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时间:2024.3.31

 石桥二小 学校年级 语文 科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报告撰写人: 刘晓寒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试卷分为六大板块,字词句的练习(16分)、成语填空(5分)、课内外积累填空(21分),口语交际(5分),阅读短文(23分)和习作(30分)。考察的知识点涉及到拼音、字词、句子、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等多方面,题型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总的来讲,课内外知识结合,有一定的难度。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本次测试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综合,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让生活中的语文展现其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4)注意了联系本册教学内容对学生情感教育的考查,充分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优秀率:86分以上(含86分)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

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本试卷难度不大,重在基础知识积累。但是有一定的区分度,基础差的学生高分考不起来,考出了学生的真正水平。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1)书法展示(3分),本次试卷,学生书写比较工整,比较整洁,因此扣分的极少。

(2)基础字词练习(13分),虽然这些考的这八个词语都是与课文中的词语,但平时教学中没有作为重点练写,因此全对的不多,看来越是基础的越不易得分。

(3)填写成语(5分),只是简单的五个词语,但全对的不多,原因是五个成语中只有两个是练习中安排积累的,而第二题的三个都是属于课外生活积累的,以至于很多学生填不上来。

(4)课内外的积累(21分),可以说这一题做的相当好,因为全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常练常讲的,每个班得分率普遍很高。

(5)口语交际(5分),这一题得分率也很高,安排的情境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他们懂得知道该怎么和父母商量,进而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来。

(6)阅读理解(23分),这一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8分),因为是课内的阅读片段,在平时的期末测试中也曾练习过,所以这一题做的较好。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15分),以扣2-3分者多。找出相近的词语有些学生找不出来,另外,学习画线句子的写法仿写一句,有些学生看不懂句子是什么类型的句子,所以失了分。

(7)习作(30分),试题要求以梦为题大胆想象,写一篇习作。本身低年级的学生就爱做梦,爱幻想,试题很符合他们现在的年龄特点,所以对学生来说,习作并不难。绝大多数学生都写得很有趣味,展现了他们的童真。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字词练习失分原因,学生的生字词语掌握得不到位,应重视生字词教学。看拼音写词语里“浓郁”的“郁”,许多学生写成了写错了,“跨栏比赛”的“跨”和“栏”,许多学生部首都搞错了。

填写成语,只是简单的五个词语,但全对的不多,原因是五个成语中只有两个是练习中安排积累的,即使是练习中已经学了的,学生只是机械式的背诵记忆,而不会真正的会运用。第二题的三个都是属于课外生活积累的,以至于很多学生填不上来。

阅读分析的课外部分,在短文中找近义词语。有些学生没有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学习画线句子的写法仿写一句,有些学生看不懂句子是什么类型的句子,所以失了分。

习作乐园,平均失分6.108分,今后要在作文上花功夫,力求让学生审题仔细,表达条理清晰,生动精彩。

四、思考与建议

1、对教学的启示

(1)明确年段目标,注重有效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年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综合,确立大语文观。

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要求才能达到,教师应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准确领会课标精神,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要注意学科间的整合,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

(3)加强对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从答题情况来看,少数学生的卷面分失分,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老师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静心阅读、认真书写、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加强语文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的基础在于有厚实的积累。没有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理解和感悟就失去了基础。积累的途径,首先是要重视对文本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中的常用词语、精妙句子、人文思想等,该了解的要了解,该记忆的要记忆。老师还要善于总结、综合,让学生学习轻松,又事半功倍。

2、对命题与评价建议

成语的积累运用尽量考一些我们课内的或练习中积累的。

3、其它意见与建议


第二篇: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xx年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语文课题组 张彬 张敬邻 李浩

报告执笔人 李浩

20xx年8月5日

1

20xx年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淮北市中考(实验区)语文试卷共有350本,每本试卷数30份,共有考卷10490份左右。按六十分之一等距离抽取试卷样本,共抽取试卷175份。有六位考生缺考。实际抽取试卷169份,对试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处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试卷的难度大于往年。 请看下表: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今年的试卷的难度大于往年,主要体现在: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1)从抽取的考生试卷上来看,考生平均得分是91.8 ,难度为 0.61,低于05年的 0.65,04年的 0.68。难度明显偏大。(2)容易题的题数少,仅有一小题(第16题),分值为4,仅占全卷总分值的2.66%,与往年相比,明显偏少 。(3)较容易题的难度值偏低,多集中在0.60~0.70之间。虽然作文的难度为0.68,有把考生的整体分数拉高的作用,但由于试卷的其他题目的难度较大,所起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4)难题的数量虽然只有1小题,但与04、05年无一题难题的情况相比,还是体现了难度加大的趋势。特别是较难题的题数和分值比较大(4小题,18分,占全卷的12%),现代文阅读题只有第10小题的难度值大于0.6,也就是说现代文阅读只有一题考生平均分数及格,这些都说明全卷难度明显增加。

课程改革后。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两考合一考,从道理上来说,应适当降低试卷的难度,让绝大多数的考生都能通过水平考试,但实际的情况是今年的及格率为63.2%,显得太低,给人的感觉是施行了新课改,考生的学业成绩反而下降了,搞课改不如不搞课改。从这个角度上看,提高试卷的难度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

