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春季)

时间:2024.4.20

20xx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来,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一系列稳外各地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扎实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广大外贸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切实增强竞争稳住老客户、开拓新市场。总体来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前三季度,外贸运行的主要特规模逐步扩大,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全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55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9%。其中出口8467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

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下跌,价格下降对外贸影响明显

场需求减弱、竞争更加激烈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进出口价格同比持续下降。

品进口量继续增加,机电产品进口降幅缩小

集型产品出口下滑程度较轻,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势趋缓

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加上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国内竞争优势明显,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出口总体降幅。

易降幅逐步缩小,一般贸易出口降幅有所扩大

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国有企业进出口大幅下滑

中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营机制灵活,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加上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受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

日出口降幅缩小,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降幅较大

内需求回暖,自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降幅已大幅收窄,分别仅下降4.0%和10.9%。 易伙伴中,对美国、日本等国出口降幅持续低于出口总体降幅。同时,自欧盟和美国进口分别下降9.2%和12.4%,均明显低于进口总体降幅。由于资源

季度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严重萎缩的严峻形势下,中国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降幅收窄,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充分表明,稳定出口、扩大进口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出台的各项措施是及时有效的。

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

,世界经济形势中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结束一季度自由落体式的下滑态势,衰退趋势减缓并走指标不断改善。从秋季广交会情况来看,国际市场需求也出现一些暖意。

醒地看到,虽然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基础不稳固、动力不足,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居民财富大幅缩水,美国等国家居民储蓄率持续上升,制约居民扩大消费。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投资的影响,投资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显著回升的难度很大。贸易保护不断加剧,摩擦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落实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等政策,稳定和逐步恢复外贸进出口。

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况分析,20xx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金融机构筹集专门为外贸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困扰国际贸易的融资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有利于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

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成。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有限,消费和投资自主增长难有明显起色,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的经济

经济体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处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出口面临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一些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 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中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

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震荡,企业经营风险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20xx年全球资源和能源需求将有所回升,在超低利率水平和宽松货币政策背和美元汇率走低等因素可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中国企业的进口和出口成本。一旦世界经济复苏遇到挫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剧烈波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此外,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出口产品将面临更大的降价压力,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削弱中国企业发展们也要看到,保持中国外贸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工业门类齐全,企业竞争力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新兴产业,工业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加工套能力大幅提升,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基础。

持续较快增长,但在贸易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不高,贸易额与双方之间的经济规模也不相称,发展空间很大。 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大。长期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相对偏小,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

出去”方兴未艾,带动出口效应明显。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一大批国内优势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投和劳务合作,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发展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同时也带动国内产品出口。

既要看到中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变化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也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把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考虑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把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大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并逐步走稳。其中,美国和英国经济的下滑速度明显放缓,日本、德国和法国的经济恢复增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 危机和经济衰退重创世界贸易。贸易额下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全球并购活动继续呈现萎缩态势

经济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济复苏艰难曲折

不足,复苏的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政策调控的侧重点不同,各国对未来政策退出存在明显分歧。

率和通胀预期并存 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深入落实,以及超低利率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大量流动性,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消费和投资开始缓慢恢复,经济结束自经济已停止下滑势头,开始出现企稳复苏迹象,主要是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的结果,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自

给世界各国的就业蒙上巨大阴影,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恶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央行还采取非常规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带动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贸易竞争和保护主义加剧

危机发生后,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快复苏,甚至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千方百计争夺国际市场,预计未来国际贸易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促进复苏,各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正成为阻碍复苏的重大威胁。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快扭转滑态势,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有望获得丰收。2、工业生产增速逐季加快,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趋缓。3、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

降转升。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5、进出口降幅收窄,外商直接投资下降。6、货币信贷大幅增长,储蓄存款继续增加。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困难的考验,发展态势好于预期,企稳回升势头日趋明显。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和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针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巩固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全面落实和不断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更好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明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

以来,世界经济逐渐止跌企稳,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以油价为风向标的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在一季度稳定后,自二季度开始迅速反弹。

