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范文

时间:2024.4.21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食品安全问题

--------------------------------------------------------------------------------

更新时间:2009-8-20

一、现象(问题及原因)

阜阳奶粉(劣质)、苏丹红(含有致癌物质)、雀巢奶粉(超碘)、孔雀石绿(可导致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化学制剂)、变质奶(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冠生园月饼(过期原料返厂加工再销售)、福寿螺、上海瘦肉精等事件

二、概括剖析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饮食、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的重要任务,是政府提高公信力的举措,是实现社会稳定的要求,是保障人民饮食、生命安全的基础。确保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站在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认真抓好食品安全问题。

三、措施对策

A加强对食品市场信息的监测、预警、发布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B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确保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受害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市场存在的假冒伪劣食品能得到及时的收缴、查封;

C强化政府监管,对监管不力,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有关部门实行问责制;

D加大对造成食品安全事件有关当事人、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两会代表求解毕业生就业

--------------------------------------------------------------------------------

更新时间:2009-8-17

两会工作报告论述:

温家宝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xx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年内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争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

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是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

四是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五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 代表、委员求解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代表、委员求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问”

“没就业先失业咋办?”“没经验就没工作咋办?”“没资本咋创业?”“求职心态怎样才算够低?”金融危机形势下,这一连串问题,压得610多万20xx年的高校毕业生们喘不过气来。全国两会开幕在即,代表、委员们纷纷答疑解惑,为大学生就业开“良方”。

这是3月1日,在上海市杨浦区举行的女性就业服务专场活动中,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几名女大学生拿到了杨浦区居委会的见习岗位面试通知书。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没就业先失业咋办?

[故事]安徽医科大学05级本科生小王,已经投了15份求职简历,分布如下:北京5家,上海7家,广州3家。“去了一趟北京、两趟上海,仍杳无音信。恐怕还没就业,就先失业了。”

与此同时,安徽省凤阳县传来消息:10年来,全县35家乡镇医院没有新进一个医科大学生,有的甚至成了只剩院长和护士的“空壳”医院。

[分析]“当前,我国基层教育、卫生、文化等涉及民生的岗位对高素质人才的缺口很大。但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高校毕业生扎堆现象严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郭国庆说。

郭国庆说,近几年,从北大学子卖猪肉到研究生当保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向基层岗位靠拢,一方面凸显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另一方面也说明毕业生更加趋于理性。“到基层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符合就业大方向。”

[政策]20xx年,国家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实施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对参加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等。

[建议]“政府‘埋单’,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是雪中送炭之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说,“下基层就业绝非人才浪费。大单位人才济济,上升空间小,而基层单位,不仅上升空间大,而且能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公司总裁吴焰认为,大学生就业前,可以通过个人、学校、国家联合投保的方式,使之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面向基层就业提供后续保障、缓解心理压力。

没经验就没工作咋办?

[故事]山西某大学60多名学生在一家银行试用,只有3人签订了就业协议。用人单位说:“这些大学生一讲理论滔滔不绝,可一上流程就露馅儿了。从扎账到凭证归类,个个笨手笨脚,根本没经验。”与此同时,20xx年的广州市职业技术类院校毕业生中的90%,已经被各大企业预订,就业态势良好。

[分析] “企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认可与否,不在于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而在于他们是否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全国人大代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教研室主任甘善泽认为。

“当前,精英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都绞尽脑汁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而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理论型、研究型人才,‘适销不对路’。”程天权委员说。

[政策]20xx年,国家要求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

[建议]“由政府、企业联手建立的培训机制,可以充当‘缓冲阀’,有效契合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甘善泽代表说,可以此为契机,鼓励大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辅修第二专业、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兼职增强就业竞争力。还有代表、委员建议,可以在职业技术类院校探索“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把生产线搬进学校,推行“学校即企业、课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学到实用技术,而且积累工作经验。

没资本咋创业?

[故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前些年成立了“创业学院”,“校园旅行社”“贸易公司”“网络商店”等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学院学生创业的月收入至少8000元。20xx年应届毕业生中,已有38.7%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与此同时,求职四处碰壁的长春工业大学的杨帆,依然四处投着简历。他说:“创业对应届毕业生并不现实。”

[分析]有代表、委员认为,我国尚未形成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多数学生不懂创业,一旦失败,将适得其反。

“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没资本,二不了解市场,三无经验,四无团队,的确比较困难。只有更多地搭建‘创业学院’这样的实践平台,才能迅速发挥他们的创业潜能。”程天权委员说。

[政策]20xx年,国家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建议]“在金融、税收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扶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地方政府还可对部分有前景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打包贷款’的担保,100个人里能出两三个‘张朝阳’就够了。”

还有部分代表、委员建议,大学生应选择那些低风险、花费少、与自己专业相近的项目实施创业,同时,必须具备吃苦精神。

求职心态怎样才算够低?

[故事]长春税务学院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小张说,他们班近70人,仅有10人找到了工作。“工作单位环境不好,薪水太少,连自己都养不活,还不如在家待着‘啃老’。”与此同时,刚刚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刘波回国求职,选择了月薪只有3000多元的一家风电公司。“对于久离祖国的我,刚就业,钱不是主要的,积累社会经验才是关键,坚信风能产业在中国会蓬勃发展。”

[分析]“甘于‘啃老’的群体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勤劳、勤俭意识较弱,对金钱追求较高,使他们眼高手低,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程天权委员说。

[政策]20xx年,国家要求各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帮助毕业生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

[建议]“无论国内应届毕业生,还是归国留学人员,都应怀着‘面对现实、放下架子、多为国家做点实事’的心态,把眼光洒向基层。”程天权委员说,放低姿态,并非意味着放弃自我,而是对未来事业的一种战略规划。