(二)、考生的分数有相对集中的倾向,呈正态分布,但低分考生数明显增多。

05年课改试验区的抽样标准差是24.4,两极分化明显。今年的标准差为16.2,说明了今年的考生分数相对集中,虽然低分考生数量大,但高分考生的数量并不多,高分并不高。今年抽样的考生的最高分122分,为历年最低。这样,考生的成绩分布为正常水平,并不能75%的考生的分数集中在80~110这个分数段上,高分考生为6人,占抽样总人数的4%,

与往年基本持平。低分考生(80分以下)有37人,所占比例为22%,20xx年中考这个分

2

数段的考生的百分比是8.7%,20xx年课改实验区这个比例陡升至19.3%,今年又提高了两点七个百分点。当然这只是抽样反映出来的情况,并不排除其中出现的偶然性。这也不能不给我们很大的警醒,为什么在课改实验区低分考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是试题的难度增加了,还是我们的教师教学出现了问题,还是考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还是课改本身出现了问题?这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的。另外,60分以下考生的人数是10人,数量偏大,及格率偏低。

(三)试题的区分度高,体现出较好的选拔功能。

试卷各题的区分度如下表: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从区分度上来说,今年的试题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很好的题和较好的题达到91.2%,为历年之最,最为难得的是无一题的区分度小于0.20,04、05年的中考试题分别有一题的区分度小于0.20,为应淘汰的题,今年没有,反应了今年的命题水平之高。

区分度最高的题为第一部分中的语文积累和运用中的三个小题,第15小题的文言文翻译题和作文题。这五个小题的区分度值都达到0.65以上。这表明考生成绩优秀的考生的语文基本功扎实,写作能力和文言文理解翻译能力很强,反之,成绩较差的同学,他们对语文背诵古诗文名句、读书、认字这些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方式都不感兴趣,不肯下功夫去学习。而作文能力是要靠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作根基的,语文基本功差,写作能力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即使有丰富的想像力,由于没有好的语言基本功,句子写不通畅,作文水平又能怎么样呢?区分度较低的两个题是第11、12两个现代文阅读题,这两个题的难度都很大,特别是第12小题,只有0.17,优等生做不好这一题,差生同样也做不好这一题。

二、试卷的主要特色

今年的课改试验区试卷与20xx年的课改试验区试卷结构相同,由四个部分组成。一、语文积累。二、阅读。三、语文综合运用。四、写作。试题题型有一些变化,但变化不大,题量和去年相同,都是23个小题,全卷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作为试题的材料,全部选取了名家名篇,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位。

这套试卷所涉及的文章有刘白羽的散文《晨》,叶圣陶的议论文《习惯成自然》,《论语》四则(课内二则,课外二则),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这些作品,有的是经典名著,有的是作家精心结撰之作。这些作家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名人,他们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早有定论,堪称大家。命题者没有选取那些轰动一时、但艺术生命并不长久的时文,也没有从一些报刊杂志上选取一些煽情的、所谓的美文,而是选择了名家名篇。这些作家的作品真正具有永恒的价值,不论是思想教育的价值还是艺术成就都是值得考生学习和模仿。多读这些作品,可以让考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考生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文素 3

养。目前,考生的阅读经验,普遍不适应中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阅读趣味不高,喜欢快餐式阅读,多数不太喜欢阅读意蕴厚重的文学作品。喜欢看漫画的、浅显的、娱乐性、消遣性读物的考生不在少数。经常翻阅时尚杂志和足球、篮球杂志的考生,为数较多。在这种消遣性、休闲性阅读活动中,考生无法获得充分和深刻的阅读体验。中考的选取名家名篇,作为考试的材料,是可以达到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的,可以产生积极的导向性作用,这也能看出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二)试题的设计具有高度整合、概括的特点,往往是从整体把握的角度设计考题。 今年的考题绝大多数是综合性的。除了第一部分的古诗文名句默写外,几乎每一个试题都是综合性的试题。如第一部分的第3小题,这一道题就通过安徒生的名篇《海的女儿》中的一个段落,把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字的音、形,关联词语的运用,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整合在一起,这样设计考题,符合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段,段不离篇。即使是咬文嚼字,也不离篇段。考察考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试题设计形式,并不新鲜,但由一段课外文段引发,引出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题目,体现出了试题设计者的巧思。语文综合运用的四个考题,也是把它们整合到一个“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里去,由这个活动为纽带,设计出四个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运用的考题。这四个考题,环环相扣,是一次完整活动所必须进行的项目,不但考察了考生的语文能力,还给考生今后进入到社会,组织类似社会活动提供了范例。现代文阅读本身就是综合性的题,但命题者并不是设计一些零零碎碎的题目,而是设计一些高度综合性的题目,如第5小题,“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这一小题,把文段的二、三两个段落综合起来,抓住同一种语言现象(比喻),引导考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找出这种语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含义。第6小题“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这个题目与第5小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了命题者对语言的敏感性,本来这两个比喻句相对独立,看起来关系不大,但命题者通过巧妙设题,把这两个比喻句联系起来。在一般人不太注意的地方发现了出题点,通过整合,设计出了出人意表的好题。

