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研 究 总 报 告

时间:2024.4.13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研 究 总 报 告

新余市第一中学    胡兰芳    20##年12月20日

一、   问题的提出

1形势与背景

(1)时代背景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的台阶;其二,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清楚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高中物理教师也不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与特点;其三,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且他们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况及学习方法的改变。目前我国中考竞争激烈,因而初中应试教育气氛也相当浓厚。江西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物理难度普遍高于语文数学外语而分值低于语文数学外语,再加上高中要实现文理分科,学生和部分家长对物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高一物理教与学历来都是初中过渡到高中的难点,可现在的高一新生物理学习遇到的困难比以往更大,老师也普遍感觉教学更加吃力。同时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必然使高中物理教学出现新的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

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两者之间虽然有知识的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高中一年级是初高中结合的平台,高一的起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物理教材的编写无论多么完美,都有人的主观因素存在、都不能弥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台阶。如何让学生顺利跨越这个台阶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比初高中教材,分析困难产生的机理,研究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物理新教材减小了教学梯度,降低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难度,但由于高中物理自身的客观要求,初、高中物理衔接中仍出现难以克服的台阶,学生仍会感觉高中物理难学。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应根据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体现以观察、实验探究为主的课本宗旨;从单一灌输向探究、体验、互动的教学方式转化,对学生以激励、树立信心为主,耐心地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生活,加速初、高中知识的融合。虽然初、高中物理课程都在改变,但处理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帮助学生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仍是高一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为高中输送人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衔接教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现代认知理论。(1)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容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3)认知结构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把学习过程归结为新旧知识的迁移,学习的关键在于寻找和发现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新的学习应该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应形成一种合理的知识结构。(4)系统论对衔接教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本课题研究的社会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一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条件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新学段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找到衔接的具体方案,有利于教师把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难度,有利于消除以往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畏难、成绩大面积滑坡的情况。

二、   课题研究假设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台阶的产生

1、初、高中物理教材在编写方式及内容要求上存在着的差异是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客观台阶

2、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差异是台阶产生的催化剂。

3、旧观念对大多数的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是“台阶”产生的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

4、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是降低甚至消除“台阶”的前提基础

(二)初高中物理知识有效衔接的条件

1、改进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是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根本途径。

2、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和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是实现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方法。

3、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应用及注意事项,能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过程和方法

初中到高中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初高中教学衔接关系到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关系到学生在高中学业进步和人格健全,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课题组充分认识初高中教学衔接研究的重要性,就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进行了认真、细致、系统、深入的研究。

1、 讨论、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案和要点。

20##年9月和20##年11月,课题组召开两次研讨会,讨论课题研究内容、思路、方案和要点,制定课题目标和研究内容和重点,征求研究方案初稿的修订意见,确定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具体负责人。

2、组织课题研究的开题工作。

20##年11月,课题组负责人参加了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会,专家就课题研究中如何选题、如何实施、如何结题做了详细专题报告。

20##年12月初,课题组召开了全体主要成员开题论证会,邀请课题指导专家及有经验的课题研究一线教师参加开题会并作指导,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广泛、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并对研究方案作了部分修订,形成了开题论证意见和开题论证会纪要,并布置了课题前期研究工作。

3、召集多次有关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师生座谈会,进行了四次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问卷调查,研究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薄弱之处和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需求。

20##年1月9日,召集本校第一次高一部分学生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体会座谈会。

20##年3月9日,召集本校第二次高一部分学生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座谈会。

20##年5月16日,在新余一中初中部召集初三部分学生、老师座谈会。

20##年9月下旬,进行本校高一普通班和重点班第一次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问卷调查。

20##年11月下旬,进行本校高一普通班和重点班第二次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问卷调查。

20##年12月,进行本校高一普通班和重点班第三次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问卷调查。

20##年3月,进行本校高一普通班和重点班第四次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问卷调查。

4、根据初高中课标和教学要求的差异,对比新老教材内容的差异和知识断层,分析初中生学习的薄弱之处,编写物理衔接教学校本教材,形成搞好高一新生教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

要有效进行衔接教学,是需要有合适的教学蓝本的。20##年3月至6月,课题组成员胡小云老师完成了初高中物理衔接校本教材第一稿的编写工作,20##年9月起在高一物理教学中试用。20##年6月至8月,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对物理衔接校本教材进行了修订。

通过调查研究和教学反思,初步形成了搞好高一新生物理教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初稿。

5、结合座谈、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比较物理学科初高中新课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差异,分析初高中差距增大的原因,探究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指导思想、心理辅导方法和教学方法。

课题组比较初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差异,分析了初高中差距增大的原因。课题组从20##级高一开始,开展了物理衔接教学研究课活动,如20##年1月胡兰芳老师上的 “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课;20##年3月黎金根老师 “平抛运动”研究课;20##年5月付军老师“万有引力定律”研究课;20##年6月聂俊俊老师“追寻守恒量”研究课等。通过这些研究课的探讨,证实物理衔接教学的具体做法和心理辅导、学法指导的方法的可行性。

