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时间:2024.3.19

《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花园二小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的研究是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靠这一组织形式实现。目前我们课改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师拥有先进的理念,但不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我们认为,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据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师的低效教学行为,建构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才是衡量这次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实践新课程三年后的今天,寻求“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就我校目前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我校35周岁年轻教师为28人,占全校教师总数80%,大部分是近5年来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的调控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维持、提升等都还不能较好地掌控。通过“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的实施研究,能达到帮助我们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的目的。较好地解决“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现存课堂教学情况。

二、关键词的概念界定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探究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教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后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①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让每一堂课学生都获得真实的发展: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体悟过程;②有效率: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能够最大化达到预期教学(学习)目标;③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课堂教学投入少,产出多,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学生个体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判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他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或学得好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促进我校的教师迅速成长,走科研兴校之路。

研究内容预设为:

1、教师有对象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2、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有效教学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等等。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即时集体交流的意识,他贯穿于每一次大组、小组和个人的研究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4、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主要研究的预设策略为:A: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B:班级授课制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 C: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策略;D: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一)注意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教师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及教材观。

(二)、加强组织管理,保障研究顺利进行,从而取得实效。

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中心组,中心组成员具体负责研究工作。

(1)课题小组组长负责制定研究、论证、修改、实施方案,检查实施情况,调控研究措施,进行阶段测查,总结研究成果,对研究的全过程负责。

(2)培训教师。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方案、各地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研究操作,增强实施方案的自觉性。

(3)及时对资料认真分析,对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总结。

(三)、建立课题研究固定日,课题公开课课堂教学研讨制度。

我们将固定每周半天为课题研究固定日,安排研究组教师进行公开课堂教学。制定课堂教学研讨制度,坚持教学前集体备课、教学中相互听课、执教者说课、同年段教师主评、其他教师辅评、课题组其他教师重建课堂、专家参与指导的研究流程,以达到课题研究的实效。

(四)、加强与各教科研部门及教育专家的联系,及时取得对研究课题的咨询指导

(五)、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安排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周期四年,具体步骤是:

第一阶段:(2006.9~2006.12)主要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观测我校课堂教学现状,讨论思考对策,撰写、论证、解读课题方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期测评,收集课题研究前期资料,组织教师理论学习,课题中心组成员先行研究。

第二阶段:(2007.1~2008.12)主要是通过子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课公开教学,以课题公开课课堂教学研讨制度为操作准绳,进行全校性的研究,逐步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及策略。

第三阶段:(2009.1~2009.12)主要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经验,形成模式发展。研究论文、教案结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六、现阶段取得的初步成果

隐性成果

(一)教师树立对象意识。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主要理论文献、著作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郭)、《有效教学法》(鲍里奇)《有效教学:让中小学教师上一堂好课》(彭小虎)、《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策略分析》、《有效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钟作慈)、《有效教学的理想》(高慎英)、《有效教学研究》(姚利民)等,通过学习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和教材观,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课题研究水平。根据这样的设想,学校搭建了“教师讲坛”这一新型理论学习阵地,它既是专家学者的讲坛,更是参与研究者交流互动的讲坛。也是各子课题组在组内学习交流基础上推选的代表,将课题组研究学习的成果向全体教师推广的舞台。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12次“教师讲坛”活动,其中校外专家3次,校内教师9次。

(二)促使教学行为改变。

1、加强研究管理。

首先学校完善了课题研究三级管理网络。其次坚持课题研究自主申报参与制,调动每位研究者的主动性。再次修订了校本化《教科研管理条例》和《教科研评价奖励办法》,着力体现奖励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追求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有效。

2、规范行动研究。

坚持每周半日固定研究日,安排各研究组教师进行公开课堂教学,坚持课前集体备课、教学中认真听课、执教者说课、同组同学科教师主评、其他教师辅评、课题组重建课堂,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同时经常请教科研部门、教育专家及兄弟学校教师参与活动,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3、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

通过一阶段的研究,我们概括出有效教学的一些基本特征: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我们的“有效教学目标设定的研究”子课题组认为,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他们以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以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行为条件;以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作为有效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和标准。

(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我们的“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子课题组认为,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有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他们的阶段研究经验是: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引进课堂;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创设有吸引力的悬念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有效的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创设丰富合理的想象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创设生动的多媒体情境,用多媒体辅助学生学习。

(3)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我们的“有效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子课题组认为,有效教学就要促进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许多的课堂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但是学生的思维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依然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比如一些数学教学课中,师生所做的仅仅学会解题,并没有去探究意义寻求发展。而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学生要采用“深入”的而非“肤浅”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仅指对知识的记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或者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只有促进深层理解的学习才能将学习所得进行内化,内化进自己的知识图式,内化成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练习的功能也应与之匹配,克服低效、无效问题,把握练习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以“改善作业结构,促进学生发展;优化练习设计,减轻课业负担”为目标。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研究:一是各种课型的课堂例题、练习设计、课后课外练习设计的收集、层次安排以及练习设计的针对性、质与量的科学性等;二是改善教学中练习的形成结构(包括活动性练习、研究性练习、验证性练习、实验性练习等);三是练习的规范要求与有效监控,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4)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通过有效教学的研究,全体研究者认识到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容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首先体现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学生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的理解,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学实施中教师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热情鼓励、友善指正,学生虚心听讲、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是互相尊重、共同促进的生命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与教材的对话,与同伴的真诚交流,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也都是课堂生命的体现。所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势必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中展开,以互相尊重、互相坦诚的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的,以具有挑战性智慧活动为载体的,师生愉悦、积极地心理状态下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得到的是知识建构,还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建构。

