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实验教学教案

时间:2024.4.5

《财政学》实验教学教案

部门预算基础数据的设置

[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学生应掌握部门预算基础数据的设置及各个基本数据的概念和作用,熟悉整套软件。了解部门预算的基础知识,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现实意义及作用;掌握部门预算编审的基本业务流程。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紧密结合当前的财政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1、单位基本情况项目设置

预算单位填报其基本情况时的规定项目,如单位的编制情况、实有人数、单位人员情况、学生情况、房产状况、机动车状况、主要办公设备等。一般的做法是,由预算科会同业务科确定这些规定项目,下发后由单位如实填报,没有的项目不填报。

2、基本支出项目定额设置

预算单位填报其基本支出项目的规定项目,分为:人员支出(或称人员经费)、公用支出(或称公用经费)、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每一细项再细分为行政编制定额,事业编制定额和离退休定额,附带车辆定额。对于不确定的定额,通过标记“是否允许单位修改”选项来提供单位填报时,自行填报该项额度。

3、项目支出分类构成维护

将项目支出部分的预算分为六大类,实际管理中同学们可自定义分类的数量和分类方法。

4、预算单位信息维护

5、数据字典维护

6、政府收支分科科目维护

7、政府采购品目维护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根据《财政学》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原理,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上机操作,掌握部门预算基础数据的设置。

1、部门预算的概念

部门预算是以部门为依托,以部门为基础单元,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综合预算。

部门预算,就是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的政府预算制度。它由政府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 各级人大会审议通过。

2、实行部门预算的意义

实行部门预算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第一,编制部门预算是《预算法》的要求。

第二,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第三,编制部门预算将使预算透明度提高,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编制部门预算有利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的方针。

3、部门预算内容

[实验步骤]

第一步,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在学生上机操作前,要按照实验项目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前期指导。学生要预习原理教材内容,主要是与本次实验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步,学生实际上机操作。主要是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期间指导教师针对各个学生在操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

第三步,实验总结和评价。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并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根据试验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生操作情况,在阅读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测评,然后给予讲评,指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以取得进步。

[实验软件]

兰贝斯教学软件:湖北经济学院部门预算编制与管理教学软件。

[实验条件]

[思考题]

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封面和报告纸,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和理论基础、实验设备及仪表(软硬件的名称、规格或版本)、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总结等。任课教师对实验报告要认真批阅,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要指明,最后要评定成绩,并签名、签日期。

[实验参考书]

1、《财政学》、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年3月第四版。

2、《20##年湖北省省直部门预算编制指南》、湖北省财政厅主编,20##年版。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学生应掌握预算建议数的接收、编制与“二上二下”的编报流程及具体的操作流程。掌握控制数调整与预算上报的具体步骤。财政部门根据下级单位报送的预算建议数对控制数进行修改后,需要对控制数进行重新下发。掌握预算的审批,决算调整与预算上报流程及具体操作。掌握报表查询的方法。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紧密结合当前的财政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内容]

部门预算编审的主要业务流程:

1、“一上”:基层预算单位经办人填报单位基本情况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明细表、单位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查看打印支出预算总表。

2、“一下”:科室专管员查阅单位基本情况表,初审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明细表,审核单位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查看打印支出预算总表。科室负责人审定。

3、“二上”:基层预算单位经办人调整预算的操作和单位负责人审定二上调整预算的操作方法,完全与一上阶段的操作方法一致。

4、“二下”:二上调整预算审定后,系统自动将预算数据再次上报到二下阶段的财局科室专管员处,专管员批复预算的操作以及科室负责人审定预算的操作方法,完全与一下阶段的操作一致。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根据《财政学》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原理,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上机操作,掌握部门预算编审的业务流程。

1、部门预算的概念

部门预算是以部门为依托,以部门为基础单元,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综合预算。

部门预算,就是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的政府预算制度。它由政府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 各级人大会审议通过。

2、实行部门预算的意义

实行部门预算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第一,编制部门预算是《预算法》的要求。

第二,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第三,编制部门预算将使预算透明度提高,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编制部门预算有利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的方针。

3、部门预算内容

[实验步骤]

第一步,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在学生上机操作前,要按照实验项目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前期指导。学生要预习原理教材内容,主要是与本次实验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步,学生实际上机操作。主要是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期间指导教师针对各个学生在操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

第三步,实验总结和评价。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并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根据试验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生操作情况,在阅读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测评,然后给予讲评,指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以取得进步。

[实验软件]

兰贝斯教学软件:湖北经济学院部门预算编制与管理教学软件。

[实验条件]

[思考题]

1、在填报单位基本支出预算明细表时,如何选择功能分类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

    2、在填报单位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时,如何增加、修改、删除项目?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封面和报告纸,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和理论基础、实验设备及仪表(软硬件的名称、规格或版本)、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总结等。任课教师对实验报告要认真批阅,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要指明,最后要评定成绩,并签名、签日期。

[实验参考书]

1、《财政学》、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年3月第四版。

2、《20##年湖北省省直部门预算编制指南》、湖北省财政厅主编,20##年版。


第二篇: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教案

经济管理学院财政学课题组

20##年4月

第一章  导 论

本章的基本思路:主要讨论了财政学的特点及其基本课题,政府的组织体系,通过公共部门的收支来衡量政府活动的范围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后考察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本章的重点问题:财政学的基本课题;政府的组织体系;公共部门的收入与支出;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财政学的特点及其基本课题

一、财政学的特点

财政学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府经济活动和决策的一门科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的是货币数量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从货币与产品、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经济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平衡,货币与产品之间关系的变化,货币量的变动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使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控制货币量使之适应于产品的生产流通,这是货币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区域经济学是以地域的概念作为分析经济的基本方法,从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在区域经济学中,经济被划分成若干区域.从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如果把一个国家视为—个区域,区域经济学就表现为国际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从产业部门来研究经济,整个国民经济被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从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产业经学是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例如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或者更细一些如种植业、渔牧业、制造业、采矿业、旅游业等。从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是产业部门经济学的基本特点。

财政学在经济分析方法上的基本特点是,将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公”和“私”两大部分,并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在一个社会中,“公”通常指的是政府,“私”通常指的是个人和家庭。政府办的事情越多,“公办”的成份就越大,留给个人和家庭“私办”的成份就越小。一个社会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包揽,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让个人、家庭自己去办。那么在一个社会中,哪些事应公办,哪些事应私办,两者作用范围的比例关系是否恰当,这将影响到国民经济中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结合方式,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这些都是财政学研究的范围。

二、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政府的活动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财政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政府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或者产生的经济结果。例如,政府要向社会提供某些服务首先需要取得一定的收入,取得收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向收人征税.也可以向商品征税;可以按同一比例向个人收入课税,也可以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人按不同的比例征税;可以对所有商品课征统一的税,也可以向不同的商品课征不同的税。取得收人的不同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使人们愿意工作还是不愿意工作;产品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产品的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税收来自哪些人,谁付的钱较多,谁付的钱较少。总之,财政学试图用一种系统的理论来阐明政府的活动与经济运行结果之间的联系,这种理论被称为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实证分析又称实证经济学,它描述经济运行的过程,解释各经济因索或政策手段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它描述客观现实与客观规律,回答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

实证分析旨在弄清事实,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会怎样,采取某一种政策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采取另一种政策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它并不作好坏的评价,它不论证是这种结果好还是那种结果好,是这种政策好还是那种政策好。而规范分析则着重论证好坏的标准,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各种不同的做法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则属于规范分析的内容。

2.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不是所有的事政府都能干,或者都能干得好。在弄清了政府的各种活动方式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之后,还要评价各种不同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政策。例如,对不同的产品征收同一税率的税与征收不同税率的税,会产生不同的产品结构,各人缴纳的税额也不一样。怎样的产品结构令人满意,如何纳税才合情合理?财政学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它要确立一套理论体系来说明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对各种财政政策进行评价并作出选择。这种用以阐述评价标准和政策目标的理论被称为规范分析。

它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怎样。这一理论对财政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具有双重意义。第一,它确认了财政政策的目标。规范经济学论证了什么是经济的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就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财政具有资源配置的职能,不同的财政政策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状态,当我们阐明了怎样的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佳的,财政政策就有了目标,就可以有选择地采用那些能够使资源配置或者接近最佳状态的政策。财政具有收入分配的职能,不同的财政政策会产生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果,当我们认定某—种收入分配结果是最理想的,这种理想状态就成了财政政策的目标,就可选择那些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第二,规范经济学所论证的最佳状态本身就是评价财政政策好坏的标准。正如评价一个射手的射击水平,我们必须确立靶心,它不仅是射手的目标,而且也是评价射手水平高低的依据,击中点离靶心越近射手的水平越高。规范经济学所确认的最佳状态也起着“靶心”的作用,当财政政策所产生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结果离最佳状态较远时,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政策不好;反之,若采取某种财政政策所产生的结果比起政府采取其它行动来说比较接近于这个最佳状态,我们就可以说,这种财政政策是较好的。

3.政府如何才能干好它该干的事

在确定了政府该干的事之后,需要解决如何才能干好的问题。例如,要使社会保持稳定和秩序就需要有行政管理。政府希望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有时会出现政府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行政支出膨胀等现象。因此要加强管理,控制和引导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防止他们滥用职权,使政府能够廉洁、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财政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着重研究公共机构的管理。这种管理通常被称为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与管理学有关这里不加详述。

第二节  政府的组织体系

政府的话动是通过其组织体系来进行的。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纵向来看,政府被分为若干层次。我国有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级政府、县级政府以及乡级政府。不论哪一级政府的活动都属于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从横向来看,每一级政府都有众多的部门、机构和单位。在我国,一级政府有所属的各委办、各厅局,而各委办厅局又有下属的机关、研究所、学校、医院、企业、商店等单位。

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1.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

凡是属于政府所有,使用公共财产和公共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和执行政府意图的经济实体(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的总和称为公共部门 --并非单指“政府”

我们把一个社会中属于政府所有,并贯彻执行政府方针政策的经济实体(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的总和)称为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的共同点是:

(1)所有这些单位都具有公办的性质,它们是政府投资设立的。它们的营运依赖于公共资产,它们的收入是公共收入。

(2)政府是这些单位的所有者,这些单位的活动或多或少受到政府的直接控制,并在不同程度上执行着政府的方针政策,它们的活动直接体现为政府的活动。

2.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

由个人、家庭和私人所拥有企事业单位组成,其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人属于个人,消费和生产决策以自身利益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并非单指“个人和家庭”

公共部门的对立面是私人部门。它由个人、家庭和私人所拥有企事业单位组成。这些经济行为主体的共同持点是它们的活动依赖于个人的收入或归个人所有的资产.并且以自身的利益为活动的宗旨。

二、公共部门的组成

由于公共部门中的单位在性质上的一些差别,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政府的活动,我们将公共部门划分为两个子部门:政府部门与公共企业部门。

公共部门内部分为两个子部门:

1.政府部门(Government Sector)

政府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税收取得主要收入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单位的总和

政府部门是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不依靠销售取得主要收入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单位的总和。例如,政府机关为整个社会做出一些重要的决策,它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从这种服务中得到好处,但是,政府机关并不像商店那样销售自己所提供的服务,人们在享受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时并不需要花钱购买,政府机关在提供服务时基本上是免费的。政府机关行使其职能并不依靠销售服务的收入,而是依靠税收。在公共部门中,具有类似性质的单位有许多,例如各委办、部(厅、局)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环保、气象、水利、交通、消防、一些研究所、学校、医院等等,当然,有些单位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并不是完全免费的。例如上法院要交诉讼费,学校要收学杂费,医院要收医药费。

是否属于政府部门取决于这些单位能否依靠自己的收费来维持自身的运行。如果一个单位的收费不足以维持生存,还必需依靠税收来补充收入来源,那么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仍具有部分免费的性质、这些单位就属于政府部门。

2.公共企业部门(Public Enterprise Sector)

公共企业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单位总和。

公共企业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单位总和。政府所拥有的工厂、商店、公司、银行、农场、旅行社、饭店等都部具有这种性质,它们都是公共企业,属于公共企业部门。

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共企业部门,它们的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为政府的活动,但这两个部门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有所区别:前者不以盈利为目标,后者以盈利为目标;前者一般不从事销售,后者则必定要从事销售;前者以税收为主要收入来源.后者则以销售收入为重要来源;前者更大程度依据政府的指令行事,盾者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前者主要从事社会消费活动,一般不生产物质产品,后者则主要从事物质产品以及各项服务的生产活动。正是由于这种区别的存在,整个公共部门在概念上需要划分为两个子部门,以便对它们分别进行考察。

综上所述,财政学对整个国民经济作了这样一种持殊的划分,这种划分可由下图表现出来,它体现了财政学对经济进行分析的基本“视角”。

财政学对国民经济所作的特殊划分

国民经济

              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政府部门与个人家庭部门从事的是消费活动,前者是社会消费,后者是个人消费,财政学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两部分的相对比例究竟如何才较为适当,是将更多的钱留给个人家庭进行个人消费还是应将更多的钱交给政府,让政府提供社会消费。

公共企业部门与私人企业部门从事的是生产活动,前者是政府投资的生产,后者是私人投资的生产。财政学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两部分的相对比例怎样才有益于整个国民经济,哪些生产政府干比私人干好、哪些则是私人干比政府干好。

如果把整个回民经济比作一幢大厦的话.那么各种不同观点的财政学家和政府理财人在以不同的方式设计着这个大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采用了下图中方案A,而集中的计划经济则采用方案B。在这两个极端方案之间还有无数种构造方案,例如方案C。财政学研究就是要根据国民经济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和政府理财人设计着不同的经济大厦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集中的计划经济

A                                      B

                        混合经济

                            C

第三节  公共部门的收入与支出

政府要行使其职能.就必须占用一部分资源。首先它要取得的收入,有了收入才能占有资源;其次,它还要花费这些收入.对它占有的资源加以使用,这样就形成了公共部门的收入与支出。

政府取得收入的方式有三类,一是税收,二是价格或使用费,三是公债。

一、收入方式

1.税收

    税收(Tax)是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收入得方式。这是一种最重要的政府取得收入的方式。在我国,个人收入超过800元以上的部分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比例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不论是公共企业还是私人企业.盈利的一定比例要作为企业的所得税交给政府。几乎所有商品得价格中都包含着税.有的商品如香烟,税收占价格的比例高达50%以上。当他们花100元钱购买这种商品时,50元交给政府.另外50元才是香烟销售商的收入。在购买房地产时,购买者需按买价的6%缴纳房地产交易税,买卖股票时要按交易额的3‰。交纳印花税。凡此种种都是税收。

税收是政府部门取得收入的主要形式。这是由政府部门所承担活动的性质决定。政府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免费或部分免费的,要弥补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就必须收取税收。

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来看,税收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来源于私人部门的收入。它将收人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从私人转移到政府手中,调节经济社会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比例关系:税收的另一个来源是公共企业的收入。这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私结构,它所改变的是公共收入的支配权。税收使得一部分原来由公共企业支配的收入,变成了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支配的收人,它会改变公共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与公共企业部门的结构.以及政府部门对公共企业部门的管理方式o

2.价格或使用费

价格或使用费是公共部门中的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用有偿交换来获得收入的形式。例如,学校向学生家庭收取学费、医院收医药费和住院费,电厂收电费.水厂收水费,公路、桥梁收取通过费,产品按价出售等。

价格或使用费的特点正好与税收相反。它是自愿的,政府定出了电价,用不用电以及用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它是有偿的,消费者付款换取了电的消费,付款越多,可享用的电也就越多,支付与受益完全对应。此外,价格和使用费一般用于补偿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该项产品或服务的再生产提供资金来源。

3.公债

公债是政府通过信用方式取得收入的一种方式。我国发行的国库券就是一种公债.此外政府还通过其他一些手段取得贷款,例如向银行借款,向外国政府、金融组织或国际组织借款。

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自愿性和有偿性特点。自愿性表明是否要把钱贷给政府以及贷多少取决于贷款者的意愿。公债是有偿的,贷款者出让的资金在使用权期满之后,政府需连同本息一起偿还。

公债收人可能来源于私人部门,也可能来源于公共企业部门。来源于前者的公债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公私结构。来源于后者的公债则调节着公共部门内部两个子部门的比例关系。本书将政府部门的借款称为政府部门债务。

公共企业部门也会发生债务。例如,企业投资可能向银行借款,或者发行企业债券,或者向国外金融机构借款。这种债务是否是公债要看最后偿债的责任人是谁。公共企业偿还债务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用企业的盈利来偿还债务,二是亏损破产,用企业的资产偿还债务。公共企业的盈利或资产的所有者是政府,因此政府是公共部门债务的最后承担者。本书把公共企业部门的借款称为公共企业部门债务。

整个公共部门从私人部门或国外得到的借款称为公共部门借款需求。它在统计上不等于政府部门债务与公共企业部门债务之和.因为前者包含着政府部门向公共企业部门的借款,后者包含公共企业部门从政府部门得到的借款。公共部门借款需求实际上是将公共部门看成一个整体,只计算公共部门从私人部门以及国外得到的贷款。这—数字全面地反映政府所欠的债务,政府通过信用取得的收入,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结构上的变动。

二、支出方式

公共部门的支出从基本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购买支出,二是转让支出。

1.购买支出

购买支出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遵循市场自愿交换的原则。例如,政府机关要实现其职能就要花钱购买许多东两,如买房子,买办公设备以及支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等等。政府要投资创建一个公共企业也要花钱购买厂房、设备。

公共部门的购买支出分为政府部门购买支出与公共企业部门购买支出。前者主要用于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性开支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后者用于公共企业的投资与扩大再生产。

购买支出是政府调节经济最直接的手段,其规模大小直接反映了政府对社会产品结构和收入分配的控制能力。例如,政府决定大规模投资高速公路建设.就会大大改善道路交通的供给情况.同时也会对水泥、建材、建筑机械等部门造成旺盛的需求,促进这些部门的发展。掌握了购买权实际上就拥有了直接影响产品结构、部门结构以及社会总需求的能力。公共部门的购买支出规模越大,调控经济的能力就越强。

2.转让支出

转让支出是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例如,职工退休以后政府发给养老金,发生自然灾害时政府给予一定的救济金,生活困难家庭得到政府的补助.对企业的补贴,对其他国家的捐赠等等。转让支出的基本特点是无偿的,即单纯的支出而无相应的回报。

转让支出可能表现为政府部门的支出,也可能表现为公共企业部门的支出: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公共部门的转让支出并不反映在政府的预算上。例如,公共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退休工资)、医疗保险、丧葬抚恤金等等,都是从企业的账上开支,直接扣除厂政府在这些企业所拥有的利润。不论受益人是从政府的职能机关还是从企业领到这笔钱,其实质都是政府对私人的转让支出。

公共部门的转让支出不能直接调控产品结构、部门结构以及总需求,因为它不构成对社会最终产品的需求。这笔资金转移到其他经济实体手中后,购买什么、购买多少以及是否用于购买都取决于受让者的决策。但这种支出形式仍能成为政府的政策手段。因为政府掌握资金转让的决策权,它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三、隐性收支

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的收支,称为隐性收支。

1.税式支出

税式支出是指以税收优惠的方式进行的支出。例如,某个企业应缴纳100万元的税,当政府决定给企业免征100万元的税收时,企业等于得到了100万元的转让收入。这个过程可以视同于政府收了100万元的税.然后又将100万元作为对这个企业的转让支出。由于收支账户通常只记录实际收支的数额,税收优惠所隐含的100万元收支就无法从收支账户上反映出来。

2.公共定价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通过其权力规定的交易价格。假定某种产品的市场竞争价格为10元,政府规定按15元的价格进行交易,这就等同于政府向买方所购买的每一单位商品征收了5元税款,同时又将这5元收入补助给卖方:如果政府规定按8元的价格进行交易,这就等于向卖方销售的每一单位商品征收2元的税款,同时又将这2元补助给买方。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税收和转让支出也不会显示在政府的收支账户上。公共定价可以表现在商品市场(规定某些商品的价格),劳动力市场(规定工资),资本市场(规定利率),或外汇市场(规定汇率)。不论哪个市场的公共定价都包含着隐性的政府收支。

3.政府担保

政府担保是指政府为使借款者获得贷款,而向贷款者作的担保。

贷款的价格表现为利率,这一利率通常反映了贷款的风险,风险越大利率越高。政府的担保可以降低贷款者风险,使借款者能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从借款者的角度来看,政府担保相当于政府给了他一笔资助。担保时,政府并没有拿出任何钱,账面上也没有支出。但是却包含着政府未来实际支出的可能性。因为,一旦借款者无法偿还贷款.政府就要承担偿还的责任。这种潜在的支出不会反映在政府当前的收支账上。

4.公共管制

公共管制是指政府依靠行政权力对经济实体的行为做出的约束性规定。

政府依靠行政权力对经济实体的行为做出约束性规定称为公共管制。假如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某个市场的参与各可获得平均利润率,政府若做出规定,使某些参与者不能进入这一市场,那么准许进入的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垄断利润,被禁止者则受到了损失。这种情况等同于政府向一些人征税并用来补贴另一些人。当获得许可的是公共部门中的单位,被禁止的是私人部门的单位时,这种管制就成为政府从私人部门取得收人的一种手段。

5.预算外和体制外收支

预算外收支--是指不反映在政府的预算收支账上,而是登记在预算外的一些独立账户中,由各部门、单位按一定的原则自主支配使用的收支

体制外收支--是指不反映在预算外收支账户上,只是登记在不受政府会计制度监督的账户中,或者未作任何会计记录的收支。

隐性收支表明,在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管理能力的条件下,记录在案的收支并不足以反映政府活动的全貌,有时甚至会有很大的偏差。要全面地考察政府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调控能力,必须将政府所有的政策手段,不论是否形成有记录的收支.都纳入考察范围中。

第四节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经济的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我们就从这四个环节来考察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消费和交换

所有的社会产品都要被使用,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这些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们可以共同受益的产品,例如公路、水坝等:另一类是“只让特定的个人受益助产品,例如食品、服装、住房。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获得自己消费所需要的各种产品。这种交换也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的交换,用个人的收人去购买产品:另一种是集体的交换,大家共同出钱去购买某种产品。

这样,整个社会的消费和交换活动产生了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公共提供(消费和交换),二是市场提供(消费和交换)。

1.公共提供

指政府免费地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不受个人经济约束,无偿取得产品的消费权或享受这一产品所带来的好处。

公共提供指政府免费地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不受个人经济约束,无偿取得产品的消费权或享受这一产品所带来的好处。政府能够免费地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是因为它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取得收入来源,以补偿这些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因此,公共提供依赖于税收,公共提供的范围越大,税收就越多,通过税收方式从个人收人中扣除的份额也越大。

例如,政府花钱建造公路,人们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一公路.又如,政府花钱建立中小学,学生免费上学,等等,这都是公共提供。

2.市场提供

指消费者用自己个人的收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取得消费品。个人能得到多少产品或服务,取决于他用以交换的个人收入。

市场提供是指消费者用自己个人的收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取得消费品。个人能得到多少产品或服务,取决于他用以交换的个人收入。

现实生活中用市场提供方式进行消费的例子很多。个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例如手表、自行车、电视机等都通过销售和购买到达消费者手中。一些公共项目.例如政府修建公路的资金,可以通过收取过路敷的方式来筹集;学校教育成本可以通过收取学费的方式来补偿。

现实中的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不一定以纯粹的形式出现。有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和交换方式.是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混合。假定一种产品价值10元,如果政府补贴消费者5元、消费者购买这一产品时只要花5元就可以买到,这种产品是半免费半购买,这种方式将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混合在一起。

在公共项目中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假如公路和学校教育的—部分成本由税收来弥补,一部分靠收取过路贸和学费来弥补,这就采用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混合方式。

公共提供是政府在消费和交换领域内从事的活动,不以公益性的产品或服务为界限。一切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公共提供。将一切收人集中在政府手中,个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全部由政府按一定标准免费提供的供给制,我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种情况。理论上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哪些产品和服务应该公共提供.