(三)文言文的题引入了课外的内容,是今年命题的重大改进。

以往我省的中考命题,一直是以课内文言文语段作为命题的材料,而这些材料仅仅局限在基本篇目上。课内文言文基本篇目就是那么有限的二十几篇,由于多年的命题,可资利用的命题材料越来越少,想不重复使用语言材料进行设题越来越难。近几年来,采用了比较阅读的命题方法,通过组合,拓宽了命题的资源,但毕竟就是那么十几篇文言短文,可以用来组合的材料也是不多的。这样文言文越来越容易被猜题、押题,在复习迎考中,有些老师就根据历年来的中考试题,圈定那些课文可能被考到。就反复的练习,想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考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做,也许会提高考生的文言文考试成绩,但对考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所起的作用是不大的。今年的命题大胆引进了课外文言文,虽然内容不多,但意义不可低估,可能会促进不少的老师在教学中把课内知识向课外拓展,积极把一些精短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言短文引进课堂里来,教师也有可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教材,从那种僵化的文言文教学中解放出来。

(四)题目呈现的方式活泼、亲切自然。

新课程理念提示我们,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的教育活动必须以人为本,语文考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尽可能营造一个轻松的考试氛围和考试环境,让所有的考生能够体验自己学习语文的成就和进步,激励所有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情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从而发挥创造力,发展个性。今年的考试命题和去年一样,都使用了一些温馨提示语,话语充满了温情,拉近了与考生的距离,让考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如在作文的提示与要求中,有一条是“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 4

影响你的成绩。”提示用语温和。以前这种意思是这样表述的:“严禁抄袭,否则作文按零分处理”,或“严禁抄袭,否则后果自负”。语气生硬,冷若冰霜。整份试卷都采用了第二人称——你,一改过去那种严肃、拘谨的命题形式,考生答题的过程自然也就形成了与命题者对话的过程,命题者与考生那种融融之情贯穿在答题的始终,让考生受到了鼓励,充满了答题的信心。这种命题的形式也实践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有正确的考生观,要平等地对待考生。考试的整个过程都赋予了人文的关怀。

(五)开放性试题没有“放开”,或者说,今年的命题开放性试题明显减少。

近几年来,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放性试题会越来越多。“开放”,就要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种解题思路和唯一答案,注意肯定学生的创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年的试题几乎没有开放性的试题。现代文阅读的第8小题,“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这个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但答案可以在字句上不同,但基本意思是唯一的,这只能算作是一个主观性试题。第13小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这一题,学生可以谈的范围限制在“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一个方面,超出这个范围就不能得分,也只能是一个主观性试题。现代文阅读是最容易出开放性试题的,但今年就没有体现出来。 在文言文阅读上,最后的一个简答题在去年是设计成了开放性试题的,但今年谈对句子内容的理解,由于这个句子的并不具有多义性,只能回答“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而所给的答案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也是一个主观性试题。

在语文综合运用上,第18小题由于是记忆性的题,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创见,甚至连主观性试题都算不上。第19、20小题是典型的主观性试题,只有21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创见,但也是被限制得太多。

(六)关注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历来注重考试的育人功能,注重试卷的人文性,关注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今年也有例外。语文积累部分的补写古诗文名句,填写的名句都是思想艺术上的上乘之作,这自不必说。在根据要求填写古代诗歌句子这两小题中,命题者要求考生写出表达离别之情和抒发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在当前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际交往中就要珍视真情、友情。青少年时代,就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培养乐观豪迈的性格。现代文阅读(一)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文艺散文,表达了只争朝夕,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启发人们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读这篇文章,可以给考生以精神的滋养。叶圣陶的《习惯成自然》主要论了习惯对于人的能力的形成的重要意义。告诉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是人生最要紧的事情。这同样给考生以很好的教育,有的考生成绩不佳,能力不强,不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吗?文言文阅读选择的是《论语》四则,《论语》是影响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最重要的典籍。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有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中东的伊斯兰文明,东方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主要体现就是儒家文明。儒家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之深是无与伦比的。选取这四则《论语》,主要谈了从师、择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读这些文化典籍,对人的教益是巨大的。语文综合运用题设计的是一次读书活动,这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读好书、好读书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最现实的途径。关于作文试题对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下文有专门的论述,兹不赘述。

三、考生答题情况简析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共三个小题,满分20分,平均得分14.6,难度为0.73,是较容易题, 5

