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体

时间:2024.5.15

先讲一下很多人褒贬不一的新华体:

在网上没有搜到,一些新闻学辞书也没有,查到一个不甚专业的新闻辞条这样解释:

新华体,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 这个写作模式很简单,大部分新闻媒体对这个都很通用。

特点鲜明,那些院系新闻就有新华体的很浓重的痕迹,也就是我们说的这个院系新闻写作的局限。所以也是新华体在社会上和新闻界不受推崇的原因。

新华体的公认特点是:消息简洁,文字精炼、篇幅短小。

新华体一般不推崇发议论。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很少空发议论;层次清晰,尽量做到一个事实一段,消息中段落过渡自然;注重通稿的信誉;善于抓大问题、关键性问题。

这里可以牵扯出一个“新闻文风”的东西,新闻词典解释为:“新闻作品的语言文字风格。

新闻文风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能否形成自己的文风,诸如真实、实在、简洁、明了、尖锐、泼辣、生动活泼等等。新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打破固定的写作公式,才能为读者喜闻乐见。

这个是我党在我党的延安整风中提出来的,新闻部的同学们看看就算了,知道这么回事,没必要当真。

下面是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指的是《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独特具体的事例(人物故事、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人物故事、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读者欢迎。这种体载也常为其他西方报刊所采用。

认识“华尔街日报体”

怎样才能使经济新闻变得生动活泼,有力吸引读者眼球、充分唤起读者阅读欲望呢?

《华尔街日报》在上世纪30年代了曾碰到这样的问题。后来有位记者大胆创新,在文章开头加入一些故事性的描述手法。他的一篇突破性报道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5年前,顿宁决不提前工作。身为太平洋银行与信托公司主席,顿宁先生总要迟到20分钟才跨进办公室。“阶级就要有其特权。”他对自己说。 今天不同了,顿宁决不迟到。

现在他为自己工作,一天工作14小时,在加州街与教堂转角处高声叫卖:“苹果大拍卖”。

顿宁先生是许多前银行家之一,过去3年中,全国倒闭了9000多家银行,他们也都在挣扎着想旧部复活。

此后,《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便经常在非动态性新闻或深度报道的开头采用故事性描述的写作技巧,通过讲述一个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的人物故事,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然后逐渐展开,深化新闻主题。渐渐地,《华尔街日报》形成自己鲜明的写作风格,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写作步骤,如图示:

第一步:开头

讲述与新闻相关的人物故事

第二步:过渡

从人物转到报道的中心问题

“华尔街日报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新闻已经影响到的人物开篇,用故事来组织报道。故事通常是讲述人物学习生活工作等某方面发生了的变化,制造悬念,以此激发读者的兴趣。故事本身带有“轻松”、“娱乐”等特点,按照弗洛伊德本我“唯乐原则”的观点,故事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倾向。③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将视点落在普通读者身上,能增添新闻的接近性和人情味。

“华尔街日报体”定型后在西方报界备受推荐,不少其他报刊的记者纷纷模仿。试看《华盛顿邮报》一篇“华尔街日报体”文章的首段,标题为《高技术阴影下的无家可归者———在硅谷,繁荣对一些人意味着破产》:

在离世界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几百码远的一座教堂里,曾在一家公司担任软

件设计经理的西博尔德每天晚上在教堂的地板上铺好被褥,准备睡觉。但他似乎难得马上入睡。他总是要用几个小时眼睁睁地盯着漆漆黑夜纳闷:硅谷的财富风潮怎么就愣是要与一个有他这样资历的人擦肩而过。

接下来的二、三段,记者简要地描绘了这并不是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的农场主们不喜欢他们的猪??

克鲁特美尔和其他当地的农场主为了保住自己的生计,已经根据德国的农业创新计划来饲养他们的猪了??

但农场主担心的是,新法令可能会把他们逐出这一行业??