    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是消费领域中“公办”与“私办”的问题.公共提供意味着花公家的钱,市场提供意味着各人自己花自己的钱。就可能性而自,一切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公共提供。在供给制的情况下,个人没有收入,所有收入都由政府集中.个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由政府按一定标准免费分配给大家。虽然并非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可采用市场提供的方式,但对于绝大部分来说,它是课行的。财政学要研究的问题是哪些产品和服务必须或者应该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哪些产品和服务不适于采用这一方式,而应该采田市场提供的方式;应该公共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如何确定其适当的规模(提供多少);如果某项产品或服务适于采用二者的混合方式.那么怎样才能确定两种方式混合的适当比例。这些问题都是财政学要研究的。

二、生产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生产方式。从整个社会来看,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公共生产,二是私人生产。

1.公共生产

是以政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其组织形式是政府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是政府在生产领域所从事的活动。

公共生产是以政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其组织形式是政府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公共生产是政府在生产领域所从事的活动。例如政府投资建立医院,生产出医疗服务。只要投资来源于政府.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所从事的生产都是公共生产。

2.私人生产

是以私人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属于私人的生产。私人企业、私人商店、家庭农业等都是私人生产的组织形式。

私人生产是以私人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属于私人的生产。例如,私人企业、私人商店、家庭农业等都是私人生产的组织形式。

生产不一定采用纯粹的公共生产或私人生产方式,政府与私人共同成为某个企业的所有者也是可能的。这是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的混合方式。

社会的生产方式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探。从可能性来说,一切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公共生产。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基本上对所有的生产都采取丁公共生产的方式。另—方面,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也可以采用私人生产的方式。因此,需要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研究生产方式的结构,即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的相对关系,使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的结构实际上是生产领域中公私的分工问题,与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所研究的问题有所不同。前者考虑的是由谁来生产产品和服务,而后者则考虑由谁来付款(提供),以供人们消费。

在现实生活中,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如下图所示。

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的组合形式

第一种组合是公共生产、公共提供。

如,由政府建立医院,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医疗服务。

第二种组合是私人生产、公共提供。

如,医院是私人办的,病人看病的医药费则由政府替他支付,消费者个人看病是免费的。

第三种组合是公共生产、市场提供

即公办医院为病人看病要收取(与生产医疗服务的成本相适应的)医疗费,医疗费由消费者自己支付。

第四种组合是私人生产、市场提供

就象一般的私人企业一样将自己所生产的医疗服务出售给消费考。

不论什么产品或服务,我们都既要考虑由准来生产,又要考虑由谁来付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一定在这四种极端模式中选择,因为在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之间存在着广阔的混合地带。

对于财政来说,政府是充当提供者和购买者,还是在充当提供者和购买者的同时又充当生产者,有着重大的区别。公共生产可能为政府节约开支或带来利润,也可能增加政府开支或承担亏损。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生产活动对生产的效率又重大影响。因此,公共生产的适当范围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三、分配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社会产品如何在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割。“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分量)”。

分配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社会产品如何在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割。“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分量)”。

财政学的研究要涉及到两种分配问题。第一是社会产品或收入在公与私之间的分配问题。这样,整个社会的收入就要划分为公私两部分。财政学就要考虑:公家应占多少份额,私人应占多少份额。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公共提供的范围究竟应该多大,公共生产的范围究竟应该多大。范围的大小决定政府所要占有的资金份额的大小。另—种分配问题讨论的是社会产品在各个人之间的分配,它表现为各社会成员占有或享有社会产品的相对份额。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留归个人的总收入中各个人所占的份额,同时也涉及到政府花钱办事给社会所带来的好处是如何被各社会成员所分享的。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才完整地反映出“产品归个人的比例(分最)”。财政学中所讨论的分配主要指的是这种分配。

社会产品的分配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市场分配,另一种是政府对收入的再分配。

1.市场分配

市场分配就是按市场竞争价格和个人对生产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这种贡献包括行人为生产提供的劳动和资本。由于各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不同、因此各人所分的收入份额也各不相同。

2.收入再分配(公共分配)

收入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其收支活动,对市场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它是政府在分配领域中所从事的话动。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从收入方面来看.采用怎样的税收方式会对各人所拥有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对一些人多征税,对另一些人少征税会使个人收入分配状况发生变化。此外,公共定价以及公债都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从支出方面来看,政府向谁购买产品或服务,购买的价格如何也会影响经济各部门各个人之间的利益。政府通过转让支出使一部分人得到额外的收入,这种支出方式会直接地影响各人之间收入的相对份额。政府公共提供,例如免费提供教育,公共医疗等等都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性质。

一个社会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市场分配的方式,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政府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政府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不同的方式会对收入分配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财政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本章内容提要:

 1.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课题是政府活动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样才能将这些事做好。

  2.在财政学的分析框架中,国民经济被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是政府的组织体系,分为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部门两个部分。

3.公共部门取得收入的方式有税收、价格或使用费以及公债,支出的方式有购买支出和转让支出。

4.公共提供、公共生产以及收入再分配是政府在消费、交换、生产和分配各个领域中的活动。确定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以及市场分配与政府再分配的适当范围,选择与目标相符的活动方式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章基本概念:

财政学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公共部门    政府部门    公共企业部门    税收

公债    购买支出    转让支出    公共提供    市场提供    公共生产    私人生产

政府再分配

本章思考题:

1.财政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研究哪些基本问题?

2.什么是公共部门?公共部门由哪些子部门组成,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3.税收和使用费是政府取得收入的两种手段,它们各有什么持点?

4.公共部门借款需求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5.购买支出与转让支出有何区别,举例说明两种不同性质的支出。

6.税式支出与转让支出有何联系?有何区别?

第二章  财政政策的目标

本章的基本思路:主要通过规范分析讨论财政政策的目标,即政府该做什么,以及评价财政政策好坏的标准。

本章的重点问题:资源配置效率;公平;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第一节  财政目标的分类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多重的,总体上可以分为微观目标和宏观目标。

一、微观目标

微观目标着重考虑在经济总量既定的前提之下的结构问题,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经济状态进行评价。

1.资源配置--指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

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因此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是指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一个社会能够使用的资源在某一时点上总是有限的。包括自然资源,生产手段,以及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生产者。如何使用这些资源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用这些资源生产哪些产品,各生产多少.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和使用。资源配置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系到一个社会产品结构。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因此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规范分析的任务在于阐明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确定目标。

2.收入份配--指社会产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及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归属。

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指社会产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及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归属。在产品的种类以及各类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产品归谁所有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状态。收人分配反映了社会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在社会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规范分析需要阐明怎样的收入分配状态被认为是合理的,为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确定目标。

二、宏观目标

1.稳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

2.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具有宏观调控职能。

宏观目标主要考虑社会经济总量。从静态上看,人们希望现有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从动态上来看,人们希望经济总量能够不断增长。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具有宏观调控职能。

我们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个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状态进行评价。从某个局部来看,例如.农业产品,多生产一些总比少生产要好。但从全局来看,某种产品多生产可能意味着其他产品的生产要减少。资源配置状态的好坏,需要从国民经济中所有不同产品的比例关系来判断。同理,对个人来说,收人多些比收人少些要好,但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个人收入多了可能会使其他人的收入减少。收入分配状态的好坏必须从全社会不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来做出判断。

第二节  资源配置效率

一、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效率

我们用效率来表示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然而这里效率的含义远比平常使用时的含义复杂。这里所说的效率是指帕累托效率。

1.帕累托效率(最优):最佳状态

帕累托认为,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状态就是最好的。我们把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之为帕累托最优或者帕累托效率。(评价标准)

2.帕累托改进:较好

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我们把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称为帕累托改进。

二、生产效率:  给定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最佳配置

我们假设一个社会中只有甲、乙两人,他们使用X、Y两种资源去生产A、B两种产品。分析得出的结论适用于社会的一般情形。

1.埃奇沃斯箱形图与资源配置

假设社会中只有甲、乙两人,他们使用X、Y两种资源去生产A、B两种产品。在资源给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画出一个长方形,它表示用既定的两种资源去生产两种不同产品的所有配置方案。埃奇沃斯箱形图(Edgeworth Box)。

2.分析

E点是—个在生产上符合帕累托效率的点,因为它处在A、B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因此两种产品在该点上的资源边际替代率(即等产量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必然相等。任何一个不处在切点上的点都可以被认为是无效率的,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

3.生产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

(1)理论标准:

要使给定的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配置实现帕累托效率.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

(2)实践意义:

生产效率的实践意义是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要求社会生产量达到最大化。当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生产效率就意味着这种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限度;当生产多种产品时,它意味着在一种产品的产量给定的条件下,其它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限度。  

问题:

——各点的区别是什么?

——各点中,哪一点最好?

——政策应该选择那一点?

三、交换效率:给定的产量和产品组合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最佳配置

生产效率解决如何将既定的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是有效率的,而交换效率则试图解决在给定的产品种类和数量的情况下,产品应如何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进行配置才是有效率的。

1.埃奇沃斯箱形图与产品配置

假定A、B两种产品的数量已给定,在图中表现为OM和ON。O是个人甲的原点,O`是个人乙的原点。长方形中任何—点都代表着给定数量的A、B两种产品在甲、乙两个人之间的配置状态。

2.分析

由F点调整到D点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因为这种调整改善了乙的境况,而甲的境况至少没有变坏;同时,D点是一个在消费上满足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因为对于D点已无任何进行帕累托改进的可能。

3.交换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

(1)理论标准

消费者甲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消费者乙的产品边际替代率。每一个人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个其它人的产品边际替代率。

(2)实际意义

交换效率的含义是让每一种产品都物尽其用。在产量、产品结构和收入分配一定的情况下,产品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分配,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四、 产品组合效率:  产品的最佳配置

生产效率只考虑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应如何将不同的资源用于各种产品的生产。

交换效率是在给定的产品组合(A、B两种产品的数量和比例)条件下考虑这些产品在各消费者之间如何配置,而这一产品组合本身是否符合效率被暂时撇开了。

1.符合帕累托效率的产品组合

2.分析

在L点上,已不可能再获得帕累托改进,因而L点是一个符合帕累托效率的产品组合状态。

3.产品组合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

(1)理论标准

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我们把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称为产品组合效率。

(2)实际意义

找到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极大化的产品结构。

产品组合效率就是各种产品的生产应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不是由某一个人的偏好来决定,而是由所有消费者的要求和愿望来决定。

总结: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是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进行的,必须同时满足生产、产品组合、交换三个效率,才能说明一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是理想状态。

问题1:交换效率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交换效率,哪一点最好?

问题2:在交换过程中,两人的交换最终停止在哪一点?

第三节  收入分配的公平 

效率只是阐述了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没有涉及分配问题,即没有说明各人之间所拥有或享有的产品份额应该如何。交换效率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满足交换效率.曲线上各点之间的区别在于甲、乙两人所消费的产品量不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分配状态。哪—种状态最好呢?效率分析没有回答。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分配的最佳状态。

一、公平的含义

概括—个社会收入分配理想状态就是公平。目前存在着三种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概括地说就是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1.规则公平

规则公平认为在统一的市场规则的前提条件下,各人的收人份额与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相一致的收入分配就是公平。

主张规则公平的人认为,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的竞争,竞争的规则必须公平。这种规则对于各社会成员应是统一的,一视同仁的,所有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参与经济活动。这—规则包括确认各个人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承认他所拥有的体力、智力和财富,各人以自愿的、诚实的方式进行交换;各个人都按自己对生产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取得属于自己的收人份额。规则公平认为在统一的市场规则的前提条件下,各人的收人份额与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相一致的收入分配就是公平。

2.起点公平

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

起点公平认为:不仅竞争规则要公平,竞争的起点也应是公平的。就像赛跑,选手们要从同—条起跑线上出发—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每一个人应有大致相同的起点,这样每个人的机会就是均等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参与竞争的起点是不等的,有人出生在富裕家庭,有机会接受大量遗产,有人出生在贫困家庭,进入社会时赤手空拳。有的人在智力或体力上具有某种天赋,而有的人则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当人们参与社会竞争时,起点就不—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竞争过程中则规则是公平的,所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从起点公平的观点来看——仍是不公平的。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

3.结果公平

结果公平强调生产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从结果公平的观念来看,贫富差距较大就是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就促进了公平,而公平的理想境界则是平均分配。显然,结果公平是对规则公平的否定,不管一个人对生产的贡献的大小,他的收入份额应与其他人相等,至少差距不能过大。

4.财政学中的公平含义

    财政学将结果公平作为收人分配理想状态强调结果公平。

二、公平的衡量

对公平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贫困指数,另一种是吉尼系数。

1.贫困指数

贫困指数是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贫困指数是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这就需要确认某—个收入水平为贫困线。贫困指数越大说明贫穷者越多,收入分配也就

越不公平,反之则越是公平。

缺陷:(1)贫困线的确定没有一个客观标准      

         (2)贫困线不灵敏

用贫困指数来衡量公平的程度行两个主要缺陷。首先,怎样确定贫困线没有个客观的标准。通常人们以满足基本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人来作为贫困线的标准。但基本生活水平又怎样确认?衣、食、住、行、教育、卫生的一定水平可以被看作为基本生活水平。若把贫困线定得高一些.贫困指数所反映的公平程度就会低一些,如降低一些就会使人感到收入分配状况变好了。其实,二者反映的是同一种收入分配状态。其次,贫困指数对收入分配状况变动的反映不敏锐,甚至包含着一些武断的因素。

假定贫困线为20单位收人,小于或等于20单位收人的就是贫困者。最初,A、B、C、D、E五人的收入分别为10、20、30、40、50单位。这样,最初的贫困指数是40%,若采用方案—,将E的10单位收人用某种方式转给A,E的收入下降为40单位,A的收人上升到20单位.贫富差距有了一些改观,但贫困指数仍是40%,它没有能够反映出这种变化。若采用方案二,将E的10单位收人转给B,E的收入下降为40单位,B的收入上升列30单位,贫困指数为20%,将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方案一较符合公平,因为它缩小了最高收人和最低收人之间的差距,整个社会收入分配较为平均。但贫困指数反映的情况则是方案二优于方案一。显然,用贫困指数来反映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程度是有偏差的。

2.吉尼系数及其计算

第一步, 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

例:总收入:100;总人数:4

  甲 10,乙 20,丙 30,丁 40

第二步,确定几个点;   

    A (0.25, 0.1)

    B (0.5,  0.3)

    C (0.75, 0.6)

    D (1, 1)

第三步,画出洛伦茨曲线;

第四步,计算吉尼系数。

   0 <= 吉尼系数 <= 1

   吉尼系数越小越公平。

例:两种状态

            甲     乙      效率情况        公平情况 

方案A:    80     20         100            8:2

方案B:    60     30          90             2:1

    哪一个方案好?

第四节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前面,我们分别讨论了财政政策的两个目标,即效率与公平。这两个目标之间有联系又有矛盾。当它们相互间发生冲突时就需要进行权衡。

一、效率、公平与社会福利

追求公平的理由

1.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

2.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指一个社会在总体上的满意程度。

 追求效率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一定程度的公平可以改善社会福利 (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为什么公平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有两个基本理由。

首先,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要实现效率就必须使社会成员遵循一定的社会运行规则,只有当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必要的保障时,这一规则才能被维护。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实现效率所必需的规则就会受到侵犯,效率就无法实现。

其次,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在总体上的满意程度。追求效率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一定程度的公平也可以使社会福利得到改善。假定—个社会由甲乙两人组成,他们有相同的收入边际效用曲线。如果总收入是100,甲和乙分别得到的收入是70和30,这时甲乙两人的收入在边际上的效用是不同的,乙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甲的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若改变甲乙两人的收入分配状态,将甲的收入减少一个单位,将它转移给乙,那么乙所增加的效用将大于甲所减少的效用,甲乙两入的效用之和会有所增加,这样。社会福利就得到了改进。

这种变化不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因为乙的境况的改善是以甲受损为代价的。

从帕累托效率的标淮来看,我们无法肯定变化后的社会状态是否优于变化前的状态;但以社会福利来衡量,我们可以说后一种状态优于前一种状态。当然,这一观点是以不同个人之间的效用可以进行比较和加总为条件的。如果一种改变使得一些人的境况有所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只要得到改善的人所增加的效用大于受损人所减少的效用,这种改变就被成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从这一观点来看,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然而,在上这个例子中,我们忽略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联系。其潜在的假定是不管社会如何分配收入,甲、乙两人的总收入始终保持不变。这个假定显然与我们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不符,事实上,生产成果如何分配会对产出成果的量有重要影响。

二、分配与效率的关系

1.分配规则

按各自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分配各自的收入,可使社会的产出量最大。这样各自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将所拥有的资源用到生产中去,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如果社会分配给各自的收入与其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出现了脱节。这种脱节越严重,积极性受到损害的程度就越大,生产成果就越小。

2.分配与效率的关系曲线

3.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

总效用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效用却随之递减。

三、综合目标的选择

问题:在这条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上哪一点最理想,可以作为财政政策所追求的目标?

1.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表明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   U社 = F(U甲,U乙,…..)

    两人社会:   社会福利水平=F(甲的效用,乙的效用)

2.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社会福利水平给定条件下,可以有多种甲和乙的效用组合,这些组合构成了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社会福利水平。其性质是,于从原点出发的45°射线对称。

公式:

      给定的社会福利水平=a´甲的效用+b´乙的效用

3.几种不同的观点

(1) 功利主义(效用主义)

U社 = U甲 + U乙 + ……

社会福利 = 各个人效用之和

目标:使效用之和最大化,即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功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就是社会总效用,它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一个社会应追求社会总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一观点来看,不论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他们之间的每一单位效用似等价的。换言之,在上面所列出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方程中,a=b,a>0,b>0。在图像上,功利主义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直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甲乙两人效用的一个组合,各点之间的总效用相同。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的切点即为功利主义的政策目标。

(2) 罗尔斯主义

U社=Minimm(U甲,U乙 , ……)

社会福利 = 最差者的效用

最小者最大化原则

目标:使社会上情况最差者的效用最大化。

罗尔斯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水平不是社会各成员效用的简单加总,在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富者的一单位效用与穷者的一单位效用不是等价的,一个社会应重视穷人的效用。社会福利水平应直接由一个社会中境况最糟的那个人的福利水平来决定。换言之,罗尔斯主义认为只要穷人的效用能够增加,哪怕只增加一点点,不管富人的效用减少多少,都会使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不论富人的效用增加多少,只要穷人的效用没有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就没有提高。罗尔斯土义是要在既定的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上,使得救用最小的社会成员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因此又被称为最小者最大化原则。在图像上,罗尔斯主义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成L形,其顶点处在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为45废的射线上。这样一种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的切点就是罗尔斯主义的政策目标。

(3)折衷主义

认为富人一单位的效用小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但富人的效用只要大到一定程度,总可以等同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

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对富人和穷人的效用权数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场,它们可以被视为两个极端。折衷主义介于二者之间。折衷主义认为,富人一单位效用的社会价值小于穷人的一单位效用,这有别于功利主义;但另一方面,折衷主义又认为,富人的效用只要大到一定的程度,总可以等同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例如,如果—种改变能使富人的效用增加l0个单位而穷人的效用则减少一个单位,折衷主义可能会认为这种改变对社会福利没有影响,或者可以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这就又有别于罗尔斯主义。在折衷主义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方程中,a与b的比值是随着贫富差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贫富差距越大.a与b的比值就越小,并逐渐趋向于o;反之比值就越大,并逐步趋向于1。折衷主义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图像介于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之间,呈弧状。

(4) 绝对平均主义

只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考虑效用的水平。

4.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的选择

持不同观点的人分别用自己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去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切点即是他们各自的选择(政策主张)。

本章内容提要:

 1.从微观上来看,财政目标可以分为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来看,财政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和发展。

  2.效率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资源配置要实现帕累托效率就必须同时满足生产效率、交换效率以及产品组合效率。

  3.收入分配的公平有不同的含义,规则公平、起点公平以及结果公平。公平的程度可以用贫困指数和吉尼系数来衡量。

  4.效率与公平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财政政策往往需要在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

本章基本概念:

福利经济学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改进    生产效率  

交换效率    产品组合效率    规则公平    起点公平    结果公平    贫困指数

吉尼系数    功利主义    罗尔斯主义    折衷主义    绝对平均主义

本章思考题:

1.生产效率的理论标准是什么?这—标准以哪些假定为理论前提?

2.产品组合效率的理论标准是什么?它以哪些假定为理论前提?

3.交换效率的理论标准是什么?它以哪些假定为理论前提?

4.规则公平、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有什么区别?

5.在一个四人社会中,总收入为100.甲、乙、丙、丁四人的收入分别为10、20、30、40。画出洛伦茨曲线,并计算吉尼系数。

第三章  市场与计划

本章的基本思路:本章主要讨论用什么方式来实现理想目标。通过理论实证分析,论证在不同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条件下,会产生怎样的经济结果。

本章的重点问题: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缺陷;计划机制;财政政策的选择。

第一节  市场机制

一、完全竞争市场

1.几个概念

(1)生产函数:

是表示一个厂商(或整个社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种组合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如果用Q代表总产量,用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N代表土地,E代表企业家才能,则生产函数的公式为:

    Q=f (L、K、N、E)

    如果只考虑劳动与资本同产量的关系,生产函数的公式就是:

    Q=f (L、K)

(2)等产量线 :

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

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西方经济学家用等产量线这一概念来说明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

(3)预算约束线(等成本线):

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等成本线表示既定定的成本可以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

(4)生产者的选择:

E点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生产者会选择E点作为其生产决策

为什么只有在E点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最适组合。C与I1相交于F点,但在这种组合的情况下所达到的产量水平I1小于I2所代表的产量水平,因此并没有达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此外,I2上的其它各点也是在C线之外,无法实现。在I2的产量水平下,只有E点是最小成本。所以,只有在E点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2.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结果

在市场中,每一个人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其行为将受到约束,他只能用自己所拥有的去交换他人的东西。这种约束表现为预算约束线,斜率由不同资源、水同产品的相对价格决定,而高低位置则由他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次定。在市场经济中,相对价格取决于资源或产品的供求关系,当某项资源或产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这种调整会改变相对价格,即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1)均衡价格与生产效率、交换效率:

假定一个社会中用数量给定的A、B两种生产要素,生产x、Y两种产品。在产品X和产品Y的生产者各自的收入份额以及这两种产品的价格巳定的情况下,就可确定一条两种产品生广者的预算约束线,假定这条预算约束线为C2,这时、产品x的生产者的决策点为E2,它表明该生产者打算用数量为OF的A资源和数量为OG的B资源用以生产产量为ix2的产品X;产品Y的生产者决策点为E2`,它表明产品Y的生产者打算用数量为O`I的A资源以及数量为O`H的B资源去生产产量为iy2的Y产品。这时资源A就会供不应求,而资源B则供大于求。显然,预算约束线C2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是一种不稳定的非均衡价格。由于资源A供不成求,资源B供大于求,A、B两种资源的相对价格就会发生变化,资源A的价格上升,资源B的价格下降,使得预算约束线由原来的c2往cl方向变动。当预算约束线为C1时,X、 Y两种产品的生产者决策都在E1点上。这表明A、B两种资源的供求得到了平衡相对价格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的运行结果。这一结果具备这样的性质:产品x的要素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Y的要素边际替代率,并且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结论:完全竞争市场下,市场通过价格变化,自然而然会将资源的使用引导到符合生产效率的状态。

问题:在社会生产水平和产品结构既定的条件下,给定数量的不同产品在各消费者之间的配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结论:同样的道理,完全竞争市场将使不同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最终到达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一个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另一个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并且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2)均衡价格与产品组合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生产者的产品边际转换率 = 每一个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

最后,我们来考察完全竞争市场所产生的产品组合:在图中,A、B为产品x、Y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必定能满足生产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取一点E作为生产者已确定的产品组合。在产品组合已定的条件下,画出一个埃奇沃斯箱形图MENO,以表示这些产品在甲、乙两个消费者之间的配置空间。我们已经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不同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必然处在交换效率曲线上,这条曲线在图中为OFE。我们在这条曲线上任取一点F,在这一点上,甲、乙两个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在图中表现为预算约束线C0的斜率。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是否等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换言之.图中C0的斜率是否等于生产可能性曲线AB上E点处的斜率;如果不等,完全竞争市场作出怎样的调整。

可以证明,在一个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竞争的结果将使得不同个人所获得的产品组合具有这样的性质:生产者的产品边转换率=消费者甲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并且也等于消费者乙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即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换言之,完全竞争市场将使得各人所获的产品组合处在交换效率曲线上。

结论:市场运行的结果会自然落到符合交换效率的地方。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的结果,不需要人们去计算策划,只要保持市场运作规则,就能自发地实现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

2.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及其政策含义

(1)福利经济学的两条基本定理 :

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第二定理: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2)政策含义

如果你认为市场自发达到的那种效率状态下的分配不公平,你只要改变初始分配状态,然后仍旧按照市场规律去做,就能既达到公平又达到效率

因此,政府要介入的事只有两件:其一,维护市场的交换规则;其二,调节初始分配状态。

以上,描述的是理想的市场。问题是现实的市场离理想的市场很远,研究理想市场有什么价值?

