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时间:2024.4.13

上海金融学院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就业总体情况………………………………………………………………………………………….1

二、毕业生规模与结构………………………………………………………………………………….1

三、就业率与离职率………………………………………………………………………………………4

四、行业与区域分布….…………………………………………………………………………………..5

五、毕业流向………………………………………………………………………………………………….6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促进就业政策措施………………………………………………………………………………….7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8

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一、就业满意度……………………………………………………………………………………………..10

二、专业对口度……………………………………………………………………………………………..11

三、职业期待吻合度……………………………………………………………………………………..12

四、工资待遇………………………………………………………………………………………………….13

五、用人单位满意度………………………………………………………………………………………13

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判断与应对措施

一、趋势判断………………………………………………………………………………………………….15

二、应对措施…………………………………………………………………………………………………..16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19

二、对招生工作的反馈………………………………………………………………………………….19

三、对就业工作机制的反馈………………………………………………………………………….20

上海金融学院作为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优质本科人才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坚持“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投身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按照上海市教委的工作部署,我们对学校2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切实提升我校的就业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就业总体情况

20##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727万人,相比20##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加上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毕业生就业形势颇为严峻。

面对此形势,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调研,统筹资源,开辟渠道,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扎扎实实推进就业工作。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通过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的努力,截止20##年11月30日,我校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98%,在上海市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实现就业率连续三年增长,圆满完成了就业工作的各项目标。

二、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一)毕业生规模

我校20##届毕业生数量为2082人,比20##年的2070人增加了12人。其中本科生1809人,专科生273人。

图1-1反映了近五年来我校毕业生人数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呈小幅稳步上升态势。

图1-1 我校毕业生人数变化情况

(二)毕业生结构

1、毕业生学科分布

我校20##届毕业生学科分布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和管理类学科学生数量分别为1088人和757人,合计占毕业生总数的88.62%。

图1-2 我校20##届毕业生学科分布图

2、毕业生专业与生源分布

我校20##届毕业生所学专业包括25个本科专业和4个专科专业。

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外地生源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20##届毕业生中,外地生源数量已占毕业生总数的51.30%,基本与上海本地生源数量持平。

表1-1 我校20##届毕业生专业与生源分布情况

三、就业率与离职率

(一)就业率

表1-2是反映了我校近五年来的就业率状况,从中可以看出,近三年我校的就业率虽然连续上升,但和20##年、20##年相比仍有差距,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表1-2 20##年-20##年全校毕业生就业率(截止20##年11月30日)

(二)离职率

图1-3 我校20##届毕业生离职原因分析图

我校20##届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16%,比全国财经类本科院校(27%)低11个百分点。

在离职的学生中,其中97%的毕业生有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薪资福利偏低(31%),其后依次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26%)、想改变职业或行业(21%)等。

四、行业与区域分布

(一)行业分布

坚持行业特色办学,发挥金融行业优势一直是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就业工作上就是以金融业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定位。

和往年相比,作为我校核心就业资源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招聘数量明显减少,但依托我校的行业优势,20##届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在金融机构的比率仍高达65.79%,高于20##届的64.66%。

同时,据相关部门分析,今后金融行业对财经类院校的人才需求将会逐渐复苏。首先,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如降低金融业门槛等将为我校金融、财会、法律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现代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应用以及保险业的脱困与革新,将为毕业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最后,以小额融资担保公司为代表的非货币银行业的飞速发展,将拓宽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来看,金融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将使我校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二)区域分布

图1-4 我校2014届毕业生上海、外地就业比例图

我校20##届就业的毕业生中,78.10%的学生选择学校所在地——上海市就业,相比我校20##届毕业生80.5%在上海就业的比例,略有下降。

随着我校外地生源的逐年增加,上海和其他生源地生活成本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选择回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将相应增加。

五、毕业流向

(一)总体流向

我校毕业生的毕业流向包括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合同就业、升学、出国、灵活就业、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和待就业等,我校20##届毕业生主要毕业流向如下表所示:

表1-3 我校2014届毕业生总体毕业流向情况

(二)毕业流向同期比

图1-5 我校20##、20##届毕业生毕业流向比较

图1-5为截止至20##年11月30日我校20##届毕业流向数据和20##届数据比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20##届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的学生比例和20##年相比略有增加;升学比例稳中有升,同时升学质量略有提高,录取至全国985、211高校研究生的人数呈增长态势;灵活就业人数有较大幅度上升,由于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领导历来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职能部门和院系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协同推进就业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校级领导机构是学校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为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下设办公室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建立分管校长统一召开的就业工作例会制

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每学期主持就业工作例会,统一动员部署毕业生就业,跟踪毕业生就业质量,总结规划毕业生就业方案。

3、完善就业指导中心与二级院系协同的就业工作机制

各院系成立就业工作小组,主要由各院系行政负责人、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院系就业工作人员组成。

就业指导中心协同各院系就业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例会,研究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二)拓展校企合作

面对20##届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主动出击,积极联系、拜访重点用人单位,努力开辟就业渠道。

具体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银行的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入座谈,探索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我校20##届毕业生在银行业的就业质量。分管就业的副校长还带队前往北京、东三省等省市进行调研,为20##届毕业生开发新的就业资源。

学校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探索“订单式”金融人才培养,共同建立“浦江学院”,为促进我校与银行业的深度合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与国际公认反洗钱协会共同组建专业实验班、与信达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组建的信达投资顾问实验班、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组建的贵金属投资实验班、与国际理财规划师协会合作组建的金融理财规划实验班、与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组建的会计实验班等合作项目,是我校重要的校企合作成果,对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推进创新创业

学校历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了《上海金融学院关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创业课程、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创业实践基地、创业仿真平台和创业园区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

面向20##届毕业生,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的工作力度,先后邀请创业教育机构和浦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业中心等多家机构来校举办创业讲座,开设创业课程;校团委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指导;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金融学院还成立了各自的创业工作站;部分院系学生还成立了创业协会。

通过各种途径的辅导,涌现了王凤斋上海自贸区创业瞄准非洲电商市场、王明百米微快递等社会关注和认同的优秀创业项目,在各类创业比赛和项目中累创佳绩。同时,20##年我校毕业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明显增加,成熟的创业项目数量与往年相比也有大幅提高。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一)调研工作先行,做好前期准备

在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调研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就业指导中心制定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为工作开展准备了详尽的计划。

针对银行业的重点就业单位,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细致调研,分析财务报表,预测毕业生需求数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银行的盈利水平保持稳定,也有小部分银行的盈利水平有所下滑,据此我们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展工作,在银行的校园招聘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针对其他金融类的行业单位和与我校专业结合度较高的公司,我们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为高效开展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充分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招聘

我们利用学校就业网、宣讲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等途径,发掘资源,把目标拓展到金融行业以外,为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所提供的人才需求量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与20##届相比有大幅提高。

1、发布就业信息

就业网面向20##届毕业生共发布招聘信息数量804条,招聘岗位3600多个,招聘所需人才6200多人,包括62条银行招聘信息,58条证券公司招聘信息,39条基金公司招聘信息,47条保险公司招聘信息;发布实习生招聘信息171条,岗位680多个,实习生需求数量2100多人。

对于一些优质的就业信息,我们还会通过“金院零距离”微信平台和飞信等途径进行重点推介,以期引起学生的重点关注。

2、举办宣讲招聘会

针对学生就业意愿集中的单位,精挑细选,举办多次校园招聘宣讲会,均为金融类行业单位,包括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共有1400多人次参加了宣讲会。

3、举行大型校园招聘会

举行2次20##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共邀请到222家用人单位,主要是与我校专业结合度较高的金融行业单位,提供了900多个岗位,人才需求数量3000多人,共有1000多名毕业生参加了招聘会。

4开辟就业基地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重点与利和财富、上海银行和上海农商银行等单位进行了深度合作,争取到大量优质就业资源。协同国际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院系,开辟了多家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作为就业基地。

(三)精心策划组织,提供就业指导

结合20##届毕业生的需求,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精心策划组织了“就业指导服务月”和“职业导航活动月”等活动。