三个小题的各项分析数据如下: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第1小题是补写古诗文名句,本题满分为6分,难度是0.7。往年这一小题的难度值多在0.80以上,是典型的送分题。但今年降到了0.70。随机抽取一本,有七个满分,两个0分,而去年随机抽取一本,就有24年满分。是这一题的难度增加了吗?不会。因为这几个题都是基本篇目中的名句,教学要求是相同的。只能说明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部分老师对新课改精神有理解有误。没能扎扎实实地把考生的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落到实处。本题有8个空,要求考生选取其中的6个来做,从考生做题的情况来看,第(1)题要求填写“长河落日圆”,没有发现错误,只有个别考生太差,根本就不做,只要做了就会做对。第(2)小题填“玉盘珍羞直万钱”,本题的错误最多,原因是“直”字都写成了“价值”的“值”,在本题中,“直”是个通假字,默写写出本字,是不符合要求的,但考生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另外“羞”也有一些考生写成了“馐”。所犯错误同值所犯的错误相同。分析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这一首诗的时候,没有让考生弄清诗中的通假字,以及在默写的时候,一般只能写诗中使用的字,而不可使用它的本字。第(3)小题填“蜡炬成灰泪始干”,错误也不少,把“蜡”字的“虫”旁写成了“火”旁,是最常见的错误,另外还有的同学把“蜡”字写成了“烛”。第(4)小题“濯清涟而不妖”,考生做错的也比较多,多是把“涟”字写成了“莲”,这可能是考生理解有误,“涟”指的是“水面上的波纹”,而不能是“莲花”的“莲”。“濯”字是一个较难的字,考生的错误多是把这个字写错了,少、添笔画,把字的部首“翟”写成“瞿”,也有考生把这个字写成 “浊”。 第(5)题“蒹葭苍苍”把“蒹”写成“萧”,“苍苍”误写成“沧沧” 第(6)小题“沉舟侧畔千帆过”,错误较少,只有个别同学把“畔”写成“衅”。第(7)小题“会挽雕弓如满月”中把“雕”写成“碉”“凋”,个别考生把“弓”写成“工作”的“工”。第(8)小题“山重水复疑无路”,不会写“疑”,有的考生写成“凝”,还有的同学把字的右边写成“巴”,“山重水复”说成“山穷水复”。

第2题是根据提示写古诗文名句。本题的难度是0.69,与第1题的难度相当,这是近几年所没有的,往往是这一小题的难度要大大高于补写古诗词名句。今年明显降低了难度。第

(1)题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考生多半写了“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失分的同学主要是写成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写母子之情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表达人生感悟的。“劝君更进一杯酒”写成“劝君更饮一杯酒”等等。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诗句不理解、记忆不准确造成的。第(2)写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多数考生写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有极少数考生没有写出来。

第3题的难度是0.76。考生得分较高。本题设计了4个小的考题。第(1)小题主要错误是把“和”字注成“hé ”“huó”。把字的注音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如果不知道该字的用法,即使允许使用字典也会做错。第(2)小题误把“皙”当成错别字。说明了部分考生对一些常用字的掌握不准确。第(3)小题是选取恰当的关联词填入到括号里去,所给的干扰项太容易区分,几乎不用思索就可以选出答案。这一题的难度应该是0.96以上,随机抽取一本试卷,无一人做错。这一题如果是单独设题,区分度肯定低于0.1,属于应该淘汰的题。试题是选择题的题型,显得过时陈旧。第(4)小题是一题考察考生课外阅读情况的题,许多考生选择了《水浒传》这部书,但有一些考生不知道作者是谁,对内容的概括也不是太准确。如一个考生这样概括《水浒传》的内容:“主要说一些梁山好汉除恶扬善,有正义感, 6

敢于同恶人、奸臣打斗的情节。”这还是比较好的一种说法,虽然表达不是太准确,但基本上还是把《水浒传》的一些重要内容写了出来。像这种说法就根本不行了:“主要讲述了十八条好汉的故事,体现了他们身的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这不能得分。

第二部分是阅读题,(一)(二)两题是现代文阅读,第(三)题是文言文阅读。我们先谈现代文阅读情况。现代文阅读(一)共5个小题,考生平均得分8.82分,难度为0.4,是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第4小题是一个填空题,难度为0.51,属于信息筛选题,一般说来,考生做这种题目应该说是很有把握的,但由于本题有三个条件的限制,这题的难度就增加了。这三个条件是:必须按照文章描写的景物的顺序来填,顺序不可颠倒。二是所填的景物必须能够表现出早晨的“清新、宁静”,三是所填的景物必须要有修饰语,并且应该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答案是“淡淡的朝阳 ”、“轻轻嘶叫的小蝉”。有不少同学在第一个空填了“茂盛的老藤树”“被朝阳照亮的树梢”,虽然文中确实写了这些景物,但这些景物并不能表现清晨“清新、宁静”的特点。另外不少的同学所填写的是“朝阳把树梢照亮”、“小蝉在嘶叫”这些动词性词组,还有一些同学仅仅填上“朝阳”、“小蝉”,没有修饰语,造成失分。

第5小题是体会句子的含义。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本题的难度是0.35,是一个较难的题。文艺性散文往往写得比较含蓄、隐晦。文中的含蓄句,往往有双层含义,字面义是明河,言外意是潜流;字面义是手段,言外意是目的。能够品出文中含蓄句的言外之意才算是读懂文章。本题所给的答案是“①鼓舞人意,促人起步;②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这个答案是可以在文中找出的,就在这两个比喻句的后面,隐藏的比较深。关键是要联系语境,辨识含蓄内容。但不少考生不是靠认真品读文章的内容来决定答案,而是根据“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来生发。如:“??表现了清晨是一个好的开始。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有一个好的开头,就等于重生。”还有的同学根据早晨的特点来生发,“早晨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切都充满了希望。”这些都是没有认真阅读原文造成的。

