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课内外比较阅读

时间:2024.4.27

曹刿论战 课内外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①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17.请用“”线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必以分人 杀妻以求将 ..

B.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

C.登轼而望之 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 ..

D.战于长勺 仕于鲁 ..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小惠未徧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3)或谮之鲁侯曰 (4)闻魏文侯贤 ..

20.翻译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译文:

(2)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2分)

译文:

21.下列对【甲】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意在曹刿的“远谋”,故主要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

B.第一段勇冠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C.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原因作伏笔。

D.第三段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赞美曹刿是杰出的政治家、家事家

22.曹刿与吴起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4分)

(一)(18分)

17.(2分)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18.(2分)D

19.(4分)

(1)通“遍”,普遍,遍及。 (2)目光短浅 (3)有的人 (4)听说

20.(4分)(1)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

(2)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人想用他为将军。

21.(2分)D

22.(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喜欢曹刿,因为他爱国,虽非肉食者,在国家危亡之时毅然挺身而出。他有军事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

示例2.喜欢吴起,他有军事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而且他识时务。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间:间隔) B.神弗福(福:幸福)

C.谢将休士也 (谢:感谢) D.淳于髡谓齐王 (谓:对??说)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 无劳倦之苦 B.先帝不以臣卑鄙 何以战 ....

C.而擅其功 面山而居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弗敢加也 ....

1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曹刿认为鲁国打败齐国的关键就是靠军队的勇气,于是曹刿亲自驰骋疆场,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击败齐国。

B.甲文中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看法,生动阐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C.乙文中淳于髡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只有依靠强大的秦国和楚国,齐国才能避免战争。

D.乙文中齐王虽然对强大的魏国有恐惧之心,但齐国的将士却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立功,大将田父表现尤为突出。

12.下列对两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的语言精练明快生动,说理直接明了,开门见山,针对性强。

B.甲文主要是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乙文主要是写淳于髡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齐王晓之以理,达到了劝阻齐王的目的,展示了淳于髡的聪明才智。

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战争有关。甲文对战争场面进行了详写,而乙文则对战争场面进行了略写。

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写法。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甲文中曹刿与鲁庄公作对比,突出鲁庄公政治上的无能;乙文中淳于髡与齐王作对比,来烘托齐王的胆小。

13.将第三题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2)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

译文:

14.你对甲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3分)

9.D 10.A 11.B 12.B

13.(1)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2分)

(2)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使百姓疲乏。(2分)

14.可从曹刿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以及聪明才智等选择任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作答。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3分)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7—19题。(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

(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

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 ) (2)宋人既成列(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6.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2) 。

14.(2分。每小题1分)(1)击鼓(击鼓进军) (2)已经

15.(5分)(1)(2分。每个分句1分) (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3分。每个分句1分)(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16.(3分。每处1分) 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

(2)既济而未成列员

20xx年江苏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20题。(共12分)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文】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 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1)三鼓: (2)败绩:

(3)不私: (4)恂恂:

(5)立斩以徇: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17.(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2)溃败,失败,败逃 (3)不占为己有 (4)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 (5)立即斩首(来)示众 (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

(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A(2分。甲选段未讲“取信于民”)

20.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2分,每点1分,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喜欢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练兵,都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他们。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谨慎谦和,极具儒将风度,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

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答曰:“日远,不

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

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⑧?”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

安已失守。 ③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

ā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

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⑦居然可知:根

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⑧邪(yé):同“耶”。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

(3)明帝问何以致泣____________ (4)元帝异之 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

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

12.[甲][乙]两文都主要以[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对??感到惊奇。(每

小题0.5分,共2分。) 10.(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

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每小题2分,共4分。) 11.广开

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 12. 语言 ; 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

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每空1分,共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

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

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鄙 ⑵神弗福也 ..

⑶而齐不听 ⑷苏秦谓齐王曰 ..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三、阅读理解(共60分)

(一)文言文(共10分)

19.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

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

21.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

更多相关推荐:
课外阅读读后感

城南旧事自测题一填空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林海音写的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小时候的故事3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灰娃馆宋妈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飞安馆4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八珍梅5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

四年级课外阅读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终于被我读完了书中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有优柔寡断的林冲嫉恶如仇的鲁智深有勇有谋的武松义薄云天的晁盖率直的李逵等等但我最佩服的就是智多...

课外书读后感

皮皮鲁总动员的读后感我在这几天看的课外书是皮皮鲁总动员这里面主要是围绕着一个名叫皮皮鲁的男孩子身边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写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写的一套经典小说皮皮鲁每次在遇到危机的时候都会急中生...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的读后感

六一儿童节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是我想要的那本书是宇宙未解之谜我高兴极了书上的问题可多了有月球上有外星人基地吗地球上来过外星人吗宇宙有尽头吗太阳的能源来自哪里宇宙上有第二个地球吗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吗这时我的脑海...

课外阅读教案2篇读书笔记的养成

课外阅读教案之读书笔记四年级一班吕婷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阅读多方面多学科的书籍2明确培养广泛兴趣的途径积极培养广泛兴趣3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的好习惯4规范读书笔记的写法二教学重难点培养...

五(2)班课外书读后感

读母爱的力量有感李秋萍当你伤心流泪时她总是默默帮你拭去腮边的泪水当你踌躇不前时她总是伸出手狠狠拉你一把当你沮丧落魄时她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你鼓起生活的勇气她就是母亲那个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守护着你的母亲每当我看到母...

课外阅读的读后感

读书心得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阅读...

小学四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在我家的书架上有许多本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完美女孩故事翻看这本书自己就好像走进了瑰丽的童话王国和传统的文化世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大石头妈妈它讲述了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一...

高中课外阅读《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如果你不改变你就将被淘汰这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小矮人唧唧说的话初读这本书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当时只觉得的它是一本小故事书里面有四个很可爱的小东西就像动画片中的人物当我再回味起他们时他们所给我的能...

《阅读的力量》读后感

阅读的力量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真的很惭愧不知道阅读课外读物是如此有益的一件事在我们还是学生时家长们是非常反对孩子们看课外书的我的记忆中从小学到初中结束我没有一本课外书直到我上了高中以后才看过两三本书我还可以清楚的...

五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当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就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鲁滨逊是...

学语文10个好习惯:坚持课外阅读 交流读书心得

阅读已成中高考语文的重头戏然而不但学生阅读素养不足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有很多文本误读如何改进专家认为语文课要改变卖方市场局面福州一中特级教师闽派语文的标志性人物陈日亮老师说很多语文课是一个卖方市场老师教什么学生就...

课外阅读读后感(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