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4.4.21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化统一运输网中的骨干和中坚,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长期以来,铁路在运输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安全状况并不稳定,重大、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很严峻。近年来,中央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做过重要批示。当前深入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真解决好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把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为安全生产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铁路运输系统积累了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对今后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十多年来,在安全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现代的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安全管理之中。这样,使安全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

为了总结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实现“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目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从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铁路改革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特点及要求,深入分析影响铁路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车务段安全工作实际,提出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宏观思路及微观具体对策与建议,切实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1     提高铁路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1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

“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安全正点、当好先行”是党和国家对铁路部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铁路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光荣职责。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竞争激烈,因此,安全对铁路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更加显示出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实践证明:安全不好,路无宁日。安全工作的好坏将关系到铁路的兴衰。这是因为:

(1)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国民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在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重大、大事故,造成行车中断、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还可能引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社会动荡,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2)对铁路本身来说,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是最大的节约,只有尽量减少或消灭事故,铁路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无数事例说明,一起重大、大事故除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破坏外,还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元、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

(3)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是点多、线长,分布广泛,而且是由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水电等多部门共同来完成的,它犹如一架巨大的联动机,昼夜不间断地运转,每个工作环节必须紧密联系,协同动作;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必须安全、准确、迅速、协调地进行生产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往往影响一线或一片,甚至涉及整个运输生产。因此,没有安全就没有正常的运输秩序和生产秩序。在运输生产全过程中,各部门、各工种人员只有认真负责、遵章守纪,才能确保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

(4)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量标志。铁路运输也是物质生产部门,但它的生产形式、产品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它的生产方式是通过长大列车在高速度的运动中实现的。它的产品是“位移”,其计量单位是吨公里、人公里或换算吨公里。产品质量特性包括安全、准确、迅速、经济、便利和文明服务,其中安全最为重要。任何企业的产品只有从产地安全运送到消费地后,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才算最后完结,运输产品“位移”的质量和社会价值也同时得到体现。“位移”这种产品有它的特殊性,既不能储存,也不能调剂,它在运输生产的同时就被消费掉了。货物运输如果在发站、到站或运输途中因安全得不到保证,发生事故,导致货物毁损,不但毁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铁路运输部门本身的产品也失去了意义。因此,在运输产品质量特性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质量标志。

(5)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快铁路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形势不稳,经常发生重大、大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精力,降低经济效益,铁路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铁路改革和发展就会失去重要的前提与基础,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铁路要发展,必须要走向市场,这就更需要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运输安全、树立良好的铁路运输企业形象。当前,面对日趋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铁路通过运输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的改革,实行重载、提速、调图以及多元化经营,采用新设备、新技术,这样就给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铁路越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走向市场,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生产的性质和基本特点,决定了安全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1.2    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是我们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各行各业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铁路运输生产有其独自的特点,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财产的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1.2.1     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从政治上说,在我国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生产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在生产劳动中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使生产和安全两者统一起来,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政策。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是受到我国宪法保护的。在我国现行的宪法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在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凡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按情节轻重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判刑。”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爱护,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2     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针,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对待安全工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如果安全生产不好,重大、特大事故迭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威胁、遭受损失。

1.2.3     安全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

从经济上说,实现安全生产是使生产能顺利进行、完成和超额完成的重要保证;实现安全生产也是搞好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安全与生产是密切相关的,有生产就有不安全的因素,不抓安全就会影响生产。我们只有对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及时的、必要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加以防止或消除,才有可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发生各种事故,不仅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铁路职工和运输设备受到危害,而且铁路本身的运输生产也要遭到损失。

因此,搞好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    当前铁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铁路安全生产现状