6、注重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反思,撰写多篇初高中衔接教学论文。

通过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反思,课题组成员撰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参与》、《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高中物理学习中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景教学》、《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追寻守恒量—能量》、《浅析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变化》、等多篇教学衔接主体研究论文,分别在《信息教研周刊》、《数理化学习》、《试题与研究》、《读写算》、《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之思维活动的引导》、《优化教学观念,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多议新课程环境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参与》、《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高一物理测试学生自主管理》、《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高中物理“绪论课”教学设计》、《新课改下三种常见课型的教学》在20##年江西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及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各获一、二、三等各种奖项。

7、认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完善,做好结题工作。

20##年12月28日,课题组召开结题工作讨论会,安排课题结题工作相关事宜。

20##年4月至6月,课题组认真进行课题研究的资料成果收集、整理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

20##年7月至11月,在听取鉴定专家意见基础上对课题研究总报告进行修改,12月提交鉴定专家重新鉴定审核。

8、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课题组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设计各类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来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物理能力,调查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及物理学习方法。并且征求学生的建议把他们的建议归纳总结来开展教学。

(2)文献研究法:去图书馆查阅文献,通过Internet查阅资料,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衔接教学相关著作、期刊等数据库上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在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笔者会对各种资料进行比较、筛选,确保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3)个案研究法: 建立部分初三、高一学生的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过程。

(4)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行为及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成绩等的观察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物理衔接教学研究的针对性。

(5)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理的物理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实施物理衔接教学后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的变化,来了解在实施衔接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哪些方面取得进步。通过比较本人在实施衔接教学前后对物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情况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要进行改进。

(6)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开展了多次高一物理衔接教学研究课、物理衔接教学实践总结等

(7)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四、本课题研究成果及成果分析

(一)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内容、特色

1、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信息

通过座谈、问卷及专项调查等方法,对我校高一166名同学,高二172名同学就物理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338份,收回有效问卷331份。

 调查时间20##年4月。

 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一     学习物理的目的

 表二     预、复习情况

 表三     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表四     物理实验

 表五     物理难学的原因

表六     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

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表一可以看出,在学习物理的目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付出的努力很小,得到的结果自然不理想。

第二.由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学习物理非常主动,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同学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但欠主动。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学生基本上是应付差事,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和自觉。由于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甚至一部分学生抄作业或不做作业。所以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由表四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由于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运用物理规律去分析、思考,最终解决问题。在实验的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少数同学不积极实验,遇到问题不认真思考就错过了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物理成绩不理想也就成了必然。

第四.由表五可以看出,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高中物理难学,在心理上产生不自信和恐惧感,再加上一部分同学不注意找出物理情景中的内在联系,解题抓不住要害,久而久之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不足,遇到困难绕道走,学习成绩很难有大的突破。

第五.由表六可以看出,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一定影响。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学生喜欢用现代教学手段上课。旧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影响学生成绩提高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应引起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教师的地位在学生面前从来都是权威的象征,同样的道理,学生听教师的而不听家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地位总是“高高在上”,这是我国文化的道德传统。但科学却是在学习与争论中传承与发展的,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转变,要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学生体验转变,要从重视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转变,教师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领的权威,不再完全的操纵、控制课堂,教与学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亲密的“伙伴”关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每一门功课的前提。学习物理也一样,许多同学物理成绩提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习惯不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会学习。如:一些同学做作业,总是一边翻书找公式,一边解题,等考试时把书拿走,题也就不会解了。还有一些同学经常是题目没读完,没完全理解题意就开始解题,结果费了很大劲,题还是解错了。高中物理的概念、规律比初中物理更抽象,许多问题的设置不象初中物理较容易找出其中的联系,容易解决。而高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吃透”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而要“吃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仅靠老师的分析,讲解是不够的,必须完成一系列学习环节,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例如老师在上课时,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同学都有一本草稿簿,便于边听课边在草稿纸上演算、分析,做到听课手脑并用。解题时要让同学养成边思考边画草图的习惯,提高利用图形、图象、框图进行分析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实际上,由文字到示意图的思维跨度非常大,有时学生问问题时,教师可能会无意中画出示意图,而此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关键就在于学生不会画图。因此,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应加强图象图景的教学。一方面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教学中示意图画法的训练。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审题,画示意图,从易到难,逐步消除思维障碍,这一过程教师不得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学习练习过程中,重视画图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解题时先画图。只有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才能逐渐脱离老师和书本独立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际中我觉得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当学生拿到试题时先不要急于解题,而应仔细读题,注意分析“关键字”,找出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确立研究对象和物理情景,运用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寻找物理对象变化过程中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直至解决问题。

由调查结果可知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是必要的,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续和提高,初中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高中教师应当切实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使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成新知识的目的。为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仔细琢磨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跟初中教材曾研究的问题在语言、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内在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确定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指导,使学生顺利的利用新知识来同化旧知识。例如初中物理主要用数字运算,而高中物理主要运用字母运算。要培养学生做作业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据计算。初中物理中对速度概念的要求只限于数量关系,而在高中不仅要掌握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运动方向。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的训练,往往直接给出简化后的物理对象或物理图景,因而在问题的处理上,学生缺乏对物理对象和物理场景做理想化处理的方法和能力。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图象图景的教学,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加强抽象的物理规律与形象的实际情景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减小高、初中物理知识之间的跨度同时努力减小学生的心理跨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按照知识的深浅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把学生做的练习题分为A、B、C等几个级别,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他们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感觉到进步,尝到学习的乐趣,增加自信心。