记者用了13个自然段阐述了德国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州政府颁布的一项关于猪的法令内容、农场主对法令的不满及不满的原因等,有重点也有细节。文章主体部分仍然精心安排引人注目的材料或人物语言,用生动的细节保持了读者的兴趣。

结尾:“我们可以制定世界上所有的法规。但猪会选择它们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文章结尾没有回到开头提到的人物,只用了短短的两句话作总结,却足以令人回味思索。

“华尔街日报体”的采写技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华尔街日报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善于将新闻视觉化、形象化,是报道化刻板枯燥为鲜明生动的有效手段。但要成功运用这种新闻体裁,单单模仿它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它的采访写作技巧。

1.善于现场观察采访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一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我们一些报道枯燥干巴的病因就在于记者缺少细致的现场观察,没有找到典型场景和细节,只能告诉读者大致的轮廓和一般化的概念。

“华尔街日报体”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视觉新闻。新闻要有细节,形象化、立体化,能够再现人物、现场和事件的精彩片断,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渲染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激起读者共鸣的力量。细节不能

由记者口里“讲”出,而应让读者“看”到,如报道某公司董事长,不能简单说他是个严厉、有挑战性的人物,而要提供具体的事例,如他是如何对待下属,又是怎样应对挑战,要让读者“看”到他的行为举动,“听”到他的声音言语。

2.寻找最佳切入口

“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总要从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展开,来表现一个人、一种社会现象或一项政策法规。这些人或事只是一个引子,报道的中心是由这个人或事引出的主题。有人曾说“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这巧妙表明了集中描绘整体中的个体部分能起的巨大作用。 利用个体切入主题无疑是个好办法,但一种社会现象、一件国内外大事往往涉及众多人物,不能随手选择某个人或某件具体事情作为引子。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最好有一定的戏剧性或悬念性的人或事,才能既自然过渡到新闻主题,又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此外,读者的兴趣不仅取决于故事、悬念、细节。

3.多用人物直接引语

西方记者忌讳笼统一般、众口一词,他们的笔下总有一些具体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出场说话,从来不会出现“他们一致认为”、“大家齐声表示”之类似是而非的新闻八股。尽量引用人物的原话、尽量写明人物的真实姓名,是他们写作的一条重要准则。

文章要写得具体生动,不仅表现在用趣闻和丰富多彩的描绘来叙述有关事物,而且在于引用的事例具体确凿。直接引用具体人物的鲜活语言使读者产生真实感,在引号的作用下,使人物的话语即时地呈现类似电视新闻的“同期声”的音响效果。在“华尔街日报体”中,随处可见人物真实感人的话语,记者通过新闻人物的口,来表达对问题、现象的一种态度或意见,让读者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周报,保持着居高不下的发行量,除了舆论监督内容具有品牌性外,其写作技巧的独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南方周末》的很多文章都有“华尔街日报体”的风格和特点。“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

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如20xx年12月8日《南方周末》B13版版刊文《“神山圣湖”守护者》,该文结构与行文特点:开头(启):

41岁的仁青桑珠,身穿藏袍,坐在会议室前排,紧盯着北大校长许智宏的脸。

这位来自西藏贡觉县大山里的农民,没有上过一天学,听不懂普通话,但在11月29日,他坚忍地坐在会议室里,紧盯许智宏,希望能从他脸上,猜出他所说的话。

他右耳上塞着手机的耳机,这不是追求时尚,而是在进行一场“实况转播”:电话的那一头,连着西藏贡觉县,几十个农牧民,聚到仁青桑珠的家里,打开电话的免提,屏住呼吸,想知道这位北京大学的校长在说些什么。。。。。。与许多来自川、藏、青、滇的生态保护者一样,仁青桑珠很惊异,许智宏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会来到偏远的四川康定,参加基层社会人士居多的神山圣湖与保护地管理研讨会。

文章所要报道说明的是:“北京大学和“保护国际”联合召开会议,有学者提出“神山圣湖”保护所代表的社区共管模式,应在立法上予以鼓励。”文章开头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一个农民写起,层层设置悬念:一个西藏大山里的农民,怎么会去听北大教授的讲话,什么会议如此重要,要用电话来听,会议讨论的内容是什么,和北大教授以及农牧民有什么样的关系?一系列的问题不禁调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了不得不往下读的冲动和欲望。 过渡(承转):

而对许智宏来说,这并不奇怪。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主席,他了解西部山地在生态保护方面的重大意义。这个过渡段虽只有二句简短的话,却不可或缺。前一句“这并不奇怪”,很自然的把笔锋一转,起承上的作用。后一句又巧妙地把主题引出来,还为下文作了个铺垫式的悬念,又一次诱使读者往下读。

主体(展开):仁青桑珠的家乡,西藏贡觉县的东巴村,一座名为森格南宗的神山,庇佑着这里的世代藏民。。。。。保护神山的传统,令村民们极为珍视生态环境。。。。。仁青桑珠也听到北大校长许智宏相似的发言:“西部生态的保