针对20##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结合就业技巧、面试礼仪、简历制作、行业介绍、留学、考研、报考公务员以及“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考试等内容举办了多场就业讲座;举办了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提高20##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部分院系专业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四)提供多元服务,加强平台建设

作为我校最重要的就业平台,上海金融学院就业网站的运作已经成熟稳定,成为20##届毕业生主要的求职平台。根据毕业生问卷调查统计,20##届毕业生中70%以上是通过学校就业网获取的就业信息,大部分同学形成了定期浏览学校就业网的习惯。另外,20##届毕业生大部分的就业手续也都是通过就业网平台进行办理。

飞信、QQ群和微信等成为我校就业工作的重要辅助平台。飞信、QQ群和微信平台等都成为就业工作人员向学生传递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工具。针对和学生就业意向密切相关的就业信息,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在就业网发布,还会通过“金院零距离”和“百米微”两个微信平台进行推送,进一步提高了重要就业信息发布、传递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五)关注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实时关注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针对性的提供帮扶。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原因,并进行专项登记和跟踪管理,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及素质培养、拓展等,同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切实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主动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就业推荐等服务,帮助他们树立就业信心和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积极帮助这部分学生申请求职补贴,提供经济援助。

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一、就业满意度

作为就业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20##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我们对就业满意度进行了量化,由被调查的20##届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况进行满意度打分。通过毕业生主观评价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判断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

图3-1  我校2013届与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对比图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66%,略高于20##届65%的水平。

二、专业对口度

作为衡量工作与专业相关程度的指标,专业对口度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学校所学的专业能否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也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度历来保持较高水平。

在我们问卷调查专业对口度的指标设计中,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

图3-2  我校2013届与2014届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对比图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对口度为67%,略高于去年66%的水平。同时,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最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三、职业期待吻合度

职业吻合度反映了毕业生当前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匹配度,对今后提升就业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我们问卷调查的指标设计中,分子是受雇于全职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于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

图3-3  我校2013届与2014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对比图

调查结果显示,20##届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为48%,高于20##届45%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有所提高。

3-4 我校20##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析图

同时,我们对20##届毕业生职业不符合期待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符合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是造成职业期待不吻合最主要的原因,比例达63%,为我们今后改善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工资待遇

工资待遇是衡量我校就业工作质量最直观的指标。我校20##届毕业生第一年月薪和前两年相比,整体有所提高。

从表3-1可以看出,我校20##届毕业生第一年的月薪中,82.22%的学生高于3000元,这部分群体的数量与20##届、20##届毕业生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上升,但5000元以上的群体数量有所下降,这和经济的景气度、外地生源的增加有较大的关系。

表3-1 我校最近三届毕业生第一年月薪分布情况

五、用人单位评价

我校20##届毕业生传承了我校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我们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我校20##届毕业生获得了一致肯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为: 

(1)道德品质好,作风朴实,内敛;

(2)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很强的专业功底; 

(3)工作肯吃苦、上手快,岗位适应性强,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

(4)踏实肯干,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5)专业技能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将工作做深做精的能力强;

(6)学生诚信度高,工作能全身心投入,稳定,能与企业同发展;

(7)人文素养高,抗压力强,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

(8)综合素质高,是企业的中流砥柱。

在《上海金融基础人才市场供需调研报告20##-2015》中,公布了上海金融企业心目中的高校排名(上海地区)榜单,我校毕业生在金融企业中认同度排名远超同类院校,与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同处第二阵营。

图3-5、3-6 金融机构心目中的优秀高校(上海地区)


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判断与应对措施

一、趋势判断

(一)整体形势严峻,就业重心下移

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使得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近年来,大量海外留学、工作人员回流,从而使高层次就业竞争加剧,出现重心下移;同时,由于高层次用工岗位需求量的减少、外资企业就业环境的不稳定,使原本就业预期较高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纷纷降低要求,以往只奔着外企、名企去的高校毕业生,逐渐把目光聚焦到了中资企业;另外,一些被企业裁员的高学历、具备工作经验人士的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我们的毕业生在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还要面对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基础岗位需求数量下降,新兴金融业态人才需求数量逐年上升