进十多年来,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状况经历了几个起伏不定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有许多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触目惊心、损失惨重的事故教训。这些都说明铁路运输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贯穿于运输生产发展的始终。所以,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1997年以来,铁道部制定了“安全第一、基础取胜”的指导方针和强化安全基础整顿和建线的总体部署,以安全标准线建设为载体,突出围歼旅客列车事故为重点,狠抓外美,强攻内实,强化管理,固本强基,使安全生产逐步走上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轨道。但经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安全工作波动性、反复性大,抓一下好一阵,抓不紧就反弹,不能一劳永逸。

近年来,铁路各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贯彻《劳动法》和铁道部关于坚强安全基础建设的总体要求,促进了劳动安全形势的好转,使职工死亡人数逐年减少。但劳动安全工作仍不能放松,还必须抓紧抓好,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2.2    我国铁路安全依旧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把安全生产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遏止特别重大、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扭转了一度出现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局面,但我国铁路安全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2.2.1     重大、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

安全工作波动性、反复性大,抓一下好一阵,抓不紧就反弹,不能一劳永逸。20##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构成铁路交通特别重大事故。因此,安全生产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应清醒的看到,安全生产仍很不稳定,性质严重的特别重大、重大、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

2.2.2     事故隐患极为严重

实际情况表明,各方面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

2.2.2.1    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疏于管理是最大的隐患

有关部门对近期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分析显示,绝大多数是责任事故,主要是疏于管理、监督不力造成的。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特别普遍。

2.2.2.2    设备陈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又是一大隐患

有些单位设备陈旧,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是领导不把隐患当回事,觉得是小事一桩,多少年都过来了,未必真会因此引发事故,有侥幸心理。

2.2.2.3    人员素质低、缺乏必要培训也是一大隐患

一些单位,普遍存在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和责任心的缺陷,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职工责任心不到位而造成的;另外,职工技术业务素质还不适应安全生产要求,因而造成隐患。

2.2.2.4    “三违”现象存在严重

据调查,不少单位存在严重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2.3     施工安全问题突出

目前,从总的情况看来,施工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输效率与设备维修的矛盾十分尖锐;施工现场作业控制非常薄弱;设备管理单位的维修施工,作业分散,检查监控不力,违章蛮干突出。

2.2.4     道口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当前道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提速干线平改立进展缓慢,一些道口改造没有如期完成;部分平改立道口排水问题解决的不好,车、马、行人无法通过;大量区间人行过道没有拆并,站内平过道管理薄弱;部分平交道口看守和监护不力,安全隐患仍然很大。

2.2.5     货物装载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货主受利益驱动,不择手段利用超载获利;铁路内部一些单位和职工为了谋取私利,串通货主超载。这不仅造成铁路运输收入的大量流失,更重要的是给运输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3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特点及要求

要做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首先必须了解铁路运输业安全生产的特点,然后,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运输事故的发生,确保运输质量。铁路运输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但它又具有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的特点。铁路是通过旅客与货物的位移来完成生产任务的,而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又是通过长大的列车在高速度的运动中实现的。它是一种长距离空间移动式的动态加工,需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多部门、多工种共同配合,各工作环节紧密联系。所以,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工作,一方面同其他行业有着共同的要求,即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和消除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变危险为安全,变有害为无害。另一方面,由于铁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生产在安全上有其自己的特点。

3.1    安全问题的普遍性

作为伴随生产而存在的安全问题,对于所有的生产部门、技术系统都具有普遍的意义,铁路运输系统也不例外。安全问题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安全的系统性

安全问题涉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技术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因素。特别是铁路运输这样的开放系统,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图所示。因此,研究和解决安全问题应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1.2     安全的相对性

人类从事的各项生产活动,都有安全问题,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所不同的只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危害程度有轻有重而已。因此,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则是绝对的。但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消除各种隐患,采取对策,从而防患未然。

3.1.3     安全的依附性

安全依附于生产而存在,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生产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只要有生产活动,就会出现安全问题,就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3.1.4     安全的间接效益型

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间接的、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定量计算,只有发生事故、产生了损失之后,才会感到它的存在,意识到它的重要。