护,要与当地百姓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副主任蔡微说全国人大正在起草自然保护取法,这部法律的起草,应该借鉴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这个会议所介绍的社区共管形式,应在法律上予以鼓励。。。。。 文章在主体部分里着力写了西藏贡觉县东巴村的环保实践,康定会议上学者们对“神山圣湖”管理模式的探讨,仁青桑珠对学者门的看法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结尾(合):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没有结论。但与会的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作为外国人第一个获准进入西藏羌塘无人区进行研究的乔治夏勒博士的话,令仁青桑珠印象深刻:“必须保护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我们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山圣湖”。行文结束时没有像倒金字塔那样嘎然而止,而是回归到开头的故事人物中去,以故事人物的话来点破得升华主题所具有的意义。

“华尔街日报体”故事化写法的再认识

由于《华尔街日报》可以将枯燥的经济新闻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又不失大报风范,自成特色,所以业界往往将《华报》这种文体称为“华尔街日报体”。而且通常把它的特点归结为:“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读者欢迎。”也有学者直接将其称作“小故事,大主题”。但是我们认为这样模式化的总结,不但把“华体”的写作特色简单化了,而且容易造成很多弊端。比如一些记者按照这个新“八股”来模仿,很容易发生如下现象:

“很多报道过分倚重导语小故事的写作,使得小故事喧宾夺主,而新闻主体反而平平淡淡”;

“对于导语故事的过分要求,会使得记者或撰稿人在采写新闻事件的时候,过分注重于旁枝末节的追逐,而忽略了主题事件的挖掘”;

“更有甚者,为了寻找到具有阅读冲击力的小故事,个别人采取了杜撰和虚构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图糅杂进编造的故事,以期带活读者的认可”。

实际上我们认为“华体”的写法,贯穿着一种精神,即用具体的描写代替宏大叙事,用细节的真实刻画整体性的实质,即“一千个人的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

而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一个悲剧”这样一种精神。但在表现上,有很多种类,不拘一格。需要强调的是,其实所谓的“故事”,讲得更准确些,就是能够吸引人注意力的有趣味性的事情,这些事情既包括一些真正的“故事”,即明确交待了非真实的、有情节的,为吸引人而编撰的事情,也包括一些真实的事实。以下我们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一下它的几个典型种类。

故事引入主体,再以故事结尾。

“华体”的传统写法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表述就是:小故事(导语)——过渡——新闻主体——再提小故事(结尾)。这种写法业界人士关注得比较多,以至于很多人就把它当作“华体”写法的全部。这种写法较为典型,很早就被西方其他一些报纸也采用了。导语中的故事,其实就是所要写的新闻中的一个小人物的事情。有人把这种模式称为新的“新闻八股”,其实并不为过,如当时美国有很多新闻稿就是下列的套路:

克劳斯最近失业了,这导致他一家三口面临着严重的生活压力??(小故事) 导致克劳斯失业的原因是:美国经济持续萎靡??(过渡)

美国经济最近几个月以来由于??(大新闻,这是中间的主要讲的新闻事件)。 克劳斯能否度过他的难关,在下个季度找到工作,一方面要看上帝给他的机会,一方面也要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最后又以小故事留悬念结尾,人名及事件为作者虚拟)

这种写法恰当的运用会给新闻增色不少,时至今日,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如在20xx年1月13日《钢铁需求旺盛 退役船舶吃香》: 印度裔商人哈什.米什拉(Harsh Mishra)小心翼翼地走在一艘废弃船只起伏不平的船体上。这艘叫“太阳鸟”的海军潜艇救援船已有50年的船龄了。连日来米什拉手下的工人一直像开启大沙丁鱼罐头那样把船体一点点剥开,露出下面密密麻麻的舱室、管道和机器。(导语,小故事开头)

46岁的米什拉冒着喧嚣的柴油机发出的浓烟和陈年船体发出的腐朽气味说,金钱并不总是来得那么轻松。

将这艘200英尺长的船拆解完毕共耗时3个月,得到了1,200吨废钢铁,总价值约为30万美元,还不包括可单独出售的引擎、锚和推进器。??(过渡)

接下来主体部分写世界范围内因为钢铁需求旺盛,退役船舶很受拆船商的青睐。文章中间及结尾又有几处提到了导语中出现的人物米什拉,可见这种写法在《华尔街日报》中还是很受推崇。