作为我校的核心就业资源,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一直是我校毕业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但近几年来,国有五大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人才需求数量随之下降。

一方面,由于市场的饱和与成本的上升,银行新物理网点的开设逐年减少,新岗位数量增速有限;另一方面,银行要将大量合同制员工转为正式员工,需承担的人工费用负担加重,只能减少招聘数量;另外,银行部分基础岗位招聘门槛逐年提高,有些原本面向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岗位,录用范围转而直接面向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甚至是硕士毕业生。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新兴金融业态人才需求量在快速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行业性鲜明的新建本科院校,我们需要结合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逐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毕业生。

(三)毕业生择业观念逐渐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和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

90后大学毕业生更倾向去金融、地产、电力、通信、电子、交通、石油石化等热门行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由于其稳定性及良好的待遇将受到90后毕业生更多关注,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选;新兴产业、新兴岗位,对勇于迎接挑战的部分90后大学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同时,由于国家各级相关部门对创业工作的重视,随着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自主创业将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

(四)“申请不就业”人数逐年上升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面对严峻就业形势,许多同学在当年升学或考公务员失败的情况下,选择“申请不就业”,准备明年继续考试或者出国留学。

由于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就业预期较高,越来越多的同学并不急于随便找份工作,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结果预测,今后“申请不就业”族人数还将逐年上升,给就业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五)招生制度与就业环境不匹配,外地生源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几年,上海高校的招生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扩大了外地生源的招生比例,但外地生源进沪就业的大环境并未发生变化。

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户籍审批制度还是采用以往的“打分制”,户籍指标的总数未能有效增加,这样势必挤压本科毕业生,特别是非重点院校、非重点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随着这批外地生源学生的陆续毕业,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日益显现。

三、应对策略

(一)注重引导,加强就业宣传

1、注重就业理念引导

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在就业理念上注重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的事业观,提倡“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参加国家地方项目、选择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实现毕业生就业。

2、加强就业政策宣传

国家和地方每年会推出促进就业工作的新政策、新措施,要结合学校毕业生的特点,加强政策宣传,让学生深入了解就业形势,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认真考虑,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3、加强就业信息交流

加强与学生和家庭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各种就业动态,为就业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助力。各院系通过举办毕业生家长会,介绍就业政策、形势,家长学校互动,在互相了解的同时,确立家长正确的子女教育观和成才观。

(二)主动出击,拓展就业渠道

1、结合毕业生生源和专业特点拓展就业渠道

外地生源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就业市场渠道不能局限在上海,要在维护好现有就业资源的基础上,向长三角拓展,向全国拓展渠道,培育市场;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应继续拓展与全国金融行业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努力确保我校毕业生在金融人才市场中的所占份额;重点维护好与上海市现有金融机构的关系,更好开发新的就业行业与岗位,特别是新专业所指向的就业岗位,逐步稳定和拓展新专业学生的就业资源;联合上海市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和各大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拓展金融行业以外的就业单位;通过与大型招聘网站和政府就业服务机构网站的合作,利用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就业。

2、利用校友资源,开辟就业途径,传递就业经验

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校友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要加强联系对母校有着较深感情并且在各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校友,邀请他们回母校开设讲座和召开座谈会,指导帮助毕业生成功走向工作岗位。通过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了解,一方面可以分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通过他们掌握有效的需求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搭建平台,吸引资源

搭建各种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学校院系层面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校举办校园宣讲会、招聘会。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举办2—3场大型校园招聘会,为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学生搭建互相交流、增加了解的平台,推动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

4、开发就业实习基地,深化基地功能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各院系要积极组织好毕业生大四学年的社会实践工作,帮助他们提前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环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现有就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就业实践基地,各院系要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特别要加强新专业的就业基地建设,将专业学习、专业实践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我校毕业生的生源地结构和发展趋势,积极开拓上海周边的就业实习基地,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打好基础。

(三)结合需求,改革课程设置

1、结合新兴业态需求,开设新的课程

学校办学历来紧跟行业、时代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出现,对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革新,推出符合业态发展的课程,以增加毕业生的相关知识素养,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2、结合用人单位需求,挖掘特色课程

