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药鉴定学实验技术》试题(1)

时间:2024.4.13

2015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中药鉴定学实验技术》试题

学号 20151598 姓名 仇守蓓 得分

一、简述石蜡制片方法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一)基本步骤:

石蜡切片制作基本技术: 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1、取材 应根据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采下的标本要注意保湿,冲洗干净后截取大小合适的样品迅速投入固定液中。

2、固定 卡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固定24h,70%酒精保存。固定液的用量通常为材料块的20倍左右,固定时间则根据材料块的大小及松密程度以及固定液的穿透速度而定,可以从1小时至数天,通常为数小时至24小时。

3、洗涤与脱水 从50%开始→70%→85%→95%→无水乙醇(30min)(此步骤需两遍),每次时间为1~2h;如不能及时进行各级脱水,材料可以放在70%酒精中保存。脱水乙醇的用量为材料体积的3~5倍。

无水乙醇中要加入不含结晶水的CaCl2 ;用95%的乙醇配制各级脱水乙醇(原浓度95%,要配浓度y%,则取yml95%乙醇加上95-y=?ml蒸馏水即可)。

4、透明 经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氯仿)至纯二甲苯(氯仿)两级透明,每级停留2h。在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时加入少量番红干粉。

5、浸蜡 在浸入有植物材料的透明剂中投入切成小块的低熔点石蜡,加入石蜡的量溶入透明剂的用石蜡溶液=透明剂体积为原则。用浮石蜡(石蜡放入容器中,水浴熔融,取出石蜡,冷却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空气进入,冷却后即为浮石蜡)。加蜡后放有材料的有盖容器放入35℃的温箱中6h或更长时间。之后调高温度至56℃,打开盖子让透明剂蒸发,2h后将石蜡溶液倾去。将植物材料移入高熔点的熔融纯石蜡小烧杯中,2~4h再换一次熔融纯石蜡,2~4h即可进行包埋。

6、包埋、切片和粘片

(1)折包埋纸盒;

(2)材料包埋:熔融的石蜡到入纸盒中,用在酒精灯上烧热的镊子或解剖针将材料排好(快速,避免石蜡结晶),然后将包埋纸盒放入冷水中冷却凝固。

(3)修蜡:每块拉一个材料,双面刀片切开。

(4)粘蜡快:2*2*2.5~3cm的长方形木块,长轴一端刻出网格;木块具网格一端浸入已溶化的废石蜡中,蜡块修成下宽上窄的台体,用烧热的解剖针一面贴蜡块的宽面,一面贴木块的蜡面,粘贴后小蜡块四周用烧热的解剖针加固,使之不留缝隙。切面要与刀口平行。

(5)切片:毛笔托接

(6)粘片:干净载玻片→滴蒸馏水(不用明胶就可以)→用解剖针或刀将切片安放在液面上→放于温台上→调整切片→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温台上烤干后置于30度温箱中24h。 洗载盖玻片方法:洗液(重铬酸钾20g+水10ml+浓硫酸100ml)浸泡24h→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洗→75%中浸泡备用(洗液可多次利用)

将重铬酸钾加入蒸馏水中,使之自然溶解或水浴溶解,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搅拌,见发热过剧则稍停,冷却后再继续加。 操作时要穿橡皮围裙、长统胶靴、戴上眼镜和厚胶皮手套,以保安全。

7、切片脱蜡 放入纯二甲苯的有槽染色缸内5~10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的染色缸内5~10min。(看脱蜡情况变化时间)

8、染色—脱水—透明 脱蜡玻片转入无水乙醇中→95%→85→70→50→30→蒸馏水→4%铁帆(10min )→0.5%苏木精(30min)→蒸馏水→50→1%番红→50→70→85→95→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二甲苯→二甲苯(其余每步骤5min左右,苏木精要提前一个月配置,可重复利用)注意不同材料要选不同的染色剂