场商品价格呈现涨势,反映了市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及增长潜力的良好预期。一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和发了基础设施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保持了远好于发达国家的产出和贸易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走出急剧下滑、恢复市场景气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更快,尽管经济规模在全球总量中尚不足1/3,但对石油、金属等资源商品的需求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此外,各国大幅降低

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加上美元等货币汇率大幅贬值,也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

际商品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的程度和速度、各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等,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商品市场对有限,且短期会有较大波动。

时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大影响。此外,美元走势、主要商品的供需状况也将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总体看,20xx年后几个月至20xx年,国际商品价格将在目前水平上继续

济复苏艰难曲折。未来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支撑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和强度,而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尤其重要。2.各国采取的刺激出。宽松的货币供应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商品市场,成为推动20xx年以来商品价格大幅回升的原因之一。3.美元走势对商品市场价格影响明显。4.产能消化其庞大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对外贸易政策有自由与保护之分,纵观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基本上都经历了由保护到自由再到保护的过程。中国外贸

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始自保护贸易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存在不同的特点,理论依据也在不断地更新,具体的贸易措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外贸易的国别和区域政策开始逐渐得到重视。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1949-19xx年)

在这个阶段,中国执行的是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具体而言,在对外贸易体制上建立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独家经

营、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来取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在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手段上,基本以行政计划为主,主要靠计划和

数量限制来直接干预进出口,不参与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很少进行双边经济贸易合作(除了早期与苏东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同

时对外贸易的目的主要是创汇,为满足必须的进口对外汇的需求,而采取人民币币值高估以及外汇管制的汇率政策(从中国对外贸

易的数据来分析,人民币币值高估实际上鼓励了进口,抑制了出口,导致建国后20年中出现进口赢利,出口亏损的局面)。

在对外贸易战略方面,中国此时基本上采取的是“进口替代”战略。在19xx年之前选择的进口替代行业基本上是重工业,这与中

国当时的工业化战略是相辅相成的,随后才开始有计划地引进部分基础工业。但是,与拉美国家的经历相同,完全的进口替代政策

也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恶化,外汇收不抵支;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不良;企业缺乏发展的动力,即使是先进技术设备的引

进,一段时间后,又成为落后。

在此阶段,政府也采取进行进出口管制、征收关税、海关监管和商品检验等具体的贸易措施。制订关税政策的目的是“保护国家

生产”和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家生产就是用较高的关税税率加重进口商品的成本,以保护中国已有一定基础的手工业和轻工业产品

以及其它新兴工业产品的正常生产和发展,不致遭受外来商品的竞争。

二、改革开放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制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1978-19xx年)

根据外贸体制改革的力度,可以把这一阶段区分为1978-19xx年、1988-19xx年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改革初期,对外贸易体

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开始工贸结合的试点,简化对外贸易计划的内容,并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度。后一时

期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重点则体现在外汇管制制度的放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的建立、开始鼓励发展加

工贸易。

对外贸易政策着重体现在奖出限入的政策上:(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的产业,并进口相应的技术设备,实施

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

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

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三、入世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保护贸易政策(1992-20xx年)

中国在进口限制方面的改革包括:(1)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 (2)减少、规范非关税措施,包括进口外汇体制的改革,实行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大量取消配额许可证和进口控制措施,配额的分配也转向公开招标和规范化分配制度。(3)依据GATT/WTO

的规则对中国的涉外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其中包括建立了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销条例等。

在出口促进方面的改革包括:(1)继续执行出口退税政策;(2)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扶持企业的对外出口;(3)采取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4)成立各类商会和协会,并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性贸易博览会和展览会等;(5)大力发展出口援助等。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目的尽管与改革开放前不同,但是依然受到古典重商主义观念的影响,奉行“顺差就是成

绩,顺差就是目的”的“顺差至上”的重商主义思想,不遗余力地从事赔本出口创汇。这种观点应该说没有脱离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护主义抑制价格水平过快上涨。经济衰退造成市场萎缩,全球贸易规模大幅缩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保护对象已由生产资料扩散至生活资料,出口国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保守的观念。但是,长期的越来越大的贸易顺差虽然给中国带来了某种程度的“放心”,也为中国“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这10年中,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指导理论实际上就是比较优势理论,而且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开始向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转移。根据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或者说是外生比较优势,中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四、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走向(20xx年以后)

