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时间:2024.3.31

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1)烧 撒 饿 烧 屠杀 (记叙了)太行山区百姓遭受日本侵 略者暴虐的惨状(控诉了)日寇的狠毒残酷(蕴含着)深沉的愤怒

(2)总 再 再 更 对子弟兵的拥护与信赖 日本侵略者必然失败 人民子弟兵必然胜利

抗战必然胜利

2、(1)色彩、形状(2)D(3)C

(4)①我的所见所闻所想 "雨"字答对一点就给1分

②比喻 具体、形象(答对一点给1分

答的不对、不全不给分

(5)东山的春日烟雨图(意思对即可

但必须是短语

其中"东山""春""雨"不能少

缺一个扣1分)

3、(1)A (2)B (3)C (4)C (5)C

4、(1)B

(2)甲:④ 乙:② 丙:① 丁:③ 戊:⑤

(3)C

5、(1)B

(2)A②⑥ B③⑧ C①⑨ D④⑤⑦

(3)A

(4)成语 民族风格

6、(1)B (2)A (3)意想不到、神奇

(4)D (5)举数字、作比较

(6)C (7)C (8)C

7、(1)C

(2)a-B b-D c-A

(3)B

(4)D

(5)D

(6)B

(7)B

(8)A

(9)插在"使整株莲藕烂掉"一句之后

10)荷花的功用和生活习性 作比喻、作引用、举数字、分类别

8、(1)北宋既具备技术条件

也具备经济条件

(2)B

(3)D

(4)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发展

流通手段不足

出现纸币决非偶然

(5)C

(6)按商品交换发展的顺序

(7)C

(8)举例子、举数字、作比较、作引用

(9)四川既是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9、(1)B (2)B (3)B (4)B (5)B

二、文言文阅读

1、1.C 2.C 3.A 4.D 5.D 6.B

2、1.C 2.C 3.A 4.D 5.D 6.B

3、(1)总共

凡是 还 最重要的嘱咐

(2)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应"唤起民众

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

(3)黄花冈烈士为革命捐躯的 伟大意义和影响 先烈的牺牲精神

4、(1)

段意:对比一般人与君子在对待毁誉异同上的不同态度

指出喜誉恶毁

喜同恶异

这是"心术之蔽"

(2)译文:称赞我好的话

或许是阿谀谄媚的假话;不这样的话

那么就是他不曾了解我学问的深度了

我的行动和思想的由来

我自然了解它

假若(有人)指责我的错误

那么不恰当的是很少的

即使跟我有怨恨的人(批评我的毛病)

我没有十分错误

或许也有十之三四分错误吧

(他的话)像我说话的回声一样

(那么)其中必定有没主见的人了

如果不这样的话

那么他的见解与我的可能是偶然相同了

假若分辨我的疑惑

那么

不恰当的人是很少的

(掌握)真理的话

(它)必定是符合人心的话并得到人们的赞同

然而坚持己见而不问是否合乎人心

那么他的偏袒疑惑是十分明显的

(3)他的朋友的缺点是:在治学中过于自信

从不怀疑自己的见解有误

即使是古人之说也不随意赞同;但却喜欢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 这正是心术受到蒙蔽的表现

\par

三、写作题

1、


第二篇:20xx如东县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答案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检测

高三语文Ⅰ试题

20xx如东县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答案等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

A.参谒/斗转参横 翘楚/翘足引领 哄传/一哄而散 ......

B.说客/道听途说 曲笔/九曲回肠 肖像/惟妙惟肖 ......

C.粘贴/沾沾自喜 褒贬/痛下针砭 殉职/徇私枉法 ......

D.神祇/扺掌而谈 昭明/年高德劭 湍急/意兴遄飞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

A.全省工业经济冲刺推进会要求各地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指标分解,确保各项目标最终不致陷入纸上谈兵的窘境。 ....

B.一边是残忍地从年仅两岁的小孩身上碾过而逃之夭夭,一边是勇敢地跳下河救起落水小孩而最终献身。近日发生的这两件事传得沸沸扬扬。 ....