相关新闻

两会新华时评:不要用"精英教育"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

2月7日,在上海虹口足球场举行的“新春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上,求职者在了解招聘信息。当日,牛年首轮招聘会在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等多个场馆同时开锣,共有近千家企业现场“招兵买马”。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只要我们不用“精英教育”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难解决。

现在,不少大学生找工作时,觉得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是社会“精英”,理应在大城市、大单位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自我定位不切合现实,更不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近20年来的扩招使高校每年的录取人数由60万增加到了近600万,近10年来全国增加了3962万名大学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正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这个转型期,相应地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型,择业时不能老盯着机关单位、公司,而要把眼光放宽到生产经营一线。

观念一变天地宽。只要高校毕业生们能适当放低定位,不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认同为耻,就不缺乏就业机会。大量事实证明,基层单位、边远地区、中小企业一样能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抱负提供机会。虽然不同的工作岗位确实有工作条件和待遇差异,但不论什么工作都能成为成功职业生涯的开端。

客观地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发展并不平衡,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既需要鼓励高校毕业生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更需要有关部门和各地努力创造条件,为高校毕业生做普通劳动者排除障碍。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浅析网络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优劣势

--------------------------------------------------------------------------------

更新时间:2009-8-12

时效性往往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网络媒体的出现将新闻的这种特性发挥到极致。本文就新近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并就它们的优劣势发挥出它们最有利的一面,为危机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的人们服务。

网络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第一时间报道。网络媒体在这一方面凸现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突发事件中,事件的难以预测性让新闻受众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急于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发生突发事件的瞬间或者当天,传统媒体都不能及时地将事件传播给新闻受众,因为,传统媒体,比如报纸、广播和电视节目,它们的新闻滚动播出周期一般都是以小时或天计算的,这个时候,传统媒体就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但是,网络媒体的更新周期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的,它能及时地将事件的大体情况介绍给新闻受众,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受众。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5月12日14时28分,就在发生地震之后的十几分钟,网上便出现了有关汶川发生地震的消息,继而出现了更多的相关报道,而电视媒体对于地震消息的传播则是在几个小时之后的新闻里,广播也是在经过消息采集之后才做出相应回应,而报纸则只有在第二天的报道中才涉及到。

二、互动性。在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时,受众关心的不仅是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关注着政府的反映以及应对措施和行动。因此,随时了解受众的意见和想法对于处理突发事件非常重要。网络媒体之于其他传统媒体很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为受众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些观点和意考试,大网站收集见集合起来进行回答和受理。虽然其他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包括人民来信来电、大众传媒的报道以及与社区的“意见领袖”进行座谈等等,但是都不如网络互动更加广泛、及时和便捷。同时,网民们在网络上能随时发表自己的评论,发挥重要的舆论功能。

三、信息更形象持久。有些突发事件并不像地震一样轰动全国、波及世界,对于一些忙于工作的人们,他们不能在第一时间关注新闻,但又想更形象更生动地了解到新闻,那么,网络媒体就是他们的首选。比如,在20xx年4月发生的山东淄博火车相撞的突发事件,消息闭塞一些的人们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情的详细状况,关于这一事件的电视报道也已经“事”去楼空,而报纸的有关报道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此时,只需到网络上点击相关事件的视频新闻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网络媒体因为自身的特点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显出了它的优势,但事实证明,它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

一、权威性不足。网络因其自由性和任意性,而缺乏权威性。每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公布一些信息,这里既是新闻的来源,也是谣言的起点。它需要更为权威的传统媒体的证实和正式发布、公开报道。这一劣势在突发事件中特别明显地暴露出来,尤其是这一次的汶川大地震。当权威部门证实了在汶川有地震发生以后,人们所关注和重视的就是余震的发生,特别是四川周围的省市,比如重庆,在看到一些有别于平常的现象时,人们会想到有可能发生余震,于是,会在网上发表一些言论,且说的有根有据,最终会造成混乱,搅乱了人们的生活。这个时候,就需要具有权威性的传播媒体来辨出消息真伪,安

抚民心。

二、易被非法者利用。在危机事件中,由于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和损害比较大,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心。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在网上建立一些不法网站,以此来盗取人们的爱心捐款和物资。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就有这样的案例。相对于网络捐款,人们更相信中央电视台公布的爱心捐款热线和账号。

总之,由于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网络媒体在危机传播过程当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和发挥着它的优势,但是,网络媒体也存在着劣势。我们了解了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优劣势,就为我们在以后的危机事件处理和传播中提供了更为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支撑。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信访工作问责制

--------------------------------------------------------------------------------

更新时间:2009-8-6

近日,中纪委、监察部、国家信访局等介绍了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和《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 产 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实施的情况,归纳了十六种信访工作中需要追究领导责任的违纪行为,明确要求:处置群体性事件滥用警力、重要信访久拖不决等多种情况,都将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目标指向很明确:希望通过问责制度的建立,摆脱信访工作的随意性,促进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通俗地讲,就是要管管“管信访的”和能介入处理信访的,干工作要按规矩来,避免一切形式的“胡来”。有人不是喜欢动不动就把公安政法机关推到第一线搞什么专政吗?有人不是信奉“大事拖小,小事拖无”的拖字诀吗?有人不是很会推诿扯皮把来上访的群众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吗???不好意思,如果说以前对你们这些行为有点力不从心的话,那么有了现在的规定,就等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 当心点,弄不好可是要被问责甚至被“法办”的哟!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尊重民意是达成善治的重要前提。而信访工作就是要通过疏导民众的怨气与意见,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处理信访本身也是一种权力运行,如果在信访框架内权力运行不当,甚至滥权纵权,就会从根子上伤害这种民意,反馈回来,就会对政权自身形成伤害。放眼看看,不管是贵州的“瓮安事件”,还是云南的警民冲突,共同的特点就是:基层的小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社会不满情绪如火药桶一般积聚,最后积少成多,一旦被“导火索”引燃,便一发不可收。事后痛定思痛,总会悔恨不已:如果当初有很好的疏导机制,如果当初能见一个矛盾化解一个??而要害在于,大量的基层信访单位在“当初”表现不出这个能力来。