20xx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履行入世的承诺,以及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已经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构造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持续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在适度内外均衡基础之上高速发展。由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别结构以及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关系,决定着对外贸易政策的取向。

自19xx年开始,机电产品的出口就已经占据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第一位,但主要的出口方式是加工贸易或代工贸易,而且三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再加上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仍然不高,所以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应倾向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或者中国国内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主要的贸易对象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和韩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主要来自这些国家或地区,因此,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必须根据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势的变动而有所变动。例如,在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对中国的汇率制度提出质疑和责难之时,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可能从其他的对外贸易措施上进行协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固然能够给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但是获得好处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就是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及其成员的承诺。从现有的资料和两年的发展来看,中国议定书中有三方面的内容将对中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第一是特别产品保障措施条款,印度和美国已经对中国使用过此条款;第二,在进行反倾销调查等程序时,在中国入世15年内WTO成员依然可以将中国等同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看待;第三,入世后8年内每年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进行审议。

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会出现大幅度调整。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各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本国参加的国际或区域性经济组织的要求。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应该是考虑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因素。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纳入了全球生产链、资本链、产品链的环节,中国依靠传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已经不能维持长久的优势,因为劳动力比较优势极容易为它国取代,或被机器节约。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经验出发,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理论应该从传统的外生比较优势理论转移到内生比较优势,从静态比较优势转移到动态比较优势。

简而言之就是:首先,认识到比较优势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所以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扶持比较优势产业的形成;其次,比较优势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整个的生命周期中,产品和技术会从知识密集型转移到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力密集型,所以一国在某种产品和技术的生产上是不可能永远具备比较优势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必须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与模仿上做文章,而且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可以知道,要素越是高级、专业,其带来的竞争优势或比较优势就越持久,企业自身管理和竞争情况也可以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就应该围绕培养更持久的竞争优势或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就是斟酌采取某些战略性贸易政策。

综合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向应该是依据WTO的基本原则以及例外条款,以国内经济发展要求为基础,在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上进行完善,倾向于采取开放型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如果升值幅度不是太大的话,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所具有的竞争力,使得我国出口的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其在贸易上的影响只具有媒介炒作时对人们产生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的出口产品因货币升值在他国产生的价格波动,以及对贸易商的利益影响微乎其微,但别有用心者却借此在国际上造成了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心理效应,即人们或许会不加具体分析地认为,来自中国的产品涨价了,商人们也会认为到中国进口产品会赚不到多少钱了。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

第三: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需10亿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资,升值后会少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会加速资本外流。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资本外流对我国是不利的。

第四: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并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

第五: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际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即人民币将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应"。

第六:人民币升值,利于偿还外债,

第七、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进程。

人民币升值后对金融的影响分两种情况表现出来,一是按市场规则可自由兑换情况下的影响,二是在国家监控下,按官方汇价限币种、限量交易情况下的影响。在目前的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都还是受控进行的,即人民币可以想买多少他国货币就买多少他国货币,或者他国货币想买多少人民币就买多少人民币,持有人民币的人们想卖多少人民币就卖多少人民币,还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说同其他币种的交易数量是受控的。同时与其他币种的交易价格也是官方法定的,而不是随市场供需自由浮动的。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针对人民币的外汇市场炒作,但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在目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不太有利的,一是我国经济依赖出口的成份在不断上升,使出口能力受损对我国来说十分不利;二是国内就业压力很大,资本外流十分不利;三是我国企业竞争力完全依赖的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不是技术、品牌、资本实力、企业家能力等等,人民币升值进口就会大幅度增长,最终会使国内企业竞争力大大受损;四是人民币目前离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实力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也就是说在世界人民心目中还不可能与美元、欧元、日元等相提并论,此举绝不可能使人民币在目前成为国际上另一种重要的通用性货币。五是我国财政赤字、金融呆坏帐结构的安全性,都还是没经过重大经济风险检验的,还有个不怕一万,却怕万一的问题。六是台湾问题预示着我们不可能完全不考虑战争因素对中国经济某一天将产生的巨大冲击和破坏力。七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还没到一些人想象的那种程度,币值就是做些调整,也不足以使世界各国经济从中受益,相反却会立即伤害自己。八是国内很多经济改革配套措施还没真正完成,搞不好会成"夹生饭",如果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外部经济环境再出现不利的情形,我国经济增长将会大打折扣。 论述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 1) 较高的贸易依存度2) 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3) 贸易方式不合理4) 工业制成品竞争力不强 5) 农产品深加工不足6) 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不足7) 纺织品、服装所占比例大,价格低。 对策:产业高新化 市场多元化 以质取胜