C.当今社会,人们期待涌现更多的像焦裕禄那样为了人民的事业宵衣旰食、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

期待着有更多的领导能真诚地为大众服务。

D.卡扎菲被赶下台,长达42年的集权统治被废止,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众望所归;但是人们在欢庆....的同时,也在反思内战带来的灾难和影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

A.我们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放下身段,俯下身来,听民意,接地气,才会让群众真正满意,过去的许多热点、难点甚至痛点才会迎刃而解。

B.“十一五”期间,我省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C.土耳其副总理阿塔莱对媒体说:10月23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264人死亡,970座建筑物倒塌,1300人受伤,目前政府正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力救灾。

D.近日,日本与菲律宾举行了有关亚洲地区海洋安全问题的首次副司局级磋商,如何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主权主张成为本次磋商的一个主要议题。

高三语文 第1页(共6页)

4.下面这个形象的说法中蕴含着多重哲理,请分别用一句较为抽象的话加以揭示。(4分)

旅游从来就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到别人住腻的地方去。

5.10月中旬,某校邀请省内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王天一教授来校为高三年级师生作报告。请你以该校学生主持人的身份拟写欢迎词。要求:①无须写抬头称谓;②字数不超过答题纸上规定的空格。(5分)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报刘一丈书

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

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

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

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

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注】刘一丈:名玠,字国珍,号墀石,江苏兴化人。与宗臣家有世交,与宗臣父交厚40余年。一:表排行居长,即老大;丈:对男性长辈的尊称。 注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何至更辱馈遗 更:又,另外。 .

B.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孚:信任,信服。 .

C.即门者持刺入 刺:名帖,名片。 .

D.乡园多故 故:故旧,老友。 .

高三语文 第2页(共6页)

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讽刺明代官场腐败的一组是( ▲ )(3分)

①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②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③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④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

⑤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⑥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这是一篇书信体散文,作者借题发挥,对时弊痛下针砭,以一吐胸中块垒。文章主体部分紧扣刘一丈来信中“上下相孚”四字,用漫画式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封建官场上骄下谀的群丑图。

B.善用对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既有干谒者被召见前后言词、举止、态度的对比,又有干谒者与门者、权者等的对比。在多重对比中,既揭露了官场的腐朽、黑暗,又表明了自己的心志。

C.在形象刻画上,作者用笔有简有繁,简则惜字如金,繁则用墨如泼,简繁转换间,“客”的媚态、狂相,权者的傲相、伪态,门者的狐假虎威、刁钻狡诈,无不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书信末尾,作者回应开头、劝慰长者。劝慰之词中,既流露出对家乡、对长者的怀念,对长者抱才而困的不平和愤懑,也流露出身在官场的作者不媚流俗但求心安的消极、无奈情绪。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宗臣《报刘一丈书》)(3分)

▲ ⑵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孙樵《书褒城驿壁》)(3分)

▲ ⑶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左传·秦晋殽之战》)(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③。

【注】①熙宁四年(1071),时年33岁的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在三年杭州通判任满后,苏轼转任密州太守。本词即写于太守任上的熙宁七年。②云中:郡名,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文帝时,云中守魏尚获罪被削职,冯唐劝谏后,文帝命他持节去云中赦免魏尚并恢复其职务。③天狼:星座名,此喻指西北与宋为敌的辽和西夏。 ①⑴上阕“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极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3分)

▲ ⑵上阕在描写太守出猎场面时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 ⑶从全词看,词中“鬓微霜,又何妨”句与作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高三语文 第3页(共6页)

发”句相比,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乘天地之正,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⑵圣人无常师。 ▲ 。(韩愈《师说》)

⑶ ▲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⑷日出而林霏开,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⑸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 。(苏轼《赤壁赋》)

⑹子曰:君子固穷, ▲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⑺少年心事当拏云, ▲ 。(李贺《致酒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一朵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 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身未娶。也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 塞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云成团了。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瓷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籽实,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就有点不屑。

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呼号,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

高三语文 第4页(共6页)

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

柴格,柴格,柴格

你的白羔饿得慌呀

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那母羊竟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牧放的羊。找老牧人,却见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竟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选自《读者》20xx年第18期)

12.文章开头三节分别交代了什么内容?从全文看,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5分)