3.1.5     安全的长期性

伴随着生产的各种事故和不安全状况,往往都会重复发生,安全工作不能一劳永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旧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新的安全问题又会产生,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努力才能取得成效,确保安全生产。

3.1.6     安全的艰巨性

高新技术总是伴随着高风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事故后果越来越严重,因而安全工作越来越艰巨。

3.2    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特殊性

由于铁路本身的特点,铁路运输安全除了具有上述安全问题的普遍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铁路是一架联动机,安全工作影响面广

铁路运输是由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水电等多部门组成的一架巨大的联动机,昼夜不间断地运转,每个工作环节必须紧密联系、协同动作,才能确保安全运输。否则,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旅客、货物运输的安全。特别是行车安全方面更为突出。如果一个地方发生行车重大、大事故,就会影响一线、一片,甚至波及整个运输生产。例如,20##年7月6日至8日,因持续强降雨,沪昆铁路贵阳小车河段山体多次发生岩石崩塌和大面积滑坡,泥石流和塌落的土石方量超过2万多立方米,掩埋铁路线近百米,造成沪昆铁路中断行车近100小时。同时还影响到湘黔、川黔等铁路的列车运行。20多趟列车和3万余名旅客的正常旅行受到影响,铁路本身也遭受重大损失。

3.2.2     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复杂,安全工作贯彻始终

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要经过复杂的生产过程,要经过若干工序、若干人员的共同劳动才能实现旅客、货物的位移,把其运送到目的地。因此,安全生产贯穿运输生产的始终,牵扯着生产环节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都必须严格遵章守纪,才能确保旅客和货物的运输安全。否则,只要某一个工种、某一个职工违章作业,就将造成行车事故、货运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例如,在运输货物时,装卸人员不按章作业,发生野蛮装卸,将洗衣机、电视机或其他货物损坏,造成货运事故。这样,不但损坏了有关物资部门已经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而且还浪费了铁路运输能力,影响铁路的声誉。

3.2.3     铁路运输不间断进行,安全生产受外界影响大

铁路运输生产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进行,这样,安全生产必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天阴、下雨、刮风、下雪、下雾等,会影响机车乘务人员瞭望信号和观察线路情况,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事故;到防洪季节,可能发生塌方落石,或线路、桥梁被毁坏,影响行车安全;到寒冷季节,可能造成运输设备冻坏,影响安全生产;强烈雷电,可能毁坏或干扰通信、信号设备正常运转,也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3.2.4     铁路点多、线长,安全工作受社会环境影响大

铁路运输旅客、货物是通过漫长的铁路线及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车站完成的。因此,各地社会治安秩序的好坏,沿线人民群众,特别是沿线农村乡镇的广大农民对铁路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爱路护路情况,或一些旅客违章携带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上车等等,都将影响铁路的安全生产。

3.2.5     铁路是现代化交通工具,技术性强,安全风险大

铁路是现代化的主要交通工具,设备先进,结构复杂,因而技术性很强。各种机车、车辆、车站电气集中设备,调车设备,现代化的通信、信号设备,养路机械,修车设备,各类装卸、起重机械,各种机床、仪表及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等,结构复杂,要求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技术知识。因此,各类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和严格考试,合格后才能任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3.2.6     铁路运输生产是动态加工,时间因素对安全影响大

铁路运输旅客和货物是通过长大的高速列车发生位移而实现的。由于列车的速度高,因此,在作业时要求有关人员特别注意时间因素,要做到分秒不差,准确无误,才能确保运输安全。否则,一分一秒之差,可能导致重大、大事故。

4  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考核标准及评价指标分析

4.1  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关于“安全”的解释在《辞海》、《新华词典》中都没有准确的定义。在简明牛津词典中将安全定义为“不存在危险和风险”。《现代汉语辞海》将安全定义为:“没有危险和事故,着重指不受威胁。”人们较早时期认为“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或者认为“安全即是无事故,没有遭受或引起创伤、损失、损伤”。这是一种绝对安全观,在现实生产系统中是不存在的。它是安全的一种极端理想的状态。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人们现在普遍能接受的相对安全观。相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换句话说,安全意味着人货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但该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里所说的“安全”是指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既不涉及军事或社会意义的安全与保安,也不设计与疾病有关的安全;