国家信访局官员说,当前全国的信访总量属“高位运行”;也有报道说,现在什么“越级访”、“反复访”、“纠缠访”非常多———这也是恶性循环吧:信访质量越差,数量就越多;数量越多,办起来质量就越差。常听基层信访同志抱怨:我们能力有限呀,更多时候只能上传下达中间提醒,各部门领导要是不配合,甚至动用权力干涉,我们除了做风箱里的老鼠——— 两头受气,还能怎样?对于那种县委书记派公安把“告”自己的抓回来拘留的、对那种通过各种手段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对那种你把问题汇报到桌面上也不认账的??或许,只有面临被问责的风险,才能让他们少一点一拍脑袋就“下手”的滥权,而信访工作也能因此而摆脱一些无力感。所以,这种旨在保护上访人的法律规范,不仅仅是要问责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更要指向所有的权力部门。

手头就有现成案例。据《华商报》22日报道,陕西定边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的女职工赵晓玲,因打印了一份由全体职工联名写给县委、县政府的信,却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 “擅自打印上访材料”就成了罪名,就要被行政拘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还有国法没有?这是不是“滥用警力”?都有谁违反了信访工作的纪律,需要被依法给点color看一看?新规实施之时,不妨就拿这起案例“开开刀”,也让所有喜欢纵权胡来的人“开开眼”。

近日来,基层党政主要领导的大接访搞得很有声色,但不能否认,地方主要领导偶然性的大接访解决的问题终归有限,要讲长效机制,最终还是离不开对于信访制度的规范,尤其是各类责任的追究。从人治走向法治,这是我们发展的大方向——— 信访工作也不例外。

再好的制度也最怕被摆起来不用,或者被用起来轻描淡写。现在,严密的问责制度有了,下一步就要看如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全面推动、严格问责了!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人才短缺威胁“中国制造”竞争力

--------------------------------------------------------------------------------

更新时间:2009-8-3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但我国技能劳动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大量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威胁着“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

一、高技能人才成为经济发展“软胁”。目前全国许多地区和行业普遍存在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目前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数量短缺;二是结构不匹配;三是年龄偏高,青年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二、教育结构不合理待遇和地位不高。第一,在长期以来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思想影响下,我国的教育结构失衡。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度向学历教育倾斜,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投入严重不足。尽管目前我国各类职业学校已达2万多所,但以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只有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比例太小;第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第三,社会正常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制没有形成,技能劳动者待遇过低。目前高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社会上足够的重视。

三、加大投入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第一,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构建职业教育多渠道投入机制;第二,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制度;第三,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走以就业为导向的道路;第四,尽快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的新机制。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培养和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消费券与刺激消费

--------------------------------------------------------------------------------

更新时间:2009-7-29

发券消费扩内需行吗?

新闻背景

成都向困难群体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

成都市政府将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拉动内需。在20xx年12月11日下午成都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民政局率先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全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每人100元。

据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翔军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向困难群体及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冰表示,民政只是率先进行的一个部门,只是一系列政策中的一部分。此后,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还将出台相关拉动内需的政策,发放消费券。

指定商场 本月29日前消费券发放到户

成都市民政局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消费券的作用在于“扩大内需,保证城乡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元旦、春节。”

根据安排,消费券应在20xx年12月29日前由各区(市)县民政局组织发放到户,需在20xx年1月31日前使用,过期作废。发放对象为20xx年12月1日至20日前登记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三类人员,受惠人口达到37.91万。

届时,区(市)县民政部门将与当地政府采购部门共同确定消费券的指定商场(商店),例如互惠超市、红旗连锁、老邻居连锁等在乡镇有网点的商店。指定商店确定后,民政部门将向其购买消费券,每张面值50元。

只能发券 不能发放现金和实物

发布会上介绍了消费券所需资金的具体承担办法为:高新区所需资金自行负责;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价格调节基金各承担50%,其余区(市)县所需资金均由市级价格调节基金承担。

各区(市)县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采购部门将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把商场(商店)让利计入资金用款计划;同时区(市)县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发放消费券改为发放现金和实物。

除此之外,方案还要求民政部门要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消费券发放到人,切实做好登记、签收和造册工作。对集中供养对象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消费券可直接发放到老人手中,也可由敬老院集中采购,敬老院集中采购物资要做好验收、公示、登记造册工作,切实做

到专款专用。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部分区(市)县民政局时得知,由于消费券刚刚宣布,他们还未来得及选定消费券商店,不过会尽快开展工作,在市政府规定的时间确定商店,发放消费券到人,保证大家都能及时买回过节生活用品。

超市表态 尽最大可能优惠米面油大促销

“上周,政府召集我们商家开会,回来后我们便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布置,持政府消费券来我们超市买东西的城乡居民,我们将尽最大可能给予优惠,他们肯定能买到比价值100元更多的东西。”互惠超市副总经理何婕昨晚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何婕称,作为零售企业,若能成为政府消费券购买超市,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面,企业可以赚钱盈利,另一方面,又方便了市民,促进了消费。“超市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最为齐全的地方,我们将响应政府号召,除烟酒外,其余符合条件的商品都将给予优惠,100元消费券,肯定能买到价值高于100元的商品,此外,我们还将进行一些特需品的促销,比如油、米、面等。特需品我们将与供应商洽谈,争取到更多的折扣。”