二、现实市场的缺陷(有两种市场缺陷)

现实的市场并不严格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人们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果存有不同看法。我们把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称为市场缺陷。

1.第一类市场缺陷: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

完全竞争市场(理想的市场):

(1)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2)产品是同质的

(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4)信息是畅通的

现实市场:

(1)竞争失灵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每一市场都拥有众多购买者和卖者。每一个人或行为主体都不具有控制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能力,没有垄断和寡头。而在现实市场的某些领域中存在着这两种情况,因而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理想目标。另外,影响现实市场竞争性的因素还包括产品差别、产品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生产成本递减等因素。

(2)公共产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所有的产品都只能为特定的个人享受。一个人享受了这一产品,其他人就不能同时享受这一产品。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产品,它们在消费时能使公众共同受益,而且很难做到不让某些人受益,例如消除空气污染、绿化环境、社会安全。这种产品很难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就难以进行。因为这种产品的成本校高于某一个人的得益,每个人都期待着其他人去购买这一产品,自己则能免费地得到好处。公共产品的存在显然违背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它使得市场交换无法进行。

(3)外部效应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内在化、即产品的生产者要承担生产这—产品而给社会带来的全部成本,同时这一产品所带来的全部好处都归这一生产者或该产品的购买者享有。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种:一是外部效益(外部正效应),即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的好处。例如,门前绿化不仅使购买者本人得到了好处,同时也使邻居或过路人的环境有所改善。当外部效应非常大而内部效应很少时,这种产品就接近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外部效益的一个特例。另一种是外部成本(外部负效应),即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所带来的损害。例如.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会污染环境,使生活在这  环境中人们都受到损害。

(4)信息失灵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显然现实的市场不具备这一条件,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可能发生信息失灵。例如生产者本能准确地切道消赞者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有时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有时过剩积压;消费者也会有信息不灵的情况,他可能因不识货而受骗上当,也可能因不了解市场行情而支付了较高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无法实现效率。

(5)交易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描述的是一种无任何阻力和摩擦的市场,所有交易或资源的流动都无需耗费资源。但在现实的市场中,交易总是有成本的。人们要看管自己的财产或产品;要在潜在的交易者中寻找交易的对象;要与对方签订合同并保证合同的履行等等。总之,要使交易得以实现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这种情况显然于完全竞争所要求的条件不相符。

(6)宏观经济失调

完全竞争市场假定价格是有弹性的,会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一直到产品的供求达到平衡为止。但实际上、有时价格具有刚性。例如,按市场规律的要求,当出现失业(劳动力供大于求)时,工资会下降,一直到雇主愿意雇用所有的劳动力时为止。但现实中往往由于工会或政府的影响,工资并不下降,造成失业长期存在,甚至出现经济萧条。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

2.第二类市场缺陷

(1)消费者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

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合理性的前提条件,因为市场就是按所有个人的偏好来配置资源的。在现实的市场中,某种东西可能给一个人带来较大的利益,但消费者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给予它以较低的评价(表现为在很低的价格上才愿购买);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某种东西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不大.或者有害无益,但消斑者却给予较高的评价(表现为他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例如,有人低估教育带来的好处,不愿为子女教育花费代价,导致学龄儿童弃学经商;又如,有人高估香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甚至给予毒品以很高的效用评价,愿以高价购买。我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把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劣值品。显然,“优值”或“劣值”都不是产品本身的自然届性.它只是表明消费者偏好存在问题,需要加以纠正。

(2)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按照各人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包括劳动和资本)大小来分配收入。由于各人所拥有的体力、智力、天赋和资本在质和量上都会有很大差别,按市场规则进行分配会造成贫富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又会成为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原因。根据市场规则进行分配,有的人就会成为百万富翁,而另—些人就会一无所有,难以维持生计。收入分配的悬殊差距不仅与公平目标相抵触,还会引起许多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存在。

结论:由于现实的市场存在着市场缺陷,市场运行的结果可能会偏离资源配置与收人分配的理想状态,要纠正市场缺陷只能依靠政府的活动。

问题:政府计划能够实现理想状态吗?

第二节  计划机制

市场缺陷的存在使人们想到通过另一条途径——政府计划机制.即社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问题由政府来决定的经济运行机制。

一、理想的政府

1.充分信息:

首先,政府必须具有充分信息。它必须事前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所有因素。政府通过计划实现效率必须拥有以下信息:

  (1)现有资源种类和数量的信息

现有一切资源的种类以及各种资源的数量。只有了解这些消息,计划者才能确定现实中的埃奇沃斯箱形图,了解资源配置的选择空间。

  (2)所有产品生产技术的信息

只有了解在各种不同的产出水平上,各种可行的要素组合方式,计划者才能了解现实经济中各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画出各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并确定符合生产效率的要素组合。

  (3)所有不同个人偏好的信息

只有具备这一信息,计划者才能了解各个人对各种产品的无差异曲线,并设计出符合消费效率的资源配置方案。

2.一心为公:

其次,参与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所有个人都必须一心为公。

(1)计划制订者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

计划的制定者是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的,唯一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计划制定过程中,他完全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人的要求和愿望,他不会利用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的持权谋求个人的或特殊集团的利益。

(2)计划执行者要为公众着想

计划的执行者毫无私心杂念。因为,计划要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就必须假定每一个人都不计较个人得失,忘我地去完成计划。

(3)具有合理的偏好体系:

问题:有两种偏好体系,哪种合理?
(1)以各个人的收入份额为权数,将各 个人的偏好综合为社会偏好,并用这种社会偏好来选择产品组合。
(2)以计划者所认定的某一种偏好为社会偏好来选择产品组合。

二、现实中政府的缺陷

现实中的政府也不完全具备理想化政府的条件。政府的不完善之处被称为政府缺陷,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失灵: ——技术性缺陷

(1)不可能具有充分的资源种类和数量的信息

(2)不可能具有所有产品生产技术的信息

(3)不可能了解所有个人的偏好

政府与市场一样,都会存在信息失灵的问题。即使政府的计划者精明强干,并且掌握了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和工具,他仍达不到无所不知的理想境地。因为社会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资源的种类、产品的种类多得不计其数:每一种产品都存在着许多种技术可能性;在众多的消费者中,每个人的偏好各不相同;而且,不论是资源、技术还是消费者的偏好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2.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

     ——政府的根本性缺陷

计划机制产生理想结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参与公共决策和执行过程的所有个人都是一心为公的,他们的行为目标是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最大化。然而在现实中,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是具有自身利益和偏好的个人。他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像在市场活动中一样具有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

(1)计划制定者的长官意志

计划的制定者可能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以及为谁生产。计划制定者认为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合理的,不理智的.不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来制定计划。计划者不是按照公众的愿望和要求来制定计划,而是以自己认为好的某一个目标来制定计划。这样就使得计划违背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从而抑制了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得资源配置不能实现生产效率。

(2)计划执行者的以权谋私

政府计划的贯彻要依靠政府和有关机构,而这些机构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一方面他们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具有自身利益和偏好的个人。因为这种偏好代表着他个人的要求、愿望和利益,能使他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或者更大的权力和功名。虽然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来使政府工作人员克己奉公,但计划的贯彻执行仍有赖于政府的有效监督。如果政府监管能力的有限,就会使得政府管理人员中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贪污腐化等非效率因素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公共决策本身所固有的缺陷

即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参与公共决策,并且在决策过程中拥有相同的权力,这种行为也会受到公共决策程序的制约。应该按照谁的偏好来制定计划。事实上,政府在某些事上根据一些人的偏好来进行决策,在另一些事上又根据另一些人的偏好来进行决策。政府没有一个稳定的判断是非的标推。 

讨论:

如果所强调的主要缺陷是政府的信息失灵,应该怎样做?

如果认为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是现实社会中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事实,并且强调公共决策程序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  ,应该怎样做?

第三节  混合经济的财政政策

由于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的存在,单纯的市场机制或单纯的计划机制都无法实现理想目标。实际上.世界上还未曾有过纯粹依靠市场机制或纯粹依靠计划机制的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国家里,到政府在许多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某些生产或消费领域依然保留个人的决策权。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都不是完美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二者都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代所有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在这种经济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部分由私人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部分由政府通过计划机制来解决,整个经济由公、私两个部门构成。各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千差万别全部表现在计划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工的具体方式和结构上。

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思想基础——机械论与有机论

在混合经济中,人们对政府的看法通常包含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观念。一种观念认为,个人是社会活动的真正主体,他有自身的愿望、要求和利益,并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实现这一切。政府只是众多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创立的社会工具.是由众多个人的行为所操纵的机械装置。这种观点被称为机械论(市场经济的思想基础),机械论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另一种观念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自然的有机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细胞,而政府则是大脑。个人的利益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联系。因此,个人的愿望、要求和利益只有听从政府这个大脑的支配,并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才是有意义的。这种观点被称为有机论(计划经济的思想基础),有机论的思想基础是集体主义。

1.市场经济的思想基础——机械论(个人主义)

(1)个人本位

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愿望,追求自身利益是自然赋予的天性,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2)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持消费者主权的观点,即认为: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较为重要,什么不太重要,所有这些只能取决于个人的要求和愿望,个人的偏好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源泉。不存在其他任何超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

(3)绝对福利观:

个人主义认为,人的福利只与他拥有和享有的产品或服务有关,而与他人的福利无关。个人主义观点认为福利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2.计划经济的思想基础——有机论(集体主义)

(1)集体本位

集体主义观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集体才是社会的本位。个人追求自身利益会与集体利益相冲突,个人应该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并根据集体的要求来从事活动。

(2)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则主张家长主义,认为一般个人的偏好不能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因为个人的要求和愿望是不理智的,好坏的标准应由理智的偏好来确定,而这种理智的偏好只是少数精英才具有。因此,个人不应该按自己的要求和愿望行事,而应听从于社会精英的安排。

(3)相对福利观

集体主义则强调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相互联系,强调不同个人之间的福利对比关系对个人福利的影响。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产品或服务不变,但其他人拥有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变化,那么这个人的福利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集体主义观点认为福利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 财政思想与理论

1.古典主义:  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标志着财政学的创立;斯密处在一个强调政府干预的时代,当时他的思想是反潮流的。在他的著作中,他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思想: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自然个性,社会的组织方式必须以此为基点。一旦自愿交换的自然法则得到确立,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就会受到市场的约束,从而使追求私利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致。如果把希望寄托于政府的安排.少数人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求自己的私利,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市场机制就像是一只“看本见的手”,会引导经济协调地发展,政府的干预应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亚当·斯密在回答政府该干些什么时,明确指出了该由政府干的三件事: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第二,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第三,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2.新古典主义:用边际效用理论及数理逻辑方法论证了斯密的设想

20世纪初,西方各国基本上遵照这一思想制定各国的财政政策。正是在这—时期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将亚当·斯密的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们运用边际效用理论以及数理逻辑的方法论证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结果的有效性,以一种非常严密的逻辑方式证明了斯密所提出的“猜想”。这一理论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3.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赤字预算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斯密的理论受到了挑战。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他的通论。凯恩斯认为,市场不能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可通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赤字预算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使经济稳定。

4.马克思主义:六项扣除原理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矛盾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经济危机,造成对生产力地极大破坏和社会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公。这些问题的根源使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解决的办法是彻底铲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政府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占有生产资料,并通过计划直接管理社会生产。并提出,社会产品在分配给个人消费之前必须作六项扣除:

(1)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部分

(2)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

(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燃灾害的后备基金

(4)和生产无关的一般管理费

(5)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部分

(6)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

5.布坎南:不论如何设计政府的决策程序,政府的缺陷都是难免的

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认为政府过程中的个人与市场过程中的个人一样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个社会不论如何设计政府的决策程序,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政府缺陷。这就是说,市场缺陷的存在不是政府取代市场的理由。应该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工格局。

6.传统的计划经济财政理论:政府是生产资料的唯一所有者,整个社会的生产通过政府计划进行安排,公共部门几乎覆盖整个国民经济。

三、财政职能与混合经济中的财政政策

1.财政职能

(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财政对资源配置所产生的影响:如财政活动会使资源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发生流动,从而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和解构,影响社会生产效率。

(2)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财政对收入分配所产生的影响:如财政收入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会改变社会成员及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份额。

(3)财政的宏观经济职能

是指财政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影响):如增加购买支出会直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增加转移支付会增加公众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间接地增加总需求。另外,财政政策还会起到阻碍或促进劳动供给、资本积累、科技进步地作用,从而影响总供给。

2.混合经济中的财政政策

现代所有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整个经济由公、私两个部门构成。在这种经济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部分由私人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部分由政府通过计划机制来解决,整个经济由公、私两个部门构成。各国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的千差万别全部表现在计划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工的具体形式上。

财政学的中心任务就是从理论上来分析研究怎样的分工能使社会达到或较为接近理想目标。

方案:把经济生活中那些具有市场缺陷的方面筛选出来,让政府去干,把不存在市场缺陷的那些方面留给私人证过市场去解决。

方案:

(1)将存在市场缺陷的方面筛选出来,弄清是哪类市场缺陷,计算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会使得市场调节所产生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偏离目标。

(2)根据存在的市场缺陷类型考虑多种政府干预方案,计算每一方案中可能产生的政府缺陷所造成的效率损失。

(3)比较各种结果与理想目标的接近或偏离程度,决定政府是否要干预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干预。

生产什么。赞成市场机制的人认为应以消费者主权来决定。社会应根据每一个人的要求和愿望来决定生产什么。计划机制则认为一般个人的要求和愿望通常是不合理的,一个社会生产什么应由全社会中偏好被认为是最合理的那个人或那些人来决定。

为谁生产。市场机制约支持者认为社会生产成果应按各人对生产作出的贡献份额来进行分配,即主张规则公平。计划机制的赞成者则强调结果公平,强调各个人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

怎样生产。市场机制的观念是,各经济实体在自愿交换的规则约束下通过追求私人利益来进行生产。计划机制则认为要打破各个人、各实体及各地方之间的权益界限,使所有利益都成为全社会的利益,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来组织和安排生产。

3.政策选择的基本思路

(1)判断是否存在市场缺陷

(2)评价市场缺陷的严重性程度

(3)考虑政府干预的各种方案 

(4)评价各种干预方式可能存在的政府缺陷

(5)比较政府干预和市场缺陷的利弊,看看谁的问题大,决定政府是否干预以及干预的方式

本章内容提要:

 1.福利经济学的两条基本定理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结果可以使资源配置实现效率,只要能够调节各人之间的初始分配,完全竞争市场就可以在任何一种收入分配状态下实现效率。

  2.现实中的市场存在着一些缺陷,可以分为一类市场缺陷和二类市场缺陷。

  3.现实中政府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信息不灵、政府组织体系中的个人以权谋私以及公共决策缺乏一个能反映社会所有人要求和愿望并且合乎逻辑的偏好体系。

  4.市场机制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愿望和要求。计划机制则以集团主义为基础,其实质是让社会中一部分人服从另一部分人。

  5.财政思想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其中心问题是在一个社会中究竟哪些事该让政府来做。

本章基本概念: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缺陷    公共产品    外部效应    信息失灵    交易成本   

优值品    劣值品    政府缺陷    机械论    有机论    混合经济

本章思考题:

1.在财政学中,实证分析要解决哪些问题?

2.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所有何联系与区别?

3.市场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类市场缺陷与第二类市场缺陷有什么区别?

4.政府缺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在市场机制中应如何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6.假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某产品的需求曲线为P=-0.4Q+100,供给曲线为P=0.6Q,该产品的有效率的产出量应是多少?假定政府采取某种干预措施,使得该产品产量为60,效率损失是多少?

第四章  政府与消费

本章的基本思路:主要讨论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哪些产品的消费该由政府出钱,哪些可以或者应该由个人或家庭自己出钱;政府参与消费的原则和界限是什么。

本章的重点问题:产品在消费中的不同性质;产品与服务提供方式的选择;政府参与消费的原则和界限。

第一节  公共产品

社会产品最终要被人们所使用,即进行消费。社会产品的消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公共提供,另一种是市场提供。公共提供就是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以支付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向公众免费提供。公共提供的范围越广,需要政府花钱的方面就越多,税收以及政府部门的规模也就越大。市场提供是消费者用自己的收入,通过市场购买获得产品。

    就可能性而言,任何产品或服务都可以公共提供。如果所有产品都由政府公共提供的话,就形成了一种纯供给制经济,人们所需要的一切都由政府免费供给,与之相应的是个人没有货币收入,所有收入都归政府。

    实践表明,社会产品中有一部分需要通过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消费。但是,并非所有产品都能通过公共提供来实现效率。财政理论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究竞哪些产品该公共提供,哪些不该公共提供,决定取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

    产品消费方式上的差异,来自于产品性质上的差异。但是不同性质的产品在消费过程中的受益对象(受益人)范围会有所不同,根据这种差别,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社会产品分成:公共产品、混合产品和私人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性质

    公共产品是公众受益的产品。国防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国的国防保护我国的任何一个公民不受外国的侵略和威胁,全体人民都得益。长江三峡工程使长江流域不受洪涝灾害的危害,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

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来说,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1.非竞争性

消费者消费某种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出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街上的路灯下多走过一个行人不会增加路灯的费用,也不会影响别人获得路灯带来的好处,这就是非竞争性。

2.非排斥性

在产品的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

非排斥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环境中,要让某些人不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这项服务只要存在,它就必然会使大家都得到其利益,这就是非排斥性。

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品。

判断:公共产品一般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

注意:公共产品有地域范围的限制,一种产品的非排斥性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个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

二、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消费方式)

1.公共产品公共提供

公共产品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它只能以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那么为什么公共产品不能市场提供呢?因为市场提供的必要条件是买了才能受益,这样才有人愿意买,如果不用买,大家就能受益,那么会有谁愿意去买呢?公共产品由于存在着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大家都不愿意买,所以公共产品无法由市场来提供。

假如公共产品象私人产品一样由市场提供的话,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收入用于购买私人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只有购买后才能消费,而对于公共产品大家都等着别人去买,自己搭便车。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社会所选的产品组合中只有私人产品而无公共产品,或者公共产品的数量远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虽然能列举的纯公共产品的例子并不多,但它对一个社会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国防、行政管理、立法与司法、治安、水利、环境保护、公路、桥梁、城市基础设施等等都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所不可缺少的。社会不仅需要私人产品,而且也需要公共产品,一个社会适当的选择应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某种组合,然而通过市场则无法实现这种产品组合,这就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2.公共产品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

市场机制无法使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只有通过政府征税,以减少人们可用以购买私人产品的收入,并将所取的资金用以补偿公共产品的生产,免费向公众提供消费,即采用公共提供方式,才有可能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结论:既然市场不能做,则由政府来做。

问题:如果政府去做,应做到什么程度,即公共产品配置的规模,配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资源有效配置?

三、公共产品的最适规模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A、B两个人,DA为消费者A的需求曲线,DB为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DA+B是社会需求曲线,S是社会供给曲线。

1.私人产品最适规模的决定

    ——社会需求曲线由个人需求曲线横向相加。

结论:

l  私人产品有效配置的理论标准:

l  社会边际成本 = 社会边际效益 = 每个人的边际效益

2.公共产品最适规模的决定

——社会需求曲线由个人需求曲线纵向相加。

结论1:

l  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理论标准:

    社会边际成本 = 社会边际效益= 所有个人边际效益之和

实际意义:

(1)公共产品不能由市场提供,造成的效率损失十分严重。

(2)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但提供的程度必须以公众的偏好(愿望要求)为基础(由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的得出过程可见),不能来自于某个人的意志。

第二节  私人产品

一、私人产品的性质

私人产品是公共产品的对立概念,它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1.竞争性

当消费者消费某消费品时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

竞争性就是当某个人或某些人从这一产品的消费中得到好处时,必定会使其他人从这一产品得到利益减少,或者不能从这一产品得到好处,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会产生正的边际成本。我们十个人吃十个面包,一人一个,如果再增加一个人吃,每个人所享受的面包就会减少,消费者之间具有竞争性。

2.排斥性

在产品的消费中,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消费者排斥在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

要让某些人不能消费这一产品也是可以做到的,排斥的方式通常是收费,通过收费可以阻止不付费的人的消费。人们家庭生活大部份产品,例如住房、衣服、食品、家用电器等都属于私人产品。同时具有这两个性质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

判断:一种产品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就是私人产品

二、私人产品的提供方式(消费方式)

1.私人产品市场提供

 私人产品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一般应由市场提供。

私人产品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它符合完全竞争假定前提中关于产品的消费利益必须内部他的要求,从消费方面来看,私人产品不存在市场缺陷,如果产品在生产方面符合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即该产品的每一个生产者都只是价格的接受音,不具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且能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最有效地生产这一产品,那么市场提供将使得这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处在理想的水平。私人产品的市场提供可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问题:为什么私人产品不适合公共提供?