采用最佳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现代教学要求从教师中心转移到学生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要学会如何学习,教学不仅仅满足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地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顺应了这一潮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的课堂,从接受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授功能扩大到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发展功能。在这方面,多媒体CAI正好满足了要求。高中学生喜欢教师演示与CAI动画模拟的教学方式,它们两者的结合可以很好的互补,既避免了单调的说教,也避免了缺乏真实、说服力不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20##年10月和20##年3月,通过五次高一学生问卷调查和三次学生座谈,确认了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普遍感到学习门槛偏高压力较大,这种压力在高中全面启动新课程后不减反增,使得许多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下降、困难加大,有些同学甚至产生反感情绪与恐惧心理。                                                                                                                                                                                                                                                                                                                                                                                                              

Ⅰ、高一重点班抽样问卷调查综合统计结果:

(1)物理学习压力: 32.9%的学生有较大压力, 62.5%的学生有一定压力, 仅4.6%的学生没有感到压力。

(2)物理教学进度: 36.0%认为进度太快了,48.7%认为进度比较快,15.3%认为进度不快。

(3)初高中物理学习差别:认为有很大差别占44.7%,有较大差别占38.8%,有差别但不大占15.6%,没有什么差别仅占0.9 %。

(4)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适应性:适应或基本适应的占30.2%,不适应占69.8%。

(5)对物理老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能适应占35.4%,不适应占68.6%。

(6)物理教学容量:认为教学容量大的占84.2%,不大的占15.8%。

(7)中考后参加暑期衔接班学习:参加了的53.7%,未参加占46.3%.

(8)教学要求提高最明显的是:知识难度40.3%;方法技能35.0%;思维能力56.2%;学习主动性53.5%。

(9)高一最难学的学科:数学50.2%;物理42.6%。

(10)高一学习不适应的主要方面:学习内容多48.0%;作业多51.2%;能力要求高42.9%;题目难39.7%。

(11)初中物理学科最薄弱的地方是:力学27.5%。

(12)初中最应加强的地方是:思维能力培养20 .5%; 学习主动性18%。

Ⅱ、高一普通班抽样问卷调查综合统计结果:

(1)物理学习压力: 47.3%的学生有较大压力, 52.1%的学生有一定压力, 仅0.6%的学生没有感到压力。

(2)物理教学进度:对大多学科,49.3%认为进度太快了,37.8%认为进度比较快,12.9%认为进度不快。

(3)初高中物理学习差别:认为有很大差别占60.7%,有较大差别占30.6%,有差别但不大占7.5%,没有什么差别仅占1.2%。

(4)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适应性:适应或基本适应的占9%,不适应占91%。

(5)对物理老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能适应占25.3%,不适应占74.7%,。

(6)物理教学容量:认为教学容量大的占88.9%,不大的占11.1%。

(7)中考后参加暑期衔接班学习:参加了的66.8%,未参加占33.2%.

(8)物理教学要求提高最明显的是:知识难度59.3%;方法技能65.7思维能力71.4%;学习主动性58.6%。

(9)高一最难学的学科:数学71.2%;物理58%。

(10)高一物理学习不适应的主要方面:学习内容多58.5%;作业多65.9%;能力要求高51.1%;题目难57.8%

对比普通班和重点班的调查统计结果,由于普通班的生源质量低于重点班,问卷调查各项目反映出普通班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压力、教学进度、不适应程度等方面明显高于重点班高一学生,这说明越是生源弱的班级,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压力越大,越应设法搞好。

2、关于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材在编写方式及内容要求上存在着的差异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教学实践总结,课题组得到初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差异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主要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差异。新课程初中物理教材难度小,趣味浓,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定性分析多,形象具体,易于接受。初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对运用数学工具的要求不高,主要使用算术、代数方法及少量的几何常识;新课程高中物理教材重视理论探究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提高到了需大量使用代数、函数、三角函数、图像、向量(即矢量)运算、极值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上,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如: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判断;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有关幂的运算、繁分式变形、简单的极限运算等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这里既与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较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差,可以说学生的数学知识是跟不上物理教学需要的。这种学科间横向联系的失调,给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教学中笔者甚至还要给部分学生讲述什么是“斜率”的概念,由此可见一斑。新课程初中物理教材的难度降低幅度较大,新课程高中教材虽然也有调整,但由于受高考等客观因素的牵连,在实际教学中,难度降不下来,因而反使初、高中的台阶加高了。

(2)知识呈现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新课程初中物理知识的呈现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大多数问题是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而新课程高中物理知识的呈现,多数以抽象思维为基础。问题探究的实验不再是以直观直接得结论,而需要在实验基础上,加以抽象、归纳,才能得结论。比如力学,,从内容上看,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到约90个。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观察实验入手,直观性较强,相对简单,如密度、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二力平衡、蒸发、沸腾、压强、浮力、杠杆等,都是生活中常见,容易理解的。它建立的物理模型,对思维深度的要求比较低。高中物理则要求能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出物理概念、规律,特别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物理过程,教学内容比初中更深奥、更抽象。同时,初中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相吻合,并且其中的规律不复杂,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而高中物理教材每节课的内容多,篇幅较长,叙述方法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

