆萨氏原液,即每10毫升瑞氏染液中,加入0.5-1.0毫升姬姆萨氏原液,混匀后,按瑞氏染色的步骤进行染色。

4.镜检分类计数

方法: 四角曲则计数法或三段曲则计数法.

步骤: (1)先用低倍镜观察血片上白细胞的分布情况. 一般嗜中性白细胞, 单核细胞及体积较大的细胞分布在血片的上, 下边及尾端, 中小淋巴细胞则多在涂片的起始端. (2)滴加镜油, 转用油镜头进行计数. 至少数100个白细胞,根据染色特点,分别计数各类白细胞的数量,最后求出各类白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判断可能的感染或疾病的状况

1).嗜中性白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猪丹毒、炭疽、出败等)和慢性传染病(鼻疽、结核等),某些化脓性疾病(脓性胸膜炎、脓性腹膜炎、肺脓肿及创伤性心包炎等),某些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等),术后一周内,酸中毒的初期,毛地黄中毒以及肾上腺素中毒等。

(2)减少:见于病毒性疾病以及病危期,造血机能受阻或衰弱;怀骡子的母驴在妊娠中毒症时,嗜中性白细胞显著减少。

2).嗜酸性白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球虫病、旋毛虫病等),某些过敏疾病(饲草过敏、寻麻疹、注射血清后等),皮肤病(湿疹、疥癣等)

(2)减少:见于毒血症、尿毒症、严重创伤及中毒等。

3).嗜碱性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较少见。

4).淋巴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慢性传染病(如结核、布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某些病毒病(猪瘟、流感等)以及血孢子虫病等。

(2)减少:常在嗜中性白细胞数绝对增多时,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说明机体与病原正处于激烈的斗争,此后若淋巴细胞渐渐增多,表示预后良好。

5).大单核细胞:

(1)增多:见于某些原虫病,某些慢性细菌感染以及某些病毒病(如马传染性贫血)。

(2)减少:见于急性传染性病的初期及各种疾病的垂危期。

2.判断预后

1)预后不良: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者;嗜中性杆状核细胞及晚幼细胞显著增多者;白细胞总数未能随病情的发展而适时升高者;嗜酸性白细胞完全消失者。

2)预后良好: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的百分比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步下降者;嗜中性杆状核细胞及晚幼细胞逐渐减少而分叶核细胞渐次相应恢复者;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逐渐恢复者;大单核细胞暂时增多者;嗜酸性白细胞重新出现或暂时增多者。

[白细胞的染色(瑞氏或姬姆萨氏)特点]

1. 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深紫色的较小的染色颗粒。

2. 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鲜红色的染色颗粒。

3. 中性粒细胞:细胞中等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淡玫瑰红的小颗粒。依细胞核

的形态分为髓细胞、幼稚型、杆状核及分叶核细胞。髓细胞的细胞核色淡,着色不均,呈长圆形或豆型。幼稚型的细胞核着色较淡,核染色质疏松,多呈肾型、豆型。杆状核细胞的核致密、色深,呈杆状的香肠形、蹄铁型或S型,两边平行。分叶核细胞其核分 2

成2~6个不等,并在其间有细丝状连接为其特征。

4. 淋巴细胞:胞体呈圆形,直径大者为大淋巴细胞,小者称小淋巴细胞;核呈深蓝紫色,

圆形,致密且常偏在;胞浆呈淡天蓝色,核周围有淡染色带(或呈透明带);小淋巴细胞的胞浆极少,有时仅呈月牙形,位于一侧。

5. 单核细胞:个体极大,呈不正、多边、多角形,胞浆呈较暗的烟灰色,核呈紫褐色,形

如肾形、山字形、折叠状,核染色质疏松网状。 【正常参考值】见表

白细胞分类计数

1-1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3

附注:

1.白细胞的染色(用瑞氏或姬姆萨氏)特点:

1.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深紫色的较小的染色颗粒。

2.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鲜红色的染色颗粒。

3.中性粒细胞:细胞中等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有淡玫瑰红的小颗粒。依细胞核的形态分为髓细胞、幼稚型、杆状核及分叶核细胞。髓细胞的细胞核色淡,着色不均,呈长圆形或豆型。幼稚型的细胞核着色较淡,核染色质疏松,多呈肾型、豆型。杆状核细胞的核致密、色深,呈杆状的香肠形、蹄铁型或S型,两边平行。分叶核细胞其核分成2~6个不等,并在其间有细丝状连接为其特征。