(2)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于某种过程状态的描述;

(3)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4)构成安全问题的矛盾双方是安全与危险,而非安全与事故;

(5)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各个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是指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人身伤亡事故、行车事故、货运事故。同时,安全生产还包括保护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和防火、防盗等保护国家财产的任务。

4.2    铁路运输安全考核的主要指标

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管理水平和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铁路运输安全的内容包括:行车安全、货运安全、客运安全、设备安全、人身安全、路外伤亡等。它们有不同的考核指标,下面就主要考核指标分别予以介绍。

4.2.1     铁路行车安全考核的主要指标

铁路行车安全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输的重要条件,因而,行车安全是铁路运输质量的主要指标。正因为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各国铁路都无一例外地把搞好铁路行车安全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几乎所有国家都把行车安全的好坏作为衡量铁路运输工作的重要质量指标,我国也不例外。

铁路运输的好坏是用事故来反映的。事故少,说明安全情况就好;事故多,特别是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频发,安全情况就不好。目前,全路行车安全考核指标有事故件数、安全天数、百万机车走行公里行车事故件数(即事故率)。

凡在行车工作中,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按照事故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4.2.1.1    行车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件数

行车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件数是各站段、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一旬、一月、一季、半年、全年)所发生行车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的总件数,由铁路各级安全监察室负责进行统计。

由于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的性质严重,其后果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铁道部、铁路运输企业及其所属有关站段都要考核。

4.2.1.2    无事故天数

行车安全无事故天数是指站段、铁路局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天数。站段与铁路局要求不同,站段无事故天数是指无一般行车事故的连续天数;铁路局是以无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来计算连续安全天数的。

4.2.1.3    事故率

事故率是机务段、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每百万机车走行公路平均发生的行车事故件数,其计算公式为:每百万机车走行公里行车事故件数=一定时期发生的行车事故总件数/同时期完成的机车总走行公里(百万)。式中,行车事故总件数包括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也可按5种事故的件数分别计算事故率。

4.2.1.4    用事故评价安全状况的弊端

目前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状况是根据事故指标来衡量的,属于“事后”安全评价的范畴。从事故出发评价安全,导致了我国铁路行车安全评价工作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有:

(1)以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评价行车安全状况,忽视了险性、一般事故的统计评价,忽视了潜在的危险性。

(2)以事故率来评价安全,虽然考虑了工作量的影响,但该指标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有时安全工作做得很好,事故率不一定明显下降,甚至反而增高。因此,仅凭事故率指标来评价安全工作的好坏,不仅会产生“一俊遮百丑,一丑掩百俊”的不合理现象,而且会使部分人滋长侥幸心理。

(3)以安全百日衡量一个单位的安全状况并同经济挂钩,虽然有利于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百日”关系到单位的荣誉及职工经济上的切身利益,在缺乏正确认识和管理不严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隐瞒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问题,其结果既不利于真正接受教训,又不能切实采取对策。

(4)忽视了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均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忽视了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价,管理不严、管理不善、不能很好地起到协调行车安全有关各环节、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行车安全状况难以好转。

此外,仅仅以事故指标作为评价安全的依据也导致了我国铁路目前被动的行车安全管理现状,即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事故后的追查处理上、对于事故的预防,也仅限于防止已发生事故的再次发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由表及里地按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去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

随着我国铁路现代化的发展,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行车速度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对此由于缺乏经验,预防起来是较为困难的。并且,通过事故后果来获得关于安全的经验和教训,代价太大,应当尽量避免。