9、封片 切片置于实验台上→滴已稀释的中性树胶于切片的中央(稍过量)→该盖玻片(用酒精灯稍烤一下)→30度温台上烘烤2~3d→多余树胶刮去→二甲苯擦干净→标签

使用中性胶前要用二甲苯稀释→稀释时用玻璃棒轻轻、缓慢搅拌以避免空气进入。

(二)注意事项:

1、取材后马上固定,以保证植物细胞自然状态,而不至于在细胞死亡之前材料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

(1)取材料要新鲜.动作要迅速,以免挤压损坏组织;取病理材料时,应设置对照材料。 (2)所取材料大小要适当:根和茎一般直径≤5MM,切取成5-10MM小段;叶片一般取过中脉处,切成2-5MM宽,5-8MM长.在切材料时,必须注意刀片与中轴成直角,两切面平行,否则制成的切片细胞是斜的. 雌,雄蕊一般不需分割。 (3)取材时间可根据切片要求有所区别.如:在进行植物发育的研究过程时,需要找到细胞分裂相,一般在晴天的早晨9:00-10:00时取材,此时植物细胞分裂活动较明显。

(4)取材不易过老,否则制片有难度(过老的材料须在滑走切片机上进行);对纵切的材料适当多取材,如根尖,茎尖等,因为切到材料正中的概率较低。

2、固定时要对材料进行真空抽气,组织、细胞中都有空气,会组织固定液渗透到组织中,使固定不全面不彻底,影响后续的浸蜡、切片等。

3、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材料。

4、石蜡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如浸蜡时的石蜡可收集于下次再使用。

5、高浓度酒精对组织有强烈收缩及脆化缺点,因此用酒精脱水不能直接入纯酒精中脱水,而必须经过由高到低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酒精,逐渐取代组织中水分,以保证脱水彻底,并避免组织过度收缩和硬化。

6、浸蜡的过程中,不能有水进入到指形管中,否则将不能切片成功。

二、简述中药材显微特征绘制的要求及注意点。

答:1、草图:将每种特征用显微描绘器分别绘于稿纸上,并用显微量尺衡量, 记下数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两人同时观察。特征的选取应全面,每种特征绘一张草图。例如,该检品中发现多种石细胞,形态及大小各不相同,均应绘出,一一衡量, 作好记录。每种不同的中草药各有其主要的、突出的、与它种不同的特征, 有主要、次要、少见、偶见之特征,如出现不应呈现的特征,可断定为掺伪品。

2、拼图:体现某种中药或中成药应有的各种显微特征, 要以一张图纸表达, 即将各主次要特征编排绘制于一个版面上, 通常用16 开绘图纸。可采用剪贴法, 即将草图上被认为最突出的特征剪下, 拼成一张图。拼贴的原则是: 主要特征(主角) 安排于图纸的主要位置, 例如中部或中上部。次要特征( 配角) , 排列在下侧或左右方, 或略靠角落的地位。可有可无的非特异性特征可以不绘。拼图时应注意各特征在图版上的自然分布面, 即: 不能太死板, 要适当地灵活穿插, 各特征要适当地集中, 又要略有渗透。重视科学真实性, 又有一定的艺术性。要领会要点, 不能将次要特征安排突出, 而冲淡了主角的地位。要令人一目了然, 起到 “ 看图识

字” 的作用; 那怕未见文字说明, 也能从粉末图中体会到该药的特征所在。在不脱离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上, 进行艺术效果的处理, 但决非夸张, 达到“ 一目了然, 繁而不乱, 主次分明, 特征突出” 。完善的粉末显微特征图, 并非一朝一夕即能达到, 首先应有组织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又要有实际的观察及操作经验。

3、定稿图: 已拼贴好的图版, 经过检查核实无误后, 置于光源描图箱上, 以铅笔描绘,即成定稿图。注字( 通常用阿拉伯数字1、2、.3 ” 一) 表达, 主要特征在前, 次要居后, 写在图纸下方。定稿图应采用质地较好的绘图纸。该图如系用于投稿, 或某专著采用, 应以炭素笔描绘, 以便制图版及复印。