4.淋巴细胞:胞体呈圆形,直径大者为大淋巴细胞,小者称小淋巴细胞;核呈深蓝紫色,圆形,致密且常偏在;胞浆呈淡天蓝色,核周围有淡染色带(或呈透明带);小淋巴细胞的胞浆极少,有时仅呈月牙形,位于一侧。

5.单核细胞:个体极大,呈不正、多边、多角形,胞浆呈较暗的烟灰色,核呈紫褐色,形如肾形、山字形、折叠状,核染色质疏松网状。

2.各种畜禽血细胞的染色特点:

禽血细胞的形态特点:鸡白细胞总数19×109/L. 异嗜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5-30%;嗜酸性白细胞占5%-8%; 嗜碱性白细胞占1-4%;淋巴细胞占55-60%;单核细胞占10%.

(1)红细胞: 呈卵圆形, 大小为10~14×6~9微米, 体积比马的红细胞大. 中央有椭圆形的核, 核中有不规则的深染色质. 胞浆呈橙红色.

(2)异嗜性白细胞: 又叫假嗜酸性白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嗜中性粒细胞, 近乎圆形, 大小为0-14微米, 胞浆淡染, 其中有许多嗜酸性杆状或纺锤型结晶颗粒, 这种颗粒被染成浅红色. 胞核呈多型性, 核通常为2-5叶, 叶间的连接带较明显. 核内染色质块较粗大, 呈蓝紫色. 鸭的异嗜性白细胞颗粒为不正圆形; 鹅的为大米粒样.

(3)嗜酸性白细胞: 大小为4-11微米. 嗜酸性颗粒大而呈球形(鸭的呈杆状),染成深红色. 胞浆为淡蓝灰色; 核常为2叶, 染成蓝色.

(4)嗜碱性白细胞:胞浆内有中等大小的深紫色颗粒; 核为圆形、卵圆形或分叶, 核染色较浅.

(5)淋巴细胞: 分大、中、小淋巴细胞, 小的居多, 常有突起. 淋巴细胞胞浆微嗜碱性(淡蓝色); 核呈圆形或一侧凹陷(核的凹陷侧有时可见到嗜天青颗粒), 核常偏在, 染色质粗糙或细匀.

(6)单核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10%. 比大淋巴细胞稍大, 其胞浆为蓝灰色(与大淋巴细胞相似, 但胞浆比淋巴细胞多). 核不规则, 核染色质结构疏松均匀为细丝状.

(7)凝血细胞: 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血小板, 呈卵圆形, 胞浆清晰,其中央有一圆形的核. 在细胞的一端常有一个或多个染成红色的小颗粒; 胞核的染色质密集并结成较大的块.

马的血细胞形态特征:马的白细胞总数9.5×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8.5%; 嗜酸性白细胞占4.5%; 嗜碱性白细胞占0.5%;淋巴细胞占34%;单核细胞占2.5%.

(1) 红细胞:大小一致,平均直径为5.7微米,染色浓且均匀,中心淡染区不明显..红细胞常形成长链状(钱串状),一般不出现未成熟的红细胞.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细胞,核呈剧齿样外观, 核分叶明显.母马的嗜中性白细胞核上有时可见鼓锤状突起.胞浆染成淡红色,其中有桃红色微细的颗粒.在健康马的末梢血液中,嗜中性杆状核白细胞的核比分叶核白细胞的核大,呈马蹄形或S形, 核的边缘有染色较深的斑点.

(3) 嗜酸性白细胞:细胞中有明亮的,被染成橙红色的,大而圆的颗粒,这种嗜酸性颗粒充满整个胞浆,甚至覆盖在胞核上,致使淡蓝色的胞浆几乎看不到.

(4) 嗜碱性白细胞:胞浆中有散在的或密集的被染成深蓝紫色的,大小和形状一定的颗粒.

(5) 淋巴细胞:大多数为小淋巴细胞,其特点是核大且染色浓,仅有一小片月牙形的天蓝色的胞 4

浆. 大淋巴细胞的胞浆相对较多, 呈淡蓝色,胞浆中含有为数不多的天蓝色小颗粒.