(5)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予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要反思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达到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要对教学内容经过一番心灵咀嚼,用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去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知识素养。其次要反思教学态度,当今的教育已不再欢迎师道尊严,而是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学投入是否充分,教学热情是否饱满,教学工作是否负责,教学准备是否得当,等等。只有时刻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体现“教学相长”、“教育民主,关爱学生”的原则。再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诸如备课、组织教学、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知识检测等实施全面的自我调控,抓住局部,优化整体,注重教法,努力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教、精心测试、精心批改、精心点评、来不得半点的疏忽与马虎。最后要反思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促进有效教学而创设的特定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尤为重要,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证明创设充满新奇、富有情趣、极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心理倾向,增强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显性成果

在近三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成员共上校内研究课83节,校际公开课15节,承担或参与市级公开研讨活动3次,区级公开研讨活动6次,教师课堂教学获得区级二等奖以上11节,教学论文发表12篇、获区级奖7篇、市级奖6篇省级及以上奖9篇,出版《花二校报》及《教师成果集》,新增加了2名市骨干教师、4名区骨干教师。

七、后续研究思路

在继续实施课程改革、迎接区域现代化验收以及省优质学校评估的大背景下,以启动省重点规划课题《小学生教材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为契机,将《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作为《小学生教材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一项子课题进行捆绑研究,重点做好两项工作:第一基础工作,指加强课题研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第二重点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提升我校课题研究水平。

(一)       基础工作

1、组织建设;做到有层次,有网络,职责分明。

完善和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中心组、共营研究组,做到人员合理,职责清晰。

课题研究组织网络图(2008。8)

    

2、制度建设:

坚持课题研究日制度和参与课题自主申报制,制订和完善教科研评价奖励制度和课题管理制度。

(二)重点工作

1、推进思路

(1)同时起步,分层展开,分步推进

“同时起步”指全校各学科全员参与解读、培训;“分层展开”指学校先行研究组、学科共营组先期分层次各施其责开展研究;“分步推进”指本阶段课题研究首先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与课题有关的现状调查和对本课题的价值意义进行理性思考。

(2)学习引领、文献指导

做法:自学为主、解读为辅、沙龙深化。

(3)共营研究、互动交流、整体推进

“共营研究”指我校与西横街小学建立区内共营体,参与研究教师建立校内共营体;“互动交流”指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研究者与专家顾问之间以及研究者之间的互动。

(4)先行研究:

方法:课例为载体、同案异教、同题异构。

组织形式:共营研究组

课例研究过程:自主随堂、智慧共营、公开研讨。

2、课题研究文化产品的形成

产品一:多层次的课题研究资料;

        ①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手册

②共营研究组手册

③校课题组研究手册

   产品二:相关论文的撰写与获奖论文的汇编;

   产品三:调研课例与调查报告;

八、我们的困惑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学校要发展,教科研非常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参与课题自主申报” “ 教师讲坛”“三级帮带网络”达到让老师自主科研的目的,而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研,事实上我们也通过这些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有许多的困惑之处。

1. 在教师定位上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教书匠”的别称。好像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教好书、会教书、能教书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把教师也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另一方面,过去的教师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很少涉及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一方面缺乏研究的意识,把科研看成是教育专家的事,教研人员的事。

2、研究能力和方法上的问题

一些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课题研究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教师缺乏科研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科研能力不强,失去了不少课题研究和论文创作的机会。

3、“研究共同体”的形成意识淡薄

在课题研究中,研究者之间实际上构成的是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主要表现为教育专家与教师合作、教研员与教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三种类型。从目前情况看,教师很少有机会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共同探究,专业研究人员对学校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持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从教师共同体形成来看,由于过去教师习惯于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对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体的形成意识淡薄,目前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约束制度,因而教师共同体的形成是松散而不稳固的。

更多相关推荐: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问题提出一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的界定所谓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由我校数学教研组承担的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系莒县教科学所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20xx年3月进行开题论证20xx年4月立项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

《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涂少军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是我校化学科组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针对我校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构建一套较系统完善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付秀丽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上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如何在有限的45钟的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这也是目前我们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

《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化学课题组一本课题成立以来主要工作1进一步修订课题研究内容根据初中课改三年实践情况及进入高中课改的实际情况我们感受到初高中课改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体化研究面临新的问题这主要是...

《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华中师大一附中执笔人帅建成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自20xx年9月湖北省...

《信息技术促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信息技术促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执笔李晓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1世纪的教育是信息化的教育英国政府推出全国学习网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在也提出学校教育...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也必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xx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性而课堂互动离不开课堂提问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整体教学水平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中期报告书子课题名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杨和年课题承担单位芜湖市第四十二中学填表日期20xx年11月25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一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学校新丰镇第四小学主持人王成锋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应把学生的和谐全面...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