4、一张粉末图好坏之关键在于特征是否真实, 以及如何表达特征; 如何充分运用笔墨技术; 如何处理点、线及面之间的关系。①点:是用来处理某物的稀密度或阴暗面, 让某种特征现出立体感。② 线: 通常分为粗、中、细三种。粗线用HB 型号铅笔绘制, 用以表达石细胞及纤维的外壁线条, 让人有厚实之感; 中线以H ~ Z H 铅笔绘制, 薄壁细胞、表皮、气孔、导管( 除边缘增厚外)、分泌组织、淀粉粒,各种晶体之线条, 均用中线表达; 细线以4 H~6 H铅笔绘制, 用以表达淀粉粒、石细胞、纤维壁的层纹( 环纹) , 壁上细微的纹孔, 以及表皮、毛等表面之纹理。③面: 是许多密集的点, 形成的黑色块片, 面也可以理解为片。点、线、面三者是自然的统一体, 应注意用笔流利, 粗细均匀, 不能同一条线忽粗忽细, 要接头流畅, 粗细线配合自如, 才能充分表达出粉末的显微特征。

5、同一个品种之特征, 在同一个图版中, 所一放大30倍, 特征二只放大1 50 倍。但如有必要将某特别细微的特征突出, 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则应在说明中另行加注放大倍数, 并在图版中将该特征用线或虚线分割开, 让其处十图版的某个角落。

三、简述中药指纹图谱规范化试验的一般程序。

答:1、样品的来源及数量:取样保证供试品的代表性和均一性。一般要求不少于10批样品的收集数量,且要有翔实的记录。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1)切不可将同一批次样品分散成数个批次,充当样品。

(2)原药材尽可能固定产地(GAP基地药材,地道药材)、采收期和炮制方法。对光线稳定,疗效稳定,无临床不良反应的药材批次应重点选择。

(3)中间体、注射剂样品的收集应重点选择工艺稳定、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的批次。 (4)留样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

2、指纹图谱的采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制定指纹图谱,其指纹图谱的记录时间一般为1小时;采用薄层扫描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提供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图谱;采用光谱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按各种光谱的相应规定提供全谱。

3、共有指纹峰的标定:标定共有峰时,应选择1-批以上供试品中都出现的色谱峰作为共有峰,峰面积不能太小,以免由于仪器检测灵敏度的变化而使该峰丢失。非共有峰的标定,应根据10批供试品检测结果,标定不能在每批供试品中都出现的色谱峰作为非共有峰。

4、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各共有峰的面积比值必须相对固定。

5、特征指纹峰:特征指纹峰的确立,要求所有操作步骤规范化,应按优化的提取分离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四、T LC已成为《药典》“鉴别”的首选方法,简述其操作步骤及操作规范化要求。 答:(一)操作步骤:

1、薄层板制备:

自制薄层板: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璃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

取下涂好薄层的玻璃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使用前检查其均匀度(可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检视)。

市售薄层板:通常,买来的硅胶板都是方形的玻璃板,必需用钻石头玻璃刀按照模板的形状进行切割。

2、选取合适的溶剂体系:化合物在薄板上移动距离的多少取决于所选取的溶剂不同。在非极性溶剂中,大多数极性物质不会移动,但是非极性化合物会在薄板上移动一定距离。相反,极性溶剂通常会将非极性的化合物推到溶剂的前段而将极性化合物推离基线。一个好的溶剂体系应该使混合物中所有的化合物都离开基线,但并不使所有化合物都到达溶剂前端, RF值最好在0.15~0.85之间。虽然这个条件不一定都能满足,但这应该作为薄层色谱分析的目标(在柱色谱中,合适的溶剂应该满足RF在0.2~0.3之间)。

