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点

时间:2024.5.2

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内能及其利用

1、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而且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物体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4、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

5、吸放热计算公式: 合并为:合并公式:  

6、燃烧燃料放热计算(燃料为气体时)     (q为热值)

7、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做功冲程是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二部分电流、电路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摩擦时失去电子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2、带电体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3、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超导体是电阻为零的导体,所以不发热,主要应用在不需要发热的导线或电动机线圈等。半导体电阻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主要制作电子元件,如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5、电路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

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以上路径,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支路用电器,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电流表相当一根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

①电流路径法:从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电流无分支则用电器串联;电流有分支则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6、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金属中靠自由电子(带负电)导电。电荷从电源正极出发,最终流到负极才形成回路。7、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压);电路为通路

第三部分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1、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

2、电流符号:I    电流单位:安培(A)    1A=1000mA    1mA=1000μA

   电压符号:U    电压单位:伏特(V)   1KV=1000V   1V=1000 mV

   电阻符号:R    电阻单位:欧姆(Ω)   1KΩ=1000Ω

3、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4、电流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流表连接:① 电流表要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5、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流不能通过电压表。

电压表连接: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接在被测电路两端)。②电流“正入负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6、电流表量程:0.6A(分度值0.02A)、3A(分度值0.1A),电压表量程:3V(分度值0.1V)、15V(分度值0.5V)

7、如果电流表没有读数,则电路是断路的;如果电压表有读数,说明电压表到电源两端是接通的,如果电压表没有读数,则电压表到电源两端在某处断开或所测用电器短路。

8、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

9、滑动变阻器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 ;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意义: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10、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电阻越大,电压越高),串联电路具有分压的特点()。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11、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并联电路具有分流的特点(

1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此式计算,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第四部分电能、电功率、电热、家庭电路

1、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叫电能(又称电功)。  用W表示,单位:J   KW·h    

    1度 =1 kw·h=3.6×106J

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用P表示,单位:W    1KW=1000W

电流通过电阻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叫电流的热效应。用Q表示,单位:J

2、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转1转就是度。

3、电学物理量计算:

电流:            

电压:          

电阻:        串联: 

电能:W =Pt     W=UIt   电能表:W=W月底-W月初

电功率:        

电热:   Q=W=Pt  (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时)

(虽然电学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P =P = UIQ = I2Rt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下面的

11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要求大家能熟练掌握:

(1)I=   (2)U = IR  (3)R =  (4)P = UI (5)I =  (6)P =   

(7)R =   (8)P = I2R  (9)W = Pt  (10)Q = I2Rt 

(11)      )

4、家庭电路的连接: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中,插座与各用电器并联;开关与电器串联并接在火线上。三脚插座“左零右火中间地”;辨别火线和零线用测电笔。

5、保险丝是由电阻比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连接时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接在火线上;不能用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

6、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电路特点


第二篇:八下物理知识点【期末复习】


 力与运动

考点精讲

1.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个结论叫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3)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化.而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下列两种情况:(1)运动快慢的改变;(2)运动方向的改变

3.惯性  

(1)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看出,物体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的表现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是物体固有的性质: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静止的、运动的物体;

运动状态改变或不改变的物体;受力或不受力的物体.②惯性的大小由自身因素决定,与其他外界因素无关.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们的本质不同.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不能认为能用力克服惯性,或比较惯性和力的大小.

(4)惯性现象及其解释: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因惯性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与惯性有关的现象及其产生的物理过程.惯性现象问答题解释的万能答案:物体原来的状态――――条件的改变――――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4.合力的概念

(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用一个力替代几个力,也可以用几个力替代一个力,这就是等效替代.

5.二力的合成

(1)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

(2)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才能求合力.

6.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如图5-1(a),F=F1+F2,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如图5—1(b),F=F1-F2,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3)二力的合力范围:F1-F2 ≦F≦ F1+F2

 7.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的特点: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

 密度与浮力

考点精讲

1.质量和天平

(1)质量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由物质组成.物体是指某一件具体的东西,物质则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一个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单位

  质量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吨(t)、千克(kg)、克(g)、毫克(mg),国际制单位是:kg.

 (3)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必须置于水平台上使用,将游码归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被测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调节砝码与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砝码加游码所示的质量就是待测物的质量.与任何测量仪器一样,待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天平属精密仪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要注意轻拿轻放.M左=M右+M游

 ①“补差法”测液体质量:称液体或带有腐蚀性的物体时,必须先称容器的质量,再称容器和待测物的总质量,最后将总质量减去容器质量就得到待测物质量.物理上称之为“补差法”。对于一切易污染、易腐蚀的物体都应该采用此法去称量,绝不可以直接称量而导致天平损坏.