(6) 单核细胞:核多呈肾形,偏于细胞一侧. 胞浆呈灰蓝色,内有微细的天蓝色颗粒.

(7) 血小板:一般呈卵圆形, 也有呈精子形状者,常聚集在一起,内有细小的天蓝色颗粒.

牛的血细胞形态特点:牛的白细胞总数8.0×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6.5%; 嗜酸性白细胞占4.0%; 嗜碱性白细胞占0.5%;淋巴细胞占57%;单核细胞占2.0%.

(1) 红细胞:大小不均匀,平均直径为5.5微米,不易形成串钱状.在重剧疾病时,可见到红细胞形成串钱状, 因此根据串钱形成的程度,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细胞的核分叶明显, 各叶间有较短的核丝连接, 胞浆呈淡桃红色, 含有大量紫红色的细小颗粒. 杆状核细胞的核短而粗且稍弯曲, 胞浆染色比成熟型的淡,颗粒也较少. 晚幼粒细胞的核较大,呈圆形,肾形,核染色质出现斑点状构造, 胞浆为淡灰色,颗粒不明显.

(3) 嗜酸性白细胞:嗜酸性颗粒较小,呈圆形,有屈光性, 颗粒之间有空隙, 呈现出淡灰色的细胞浆.胞核多呈杆状,也有呈分叶状的,核染色质浓淡不匀.

(4) 嗜碱性白细胞:嗜碱性颗粒呈卵圆形,大小和马的相似.

(5) 淋巴细胞:大小极不一致,小淋巴细胞的大小似红细胞, 往往只能看到核,胞浆很少. 大淋巴细胞大小似单核细胞.各种淋巴细胞的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

(6) 单核细胞:核呈牛肾形或多角形, 染色质呈弥散性或纽扣状.胞浆呈灰色,常有空泡出现.

(7) 血小板:每一血小板的体积较小, 有时可出现比红细胞还大的巨型血小板,内有紫红色的小颗粒. 常聚集成堆, 有时浮在红细胞上.

绵羊的血细胞形态特点:绵羊的白细胞总数8.2×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6.9%; 嗜酸性白细胞占2.9%; 嗜碱性白细胞占0.2%;淋巴细胞占68.1%;单核细胞占1.9%.

(1) 红细胞:大小略有差异,平均直径为4.5微米,多数是单个存在,少数可有串钱状,细胞中央淡染.

(2) 嗜中性白细胞:分叶的核明显分为数叶, 叶间有细丝连接, 核染色质为斑点状,在母羊常可看到突起的染色体. 胞浆的染色性较弱,一般呈浅桃色, 其中有弥散性的微细小颗粒. 嗜中性杆状核型的细胞核多呈U字形, 也有呈S形的, 核染色质的斑纹比分叶核型的浅, 胞浆稍带蓝紫色. 成年健康绵羊的血液中,杆状核细胞非常少.

(3) 嗜酸性白细胞: 嗜酸性颗粒大小一致, 卵圆形,呈橙红色,轮廓明显.胞浆为浅蓝色.

(4) 嗜碱性白细胞:有暗紫色的大小均匀的圆形嗜碱性颗粒,分布在胞浆及胞核上.胞核的颜色比胞浆稍深,但两者的界限带不明显.

(5) 淋巴细胞:特点是胞浆内有大的嗜天青颗粒. 在核与胞浆之间,有明显的淡染区,好象形成了空隙.

(6) 单核细胞:核为变形虫样, 多为三叶, 每一叶较宽,核的染色质呈星芒状. 胞浆呈灰蓝色.

(7) 血小板:为深紫色的小颗粒,常聚集在一起, 有时可见到巨型血小板.

山羊的血细胞形态特点: 山羊的白细胞总数9.6×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41.8%; 嗜酸性白细胞占0.7%; 嗜碱性白细胞占0.7%;淋巴细胞占54.5%;单核细胞占2.3%.

(1) 红细胞: 为家畜中红细胞最小者, 其平均直径为4.1微米, 形状圆形乃至椭圆形, 染色均匀,常单个存在.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核分叶比绵羊少,母羊的核有鼓锤状突起. 胞浆着色与绵羊的相似.

5

(3) 嗜酸性白细胞:有明显紫红色的圆而小的嗜酸性颗粒充满于胞浆中. 核多呈杆状,也有分成2-3叶的.