可见,仅仅以事故指标作为评价安全的依据,不仅不能客观地、全面地反映铁路运输安全状况,也难于真正系统地揭示铁路运输安全的薄弱环节。

4.2.2     铁路货运安全考核的主要指标

4.2.2.1    铁路货运事故的分类

保证将货物完整无损地运送到目的地,正确地交付给收货人,是铁路的基本职责。因此,货运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采取各种防护措施,消灭事故,确保货物运输安全。一旦发生货运事故,就应该认真分析和处理。货运事故分为火灾、被盗、丢失、损坏、腐坏、污染、湿损、票货分离、其他九类。

4.2.2.2    铁路货运事故的等级

为了提高货运员工对事故的警惕和严肃地处理事故,按其性质和损失程度分为三等,即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

4.2.2.3    货运安全考核的主要指标

通常货运安全的考核指标有货运责任事故件数、货运责任事故赔偿金额和货物逾期运到率。

4.2.2.3.1     货运责任事故件数

它是指车站、铁路局一定时期内结案的由于本单位责任所造成的货运事故的总件数。它包括本单位结案数与本单位的责任货运事故件数,还包括外单位结案数与本单位责任的货运事故件数。

货运责任事故的件数还可以用事故率来表示,即用平均每千车(整车)、每万批(零担)事故件数来表示。

实际上用事故率这个指标更能准确反映一个站段、一个铁路局的货运工作质量。

4.2.2.3.2     货运事故赔偿金额

凡因铁路责任造成的货损,铁路必须负责赔偿。货损赔偿金额是从经济方面来反映铁路运输质量的,所以,它也是运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货运责任事故赔偿金额,是指车站、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结案的所支付责任货损赔款金额,其计算公式为:每万元货运收入货损赔偿金额=责任货损赔偿金额(元)/货运收入(万元)

4.2.2.3.3     货物逾期运到率

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要求在时间上准确,这也是铁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时间上如不准确,不仅造成铁路自身运输秩序的混乱,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正常生产的进行。货物逾期运到率就是从时间方面来反映运输质量的。

货物逾期运到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逾期运到货物批数与到达货物总批数之比,计算公式如下:货物逾期运到率=逾期运到货物批数/到达货物总批数*100%

货物实际运到日数,超过规定的运到期限时,按《铁路法》有关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支付违约金,支付的违约金在《铁路货物运输规程》中有明确规定。

4.2.3     铁路客运安全考核的主要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包括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而且要求对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影响程度尽可能减少,使之愉快、舒适地度过旅行生活;保证行李、包裹运输的安全,也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的内容之一。铁路客运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广泛开展文明生产、优质服务、礼貌待人,严格执行《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做好客运工作,确保旅客和行李、包裹运输的安全,这是关系到广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

旅客在车站和运输途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发生意外伤亡事故。旅客伤亡事故按其性质和伤害程度分为死亡、重伤和轻伤三种。伤亡事故应根据《铁路旅客意外伤亡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行李、包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火灾、被盗、丢失、破损等原因造成行李、包裹事故,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损失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三个等级,并按《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相关因素

通过对造成的铁路安全事故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究其原因,影响其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主要有“三大因素”,即铁路设备、规章制度以及作业人员。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维持铁路运输生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5.1  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研究表明,因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有重要比例,是重大、大事故和险性事故不可忽略的因素。

铁路运输设备主要包括线路、机车车辆、战场、通信设备等等,种类繁多,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运输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分析、解决设备对运输安全影响方面的有关问题。

5.1.1  日常检修不到位

我们目前的铁路设备一般都是连续运转,有形损耗很大,这就要求检修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去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如错过一个小小的环节,都有可能给铁路造成极大的损失。

20##年2月21日11时44分,25023次货物列车运行至成都局管内川黔线桐梓至红花园站间K216+211米处时,机后12位P64K3402959车辆由于2位交叉支撑装置不符合标准造成脱轨,中断行车2小时40分,构成行车险性事故。