专家解读

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经济学家、成都市政府参事王进

“在这个寒气逼人的冬天,在金融危机的严冬下,政府首先想到困难群众的过节问题,给他们发放消费券。我虽然没有受惠,但心里仍然感到温暖。”经济学家、成都市政府参事王进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券可谓“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王进表示,以前成都市政府都是直接给贫困群体发放50元现金,这次直接发100元消费券,金额上翻了一倍,形式上采用消费券,把扶助贫困与拉动消费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我们说,出口、投资、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现在是他们买不起了,出口不是我们能负责的;而投资要等到产品卖出去才能见效益。因此,拉动消费便显得尤为关键。发放消费券是许多国家为拉动内需而采用过的方法。”

王进认为,今年政府也遇到了困难,给每位市民都发红包并不现实。优先考虑困难群体,可谓好钢用在了刀刃上。“不要小看这100元的消费券,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多个100元,凑起来就能撬动消费。当然我们也不能光靠这一点就撬动整个消费市场,但这肯定是个好的开头,并且选在两节临近之时,时间点也非常不错,政府帮忙可谓帮到了‘根’上。”

对于当前金融危机下,政府如何让普通市民受惠的问题,王进称:“要启动整个消费,最终还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要想让大家都就业,关键是要让中小企业度过严冬。中小企业一是缺资金;二是缺市场。目前市政府正在积极寻求各种对策,帮助中小企业过冬。”

正方 消费券可为拉动内需助力

消费券可为“内需时代”助把力

面对当前的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大手笔接连不断。然而,经济寒冬之冷,普通民众早已感同身受。素来惯常提前消费的欧美人也“收敛”了好多,尽量多在家里吃饭减少开支,倒是中国的微波炉厂家,瞅准这个机会逆市大赚了一笔。

大到国家层面的刺激经济计划,小到服装百货的打折

揽客,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之举,处处可见。最近,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也在为扩内需、促消费支招。他建议中国政府向每位国民发放100元购物券,以此刺激消费,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国人对于代币券、购物券等(统称为消费券)并不陌生,逢年过节,各类消费券均大行其道。此前,政府发放红包、消费券的做法也早已层出不穷。今年,广西和东莞等地均曾向一定群体发放“政府红包”;近日,我国台湾地区和成都市政府也都有发放消费券的政府行为。如果说之前的“政府红包”带有“返利”意味和保障色彩,那么,蒙代尔所建议的消费券则明显冲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应对金融危机而来。

前不久,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性。之前,我国曾大手笔地出台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政府也迅速跟进,寄望于增加政府投资来刺激生产性消费,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外需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变。但以大项目的巨额投资刺激生产性消费,收益期较长,刺激居民消费则来得“掷地有声”、“立竿见影”。

尴尬的是,目前的居民消费信心严重不足。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居民户存款增加2628亿元,同比多增845亿元。大家把钱存起来“过冬”,消费收缩。而发放消费券并限期使用,就便于其在短期内转化为购买力,增加消费量。正如商场的优惠券一般可以带动更多消费一样,消费券的带动消费的乘数效应也显而易见。正如蒙代尔所说,如果购物券在3个月之内消费,就可以拉动中国经济1.33万亿元,相当于中国一个季度GDP的18%,拉动和刺激经济的作用会非常明显。消费一动,百业随之盘活。

与其说消费券是为刺激消费的一种手段,是政府的一次惠民实践,不如说是一种“抛砖引玉”式的消费信心暗示,是政府民生服务理念的一次提升。它所带来不仅仅是立竿见影的人均100元的消费量,还是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契机,也是公共财政向民生化转型的一次机遇,更是外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它将为我国经济迈入“内需时代”起到助推作用。

当然,100元的消费券杯水车薪,欲要扩内需、促消费还须多管齐下,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着力。内需不振、消费低迷不外两种原因,一是消费能力有限(没钱花、缺钱花),二是消费信心不足(有钱不敢花、不想花)。这就不仅需4万亿元投资计划这样的宏观拉动,更需要深入国民生活细节层面,一方面通过减税、促进就业缓解国民负担,一方面要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保障制度,营造兜底之网,如此方能与“内需时代”的要求匹配。

给百姓发购物券促消费,可行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欧元之父”之称的罗伯特·蒙代尔建议,对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发放100元人民币购物券,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而且可以抵税,这对中国经济刺激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如果购物券在三个月之内消费,拉动和刺激经济的作用会非常明显(2月15日中国新闻网)。

蒙代尔同时表示,建议美国发放总价值为5000亿美元的购物券,购物券的有效期为三个月,消费者可在有效期内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以刺激消费。

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进入衰退,经济衰退又导致实体经济不景气,甚至企业破产倒闭,造成劳动力大量失业,其中受经济危机影响百姓消费低迷是主要原因。美国是消费主导型经济,消费下降特别是百姓最终消费下降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对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来说,外需大幅减少,造成经济面临下滑风险,急需启动消费,弥补出口下降对经济的拉动影响。但是,在经济下滑严重时期,按照常规手段启动消费,需要时间,来得比较慢。采取每人发放一定数量的购物券,限制在一定时间里消费,直接启动消费,不妨一试。

这对低收入者来说,是很好的生活补贴;而零售商则可以用税票的方式进行提交,并且从中得到实惠;又使得许多工厂产品需求增加,促进其渡过金融危机的“寒冬”。

直接向百姓发放购物券,并且限定短期内消费,这种消费是最终消费,能从根本上拉动需求,并且拉动的产业链相当长,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很大,效果很好。

直接发放购物券的形式比直接发放现金效果要好得多。发放现金,百姓可能储蓄起来不消费,而发放购物券则必须在一定时间里(比如三个月)消费。这是实实在在、直接的消费力量。

日前,成都市民政局率先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全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每人100元。这是国内首次向困难群体及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包括此前东莞市政府推出的关注弱势群体、向困难户发“红包”的举措,都受到社会的好评和百姓的欢迎。