(4) 嗜碱性白细胞:嗜碱性颗粒的颜色与核的颜色相似(蓝紫色),但颗粒周围有一稍红的带.

(5) 淋巴细胞:胞浆呈浅蓝色, 但在边缘为深蓝色, 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红紫色的小颗粒.

(6) 单核细胞:胞浆呈淡蓝色, 胞浆内有空泡, 并有细小的蓝紫色颗粒.胞核呈卵圆形,杆状或分叶, 核染色质的结构呈钮扣状

(7) 血小板:与绵羊血小板相似,为深紫色的小颗粒,常聚集在一起.

猪的血细胞形态特点:猪的白细胞总数14.8×109/L.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5%; 嗜酸性白细胞占2.5%; 嗜碱性白细胞占0.5%;淋巴细胞占55.0%;单核细胞占3.5%.

(1) 红细胞: 平均直径为6.2微米,可形成串钱状,有时中央呈现淡染苍白.

(2) 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核分为数叶,核丝不明显,核染色质呈鲜明的斑点状构造.杆状核细胞的核呈U字形或S形,核膜平滑. 在1日龄健康仔猪的血液中常出现晚幼嗜中性白细胞, 胞浆呈淡蓝色乃至蓝色.

(3) 嗜酸性白细胞: 颗粒呈圆形或卵圆形, 染成橙红色,均匀分布于胞浆中. 核为肾形, 杆状或分叶.

(4) 嗜碱性白细胞:胞核明显,呈淡紫色. 嗜碱性颗粒为蓝紫色,颗粒比马的稍大.

(5) 淋巴细胞:胞浆与核之间有一透明带,胞浆的边缘有小而细长的嗜天青颗粒.

(6) 单核细胞: 核的边缘不整齐,核染色质呈纽扣状. 胞浆为灰蓝色,几乎看不到胞浆的颗粒.

(7) 血小板: 呈小的卵圆形,有时也可见到细长的巨型血小板.

6

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其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原理】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白细胞分类计数

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试剂:染液、缓冲液

1.瑞(Wright)氏染液 瑞氏染粉0.lg,甲醇60.0ml。将染粉置于研钵中,加少量甲醇研磨,使其溶解,然后将已溶解的染液倒入洁净的棕色玻瓶,剩下未溶解的染料再加少量甲醇研磨,如此继续操作,直至全部染料溶解并用完甲醇为止。在室温中保存7

白细胞分类计数

日后即可应用。

2.吉(Giemsa)氏染液 吉氏染粉0.5g,纯甘油33.0ml,纯甲醇33.0m1。先将染粉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然后加入其余量的甘油,水浴加温(60℃)1-2h,经常用玻璃棒搅拌,使染色粉溶解,最后加入甲醇混合,装棕色瓶中保存1周后过滤即成原液。临用时取此原液1ml,加pH6.8的缓冲液或新鲜蒸馏水10ml

3.瑞—吉氏复合染色液 瑞氏染粉1.0g,吉氏染粉0.3g,中性甘油10ml,甲醇500ml。先将瑞氏染粉与吉氏染粉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和甲醇,充分研磨,吸出上层染液置棕色瓶中,在加甲醇继续研磨,再吸出上液,如此连续数次,直至500ml甲醇用完。配好后每天早、晚各振摇3 min,共5天,存放

白细胞分类计数

1

4.缓冲液(pH6.8) 磷酸氢二钠(Na2HPO4)3.8g,磷酸二氢钾(KH2PO4)5.47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到

白细胞分类计数

1000 ml

【血片涂抹】

1.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2.取被检血(经EDTA抗凝)1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手持推片放于血滴之前并与载片接触,以30°~40°角向后拉动推片,使之与血滴接触,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状之后,以均等的速度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就被均匀地涂于载片上而形成一薄血膜。良好的血

白细胞分类计数

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要适当,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中央,两端留有

【血片染色

1.瑞氏染色法 是最常用的染色法之一。将干燥的血片用蜡笔于血膜之两端各划一道横线,以防染色液外溢。置血片于水平支架上,滴瑞氏染液于血片上,并计其滴数,直至将血膜浸盖为止,待染1~2 min后,滴加等量缓冲液或新鲜蒸馏水,轻轻吹动使之混匀,再染4~10 min

2.姬姆萨氏染色法 血涂片用甲醇固定1~2 min。待甲醇挥发后再将血片直立于装有姬姆萨氏应用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60 min