事故调查发现,P64K3402959事故车辆曾先后两次脱轨,一是20##年9月1日在青藏公司管内格尔木站调车作业时由于拉铁鞋造成该事故车脱轨,构成调车脱轨一般事故,该事故车脱轨后在格尔木停放长达112天,直到20##年12月22日西宁车辆段格尔木站修所才开始对其进行事故临修,更换了1位交叉杆和1、2位轮对,12月28日修竣。二是20##年2月4日在广铁(集团)公司管内衡阳北站由于线路质量严重超限造成编挂在41032次列车中的该事故车脱轨,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2月21日的脱轨事故就是由于2月4日该事故车2位转向架在衡阳北站脱轨后,2月8日株洲车辆段衡阳北站修所对该车进行事故临修时,违反《铁路货车站修规程》,未按规定处理2位交叉支撑装置故障,造成该车动力学性能降低,运行品质下降,导致在成都局管内的川黔线脱轨。

我们可以看出,日常检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安全,而且可能将连续造成多次事故,因此日常检修必须到位。

5.1.2  日常维护保养不够

铁路运输设备大多数都是露天作业,受自然影响力大,如维护保养不够,不但会造成设备寿命提前结束,给经济上带来影响,同时还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安全。

5.1.3  设备陈旧老化

近些年来,铁路飞速发展,经过许多次大提速,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的铁路运输设备却明显滞后,线路路基的老化,机车车辆及通信信号设备的陈旧都不太适应目前铁路的发展形势,其中自然也隐藏着莫大的安全隐患。

5.2  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通过无数次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练出来的。它对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和员工的约束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理应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但现如今,我们的铁路规章制度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5.2.1  规章制度不完善

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5.2.2  行车规章制度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是铁路运输企业为了安全、正点、优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约束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在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行车规章制度属于技术管理的范畴。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合理地制定规章制度,科学、规范地管理规章制度,全面有效地实施规章制度,是铁路运输企业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行车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实施中的权威性、实效性是衡量铁路运输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在管理中依然存在几个问题。

5.2.2.1  部分站段领导重视不够

《技规》、《行规》是全路和全局的根本大法,只有通过认真学习,才能深刻领会其内容,才能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某些单位领导却对规章修改不重视,使用的《技规》、《行规》由别人代替修改。究其原因,是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和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以来,部分单位的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经营效益上,对行车规章制度放松了学习和管理,不参加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培训,不了解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掌握新制定和修订的规章制度,造成对行车规章制度的不重视,致使在规章制度管理工作中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5.2.2.2    行车规章管理人员设置不统一

行车规章制度是保证运输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规范安全生产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和制度不健全,造成了规章管理人员设置不统一,有的设在办公室或劳资科,有的设在技术科或企管办,有的设在安全科或教育科,还有的设在运转车间,这就造成了规章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5.2.2.3    规章管理人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

行车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要提高规章制度的管理和建设质量,必须做到管理人员相对稳定。而部分单位的规章管理人员调整更换频繁,造成分管人员对行车规章制度的沿革情况不了解,所辖行车设备不熟悉,造成管理工作不接续。

5.2.2.4    规章制度的管理不规范

部分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能做到档案化管理,存放杂乱无章,未按年度装订成册,以致无目录编号、规章文本不全和技术资料丢失。有些单位即使文本齐全,在急需查阅时,也很难迅速找到所需资料。

5.2.2.5    规章的制定缺乏统一协调

由于机构改革不完善,造成管理工作落后,又导致规章制度的制定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相互协调,致使各专业部门的规章制度相互抵触或重复,缺乏可操作性。如机务部门规定,调车人员不准进入司机室,但在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调车作业时,遇有装载元木或集装箱的平车时,调车员无法站立领车,而本务机脚踏板与扶手距离近,调车员也无法直立,当专用线取送距离长时,确实疲劳且危险。再如编制站段细则需要的技术资料,个别单位不能及时提供,以致造成相互扯皮,甚至影响细则的编制。