建议国家在4万亿扩内需资金中,率先拿出1000亿元,先从农村、城市低收入群体开始,发放一定额度的消费购物券,从最终产品上启动消费,拉动内需。

消费券是最干净的财政惠民

在我们单位,每位员工生日前,都会收到领导签发的百元蛋糕券。逢年过节,不少单位也给员工发购物券,以冲抵部分节日福利。至于一些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逢年过节往往能笑纳整叠的购物券,那是方方面面的孝敬,祈求来年办事方便些。

总而言之,眼下市面上流行的购物券、代币券叫法各异,但代币购物或购买服务的功能大同小异,本文将其统一称作消费券。然而,消费券的发放者不同、享有对象不同,事情的性质包括所要体现的作用和起到的效果就会有质的差异。

12月12日,成都市政府宣布向全市城乡低保、五保及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受益面37万人,动用财政资金约3700万元。成都针对特定困难群体发放的消费券面值百元,对困难群体而言,凭此券能换回一壶油和一袋米,在这个“经济寒流”侵袭的冬天,体现政府——背后是社会对他(她)们的一份心意。

自东莞决定向本地困难群体每人发放一只千元红包(已发放完毕)始,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纷纷效仿。最新的实例,譬如广西也在前不久向全区300万特困群众发放每人100元或50元的红包,动用财政资金2个多亿。尽管红包和消费券补贴困难群众生活的功能是一样的,但成都发券显然比直接发钱要聪明和牢靠得多。相对于前期东莞派发红包引发的种种争议,成都发券广受舆论肯定。许多媒体在报道此事时配发评论,赞许此举利于拉动内需。我以为,拉动内需是客观的,但意义不在于此,而在于体现地方政府动用公共财政扶贫济困的意识在逐步增强,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改进,这才是值得称道和期许的要害所在。

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平时就已纳入政府财政的关照范围,在民政和社保机构内有花名册。假如额外向这些群众派发红包,实际操作层面难免出现层层截留克扣或临时挪用的腐败现象,而消费券的面值及使用期限都是固定的,基本上能够堵死基层小吏从中雁过拔毛或临时挪用的漏洞,操作相对简单,监管成本较低,很值得各级政府在扶贫济困时效仿。无独有偶,近段时间,先后有韩国以及阿联酋等国家,分别对本国困难群体发放了消费券。这就说明,发消费券而尽量避免直接派发红包减少操作过程的行政成本(比如防克扣和挪用),是各国各地区在扶贫济困中首选的普遍做法。

19xx年至新世纪初,浙江长兴教育部门针对本地农村家庭,率先尝试发放教育券,面值200至400元不等,我曾陪周其仁先生数次前往当地考察实施效果。现如今,教育券在浙江各地早已成为政府针对个体教育扶贫的首选办法普遍施行,基本保证了有限的教育扶贫款不被挪作他用。从长兴教育券、金华技能培训券再到本次成都消费券,说明地方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事务层面,改良的意识在不断增强。针对国内行政运作时的各种弊端,人们往往从体制层面痛陈原因并抱怨改革难以推进,其实,深层次弊端虽一时半会难切除,但也不妨从能改的事务层面逐步改起来,就如剥笋,一层层地剥,剥到最后,不正是我们所想要的改革结果么?

扩内需,“消费”之腿不能短

20xx年12月11日下午,成都市民政局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消费券,发放给全市困难群体,每人100元。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成都率先出招,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2月12日四川新闻网)

在节日来临之际给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消费动力,这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如果全国各地都能以这样的方式拉动内需,其力量不可小觑。

出口、投资、消费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持续了多年的出口拉动增长方式,已经到了休生养息、调整策略的时候。今后一段时间,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将转移到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上。

从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到目前地方上报的投资计划来看,投资这驾马车已经启动,未来两年投资的规模、力度将相当大。现在的问题是,仅靠投资拉动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出台相应的刺激消费政策,让消费这驾马车也迅速启动起来。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受到严重影响。日前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刺激消费的一揽子方案。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这一消息的可靠性,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刺激国内消费是一件十分迫切的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刺激消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的刺激消费政策,如上调个税起征点、提高养老保险金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降低个人消费贷款门槛等,从宏观上鼓励和促进消费;另一方面,各地政府结合实际,实行一些鼓励、刺激消费的具体措施,如给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对中低收入群体购房给予补贴等,从操作上树立人们的消费信心。

如果我们能够把投资与消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轮驱动”,那么,保持国内需求的持续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就会进一步得到激发,国内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增强,中国经济才能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反方 普发消费券不符合国情

普发购物券的建议是不了解中国国情

香港《大公报》报道: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指出,中国应该和美国一起通过发放巨额购物券刺激全球经济计划,引领世界走出正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具体来说,可以发放总价值为5000亿美元的购物券,有效期为三个月,消费者可在有效期内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对穷人来说是很好的生活补贴,而零售商则可以用税票的方式进行提交,并且从中得到实惠。

虽然不排除蒙代尔有希望中国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多做贡献的“私心”,这仍是一个很有思辨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建议。尽管政府向百姓发“红包”在东莞等地有局部实践,但全国普发,无疑是一个无法被采纳的思路。

有人戏言,组织一帮人挖坑,挖了填上,填上后再挖,也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因为需要给挖坑的工人发工资,他们有了消费能力;挖坑需要工具,带动了相关产业。问题是,这个坑却毫无意义。诚然,修铁路、建机场与“挖坑”迥然不同,其积极意义不能否认。但蒙代尔的建议还是给了我们一个思辨空间:一项工程,既有其“过程意义”,也有其建成后的“功能意义”。前者是附带或派生的,后者才是根本。都是为了扩大内需和保持经济增幅,但把钱直接发给百姓和政府组织基建项目,其中的确有一个“机会成本”以及“比较效益”的问题。