第二章 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根据

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事业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事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1.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先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目前国际贸易实践中一些问题解释无力,却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观点中找到合理的回答。如国贸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国贸与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国际分工问题等。2.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动态方法; 二是把资产阶级社会当作一个总体加以考察,研究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能够完成他的宏伟写作计划,有关国际贸易观点只能散见在他的著作之中。1.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含义: 国家间的劳动分工。 主要内容:1.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2.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带来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3.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4.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强制、畸形和剥削的性质和特征。

中国利用国际分工理论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1、参加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既然国际分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就应该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以加速经济的发展。 2、参加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应遵循的原则 在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格局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和符合国情等原则,以最大限度抵消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剥削性、不平等性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二)国际价值理论 含义 国际价值,即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它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消耗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 主要内容1.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是以商品的国际价值为交换尺度的,而国际价值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要进

入国际市场,意味着同一商品拥有两种价值尺度—国内(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而且这两种价值尺度之间存在着差异,即绝对差异和比较差异。3.利用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可以使贸易双方在国际交换中实现互利. 中国应正确运用国际价值理论发展对外贸易 1、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实现国内价值的增值,取得贸易利益,以促进经济发展。 2、但我国的对外贸易,绝不能仅仅以贸易利益为出发点,而应以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为重,即在保证全局的、长远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条件,参与国际交换,获取贸易利益。

(三)社会再生产理论 基本概念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社会生产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包括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之间,以及各部类内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在实物形态上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在一国范围内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在实物形态上达到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 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社会再生产对各种比例关系的需要。 发展对外贸易可调剂余缺,以长线资源交换短线资源,扩大经济规模,加速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对外贸易在新的经济循环中,不仅仅对国民经济起调剂和补充作用,还必须起强有力的杠杆和推动作用。

三、西方贸易理论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s)

亚当 ?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 “劳动分工”的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如下:

1、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2、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3、增加发明创造。

绝对成本理论 (一)基本原理 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用本国比较擅长生产的产品与别国擅长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二)举例说明(见下表)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品(毛呢和葡萄酒)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设两个国家都生产这两种商品。(三)绝对成本论的主要结论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率高、成本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率低、成本高,处于劣势的产品。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一)基本原理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二)举例说明 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品(毛呢和葡萄酒)和 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设两个国家都生产这两种商品 (三)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2、贸易双方,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处于劣势的产品。3、双方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两国进行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发挥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要素禀赋论(H-O定理) (1)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2)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3)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结论说明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贸易分工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

◆ 新贸易理论 新在何处1、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2、承认市场不完全竞争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主要内容: 由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制成品的贸易先后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⑴ 新生期;⑵ 成长期;⑶成熟期;⑷销售下降期;⑸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每一个周期的特点总结;新生期--研发费用较高,主要供应国内市场;成长期—出口国外市场;成熟期—国外开始模仿,竞争加剧;销售下降期—本国出口下降,国外生产增加;让与期—劳动力成本成为竞争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 产业内贸易理论(IIT) 1.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

2. 差异产品水平差异(因需求多样化而产生)垂直差异(因质量层次性而产生)技术差异3.主要内容(产业内

贸易的动机) 规模经济(重要原因)、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偏好相似(重要条件)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战略”。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 Competitive Advantange of Nations)1、主要内容(1)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2)波特提出了解释宏观竞争机制的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Diamonds framework)