13.文中画线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14.文章以“一朵朵白云”为题,文中也反复出现“云”(云朵),试简析“白云”(云朵)的作用。(6分)

15.本文写了老牧人牧羊和资助城市孤儿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古罗马与汉长安

①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

高三语文 第5页(共6页)

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②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③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④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⑤罗马文化中没有一个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

⑥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17.从文中看,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分条列举。(8分)

18.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的“非宗教性”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文意,加以说明。(6分)

七、作文(7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颗健全的心灵应该有刺——一根锐利的、伴人一生的尖刺,始终对应着自己的恶行。这根刺,哲学的名称叫“良知”。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今人所说的知耻、知愧、知恩、……,无不诠释着良知的内涵。可是,当今社会让有良知者痛心疾首的良知沉睡、麻木甚或泯灭之事却时有发生。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三语文 第6页(共6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检测

高三语文Ⅱ(附加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为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由选考历史的考生完成。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用斜线(/)给下面的画线处断句。(限6处)(6分)

子 厚 之 贬 其 忧 悲 憔 悴 之 叹 发 于 诗 者 特 为 酸 楚 悯 己 伤 志 固 君 子 所 不 免 然 亦 何 至 是 卒 以 愤 死,未为达理也。惟渊明则不然,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

观二人之诗,以意逆志,人岂难见?以是论贤不肖之实,亦何可欺也!

21.这段文字节选自《蔡宽夫诗话》。请解说“诗话”一词的含义,并另举一部你所知道的诗话名。(2分) ▲

22.作者说“观二人之诗”可以“论贤不肖之实”,根据文意,说说二人之“贤”“不肖”的具体表现。(2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

A.黛玉担心宝玉,想去问明情况。哪知宝玉院门紧闭,丫鬟拒绝开门,却又听到宝玉、宝钗笑语之声,不由得动气伤感,吟起了《葬花词》。

B.《端午节》中的小官僚方玄绰自命清高,自私虚伪,他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却又动了心。

C.《雷雨》中鲁大海在得知周朴园用金钱收买了工人败类,平息了罢工之后,愤怒地揭露了周朴园的种种罪恶,并毫无惧色地同打手们对打。

D.《边城》中天保、傩送两兄弟都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为了翠翠,天保宁可要条破渡船也不要新碾坊,而傩送则主动托媒人提亲。

E.《哈姆莱特》中老国王的鬼魂嘱咐哈姆莱特在复仇时千万不要伤害到他的母亲,让上帝去裁决她,让她不安的良心时时刺痛她自己就够了。

24.简答题(10分)

⑴“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这句话出自《红楼梦》中哪一个人物的哪一篇文章?句中的“公子”、“女儿”分别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4分)

▲ 、 ▲ , ▲ 、 ▲ ⑵试举三例说明《家》中高老太爷的专横与残忍。(6分)

高三语文(附加题) 第1页(共2页)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贾宝玉以一个叛逆者的光辉形象,出现在腐朽的散发着霉烂臭气的封建贵族生活的环境里,出现在死抱着顽固的道统形式的封建统治者的人群中,出现在毁灭着生活的美和理想的吃人的礼教制度面前,这种现实与他的生活直接而密切地联系着。他的反抗也只能从这里开始,因而他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最突出鲜明地表现出与这种现实直接对立的色彩。他的要求虽不可能是自觉地代表着但在客观上却体现着符合着社会的进步要求。他反对笼罩着生活的压迫、痛苦、哀伤、牺牲的烟雾,追求贯串着愉快、欢笑、青春、幸福的基调的合理的人生——不仅是在爱情领域里,而且是在整个生活领域里。透过这种要求鲜明地反映出了人生的道路问题。它表明了封建社会所规定的人的生活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而是奴隶的生活。真正的人的生活应该是平等自由的,不受任何干预而独立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就历史的性质说,这明显地具有了与封建社会不同的新的意义,标志着个性的觉醒与要求个性的解放,这是贾宝玉悲剧性格中最根本的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在那样一个强大的现实的压力之下,贾宝玉体现出了这种要求,绝不能解释为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反映着历史发展的要求下的新课题。

(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红楼梦>选读》

P120~121)

25.宝玉生活的环境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不超过45个字符)(4分)