一个故事贯穿新闻,始终类比

在“华体”的写法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讲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故事或者寓言贯穿于新闻稿中,而这个故事所要讲的道理和新闻稿所要说明的事情的原委非常类似。这样,一篇晦涩难懂的经济新闻会在这个故事的帮助下变得非常明晰。如20xx年1月9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上一篇文章《20xx年别再信口开河了》:

一位工程师、一位化学家和一位经济学家被放逐到一个小岛上??或许你已听说过这个经典的笑话。不过,这则笑话无论如何还是值得重温一遍的,因为它与股市上周二的上扬十分对景,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利率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2月13日会议纪要的公布是造成此次股市上涨的直接原因。

这份会议纪要显然使市场认为,利率紧缩周期即将结束,因为纪要是这样说的:“虽然未来的行动要取决于将陆续公布的数据??但(FOMC的)多数成员眼中的政策前景是:鉴于目前所得到的信息,需要继续坚定迈出的步子可能已不必很多了。”

再说说那三位被放逐到小岛上的专业人士,他们发现了一罐金枪鱼罐头,但却没办法打开它。

工程师说:“让我们找块石头把它砸开吧。”

化学家则说:“这不现实,最好是找些化学药剂来把它炸开。”

经济学家说道:“你们的想法全不对。只有一个办法:让我们假定我们有一个罐头开启器??”

设想一下,一批股票交易员被放逐到了Fed政策的茫茫之海上,他们发现了FOMC的会议纪要,然后对彼此说道:“让我们假定本.贝南克(Ben Bernanke)出席了那次会议吧??”

这篇稿件较长,以上只截取了开头几段,在稿件中作者拿这个笑话做类比,讽刺

那些信口开河的人,使得这个原本非常晦涩的稿件稍变得轻松精彩了。我们也看到,这同传统的“华体”的写法是不一样的,传统“华体”的故事是新闻事件中的一部分,而且强调很自然的过渡,而在这种写法当中,故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平行的理解新闻的线索和阅读新闻的“调料”。

导语情景化、故事化

这种类型的“华体”与以上两种不同的是,只有导语中有故事,而后面的部分没有。这种类型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导语中加一个小故事,使新闻变得趣味盎然;另一种是把导语写得具体化、情景化,静态的写成动态的,正常的写成富有悬念的,新闻事实变得非常像一个故事的情节。

前者如20xx年2月4日的《天然气价格下跌,库存降幅太小》一文的导语: 在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后的第一天,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多头们显然是受到了惊吓。不利的短期天气预报和低于预期的天然气库存报告令多头们仓皇逃窜。 这里提到的“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是一个美国的习俗节日,根源于一个迷信传说,据说每年二月二日,土拨鼠会走出洞来,如果他看到自己的阴影,那就预示着坏天气将要到来,冬天就会持续六个礼拜。现在美国人仍然热闹地纪念这个节日。这里巧妙地提到“土拨鼠日”和天气,无疑是在讲正题之前先将一个小故事放在读者的脑海中;再加上“受到惊吓”、“仓惶逃窜”等生动语言,使这条原本枯燥的报道立刻变得生动而有趣。可见,作者是巧妙地组合各种新闻要素,使其具有故事情节的。

后者的写法如20xx年1月10日《冰雪盛会依旧 污染顾虑犹存》的导语: 在西伯利亚正南方的哈尔滨,出现了一处奇怪的俄罗斯风情景观,这里有列宁雕像、有圣彼得堡的沙皇夏宫、还有红场,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用冰块制成的。 这是写20xx年哈尔滨冰雪节的新闻,但我们看到,在导语中一个非常富有悬念的情景首先展现在我们脑海中了,这样会使读者的兴趣大增。

背景加故事,增加新闻厚度

在“华体”的写法中,故事也加进了新闻背景之中。我们知道新闻背景的运用可以使一个单一的事件富有历史的纵深感;而且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使新闻变得

人性化,即新闻在增加了作者价值倾向的同时,变得鲜活了起来。如20xx年1月13日的《中海石油考虑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Nations Energy》: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CNOOC Ltd,简称:中海石油)正考虑出价2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Nations Energy Co.。独立石油生产商Nations Energy在哈萨克斯坦拥有一处大型油田。