复习思考题 1.分析与说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2.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是如何从价值量方面,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作出解释的?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产品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4.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产业内贸易的动机是什么?)5.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要素决定?6.推荐文章:《中国”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思考》《入世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问题及政策建议》

你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如何?由此,你认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应该如何利用以上两种理论来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参考资料: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1、 全球经济波动中弱复苏

全球经济百年史上第三次“硬着陆” ,20xx年全球经济总体负增长0.8%

发达经济体大衰退,衰退幅度堪比“大萧条”

亚洲新兴经济较快增长,20xx年中国经济总量接近日本

(硬着陆指的是采用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次性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牺牲较多的国民收入将通胀率降到正常水平,优点是重拳出击立竿见影,往往公众尚未来得及足够的预期就已经达到了政策目的,缺点是经济震动较大。 软着陆着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采用连续的政策组合比较平稳的将通,胀率降下来,优点是收入相对牺牲较少,缺点是时间较长且受公众预期影响变数较大,不一定能达到合适的效果。)

全球贸易急剧萎缩,G3同步衰退---家庭需求减少; 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 市场疲软,公司销售下降,增加投资; 全球需求下降导致全球出口下滑 为居民和企业服务的金融系统(银行)仍然恢复中 ; 政府刺激政策和宽松的流动性防止了系统性崩溃, 但尚未拉动实体经济复苏,而赤字债务已经开始引起通货膨胀预期。金融、地产和商品市场已经有出现泡沫的征兆 ; 政府进退两难,没有好的对策

美国经济恢复较快,GDP规模将创新高,实际产出水平略超过20xx年的最高水平

20xx年,欧盟,德国GDP规模仍将无法恢复到20xx年的最高水平

全球经济二战以来首度负增长

全球经济总体负增长0.8%,发达经济体大衰退

亚洲新兴经济较快增长,中国经济总量接近日本;全球贸易降幅远远超过GDP降幅

房地产仍然低下 ;发达国家失业严重

2、全球金融危机根源并未彻底解决

3.2万亿美元的损失还有一半未核销;1-2万亿美元PPIP方案实施困难;4万亿美元负债, 救市资金的来源问题。无论是通过提高税收、发钞或者发国债来筹集救市资金,政府均无法摆脱两难困境;4.2万亿美元的去杠杆化影响企业融资;房地产价格的下滑问题。若政策无法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那么危机的持续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延长;欧洲的银行更加脆弱;实体经济的下滑。美国和欧洲所有主要经济体都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整体放缓。20xx年全球经济步入衰退。

流动性急剧下滑--市场流动性是危机发展的表征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春季一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20xx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措施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改善贸...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春季)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春季一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五个年头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受挫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产...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秋季20xx年11月26日0117中国商务部网站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报告总结了20xx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总体看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xx年以来中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春季一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20xx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措施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改善贸...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秋季)(六)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秋季六日期20xx116文章来源国研网文章录入李金金关闭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一20xx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大宗商品市场在本世纪初开始经历了一轮近10年上涨超级周期后于20xx年...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06210810文章来源研究院商务信息部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一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国民...

中国对外贸易形式20xx秋季版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秋季一20xx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截至三季度国...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姓名郑玉霜班级工商管理132学号1311020xx3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春季)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xx年春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实现20xx年在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和...

20xx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xx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摘要20xx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货物贸易总量的急剧下滑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持续大幅增长顺差不断扩大的势头有所减缓未来我国货物贸易发展必将面临调整本文试从贸易总额贸易增长速度贸易地理...

20xx年中国纺织专用设备行业销售形势报告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专业的调研报告网站中国纺织专用设备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xx20xx年综合版客服QQ992930161报告价格印刷版RMB7000电子版RMB7200印刷版电子版RMB7500电子邮...

20xx年中国冻猪肉行业销售形势报告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专业的调研报告网站中国冻猪肉行业销售形势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20xx20xx年综合版客服QQ992930161报告价格印刷版RMB7000电子版RMB7200印刷版电子版RMB7500电子邮箱文章...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