26.为什么说宝玉的反抗要求“不可能是自觉地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要求”?(5分)

27.“叛逆者”宝玉的反抗具有哪些价值?请分条列举。(6分)

高三语文(附加题) 第2页(共2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检测

“高三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等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2分)D(qí/zhǐ zhāo/shào tuān/chuán A. cān/shēn qiáo hōng/hòng B.shuō qū xiào

C.zhān biǎn/biān xùn)

2. (2分)C(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A.纸上谈兵: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用在此处,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此处宜改用“一纸空文”。B.沸沸扬扬:状态词,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含贬义。对“救人献身”这一感人行为的社会反应不可用“沸沸扬扬”来形容。用在此处,犯“感情色彩不当”的错误。D.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用在此处,犯“用错对象”的错误)

3.(2分)D(A.“热点、难点甚至痛点”和“迎刃而解”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完善了??等”后面缺少了“各项保障制度”;C.语序不当。“造成??受伤”应改为“造成264人死亡,1300人受伤,970座建筑物倒塌”)

4.⑴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新奇;

⑵再美的事物反复出现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⑶相同的事物用不同的眼光(或:以不同的目的、心态)去观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⑷美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愉悦感觉。

评分要点:答对其中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满分)。

5.【示例】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这收获和播种的季节里,我们有幸请来了著名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王教授为我们做高考复习讲座。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教授作报告。

评分要点:(1)导语;(2)介绍报告者身份;(3)介绍报告会主题;(4)表达欢迎之意;(5)语言连贯、得体。缺失一个要点,扣1分;字数超过规定,扣1分。满分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 (3分)D(变故,事故)

7. (3分)C(⑤⑥表明作者耿介不阿、安贫乐道的志节)

8. (3分)D(①“对家乡、对长者的怀念”之情并不是在劝慰之词中流露的;②“幸宁心哉”是作者对长者刘一丈的劝慰之词,而不是表露自己心迹的文字,因此,“也流露出身在官场的作者不媚流俗但求心安的消极、无奈情绪”一说有错)

9.⑴这就是我的(胸怀)狭隘之处啊,因此常常不被长官喜欢,我却更加不考虑(这一切)了。 评分要点:1句1分,共3分。关键处(“斯则仆之褊哉”,判断句;仆:谦称自己,我;

褊:狭隘。“常不见悦于长吏”,被动句;“仆则愈益不顾也”,非判断句,“也”在此只起加强肯定语

高三语文(答案) 第1页(共4页)

气作用)若理解不到位,则该句的1分不可赋予。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则在此基础上,再扣1分。

⑵虽然在供给来往者膳食的余暇拿出一部分时间尽力修缮它(或:尽绵薄之力修缮它),(但又)怎能补救几十上百人的破坏呢?

评分要点:3分。错译一处(虽:虽然。隙:余暇,闲暇。治:修缮。其:岂,怎么,不可译为“难道”。残暴:破坏,糟蹋;古今异义),扣1分;扣满3分止。若无错译,但缺省了句末问号或整句译文不通畅,亦扣1分。

⑶我的国家不富裕,(但)因为您的随从滞留(在我的国家的缘故),住一天(我的国家)就备办一天的军需给养;要走,(我的国家)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评分要点:1句1分,共4分。关键处(“不腆敝邑”,谓语前置句。为:因为;淹:滞留,停驻,久住;之:取消句独。居:滞留,停驻,久住;积:贮积起来的钱物等,此处可译成“军需给养”之类的。具、备:备办,准备)若理解不到位,则该句的1分不可赋予。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则在此基础上,再扣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⑴(3分)卷,席卷。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腾空越野的壮阔场景,(1分)又表现出出猎者

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1分)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1分,意对即可)

⑵(3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或:点面结合的手法)。(1分)“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正面描写了(或:从个体形象角度描写了)太守出猎时的雄姿与豪兴;(1分)而“千骑卷平冈”“倾城随太守”的壮观景象,则从侧面(或:从群体形象角度)烘托出深得士民拥戴的太守出猎时踌躇满志的狂放之态。(1分)

⑶(4分)同:都有年华老去的感叹。(2分)异:前者在流露出嗟老心绪的同时,雄心不已,期望重获朝廷重用,为国靖边,建功立业;而后者衰老无成之感更强,失意、无奈之情更浓。(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⑴而御六气之辩 ⑵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⑶自经丧乱少睡眠 ⑷云归而岩穴暝 ⑸舞幽.........