3、将1~2ML选定的溶剂体系倒入展开池中,在展开池中放置一大块滤纸。

4、点样:除另有规定外,用点样器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点样直径为2——4MM,点间距离约为1.5—2.0C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5、展开:展开室如需预先用展开剂饱和,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并在壁上贴二条与室一样高、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使系统平衡或按正文规定操作。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室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薄层板底边0.5—1.0CM(切勿将样点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盖,等展开至规定距离(一般为10—15CM)。

6、从展开池中取出薄板并且马上用铅笔标注出溶剂到达的前沿位置,晾干。

7、显色:

A 光学检出法: A自然光(400~800NM)、B紫外光(254NM或365NM)、C荧光一些化合物吸收了较短波长的光,在瞬间发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而在纸或薄层上显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灵敏度高、专属性高)。

B蒸汽显色法显色:多数有机化合物吸附碘蒸气后显示不同程度的黄褐色斑点,这种反应有可逆及不可逆两种情况,前者在离开碘蒸气后,黄褐色斑点逐渐消退,并且不会改变化合物的性质,且灵敏度也很高,故是定位时常用的方法;后者是由于化合物被碘蒸气氧化、脱氢增强了共轭体系,因此在紫外光下可以发出强烈而稳定的荧光,对定性及定量都非常有利,但是制备薄层时要注意被分离的化合物是否改变了原来的性质。

C 物理显色法:用紫外照射分离后的纸或薄层后,使化合物产生光加成,光分解、光氧化还原及光异构等光化学反应,导致物质结构发生某些变化,如形成荧光发射功能团。发生荧光增强或淬灭及荧光物质的激发或发射波长发生移动等现象,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D 试剂显色法:广泛应用的定位方法。用于纸色谱的显色剂一般都适用于薄层色谱,还有防腐剂的显色剂不适合用于纸色谱及含有有机黏合剂薄层的显色,又时喷显色剂后续加热,这也不是用于纸色谱。

显色方法:A喷雾显色:显色剂溶液以气溶胶的形式均匀的喷洒在纸和薄层。B 浸渍显色:挥去展开剂的薄层板,垂直的插入盛有展开剂的浸渍槽中,设定浸板及抽出速度和规定在显色剂中浸渍的时间。

显色试剂:A 通用显色剂硫酸溶液(硫酸:水 1:1,硫酸:乙醇1:1)、0.5%碘的氯仿溶液、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碱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B 专属显色剂。

8、晾干:让薄板上的溶剂挥发掉。

9、薄层扫描:对于中成药复方制剂,亦可用相应的原药材按需要组合作阴、阳对照,然后比较其薄层扫描图谱加以鉴别。使用仪器为薄层扫描仪。如需用薄层扫描仪对色谱斑点作

扫描检出,或直接在薄层上对色谱斑点作扫描定量,则可用薄层扫描法。薄层扫描的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可根据各种薄层扫描仪的结构特点及使用说明,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吸收法或荧光法,用双波长或单波长扫描。用紫外灯进行观察时、将薄板放在紫外灯下,用铅笔标出所有有紫外活性的点。若当化合物没有紫外活性的时候,使用染色剂时,将薄板放在加热板上观察斑点的变化,在斑点变得可见而且背景颜色未能遮盖住斑点之前,将薄板从加热板上取下。

10、测定比移值: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做好TLC标记,所以要计算每个斑点的RF值,并且在笔记本中画出图样。

(二)注意事项:

1、所用玻璃板应洗净不挂水珠,光滑平整。铺板要均匀,厚度适宜,并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活化30分钟,置于有干燥剂的 干燥箱 或干燥器中备用。

2、根据初始薄层色谱结果修改溶剂体系的选择。 如果想让RF变得更大一些,可使溶剂体系极性更强些;如果想让RF变小,就应该使溶剂体系的极性减小些。

3、作为展开剂的溶剂应满足以下要求:适当的纯度、适当的稳定性、低黏度 、线性分配等温线、很低或很高的蒸气压以及尽可能低的毒性。某种样品在这种展开剂中只显示一个点,并不等于在别的展开剂中也只显示一个点。因此在寻找展开剂时,多尝试几种比例不同,成分不同的展开剂。展开剂的极性太小,点分不开,极性太大,也分不开,一般以目标产物的Rf值在0.3左右为最佳。