 ②天平的妥善使用:天平属于精密仪器,因此在整个使用中必须注意:a.轻拿轻放,不可让天平受到强烈振动.b.干净卫生,不可让盘、梁等沾上污物或受到锈蚀.c.取用砝码必须使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取砝码,保证砝码的精确.d.用后应将游码归零,砝码归盒;横梁用固定圈固定,保证支架刀口不受损伤从而增强灵敏度.

2.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定液体体积的仪器.利用排液法也可以间接测定固体的体积.量筒使用前应看清量程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体积,量筒(或量杯)的所示体积单位一般是mL,即cm3.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尤其是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预先放入的水要适量,水不能少得淹不住物体,也不能多得溢出量筒.

读数时要注意两点:①将量筒(或量杯)置于水平桌面上;②观察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凸面顶部(如水银等)或凹面底部(如水等)相平.

3.认识密度   

(1)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①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大小.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无关.如:1g水和1kg水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如:铁与铝的密度、油与水的密度都不相同.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一滴水的密度仍要比一桶油的密度大。

②密度是个复合的物理量.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出密度计算公式:ρ=m/v.绝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③密度公式的意义包含有:a.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即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b.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质量较大.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2)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在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kg,长度的单位是m,体积的单位就是m3.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的单位是kg/m3.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其读法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意义是:1m3的水,质量是1.0×103 kg.在常用单位中,质量单位经常取g,体积单位经常取cm3(即mL),因此常用的密度单位是g/cm3

4.浮力

(1)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2)浮力测量方法:先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体重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的重G’,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示数的差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浮=G—G’

5.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其数学表达式为:F浮=G排液=ρ液gV排.从公式可看出,若物体在液体中确实受到浮力,则其大小将取决于被物体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的密度ρ液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中对产生浮力有贡献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V排,而与其他因素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   

6.浮力大小的计算 

对于浮力大小的计算,通常有如下三种基本方法:

(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若已知液体密度ρ液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计算(当物体浸在气体中时,则F浮=ρ气gV排).此法也叫原理法或公式法.

(2)利用漂浮或悬浮条件计算。若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应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物重等大(即F浮=G物)来计算.此法也称为平衡法.

(3)利用两次测重之差计算.若用弹簧测力计先后称量同一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物重时其读数分别为G和G’,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F浮=G—G’.此法常称为重差法。

7.物体的浮沉   

  (1)物体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办和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由这两个力的合力效果决定.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知识可知:当浮力小于重力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下沉.ρ液《ρ物。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上浮,直至部分物体露出液面,这种状态叫漂浮。ρ液》ρ物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二力平衡,物体在液体内可以静止在任何一个位置,这种状态叫悬浮.ρ液=ρ物由此可见,物体所处的状态由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需要指出的是,物体在悬浮或漂浮时,浮力都等于重力,所不同的是前者物体完全浸在水中(也叫浸没),后者物体部分浸在水中。

  (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①密度计:利用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密度计在任何液体里都呈漂浮状态,所受浮力大小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液体密度较大时,密度计露出部分多,反之就少,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上面较小而下面较大.密度计上的数值表示待测液体的密度是水密度的倍数,如“0.8”表示该液体密度是0.8×103 kg/m3.

②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密度小于盐水密度的种子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密度大于盐水密度的种子却沉在水底.

③轮船:轮船在水上航行呈漂浮状态.航行时船体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轮船所受浮力的大小,常用“排水量”表示载货时轮船的总重量.如:最大排水量为1万吨的轮船,并不代表能装1万吨的货物,而是船体和货物总计l万吨.对于一条船来讲,自重是定值,因此设计时的排水量扣除自重,就是最大载货量。

④潜水艇:潜水艇为了能升降自如,必须使浮力大小不等于重力.潜水艇在水下时,由于艇壳不能任意变大或变小,因此浮力是不变的.要想控制上浮、下沉,就只有改变自重.潜水艇两侧都有水箱,与高压气舱相连,高压气舱作用时就能将水从水舱内排出,减轻潜水艇重力至小于浮力时潜水艇上浮;若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时潜水艇可在水中保持静止,即悬浮;关闭高压气舱使进水口打开,在水压作用下水舱进水,自重增大至大于浮力时,潜水艇开始下沉.

⑤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漂浮在空中的,内部所充气体密度必须小于空气密度,一般充有氢气和氦气.充气时体积增大,排开空气重力增大,浮力也增大.当浮力增大至大于重力时,气球或飞艇就上升;反之,排出一部分氢气或氦气时,气球或飞艇就下降因此,它们是通过改变浮力来实现上升、下降的.要指出的是,有一种热气球是通过加热方式使球内气体膨胀达到.减小气体密度增大浮力,因此热气球只要停止加热,气球体积就会缩小而减小浮力,降回地面。

  压强

考点精讲

1.压强

(1)压力: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注意:压力的特点:①与物体表面接触     ②与物体表面垂直.