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所有财政资金都应被打上“公共”标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的钱一旦用于基建投资,或多或少就具有了“资本”的意义,而资本的属性是什么?一是通过市场运作增值营利,二是承担市场风险。地方政府修建免费的博物馆、图书馆、市民广场,虽然没有发购物券那么直接和“平均”,但肯定具有平均受益意义;而修铁路、建机场则不同,潜在的市场风险难以避免。所以,政府在进行这两类投资时,必须有所算计。而普发购物券的创意,最大偏误是不了解中国国情:

其一,中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承担着太多、太大的责任,平时如是,金融风暴的特殊背景下更会如此。

其二,中国政府手中掌握着众多、巨大的资源,很少有国家可与之相比。这种“大权在握”有其弊端,但在掌控大局、引导市场方面,也具有积极效果。

其三,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政府浓重的“父爱主义”情结,真要普发购物券,人民能否把它用好,同样也是一件令政府担心的事。

尽管如此,笔者依然觉得,蒙代尔普发购物券的建议很有趣。

减税退税不如直接给穷人发钱

今后将通过减税、退税或抵免方式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日前在一个内部会议上表示,为了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后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12月15日人民网)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外需不足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各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举措,而减税退税作为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的一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作用。所以,财政部通过减税退税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还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减税退税来促

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很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众所周知,减税退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本质上是为调节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服务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然而,由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基本税种与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没有直接挂钩,两者之间呈现出的是类似平行线的关系,所以,通过减税退税等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也仅仅能够让少数高收入群体受益,而对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则爱莫能助,达不到增强实际购买力的目的。

那么,通过减税退税是否能够刺激富人的消费欲望呢?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告诉我们,收入与消费在通常情况下呈现出的是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居民收入达到或超过较高水平的时候,收入中所增加的部分被用来消费的机率就越来越小,这就容易导致社会财富分配在总量上虽然增加了,但由于增加的财富主要被少数富裕阶层所占有,所以导致社会消费倾向的总量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减税退税等惠及少数富人的税收举措难以承担挽救经济增长的重任,而真正渴望提高购买力的中低收入群体却没有得到实惠。一方面,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他们在客观上有消费的需求,只是苦于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不论对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短期增长,国家财政有拿出部分税收直接补贴中低收入群体进行消费的财力。在扩大内需成为迫切需求的前提下,既然减税退税实现不了这一目标,为什么不把这些钱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直接补贴给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呢?

减税退税不如直接发钱给穷人理应成为当前刺激消费和促进增长的主要方式,我们在制定扩大内需政策时,不应时时从利于少数富人的角度来考虑,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现象

--------------------------------------------------------------------------------

更新时间:2009-7-24

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现象

“人肉搜索”,指的是通过大量人工参与来寻找问题答案的网络机制,即根据网络上的一张照片、一个视频场景、一个网名甚至一个QQ号码,网民们互通信息进行寻找,往往可以挖掘出目标人物在现实中的真名实姓、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甚至此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亲朋好友等私人信息也一概会“暴露于阳光之下”。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人肉搜索”现象呢?它的存在合乎道德吗?更重要的是,合法吗?

一.从社会学的角度,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肯定涉及多种社会因素,但就其得以发生的条件来看,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

首先,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原本人们认为是“深不可测”的互联网等高技术信息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日益“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使各种社会信息迅速得到更大范围地传播和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社区”进行各种形式的超时空的社会互动成为现实。可以说,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达是“人肉搜索”这种新社会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其次,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由于思想多样、价值多元、规范缺失、道德弱化等原因,出现了一些社会失范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比如,前段时间被“人肉搜索”曝光的一些轻视生命、婚外恋、造假、不遵守公共规则、以强欺弱以及违反基本道德的事件,就是如此。人们为什么对此高度关注?我认为主要是这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物质以外的社会价值普遍关注与追求,比如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

再次,产生“人肉搜索”现象的直接动因应该是网民的广泛参与。从微观心理层面来看,为什么网民乐于广泛参与此事呢?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猎奇探究的心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打破沙锅一探到底,是每个人自然产生的、普遍具有的心理活动。二是减压宣泄的心理。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讲的“投射”。将自己积累在心中的压抑情绪,发泄到网络上声讨的那个人身上,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三是平等参与的心理。每个人都盼望获得平等和尊重,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发言权。“网络社区”给予了人们平等参与的权力,使人们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提供者,自我成就感得以提高。四是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看重自己的价值,都有施展能力、实现目标的本能愿望。竞争日趋激烈和相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充满了变数,实现自我价值并非易事。相对而言,虚幻的网络世界所创造的独特的网络沟通环境,却正好能够满足网民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要求,他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自身具有的潜在能力,品尝到自我“义举”被网友认同的自我价值感。

二.有人说,“人肉搜索”是“天使”,能在最短的时间揭示真相,看上去“恐怖”,实际却很“正义”;有人说,“人肉搜索”是“魔鬼”,是“网络暴力”。如何评价“人肉搜索”?

社会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社会事物和现象都具有社会正功能和负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应客观辩证地去看待它的社会作用,对待“人肉搜索”也是如此。如果“人肉搜索”超越一定界限,甚至向“私刑”的性质发展,就会伤害当事人、激化矛盾;而运用得当,又确实能对社会有所帮助。所以,我们对其社会功能应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人肉搜索”的社会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社会的假、丑、恶等现象进行揭露,起到社会舆论监督与制约作用。二是对广大普通网民来说,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规范或矫正自己的言行。三是可以促进真善美、公平正义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弘扬。