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⑹小人穷斯滥矣 ⑺谁念幽寒坐呜呃 ........

[友情提醒] 请特别注意加点字的书写是否正确、规整。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2.(5分)前三节分别交代了老牧人的外貌(1分)、职业(或:生活内容)(1分)、身世以及他人对老牧人的看法(1分),为下文表现老牧人的特立独行和高尚境界作铺垫(2分。若“作用”答对,却写错“铺垫”二字中的任意一字,则扣1分)。

13.(3分)运用对比手法,使老牧人善于牧羊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肯定老牧人不从大流而超牧的行为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老牧人的赞叹之情。(要点共四个,缺失一个扣1分)

14.(6分)白云(云朵)为老牧人的活动提供了背景,烘托了老牧人清朗、高洁的形象和美好心灵,白云、羊群与“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的老牧人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意境

高三语文(答案) 第2页(共4页)

美,而且使老牧人这一形象更具圣洁的象征意义和传奇色彩。(提供背景,1分;烘托形象,1分;相映成趣,1分。增添意境美,赋予形象象征意义和传奇色彩,答对一点,2分;两点全答对,3分)

15.(6分)①老牧人经常给牧人讲牧羊经,并且能用马头琴召回抛下羊羔、自顾吃草的母羊,说明经验在工作和生活中十分重要。②老牧人不以牧羊为谋生手段,而是作为“成仙”的途径,说明人应该摒弃对金钱的贪欲,自在生活。③老牧人为制止超牧而奔走呼号,并最终让嘎查达停止过度放牧,揭示人决策、做事应该具有长远的、发展的眼光。④老牧人省吃俭用,资助城市孤儿五六年,赞扬了克己为人的精神。⑤老牧人最终设法让野狼和神鹰带走自己的躯体,体现了老牧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和忘我(无我)的人生境界。⑥老牧人的故事整体反讽了当今社会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行为。(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6.(4分)首先谈长安和罗马这两座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然后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长安和罗马文化....

发展脉络的不同之处,最后谈两种文化的相同之处。(准确概括各层内容,3分;有表明思路展开..

顺序的词语,1分)

17.(8分)①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漫长。②长安文化有一个独大的至尊核心,而罗马文化没有。③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罗马文化共和思想和法则深入人心;④长安文化本质上是一元文化,它包容和吸纳其他文化的目的在于充实自己;罗马文化则具有宽容和多元的特质。(答对一点,2分)

18.(6分)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罗马文化充满了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答对一点,2分)

七、作文(70分)

19.参照20xx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分等赋分。具体细则另订。

高三语文(答案) 第3页(共4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检测

“高三语文Ⅱ(附加题)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等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6分)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悯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至是/卒以愤死(限断6处;多断1处,扣1分。错断1处,扣1分。扣满6分止)

21.(2分)中国古代评论诗歌、诗人、诗派,记录诗人议论、事迹的著作。(1分) 兹列举出中国古代著名诗话,供批阅时参考。

《六一诗话》(北宋·欧阳修)、《后山诗话》(北宋·陈师道)、《沧浪诗话》(南宋·严羽)、《白石诗话》(南宋·姜夔)、《诚斋诗话》(南宋·杨万里)、《艺苑卮言》(明·王世贞)、《四溟诗话》(明·谢榛)、《诗薮》(明·胡应麟)《薑斋诗话》(明·王夫之)、《渔洋诗话》(明·王士禛)、《说诗晬语》(清·沈德潜)、《随园诗话》(清·袁枚)、《饮冰室诗话》(近代·梁启超)。(1分)

学生只要写对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得1分;写对诗话名即可,作者名不必写出。

22.(2分)陶渊明忘怀忧乐,随遇而安;柳宗元不能忘怀忧乐,不能通达事理;

【解析】

柳宗元遭受贬谪之后,在诗歌里抒发了他深沉的忧愁悲伤之情,显得特别的“酸楚”。蔡氏以为,为自己的怀才不遇、志向难酬而哀叹感伤,本来是君子所难免的,但是柳宗元何必弄到这样的地步呢?最终因为忧愤而死,实在是不能通达事理。