白细胞分类计数

,取出用蒸馏水或常水冲洗,干燥后镜检。此染

3.3~5滴,使其迅速布 7

满血膜,约1 min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使之充分混合,5~10 min

白细胞分类计数

后用

【分类计数】

1.先用低倍镜检视血片上白细胞的分布情况,一般是粒细胞、单核细胞及体积较大的细胞分布在血片的上、下缘及尾端,淋巴细胞多在血片的起始端。滴加显微镜油,转过油镜头进行分类计数。

2.计数时,为避免重复和遗漏,可用四区、三区或中央曲折计数法推移血片,记录每一区的各种白细胞数。每张血片最少计数100个白细胞,连续观察2~3

白细胞分类计数

张血片,求出各种白细胞

3.记录时,可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也可事先设计一表格,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以便于统计百分数。

【正常参考值】见表

白细胞分类计数

1-1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可发现各种白细胞的量或质的变化,结合白细胞总数,可进一步揭示机体防御机能的状况,对疾病的诊断、病程、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最多,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除牛、猪外),所以,在多数情况下,白细胞数的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其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 1.嗜中性白细胞增加:

(1)生理性的:多见于运动或进食后、妊娠或分娩、新生畜以及应激等。

(2)病理性的:多见于炎症性疾病,如某些急性传染病、化脓性疾病、急性炎症及某些慢性炎证等。此时因组织需要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故骨髓在一定范围内会大量释放嗜中性白细胞进入外周血液。

2.嗜中性白细胞减少,主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犬瘟热、传染性肝炎、猫传染性泛白细胞减少等,某些慢性中毒性疾病如汞制剂中毒、牛蕨类植物中毒、磺胺或重金属类中毒,过敏反应性休克,弓形虫病,辐射线的照射,再障性贫血,病畜极度衰竭及濒死期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主要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减少时见于高水平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病情严重时。

4.嗜碱性粒细胞:变化比较少见,临床意义不大。 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肾上腺素引起的生理性增多、一些慢性传染病如牛结核和马鼻疽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期;淋巴细胞减少见于皮质类固醇激素诱发的减少、急性全身性感染初期及射线损伤。

6.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及血孢子虫病、霉菌感染;单核细胞减少见于急性败血症及病危期。

【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见表1-2

家畜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核的特有形状、位置和染色特点以及细胞浆

8

的颜色、有无颗粒和颗粒的着色特点上,并应注意细胞的大小及形状。

白细胞分类计数

9

更多相关推荐:
实验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第一临床医学院08中七2班董盼攀20xx1150226一实验目的11掌握显微镜法白细胞计数的原理及方法数的方法12掌握显微镜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的方法及各种白细胞的正常形态二实验方法21白细胞计...

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

红、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一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用稀醋酸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

细胞死活鉴定 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死活鉴定1实验目的观察上次实验培养的小鼠脾细胞掌握细胞死活鉴定的方法2实验用品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血细胞鉴定板盖玻片胶头滴管试管233实验原理1活细胞特征细胞边缘清晰细胞透明度高整体立体感强...

细胞实验报告

细胞实验报告一细胞显微形态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各种组织装片了解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注意细胞形态与功能的联系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于其内在结构自身表面张力及其外部机械压力等因素的存在细胞呈现出...

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一目的培养的细胞在一般条件下要求有一定的密度才能生长良好所以要进行细胞计数二原理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与血细胞计数相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一定稀释的菌体或孢子悬液注入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于显微镜下...

《实验诊断学》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测定实验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xx一实验原理1红细胞计数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原代细胞培养和死活细胞鉴别血球计数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原代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2学习细胞计数营养液的配制等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3了解细胞损伤的过程及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实验原理一细胞原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体...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实验报告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一实验目的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原理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该计数板构造如图1所示是一...

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实验二

实验二标准实验报告适用专业环境工程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20xx年8月1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2掌握利用血球计数板计微生物细胞数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要求1遵守实验室安全制...

细胞计数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当待测细胞悬液中细胞均匀分布时通过测定一定体积悬液中的细胞的数目即可换算出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的细胞数目具体操作1将计数板及盖片擦拭干净并将盖片盖在计数板2将细胞悬液吸出少许滴加在盖片边缘使悬液充满盖片...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