(3)新课程初中物理问题的归因多是单因素的逻辑关系;新课程高中物理问题的归因则是多因素的复杂逻辑关系,且是以递进式、归纳式的逻辑关系为主。分析问题时还需较多使用假设、判断的推理逻辑手段。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新课程高中物理还强调:第一、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易出错。第二、注意运用图象:图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就容易混淆,同学们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第三、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切实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3、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方法差异和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差异的研究。

教学方法方面,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进度较慢,有可能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且多数与教师课上讲的内容、例题对得上路子,考试时往往只要记住公式,背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到了高中后,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思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物理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很多学生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阶段许多学校的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相对独立,高中教师对初中物理知识和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了解,高中新教师,常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想,以为自己懂的学生就应该懂,教学方法简单化;多数老教师,往往是送走高三毕业班回头接高一的课,由于高考惯性,经常用高三的要求对待高一,用教高三的方法(过分注重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授课容量大)来教高一,如对物体受力分析,企图一步到位,一开始就结合部分高考试题,用较高的数学手段来讲解,使学生十分吃力。

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方面,多数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及实验的习惯。新课程高中物理学习,要求学生课上勤思考,课后注意观察、分析,把知识学活,能举一反三,甚至有独创精神。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往往带着初中的一套学习方法,以致不能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要求。

一方面,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习惯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及实验的习惯。在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简单问题"的"简单理解"上;新课程高中物理学习,要求学生课上勤思考,课后注意观察、分析,把知识学活,能举一反三,甚至有独创精神。要求学生独立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要求学生要能把课本作为工具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逻辑分析,学会寻找知识点的"连续性"关系。

其次,初中物理知识的简单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较多运用记忆方法掌握知识,对理解、分析方法使用的程度要求不高;高中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以理解、分析、归纳为主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同时,还需形成物理学思想,寻找物理课学习的门路。

最后,高中物理习题的求解,要求学生在数学工具使用上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物理问题,学会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实现大量定量分析的自如化。

4、旧观念对大多数的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是“台阶”产生的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由初中进入高中,学生刚经过紧张的升学考试,而距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还有三年久,不少学生存在“休整”一下的心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出现松弛,疲塌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听自己的兄姐或邻友讲,高中物理难学,因而还未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就已对高中物理存在畏惧心理,首先在心理上就打了败仗。调查发现,未进入高中前,被他人告知“高中物理难学”的学生占50%以上,这在“中”等生中尤为明显(比例达70%),而“好”、“差”生中较少(比例分别为15%,22%)。可见在对高中物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半数以上的学生,对物理学科存在着畏惧感。这种先入为主的人为因素,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对能否学好物理产生动摇,失去了信心,给高中物理教学造成了无形的障碍。

5、转变物理教师教学观念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是降低甚至消除“台阶”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物理教师教学观念方面。以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以“升入高一级学校”为目的,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强调“应考能力”和“解题能力”。物理教师恨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知识的拔尖人才,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本位,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角色,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师生和谐互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高中物理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的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应该是师与生、生与生共同交流探究的过程。这种交流、启发和补充应该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物理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多种教学资源的直接联系,丰富和发展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分类递进,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基础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本身只是水平。课题的选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就物理教学而言,这点尤为突出,更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试验让学生来完成;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举办科技讲座;进行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调查;以能源、污染、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新课标认为: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单纯科学知识的教育转向全面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科学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等三维目标,培养全体学生终身发展,为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如何在现阶段下对物理课堂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改进、领悟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走进创造性教学的新天地,便成为我们一线高中物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学生心理方面。步入高一的学生,容易出现多种消极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①懈怠心理:初三为了中考拼搏了一年,认为高一可以松口气,学习上懒散、应付;②依赖心理:缺乏自主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过于依赖教师、家长;③焦虑心理:面对学习压力,产生紧张、焦躁、忧虑的情绪;④畏惧心理:面对困难或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产生害怕、恐惧、畏难的情结;⑤自卑心理:在激烈的竞争中,信心不足,自惭形秽,失去了向上进取的勇气;⑥自傲心理:自以为非常聪明,样样比他人能干,盲目乐观;⑦厌倦心理: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成功感,从而产生抵触、厌倦情绪,自暴自弃;⑧闭锁心理:上课不爱发言,不愿参与课堂讨论,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爽快,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交往有一定的隔阂感;⑨网络依赖(俗称网瘾):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迷恋在网络当中,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⑩抑郁症:是心理问题严重到了病态,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兴趣降低,郁郁寡欢,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缺乏主动性,自责、悲观、失眠,产生学习困难,特别是物理学习太抽象,成绩明显下降,出现厌学、恐学或逃学,严重的甚至有自残、轻生倾向。这些心理问题是学生学习、发展、成长的大敌,教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教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留意观察学生,更多地“零距离”接触学生,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分析原由、对症下药,可采用谈话、网聊、书面交流、案例、暗示、活动等适当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循循善诱,疏通心路,破解梗塞,以达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对于部分女生,应做好更细致的心理辅导工作。

  第二,在开学初和平时教学(交流)中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学生,按照高中物理学科教材和教学进度安排,在高一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难免的。给学生打困难挫折的“预防针”,使学生形成正确对待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通过赏识、激励、激将、磨砺等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勇于竞争、不断进取和敢于面对失败、吸取经验教训的精神。