蔡氏认为柳宗元不能“达理”,是气度识量偏小,不够通达,不能超然物外,所以他的诗歌自然不能进入一流境界。

蔡氏以为“惟渊明则不然”。只有陶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随遇而安,不羁世俗观念,不计荣辱得失,超脱尘世遗忘外物,是绝顶的境界。他“以意逆志”,根据诗所流露的思想推断诗人,认为陶渊明是远远高出柳宗元的。“超世遗物”(心无俗念)成为了他“论贤不肖”的准则。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5分)A、D(A.黛玉吟《葬花词》是第二天的事;D.“宁可要条破渡船也不要新碾坊”的是傩送,而“主动托媒人提亲”的是天保。)(选对一项,2分;多选不得分)

24.⑴(4分)贾宝玉、《芙蓉女儿诔》,贾宝玉、晴雯。

⑵(6分)①他把觉慧软禁在家里,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②他强迫觉民和冯乐山的侄孙女结婚;③他把丫头鸣凤当作礼物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迫使鸣凤投湖自杀;④他逼丫鬟婉儿去给冯乐山做妾。(答对一例,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5.(4分)①腐朽;②统治者死抱着顽固的道统形式;③礼教制度猖獗;④生活中充满压迫、痛苦、哀伤、牺牲。

26.(5分)①贾宝玉所处的生活环境封闭落后,不可能接触新的思想;②腐朽黑暗的现实与他的生活直接而密切地联系着,他的反抗只是从与他生活密切的东西入手;③他的反抗虽在客观上体现了进步要求,但仍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体现。(答对一点,2分;三点,5分)

27.(6分)①表现出与当时黑暗现实直接对立的色彩;②体现着符合着社会的进步要求;③让我们看到了封建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④标志着个性的觉醒和对个性解放的要求;⑤有着与封建社会不同的新的意义,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要求。(答对一点,1分;五点全答对,6分)

高三语文(答案) 第4页(共4页)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李明波按照学校的安排,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就下一步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分析情况如下一、通过成绩分析看,主要…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反馈文言文翻译两小题共7分第一题多数学生得23分能把重点词主要句式翻译出来第二题得分在02分之间主要是对倒装句词的活用现象不懂建议平时授课时强调古文语法知识点诗歌欣赏两小题共6分1得...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试卷情况综述:本次期中考试由本部命题,整份试卷按照高考试卷的模式出题,所有试题均来自近年的高考试题以及今年广东各地的模拟试题,试题难度大大增加。试卷内容与近段以来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纵观全卷直接考察…

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本次期中考试,我的语文考试得到了80分的好成绩,这大概是我上了高中语文成绩最好的一次考试,但同时,由于我的语文成绩耗光了我的人品,后面的科目较以前整整下降了一个一个层次。这是不是符合了那该死的人品守恒定律???…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分析总结唐华按照学校的安排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就下一步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分析情况如下一通过成绩分析看...

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反思

本次期中测试,试题构成与高考试题基本相同,同时也有两点变化:一是文言翻译,有两句选自语文必修篇目,降低了考查难度,学生得分较高;二是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做题,仅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避免了学生因选作文本的不同而出…

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期中考试总结曹秋生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下一步的教学任务,我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分析情况如下一、通过成绩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各分数段双上线人数…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高一期中语文试题答案一基础知识1答案DA项庇护b杳无音信yioB项钦佩qn针砭时弊binC项一瞥pi2答案CAjinjinxuxujinjinoniByynttuzhngzhngrrCpopoknjinkung...

福建省师大附中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HLLYBQ整理供高中试卷网福建师大附中20xx20xx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归去来兮...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高一20xx20xx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分析报告这次的语文试卷突出了基础性实用性以及能力考查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稍偏大的期中考试卷现对本试卷...

福建省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茅盾中学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B卷一基础知识116题各2分1722题各3分共5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惊蛰印lo隽秀jn妖童媛女yunzh烙B岑寂chn氤氲yn缙绅jng茕茕qing孑立C瞭...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总结(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