4、点样点一般为圆点,不能太大。点不能点得太浓,否则容易重叠,不易判断,因为如果两个点相近的话,一浓就变成一个点了。

5、板上点的展开的清晰程度和溶剂的极性和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有关,只有两者比较合适才能有一个交好的分离效果。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的展开剂。

6、薄层扫描的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可根据各种薄层扫描仪的结构特点及使用说明,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吸收法或荧光法,用双波长或单波长扫描。由于影响薄层扫描结果的因素很多,故应在保证供试品的斑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的情况下,将供试品与对照品在同一块薄层上展开后扫描,进行比较并计算定量,以减少误差。各种供试品,只有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 ,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五、HPLC已成为《药典》“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简述其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内容。 答:1、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1)验证方法:含量测定: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也可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2)数据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或置信区间。

2、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验证方法:精密度可从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三个层次考察。 ①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②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设计方案进行中间精密度试

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 ③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法定标准采用的分析方法或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方法转移时,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2)数据要求:均应报告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和置信区间。

3、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通常,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由其它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1)验证方法:。专属性要求证明其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分。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呈正反应,而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负反应。对于药品,辅料不得干扰其有效成分的鉴别。 2)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诸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法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4、检测限:系指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检测出的最低量。鉴别试验和杂质测定,均应通过测试确定方法的检测限。 1)验证方法:①非仪器分析目视法: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②信噪比法: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③除信噪比法外,还可根据响应因子的标准偏差和斜率计算出检测限。 2)数据要求: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检测限结果。

5、定量限:系指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用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方法的定限。 1) 验证方法:①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②除信噪比法外,还可根据响应因子的标准偏差和斜率计算出定量限。 6、线性:系指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的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1)验证方法:应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备一系列供试样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5个浓度的供试样品。每一个浓度的样品3份,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2)数据要求:应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图。

7、范围:能够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 8、耐用性:系指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可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考虑其耐用性。经试验,应说明小的变动能否符合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以确保方法有效。如果通过耐用性研究发现分析方法对某个或某些测试条件敏感或要求苛刻,建议在方法中予以写明。 1)典型影响耐用性的变动因素包括:被测溶液的稳定性、样品的提取次数、时间等。 2)液相色谱法(HPLC)中的典型的变动因素包括: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不同品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流速等。3)气相色谱法(GC)中的典型影响耐用性的变动因素包括:不同品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固定相、不同类型的载体、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 4.8.4在评估HPLC 含量方法耐用性中部分需考虑的因素及变化范围,实际变化范围可依据使用条件设计。

六、简述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的注意点。

答:粉末显微鉴别主要是以植物、动物, 或矿物的组织碎片、细胞形态, 以及细胞或组织内后含物的形态特征为依据, 区别不同品种的中药; 区别掺人物或混人物, 以判断中药或中成药的纯度及真伪。