若不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则不是压力

(2)探究压力的效果: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物体置于水平面时F=G

定义    产生原因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力的本质   作用点()     施力物体

(4)压强   

①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理学中采用规定相同受力面积(单位面积),比较相同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从而引入压强的概念.利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方便地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压强的公式:p=F/S,公式中,F表示压力,p表示压强,S表示受力面积.

③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符号是Pa,1 Pa=1N/m2,

 2、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在水中,压强计的按着朝任何不同方向,U型管两端液面均出现高度差,从而得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将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使探头朝不同方向,U形管两端的高度差不变,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使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记下探头在水中的某一深度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然后换用盐水,发现在同一深度,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增大,得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2)利用公式p=ρgh进行计算时应注意:①利用此公式时,ρ的单位要用kg/m3,h的单位要用m,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②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即:深度是由上向下量的,而高度是由下向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3)液体压强的应用:①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其液面相平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二是“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②应用:锅炉水位计、茶壶、船闸等。

(4)液体压强的传递

①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注意:密闭是指被固体密闭;“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是指外加压强,而不是液体自身的压强.

②公式:F1/S1=F2/S2

 ③帕斯卡原理的应用:液压机、液压千斤顶等.

3.空气的力量

(1)大气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注意:①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②由于大气压值是变化的,所以只用仪器测定而难以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③测量:气压计.常用的有: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管式弹簧压强计.

(3)大气压强的变化:①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中规定:760 mm汞柱产生的压强即1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大气压随高度减小的变化是不均匀的.在海拔2OOOm以内,每升高12m,大气压强降低133Pa(即1毫米汞柱).大气压强随天气的变化规律是冬高夏低,晴高阴低。

(4)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或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机械与人

考点精讲

1.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作为杠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有一个可绕着转动的固定点;②受力的作用而不变形(突出“硬”字);③受到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且这两种力对于杠杆的转动所起的作用正好相反.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来表示.它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其他位置.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来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来表示.无论是动力还是阻力,都是杠杆所受到的力,它们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动力和阻力没有严格的界限,只不过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反罢了;一般地,把人施加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 ④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的平衡:指杠杆静止不动(静平衡)或匀速转动(动平衡).所谓匀速转动,是指杠杆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相等的角度.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4)杠杆的分类

 ①省力杠杆:使用省力杠杆可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是可以少移动距离。

 ③等臂杠杆:使用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绕轴转动的轮.滑轮可看作是变形的杠杆,所以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研究它.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

(1)定滑轮: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或相反)的力.

(2)动滑轮:轴和轮一起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通常情况下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同时要费一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的,可以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使用效果,但同时要多移动距离.它的省力情况是由吊着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来决定的.由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G总/n=G物+G动/n,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速度)是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的几倍.   S绳=nh物 V绳=nV物如果动滑轮较重,不能忽略,则拉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3.功

(1)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的必备条件有两个,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功=力×距离.W=FS

如果一个力拉着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做功的多少还可以用公式W=Gh来计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1 J=1 N·m.

 (2)做功的快慢:功率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功率大小的公式:P=W/t.

由W=FS还可推出另一个计算功率的公式:P=Fv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1 W=1 J/s.

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选购机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选择功率合适的机器.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4.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①有用功在数值上等于机械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通常情况下用机械匀速提升物体时,W有用=Gh;在水平方向上,用机械克服物体与其他接触面的摩擦时W有用=fs,s为水平移动的距离.f为摩擦力②额外功:凡是为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而做的功,和克服机械本身重力而做的功都是额外功.③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W+W额外,或等于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与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Fs。

(2)机械效率:①意义:是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②定义: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一般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η=W/W.由于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减少机械本身的重力或摩擦力。

5.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可以用物体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决定了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和物体的机械运动紧密联系的能量.

 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小粒子与大宇宙

考点精讲

1.物质的组成

(1)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对现象的本质进行猜测并提出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和水、火、土、气“四元素说”,是古代人对物质的构成进行猜想而提出的两种假说.对于物质结构的问题,由于物质微粒非常微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因而曾用猜测——假说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2)分子及其大小:把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包含三层涵义:

①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如果分子再继续分下去,得到的更小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有单原子分子,例如铜分子,它是由一个铜原子构成的;分子有多原子分子,例如水分子,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非常小,它的直径只有几十个纳米(nm).在1标准大气压下,1 cm3空气中的分子数约有2.7×1027个,1 cm3水中约有3.35×1022个水分子.

(3)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着这个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原子核外的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是相等的,整个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4)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所带正电的电量和一个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的电量是相等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等.质子和中子之间依靠一种称为核力的作用力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原子核.  

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分子动理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假说,后来被许多实验事实所证明,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都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切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都是由于分子间间隙的扩大或缩小而形成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更多相关推荐:
20xx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常考点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

九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修改)

九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第4连接方式11章简单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2两种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3电荷间的相互...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以及公式大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

20xx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即I1I1...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励志教案物理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功的计算方...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班别姓名学号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表表十一表十二运动和力表十四压强和浮力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