第6小题难度为0.35,也是一个较难的题。标准差为1.37,这一题在这个语段的五个试题中表现出考生的两极分化程度最为明显。本题是根据关键词来揣摩文章的思路。本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来安排文章的顺序,但非常隐蔽。作者通过描写云彩的变化来表明作者的思路。描写云彩也是运用比喻句来表现的。命题者利用这个点进行设题。所给的答案是“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加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许多考生没有体会到作者的命题意图,没能读懂题目,而是朝深处联想,就形成了这样的答法:“朝云如同人生,变化起伏,美好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朝云用轻柔、绰约、缈缥、悠然的姿态,慢慢变成透亮,轻柔的样子向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

第7小题的难度为0.23,是一个难题。在抽样的169份试卷中只有一个同学得了满分6分,很多考生的得分少于2分,将近一半的同学得分是0。标准差为1.51,因为本题的分值是6分,分值大,并不能说明本题的两极分化程度的严重。本题是对中心句的理解,也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题的正确答案是①新的一天生活开始了;②人生的奋斗开始了;③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很多的考生没能把握文章的主旨,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认识不清,就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考完试后, 7

不少的考生说这篇文章“说不清楚,读起来晕晕乎乎”。就说明很多的考生对文章没有读懂。有的考生是读懂了,但语言的组织有问题,也不能得高分。如一个考生这样回答:“我认为,这句话是说只要有信心去做一件事,在加上好的起点,不停地追求和努力,事情一定会成功的。”显然,“起点,努力”是对的,但又与成功联系在一起,就不对了。本文没有涉及成功的问题。

第8题跟第7小题相近,是对文章体裁的把握与理解。同时也是对第7小题的延伸与深化。本文是一个托物寓意的文艺性的散文,这类文章都是借物抒情。明白这个道理就很好回答了。本题的难度是0.57,是稍微有点难度的题。标准差是0.98,是本语段中的标准差最小的一个小题,说明大部分考生都能得分,且分差不大。得满分的不多,得0分的也很少。考生都知道文章并不都是描写清晨的景物。谈认识的时候往往说不到点子上,说得不准确不全面。试题提供的标准答案过分的概括:“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看了一下考生的答案,没有一个考生能用这样的语言回答。说明了考生对这类文体常用的术语还不太熟悉,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太强调这方面的知识。即使教了,考生也不可能去记忆,考生的思维能力也达不到这样抽象概括的水准。回答得好的考生也只是把文章的主旨用较为规范的语言再重复一遍。

现代文阅读(二)也有五个小题,本题满分为18分,平均得分8.14,难度为0.45,标准差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与上一个语段比较,本题的难度稍微降低,区分度比上一题稍差,标准差相仿。

第9小题的难度是0.50,标准差是1.49。这个题是个稍难题,总分只有3分,但标准差就达到1.49,说明考生做这一题时的得分差别很大,要么全对得3分,要么全错得0分。从抽样来看,近一半的同学得了满分,另一半的同学就做错得了0分。本题是从文中找出议论文的观点,这是议论文阅读的起码要求。有些同学没有找准,很多同学把第③段的第一句话当成了论点,这是由于一些考生往往认为议论文的观点是第一句话。有的考生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自己总结成: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只能不得分。

第10题的难度是0.67,是所有的现代文阅读中难度最小的题,也是唯一及格的题。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文章在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这是找出文章的论据,只要认真阅读原文,基本都能做对,第二问难度就大些,“这些事例阐明了什么?”考生一半能答对,另一半的同学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不管什么人做任何事,只能做好,否则就别做”,“心里相信某句话有道理,并不能观察到这种道理”。这说明考生不善于归纳总结。

第11小题是一道语言品析题。难度为0.35,是较难的题。标准差为0.73,是这个阅读语段中标准差最少的题,这说明本题大部分考生所得的分数相对集中,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认为“不能去掉”。这就保证每个考生在这一题上都能得到1分,但回答不能去掉的理由时,就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差,分析能力差的弱点。相当多的考生回答过于笼统,如“因为‘似乎’在句子中表示不确定,而去掉了就会肯定句子的意思,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种回答法,没有分析在具体的句子中这个“似乎”的作用。就不能得分。

第12题的难度是0.17,是全卷最难的一道题。题目是这样设计的“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分析做错的原因,多数考生能认清第⑦段就是阐述习惯与能力的关系的段落。由这个段落的论述能得出什么结论,很多考生就把第⑧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当成得出的结论。其实这句话是对第⑦段的总结,“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 8

力愈强”,就也是谈习惯与能力的关系,这当然不能算是结论。但很多考生由于审题能力不强,或者不注意认真辨析题目的指向,不善于分析,就把这一句当成了答案。有的考生直接选文的标题当成了结论:“习惯成自然”。还有的同学把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当成结论:“得出‘孔子的一生学而不厌’的结论”

第13题的难度为0.52,是一个稍难题。标准差为1.26,为正常范围。本题大部分考生都能结合学校的实际谈点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但不全面,表达不准确。如有的考生这样答:“学校教育在于丰富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有勤学的习惯,在社会上求知,有求知的能力。”语言表达不太准确,也没有联系实际。只是根据某种观念做题,而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联系实际作答,就不能得高分。