1、常见的能够采用的特征有下述几类。

1、石细胞: 形态多种, 例如类圆、长方、类方屯不规则形等; 描绘大小( 直径及长径) ;○

壁厚度, 是否有纹理; 有否壁孔, 孔沟明显否; 胞腔大小, 腔中是否有内含物, 如簇晶等。壁的色泽及木化程度等, 亦应记述。

2、纤维: 观察的各项与石细胞相同, 但应特别往意纤维两端之形态, 如端尖、渐尖、钝○

圆、斜形, 或有分义。应注意纤维状石细胞之形态, 一般认为, 长与宽之比为1 0 , 1以下, 6 , 1以上者, 为纤维状石细胞。

3、导管: 区分其类型, 螺、环、梯、网、具缘纹等形式, 或为过渡型, 例如环状梯纹、○

梯状网纹等。注意导管与管胞之区别, 以及纤维管胞之形态。

4、分泌组织碎块: 如油细胞、油管(腔)、乳汁道(管)、树脂道、粘液细胞及其旁侧之组○

织。注意内含物形态及色泽。

5、各种毛: 腺毛, 观察并描绘腺头及腺柄的形态及细胞数; 非腺毛之形态、组成细胞数○

及排列方式( 单列或多列)。毛表面形态及胞腔的内含物。

6、表皮细胞、气孔的形态及大小: 主要是在叶类、茎藤类, 草类以及果实、种子类的粉○

末中出现。并应注意种皮、果皮的不同层次组织。

7、 各类后含物: 例如, 淀粉粒应观察形态大小、层纹及脐点; 晶体, 通常以草酸钙晶体○

为多见, 例如, 簇晶、方晶、砂晶、针晶。或有过渡晶形, 如: 类簇晶状方菱晶、类针晶状柱晶等。

8、其他: 木栓组织及薄壁组织碎块等一般不能作为签别依据,如非特殊形态,可不必描○

绘。

9、动物类粉末主要特征: 因类别多, 特征也较复杂。动物性中药常见者有昆虫类、角骨○

类、肝肾等内胜器官, 血、排泄物、分泌物等。应知道各类特征之组织构造, 细胞或后含物形态,绘其主要特征。例如, 肌肉应注意肌纤维形态;分泌物应注意形态、色泽、透明度、内含物及附着物; 昆虫应注意其触须、体表毛、角质皮、肌肉、翅膜等。

10、矿物类中药粉末特征: 应注意晶形的立体性, 菱角、透朋度、表面纹理及色泽等。但○

也有非晶状团块, 则应着重于表面形态、透明度及色泽之表达。还应特别注意掺入物, 如砂粒、植物纤维等。

2、为了全面观察寻找粉末显微特征,应制作三种粉末片:碘液片、斯氏液片(或用50%甘油酒精片)、水合氯醛液片。如要断定某种细胞是否木质化,海英制作间苯三酚加浓盐酸片。每种片至少三张, 每张片在镜检时观察6~ 9 个视野, 逐步移动片面, 依次寻找有关特征。将每种特征用显微描绘器分别绘于稿纸上, 并用显微量尺衡量, 记下数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两人同时观察。特征的选取应全面, 每种特征绘一张草图。例如, 该检品中发现多种石细胞, 形态及大小各不相同, 均应绘出, 一一衡量, 作好记录。每种不同的中草药各有其主要的、突出的、与它种不同的特征, 有主要、次要、少见、偶见之特征, 如出现不应呈现的特征, 可断定为掺伪品。

3、排除交叉干扰,确定专属性特征是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的关键。对各组粉末分析比较观察时,应抓住中药材粉末的主要特征,其次是次要特征,若无法判断,可重新制片继续观察直至成功鉴定。

4、熟悉正规操作,确保结果准确,使用显微镜鉴别时注意使用方法,以及每个样品应制3枚标准片,先在低倍镜下粗看再在高倍镜下重点观察,以便于观察到更多的粉末特征,便于更全面的鉴定中药以及与伪品的区别。

七、简述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其药典检测方法。

答:(一)外源性有害物质种类:包括重金属及对人体有害的砷、汞、铅、镉、铜、铝等元素,以及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残留。还有黄曲霉素及二氧化硫。

(二)药典检测方法:

1、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此方法适用于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铜、汞的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可用于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铜、汞等多种元素的含量。

2、农药残留量的分析:主要方法是气相色谱法。

3、其他有害成分的分析:黄曲霉毒素的测定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薄层色谱法、微柱筛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有酸蒸馏碘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