因为私人产品在消费方面不具有市场缺陷,公共提供不仅不会改进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1)各人对生产的贡献与他们能获得的产品份额失去了直接的联系。这就会抑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得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生产水平必定低于其潜在的能力,即影响生产效率。

(2)该产品的边际效用,无论是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效用还是社会的边际效用都会大大低于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效率损失将会产生。

(3)如果该产品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即社会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该产品在消费上就会失去价格的约束,人们将会尽情地享用,直到边际效用为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此外,政府必须依靠征税来弥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征税过程中将产生征纳成本以及税收的效率损失。      

2.私人产品不同提供方式的效率比较

在消费者偏好合理的假设下,在私人产品的消费领域内,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私人产品市场提供是保证它落在最优点的最佳办法。

三、政府干预私人产品消费的原因

1.纠正不合理的消费偏好

对优值品(消费者对该产品效用评价低于其应有的效用)和劣质品(消费者对该产品效用评价高于其应有的效用)的消费采取一定的公共管制措施。

在优值品情况下,单纯的市场提供所产生的效率损失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偏好的不理智性程度。如果他对某产品的效用评价大大低于被认为合理的效用评价,那么市场提供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就会较大.反之则会较少。

2.对公平的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分配的结果是不公平的,市场分配可能会导致贫困、浪费、社会冲突等不良社会后果通过公共提供和社会保障等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按贡献分配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在平等竞争条件下,由市场按照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分配,有利于鼓励人们投入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符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如残疾、年老、疾病、失业、以外灾害等。如果按市场原则分配的话这些人将无法生存,这将造成贫困、社会冲突等不良社会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优值品的公共提供也会因过度消费、税收筹资而产生较大的效率损失。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是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强制性地要求消费音将购买量增加到某个合理水平。例如,有人忽视汽车座位上的安全带,政府可以作出规定,无安全带的车辆不得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有人忽视未来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风险,不愿做好准备(储蓄与保险),政府可强制性地要求人们参加社会保险。总之,对于具有优值品性质的私人产品,采用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市场提供方式比起公共提供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效率损失。

第三节  混合产品

一、混合产品的性质

混合产品是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这里将混合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排斥性同时又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另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即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1.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产品

这类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如:桥梁、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这类产品具有饱和界限,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达到饱和状态时,增加消费者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即一定范围内的非竞争性)。

    假定有某座桥梁,车流量没有超过其设计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新消费者的加入(增加过往的车辆)不会给其它车辆的通行带来不便,同时也不需增加桥梁维护的费用.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具有非竞争性。但是,一旦车流量接近或达到其设计能力时,增加消费者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这就是说,其非竞争性是有一定范围的。另一方面,要不让某些车辆通过这座桥,使之不能享受这—轿梁所带来的交通便利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在桥头设立关卡阻止其通行,这意味着它在消费上是可排斥的。

2.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

这类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是不完全的,如:教育、科技、卫生。这类产品存在较大的外部效益。

内部效益:竞争性、排斥性

外部效益:非竞争性、非排斥性

    这类产品在消费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外部效益。如教育,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提高了自己在未来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这是一种内部效益(即竞争性和排斥性),这种利益完全为受教育者所拥有。但是,这种产品给受教育者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利益。例如,由于受教育者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使得民族文化素养得以提高、使得国家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运行。这就是外部效益(即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

二、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产品的提供方式(消费方式)

公共提供和市场提供的比较

1.公共提供  例:桥梁

桥梁成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补偿。一种是由政府通过向—般公众征税来筹集资金以补偿桥梁成本.而桥梁的使用则完全免费,也就是说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另一种是向桥梁的使用者——过往的车辆收取过桥费,谁使用桥梁就交费,就象用钱来购买菜种商品一样,用所收取的过桥费来补偿桥梁成本,这种方式是市场提供。我们所需分析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是公共提供好还是市场提供好,政策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2.市场提供  例:桥梁

    税收成本,即为了征税而耗费的资源。这一成本可分为征管成本和缴纳成本。政府要征税就要建立征税机构组织征税人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种为征税而花费的管理成本称为征管成本。此外,纳税人为了要依法纳税就需要了解税法,按税法要求做好薄记工作,填写纳税表格,纳税人为了履行纳税义务而花费的人力物力时构成了缴纳成本。如果该桥梁不是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本可不必为弥补其成本而征税。因此,为该桥梁征税而发生的税收征纳成本应被视为该桥梁采用公共提供方式而产生的成本。

 桥梁给社会带来的净效益等于消费效益扣除生产成本、税收成本以及税收的效率损失之后的余额。该桥梁市场提供的损失。该桥梁给社会带来的净效益为消费效益(充分使用该桥梁所能得到的利益)扣除生产成本、收费成本与收费的效率损失以后的余额。

——判断社会净收益的大小:

收税成本取决于税务机构的管理水平、税制的复杂程度和征收难度。

税收的效率损失取决于税收制度的合理与否(税收政策的扭曲性和中性程度)

——在税收政策既定时,主要考虑收费成本和收费的效率损失。

收费成本取决于收费难易程度(公园收费难于博物馆)。收费的效率损失取决于收费的难易程度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越大效率损失越大)

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选择取决于哪种方法给社会带来的净效益大。我们把这两种方法的净效益列出来以供比较:

公共提供的社会净效益=消费效益-生产成本-税收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

市场提供的社会净效益=消费效益-生产成本-收费成本-收费的效率损失

    可见,哪种方式的社会净效益大取决于这样一个问题:是税收成本与税收的效率损失大呢还是收费成本与收费的效率损失大。显然,这个问题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回答。

    实践中的决策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项目来进行成本效益的计算分析。这是远比一般的会计核算困难得多的工作。例如要计算消费效益或收费的效率损失需将这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弄清楚,要计算税收约效率损失需将应税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弄清楚,其它各项成本也不能简单地按会计成本来计算,如何计量效益和成本有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它将在公共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教材中予以介绍。

三、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产品的提供方式(消费方式)

如果该产品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即社会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该产品在消费上就会失去价格的约束,人们将会尽情地享用,直到边际效用为零。该产品的边际效用,无论是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效用还是社会的边际效用都会大大低于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效率损失将会产生。此外,政府必须依靠征税来弥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征税过程中特产生征纳成本以及税收的效率损失。

结论:这类产品既不能通过公共提供的方式,也不能通过市场提供的方式。可考虑采用市场提供与公共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即部分公共提供或混合提供。

四、混合产品的最适规模

1.混合产品公共提供的份额取决于:

(1)是否有外部效益?

   (2)内部、外部效益各有多大?哪个是主要的?

l  以教育服务为例:

                   内部效益——私人对教育的需求具有私人产品性质

教育效益   

外部效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相加形成了内部效益的总需求,个人外部效益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形成了外部效益的总需求;个人内部效益需求与社会外部效益需求的纵向加总构成了整个社会对教育服务的总需求。

2.理论标准:

——政府补贴的量取决于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

——个人出的部分取决于内部边际效益的大小

在外部效益的情况下,市场提供与公共提供二者效率损失的对比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外部效益的大小。如果该产品的内部效益很小(表现为购买者个人的边际效用曲线很低),而外部效益较大,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很大,而公共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相对小些。当内部效益相对于外部效益非常小时,这种产品就类似于公共产品,一般来说,公共提供是适当的。可见,政策选择的关键在于对外部效益的判断。然而,这种判断非常困难,证明外部效益的存在以及衡量外部效益的大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部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如果要做出适当的政策选择.这个问题就不能回避。

当产品的边际成本较大时,产品的公共提供显然会造成较大的效率损失,将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结合起来的做法可以使这种效率损失减少。如果政府能够准确地估计出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产出水平上的外部边际效益,就可以采用对该产品进行补贴的方式来对消费进行鼓励.从而使消费量达到最佳水平。

    关于混合产品的分析在实践中包含着下述政策含义:

    第一,当某项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具有可排斥性时,应充分考虑以向使用者收费的方式来为之筹集资金的可能性,收费一方面可以使消费者在使用该项产品或服务时认真地对其效益和成本进行权衡,从而防止因过度消费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政府采用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的压力,并把税收成本和因税收而引起的效率损失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实践中,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有许多属于混合产品类型,例如教育、卫生、科研(这些产品中的一部分被认为具有显著的外部效益)、公路、桥梁、博物馆、公园、图书馆(这些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说具有可排斥性),仔细地斟酌收费的难易程度与收费的效率损失.合理地评价外部效益的大小是制定适当财政政策的重要一环。在绝大部分场合,收取使用费与税收筹资相结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第二,收取使用费并不必然意味着可以改进效率,收费标准制定不当也会使效率受到损害,待别是在某些具有行政垄断因素的场合,利用垄断地位乱收费将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害,因此,合理地制定收费标准是财政政策改进效率的关键。使用费(或价格)的制定应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单纯地将使用费作为政府谋取收入的手段会产生与效率目标相违背的结果。

本章内容提要:

 1.根据社会产品在消费上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

  2.公共产品若通过市场来提供会产生搭便车问题,从而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大大低于效率所要求的水平,因此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责。

  3.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市场提供的方式,政策的选择取决于收费成本和收费的效率损失与税收成本和税收的效率损失之间的比较。

4.私人产品的公共提供,哪怕是部分的公共提供都会产生效率损失。

本章基本概念:

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混合产品    非竞争性    非排斥性    税收成本   

税收的效率损失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产品,为什么公共产品通常必须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

2.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理论标淮是什么?公共产品的公共提供是否能保证效率的实现?为什么?

3.对于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或服务,在选择其消费方式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4.对于有外部效益的产品或服务应采取怎样的提供方式才能较大程度地满足效率要求?

5.为什么公共提供私人产品会造成较大的效率损失?

第五章  政府与生产

本章的基本思路:社会生产过程如同消费过程一样存在市场缺陷,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生产有多种方式,不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本章对政府干预生产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章的重点问题:政府是否应介入生产以及用什么方式进行生产

任何一种社会产品都存在由准来生产的问题。由政府作为投资者所进行的生产称为公共生产。公共生产所占的份额可以有多种安排,一种是将所有产品的生产都纳入公共生产,所有企业都是公共企业。另一种是政府只是参与极少数的产品的生产,而绝大部分产品都由私人企业去进行生产。在这之间还存在着其它各种不同的安排,社会的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的某种组合。这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确定公共生产的适当范围,在哪些领域中可以并且应当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

第一节  生产中的市场缺陷

一、在生产中资源是否达到有效配置

在讨论公共提供时,我们主要分析消费方面的市场缺陷。我们假定只要消费者方面不存在市场缺陷,市场就能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从生产者方面来看,资源是否能够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取决于两个问题:

一是生产者是否能够并且愿意以生产的边际成本来决定产品的价格;

二是生产成本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否已经降到最低水平。

二、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原因

生产者是否能够并且愿意以生产的边际成本来决定产品的价格。在现实的市场中,以下一些因素会使得生产者不能满足上述两项要求。表现形式:

1.垄断:倘若某一种产品只有少数生产者,而这些生产者又相互勾结,或者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拥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那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就会使生产者不愿按其边际成本来定价。

2.成本递减:如果某一生产领域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边际成本始终低于平均成本,那么,生产者就不能按边际成本定价,因为按边际成本定价就会发生亏损。

3.生产者信息不灵:由于生产者不能准确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产品以及需要多少,生产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过剩或不足,生产成本就会高于必要的成本水平。

4.信息不对称:生产者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得消费者不能对产品做出适当的评价而导致产品不能以真实的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为原则来决定生产和消费。

5.生产中的外部效应:由于生产者对外部成本不承担责任,因此,产品的成本被低估,生产者追求利润的动机将使得产品不以社会的边际成本定价。所有这些都是发生在生产者方面的市场缺陷。

后果: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政府治理的方式

1.税收或补贴

税收或补贴改变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但企业的所有权以及经营管理权依然归私人所有,企业可以在给定政策条件下自行进行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公共管制

公共管制并不排斥私人对企业的所有权,但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作出某些限制,例如,由政府来规定该企业的产量、价格、质量、销售方式、经营资格等,就所规定的内容而言,企业无自主的选择权,它必须符合政府所规定的要求,但另一方面,规定条件之外的其它经营决策企业依然拥有自主权。

3.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与上述两种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企业的所有权归政府,政府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或企业的所有者可以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公共生产的方式中.政府可以对企业采取两权合一的管理,即政府不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而且也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权,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由政府计划统一制定,也可以采用两权分离的管理,让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上拥有较多的自主权。

第二节   垄 断

一、垄断的效率损失

在垄断情况下,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生产者具有制定价格的能力,面对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增加产量价格会下跌,从而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收益曲线处于需求曲线下方。

垄断者的生产决策不满足边际成本等于消费者边际效用的要求。垄断的产出水平低于该产品理想的产出水平,使社会的生产偏离产品组合效率,产生垄断效率损失。

二、垄断的鉴别

垄断不仅会使资源配置背离产品组合效率,同时还会背离生产效率。由于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只有一个,它没有竞争者,因此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而不必努力去降低成本来争取更大的利润。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各企业的价格是市场给定的,要获得较多的利润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成本较高的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而在垄断情况下由于没有竞争者,降低成本的迫切感至少会削弱,垄断者不会象处在竞争环境中一样积极地去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以降低成本.这就会使得生产成本高于理想的水平,生产将偏离生产效率的要求。

    从实践来看,需要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认垄断的存在,二是如何防止和消除垄断所造成的危害。

    第一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似乎答案很明确,但在实践中却需要仔细斟酌。垄断之所以会对经济产生危害是因为个别企业可以控制价格,这种能力并不完全由这一产品当前的生产者数量决定,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潜在竞争者,产品的替代品,产品流动的难易等因素。合理地界定垄断是采取适当对策的第一步。

垄断生产者对价格的控制能力除了这一产品当前生产者的数量外,还取决于潜在的竞争者、产品的替代品、产品的流动性等因素。

1.潜在的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是指暂时还不存在,但有可能出现的竞争者。潜在竞争者主要取决于这一行业进入或退出的难易程度。若进入或退出障碍多、付出的代价大,潜在竞争者存在的可能性就较小,垄断的可能性就大。

为什么说潜在竞争者存在的可能性小,垄断的可能性就大?因为只要某个行业或某种产品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很小,就会存在潜在竞争者,一旦这个单一生产者利用其垄断力量取得超额利润,潜在竞争者就会立即进入这一行业分享其利润,竞争将使得价格下降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相等的水平。这个单一生产者为了避免竞争者的进入而主功将价格定在获取平均利润的水平上。这就是说,潜在竞争者的存在会抑制垄断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本身就可以解决问题,无需政府的干预。

2.替代品

替代品是指在性能和功能比较接近能够相互替代的产品。如果某种产品只有一家生产厂家,但这种产品有其他较为接近的替代品,垄断者控制价格的能力就会受到约束。因为当垄断者提高产品价格时,这种产品与其替代产品的相对价格就会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选择替代产品。这样垄断者控制价格的能力就极为有限,给效率带来的损害也极为有限。这说明对于有较多相近替代品的产品,即使这种产品只有独家企业生产,也不意味着生产者会拥有控制价格的能力,政府的干预不—定是必要的。

3.产品的流动性

产品的流动性一般是指产品的运输是否方便。如果产品的运输方便,运输成本就低,流动性就大,垄断的可能性就小。因为产品的流动性大,本地的独家企业一旦限产提价以试图牟取超额利润.其他地区的产品就会向本地区流动,增加的供给将使价格下降,竞争会有效地限制企业控制价格的企图,从而抑制垄断。反之,若产品的流动性较差.运输成本较高,其他地区厂家的产品难以进入本地区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本地的独家企业就会具有控制本地市场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的能力。

三、治理垄断的方式

一旦界定了垄断之后,接着的问题是如何治理垄断。

1.向垄断企业征收超额的税收

首先考虑向垄断企业征收超额税收的干预方式。垄断者高价出售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超额利润,若通过税收,向超额利润征重税,乃至把超额利润全部拿去充公可以抑制垄断者控制价格的行为。然而,理论分析告诉我们,这样做虽然会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让垄断生产者赚的钱少一些),但是,对于效率的改进却很有限。如果向垄断企业的利润征税(所得税),垄断者势必谋求税后利润的员大化,在税率既定的条件下,要使税后利润最大化就要使税前利润最大化,产量仍取决于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交点。换言之,所得税不会改变垄断者的生产决策,产出量仍旧低于合理的水平。如果依据垄断企业的产量或销量进行征税(流转税),例如向每一单位产品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这会使得边际成本曲线平行地向左上方移动,其结果特使得企业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交点所决定的产量与合理的产出水平之间的差距更大。可见,用税收方法难以纠正垄断所造成的对产品组合效率的偏离。

2.公共定价(公共管制)

政府可以采用公共管制方式来制止竞争失灵所产生的危害。针对这一目的的公共管制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公共定价(价格管制)、二是反垄断立法。

    公共定价就是由政府根据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规定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企业只能按政府规定的价格销售产品。这时,尽管某种产品只有独家生产者.但它已无法控制价格。只要政府定价适当就能使该产品的产出达到适当的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采用公共定价的方法,政策的关键在于决定适当的价格(了解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价格定的过高,就会使垄断者谋取超额利润的行为实际上得到法律的保护;价格定的过低又会使生产者不能弥补其生产成本,生产就有可能萎缩。实践中,政府往往规定一个能使生产者得到适当资本利润水平的价格。然而,究竟怎样的资本利润率是适当的,如何计算资本,是按原始成本计还是按重置成本计,理论上仍存在不少分歧。此外,政府如果保证企业一定的利润水平,那么怎样才能使得企业去努力降低成本呢?企业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润,会使政府认为利润超过了规定的水平.而将价格进一步降低.这样企业就不会努力去降低成本。

    存在的问题:信息问题;管制者可能以权谋私;企业缺乏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

3.反垄断立法

通过政府立法来保证每一个产品的市场都有足够多的生产者,铲除垄断的根源以维护市场的竞争性。

反垄断立法是由政府通过立法来禁止独家或少数企业控制价格的行为。例如禁止大企业相互串通勾结以操纵市场价格;规定单个企业所能占有的最大市场份额,一旦超过这一份额就视为非法,强制地将这一企业分成若干可以相互竞争的企业;禁止以控制市场为目的兼并等等。这就使得单个或少数企业无法获得控制市场的能力,从而保证市场的竞争。反垄断政策的关键在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的制定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市场控制能力的存在?企业的市场份额如何计算?份额多大才算是违法?生产者数量多到什么程度才能防止少数企业对市场的控制?法律的执行也将会碰到一些困难,大企业之间的勾结活动会采取非常隐蔽的方式,有时甚至只需要相互之间达成默契,要发现违法行为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有了反垄断立法,就会对垄断和操纵市场的行为形成一种威慑力,这将会有助于市场保持竞争。

    内容:禁止企业相互串通.合谋操纵市场价格;规定单个企业的市场规模(份额);禁止以控制市场为目的企业兼并。

   反垄断的困难:立法上和执法上

第三节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

    上一节中我们得出这样的讨论,采用反垄断措施可克服竞争失灵这一市场缺陷。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反垄断受到一定的制约.当竞争失灵是由成本递减或规模经济引起时,反垄断就会与效率相冲突。

    竞争失灵有时与成本递减相联系。在一般的产业中,生产往往处在成本递增的阶段上,也就是说,随着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出所要追加的成本就越高,即边际成本递增。当边际成本超过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也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然而在有的产业部门中,产品的边际成本很小,在现有的需求水平上还未出现边际成本上升的情形,这时,产品的平均成本就会随着产出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这就出现了成本递减的情形。

一、自然垄断

成本递减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越是集中,产品的成本就越低。从生产效率的要求来看,这就要求这一产业应采用集中的生产组织形式,由一个企业来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由于产出量越大,成本就会越低,大企业就会以较低的成本淘汰和兼并小企业,最后形成垄断。在成本递减情况下,垄断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生产效率的客观要求。这种因成本递减而形成的垄断被称为自然垄断。

1.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

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非常大.变动成本的比重很小。

自然垄断行业—船只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非常大,而变动成本的比重很小。这就是说,这些行业  般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例如铁路运输需要铺设铁轨,购旨机车和车辆,这些构成了运输成本的主要部分。一旦有厂铁路设置,增加运输量并不会形成多大的追加成本。又如,生产和提供自来水和煤气的主要投资是铺设地下管道。一旦有了供水供气系统,增加自来水和煤气的提供所需的追加成本并不多,产出量越大,平均成本就会下降。

通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异地的同类企业难以同本地的企业展开竞争。

第二,自然垄断通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也就是说,异地的同类企业难以同本地的企业展开竞争。例如,异地的汽车厂或服装厂一般来说可以与本地的汽车厂或服装厂展开竞争,因为产品可以在不同地区间流动,但异地的自来水厂、煤气厂则通常不能与本地的自来水厂、煤气厂竞争,因为—地区的供水和供气毕竟要依赖于本地区的管道系统。产品在异地间流动的高成本足以抑制竞争。

2.自然垄断的效率损失

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这种垄B9f不易受到竞争的压力。由于这类行业通常需要大量资本,其中较大部分将成为滞留成本,因此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很大。同时,这类行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异地企业无法与之相竞争。这就使得自然垄断企业可以利用其对市场的控制力.以社会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身利益。

3.自然垄断的治理

(1)分割或限制企业规模

用反垄断措施以分割企业,或限制企业规模,造成多个企业竞争的局面就会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从而偏离生产效率。图中是独家生产的平均成本曲线,它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假如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全部由这一家企业生产,数量为100,成本为c1;若由两家企业生产,每家生产50单位,成本为c2;着四家企业生产,每家生产25单位,成本为c3。从生产效率来看,独家生产成本最低,企业数量越多,生产成本就越高。在现实生活中、每家每户通常只有来自一个自来水公司的水管,对于自来水的消费者来说,自来水公司是个垄断者,消费音只能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由于不存在竞争,生产者就有可能操纵价格以侵犯消费者的利益。但是,要用竞争的方法来取消垄断,社会将付出极高的代价,这意味着在同一个地区要有若干个足以能够形成相互竞争的自来水公司,每个公司都要有自己的供水管道,每个用户家中要有不同公司的供水管,以便让消费者进行选择。而这么多供水管道所完成的任务是一套供水管道就能完成的事。

因此:反垄断不是治理自然垄断的良策 。

(2)公共定价:

采用公共定价或公共生产来纠正垄断所造成的弊端被认为是较为可取的。

采用公共定价方法的主要好处是不需要政府进行投资,政府不必承担监护资产的责任,除了规定企业产品的价格之外,政府无需承担经营管理上的责任,所有这些责任都由私人投资者自己去承担,政府干预所花费的成本较小。公共定价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自然垄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仍在私人手里,政府不易掌握企业生产方面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合理地制定价格是至关紧要的。企业会利用它的信息优势夸大成本;以使政府制

定的价格有利于企业得到更多的利润,企业也可能人为地限制产量,造成供不应求,迫使政府提高价格以限制需求。这就是说,价格管制可能因信息的不对称——政府所掌握的信息不如企业所掌握的信息——而失效,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则是因为政府是生产的局外人。

(3)公共生产:

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就是让政府成为自然垄断企业的所有者。这样,政府就可以直接掌握生产的信息.并以社会利益为目标来作出生产决策。公共生产本身并不足以保证自然垄断企业会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要达到这一目标政府仍必须规定企业的产品价格,而不能让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行决策。政府还必须有能力对企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生产效率。然而,集中化的管理往往使得企业缺乏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以至使生产成本较高,而给企业以自主权往往会激发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使得资源配置背离效率原则。

不论采用价格管制还是公共生产的方式来解决自然垄断问题都可能产生一些困难,然而,由于自然垄断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并不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只是个别局部上的问题,一般来说,它不会过多地超越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干预所弥补的市场缺陷通常超过它所带来的政府缺陷。这一点可由各国的实践得到证明。几乎在所有国家中,类似于供水、煤气、供电、邮电、通讯等自然垄断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公共生产或价格管制的方式,尽管较多地采用公共生产还是较多地采用价格管制仍然因各国的具体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总之,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垄断是政府对生产进行干预的核心领域,是政府有理由参与生产的首选目标。

二、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的区别

(1)导致成本下降的原因不同;

自然垄断的成本递减是指在既定的企业投资规模基础上增加产出量而导致的成本下降,而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投资规模扩大所引起的成本下降。

(2)在固定投入给定的情况下, 产品需求所处的阶段不同;

在固定投入给定的情况下,对自然垄断产品的需求处在成本递减的阶段上,而对于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产品的需求则有可能处在短期边际成本递增阶段。

(3)市场竞争的地域限制不同

自然垄断的市场通常受到地域的分割,异地同类企业的竞争从生产技术上来说是不经济的,而规模经济并不排除在异地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竞争通常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问题:企业规模越大越好吗?

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规模经济会转化为规模不经济,就是说,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使成本上升,从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的情形。

 因为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个合理的限度之后,靠扩大企业规模而节约的生产费用大多会被企业内部的非效率所抵消,企业内部各部门或个人的积极性会受到抑制,管理层次增多,官僚主义、繁文缛节滋生,对生产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者陷于烦琐事务之中而无力对全局性问题进行决策,至使生产效率下降。

2.治理措施

对于因规模经济所造成的竞争失灵,政府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呢?