第三,教师对学生要多关爱少责怪,对于物理难点学习内容,要善分析、搭台阶、重引导加以突破,对于物理练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答疑与反馈,有的难题要教会部分学生舍得“抛弃”,不让学生的物理学习问题积累成灾。对少数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要多作耐心的个别辅导。这样就减少了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

6、改进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是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根本途径。

新课程初中物理学科内容相对来说容量少而且简单,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或一道例题后,会有相应的练习,师生问答和学生板演的机会也较多,对重难点内容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与巩固。而新课程高中物理学科容量大要求高,教师在授课时进度快重复少,强调思维和方法,注重灵活性、多样性和逻辑性,不是面面俱到讲究举一反三,使不少学生上课听得懂,但作业有困难、考试分数低。又由于高中三年循环,接高一的教师大都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会用高三的眼光来看待高一学生,用高三的教法和高考的标准来对待高一教学,这样造成高一学生普遍感到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调查显示物理学科不适应的学生约占75%)。因此,高一物理教师既要考虑高中教学要求,又应考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改进物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意从直观形象到逻辑推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小步推进到加快进程,从启发为主到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实现新课程初高中教学方法的渐进过渡。

课题组经过大量的研究及课堂衔接教学实践得到物理衔接教学具体做法:

第一、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包含四层意思。(1)在知识的难度上,要循序渐进。高一开始的物理教学,要放慢速度,放慢速度等价于降低难度。对一些问题,开始时候尽量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多做练习和复习,逐步向抽象化过渡。(2)所给学生的问题(探究、思考、讨论的问题),开始时候可以分解成若干的小块,逐渐增大问题的“块头”。(3)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初中特点,逐渐向高中特点过渡,逐渐增大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空间。高一物理的第一节课,应该和初三的特点相同,以初三为起点。(4)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开始多注重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后,再多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需要学习,能力和习惯更需要养成。

第二、从直观、实验向抽象、综合过渡

初中物理教学强调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归纳为规律。因为初中生的思维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持。高中生的思维虽属于理论型,但对一些比较抽象内容的理解上,仍需借助于一些经验型思维或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更高层次的转化,来理解这些抽象的内容,通过实验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我们高中物理教学仍要借助观察实验,但有时可以在已有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而得出结论,然后用实验来检验。

第三、从实际体验、知识运用中逐步提高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低,高中物理则要求学生有多方面的能力:自学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急于求成,是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一是培养学生面对学习困难的心理素质;二是善于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体验与物理知识、能力相融合;三是把知识作为提高能力的载体,通过知识的领悟促进能力的提升,又通过能力的形成加深知识的掌握。

20##年5月,课题组就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展开了调查

调查对象:高一(11)班,全体同学共57人

(1)你对物理是否感兴趣?(         )

A、是   B、否   C、没感觉

(2)你的物理成绩在哪个分数段(         )

A、40分以下   B、40~60分   C、60~90分   D、90分以上

(3)你是否有课前预习?(         )

A、是    B、否    C、没有这种习惯

(4)你上课是否认真听课?(         )

A、是   B、否    C、偶尔走神

(5)你课后是否及时做练习?(         )

A、是    B、否    C、随心情而定    D、看时间是否允许

(6)你对物理学习是否感到困惑?(         )

A、是    B、否    C、一般

(7)学习物理感到困难时是否知难而退?(         )

A、会    B、不会

(8)遇到难题,你会采取何方法解决?(         )

A、问老师    B、与同学讨论     C、自己钻研    D、不了了之

(9)你认为对物理老师的喜恶是否会影响物理面绩?(         )

A、会    B、不会    C、无所谓

(10)你认为造面物理面绩难提升的原因?(多选)(         )

A、上课不听讲    B、课后不做练习    C、讨厌物理老师   

D、因为太难,心理有一定压力

(11)你是否有物理工具书?(         )

A、是——接12题    B、否——接13题

(12)你是否使用该工具书?(         )

A、从末    B、经常    C、偶尔

(13)你是否可以较好地掌握课时重点?(         )

A、基本掌握    B、不完全掌握    C、一点也不掌握

(14)每逢物理考试,你的情绪态度如何?(         )

A、良好    B、急躁    C、担心    D、没感觉

(15)是否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         )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16)在物理这科的学习上,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         )

A、愿意    B、不愿意    C、看情况而定

调查结果统计表

报告分析

根据上表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有71%的同学物理成绩不理想。

(2)有58%的接受调查的同学上物理课偶尔走神,11%的同学上课不能做到认真听课,表明同学们上物理课听课效果不好,是物理学习效率无法提高的关键问题。

(3)有33%的同学在课后不做练习,30%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物理成绩难以上升,表明,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多做练习对物理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

(4)有56%的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课时重点,日积月累便存下了许多不理解的重点问题,可见掌握课时重点,有助于同学们物理成绩的提高。

(5)在面临考试时,有12%的同学感到急躁,35%的同学感到担心,说明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考试成绩起着一定作用,也表明这些同学基础不够扎实,对自己不信心。

(6)有31%的同学表示没有找到合理的并且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31%的同学表示,不清楚是否有合理的学习方法,表明适合的合理的学习方法是提高物理学习效率的关键,大部分同学若没有适合的学习方法而导致成绩止步不前。