八、简述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药材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答:(一)研究方法:流程包括样品制备、代谢物成分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与解释。 ①样品制备:分为组织取样、匀浆、抽提、保存和样品预处理等步骤。代谢产物通常用水或有机溶剂分别提取,提取液经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和亲和色谱等方法预处理后备用。 ②成分分析鉴定: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库伦分析、紫外吸收、荧光散射、发射性检测和光散射等分离分析手段及其多维联用组合技术是分析的主要手段。 ③数据分析与解释:可应用模式识别和多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大量数据中获得有用信息,从而使数据降维,使它们更易于可视化和分类。目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有多元回归、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因素分析和经典分析等。

(二)应用:对药材及其基源进行代谢指纹分析和鉴定;可以发现与活性成分相关的新功能基因,促进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了解植物的区域性分布,确定中药材的道地性;通过研究植物在受某种因素刺激后特定的应激变化产生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指导从植物中定向培养中药有效成分。

九、简述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

答: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就是利用毒理学和理化分析等方法,检测中药的毒性和有害物质、评价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经典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1、有毒成分及毒理研究方法:从中药中提取、分离毒性成分,进行相关毒性试验,可利用景点的毒理学研究方法,即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等方法评价其安全性。

2、中药毒动学研究方法:是运用药动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的研究毒性剂量下中药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中药毒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在中药安全性研究的各项试验中均可进行毒动学研究,如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生殖毒性试验、致癌性试验。

(二)现代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

代谢组学:其核心在于定量地测定由兵力、生理刺激或遗传变异诱导的与时间相关的多参数生物代谢应答,对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确定生物标记物,将代谢应答与体内生物事件关联,从而获得有关其发生的位点、途径和作用强弱的信息。

代谢组学主要以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系统(UPLC/MS)、高效液相-串联质谱系统(HPLC/MS)为技术支撑,结合现代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生物信息学和谱学分析理论,对中药毒性进行全景式研究,揭示有毒中药干预健康生物体后,其毒性发生过程中生物体固有

代谢网络(组、群、谱)时效和时量变化,通过MAKERLYNX系统,确定能够表征每种有毒中药机体毒性发生和发展的内源性生物标记物;同时,通过毒性发生过程中药物体内成分的时效及时量变化,利用METABOLYNX系统阐明与毒性标记物轨迹变化相关的外源性独行成分及动力学。

(三)中药安全性评价新方法:

1、建立不良反应的数据库;

2、数据库挖掘与分析;

3、流行病学的研究

十、简述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答:包括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项。

1、名称:药材的汉语拼音名称及药材拉丁学名,后者按中药材拉丁学名的命名原则命名。要求:阐明确定该名称的理由与依据。

2、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产地加工。 要求:①提供有关该药材的原植(动、矿)物鉴定详细资料,以及原植(动)物的形态描述、生态环境、生长特性、产地及分布。引种或野生变家养的 植(动)物药材,应有与原种、养的植(动)物对比的资料。②确定该药用部位的理由及试验研究资料。③确定该药材最佳采收季节及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资料。

3、形状:包括药材的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

要求:根据药材的形状特征可以初步鉴定其真伪或优劣,将其规定在质量标准中,可作为外观鉴定的依据。对于油脂类药材,其溶解度、相对密度、折光率、酸值、皂化值、碘值、酯值均列于性状项下。

4、鉴别: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一般理化鉴别、色谱鉴别和光谱鉴别等。

要求: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快速、简便。①经验鉴别:对药材的某些特征,采用直观方法进行鉴别,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鉴别方法。但这些直观鉴别方法必须与易混淆品进行比较,确定其专属性后方可收载。②显微鉴别:在质量标准正文中应突出主体、易见显微特征的描述。③一般理化鉴别:经过比较研究确证无干扰,并有一定的特征性和重现性的结果,设为理化鉴别才有意义。④色谱鉴别:在制定标准时,药材需选用不同的展开剂比较,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的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薄层鉴别项目要求在起草说明中附薄层色谱的图片,并应尽量附薄层色谱的照片。⑤光谱鉴别:在特定情况下,在类似品或掺伪品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能构成鉴别特征的,也可应用。