文言文阅读题和往年一样,设计了四道考题。本题平均得分8.7,难度为0.58,第16题的难度为0.84,是全卷唯一的容易题。比去年的0.61略低。标准差为2.49,比去年略高。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第14题是解释文言实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本题的难度是0.54。部分考生对“从”解释主要是忘文生义,用现代汉语的用法解释古代意义。把这个词解释成“随从”、“顺从”、“跟随”、“跟”、“跟着”等。甚至有考生解释成“中间”,不知道他是为什么这样解释。“罔”的解释错误较多,主要原因是对这个词的意思根本不理解。有的同学解释为“白费”,可能是受“枉费心机”这个词语的影响,认为“罔”与“枉”同音,意思也差不多吧。有的考生解释为“错误”,在他看来,学习不思考就会犯错误。“不懂”也是一种解释,他可能理解为“学习不思考就会不懂”。相当多的考生解释成“蒙蔽”。认为“学习不思考就会受蒙蔽。”也有解释成“没有”的。对“好”这个词的解释错误不多,但也有一部分考生解释成“真正”、“认真”、“好的、棒的”、“能,会”等。

第15题文言文句子翻译。本题的难度是0.61。是较容易的题。本题的第(1)小题是课外文言文句子,但在所提供是文言文考试材料中,对句中的难理解的词语给了注释,不仅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了,就是句式的特点也显示了出来。就大大降低了难度,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本题的错误较少,只是对“友多闻”这个词组个别考生解释不太准确。如有的考生解释成“与多听的人交朋友”,显得太生硬。第(2)小题是对“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错误较多。主要是因为考生对“殆”这个文言词语不理解所致。如有的考生这样翻译:“思考而不学习就使人疑惑”,“光思考而不学习是没有用的”。“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停止不前”,“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损失殆尽”,“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变懒惰”等等。

第16题是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与把握。本题的难度是0.86,是全卷最容易的一个题目。随机抽取一本,共有23个满分。本题的设计很有创意,是用表格的形式,让考生把对文意的把握填写出来。对所填的内容,给考生提供了例子,考生很容易根据例子进行填写。出现错误的考生主要是在第二则的内容这个空中填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还有的考生填“交友”二字,这样的考生其实都是缺乏学习能力的考生,他连基本的模仿能力都没有。第一则的主张,有的考生填了“谦虚,知错就改”,“选择师友”、“虚心向他人学习”等,这都是错误和不准确的。

第17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本题的难度是0.32,是较难的题。失分的原因一是直接翻译句子,即使翻译正确,没有联系实际,最多也只是得到一半的分,还有一些考生对句子的翻译并不准确。二是部分考生对这句话理解有误。如有的考 9

生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要向他人请教。别人向你请教,你也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他人。”这是不能得分的。三是回答不够全面。本题能得满分的考生很少。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

第三部分是“语文综合运用”。本题的难度是0.68,是较容易的题。标准差是3.3,数值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淮北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第18小题的难度为0.79,是较容易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本题的可写的内容比较多,对初中生来说是很容易的。很多考生选择了中国传统的一些读书的名言,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失分的考生主要是因为所写的关于读书的句子并不是名言。如“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是题目中的一个句子。有的虽然是名言,但并不是关于读书的,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19小题的难度为0.66,也是一个较容易的题。考生一般都能判断出材料三是不符合要求的,只是理由表述得不太准确。相当多的考生是这样回答的,“材料三不符合要求,因为这是说很多人买图书送人,而不是告诉我们是如何读书的。”“材料三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是说高价精美的图书特别畅销,讲的是卖书,而不是读书。”这样的回答可以得分,但不能得满分。

第20题难度为0.62,也是较容易的题。这是一个口语表达题。本题满分考生不是太多,称呼、时间、地点、内容、符合口语表达特点,这五个方面能全部照应到的考生不太多。很多考生把地点给忘了。如某考生这样答道:“王老师,明天下午,我们班召开一次班会,主题为‘世界读书日’的内容,我们邀请您参加。”这样把地点忘了,只能得3分。

第21题的难度为0.68,也是一个比较容易的题。题目要求为办的读书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介绍。因为有例子,学生做这这样的题并不感到困难。虽然有些考生拟写的栏目名称可以得满分,但没有文采,缺乏韵味。这说明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如“善品名书”“读书世界”“品味群书”“美文欣赏”。也有些学生善于利用现成的成语、俗语、对联等,巧妙改动,作为栏目名称,不仅贴切,而且很有文化品味,如“开卷有益”“书山有路”“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当然一些成绩比较差的拟写的栏目名称就让无法相信这是关于读书的。如“旅游胜地”“名人星空”“知识海洋”,把这作为读书栏目,肯定不妥。栏目内容介绍,考生基本上能根据题意、根据自己所拟的栏目名称,写出较为合适的内容简介。

第四部分是作文。今年的作文是一个供材料作文,也有人把这种给出作文的材料的作文命题为命意作文。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提供的一般是中心意见,而这个中心意见往往是考生要写作的根本。考生必须找准材料的“焦点”,审清这个题旨后才能构思写作;作文的观点必须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否则就视为跑题;今年的作文题,命题者为了降低审题的难度,在讲述了一个故事后,在第二段中,就把这段材料的中心意思作了明确的交待。“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这里的五句话虽然表述时所用的字句不同,但中心意思是一致的。就是困难、