(1)消除地区间竞争的行政障碍,促进地区间竞争,扩大统一市场容量。

对于那些因规模经济使得在某一地区内形成单一或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区域市场的情况,政府可以通过消除地区间竞争的行政障碍,促进地区间竞争,扩大统一市场容量来达到抑制垄断的目的。例如,某一企业的规模达到了可以满足某一地区内对之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由于规模经济,这一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成本较低.这使得这一地区其它生产同类产品的小企业放淘汰.因而在这一区域内不存在与之相竞争约企业。如果这一

地区处于封闭状态,外地产品不能进入本地市场,那么这一企业就会具有操纵本地市场价格的能力。若政府采取措施,消除好地区间竞争的行政障碍,就会引起外地规模与之相当的企业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垄断就会被打破。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类的规模经济就不会形成竞争失灵,因为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产出水平相对于全国巨大的需求来说仍然较少.仍会存在多个企业相互竞争的局面。

(2)加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消除国际竞争的障碍。

倘若某些行业的规模经营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一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就可以满足全国的需求,从而具有操纵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有助于抑制垄断力量,外国竞争者的存在将迫使国内企业按边际成本定价,并努力去降低成本,这样就可以便国内市场保持竞争。在现实中、规模经济几乎不可能达到排斥国际市场竞争的程度。换言之,只要能够消除国际竞争的障碍,规模经济这一因素所能造成的市场失灵就会十分有限。

(3)禁止相互勾结操纵价格,进行价格管制,公共生产等。

    在某些场合,为了保护民族工业而不能放弃贸易保护,对于那些因规模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垄断地位或具有控制市场能力但又一时不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可采取多种限制性干预措施。若在这些领域中只存在少数大企业,可实施禁止相互勾结操纵价格的反垄断措施;对于独家垄断可对之进行价格管制;对这一行业实行公共生产也是可选择的一种方案,但需将这一方案与其它可选择方案的利弊作仔细的权衡、以确认在

这种场合公共生产确实优于其它方案。

第四节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有效运行的—个前提条件是所有当事人都具有充分信息,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一冲情况,当事的一方具有较多的信息.而另一方则信息较少,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有多种情况。例如,企业比政府更多地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这就会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这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形,而本节要讨论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这种市场缺陷的治理方法。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生产者由于专门从事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他具有较多的有关这—产品的专业知识,他很清楚地知道生产这一产品使用了怎样的原材料以及它的成本,他很了解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情况以及这一产品的市场行情,而消费者则一股不具备产品的专业知识,即使是某种产品的专家,作为消费者他也只了解这一种产品,而不可能具有他所需要的所有产品的专业知识。消费者在购买时能观察到的只是产品的外观,但对其内在质量却知之甚少,与生产者相比,他对产品市场行情的了解不够清楚。由于私人生产者以自身利益为行为目标,他就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短斤缺两.乱开价。这样就会造成效率损失。

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式

(一)市场化的解决办法

1.商家自律

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克服这种效率损失的能力,竞争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为消费者服务并使其满意是与生产者的利益最大化目标相一致的。

企业间的相互制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2.行业协会

    各类行业都有其相应的协会,各协会的章程和规定都会起到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

(二)公共管制

1.信息管制——政府制定法规要求私人生产者公开产品的有关信息

2.质量管制——政府针对各种不同类别的产品制定技术和质量标准

3.资格管制——政府针对各种不同行业制定生产者资格标准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公共管制,即由政府通过有关法律,并通过其执行机构审核生产者的资格,要求私人生产者公开产品的有关信息,禁止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严惩短斤缺两、乱开价以获暴利的违法行为。用公共管制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较之公共生产来说是一种较为方便和有效的办法。

    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公共管制的方法来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工作有所加强。生产者首先要受到资格审查,看他是否有能力从事某一行业的生产经营。在得到批准之后方可开业,产品包装要求公开生产者、生产日期、产品所含成份、有效期,商品要求明码标价、一些难以鉴别其功效和质量的产品要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才能生产,销售。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交易的规范化,—定程度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公共管制可能出现的问题

公共管制所产生缺陷可能会大于他要纠正的市场缺陷

1.政府机构的低效率

公共管制所花费的成本高于履行这一职能的必要限度

2.管制者的偏好缺陷

管制者的判断失误,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其好(坏)的方面,误导消费

3.以权谋私

管制者利用所掌握的权力为私人利益服务

第五节  外部效应

一、市场化的解决办法: 科斯定理

市场交换是以产权的明确界定为基础的,任何交换的前提是交易双方都承认对方的财产所有权。

外部效应使得市场失灵是因为有些事的产权归属没有被确认。如果社会确认企业无权对他人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那么受到企业外部成本影响的那些人,就有权向企业索取他们出让自己权益的价格。只要这一价格等于边际外部成本,这种外部成本就全部由企业来承担,从而被内部化。如果社会认为企业有权不承担外部成本,那么受到企业外部成本影响的人为了免受这一影响,可以出价换取企业减少或消除这一影响的行动。这时,这部分成本就由企业以外的其他人来承担。一旦产权明确,任何行为所产生的好处或坏处就会有一个价格,就像所有其他产品一样,价格会将资源引向效率。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产权是否有明晰的归属。只要有明确规定,价格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认为,在处理客观外在性或公共商品问题时,通常并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政府行动。即不需要税收、补贴等手段,也不需要公共措施,只要财产权有明确规定,价格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定理的应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外部效应涉及的当事人很少

2.这种外部效应具有一定的可排斥性

二、外部成本:由外部负效应产生的社会成本

(一)治理措施:

1.比古税

政府可按生产者所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大小向企业征税。

   (1)向单位产品征收给定的税额,税额的大小由边际外部成本确定

   (2)直接向外部成本本身征税,按排放的有害物质的数量来征税

2.公共管制

对生产者的行为作出某些限制。如:规定这类企业的产量,或污染物的排放量等。

三、共同资源问题

共同资源问题可通过使用权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如拍卖许可证

例如:在某一捕鱼区域,政府可限定捕区船只,只有得到政府许可的船只才能进入这一区域进行捕鱼,许可证可采用招标的方式发放。

四、产业的互补性

产业的互补性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双向影响。

解决的办法:一体化 (产业重组)。如,养蜂与果园合并、化工厂与食品厂合并等。使原来的外部效应成为一个统一体的内部效应。

第六节  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从体制上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另一种是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

一、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

1.马克思的设想

将所有生产资料公有化,使所有企业都成为公共企业并听从政府计划的统一安排。在这种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体制中,每一个企业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都由计划规定,企业成了车间,整个社会成了一个大企业。

2.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能否解决信息失灵(盲目性)问题?

我们在第二章已阐述政府信息失灵的基本原因,因此用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去代替私人生产只是以一种信息失灵替代另一种信息失灵。

二、市场竞争中的公共生产

政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定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1.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能否解决盲目性问题?

2.公共生产影响效率的特殊因素

(1)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结论:大规模的公共生产为垄断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2)社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结论: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弱化:——自己管自己不行。

(3)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结论:政府切勿轻易介入生产领域。

讨论: 公共生产的适当范围?

科斯先生认为,在处理客观外在性或公共商品问题时,通常并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政府行动。即不需要税收、补贴等手段,也不需要公共措施。只要财产权已经存在,就无须改变这种权利的强烈政策。

本章内容提要:

 1.生产过程中的市场缺陷主要表现有垄断、外部成本、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生产者的盲目性。

  2.垄断会造成效率损失。公共定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垄断在产品组合效率方面的损失,但不足以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3.生产中的外部成本会使有关产品的产量偏离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

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造成效率上的损失。尽管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政府的干预仍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干预的程度和方式。

5.生产者的盲目性会使产品组合效率以及生产效率带来损失。

本章基本概念:

垄断    自然垄断    克斯定理    庇古税    信息不对称    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

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    公共定价    价格管制

本章思考题:

1.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市场缺陷,政府可通过哪些方式来干预生产?

2.怎样鉴别垄断?怎样治理垄断?

3.什么是自然垄断?有何特征?

4.如何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5.假定某种产品处于垄断市场中,它的需求曲线为P=—aQ+b,边际成本曲线为P=cQ + d ,求垄断的效率损失。如果政府打算通过价格管制的方式来消除这一损失,规定的价格应为多少?

6.假定某种产品处于竞争市场中,该产的的需求曲线为P=一aQ +b,边际成本曲线为P=cQ+d,外部边际成本为E=eQ,求外部成本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如果政府打算通过向每一单位产品征收一个给定的税额的方式来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这一税额应为多少?

第六章  政府与分配

本章的基本思路:主要讨论政府用哪些方式进行收入再分配,以及不同的方式会对收入份配以及资源配置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问题:公共提供与收入再分配;公共生产与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第一节  政府收入再分配方式的选择

政府对社会的收入分配进行干预可以有多种形式,公共提供,公共生产以及税收——转让支付制度都可能成为收入再分配的政策手段,本章从这三个方面对收入再分配的形式进行分价。

一、通过公共提供进行的收入再分配

 公共提供即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并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

公共提供即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并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公共提供通常具有收入再分配意义,这是因为各人所交纳的税与他从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好处通常是不对称的.有的人缴纳的税可能会大于他从政府公共提供中所得到的好处.有的人则可能相反。这样,公共提供就意味者将一部分人的部分利益再分配给了另一部分人。这个公共提供过程就会使得有人得益,有人受损。这就改变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或福利状况。

假如政府提供某项公共产品,但是各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不同的。假定甲认为该项公共产品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为50元,乙认为这项公共产品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是20元,那么这项公共产品给甲乙两人带来的利益就可以用他们各自的支付意愿来衡量、分别为50元郡20元。这时在收入分配上(保持中性)的税收政策是向甲征收50元的税,向乙征收20元的税。然而在实践中政府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人们无需付款就可以消费,因此甲乙两人的偏好不可能通过他们的购买行动表现出来,政府向各个人征的税通常与他们各自从公共产品中的得益不相—致,这时公共提供就包含着一定的收入再分配因素。

公共提供过程的收入再分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1.税收政策

税收收入主要是从哪里来的,那些人负担的多,那些人负担的少,是否通过税收课征而使得贫富差距有所缩小

2.公共支出项目

政府花了多少钱,受益人是谁,支出项目所产生的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布的

二、通过公共生产进行的收入再分配

公共生产是以政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进行的生产。

1.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的一种管理形式是集中的计划体制。它通常意味着社会上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并通过政府的指令性计划来组织生产。我们已经讨论了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的低效率问题,由于政府信息失灵或决策失误,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将产生巨大的效率损失。从分配的角度来看.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具有分配上平均化趋势:尽管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在个人收入的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原则(这意味着各个人的收入仍是有差别的),但从实践的结果上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却构成了这—体制的重要特征。

2.市场化的公共生产

市场化的公共生产,让每一个公共企业象私人企业那样.具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用市场竞争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效率通常会较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有所改善。这一点已从我国和其它一些国家改革的实践得到证明。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它能达到私人生产条件下同等的效率.同时又在收入分配方面有所改进。利润归社会全体成员共享,其余部分则按各人所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这里,市场化的公共生产能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在于保证利润归社会所有而不被任何个人侵蚀。

目的: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化、创造的利润归全民所有,解决贫富不均问题。

三、通过社会保障进行的收入再分配

政府通过某种方式将社会的一部分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再按一定的标准和规定将它转移给社会的某些成员。这种方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其影响如何取决于政府如何制定社会保障体系的收入和支出政策。这种收入再分配方式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从性质上再加以区分,可以分为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险。

1.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纯粹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力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是一种依靠政府行政权力强制实行的收入再分配,它具有纯粹的转让支付性质。

2.强迫储蓄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强制地要求社会成员将其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便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

3.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规则在存在风险因素条件下发挥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目的:通过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保障社会每一位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目标与选择:

  1.缩小贫富差距

2.效率损失最小化

                    计划经济——公共生产

3.不同的选择    

                    市场经济 ——社会保障

公共提供 

第二节  公共提供与收入再分配

    公共提供即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并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公共提供通常具有收入再分配意义,这是因为每人所交纳的税与他从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好处通常足不对称的.有的人缴纳的税可能会大于他从政府公共提供小所得到约好处.由的人则可能相反。这样,公共提供就意味着将一部分人的部分利益再分配给了另一类人。我们可以从资金的取得和资金地使用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税收方式:资金的取得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收入份配,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税后的收入差距缩小。要实现这一目的,应使税收具有累进性。即向高收入者多征税,低收入者少征税或免征税,将所筹集的资金用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生缩小贫富差距。

       例:        收入    税(1)  税(2)   税(3)

             甲    5000     500       500      500

             乙    1000     200       100       50

                            累退      比例     累进

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选择适当的课税对象以及税率结构。一般来说课税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所得,二是商品,三是财产。而比较常见的税率有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两种。

1.所得税

所得税直接以个人或企业的所得为计税依据。所得税可以比较方便的实行累进税率,因此,可以比较有效地达到收人再分配的目标 。

采取累进税率,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2.商品税(流转税)

流转税是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通常采取比例税率,具有累退性。

例:    收入   消费   储蓄    税率    税额   T/I

    甲  5000   3000    2000    10%     300    6%

    乙  1000   1000       0    10%     100    10%

为了使商品税发挥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可行的办法是采用差别税率加强收入再分配的力度 ,但会扭曲产品结构,造成较大的效率损失。

3.财产税

财产税是以财产的价值或数量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向财产征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差距。

财产的数量通常可以衡量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向财产征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人差距。财产税可以分为对财产持有的征收以及对财产转移的征收。

(1)对财产持有的征收

房地产税,一般是对房地产的价值或面积计征。经济境况好—些的家庭房产会相对多一些.交的税也会较多。

(2)对财产转移的征收

遗产税,是对个人一生累积财富的征收,可以比较方便地采用累进税率。由于造成收人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各入所拥有的财富不同,征收遗产税可以避免财富的过度集中,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强有力手段。

注意:

不同的税收方式在调节收入上的强度不同。所得税和财产税通常对收人再分配的影响较为直接,而且调节力度较大。

课征对象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市场结构等因索都会对税负的最终归宿产生影响。

各种税收方式在调节收入分配时都会产生效率损失。不同的税收方式会对资源配置的不同方面造成扭曲。

二、公共产品的提供:资金的使用

    政府将取得的收入免费或部分免费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

我们首先考虑政府将税收收入用于纯公共产品提供的情形;由于公共产品是政府免费向公众提供的服务,而且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因此全体社会成员都从中受益。然而,大家的受益是否一样?哪些人得益较多,哪些人得益较少?

我们可以推测,谁最需要社会秩序,保障财产的所有权不受侵犯?哪些人会对公共设施(例如图书馆和公共休闲场所)、清新的宅气、水质的洁净、环境的绿化给予较高的评价?根据一般的观察,已经达到一定的收人水平,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会对公共产品有较强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即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评价会随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低收入的人最需要的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条件,这些都是私人产品。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非常有限。

从这一观点来看,收入越高,对公共产品的效用评价就也高,他们从公共产品提供中得到的效用也就越大。

因此,对实现公平目标而言,以赖于公共产品提供是不够的。因为各人对于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最迫切的是保证基本生活需要,而这是公共产品提供无法解决的。

结论:公共提供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比较有限。

三、混合产品的公共提供:——讨论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它的一部分效益是内部化的,为购买者个人所专有,另一部分效益是外部化的,对社会其他成员会产生影响。

    从效率角度看,这种产品应采用混合提供方式。外部效益部分政府出钱——政府通过税收方式补偿;内部效益部分个人出钱——个人支付使用费方式补偿。

外部成本通过税收的方式来补偿,内部成本则由这一产品的直接消费者支付使用费的方式来补偿。两种方式补偿的比例应由内部边际效益与外部边际效益之比来决定。

若要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

(1)收费标准应低于内部边际效益

政府出的部分大于外部边际效益,个人所出的部分小于内部边际效益。

(2)该产品能为社会公平的享用

在这一产品的消费者中,低收入者所占的比例高于这些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在提供混合产品时,一定要考虑消费者主要是谁。

从收入再分配的目标来说,重要的是必须确信这种按低于消费者内部边际效益定价的项目是可以为社会一般公众平均享用的,或者这一项目的消费者主要由低收入者所构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政府支出所产生的利益主要由1中、高收入者所获得。而真正需要得到社会帮助的低收入群体从中得到的利益就会很有限。这也是—种再分配,但与公平目标相违背。然而.不是所有项目都能为社会公众普遍享用。

    高等教育: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通常只是一小部分。如果这项服务以较低的标准收费或者免费提供,大部分成本成全部成本要依靠税收来补偿的话,从分配方面来看,就需要分析政府花的这笔钱主要受益者是谁,再大学生中由多少来自低收入家庭,他们在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是高于、低于还是等于低收人家庭在社会家庭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了解这些,我们才能认识该项目的公共提供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并对它的公平性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例:高等教育

     人口分布        农村        城市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70%        30%          

若:接受高等教育     70%        30%          中性

若:接受高等教育    低于70%   高于30%       累退

若:接受高等教育    高于70%   低于30%       累进

四、私人产品的公共提供——私人产品的部分公共提供:价格补贴

这种方式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取决于政府补贴的是什么产品。如果补贴的是收入需求弹性大于1的产品,那么收入水平越高的人所得到的补贴占其收人的比例就越大,而低收入的人所得到的好处占其收入的比例就越小;补贴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于l时的情况则相反。

然而,不管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如何,对私人产品的补贴从公平目标来看都是效果欠佳的。为了使低收人家庭得到一定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也要使中高收入家庭得利,因为他们也会购买政府给予补贴的严品。这样就使得政府的一部分支出用于并不特别需要帮助人。因此,要帮助低收入者的最佳办法是直接对低收入者进行资助。政府的这种支出针对的是社会特定群体,而不是对社会一般公众,因而区别于公共提供,我们将这种方式归于社会保障。

第三节  公共生产与收入再分配

一、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

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思想包括两个目的:

     ——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克服生产者的盲目性)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公平(私有制是造成不公平的根源)

在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体制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以及为谁生产全部由计划决定。 在这种体制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只是体现为劳动能力的差别。在这种体制中,高积累被认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民收入给定的条件下,积累越多消费就越少,其结果必然导致个人收入分配的平均化。

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所达到的公平程度是其他方式所不能企及的,但另一方面.它对效率的损害也极为严重。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在达到公平目标的同时会付出过于沉重的效率代价。

二、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的另—种方式是赋予公共企业自主权、让它们像私人企业—样自己来决定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分配企业的税后收入。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它兼有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的优点。利润动机会使企业尽力降低成本,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从而实现效率;另—方面,由于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利润可以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从而实现公平。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它在实现效率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讨论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市场条件下公共生产的特点是决策权的分散化。各级掌握公共资产管理权的个人具有一般个人的共同特点 。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他们通常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使自己享有较大的份额 。

收入分配不公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公共资产和公共收入分配的监管能力。政府监管能力有限的一个原因是信息不灵。公共生产管理体系中任何一个层次的监管者都不具有真正的资产所有者的身分,他们与被监督的对象一样可能发生以权谋私的行为。

结论:通过公共生产去实现公平分配,不是一种好办法。

第四节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一、社会保障与人际分配

政府调节收人分配的另一种方式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运用税收——

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达到收入再分配的目的能避免通过扩大公共提供和公共生产来达到这一目标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1.收入差距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造成收人分配差距过大,使得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发生困难有三个主要原:

  (1)各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天然禀赋

  (2)个人偏好的不同——偏好(选择)

  (3)不可预见的因素——运气(每个人面临的不确定性)

2.解决的办法

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原因,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因此,计会保障体系一般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成分,即社会救济、强迫储蓄和社会保险。

(1)社会救济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向高收入者征收社会保障费,高收入者必须按政府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障费,社会保险费的缴款具有强制性相无偿性,然后再将这一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低收入者可以不付任何代价取得一笔收入。

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他们可以不付任何代价取得一笔收入,这种调节收入分配的方法称为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让高收入的人去保障低收人的人的生活。社会救济是一种依靠政府行政权力强制实行的收入再分配,它具有纯粹的转移支付性质。

A.再分配强度

社会救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取决于征收的社会保障费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累进性以及对低收入者的保障水平。收费的累进性越强,保障水平越高,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就越大。但另一方面,调节的力度越大就越背离市场分配的规则、效率损失也就越严重。

    B.救济的形式      货币救济

                       实物救济

在救济金额相同的情况下,现金救济比实物救济达到较高的效用水平。在到达相同的效用水平条件下,现金救济比实物救济花费的支出较少。该结论的前提有二:

其一,实物救济过量。

    若实物救济的量是必要的,则实物救济并不会比现金救济低效。

    其二,消费者的偏好合理。

    若用救济金去抽烟、酗酒,而不用于政府认为最该花的方面,那么这种效率损失就不存在。 因为,效率是以合理的偏好来定义的。另外,不能将救济的物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易。

在社会救济的公平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使效率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如果我们认为低收入者的偏好是合理的,那么直接的货币转让支付比等量价值的实物转让支付效率更高。例如,一个接受救济的人愿意接受100元现金还是价值100元的大米。在一般情况下,他合更乐意接受现金,因为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来使用这笔救济。他可能会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大米,另一部分购买面粉、小米或其他生活必需品。总之,采用现金救济的方式保留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只要他的偏好是合理的,他所做出的选择给他本人带来的满意程度,或者福利水平,总是优于别人替他做出的选择。政府同样给予价值100元的救济,采用不同的方式会对接受救济者的满意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满意程度较低的那种方式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2)强迫储蓄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强制地要求每一个人将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储蓄起来,以便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实质是让每个人去保障自己的生活。

强迫储蓄不具有收人再分配含义。但是,相对于用救济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强迫储蓄可以避免让相同收入人群中的理智个人被迫救济那些做出不当选择的个人。从这一点来看,它有助于实现公平。

(3)社会保险

为了防止社会成员在现在与未来的安排上选择不当而造成的贫困现象,政府强制地要求社会成员将现在的一部分收入存入政府的社会保险账户,并为之管理这笔资金以供未来使用。

实质是让低风险的人去补贴高风险的人。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有收入再分配的含义。

社会保障体系通常是社会救济、强迫储蓄以及社会保险三种成分的某种混合。混合的方式,即各种不同成分所占的比例,决定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强弱,以及它对效率的影响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再分配功能取决于各人的支付与其得益的背离程度。在社会救济中,支付与得益是完全背离的;在强迫储蓄中,各人的支付与得益是完全对等的;在社会保险中.各人的支付与得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是完全对称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越强,对效率目标的损害就越大。社会保障体系应兼顾效率和公平两个目标,合理地组合这三种收入调节方式。

人际分配与制度设计:

             统筹帐户与个人帐户的比例

           社会救济                    强迫储蓄

         100%统筹帐户              100%个人帐户

          对效率影响大               对效率影响小

政策空间:两极之间,点选择在哪里决定着再分配的强度

二、社会保障与代际分配

1.现收现付制

(1)制度特征:下一代人承担了本代人的养老金

(2)代际影响

谁是受益者?养老保险初创时期已退休或接近于退休的人是受益者.他们没有或者只是缴纳了较少的养老保险费,但却享受了退休后的养老金。

谁是受损者?一时还很难确定。以后各代人只要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与他们退休之后享受的养老金相称,只要这个过程不中断,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损失。只有在养老保险停止运行时,已经退休或者接近于退休的人才会受到损失,他们在工作期间缴纳了养老保险费,但却无法享受养老金。

2.完全基金制

(1)制度特征

用本代人自己的养老缴款来支付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

养老基金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在一段时期内各代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要大于他们在退休时得到的养老保险金。这样,在每一时期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结余,结余的累积将形成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就从现收现付制逐步转变为部分基金制。当基金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以实现用本代人自己的养老缴款来支付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而后代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就可以积累起来,以支付他们退休时的养老金。这时,部分基金制就转变为完全基金制。

(2)代际影响

养老基金初创时的退休者是收入再分配的受益者,在实现完全基金制之前的各代人因承担了前代人的养老金而付出了代价。

3.从现收现付制到完全基金制

   (1)变卖公有资产来补充基金

   (2)每代人的缴款大于其本身的福利,每代人有一点盈余,直至平衡。

支出的针对性比较:现金补贴只给目标群体,价格补贴人人享受。

结论:在被补贴者的偏好合理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针对穷人直接进行现金补贴。

本章内容提要:

 1.政府政策通常都具有收入再分配效应,本章从公共提供、公共生产和社会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分析政府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2.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税收的方式。累进性的税收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所得税和财产税能够设计累进的税率,可以比较有效的实现公平目标。消费品的课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低收入者用于消费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可能高于高收入者,因此通常具有累退性。

  3.由于高收入者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通常比低收入者大,因此,提供公共产品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取决于税收的累进性与公共产品的收入边际效用弹性之间的关系。

  4.混合产品以及私人产品的价格补贴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些产品的消费对象。

  5.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可以实现公平目标,但在效率方面的代价过于沉重。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是否能够实现公平目标取决于公共资产和收入是否能为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6.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公平目标的重要方式。

本章基本概念: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济    强迫储蓄    社会保险    现收现付制    完全基金制

本章思考题:

1.政府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影响收入分配?