5.2.2.6    缺乏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

行车规章制度的检查或考核,是保证行车规章制度正确执行的手段。由于缺乏对规章制度管理的检查或考核手段,致使对规章制度管理流于形式。

5.3  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在影响铁路安全的“三大因素”中,作业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一切活动都是由人操纵的,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人脱离不了干系。因此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也显得由为重要,我们也将对其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作业人员影响安全的原因主要有在以下几个方面。

5.3.1  违反规章制度,存在侥幸心理

铁路是一部大的联动机,纵横交错,需要的设备各种各样,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众多,其中一个人出点差错,往往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于是就需要用规章制度,使每一位铁路职工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识别、去规范自己。我们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要把“差一点不行,一点不能差”奉为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在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能有任何的差错。面对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面对“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我们只有绝对执行规章制度,不允许存在任何侥幸心理。20##年1月济南局兖州车务段磁窑站的一名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助理值班员在横越线路时,没有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这条最基本的规章,被单机轧去了双腿。20##年济南电务段一名职工也因作业时,没有设置防护员,被机车将双腿轧掉。纵观这些的事故,有几起不是漠视安全、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恶果呢?如果当时不是因为疏忽大意,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安全防范就差那么一点点,就酿成一个大错。

5.3.2  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作业人员技术业务素质不高,对规章制度不熟悉,那么便没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便不能够果断的处理问题,以至引发事故。

20##年5月29日,正值提速调图过渡期间,济南维管段港湾供电工区按计划对四方站上行线路进行检修。20时20分,列车调度员下达了5507、5508号调度命令,四方站至沧口站上行及港湾至四方间接触网停电,并封闭四方站内上行正线及4、6、8股进行接触网检修作业。在作业过程中,此突发的情况车站值班员未能妥当处理,在调度命令下达后,未按规定向有关人员进行传达,且在办理K415次接车进路时,忘记线路已封锁,未核对接车股道,盲目办理了6道接车进路,造成K415次进入封锁线路,导致险性事故的发生。因此看来,培养职工的应变能力对我们铁路、对个人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5.3.3  作业人员影响安全的“心理”因素

一个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反映,人在做一件事之前肯定会产生心理现象,如果我们深入了解职工的心理现象,就可以把握职工行为,抓住职工的心理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那么一些对安全有害的行为就可以避免。

5.3.3.1    精力集中与安全生产

当班时间精力集中,是我们职工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做到“在岗一分钟,心系六十秒”才能做出正确的行动,如果工作时想别的事,因此影响到了安全,造成国家财产、个人受损失,岂不是很痛苦。

20##年7月23日23时21分,N857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兰新线大青阳口-马莲井间下行线K424+810米处,与前行向后溜逸的85209次货物列车正面冲突。N857次旅客列车机车脱轨,客车摘车2辆,85209次货物列车脱轨9辆,其中颠覆7辆。造成1名旅客和3名机车乘务员轻伤,机车大破1台,客车报废1辆,货车报废7辆、大破1辆、中破1辆,中断兰新上行线行车11小时18分、下行线33小时31分,构成客运列车冲突重大事故。

7月24日18时02分,在事故起复救援过程中,发生救援起重机倒塌事故,造成3名职工死亡,6名职工轻伤,救援起重机报废,第二次中断兰新上行线行车30小时23分,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

本次事故的原因是85209次货物列车机车乘务员工作中精力不集中,在值乘过程中睡觉,使列车从下坡道转到上坡道时,没有及时将列车工况由制动位转到牵引位,导致列车在上坡地段速度下降、停车并向后溜逸,与后续的N857次旅客列车发生冲突。