5、检查:包括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重金属、砷盐、农药残留量、有关毒性成分及其他必要的检查项目等。

要求:①植物类中药检查:根据中药材的具体情况制订对质量有影响的检查项目。②油脂类中药检查:此类中药提取过程中多要接触金属容器,可考虑重金属检查。③动物类中药检查:含较多水分,易霉坏变质,故多规定水分检查。一些动物类药材在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带有腐败气的碱性物质,影响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规定挥发性碱性(挥发性盐基氮)物质的限量检查。④矿物药中药检查:矿物药中药虽然经精制。但仍易夹有杂质及有害物质,必须进行检查并规定限度。

6、浸出物测定:参照《中国药典》附录浸出物测定要求,结合用药习惯、药材质地及已知的化学成分类别等选定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含量以控制质量。要求:说明溶剂选择

依据及测定方法研究的试验资料和确定该浸出物限量指标的依据。

7、含量测定:对有效成分、毒性成分明确,或明确反映内在质量指标成分的药材,均应建立含量测定。要求:应阐明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确定该测定方法的方法学考察资料和相关图谱;阐明确定该含量限度的意义及依据。

8、加工炮制:需进行炮制的品种,应制订合理的加工炮制工艺,明确辅料用料和炮制品的质量要求。要求:说明炮制药味的目的及炮制工艺制订的依据。

9、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注意事项及贮藏等。要求:应符合“新药(中药材)申报资料项目”有关临床资料的要求。

更多相关推荐:
中药鉴定 毕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

中药鉴定学实验部分

实验十五动物类中药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定特征水蛭全蝎蟾酥石决明海马蛤蚧蕲蛇乌梢蛇斑蝥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穿山甲2掌握蟾酥麝香的显微鉴定特征3掌握蟾酥牛黄鹿茸麝香的理化鉴定方法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20xx.01)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供中药专业本科使用泸州医学院药学院生药教研室编20xx年12月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AuthenticationofChineseMedicines供中药专业本科用学分数7周学时...

实习报告-中药鉴定

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实验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大黄,何首乌,牛膝的鉴定1大黄【性状鉴别】①呈卵圆形、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长3~17cm,直径3~10cm。②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

中药鉴定学实验总论

中药鉴定学实验总论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科学二中药鉴定学实验总论应用所学到的理论在实验室通过仪器设备通过相关实验进行认识实践的这样一个过程通过实验基础理...

中药药剂学毕业实习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实习学生实习时间至实习地点实习课目中药鉴定学指导教师实习主要内容益元散剂的制备蕲蛇药酒的制备益母草膏的制备实验一益元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二实验仪器...

中药鉴定显微实验技术

中药鉴定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一进入实验室须穿白大衣白大衣袖口过长过宽需将其束住长发女生需将头发扎起并将长刘海用发夹夹住不得披头散发男生头发太长遮眉挡目者也需将头发夹起二进入保持实验室需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遵守课堂秩...

莪术醇的提取分离鉴定实验开题报告

莪术醇的提取分离鉴定实验开题报告目录1.选题的根据22.文献综述53.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法64.实验装置及药品75.实验目标76.实验进度安排77.主要文献资料8天然药物化学开题报告莪术醇的额提取分离及鉴定一选题…

未知粉末中药的鉴定实验报告

未知粉末中药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未知粉末中药鉴定的原理和基本技术二实验仪器材料未知粉末仪器电子显微镜酒精灯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试剂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盐酸乙醇稀碘液苏丹试液三实验内容1取样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实验指导5

实验五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二实验原理性状鉴定是用感观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中药标准或与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品种纯度鉴定或初步评价中药品质的优劣本次实验的重点是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断面等特征区别来源于双子叶单子叶...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教案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教案授课对象专业中药学层次本科讲授学时45学时使用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龚千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课人胡昌江1总的要求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教案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教案授课对象专业中药学层次本科讲授学时45学时使用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龚千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课人胡昌江1总的要求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

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