2.为什么在税收是累进的情况下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仍然可能是中性的.或者是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

3.社会救济、强迫储蓄和社会保险分别针对的是哪些市场缺陷?这三种方式在政策有什么特点?

4.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有什么区别?从现收现付制向完全基金制的过渡对收入分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七章   税收概论

本章的基本思路:本章主要阐述税收制度的要素,并由这些要素展开税收的分类。简要介绍税收的一般原则。

本章的重点问题:税收要素;税收分类;税收的原则

第一节  税收要素与税收的分类

税收制度由各种税收要素构成,税收要素的具体规定决定了税收的具体形式。税收要素指的是构成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它说明谁征税,向谁征,征多少以及如何征。

一、课税权主体

课税权主体是指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收入的政府及其征税机构,它说明谁征税。按课税权主体的不同,税收可划分为以下两类:

1.本国税与外国税

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课税权主体,但一国的课税权在客观上受该国政治权力所能达到的范围的制约。以地域作为课税权行使范围被称为属地原则,以人员作为课税权行使范围被称为属人原则。

2.中央税与地方税

中央税是以中央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一般指由中央立法,中央税务机关进行管理,为中央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来源的税收。地方税是以地方各级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它由地方政府立法,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为地方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来源。

二、课税主体

课税主体有法律上的主体与经济上的主体之分。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也称纳税人按照纳税人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以下两类:

1.对自然人的课税与对法人的课税

前者是对自然人征收的税,后者是对在法律上具有独立地位的经济实体征税的税。

2.买方税与卖方税

卖方税是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处于出售方地位的税收。买方税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纳税人处于购买者地位上的税收。

三、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是指课税的标的物,它表明政府向什么征税。课税对象可以分为三类:所得、商品和财产。

(一)所得税

所得税(income tax)是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根据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不同,可以将所得税区分为综合所得税和分类所得税两种。

1.综合所得税(general income tax)以各类所得的总和为计税依据。

2.分类所得税(classified income tax)是按照各种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计征的所得税。

(二)商品流转税

商品流转税(commodity tax)是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1.商品流转税可根据计税依据分为周转税和增值税

(1)周转税(circulation tax)是以商品的交易额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增值税(value added tax,VAT)是以商品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

2.商品流转税可根据其课税对象范围的大小分成一般商品税和特定商品税

一般商品税(general commodity tax)是指对所有商品课征的商品流转税。特殊商品税(specific commodity tax)是对某一类商品进行课征的商品流转税。

(三)财产税

财产税(property tax)是以财产为课税对象,根据财产的数量或价值课征的税收。对财产的课征可分为两类:

1.对财产持有的课税,即对一定时期内个人、家庭、企业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价值进行课征。这类税收还可视其课税对象范围的大小分为一般财产税与特殊财产税。

2.对财产转让的课税,即在财产所有权发生变更时,对转让财产的数量或价值进行的课征。对财产转让的课征有两种税收形式1)赠予税(gift tax)以及2)遗产税或继承税(legacy tax or inheritance tax)。

四、税率

税率(tax rate)是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在课税对象确定之后,税率的高低决定了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

1.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1)名义税率就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

(2)实际税率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

2.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

平均税率是纳税人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率。边际税率是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纳税人所纳税款的变动额与课税对象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即最后一单位课税对象所适用的税率。

3.按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1)比例税率(proportional tax rate)是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是把课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

(3)累退税率(regressive tax rate)是边际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加而递减的税率。

4.比例税、累进税和累退税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定义。一种是以税率的性质来定义,另一种标准是以纳税人所承担的税额与其收入的比例关系来定义。

五、计税单位

计税单位就是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按照课税对象的计税单位,税收可分为

1.从价税(ad valorem tax)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从量税(specific tax)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六、课税环节

课税环节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环节,它规定了征纳行为在什么阶段(时候)发生。根据课税环节的分布数量,税收又可划分为单一环节的税收和多环节的税收。

1.单一环节的税收是指在商品和收入的循环中,只在某一个课税环节上进行课征的税收

2.多环节的税收是指在商品流转或收入形成和分配过程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进行课征的税收。

七、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是整个税收制度的总体结构,它表明各类税收在整个税收中的相对地位。以课税对象的分类来考察税制结构,可以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两个基本类型。

1.单一税制是指以某一类税收构成的税制结构。

2.复合税制是多种税收并存的税制结构。复合税制又可分为三种:一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的复合税制,二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的复合税制,三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的复合税制。

第二节 税收的原则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确实、便利与最少征收费。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第一,财政收入原则。税收应能取得充分收入,且有弹性。第二,国民经济原则。选择适当的税源与税种。第三,社会公正原则。税收应普通、平等。第四,税务行政原则。税收要确实,征收费用最少,且便利纳税人。

一、税收的效率原则

(一)充分且有弹性

1.充分是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裕的资金,保证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税收的充分与否取决于它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改进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配置效率。

2.有弹性是指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

(二)节约与便利

1.节约就是要求税收尽可能地减少征管成本;

2.便利就是要求税收制度能方便纳税人,尽可能地减少缴纳成本。

3.税收的节约与便利原则有时会与税收的其他原则发生冲突。它需要以社会的福利为准则,与其他各项原则相权衡。

(三)中性与矫正性

税收的中性与校正性原则强调私人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组合效率。

1.税收的中性是指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不同的生产要素收入,不同性质的生产者的课征,应采取不偏不倚、不抑不扬的税收政策,使不同产品、服务、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能反映其相对成本,保持市场自发调节所能达到的资源配置效率状态。

2.在应税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存在某些市场缺陷的情况下需要首先通过税收对这些产品的资源配置进行校正,然后才能用中性的税收进行征收。这就要求税收对某些私人产品进行特别的课征,以矫正市场缺陷,即税收的矫正性。

3.要使税收有助于实现效率目标,关键在于合理地划定中性原则与矫正性原则的适当范围。        

二、税收的公平原则  

普遍接受的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1)横向公平是指税收应使境遇相同的人交纳相同的税

(2)纵向公平是指税收应使境遇不同的人交纳不同的税。

(一)受益原则

1.受益原则认为各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公共服务活动中获得的利益相一致。

2.受益原则的税收在收入分配上是中性的,即不改变市场分配所形成的分配格局。

3.受益原则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确认每一个人从政府提供的服务中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情况下,按受益原则征税是不可行的。在各人的受益能够识别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用税收来代替使用费,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受益原则。

(二)能力原则

1.客观说:应以能客观地观察并衡量的某种指标来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依据。

在采用怎样的指标为衡量标准上有三种主要看法:1)以收入作为衡量各人纳税能力的指标,2)以消费为衡量各人纳税能力的指标,3)以财产为衡量各人纳税能力的指标。

2.主观说:应以各人的福利来作为衡量支付能力的标准。所谓福利就是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或满意程度。主观说为纵向公平提出了理论依据。

对于该如何对待不同境况的人主观说有三种主要观点:1)均等牺牲(equal sacrifice):每个人因税收而造成的福利损失应该相等。2)比例牺牲(proportional sacrifice):每个人因税收而造成的福利损失应与其税前的福利成同一比例。3)最小牺牲(minimum sacrifice):各人因税收而造成的福利损失之和应该最小化。                        

本章内容提要:

 1.税收制度由税收要素构成,包括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课税对象、税率、课税环节、计税单位以及税制结构。

 2.好的税制制度应有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税收应是充分、有弹性的,能够使社会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配置实现产品组合效率;税收应是节约的、便利的,以满足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率;税收一方面要避免对市场的扭曲性影响,另一方面又要对存在显著市场缺陷的产品进行矫正,实现私人产品之间的组合效率以及市场效率。

  3.好的税收制度应该是公平的,然而人们对公平有不同的理解。受益原则认为税收应该按每一个社会成员,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所获得的利益大小,来分担公共产品的成本。能力原则认为要按每一社会成员支付能力的大小来分担公共产品的成本。

本章基本概念:

课税权主体    所得税    商品流转税     中央税     地方税     纳税人      财产税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累退税率     税率    单一税   复合税    课税环节

本章思考题:

1.为了实现效率目标,税收应贯彻哪些原则?

2.亚当·斯密这样阐述他的平等原则:“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国家保护下享得的收入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一个大国的各个人须缴纳政府费用,正如一个大地产的公共租地者须按照各自在该地产上所受到利益的比例,提供他的管理费用一样。所谓赋税的平等或不平等,就看对于这种原则是尊重还是忽视。”斯密主张的是受益原则还是能力原则?

第八章  税收与效率

本章的基本思路:主要讨论不同的税收方式对效率的影响,以及怎样收税才能满足效率准则的要求,采取某种收税方式是否能实现效率;如果不能,它背离效率的程度如何,如何改进。社会经济福利准则要求用效率与公平两个标准来辨别是非。

本章的重点问题: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税收的超额负担的计算;税收效率损失分析

第一节  税收的超额负担

通常,效率存在于成本与效益的比较之中。假定税收总量已给定,在这种条件下研究如何使税收的社会成本最小化。税收的成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税收的征纳成本,二是税收的超额负担。这里只讨论税收的超额负担。

一、税收的超额负担及产生的原因

(一)税收的两种效应

征税会产生两种效应,从而影响个人福利水平,其一是收入效应,其二是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是指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因个人收入发生变化而对个人福利水平所产生的影响。

2.替代效应是指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被称为总额税,它的显著特点足不论纳税人如何改变其经济行为都无法改变其纳税义务。典型的例子是人头税。

税收的替代效应说明个人因税收而导致的福利损失(包括收入效应引起的和替代效应引起的),要大于政府收到的税收(因为若将政府征到的税返还给个人,个人仍存在福利损失),二者之差即为税收所产生的经济的无谓损失,也被称为税收的超额负担。

(二)税收的超额负担

在税后福利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征收总额税获得的税收收入要大于仅对乙产品征收的差别税税收收入。

在税收收入相等的情况下,总额税比仅对乙产品征收的差别税的税后福利水平高。

(三)中性税收与扭曲性税收

1.中性税收:(总额税)不产生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之为中性税收。

2.扭曲性税收:产生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扭曲性税收。

结论:总额税要比区别对待的税收有效率。

问题:既然总额税是有效率的,为什么不普遍开征总额税?

二、税收超额负担的计量——用补偿的需求曲线来计量

(一)补偿需求曲线

补偿的需求曲线是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效应排除掉,使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仅仅表现为替代效应所产生的影响。

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包含着两种因素;一是价格的上升(或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减少(或增加).收入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这是收入效应;二是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使得该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变得相对昂贵(或便宜),消费者减少(或增加)该产品的需求,增加(或减少)对其他产品的购买,相对价格变化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这种影响是替代效应。

补偿的需求曲线与通常所说的需求曲线的区别在于,它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效应排除掉,单独地考虑替代效应的影响。它假定能够给予消费者一笔收入以补偿价格上升时消费者收入的减少,或从消费者收入中拿走一定数额来扣除价格下降时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这样,不管价格怎样变化,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既定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仅仅表现为替代效应所产生的影响。

在考虑对某种特定的产品或要素征税时,如果该产品在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可用一般的需求曲线近似地代替补偿的需求曲线。

(二)税收超额负担的计算

1.供给曲线为水平线(边际成本为常数)的情况下:

税收超额负担是消费者失去的而政府也没得到的额外效率损失。它是因税收改变了相对价格,扭曲了消费者的选择所造成的额外的效率损失,被称为无谓损失,又称为哈伯格三角形。

计算公式:

S=1/2(T??Q)

        T为单位产品的税额

        ?Q为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或:

S=T2/2r

        r 表示需求曲线的斜率T/?Q

     可以看出,单位税额扩大一个倍数,哈伯格三角形的面积就会扩大这个倍数的平方,也就是说,超额负担扩大的倍数要大于单位税额扩大的倍数。

2.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

税前的社会净福利:——ABE

税后的社会净福利:——ABCF

税收超额负担:—— FCE(a)

三、影响税收超额负担的因素

(一)补偿需求曲线的弹性

需求弹性大,税收超额负担大。需求弹性小,税收超额负担小

(二)税率

当税额为T时:S=T2/2r = a     

当税额为2T时:S=4T2/2r = 4a

单位税额扩大一个倍数,税收超额负担就会扩大这个倍数的平方。

拉弗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拉弗提出: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税率的提高会因税收超额负担急剧上升,或者说税收扭曲效应扩大而损害税基,从而不仅不会增加税收收入,反而会使税收收入减少。

四、如何减少税收超额负担,提高税收效率

通过上述对影响税收超额负指因素的分析,就可推断出减少税收超额负担,提高税收效率的三项措施。

1.尽可能采用中性税收政策,避免对相对价格的干扰。

2.尽可能避免采用高税率,将税率和税收收入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尽可能对需求弹性小或无弹性的商品征税(在税收规模既定的前提下)。

这也是英国剑桥大学福利经济学家莱姆齐通过严格数学证明得出的结论,被称为反弹性法则。

反弹性法则表明,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的潜在扭曲效应也就越大。因此,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征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征相对低的税率;若对无弹性或低弹性的商品(如嗜好品、必需品)采用高税率,则将使总体超额负担最小化。

这三项措施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矛盾:

首先,第一与第三项措施之间就存在着矛盾。第一项措施认为应对所有的商品价收单一税率的商品税,即总额税。因为单一税率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会产生税收超额负担。而第三项措施则要求区别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采用不同的税率,以便减少税收超额负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现实中不可能对休闲征税,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总额税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存在的。

其次,这三项措施基本上都违背了公平准则。例如,主张采用不考虑个人经济条件的总额税;再如,强调对需求弹性小(或无弹性)们商品采用高税率,而此类商品大多是必需品,对其征税本身在收入分配方面就具有累退性;而避免高税率措施的受益者则主要是有钱人。显然有失公平。

综上所述,税收的效率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总额税是可能的,则财政收入可以在没有任何超额负担的情况下获得,最优税制只需考虑公平问题。

然而现实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总额税,因此问题就变为如何以最小的税收超额负担来获得既定的财政收入。一般讲,最小超额负担要求税率设计依据反弹性法则,即税率与商品需求弹性成反比例;但是当社会追求收入分配公平目标时,偏离税收的效率准则也是合理的。

第二节  税收效率损失分析

不同税收方式所造成的效率损失(超额负担)不仅在量上有所不同,而且影响的方面也会有所不同。除了总额税之外,现实中的任何税收都会产生扭曲性影响。另一方面.各种税收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会有所侧重,即有的税收方式所形成的主要的扭曲性影响表现在某一方面,而在另一些方面则表现为中性。因此有必要按不同的方面来分析税收的效率损失问题。

一、税收对收入(劳动)与休闲选择的影响

人们的福利水平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

一是收入,它标志着人们所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以及各人所拥有的份额

二是休闲,也就是人们所拥有的空闲时间。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福利水平。在休闲给定的条件下,收入越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也就越高;在收入给定的条件下,休闲越多,福利水平也就越高。

然而,要取得收入就要放弃休闲,要取得收入就要减少休闲。二者满意的组合取决于:

(1)人们对休闲与收入的偏好;

(2)工资率(预算约束线斜率);放弃一定量的休闲时间能取得多少收入

(3)与劳动无关的收入水平资本收入或社会保障收入

决定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是工资率,而决定其位置高低的是与劳动无关的收入水平。

如果一种税收只是平行地移动预算约束线,而不改变预算约束线的斜率,那么它所产生的只是收入效应,不会造成税收的效率损失。如果一种税收改变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就会产生替代效应,即造成税收的效率损失.

怎样的税收会对收入和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呢。对劳动所取得的收入课征一定比例的税,会使税后的工资率发生变化。假定税前的工资率是每小时10元,税率为20%,那么税后的小时工资即为8元,税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替代效应。

向非劳动收入进行课征,而对劳动收入免税不会改变工资率,它只是平行地移动预算约束线,对收入与休闲的选择不产生扭曲性影响。一般所得税的课税基础包括劳动收入,会改变工资率,由此产生的替代效应将使税收出现超额负担。所得税是对名义工资的扣除,而商品税则是对实际工资的扣除。课征商品税将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使得—定量的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减少。从这意义上讲,商品税将改变实际工资率、也会对收入与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税收效应产生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当税收使劳动报酬减少时,即意味着休闲的机会成本从W降为(1一t)W,从而就存在着以休闲来替代工作的倾向。这即是替代效应。另一方面,税收在减少劳动报酬的同时,也就减少了个人购买休闲的能力。如果休闲是正常商品,那么就存在减少休闲的倾向。而休闲的减少即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这即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两种同时存在的方向相反的客观效应。究竟哪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需视具体的纳税人而定。上述分析中的甲属于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的人,而乙属于收入效应占主导地位的人。

二、税收对各种消费品的选择的影响

另外,流转税也会影响人们的劳动意愿。因为流转税提高了商品与服务的价格,这相当于降低了实际工资水平。但流转税对工作意愿的影响不像所得税那么直接,人们可以通过减少当前消费,即减少购买商品与劳务、增加储蓄来逃避或推迟部分流转税。政府从减少税收对劳动的反激励效应出发,在设计流转税时,可以对有助于促进劳动供给的商品制定较低的税率,甚至免税。如保证体力所需的基本食品、劳动服装等,们对用于休闲的商品和服务则可制定较高的税率,如游艇、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

所得税以纯收入为课税对象,各人用税后收入去购买消费品仍面临着原来的相对价格。因而所得税对于消费品之间的选择保持中性,它既不抑制某些产品的消费,也不鼓励另一些产品的消费。所得税不影响对消费品的选择。

商品税以商品为课税对象。对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改变消费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例如.如果对甲产品征收10%的税,对乙产品征收15%的税,甲产品的税负比乙产品轻,甲乙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就会发生变化,使得税收产生超额负担。

对不同的商品都按同一比率课税,税后消费者的预算线仍平行于税前的预算线,对消费品之间的选择保持中性。

因此,商品税要避免超额负担不仅需要有统一的税率,而且必须对所有消费品都课征。

结论:对各种消费品按统一税率征税,无扭曲性影响,否则有。现实中,绝大多数税收对资源配置效率都有扭曲性影响,产生税收的超额负担,只是表现的方面不同。

三、税收对储蓄与投资选择的影响

(一)税收对储蓄选择的影响(税收的储蓄效应)

人们所取得的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而储蓄是为了未来的消费。因此,消费与储蓄的选择也是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

税收的储蓄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现为税收会降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为保证未来的消费)而增加储蓄。即政府课税反而会使纳税人相对增加储蓄。

替代效应表现为税收会减少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或降低了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改变了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比价),从而引起纳税人以消费替代储蓄。即政府课税会使储蓄下降。

这两种效应对纳税人储蓄行为选择的影响是不同的,是增加储蓄还是减少储蓄,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取决于纳税人对消费时间的偏好、税制以及纳税人的经济状况。对当期消费偏好较强的纳税人,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起主导作用,反之,则收入效应起主导作用。累进性较高的税制替代性较强,反之,会产生一定的收入效应。

收入水平低的纳税人,替代效应明显,反之,替代行较弱。

税收主要通过影响利息水平来影响个人储蓄。个人对利息税的反应也是取决于个人是以替代效应为主,还是以收入效应为主。对于以替代效应为主的人而言,由于利息税减少了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因此税收使他们多消费少储蓄;对于以收入效应为主的人而言,税收减少了他们购买未来消费的能力,为了保证未来的消费水平,不得不少消费而更多地储蓄。

所得税的课税基础通常包括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向资本所得课税意味着降低投资的报酬。改变投资报酬率将产生替代效应,使人们倾向于更多的消费,使税后的福利水平与取得等量收入的总额税相比降低,从而形成税收的超额负担。若要避免这方面的超额负担,所得税就只能向劳动所得课征.而对资本所得免税,则整个税率结构具有较强的累退性,因为高收入者通常能获得较多的资本所得。

财产是通过积累形成的,购买财产可视为投资,向财产课征会降低投资报酬率。要避免税收对消费与积累选择所产生的超额负担,就要避免课征财产税。

(二)税收对投资选择的影响(税收的投资效应)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来实现的,即通过对比投资收益与目前消费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可以把投资收益率理解成放弃一个单位的目前消费可在未来得到的消费,投资收益率要大于1,否则就没有人去投资。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也存在两种影响:

收入效应:税收使投资收益率降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以减少当前消费为代价增加投资,即税收对投资产生激励机制。

替代效应:税收使投资收益率降低,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使投资规模变小。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除了通过投资收益率来实现外,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

如折旧扣除问题,若课税时允许的折旧扣除与实际发生的折旧扣除一致,则税收对投资的影响是中性的;若允许的折旧扣除大于实际发生的折旧扣除,即加速折旧,则税收降低了投资的资本使用成本和增加了税后收益,会对投资产生刺激作用。

所得税的征收是否允许纳税人用投资亏损抵消投资收益,即是否允许纳税人用一个时期或一种资产项目发生的投资亏损冲减另一个时期或另一种资产项目取得的应税投资收益,在不允许的情况下,税收会抑制纳税人的风险投资行为,反之,则对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因为,这时政府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投资者的“合伙人”。可见,税收既可能减少纳税人的投资,也可能促进纳税人的投资。结果如何取决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度。

本章内容提要:

  1.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称为税收的超额负担。

  2.补偿需求曲线是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效应排除掉,使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仅仅表现为替代效应所产生的影响。

  3.课征商品税将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使得一定量的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减少。因此,商品税将改变实际工资率、也会对收入与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4.对各种消费品按统一税率征税,无扭曲性影响,否则有。

本章基本概念:

税收的超额负担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中性税收   扭曲性税收   补偿的需求曲线

反弹性法则

本章思考题:

1.税收超额负担是如何产生的?

2.税收超额负担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怎样设计税制有助于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

3.税收对劳动供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样的税收政策有助于增加劳动供给?

4.税收会怎样影响个人储蓄行为?

5.政府应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来鼓励个人与企业的投资行为?