10

挫折、失败、不幸并不意味着痛苦,而是给人以启迪、智慧、成功和欢乐。考生在作文中必须有这样的中心思想。否则就是审题不严,或者说是跑了题。

从考生的作文情况来看,作文命题有如下特点:

(一) 贴近考生的社会生活实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在内容上贴近考生们的社会生活实际,考查了考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初中生的人格还没有定型,容易感情用事,特别容易感受到失败、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痛苦的经历,失败的教训,都有过不顺心事发生。学业成绩不佳,朋友的背叛,亲友的病故??都会让这些涉世不深的初中学生有过刻骨铭心的记忆。但这些考生们今天能够坐在考场上,就说明他们战胜了自我,经受了生活的考验,并获得一些生活的智慧,这些都可以成为好的写作的材料。这个作文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议。符合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贴近考生们的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了命题者以健康的心态,求真的勇气,对生活进行评议思考的命题意图,引导考生们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社会生活,这对考生们的作文实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贴近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实际。

作文是作者思想认识的外现,一个人思想境界如何,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认识如何,往往决定所写文章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加上现在教育形式的封闭性,教育目的的应试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造成同学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和生活阅历的狭窄性。命题者看到了这些特点,作文命题尽量贴近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实际。从作文命题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着眼于同学们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挫折、失败、痛苦人人都可能遇到,如何对待这些负面的体验,这才是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品格的试金石。近年来,不少的初中学生由于意志的薄弱,在遇到不幸时,往往想不开,走向极端,自杀或者是伤害他人,这样的事屡见不鲜,通过这个命题,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以丰富了人生的经历,可以增长见识,可以锻炼意志,可以走向成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平时感受较多的,有见解可发表。二是着眼于激发同学们兴趣,能够引起联想,驰骋想象。所给的材料是一则很有情味的小故事,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童年的回忆,对这个故事的寓意的揭示,可以触发学生的想像。三是着眼于倡导同学们写出“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的。“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巧妙的发问,让同学们写出生活中的“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 贴近同学们的写作实际。

写作是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最能展示个性的一种形式。由于性格、兴趣、学识、素养、禀赋的差异,不同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擅长记叙,有的擅长议论,有的擅长描写,有的擅长说明,有的富于想象,有的讲究文采,有的专于思辩,有的工于推理。作文命题就应该适应这种种情况,尽量做到贴近同学们的写作实际。作文命题适应了这种种情况,贴近了同学们的写作实际,减少了限制,放开了手脚,在内容的把握和文体的选择上都给了同学们充分的自由,给同学们留下了一片展现自己写作本领的天地。同学们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己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考生的作文情况简析。

考生中有一部分考生的的作文相当出色。表现在写作的议论文,不单单是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而且论证全面、思维缜密。如《挫折给予我真知》这篇考场作文,作者先通过李白被贬出京城,愤而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最终成就了一代 11

诗仙的经历,引出文章的论点:挫折使人获得真知,先引用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的一段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作也。”进行道理论证。(令人惊诧!该考生居然把《报任安书》这段文字准确无误地写了出来)。再举出大败拿破仑的英国公爵威灵顿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终于取得辉煌的成就的事例进行论证。一般学生到此就该收束全文,但该考生又荡开一笔,“但经历挫折就一定得到真知吗?不是的。对于那些懦弱无知的人,一次挫折就早已把他砸倒了,何来真知?”再进一步论述了从挫折中获得真知还必须具有乐观的精神,坚毅的品格。这就使得这篇议论文的十分严谨。最后考生又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自己曾经在学习中经历过失败,如今坐在考场上,定会成功。回应开头李白的经历,用李白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结,充满自信。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这样的文章,大量地引用名言名句,引用古代典籍,文采斐然。考生显示出超出一般初中生的文化素养、语言功底。

而《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篇文艺性的议论文,考生先从自己喜欢的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写起,写了这首歌对自己的鼓舞作用。然后笔锋一转,用了五段排比,每段都用“阳光总在风雨后”开头,分别论述了“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人生总是祸福相倚”,“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不怕困难、开拓创新”,“成功在向我们招手”。段落整齐,层层推进,显得很有气势,文章构思匠心独运,语句优美,给人以清新之感。

写议论文而得分少的考生往往是不切题。不懂得写作的技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章法,思维混乱。如一个得分为25分的考生,他的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上述材料在生活中也是常有发生的,并且电视上也放过,甚至就可能在我们的身边。”这样没头没脑的话,让人觉得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写作议论文。就这段话来说,一句话就有两处语病,“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不善于写作的考生一下笔,就让人觉得是“满纸荒唐言”,不忍卒读。接着,他就叙述了从电视上看到的中国儿童和外国儿童对待困难的情况。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外国的男生们就知道蛮力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而且还要动脑子,利用智慧与勇气解决困难。”从这句话这就反映出他根本没有理解所提供的短文的中心意思,所得出的结论就跑了题。表达不准确,语病太多。接着他又空洞地议论了一下要勇于面对困难。文章就草草结束。