前几天,中海石油刚刚宣布了22.7亿美元收购尼日利亚某油田开采权的消息。中海石油一直在海外市场寻找石油资产的收购机会,来满足国内因经济飞速发展而激增的能源需求。去年8月,中海石油185亿美元收购美国油气生产商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Corporation)的计划功败垂成。

这篇新闻稿本身较短,记者对这个事件本身的信息并没有挖掘到很多,但在第二自然段,记者加入了新闻背景,使这条新闻有了纵深感。背景中又把去年中海石油收购失败的事情也拿出来讲,这样的背景材料的运用当然是遵循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但客观地说,同时也使得这条新闻变得具有故事化情节了。

“华体”这种写作风格,与其说它有什么模式,不如说它只是一种“故事化的情节”,以至于新闻之外的其他一些文体中,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也非常多见。有的题材本身故事性就很强,有的很严肃的话题似乎也由一些小故事串联起来。 前者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中的“非常之道”栏目中的一些文章,如20xx年1月10日的《有时,市场会告诉你它需要什么》:

19xx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帕特里克.马特希(Patrick Martucci)揣着300美元,开着他那辆庞蒂亚克Trans Am离开家乡克利夫兰,直奔达拉斯。他在那里的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每小时6美元的活。

这篇文章是讲美国UAC公司的创办人如何白手起家成功的,像一个传奇。如果说它有什么案例分析的因素的话,在这篇1200多字的文章中只有最后一句话: 经验总结:如果你们还不能提供顾客需要的服务,这就意味着,创新的机会就在眼前。

读着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其实和读故事的感觉是差不多的,唯一的差别是相信这是真实的。

后者如20xx年12月27日的《2005,足以令人欣慰的一年》(具体文章请参见原报),在岁末之际,各家报纸都对2005作了一番点评,这篇文章正是《华尔街日

报》的年终盘点,但是整篇文章的风格与我国报纸这类文章的风格正好是相反的两个方向。具体来讲,《华》努力将事情讲得具体化,像在讲一个个故事,采用平民化叙事。而中国的报纸则尽量把事情高度凝炼,高度概括,避免挂一漏万;评价不高不低,力求恰到好处。这样也许规避了政策风险,但却使新闻像领导讲话一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华体”写法不拘一格,远远不是一个模式可以概括的,它在“故事情节”的想象中,巧妙地组合新闻中的各种要素,使其具有悬念或者趣味性,变成通俗生动的美文。

实际例子:

假设我们上自习的时候出现一个以外情况, 停电了

1、一般同学看法

常规事件,停电了,算是个小小的学习事故。

2、记者功力第一层

11月23日晚八点,在学生在线新闻部讲座现场教1A1013、发生了停电事件。

3、记者功力第二层

11月23日晚八点,在学生在线新闻部讲座现场教1A1013、发生了停电事件。 经过现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抢修,以最快的时间恢复照明,讲座很快照常进行。

4、记者功力第三层

11月23日晚八点,在学生在线新闻部讲座现场教1A1013、发生了停电事件。 经过现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抢修,以最快的时间恢复照明 据学生反应,类似的事件也常常出现,影响恶劣。

为此记者采访了物业管理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5、记者功力第四层 (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华尔街日报体,也能成为一个深度报道)

11月23日晚八点,在教1A1013听学生在线新闻部讲座的小红突然感觉到眼前一黑,几秒钟以后发现原来发生了停电事件。

小红说:以前上自习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乍一停电,吓我一跳,一下子就打断了我的学习思路。

最近一段时间,类似的事情常常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疏忽?学校物业环节管理的薄弱?还是学校的基础建设存在缺陷???

停电事件之新闻调查

一般同学看法

此举影响到正在自习同学的学习心情,让人很生气,轻者会在心里诅骂,重者会物业讨个说法维权,活跃者也许会去学生在线论坛灌灌水抒发一下郁闷之情,总体来说对他们而言这可以归为一件小小的“学习事故”。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同学出于恶作剧心理借机狂吼一番。

如果你能在这样的场景中说出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来寻找光明,那么你是个诗人。

一般记者看法

记者留意到后也许回去物业看看是怎么回事,然后写一篇稿子,报道一下某年某月某日某处怎么了完事。

假如配合形势宣传的话,可能会提及抢修、恢复等后续事件,这被他们处理为一件常规消息类新闻。显然这里忽略一个主体性认识,即同学的感受。

学生在线写作的立足点和观点:

学生在线做新闻的原则只有一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任何问题都可以谈,都可以写。因此,我们更注重从同学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这件事究竟对同学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后还会不会发生呢?大家对于今后这种状况的解决有什么要求?这到底是突发事件还是南湖校区基础设施建设有缺陷所致?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能否保证质量而不致使同学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受到干扰?尽可能表达出校园主体——学生的各种合理诉求。

我们如何采编新闻

确定好核心观点之后,记者马上开始围绕这个中心收集资料。比如采访同学,了解他们的看法、感受以及心理诉求。然后去相关部门,比如物业管理员、物业公司、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南湖建设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并把同学看法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在收集记者所需资料的同时尽力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督促其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解决。

资料收集完毕,但是仅凭这一点来支撑整个新闻还是有点单薄,力度不够。那么我们只有围绕同学们在南湖新区的使用感受展开发散,这里有两个选择:

一、搜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实例,以同学的感受为主铺开,比如生活,对于食堂餐饮服务的不满,学习中,对于自习室、考研教室安排,乃至于体育锻炼制度,校园建设缺乏人文景观等等,集中力度曝光一些硬件、制度缺陷,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监督作用,切实反应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尽可能把大家的想法、需求反映到有关方面,使校园环境更加人性化;

二,可以选取一些大家比较满意的案例,正反两个方面来表现同学的感受,同时通过这些比较成功的案例来起到一种启示作用,其借鉴意义不言自喻。通过这些事件,尽可能广泛的把同学们的感受诉求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全方位的把大家的意见反映出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影响到校园软硬设施的建设。

总之站在同学的立场,做给学生看的新闻,尽量从生活,学习,工作,思想等各个方面展现大家的真实想法,是好的就说好,有缺陷有问题就予以批判曝光。以这个主题去为指导,关于学校,关于同学自身,是好的一面就予以弘扬,形成一种示范作用,带动软硬素质的提升;丑陋的一面亦予以揭露批判,督促其修正弥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更多相关推荐:
华尔街日报体写作示例

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

《华尔街日报》新闻范例评析

新闻范例评析华尔街日报元代的翁郎夫提出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写作也是一样老是一个味就会觉得没味老是用一种写作模式就可能渐渐失去读者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在于准确清晰生动在我们常见的新闻作品中准确清晰是做到了而生动则比较...

什么是真正的华尔街日报体及例文

什么才是真正的华尔街日报体来源大众网作者后门卖报的华尔街日报体指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或人...

什么叫做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日报体」和「倒金字塔体」

什么叫做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日报体和倒金字塔体马伯庸如楼内其他人所说题主搞混了华尔街新闻体是华尔街新闻体倒三角体是倒三角体也叫倒金字塔体华尔街新闻体的写作原则是由小及大窥叶知秋结构上开头从非常个人的视角切入再从这...

英语翻译学习 华尔街日报 当日新闻 汉英对译 20xx-10-29

G20峰会将要求IMF制定新的贷款办法G20LeadersUrgeIMFToOfferLoans20xx年10月29日参与磋商的官员说20国集团G20成员国领导人可能会同意东道主韩国的提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华尔街日报体和新闻特写

故事化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阅读除了求知层面的需求外还有消遣和娱乐的需求华尔街日报体借鉴了文学写作中的故事描绘手法能把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的硬新闻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故事性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华体一般在文章的...

浅析“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技巧

浅析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技巧内容摘要华尔街日报体是一种具有明显行文风格的新闻写作文体通常为深度报道所用它的基本内涵是将重大抽象复杂难懂的题材放到具体的现实的日常的易于理解的环境中来考察它的结构分为开头过渡主体结尾...

华尔街日报体新闻写作方法概述

华尔街日报体新闻写作方法概述20xx年11月25日星期三1635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

华尔街日报体分析

华尔街日报体深度报道分析0920xx0109练芳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

“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写作技巧

写新闻从讲故事开始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写作技巧所谓华尔街日报式新闻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见的一种新闻写作形式即在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时开头往往先讲一个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个人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而一步步展开深化...

“华尔街日报体”的公式

华尔街日报体的公式知道华尔街日报体的请举手大约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举起了手而举手的人当中大多数是新招到报社的应届新闻系学生他们说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过或者在外报实习时接触过但是为报社服务了多年的老记老编们则大多将双手...

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

华尔街日报体(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