6.假定某应税产品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它的需求曲线为P=-aQ+b,边际成本曲线为P=cQ+ d,政府向每一单位产品征收金额为T的税,税收的超额负担是多少?用你的计算结果来说明:

    (1)税收的超额负担与供求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2)税收的超额负担与单位税额T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本章的基本思路:主要讨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税收对谁有利,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某种税收政策

本章的重点问题:税负转嫁与归宿;竞争市场的税负转嫁与归宿;垄断市场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则是指实际承担税负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法律上的税收主体,负税人是经济上的税收主体。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二、税收负担:

由于税收不具有直接返还性,各经济实体所缴纳的税款与其无偿地从政府得到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对等的联系。因此,从各经济实体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1.直接负担、间接负担

直接负担就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间接负担是纳税人转嫁给他人而形成的税收负担。这里要注意的是同一税款有一部分可以转嫁,一部分不可以转嫁时,可以转嫁的就是负税人的间接负担,不可以转嫁的就是纳税人的直接负担。

2.货币负担、实际负担

货币负担就是以货币来计量的税收负担.它表示负税人因税收损失了多少钱。真实负担是以经济福利衡量的税收负担,它表明负税人因税收而造成的福利损失。本章所分析的税收负担主要指货币负担。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1.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转由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

2.税负归宿:

税负归宿是与税负转嫁密切相关的概念,税负归宿是指税负转嫁的最终归宿点。

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有义务依法纳税,从表面上看,税收负担由纳税人直接承担,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纳税人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转移税收负担,使得税收负担的最终分布变得复杂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体现为税收负担的最终分布,理论上把税收负担的最终分布称为税负归宿。

四、税负转嫁的主要方式:

(一)根据税负运动方向特点可将税负转嫁方式分为三种:

1.前转(顺转)

 前转又称顺转,是指卖方纳税人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的行为。例如,国家向香烟生产企业征收消费税,香烟生产企业通过提高香烟的批发价格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通过提高价格将税负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则通过提高零售价,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  

2.后转(逆转)

 后转又称逆转,是指买方通过降低购买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卖方的行为。例如,上例中的香烟生产企业无法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把税负转嫁结批发商,就转而通过压低烟叶或烟丝等原材料的进货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供应商。

在现实经济中,前转与后转往往同时进行,即纳税人将部分税款通过提高销售价前转,部分税款通过压低进货价格后转。这称为“混转”。

3.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是指在具有长期收益的资产(如土地、房屋)交易中,买主将购入资产在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款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在购入资产的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从而降低资产的交易价格。资产交易后,名义上由买主按期纳税,而实际上税款已通过税收资本化由卖主负担了。因此,税收资本化是一种特殊的后转嫁。 

(二)税收资本化的计算

1.计算资产的税前现值:

 


式中,R1,…,Rn 为资产在n期中的各期收益,r为折现率。

2.计算对资产收益征税后,资产的现值:

 


式中,T1,…,Tn 为资产在n期中各期应交纳的税款

3.计算税收的资本化,即买主后转给卖主的税负:

 


(三)税负转嫁的程度:

1.完全转嫁    

2.不完全转嫁  

3.自己承担

五、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因素

    税负能否转嫁,以及转嫁程度主要取决于产品、服务相要素的供求弹性、价格决定模式、税收的具体形式。

1.税负转嫁和供求弹性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课税由于会破坏原有的均衡关系,因此会使价格发生变动,而价格的变动幅度又取决于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对比关系。

供给弹性是供给曲线上某一点处产品数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即:

 


式中,ES为供给弹性,QS为供给量.?QS为供给量的变动额,P为价格,?P为价格的变动额。

供给弹性指供给曲线的斜率,一般来说,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呈反向运动,即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买方负担,反之则反是。

    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和商品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商品的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技术合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弹性大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当供给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时,不论曲线的斜率如何、供给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弹性都是1。但是在分析税负转嫁时,起决定作用的是供给曲线的斜率,因此这里供给弹性即指供给曲线的斜率。一般来说,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呈反向运动,即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购买方负担,反之则反是。

    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和该商品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商品的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因为就供给方而言,短期内产量对价格的反应能力有限;而从长期看,供给方可通过改变生产计划和固定投入增强产量变动能力,但是在不同行业之间调整固定投入的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技术合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固定投入的调整较容易,而对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投入调整则较困难,因而供给弹性也就相对小。

需求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处产品数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即:

 


式中,Ed为需求弹性,Qd为需求量,?Qd为需求量变动额,P与?P同供给弹性公式中的P与?P意义一致。

需求弹性指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也是呈反向运动,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卖方负担,反之则反是。

    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二是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程度,即该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

在分析税负转嫁时,需求曲线的斜率是关键,因此这里的需求弹性也是专指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也是呈反向运动,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卖方负担,反之则反是。

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二是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程度,即该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

2.税负转嫁与价格决定模式

(1)市场价格模式: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价格由边际效用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决定,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由二者的斜率决定。

垄断市场——垄断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边际成本等于垄断者边际收益条件下决定产量,再根据这一产量上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价格。

    两种定价模式所形成的均衡价格是不同的,从而征税对价格的影响也不一样,税负的转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2)计划价格模式:

    计划价格也反映商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但计划价格更多的是体现国家的价格政策,并且价格确定后一般不能随意变动。

税收难以通过变动商品价格而发生税负转嫁。

 由于税负转嫁主要是由税收如何影响产品服务和要素的既定价格而产生的,因此不同的价格决定模式对税负的转嫁有重要影响。现代国家的价格决定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市场定价和计划定价(或者说公共定价)。在市场定价模式中,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竞争与垄断。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价格由边际效用曲线(即需求线)与边际成本曲线(即供给以线)决定,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由二者的斜率(或者说供求弹性)决定。在垄断条件下,垄断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边际成本等于垄断者边际收益条件下决定产量,再根据这一产量上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价格。可见在垄断条件下是由边际成本收线、边际效用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价格。因此,即使在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即供给与需求弹性相同的情况下,两种定价模式所形成的均衡价格也是不同的,从而征税对价格的影响也不一样,税负的转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计划价格(或者说公共定价)是指商品的价格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虽然计划价格也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但计划价格更多的是体现国家的价格政策,并且价格确定后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因此在计划价格下,税收难以通过变动商品价格而发生税负转嫁。

3.税负转嫁和税收方式

    供求弹性与价格决定模式可以说是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客观因素。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政府所采用的税收方式对税负转嫁与归宿就起着决定性影响。税收方式中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税种:直接税不易转嫁,间接税容易转嫁

不同税种对税负转嫁与归宿有着不同的影响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不易转嫁,间接税(主要是流转税)纳税人可通过提高或降低商况价格将税负转移给他人。但严格讲,直接税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发生转嫁。划分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日的在于说明不同税种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不同,在客观条件给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税种会产生不同的税故归宿状况。

(2)课税对象。

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生产者承担;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由于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供求弹性不同,选择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作为课税对象,就会对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选择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的产品或服务作为课税对象,则税负主要由生产者承担;反之,如果选择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产品或服务作为课税对象,则税负主要消消费者承担。

3.课税范围

在同类商品中只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课税对象,税负不易转嫁。若对同类商品普遍征税,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课税范围的大小也会影响到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在同类商品中如果只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课税对象,那么对生产者而言,税负转嫁就比较困难。因为消费者可以选购其他商品来替代因征税而价格上涨的商品,从而使生产者难以将税负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反之,若对同类商品普遍征税,消费者就会因无替代品而不得不接受因征税而提高的价格(如果该类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必需品),从而使生产者实现税负转嫁。

4.计税单位(计征标准)

在竞争市场中,取得同等税收收入的从量税和从价税在税负转嫁和归宿上并没有区别。在垄断市场中,从量税与从价税对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二节   竞争市场中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如果被课税的产品或要素处在竞争市场中,该产品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一个生产音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者为了要使利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决策必定由边际成本曲线(即供给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税收会使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如果纳税人是生产企业)或者使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下移(如果纳税人是消费者)。为了使税后的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价格和产量就由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定。

税前,生产者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决策必定由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定。

税后,生产者为了使税后的利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会由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定。

一、税收与价格变动

消费者承担的税收额取决于税后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比税前提高了多少。

D为边际效用曲线,S为税前的边际成本曲线,税前的产量和价格别为Q0和P0。向每单位产品征收T元的定额税,则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为S+T,税后的产量与价格分别为Q1和P1。P1是消费者税后的支付价格,生产者税后获得的价格则为P2。消费者承担的税收额等于 P1 -P0生产者者承担的税收额等于 P0-P2 或者 T-( P1 -P0)

二、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生产者与消费者所承担的税负的比例取决于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弹性。

假定,需求曲线 P=-aQ+b,税前的供给曲线 P=cQ+d,政府向单位产品征收定额税 T。税前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

 


税后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

 


税收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增量为:

 


生产者每单位产品减少的收入为:

 


消费者与生产者各自承担的税负比例为:

 


根据:

 

推论:

(1)当供求弹性(斜率)相等:  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负担一半税负。                   

a = c,  ΔP =(T -ΔP)

(2)当供给完全无弹性,即供给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时,生产者将承担全部税负:       

c=∞:ΔP = 0

(3)当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零时,消费者将承担全部税负。       

c=0: ΔP = T

(4)当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即需求曲线斜率无穷大时,消费者将承担全部税负;      

a=∞:    ΔP = T

(5)当需求曲线具有完全弹性,即斜率为零时,生产者将承担全部税负。             

a=0: ΔP = 0

供求弹性(斜率)相等:  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负担一半税收。  

                    a = c,  ΔP =(T -ΔP)

三、税收方式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向生产者征收与向消费者征收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2.从量税与从价税对税收归宿的影响

第三节  垄断市场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在竞争的情况下,价格取决于生产者边际成本和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等量关系但在垄断条件下,由于垄断者具有控制价格的能力.产量取决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与其边际收入的等量关系,价格由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边际效用来决定。因此,垄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有别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税收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会有所不同,税负的归宿也会有所不同。

垄断条件下征收从量税情况下的税负转嫁与边际成本曲线(供给线)的状态密切相关。边际成本曲线的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边际成本为常数、即边际成本称线呈水平状;边际成本递增,即边际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延伸;边际成本递减,即边际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延伸。

从需求曲线来看,如果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呈垂直状),即价格不论怎么变化,需求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时垄断者就可以任意提高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于消费者。这种情况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是完全一致的。本节仅讨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情况。

为了说明的方便,暂假定边际成本为常数。在边际成本曲线呈水平状情况下,若向望断者的每一单位产品征收定额税T,那么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就会平行上移,与边际收入曲线产生一个新的交点,由这一点决定税后的产出量和价格。在图中,D为需求曲线,MR为垄断者的边际收入曲线,税前的均衡产量Qo由Mc和MR的等量关系决定,均衡价格为Po 。若向垄断生产者的每—单位产品征收数额为T的税收,则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将平行移动MC`的位置上。税后的均衡产出量为Q1,价格为P1,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幅度为P1P0.这意味着生产者可以通过涨价,将一部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

一、垄断条件下税收对价格的影响

政府所取得的税收收入减去消费者承担的部分即为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在垄断的情况下,消费者和生产者所承担的比例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二、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已知:需求曲线 P = -aQ+b , 边际成本曲线P= cQ+d

    在垄断条件下,若边际成本为常数,即c=o,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征收定额税所引起的价格上升幅度?P=T/2,为单位产品税额的l/2,即买方与卖方各承担税收负担的50%。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边际成本为常数意味着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税负将全部由买方承担。

    若供给曲线斜率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即c=a,征收定额税所引起的价格增量?P=T/3,即消费者承担税负的1/3,生产者承担税负的2/3。而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在供给曲线斜率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相同时,竞争市场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各承担税负的50%。

以上分析表明,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受到供求弹性的影响。在供求弹性相同的情况下,垄断市场的生产者比竞争市场的生产者较难以转嫁税负。

需注意的是,上述结论是在供求曲线为线性的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在不同的供求曲线条件下,税负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承担比例会有所不同,上述例子只是说明了分折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

由需求方程  P =-aQ+b

供给方程  P=cQ+d

      推出   MR=-2aQ+b

      推出  ΔP=aT/(2a+c)

(1)若边际成本为常数(c=0):

(2)若供给和需求弹性相等(a=c):

垄断市场的生产者比竞争市场的生产者难以转嫁税负。

三、从量税与从价税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两种不同的课税方式对边际效用曲线与边际收入曲线的影响

    在采用定额税的情况下.消费者每购买—单位的产品要交纳—个给定的税额T.这样,消费者从每一单位产品得到的边际效用就会减少T.在图中,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曲线AB就会平行地向下移动到CD的位置,移动的垂直距离为T。AB表现了生产者的税前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而CD则表现了生产者的税后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从AB可以推导出生产者税前的边际收入曲线AE;同样,从CD我们也可以推导出生产者税后的边际收入曲线CF.

如果对产品的价格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价格越高,单位产品课税的数额就越大,但税额与价格保持一定的比例。这样,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的斜率就会发生变化。在图中,税前的边际效用曲线为AB,征收从价税之后,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就变为CB。根据税前的边际效用曲线AB可以推导出税前的边际收入曲线AD;同理,根据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CB可以推导出税后的边际收入曲线CD。

2.两种不同的课税方式对税负的影响

上下两图表现出的共同点在于,税后的产出和价格处在同一水平上,不同之处在于取得税收收入不相等。上图的阴影部分表示采用从量的定额税方式所取得的税收收入,下图的阴影部分表示采用从价的比例税方式所取得的税收收入。从两图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后者大于前者。也就是说,比例税与定额税在使税后的价格、产出变化一致的条件下.取得的税收收入不同。由于两种税收方式下价格升幅一致,所以消费者承担的税额相等,在税收收入比较多的比例税条件下,消费者所承担的税负比例就较低,生产者不得不承担较多的税收负担。

结论:从价税下,消费者承担的税负少于从量税。从量税下生产者比从价税下更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但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承担的税负比例还需进行计算,取决于供求曲线方程。

四、对垄断利润征税情况下税负的转嫁问题

垄断者不会因税收而改变产量和价格决策,故全部税负由垄断者自己负担。因为,垄断者要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追求税前利润最大化。这样,就必须始终以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的均衡点来确定产量和价格。

五、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如何研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一步,按收入高低将人口分组,算出税前的吉尼系数;

第二步,分析税负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归宿状态;

第三步,算出各组别作为消费者平均收入因某项税收而减少的数额;

第四步,分析各组别作为生产者平均收入因某项税收而减少的数额;

第五步,计算各组税后平均收入和税后吉尼系数,并与税前比较,评价该项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本章内容提要:

 1.在市场经济中税收会影响价格,纳税人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将一部分或全部税负转嫁给他人。

 2.在竞争市场中,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由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等量关系决定。税收会使边际效用曲线或边际成本曲线在税后发生变动,税后的价格和产量取决于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

  3.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面临一条向下倾斜需求曲线,生产者的边际收入不再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价格与数量由垄断生产者的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等量关系决定。税收会使边际收入曲线或边际成本曲线在税后发生变动,从而使税后的价格提高。

本章基本概念:

纳税人    负税人    税收负担    直接负担    间接负担    税负归宿    税负转嫁

前转嫁    后转嫁    税收资本化

本章思考题:

1.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因素有哪些?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何描述税负的转嫁规律?

3.垄断者是否具有更强的转嫁税负的能力为什么?

4.用代数方法证明在取得同等收入的条件下,买方税与卖方税的税负归宿相同。

5.用代数方法证明在竞争市场上采用定额税与采用比例税在税收收入相同的情况下税负归宿相同。

6.用代数方法证明在垄断市场上,商品税采用定额税与采用比例税方式,在使税后价格和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后者比前者可使政府得到更多的税收收入。

7.假定某产品市场的边际效用曲线为P=-0.5Q+100,边际成本曲线为P=2.0Q+5,现向该产品征收金额为1元的定额税,分别计算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条件下政府能取得的税收收入以及消费者与生产者所承担的税负比例。

第十章  公共定价与收费

本章的基本思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政府规定价格和收费标准;出于效率和公平的目的,该制定怎样的价格和收费标准。这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本章的重点问题:自然垄断;公共定价的方法及评价;蛛网市场;农产品定价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力规定产品的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自发决定的,它可以引导资源配置处于效率状态,此时从效率方面看无须政府来规定价格。公共定价或规定收费标准只有一个可能的目的,就是调节收入分配。但在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例如在垄断市场中,自发形成的价格就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公共定价有可能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一节  自然垄断与公共定价

对于一般的垄断有多种解决办法:

1.当垄断是由地区间商品和资本流动障碍造成时,发展交通和消除地区间贸易壁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垄断力量。

从国际间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遵守自由贸易的有关协议.是消除垄断危害的有效办法。

2.制定反垄断法,禁止垄断行为,拆分妨碍公平竞争的垄断企业。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些办法可行时,公共定价通常不必要,竞争会迫使企业将价格定在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上。

但是在自然垄断情况下,上述办法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第五章有关论述)。这时就需要政府规定这些企业或行业的价格。

一、自然垄断

因成本递减而形成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

1.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

(1)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非常大,变动成本的比重很小。即这些行业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

(2)自然垄断通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异地的同类企业难以同本地的企业展开竞争。例如,异地的由来水厂、煤气厂则通常不能与本地的自来木厂、煤气厂竞争 。

问题:自然垄断下为什么要公共定价?

二、公共定价的原因

1.反垄断不行——违背生产效率;

2.听任垄断不行——违背产品组合效率。

通过公共定价,减少垄断的效率损失,并且使资本所有者的超额利润转化为该产品的消费者的得益。

三、怎样定价

(一)边际成本定价

按边际成本定价:  价格P1,产量Q1

     P1 = MU = MC

政府补贴企业亏损会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效率问题,另一个是公平问题。

从效率方面来考虑,由于这种补贴需要通过税收来等集资金。而税收过程会发生税收成本以及税收的效率损失。因此,从效率方面来评价边际成本定价的关键在于征税的超额负担有多大。

效率评价:不考虑征税成本,在税收只有收入效应没有替代效应的情况下,边际成本定价是最符合效率的定价。

从公平方面来考虑,用税收弥补企业的亏损意味着消费者支付的价款只是补偿了该产品的部分成本,其余部分是向一般公众征税来补偿的,这实质上是用公众的钱补贴了消费者。显然,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收入再分配。

公平评价:垄断生产的超额利润转化为该产品的消费者的得益。

问题:让公众为这种特定产品的消费者承担一部分价款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低收入者在该产品的消费者中占较大比例,这种补贴有助于公平;反之,则无助于公平。

评价边际成本定价对公平影响的主要问题:谁是这一产品的消费者,在该产品的消费量中,不同收入水乎的群体所占的比例如何。如果低收入者在消费者中占较大的比例,或者他们的消费量在该产品的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他们占总人口的比例,那么这种补贴就有助于公平;反之则无助于公平。

(二)平均成本定价

按平均成本定价,价格为P2,产量为Q2

     P2 = MU = AC

效率评价:由于价格与平均成本相等,企业财务收支相抵,但这时的产出量未能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用,因而存在效率损失

公平评价:产品的消费者自己承担所消费的产品的全部成本,收入分配上是中性的。

尽管平均成本定价在产品的消费方面仍然存在效率损失,但与放任企业自由定价相比,对效率损失有很大的改善。平均成本定价与边际成本定价在效率方面的优劣取决于:平均成本定价所造成的消费方面的效率损失和边际成本定价需通过税收进行补贴所造成的税收超额负担的大小。

在实践中,人们倾向于平均成本定价。一方面时由于现实中税收总是具有较大的扭曲性,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边际成本定价意味着政府要向一般公众收税,然后用来补贴这一产品,而补贴可能是不公平的。采用平均成本定价,该产品的消费者自己承担他所消费的产品的全部成本,它在收入分配上是中性的。

(三)二部定价

   P = 固定费用+从量费= N/K + aQ

与消费与否有关,采用定额计算方法补偿固定成本

只与消费量有关,采用从量计算方法补偿可变成本

式中:            

             N——固定成本总额

             K——消费者人数

             a ——平均可变成本

             Q——某个消费者的使用量

效率评价

1.假定没有消费者因固定收费退出消费:

避免了边际成本定价的补贴和征税,没有税收的效率损失和征税成本。

避免了平均成本定价的效率损失。

若:边际成本定价中不考虑税收成本和税收的效率损失,二部定价中没有消费者因固定收费而退出消费,则两种定价情况下社会净收益相等。但现实中存在税收效率损失和税收成本,所以,二部定价的效率高于边际成本定价的情形。

2.假定有消费者因固定费用退出消费

由于消费者的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内移动与边际成本法比较其消费者盈余小于边际成本法,其差额为ADC存在效率损失

二部定价和边际成本定价相比效率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退出消费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与税收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相比谁大。

公平评价:小额消费者的平均价格大于大额消费者的平均价格,小额消费者补贴了大额消费者。

第二节   蛛网市场与公共定价

需要公共定价的另一种情况是蛛网市场。这一市场通常并不存在垄断力量,但是出于供给对需求的反应滞后或者比较迟钝,使得市场竞争所产生的价格往往背离效率状态。在一段时间里,这些产品的价格过高,引起生产过剩;在另一段时间里价格又过低,使得生产不足,市场自身力量难以使价格稳定在某个均衡状态。价格的波动在经济学家的图像中呈蛛网状,因而被称为蛛网市场。

一、蛛网市场的价格不稳定性

(一)蛛网市场的特点

(1)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出产品需要较长时间,且在该时间内产出规模难以改变;

(2)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

如农产品市场,农民往往根据上一年农产品的价格来决定今年的播种面积,如果上一年的农产品价格较高,农民就会扩大今年的播种面积,反之则会缩小播种面积。但是当年农产品的价格则取决于当年的产量,生产过多就会导致价格下跌,生产不足又会造成价格上涨。由于生产决策不能敏锐地对当前的价格作出反应,农产品价格常常在各年度之间剧烈波动。

这种价格的上下波动是否能够最终达到稳定,取决于供给弹性相互关系。

(二)类型

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不同的蛛网市场。

1.收敛型蛛网

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弱,最后自发地趋于均衡水平。 

收敛的蛛网市场:需求弹性 > 供给弹性,价格振幅越来越小,最终能实现均衡,但需要很长时间。

2.发散型蛛网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 。

发散的蛛网市场:需求弹性 < 供给弹性,价格振幅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大,无法实现均衡。

3.封闭性蛛网

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波动始终保持相同的幅度,既不趋向均衡点,又不发散。

封闭的蛛网市场:需求弹性 = 供给弹性,价格以相同振幅波动,无法实现均衡,在这两种情况下,价格无法自发地实现均衡,导致产量大起大落。这意味着生产过剩与生产不足相交替,资源配置长期处在低效率状态。

二、农产品定价

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蛛网市场,为了防止价格和产量的长期大幅波动,使供给与需求实现平衡,政府就要规定农产品价格。

(一)农产品市场的特殊性:

农产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不仅因为它是一个蛛网市场,而且它还有以下的特殊性:

1.生产过剩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供给条件容易波动。

2.农业部门处于国民经济的上游地位,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会影响下游产品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不稳定。

问题:如何给农产品定价?

农业还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农产品供给受天气影响相当大,如果风调雨顺,则农产品丰收,供给就会大幅增加,可能会造成过剩,使得农产品价格下跌。如果天气不好,农业歉收,农产品供给就有可能短缺,造成农产品价格上升。

这就是说,农产品公共定价不仅要考虑它是蛛网市场,还要考虑到农业部门的上游地位以及它在供给方面的不确定性。

(二)如何给农产品定价

如果政府规定一个价格,在这个价格上,农民愿意生产的数量恰好等于市场的需求量,但是农民想要生产的数量不一定就是生产的数量,实际的生产量要受到自然条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大于或小于市场需求量的情况。因此,政府在规定农产品价格的同时,还必须采取调控农产品价格的措施。政府为了维持规定的价格就需要设立一个基金,在丰收的时候,由政府来收购剩余的农产品,防止价格下跌;在歉收的时候,则销售库存的农产品,抑制价格的上涨。

定价规则:按长期均衡价格定价即:长期生产边际成本=边际效用

在丰收时候,政府购买剩余农产品,增加库存或用于出口,防止价格下跌。在歉收时候,政府销售库存农产品,或者进口,抑制价格的上涨。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可以作为政府部门获取收入的补充手段。但必须研究哪些项目有理由收费,收费的标难如何确定。

一、行政单位的收费

行政单位有时面对一些直接服务对象。例如,到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到法院打官司的原告和被告,接受卫生防疫部门检查的商店和厂家,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的青年男女,向税务部门交纳税款的个人和企业,到公安部门办理身份证或出国护照的公民等。在这种情况下,行政部门提供的直接服务具有可排斥性,而且受益对象可以确定,因此具备了收费的条件。

二、事业单位的收费

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竞争性和可排斥性,在这种情况下,收费不仅可行,而且是完全必要的。事业单位通过收费取得收入,并用以维持自身运行.常常可以促使这些单位注意节约成本,努力按消费者的需要来提供服务,并改善服务的质量。

本章内容提要:

 1.在某些情况下,市场自发产生的价格不能引导资源配置实现效率,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2.在垄断市场中,垄断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与社会利益相冲突,垄断价格会造成严重的效率损失。在自然垄断的场合,反垄断会使生产效率受到损失,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由政府规定价格。

  3.蛛网市场会造成价格长期震荡波动,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无法实现。蛛网市场根据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相对关系,可分为发散型、收敛型和封闭型。

  4.由于行政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性质,因此行政单位主要通过税收来满足资金需要。

本章基本概念:

公共定价  边际成本定价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  二部成本定价法  蛛网市场

封闭型蛛网    收敛型蛛网    发散型蛛网

本章思考题:

1.政府实施公共定价的目的是什么?