写作记叙文的的优秀考生,在记述中包含深情,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如一位考生也是用《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写作的记叙文。他用的是日记体,一开始用了一句题记:没有炼狱般的痛苦怎么能得到人生的升华?开头第一段是议论: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是面对了、克服了,还是在困难面前低下了头?接着就是日记,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他的父亲下岗,遭受生活沉重打击的父亲刚开始沉沦了,迷上了赌博,结果使家庭面临着深刻的危机,但父亲及时幡然悔悟,在朋友的帮助下自主创业,开了一家小餐馆,结果生意兴隆,父亲生活有了意义,家庭也和睦了。表达了“经历了坎坷,才能真正体味到生活的欢乐”的主题。这个故事显然是真实的,四则日记就是四组生活的小镜头,写出了父亲了“痛苦→迷惘→奋斗→成功”的过程。更为难得的是小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渲染的方法,制造一种氛围。如第一则日记的开头:“春天,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它代表着生机、朝气,而就在这个季节,父亲下岗了。满脸无奈的父亲呆呆地望着窗外,看着滴滴的雨水逃逸在泥土里,也许他也想成为那滴雨??”作者用春雨的逃逸表现父亲的渴望摆脱目前的困境、痛苦的心理,富于文学的色彩,是一种高超的表达技巧。写父亲成功的时候,就描写了阳光的灿烂作衬托,暗合了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不能不说这个考生对于写作整体构思的细致而缜密。

写作记叙文较差的考生,在选材上总是了无新意,显得虚假。写作手法上平铺直叙,语言平板,写作时,根本就没有调动情感,仿佛被动的完成了一件令人厌烦的工作。仅举一例说明这种情况。一个考生以“我的收获”为题,写了一篇记叙文,主要内容是一个下雨天, 12

他没有带雨伞,正在焦急,忽然一个曾经有过友谊后来因为某一件小事闹了矛盾的同学走过来帮助他,让他打雨伞,结果二人又重归于好,“有了收获”,友谊也更显得珍贵。这样的选材应该说是很陈旧的,这样的文章,从小学到中学,不知道有多少人这样写过。由于可能是编造的,想渗入自己的情感,都不容易,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难写得真正感人的,显得空洞苍白。

四、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份好的考试题是一面旗帜,引领鲜明的理念;是一声警钟,提醒脚下的误区;是一块路标,指引前进的方向。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它启示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到——

1、语文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吃透精神,准确把握新的教学理念,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2、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厚积”才能“薄发”。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展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加强名篇,精彩语段背诵的要求。基础知识必须落实,字词句教学作为语文大厦的基石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

3、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近年来中考已不断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信息:靠强行灌输、死记硬背、搞海战术,无益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迁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阅读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文本阅读和课外阅读中加强,而不仅仅是在应试训练中获得。要重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能力,对语义、语境的领悟能力,对关键信息的筛选、处理、归纳、概括能力,对具体作品的语言、内容、思想、情感的评价分析和质疑探究能力。在上述能力的培养中,应辅以一定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4、要强化课堂评价功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者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引导者,但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作用的下降,课堂评价功能的弱化。当前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少教师出于鼓励的目的,对学生的发言以“好”“很好”统而评之。这种现象容易削弱教学效果,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造成知识误区和科学陷阱。因此,建议在保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的同时,应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倾向性评价、启发性评价、探究性评价,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激活学生思维,使之对知识、方法能系统、准确地把握,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5、综合性学习必须扎实,活泼,持久的开展起来,让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积累知识,丰富体验,提高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6、写作教学中要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今年中考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必须加强指导和评讲,并逐步形成体系。引导学生勤于积累知识和观察生活,敢于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要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感悟能力,善于从平凡的人、事、景、物中发现情、理、趣、味,力求使文章个性鲜明,立意新颖,思想深刻。具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有文采,有条理。

7、初三语文总复习要突出重点,避免“拉网式”的复习方式。对复习资料要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避免机械训练、简单重复,要坚决淘汰粗制滥造的复习资料,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让学生懂得,语文中考实际上就是考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言感觉是否敏锐,捕捉信息是否准确,处理信息是否得当,遣词造句是否恰切,立意谋篇是否新颖,评价质疑是否独到。让学生明确复习要点,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复习的实效。

13

更多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八年级语文组一、试卷总评:本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符…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xx20xx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程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这种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分析

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卷分析报告一试卷分析一试卷总评民勤县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科人教版期末考试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初二年级语文武厚英一、试卷总评:本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总体分析这一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

八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分析本次中考语文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

八年级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试卷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难易适中题量合适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试卷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体味生活滋养...

八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这一份期末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对学生来说考卷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考查对教师来说它将成为他们开展下一学期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试卷结构及命...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试题总体评价本试卷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试题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能够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提高学生的语...

20xx年潜山县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xx年潜山县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叶青徐赟20xx年潜山县中考首次实行网上阅卷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县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有效地找到下一步教学工作...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随着20xx年的到来期末考试的帷幕渐渐落下这次考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现结合本次阅卷仅作简要分析一试卷特点整套试卷紧扣中考题型难易程度适中覆盖...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