但是,我们在看到“人肉搜索”正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其社会负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一,如果在不知事实真相的前提下,任意挖掘他人的个人信息,并在网络公共领域随意散布,以至于影响他人的家庭生活甚至工作学习,这就很可能成为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违犯法律的行为。其二,“人肉搜索”如果被滥用,就会转化为网络舆论暴力工具,失去公平正义的立场,反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其三,由于网络规则的不健全,“人肉搜索”很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攻击他人的工具。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肉搜索”贴上“天使”或“魔鬼”的标签。我们应发挥“人肉搜索”的社会正功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所带来的社会负功能得到有效抑制或降到最低。我想这些除了依靠网友的道德自律、网络监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外,还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社会规范,为实现网络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三.人们很关注,“人肉搜索”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我们国家有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由于有大量网友的自发参与,搜索效率大大提高,“人肉搜索”可以迅速地求解某一热点事件的背后真相。但是,在进行“人肉搜索”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网友不以法律为标准衡量事情的是非,肆无忌惮地

揭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并对事件当事人进行谩骂、侮辱,确实极易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保持和维护的权利。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诽谤和侮辱两种方式。例如,在网上用文字、声音、图片对公民进行谩骂、贬低、人身攻击等行为,就涉嫌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是公民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我认为公民的隐私权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公民的肖像、住址、住宅电话等秘密,未经许可,不得公开或传播;第二,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和档案材料不受非法调查、公布或扩大知晓范围;第三,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第四,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第五,对于公民任何其他纯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同时,公民的个人活动和住宅不受骚扰、干预、窥视等。例如,在网站上擅自披露了公民的工作单位、居住小区等信息,就是一种涉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当然有些公布隐私的行为不属侵权,主要有:一是基于当事人同意;二是对公众人物一定范围内的隐私;三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例如,通缉罪犯时公布其一些隐私。侵害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者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而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应当根据损害的事实、行为的违法性、因果关系、主观过错来认定。

“人肉搜索”是通过互联网来搜集和公布某种信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范围广,因此,与传统方式相比,公民隐私权受到的侵害更大,同时也更复杂。目前我国还没有在网络中保护隐私权的专门性法律,有关案件主要适用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但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等60多部规范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其中有些法规中有涉及隐私权保护的条款。例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9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发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对于隐私权和名誉权保护的具体内容规定得不详细,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处理“人肉搜索”侵权案件面临的难题是:其一,网上公布普通公民的个人信息与侵犯隐私权之间的关系;其二,网站的监管义务及责任承担;其三,道德批判与隐私保护的界限。这就要求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据已有的法律规定做出具体的裁判。我个人认为,“人肉搜索”这种网络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言论的表达空间,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弘扬正义、谴责邪恶,但任何行为都有底线,即不能违犯法律,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正所谓人人都可以进行道德评价,但是不能人人都来当法官。

四.我们应当如何从法律上加强对“人肉搜索”的管理、引导和规范,使它不至于突破法律底线?

国外对于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方面,除了在民法中规定外,还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律体系相对要更完善。例如,20xx年4月,美国《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正式生效,这是美国出台的第一部有关保护网民隐私的联邦法律,该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13岁以下网民的隐私。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先后颁布了《个人数据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借鉴这些国家对于网络中个人隐私保护的经验,对于“人肉搜索”,我们很有必要完善以下工作:第一,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中具体规定公民个人隐私的范围。第二,完善网络管理制度。明确网站的监管义务和相关法律责任,加强网站对“人肉搜索”行为的管理。例如,规定网站对网友的不当留言要及时删除,网站在服务条款中要严格界定属于威胁、中伤、诽谤、猥亵、侮辱或其他违犯法律的行为。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行网络实名制。第三,大力宣传和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意识。我国的一些网民法律意识不强、隐私观念淡薄,网络经营商的个人隐私权保护意识也较为淡薄,缺乏尊重与保护个人隐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公民法律意识和隐私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减少网络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一

旦权利遭到侵害,公民也会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聚焦春运方案

--------------------------------------------------------------------------------

更新时间:2009-7-21

8日上午,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20xx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已经出台。根据形势分析,综合考虑客流、运能等因素,预计20xx年春运全路将发送旅客1.88亿人次,同比增加1373万人次,增长8%,日均470万人次,同比增加34万人次。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共安排直通临客运行线319对,采用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三套梯次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突发客流。

每年的春运都是国人的一次集体“挪移”,归乡的情结会让交通的压力骤然增长。因此,每年的春运也一定是铁道部门最紧张的时候。如何在客流巨大的现实面前做好服务,是每年摆在铁道部门面前的最大难题。而且,必须看到的是,由于客流数量的庞大,导致了铁道部门的服务总会与人们的期待有所差距,即使他们做得非常努力,社会也总会觉得服务还不到位,也总能对其表现挑出种种毛病。其实,有很多问题并非是铁道部门不努力,而是摆在面前的难题实在是一块硬骨头。

既然,难题已经在眼前,未雨绸缪做好应对自然就是正确的方法。在离春运还有些日子的时候,发布20xx年春运方案可以让人们看到铁道部门面临的处境,以及他们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人们获得关于春运的具体信息,对20xx年的铁路交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看目前的春运方案,感觉有些看不懂。不能说发言人的介绍不全面,关于春运的状况和应对的措施,他都已清楚地介绍到。问题是,所谓的“基本方案是:直通临客189对,节前156对,节后170对”这样的表述,普通人恐怕不明就里。

那么,一个乘客在乎的是怎样的春运呢?如果有过乘车经历的人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票难买吗?票价贵吗?车拥挤吗?对于普通人而言,虽然他们也会在乎今年的春运形势到底怎样严峻,他们也会关心到底会有多少列车参与营运,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我能否买到票,我能否买到便宜一点的票,我能否有一个稍微舒适一点的乘车环境。回顾每年春运,最热的话题也就是这三个方面,假如在这三个方面不出现问题,人们就不会对春运产生多少意见,回家的急切早已让人们容忍了旅途的种种不如意。