2.反垄断措施能否有效地解决自然垄断问题,为什么?

3.政府对垄断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可采取哪些方法来治理?在怎样的情况下采用公共定价方法是适当的?

4.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以及二部定价法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方法的影响有何不同?

5.蛛网市场具有怎样的特点?哪些因素决定蛛网市场的发展趋势?

6.作图分析二部定价法在消费者退出情况下的效率状况。

7.试述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的理论依据及基本对策。

第十一章  公 债

本章的基本思路:公债是当代各国财政融资的重要方式,更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首选方式,还是调控经济的有效工具。本章将围绕公债的概念与类型、公债的运作过程、公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公债与资源配置、公债与收入分配以及公债的负担等问题展开讨论。

本章的重点问题:公债的基本概念;公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公债与资源配置;公债与收入分配;公债的负担。

第一节 公债概述

一、公债及主要类型

(一)公债的概念:

1.公共债务是政府为解决正常财政收入的不足,或实施特定的经济调控政策,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它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

2.公债包括国债和地方债。

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其所筹集资金由中央政府支配使用并负责偿还。

地方债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其所筹集资金由地方政府支配使用并负责偿还。

3.公债是一种信用性质的财政收入,体现着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公债属于国家信用或政府信用,与其它信用活动不同。

根据信用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信用(个人信用)、商业信用或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 。

4.国债是国家信用的重要而非唯一形式。

国家信用的表现形式既包括国家银行信用(如法定货币的发行),又包括国家财政信用。

国家财政信用包括财政筹资信用(如发行国债)和财政投资信用(如财政性投融资)两种形式。

5.公债的特点:

有偿性--如期偿还,并向认购者支付利息

自愿性--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

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有关因素灵活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

6.产生的条件:

    一是公共收入不抵公共支出

    二是社会上存在着可供借贷的闲置资本

7.产生的时间:封建社会末期

(二)公债的类型:

1.按债权人分类:国内公债(内债)和国外公债(外债)

2.按发行主体分类:政府部门公债和公共企业部门公债

3.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性公债和非生产性公债

4.按利率分类:固定利率公债和浮动利率公债

5.其他分类:

     按偿还期限分类,长期、短期,定期和不定期公债;

     按流动性分类,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

     按担保条件分类,担保公债和无担保公债;

     按举债形式分类,可分为契约借款和公债券;

     按应募条件分类,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等。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凭证式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记帐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帐户中,投资者仅取得收据或对帐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一种国债。 记帐式国债的券面特点是国债无纸化、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而是在其债券帐户上记上一笔。 记帐式国债可以记名、挂失,以无券形式发行可以防止证券的遗失、被窃与伪造,安全性好; 可上市转让,流通性好。

二、公债的运作过程

公债的运作过程以发行为起点,以还本付息为终点,中间涉及到公债的使用和流通,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公债的发行条件

公债的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公债的发行价格通常分为三种:

平价发行--公债的发行价格与公债票面额相同

折价发行--公债的发行价格低于债券面额

溢价发行--公债的发行价格高于公债票面额

2.公债的利率   

决定公债利率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利率的高低、政府的信用、社会资金的供给量

3.公债的发行数额(规模)  

发行规模主要受下列因素限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债的用途和公共部门使用资金的效率、私人部门的资金需求

4.公债的还本及付息期限  

公债的还本期限主要考虑:举债者对资金时间的要求和债务的成本

(二)公债的发行方式

主要有两种主要的发行方式

1.政府直销方式(公募法):是指政府向社会公众募集公债(直接公募、间接公募),可以广泛吸收社会闲置资金,但募集时间长。

2.金融机构承销方式(包销法):发行成本低、发行迅速、使公债收入及时入库和使用,但若不能全部发行出去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出现信用膨胀。

(三)公债的偿还

1.公信的偿还方式

直接偿还法 :债务人直接向公债持有人兑付本金和利息

市场购销法 :政府在市场上适时购进公债(逐步清偿)

调换偿还法 :以新债换旧债

2.偿债资金的来源渠道

(1)增加税收 :利用税收收入偿还债务

(2)发行货币 :靠财政发行货币偿还债务

(3)动用历年结余:利用往年的财政节余偿还债务

(4)借新债还旧债 :靠发行新的公债筹资偿还债务

三、公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一)公债的经济效应

1.刺激需求效应

公债的货币扩张效应

拉动投资需求的效应

公债投资会刺激消费需求效应

2.收入分配效应

改变当代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会产生代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二)公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当国家财政一时支出大于收入、遇有临时急需时,发行公债比较简捷,可济急需。

2.筹集建设资金

一些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如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往往需要政府积极介入。

3.调节经济 

(1)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化。
(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公债是一种金融资产、一种有价证券,公债市场可以成为间接调节金融市场的政策工具。
(4)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四、公债的期限结构及持有人结构

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

(一)公债的期限结构

政府公债的期限结构是指短期、中期和长期公债在公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公债的期限结构对政府财政、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

期限结构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制约:国民储蓄结构、居民消费结构、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包括二级市场的流通性)、持有人结构、政府的资金需求结构等。

从理论上讲,合理的公债应当是长短中期结合、品种丰富、形成系列。

(二)公债的持有人结构

公债持有人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债持有人所持有的公债在公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投资人结构。

公债的主要投资者可以分为个人、各种信托基金、银行、金融机构和外国投资人。

政府债券的持有人结构应当与资金流量及金融资产的分布相适应。

五、公债理论所要分析的问题

(一)公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公债使资源的使用和支配权从私人部门转向公共部门,公私两大部门的比例因此而发生变化;

2.公债在政府部门的使用会使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内部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

(二)公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筹资方式来说,采用公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可能会使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

(三)公债的宏观经济影响:

从宏观上来看需要考虑的是公债对总需求与总供给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分析的是:公债对总需求以及通过总需求对总产出水平和总物价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公债与资源配置

一、公债与税收的区别

用税收筹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与成本负担者一般来说是一致的。用公债筹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与成本负担者往往不一致。

(一)税收筹资分析:

从整个社会来说,税收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成员若希望能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就要缴纳更多的税,这就意味着要减少自已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私人产品的消费。因此,社会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社会必须将公共产品增加的效益与个人收入减少的损失加以权衡比较。若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大于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用,社会就会扩大公共产品的提供,让更多的资金通过税收方式流入政府,一直达到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为止。

在这里,税收起到了一种价格机制的作用。税收筹资方式为社会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比较的权衡体制,这有助于使社会决策受到资源配置效率的约束。

(二)公债筹资分析:

公债筹资把公共产品的受益和成本分担分成了两个时期,使受益者与成本负担者变得不一致。现在的社会成员享用了公共产品,却不承担其成本;而未来的社会成员承担成本,却不享受其利益。公债的期限越长,其不一致性就越明显。

假如今年借债明年偿还,收益人与成本负担人之间的区别不大;如果今年借债,五十年后再偿还,则收益人与成本负担人就会不一致,本代人受益,而后代人负担成本。这种受益人与成本负担人的不一致会影响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社会在享受公共产品时无法与它的成本相权衡,有可能使公共产品的提供规模呈现过分扩张的趋势。

二、政府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一)政府部门经常性支出的筹资方式

经常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支出中直接形成社会当前消费利益的支出。

如果以公债筹资来承担经常性支出,就意味着让现在的人无偿享受公共产品的利益,而让以后的人来承担公债偿还的责任。容易形成支出过度的倾向,偏离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

如果采用税收筹资承担经常性支出,当前人享受支出利益同时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可以形成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机制。为了使公共产品的配置接近效率状态,政府部门的经常性支出原则上应用税收方式筹资。

(二)政府部门资本性支出的筹资方式

资本性支出是指所产生的利益不仅在本期发挥作用,同时还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产生效益的支出。

用税收来承担全部资本性支出,相当等于让现在的人承担它的全部成本,而让以后的人无偿享受它带来的好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它会使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低于效率所要求的水平。

资本性支出中应由本期承担的部分原则上应通过税收方式来筹资,如果用公债来垫付这一部分成本,实际上就是将本期的成本推给未来,这样会造成公共产品的受益人与成本承担人不一致,效率的权衡机制将受到损害。

三、公共企业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一)公共企业部门的收入来源

公共企业部门有三种收入来源:

1.价格或使用费--公共企业部门取得收入的主要方式。如果生产符合效率,它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应能补偿其生产成本,并取得正常利润。

2.发行企业债券或向银行贷款--公共企业部门的重要筹资渠道,可促使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政府拨款--政府部门将取得的税收收入通过拨款转移到公共企业部门。

(二)公共企业部门的公共拨款

用税收收入补贴公共企业部门或作为扩大生产的追加投资,会导致生产的无效率。具体的理由如下:

1.销售收入能够补偿产品成本是判断效率的基本标准。说明社会从这产品中得到的好处不小于为生产这一产品所付出的代价。用税收收入去弥补亏损,则掩盖了企业生产的无效率,并且使这种无效率状态依靠补贴持续下去。

2.用税收为公共企业追加资金缺乏有效的成本约束。意味着公共企业可以无成本地获取资金,企业会不关心资金的使用效率,只关心自己可以得到多少拨款。

3.用税收为公共企业筹资影响社会生产方式的选择。意味着税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非中性。由于企业之间的实际税负不一致,企业选择经营组织形式会受到税收政策导向的左右,而不是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这将影响社会对不同生产方式的选择。

(三)公共企业部门债务的效率界限

当公共企业部门短期周转资金和长期投资资金不足时,应当通过借债来进行融资。

借债融资能反映投资的机会成本的市场利率,为鉴别公共企业部门债务的合理界限提供了一个标准。

要使公共企业的债务规模符合效率准则,必需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公共企业必须独立承担偿债责任。

第三节  公债与收入分配

一、公债负担

对于社会而言,公债过程是否构成负担取决于如何使用公债资金。如果这笔资金用于投资,并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足以还本付息并有盈余,这时公债非但没有造成负担,而且还改善了社会的福利。只有当借债的代价大于它所带来的效益时,才认为公债产生了负担。

这里所说的公债负担,不仅仅是指公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担,而且还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相对于税收而言,公债筹资对不同社会群体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不同年龄层次的社会群体会产生代际负担。

二、公债的代际负担

公债的用途不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不同。

(一)公债用于消费性支出

1.如果政府部门将公债用于本期的消费性支出,而本期税收不承担偿还这笔债务的责任,那么,公债过程将未来人的利益转移给现在人。

2.从未来社会的整体看,还本付息只是其中的一些人缴纳税款,政府再将这些款项支付给公债持有者,这是一个社会内部的利益转移,还本付息本身并不给未来社会的整体造成负担。

3.未来一代的真正负担在于公债使得未来人失去了一项可以不断创造出收入的资产。      

(二)公债用于投资性支出

1.公债用于公共部门的投资性支出是否会造成代际负担取决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投资收益率的比较。

2.如果公债所支持的公共企部门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它所挤出的私人企业部门的投资收益率,则公债不仅不会给后代造成负担,反而会提高未来社会的福利。

3.如果公债所支持的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它所排挤的私人部门的投资收益率,未来社会可继承的资产价值小于将这笔资金用于私人部门投资。这时,公债就给后代造成了负担。

第四节  政府与国家的公债负担

一、公债的政府负担

政府有责任偿还公债,公债的偿还责任构成了政府财政上的负担。通常用下述指标来考察政府的公债负担。

1.公债的负担率,即公债余额占GDP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债务负担率不应超过45%。

2.债务依存度,即债务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或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行的标准是认为财政债务依存度一般不超过25%。

3.偿债率,即公债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二、公债的国家负担

政府外债是以一国主权为信用基础的债务。

外债在发行及偿还期间都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发行期间会增加一国可控的资源;偿还时又意味着资源流出。

外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具体指标来衡量:

1.外债负担率,即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

2.债务率,即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0%。

3.外债偿债率,即到期债务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5%。

第五节  我国公债的基本状况

一、外债状况

国家外债余额     (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截至20##年底,我国外债余额折合3229.9亿美元。

我国外债的突出特点是:外债流量成倍增加,外债总规模增长迅速,短期外债占比继续攀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截至20##年3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3315.62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06.33亿美元,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57.50%,比重仍大大高于25%的国际警戒标准。

二、预算内公债状况

(一)我国公债的发展历程

1.改革开放以前

第一阶段,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以利安定民生,走上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轨道,决定于一九五零年度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二亿分。 每分以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之大米六斤、面粉一斤半、白细布四尺、煤炭十六斤之平均批发价的总和计算。

第二阶段,为了筹集经济建设资金从1954年到1958年先后5次发行经济建设公债,并于1968年底全部还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旧人民币6万亿元,1955年的数额同1954年相同,1956年发行国家经济公债为新人民币6亿元,1957年的数额同1956年相同,1958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为人民币6.3亿元。

2.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个阶段为1980—1985年,为经济改革初期。这一阶段公债发行额占同期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大,年发行额都在40亿元~60亿元之间。

第二个阶段为1986—1993年,为改革全面深入时期。这一阶段公债规模迅速扩大,非加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48%,比上一阶段增加12.36个百分点。

第三个阶段为1994—1997年。除了财政赤字增加、经济建设需要外,发行规模不断扩大,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和GDP的年均增长速度。

第四个阶段为1998年至今。进入1998年,为了拉动内需,中央政府采取了扩大国债发行、增加财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国债年发行额连创新高,至20##年已突破5000亿元。

(二)公债负担率考察

1993-20##年公债负担率情况

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的累计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从国民经济的总体上来考察国债的数量界限,综合地、全面地反映了一国的举债能力,揭示了一国国债负担情况。国际上一般认为国债负担率不应超过45%。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债负担率增长较快,20##年国债负担率是1994年的3.86倍,1994年到20##年间国债负担率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8%,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如果长此以往,我国财政将会不堪重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债务依存度考察

1993-20##年债务依存度(%)情况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该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它反映财政支出对国债收入的依赖程度。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为25%~30%,国家财政依存度为15%~20%。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较低大约在10%~25%之间。我国自1994年以来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一直超过50%,近年来高达90%以上,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也逐年上升,近年来已接近30%,说明我国中央财政支出过多的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较脆弱状态。

(四)公债偿债率考察

1992-1997年公债偿债率情况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总收入的比率。债务收入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规模必然要受到国家财政资金状况的制约,因此,要把国债规模控制 在财政收入的适当的水平上。国际警戒线为:8%~10%。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7%~15%之间。从1994年起,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剧增,由此导致债务支出总额上升,1998年达到23.82%,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这一点要特别重视,以防引起偿债困难从而导致经济金融的全面危机。

结论:合理控制国债规模的财政收支制度

我国持续多年不断攀升的国债规模肯定是不正常的,它实际上意味着政府替代了市场、国债替代了税收,折射出财政支出的“越位”、税收的“缺位”,其结果是国债的“越位”。而这种替代却未必是有效的。我们知道,国债=财政支出-(税收+收费),这个等式表明政府非债务收入既定时,国债决定于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决定财政支出制度的构建;财政支出=税收+收费+国债,这个等式表明财政支出既定时,国债决定于财政收入制度的构建。因此,研究合理国债规模进而控制国债规模无疑应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收支制度着手。

本章内容提要:

 1.公共债务是政府为解决正常财政收入的不足,或实施特定的经济调控政策,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它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

 2.要使公共产品的规模达到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就必须使公共产品的受益者与成本承担者相一致。

  3.公债是否会造成代际负担,不仅取决于公债资金的用途如何,而且取决于投资的效率。

本章基本概念:

公债    凭证式公债   记账式公债  公债的经济效应公债的政策功能  公债负担

本章思考题:

1.公债理论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公债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有何区别。

3.公债的发行条件包括哪些?

4.如何才能使公债有助于实现效率?

5.什么情况下公债会给后代造成负担?

6.公债的负担有哪几种?

7.简述公债规模的效率指标。

第十二章   收费与价格

本章的基本思路:本章主要研究我国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的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思路;分析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政策和改革。

本章的重点问题: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自然垄断

第一节 我国政府收费制度

一、我国政府收费制度概况

(一)收费的规模

从收费总额看,近年来我国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以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主要来源的预算外资金规模急剧膨胀,与国家预算几乎并驾齐驱,成为“第二财政”、“第二预算”。

(二)行政性收费的种类

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及其授权单位在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中依法收取的费用,行政性收费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管理型收费和财政型收费。

1.管理型收费

管理型收费以经济调节为手段,目的是履行收费主体的行政管理职能,是一种“以费促管”型的收费。根据管理目标的不同,管理型收费可细分为:证照性收费、规范性收费、惯例性收费、调节性收费、界定性收费、惩罚性收费。

(1)证照性收费:是指行政主体为甄别、界定、认证、许可被管理人的某方面事实、行为或身份特征,而通过颁发证照形式所收取的费用,如各种许可证费、证书执照费、登记注册费等

    (2)规范性收费:是指行政主体为统一规范社会经济运行秩序,而统—印刷、制作各种发票、单据、表格、账簿等所收取的费用

 (3)惯例性收费:是指行政主体参照国际惯例或对等原则向公民、法人所 收取的费用:如护照、签证、海关报单等,以及企业登记、商标注册等重大工商业活动的收费

 (4)凋节性收费: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再次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所收 取的费用,如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文艺演出管理费等  

 (5)界定性收费:是指行政主体为界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及各种公共资源产权所收取的费用,如各类仲裁费、土地管理费、无线电频率占用费等。

 (6)惩罚性收费:是指行政主体运用经济手段消除“负外部效应”、制上某些有害社会的行为而收取的费用,如排污费、各种罚没款等,

2.财政型收费

财政型收费属于一种弥补国家财力不足的行政性收费。它是一种“以权取利”型的收费,即以行政干预为手段以达成经济调节的目的。根据现行情况,财政型收费可分为补偿性收费和集资性收费两大类

(1)补偿性收费:补偿性收费是收费主体为弥补行政经费的不足,经批准以管理费、手续费等形式向被管理者收取的费用,如劳动用工管理费、公路运输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等。

  (2)集资性收费:集资性收费是指国家通过集资方式兴办某项事业而向社会或特定收益对象所收取的费用,如公路养路费、机场建设费及各种基金、附加等。

(三)事业性收费的种类

事业性收费是指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及其类似机构在社会公共服务中,依照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其实质是对服务性劳动的部分补偿。事业性收费有三种不同目的和性质的收费:

1.补偿性收费:补偿性收费是指以补偿服务成本为基本要求的事业性收费。   

2.公益性收费:公益性收费是指在考虑补偿因素的同时适当兼顾政策因素的事业性收费。

3.福利性收费:福利性收费是指在主要考虑政策因素的同时适当考虑补偿因素的事业性收费。

二、我国现行政府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革思路

(一)我国现行政府收费存在的问题

1.收费范围过宽过滥,许多不应该通过公共收费方式筹资的公共服务项目也实行收费制度。

2.收费标准制订不合理,造成效率与公平损失。

3.收费管理缺乏统一标准。

(二)乱收费的成因

1.乱收费的重要原因在于收费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能有效约束收费行为致使收费规模不断扩大。

2.财政资金配置方面存在问题。预算内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是乱收费屡禁不止的公共分配制度上的根源。

3.对政府“经济人”行为无充分的约束和监督。政府收费资金属于预算外资金,没有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并接受相应监督。

(三)改革我国收费制度的思路

1.建立适当的收费制度。

2.加强收费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3.严格收费项目的审批管理,强化开征费用项目的法律依据。

4.实行收费听政会制度。

5.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节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政策与改革

一、我国现行自然垄断行业价格政策评析

(一)价格制定者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作为管制者的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政企不分甚至一体化的问题十分严重。主管部门既是管制政策的制定者与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垄断经营者,因此难以对他们形成有效的监督,企业利用行业或地区垄断地位,膨胀成本,损害消费者利益和乱收费现象非常普遍。

(二)价格制定规则

我国现行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垄断产品价格的管理缺乏规范的标准和方法。政府对管制价格的审定,一般是以企业上报成本和其主管部门提出的调价方案为依据, “倒逼”定价屡见不鲜,造成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和资源的无效配置。

(三)价格体系

价格管制机构大多是在核准的成本基础上制定自然垄断产品的固定价格,缺乏有差别的、灵活的、激励性的价格管制方式。

目前我国某些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已有类似的差价体系,问题在于实施效果与欲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政策的改革思路

(一)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因自然垄断而被接受监管的行业来说,在具备技术创新、替代产品或服务成熟和可以把非自然垄断的生产或服务环节分离出来这三个条件的前提下,逐步部分解除直至全部解除监管,引入竞争机制。

    从实践上看,我国将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首先做法是对自然垄断行业现有的部门结构进行改造。

(二)规范我国价格管制机制

价格管制的意义在于,对那些不适宜价格竞争的产业,通过模拟市场价格的强制执行,来替代市场对企业的外部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为此,要做到:

1.规范价格制定机制。要制定规范、合理的定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确定差价体系,实行灵活的激励性定价方式,以刺激垄断企业提高效率。

2.价格监管规范化。监管机构以公开、公正的方式为接受监管的自然垄断企业制定或调整价格。定价或调价的内容要具体化,步骤要合理化。

本章内容提要:

 1.行政部门的收费和事业部门的收费虽然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但它们在诸多方面存在者原则性的区别。

 2.行政性收费是国家机关及其授权单位在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中依法收取的费用。从收费目的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管理型收费和财政型收费。

  3.事业性收费是非营利的国家事业单位及其类似机构在社会公共服务中,依照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与行政性收费不同,事业性收费主体与收费对象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平等经济关系。

  4.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进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包括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定价主体的转换和重建价格管制机制两个方面。

本章基本概念:

行政性收费    事业性收费    自然垄断     价格管制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我国的行政性收费与事业性收费?两者有何区别?

2.我国行政性收费的种类及相应的收费标准是什么?

3.我国事业性收费的种类及相应的收费标准是什么?

4.当前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政策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5.如何理解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引入价格机制?

更多相关推荐:
观察物体教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执教老师:高淑芹第一节:观察物体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页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拼摆的过程,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不断丰富对空间以及平面图形的认识。问…

幼儿园语言教学教案

(一)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我要讲故事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萌发对故事的兴趣。2、能认真倾听老师及同班及其它同学讲故事,并且自己积极参与讲故事中。3、学习理解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4、…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教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课题: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柳江县进德第四中学:韦利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

第六节_环境的保护-教学教案_[教案下载]

■教案名称:第六节环境的保护-教学教案教案作者:佚名教案来源:不详教案栏目:初一地理教案第六节环境的保护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列举事例、运用数据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部分同学能准确表述人和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2…

笔算除法公开课教学教案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例1、例2。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

汽车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教案之驾驶员安全常识

复杂条件下安全驾驶常识科目:驾驶员安全常识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安全行车知识,了解驾驶人安全心理知识及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掌握驾驶人生理状况及驾驶工作环境对安全行车影响的知识;了解危…

优秀教案模板

机械制图教案第1页机械制图教案第2页机械制图教案第3页机械制图教案第4页机械制图教案第5页机械制图教案第6页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案第7页机械制图教案第8页

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格式要求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25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13倍行距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署名标题标题要具体明确...

教案书写规范

教案和讲稿书写规范教案和讲稿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为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特制定本规范一教案和讲稿的基本内涵一教案1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根据...

教案 说课 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区别

教案说课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区别柴国兵一定义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教材教学案例茅坪回族镇民族分布教学案例教材内容茅坪民族初级中学校本课程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茅坪回族镇民族分布设计思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

教学教案(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