改进

(1)课前预习。就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对第二天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进行预习,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点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2)专心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一直保存。

(3)及时复习。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完成作业,有能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4)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题目。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对于完成作业要有如下的五点要求:①书写工整;②作图规范;③表达清楚;④推理严密;⑤计算准确。还有作业批改完发下去以后,有错的要认真订正并装订保存好,留待以后复习时用。

(5)解决疑难。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要随手拿专门的本子记下,然后通过再思考琢磨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来解决。专门的本子命名为“疑难问题记录本”,记完一本要再换一本,每本都要编号保存着。

(6)系统总结。每学完一个板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7)课外学习。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无不阅读了适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因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问题,阅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很多巧妙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

 总之,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做,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

7、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和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是实现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方法。

在高中的学习里,由于物理这一科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这让许多学生都为此头痛。我们课题组针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就怎样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全面掌握物理知识进行了调查,希望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此帮助高中学生提高物理成绩。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我们倡导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学习。

系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一是注重信息系统;二是明确教学目标;三是完善认知结构;四是强调意义接受;五是注意随堂记忆;六是允许免交作业;七是重视单元过关. 根据加涅的学习阶段理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特别是内部加工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四个阶段。

第一、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

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第二、重点讲解-----理解领会阶段

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第三、整理吸收-------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

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

第四、练习巩固--------作业反馈阶段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和辅导。

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以后素质的育成和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命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反映了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亦是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职业上最直接的体现。 

所以,“教”与“学”是个“同步与和谐”的统一“进行曲和交响曲”。上课时,教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在看、听、练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着重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8、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高考能力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平面几何知识是物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之一。例如两边互相垂直或两边互相平行的两角相等,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中更是用到大量的几何知识。

三角知识的应用。物理学中的力、速度、位移等矢量的合成均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因此,在对这些物理量进行分析时,经常会应用三角知识。物理量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制约的,当某个量发生变化时其他量随之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极值问题。若能合理利用数学中的极值问题的判别式,常能简化解题过程。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除了以上几种数学知识经常运用外,数列知识、比例知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不等式知识等也时常会涉及。数学是与物理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不断加强,作为对理解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物理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灵活地渗透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在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

物理学不只研究物体与运动,而且研究不同形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由量化技术手段到为定性解释。物理学以物质作为研究对象,不管我们的认识与否,世界上只有物质是实在的,因为一切都是物质派生出来的,应该摆正关系避免本末倒置。什么运动位置、距离、速度、方向、转换变化力等各种现象,都脱离不开这个物质作用的,离开物质一切都不存在了。

那如何用数学的方式表现物质作用呢? 数学是在考虑对象中产生的,然后又脱离了对象,而物理学以数学化的方法来对待物理,采用或仿效数学这种逻辑演绎方法。这是一种进步,有些人认为所有的物理定理规律等都是通过观察自然后而又经过人为性规定的,将规律当作了不证自明无可争议的真理。但是,所谓的“规律”实则掩盖了事物过程中存在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原因。实际上,数学在实际应用技术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功,说明数学在应用技术方面的成效是不容抹杀否定的。数学在科学活动中所发挥的实际应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数学本身就是属于一种实际应用技术性的工具,如果说没有数学也就没有科学是毫不夸张的。数学家或几何学家们为物理学家们准备了各种可供选择使用的数学公式或几何形式。公式是数学家通过抽象归纳发明的,它起到了物理学家所起不到的作用,这是数学所起到的作用。

数学是具有它本身的特点,即高度的符号化、抽象化、形式化、逻辑化、简单化的特点。我们追求简单化,而不单是数学上无内容的简单化,数学看似容易简单,而实质却没有实际事实内容,才有时把认识问题复杂化了。数学只关注形式数量的变化,却容易忽视内容和关系上的变化。实质原因只是在事实发生或产生的之前,也不是在过程之中,更不是过后的结果。

总之,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既跟其他自然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所以在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应用最为频繁的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物理学科的特殊性,注意概念的物理含义和规律成立的条件,这样才不至于受其他学科思想的影响而陷入因其引起的思维误区。

9、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要点

(1)高中物理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从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角度看待和进行教学衔接,尊重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低起点、缓坡度、勤反馈,实现初高中衔接平稳过渡。

(2)高中物理教师比较初高中课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差异,分析初高中差距增大的原因。如果从老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角度去看待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似乎他们欠缺的知识太多,在方法和能力上的差距太大。若转换成新课标新教材的角度,我们研究发现,虽然物理学科有不少知识、方法需要在高中教学中补充、提升,但大多内容在高中新课标下要求降低,并不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提升到较高程度(新课程的高考会考虑初高中的教学现状)。

(3)高中物理教师应了解、分析初中生物理学习的薄弱之处,采用适当方法加以弥补:①知识断层或严重薄弱的内容,应专门安排课时进行补充;②在同步教学中渗透、补充初中薄弱知识;③物理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基本能力的指导和练习。

(4)编写物理学科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资料)是必要的。

(5)初高中物理教师教学上必须实现四个衔接

第一、教学内容的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熟悉物理新教材内容,把握初高中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第二、教学方法的衔接。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中小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学习评价的衔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物理学习;高中物理教师同样要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物理学习要求,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多样性、准确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