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引入了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国际商科核心课程,开发了《商业保理》、《风险原理事务与案例》等自主产权课程,并有效对接了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CFA(国际金融分析师)、CFP(国际金融理财师)、ACAMS(国际公认反洗钱师)、SOA(北美精算师)等国际高端从业资格课程。这些特色课程极大提升了我校相关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后可以继续探索,继续挖掘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特色课程。

3、结合学生创业需求,增加创业课程

随着创业学生的增加,学校应在原有《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24门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创业提供更有对针对性创业课程。

(四)分类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对毕业生进行分类管理,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重视分析毕业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就业意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力、习惯、择业方式、对所选择工作的适应状况及满意程度,尤其是加强对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贫困学生、内向学生、专业面狭窄的学生、自主创业的学生、考研学生、专升本学生)的指导;结合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倾向,分类进行毕业生就业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自我推荐能力,以毕业生自荐材料、外观形象、言谈举止为重点内容,利用讲座和实践演练、模拟训练等方式进行系统指导,提升就业能力,实现成功就业。

(五)全校协同,落实就业措施

在学校就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协同各部门和各院系,建立校院联动就业工作机制,保证各项就业措施落实的实效性。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各院系也要把就业工作放在院系工作的突出位置,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应全员参与,把就业指导服务真正明确、落实到每一位毕业生身上,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就业选择。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

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特别是金融行业单位的高度肯定,是对我校坚持行业办学,对我校“通专结合、以专为主、立足金融、面向行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正向反馈,也体现了我校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继续发挥行业优势,坚持办学特色,把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契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升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我校就业工作应该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对招生工作的反馈

各专业、各生源地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我校的招生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学校每年在制定招生计划时,都会协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认真研究我校历年来各专业和各省市生源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方向,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近年来,上海市生源的招生数量在逐步缩减,非上海生源的招生数量逐年上升,比例已超过60%,对我校今后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调研,创新工作思路,保持我校就业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

三、对就业工作机制的反馈

注重市场导向,建立健全学生就业市场反馈机制,不仅对提升我校的就业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各院系要完善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服务机制,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和各院系也要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注重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相关知识、能力、技能的评价以及对我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育水平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在学生培养的相关环节中借鉴。通过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与院系以及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我校的就业质量和水平。

更多相关推荐:
各学历毕业生20xx年就业质量报告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各学历毕业生20xx年就业质量报告总体报告名校研究生就业率100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高校陆续于今年发布了20xx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各校自行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高校2...

XX大学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XX大学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XX大学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加强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和监测...

20xx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xx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公布20xx年1月5日讯市教委公布的20xx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详细列出了截至20xx年10月31日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中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动物医学水产中...

各学历毕业生20xx年就业质量报告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各学历毕业生20xx年就业质量报告总体报告名校研究生就业率100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高校陆续于今年发布了20xx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各校自行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高校2...

辽宁大学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辽宁大学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xx年1月第一部分20xx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整体规模结构辽宁大学20xx年毕业生共有6741人与20xx年总人数相比增加32人其中本科生4725人硕士研究生18...

20xx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xx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序言1一基本情况211毕业生总体规模212毕业生结构3121毕业研究生3122本科毕业生4123高职专科毕业生5124就业困难毕业生713就业情况8131就业总体情况...

西安工业大学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西安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二0一四年十一月1引言3第一章20xx届毕业生基本情况4一规模结构5一毕业生人数5二生源地分布6三男女生比例6二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6一各学...

20xx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xx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序言1一基本情况211毕业生总体规模212毕业生结构3121毕业研究生3122本科毕业生4123高职专科毕业生5124就业困难毕业生713就业情况8131就业总体情况...

新乡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新乡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xx年12月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张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

韩山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韩山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一部分学校情况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享有中国瓷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校园占地面积达74万平方米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景色怡人...

天津农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农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一毕业生基本情况20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3074人其中本科生2297人研究生20人高职生757人从性别来看男生126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99女生1814人占毕业生总数...

重庆医科大学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重庆医科大学20xx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重庆医科大学20xx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xx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20xx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前言1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分析2...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