因此,尽管,铁道部门已经发布了20xx年的铁路春运方案,已经对20xx年的春运形势和工作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在后期的信息发布中,还应该对普通乘客会关注的三个问题做出及时的说明,以便让人们更清楚地知道个人的出行情形是怎样的,个人应该安排怎样的一个春运方案。这样的要求并不能算一种奢求,因为作为被服务的对象,普通乘客有权利获得关于出行的更多可供参考的信息。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官员问责制度

--------------------------------------------------------------------------------

更新时间:2009-7-16

中共十七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着力推进一批改革体制机制制度的重大措施,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稳步推进。而官员问责制度也在各地政府中一步步的深入开展开来,提醒所有参加20xx年国家公务员的考生们别忽略了这个申论热点。

据介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行行政问责制,把其作为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行政问责的法规、纪律规定。行政问责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在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方面失职渎职或负有重要责任的一批行政官员受到责任追究。行政问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同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稳步推进。监察部牵头,会同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建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依据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国务院部门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从实施机关、设立依据、事项名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清理。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广东、江苏、江西等省积极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实施。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等制度。继续推进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继续强化了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了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规范了预算执行调整,开展了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公务卡改革进展顺利。“收支两条线”制度得到完善。推行“收缴分离”征管方式,继续扩大中央部门和单位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范围。

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小而散”项目管理方式改革,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核准制进一步完善,核准行为逐步规范。制定颁发了一系列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管理。积极推进代建制,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范围。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推进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强了业绩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完善重要制度的配套衔接;加强了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监督,规范了董事会选聘经理人的方法和程序;规范了收入分配秩序,建立收入分配重大事项审核报告制度;完善了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

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平稳推进,部分银行商业化改革、体制改革和内部改革取得进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约束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证券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业规范运作和创新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保险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建立了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不断完善。制定了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机制的工作要点,加强了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的指导。规范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加强了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投诉处理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不断完善。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检查工作。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大土地出让环节案件的查处力度,直接查办和督办了一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中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案件。

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继续完善。印发多个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对浙江、江苏、内蒙古、贵州、山西、浙江、云南等省(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进行了检查验收。积极推进矿业权市场化建设,推进探矿权、采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产权交易制度不断深化。建立了中央企业产权转让信息联合发布制度,使产权转让信息披露的效果有了实质性提高。积极指导地方国资委推动产权交易机构的联合重组,引导产权交易机构从过去独立分散经营向区域化统一运作方式转变。逐步完善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目前已实现了对多个省(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情况的动态监测。

政府采购工作成效明显。政府采购规章制度不断健全,进一步规范供应商投诉处理程序,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投诉处理专家论证制度,认真做好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和行政复议工作。中央单位电子化政府采购方式开始实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管采分离管理体制得到落实,政府采购行为和程序得到规范。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大学生村官问题的思考

--------------------------------------------------------------------------------

更新时间:2009-7-13

一、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举办夜校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他们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多、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让他们发挥专长,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文明风尚形成。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他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广播,坚持每天播放新闻和农村节目,组织群众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

二、存在问题

勿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是受到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是由于上级党委政府在招聘前的一些优惠承诺,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3、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或缺乏。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实践告诉我们,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考试大网站收集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坚持大学生自觉自愿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二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

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2、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炼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3、要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新闻媒体应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大家了解、支持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服务农村建设。其次,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及有关方面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创建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机制,如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工作“村官”创业基金、举办新农村建设论坛等等,实现资金、信息、技术的顺畅流通,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拓展渠道。第三,各高校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予以支持,在智力、人力上为大学生“村官”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帮助推广经验,解决问题,解疑释惑,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国考申论参考范文(副省级)

论科技中的人本主义精神我们人为地把知识分成文科和理科在一些人的理解中人文是精彩的但科学是呆板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真正的科技是有灵魂有生命有温度有情怀有人性的可以说科技完全源于人依靠人为了人人既是科技的基础也是科...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

20xx年国考申论范文慢节奏生活消失的背后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为主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人们对富裕生活的渴望拜金主义的观念深入...

20xx国考范文赏析之六

20xx国考申论范文惩治预防腐败的一篇申论范文预防腐败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腐败落马许多都与经济问题有关而且都经历了由苍蝇长成小老虎大老虎的蜕变过程如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字当头不给其伸手的机会或...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食品安全背景材料中央电视台的消费主张栏目曾曝光了一则有色馒头事件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粗粮馒头不仅添加色素甜蜜素虚报生产日期而且还把过期的馒头回收重新加工后再出售而这家生产馒头...

20xx国考申论范文

范文一打造平和好心态慢中触碰好生活由米兰昆德拉所言的名句谈起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高速度工作在任务的高压力压迫于紧张的学习中忽见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的名句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慢下来究竟意味着什么表面来看...

中公教育(20xx国考)申论批改范文两篇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20xx国考申论批改范文两篇湖南中公教育申论批改为广大考生给大家带来两篇申论文章的点评和批改将领导的言论作为分论点和论据以及仿写出近似的语句也是利用领导言论较高段位的手法其分寸拿捏有相...

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及解析范文

华公公考江西省本土最权威的公考辅导机构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及解析范文20xx1109095351作者华公公考来源江西华公官网浏览次数374地市级级申论真题及解析范文20xx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之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之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当我们为连续两位数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而感到自豪时也面临着创新动力不足的困境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要用创新来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是指中...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生态类主题范文赏析:应对气候变化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生态类主题范文赏析应对气候变化范文主题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背景材料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气象灾害频...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家风乃吾国之民风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家风乃吾国之民风导读公职类培训首先品牌中公教育为您提供以下精彩内容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国也有着世界上传承最悠久的家族比如孔子家族至今已传承两...

20xx国考申论范文一

加大力度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警示我们养活我国13亿人口只能靠我们自己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手中有粮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

国考范文答案

国考范文答案,内容附图。

国考(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