第四、师生交往的衔接。初中物理教师要适当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高中物理教师则要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不但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6)学生由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在物理学习上应实现三个衔接。

第一、学习心理的衔接。初中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因此,必须开展这一过渡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决心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读书。

第二、物理学习习惯的衔接。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内容。初中重在做好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养成;高中则要求学生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的趋势。高一起始阶段继续抓好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同时围绕学习目标,吸取他人的物理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物理学习方法。

特别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型学习相对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究、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今后的幸福人生奠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当前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学校的高中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心理需求,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运用物理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现象的习惯和能力较差,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缺乏,在物理学习中畏难情绪突出。这些现状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重大障碍。因此,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了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师 , 首先应该利用物理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建立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创设学生展示的平台。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发挥一切实验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就以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物理现象为基础,以实验为中心,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做,在操作中体验。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为目的,不断训练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反应”向“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过渡。这不仅是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需要,更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目标的需要。再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参与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现代人文学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自然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表现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教师还应该组织课外活动,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习惯。物理课外活动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与拓展,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必须予以重视。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对科普知识进行广泛阅读(包括课本中的“科学漫步”、“STS问题、”“科学足迹”)。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时事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如利用神六、神七的发的发射成功,组织学生阅读有关人造卫生和天体运动的内容,利用“控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组织学和阅读有关宇宙起源和火爆炸理论的书籍,利用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验“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程实施中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又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普通高中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师生共同配合,不懈地努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第三、物理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初中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初中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高中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高中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表达能力上,在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感知能力上,重视感知的完整性、细致性、抽象性的培养;识记能力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识记的有意识性和稳定性;物理思维能力上,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更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于某个具体物理问题的处理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方案,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怎样寻求最佳方案?我的教学策略:一是在概念、规律的新课教学中尽量把概念讲准、规律讲透,使学生理解到位,然后对具体物理问题的处理上先让学生提出猜想,再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多个解决方法或设计方案,根据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反思、质疑、比较,排除不合理的方案,从合理的方案中寻求最佳方法,学生常常会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方案。例如,在研究光是否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中,学生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案。二是在例题的讲解中要注重学生的板演,提供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问题的处理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三是在练习中对学生经常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训练。例如在电学计算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在求解的基础上变结论为条件,也可以改变条件,再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遇事多动脑筋、质疑反思的良好习惯。

因此,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应遵循低起点,缓坡度,搭台阶,勤反馈,重矫正的原则,不应把高一物理教学要求一下子提升到高考的标准,切忌过高过难,加大学生学习负担,打击学习信心与积极性。某些重要内容应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尤其是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掌握不要急于求成,作业的设置应注意梯度,不应总想着多做难题让学生“上层次”,应把握教学标高循序渐进。

(二)课题研究成果效益

(1)课题组总结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方法和胡小云参与编写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校本教材,分别在新余一中近三届高一教学中试用,取得了良好的衔接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所得到的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信息、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指导思想、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差异和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与具体方法,对搞好新课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参考性,有推广的价值。

(2)发表论文对我国初高中教学衔接研究和实施,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发表的衔接学习指导文章对众多高一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与国内同类成果相比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1)通过高一重点班与普通班的五次学生问卷调查和三次学生座谈,获得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十多条重要信息。如:确认了高一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普遍感到学习门槛偏高压力较大,这种压力在高中全面启动新课程后不减反增,使得许多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下降、困难加大;通过不同生源班级的调查分析,归纳出越是生源弱的班级,初高中教学衔接越应设法搞好。

(2)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要点及应遵循低起点,缓坡度,搭台阶,勤反馈,重矫正的原则

(3)具体揭示了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课标教材和物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主要差异,也揭示了学生学习方法差异

(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5)编写了具有重点高中特色的有较高质量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校本教材《新课程新思维》。

(6)从不同基础学生的共性和各学生个性等方面总结了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和具体方法,突出高一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法指导。这些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推广价值。

(7)探究了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习中的地位及广泛应用

五、课题研究结论

1、初高中物理四个方面的差异是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台阶”产生原因

第一、初、高中物理教材在编写方式及内容要求上存在着的差异

第二、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差异

第三、旧观念对大多数的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

第四、物理教师教学观念及学生物理学习心理

2、改进初高中物理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有效的物理学习方法的是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根本途径。

3、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和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是实现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方法。

4、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应用及注意事项,能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历经两年多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由于取样都来自新余一中高一小数班级,样本代表性不够,对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有一定影响。

2、受实验内容的限制.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也受到影响,要得出进一步结论,需要在更广泛的物理内容中进行实验。

3、教学实验中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诸如班级环境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物理衔接教学的实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衔接教学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假如对高一新生进行该实验,持续两三年时间,我认为会有良好的效果。

4、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激发,还没有得到高层次的理论支撑,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去验证,我们所掌握的数据是否能真正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激发,迫切需要制订更科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算,这也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5、开展物理衔接教学的研究,教师的准备状态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课题组实验老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以及教育大环境的改善、新课程的实施、新一轮物理教学改革的展开,物理课堂教学呼唤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业务修养的学者型教师。对课题组老师进行扎实的培训以提高理论水平,使我们课题研究的过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6、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在对本课题的全面研究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升和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优化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并以此推动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7、课堂教学呼唤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业务修养的学者型教师。,高一物理教学的门槛较高,学生进入高一物理学习上自然压力大很吃力。

8、由于高一物理教学内容多课时紧,集中进行物理衔接教学的课时很有限,使物理衔接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目标。

9、许多学生认为衔接学习是吃“回头草” 兴趣不高。由于初中教学程度不一致,老师对教学衔接认识不够,学校对教学衔接缺乏激励措施等原因,使部分老师对开展衔接教学不积极,容易使衔接教学流于形式。

七、课题研究的思考

虽然本课题已结题,但我们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还在继续探索和深入。

第一、学生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是学校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且每一届的学生的特点又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

第二、从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中发现,我们的研究不能单停留在初三和高一这两个层面,必须扩展到整个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

今后的研究设想:

一是课题组老师真正树立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用新课标新教材的思想来看待物理衔接教学,要敢于降低高一上学期的物理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低起点、缓坡度,扎实搞好物理衔接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是根据新课程物理衔接教学需要修订和完善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三是继续总结和优化物理衔接教学的具体做法,提高物理衔接教学的有效性。

以后,我们将继续完善物理衔接教育的研究,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八、课题研究最终成果目录

(一)各参研人员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并撰写多篇成功物理衔接教学实践方面的论文:

1.  发表论文

(1)胡兰芳撰写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信息教研周刊》20##年第8期

(2)胡兰芳撰写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信息教研周刊》20##年第8期

(3)敖剑军撰写论文《浅析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变化》发表在《数理化学习》20##年第1期

(4)敖剑军撰写论文《公式W=Flcosθ的三种内在特性》发表在《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年第4期总第491期

(5)黎金根撰写论文《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参与》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年第20期

(6)黎金根撰写论文《高中物理学习中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方法》发表在《试题与研究》20##年第14期

(7)付军撰写论文《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年第5期

(8)付军撰写论文《 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景教学》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年第11期

(9)付军撰写论文《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发表于《读写算》第18期

(10)聂俊俊撰写论文《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年第22期

2.获奖论文

(1)胡兰芳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之思维活动的引导》在20##年江西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2)胡兰芳撰写的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20##年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三等奖

(3)敖剑军撰写的论文《优化教学观念,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在20##年江西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被评为省二等奖

(4)敖剑军撰写的论文在第十一届全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评比会暨国家级课题研讨交流会上《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获省二等奖

(5)敖剑军撰写的论文《多议新课程环境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在20##年江西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被评为省一等奖

(6)敖剑军撰写的论文《创新能力—通往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在江西省第八届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

(7)黎金根撰写的论文《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参与》在20##年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获省二等奖

(8)付军撰写的论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20##年江西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被评为省一等奖

(9)付军撰写的论文《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在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二等奖

(10)付军撰写的论文《巧设物理教学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20##年第十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一等奖

(11)聂俊俊撰写的论文《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在20##年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二等奖

(12)聂俊俊撰写的论文《高中物理“绪论课”教学设计》在20##年第十一届全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评比会暨国家级课题研讨交流会上荣获一等奖

(13)聂俊俊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三种常见课型的教学》在20##年第十一届全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评比会暨国家级课题研讨交流会上荣获二等奖

(14)聂俊俊撰写的论文《注重结尾方法 构建有效课堂》在20##年第十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二等奖

(二)各参研人员积极主持或参与和本课题相关联的教育科研活动。

(1)黎金根主持(敖剑军、胡小云、聂俊俊、郭培根等参与)的课题《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于20##年11月立项,于20##年10月通过江西省课题基地办审核,准予结题。

(2)胡兰芳参与,喻承志主持的课题《新课程条件下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及实践研究》于20##年5月立项并于20##年5月通过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准予结题。

(3)胡兰芳主持的课题《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于20##年11月立项,于20##年11月通过江西省课题基地办审核,准予结题。

(4)付军主持的课题《新课程下中学物理情景教学的研究》于20##年11月立项,于20##年11月通过江西省课题基地办审核,准予结题。

(5)聂俊俊主持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于20##年11月立项,于20##年11月通过江西省课题基地办审核,准予结题。

更多相关推荐: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问题提出一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的界定所谓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由我校数学教研组承担的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系莒县教科学所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20xx年3月进行开题论证20xx年4月立项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

《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涂少军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是我校化学科组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针对我校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构建一套较系统完善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付秀丽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上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如何在有限的45钟的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这也是目前我们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

《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化学课题组一本课题成立以来主要工作1进一步修订课题研究内容根据初中课改三年实践情况及进入高中课改的实际情况我们感受到初高中课改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体化研究面临新的问题这主要是...

《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期研究报告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花园二小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的研究是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靠这一组织形式实现目...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一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学校新丰镇第四小学主持人王成锋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应把学生的和谐全面...

《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华中师大一附中执笔人帅建成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自20xx年9月湖北省...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1

多媒体网络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初探中期报告高二生物组1多媒体网络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初探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1立项工作的扎实展开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方案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申报课题撰写实施方案这一阶段...

《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华中师大一附中执笔人帅建成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自20xx年9月湖北省...

美术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泥塑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一感受泥塑艺术之美泥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民间手工艺美术品是民间艺术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着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