如果该司机精力集中,重复一下日常工作中最熟悉不过的动作,便不会发生这个惨剧,人的生命、国家的财产往往就在于你的一念之间。因此便看出工作精力集中是多么重要。

5.3.3.2    人的情绪与安全生产

在运输一线,需要每个职工思想集中,精力充沛,保持良好的情绪。有时,在与同事、上下级之间因工作或别的事情闹矛盾、闹情绪,从而出现“上情绪班”的现象,这对安全是极为不利的。“上情绪班”极易出事故,铁路职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处理好与家人,同事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从全面着眼,增强工作责任感,培养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本职工作的了解和把握。

5.3.3.3    人的性格与安全生产

性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性格,性格有好坏之分,而且好的性格受到各种工作岗位的欢迎,而不好的性格对安全会产生隐患,甚至经常出事。那么在这些的性格中,能引发事故的性格有哪几种呢?能引发事故性格有攻击型、情绪型、孤僻型、事故倾向型。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要让我们的性格去适应工作岗位而不是相反,领导者有必要对每位下属的性格有所了解,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安全。

6   新时期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

6.1  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chane,本意是指机器运转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联结关系及运转方式。后来社会科学的借用使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也可把机制理解为一套结构化的规则,作用是约束和限制,以保证系统始终在正常范围内运转。机制是在各种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基础上总结和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体系。

机制在系统中起基础性的根本作用。理想状态下,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即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6.1.1    机制具有客观性,可以促进公平公正

机制是客观的,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人治带来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过程公平、结果公正,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安全工作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6.1.2    机制具有有序性,可以确保结果稳定

机制的运行是有序的,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像一部机器,各个零部件都是按照一定的机械规律运行的,只要这些机械规律和部件不发生变化,那么生产出的产品就是合格的。在建立了一个良好机制的情况下,只要保证机制运作正常,也就保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在安全管理中,由于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非常复杂,如果单纯依靠个人的判断,其处理结果将因人而异,很不稳定,而一套成熟的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果的稳定可靠。

6.1.3    机制具有可控性,可以实现全程控制

有效的机制可以对安全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对于全过程的控制,是有效保证结果正确的前提,是保证“零事故”目标的基础条件。纵观铁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往往都是由于职工违章作业、责任没有落实等细小差错造成的,这在本质上就是过程机制建设不够完善的后果。

6.1.4    机制具有系统性,可以满足铁路运输大系统的需要

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列车在特定的运营线上运行,具有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要求;其生产系统是由多工种组成的“大联动机”,各工种、各环节的结合部多,关联度高;运输设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设备布局点多线长,操作人员的岗位独立分散等。这些系统特点,使其安全管理具有诸多特殊性,机制的系统性能适应铁路安全管理的特殊要求。

6.2  铁路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现状

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铁路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的不断推进,增加了铁路各种技术系统的复杂程度,安全事故的风险性有所提高,安全管理的艰巨性不断提升;随着直管站段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带来管辖层次减少,管理跨度加大,管理复杂程度提升,管理压力增大,管理难度突出等问题,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安全机制的建设。

目前,铁路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通过对分配、用人、考核等激励约束机制的改革,努力实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使员工的贡献、工作状况与其收入、晋升机会挂钩;通过对教育培训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将培训和现场实际相结合、和技术装备的需要相结合、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改革,努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从职工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在机制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加强机制的针对性。注重机制实效,防止机制漏洞,着重建设关键控制机制,充分挖掘好职工的内在潜能。

(2)加强机制的时效性。针对改革和发展中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机制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加强机制的可操作性。在设计机制的同时充分考虑执行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使机制的执行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6.3  建设安全管理机制的原则

6.3.1  人本原则

安全事故大多是人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以人的管理为核心,形成 “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激励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职工主动、有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以人为本”不等于不要制度管理,事实上人本管理的内涵中就包含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这两部分内容。由于人性的弱点,必须要有制度加以规范;由于人性的优点,所以用文化去激励。例如,人的行为就像是水库里的水,制度管理是对人性“恶”的一面筑坝防范,避免其延伸和泛滥,而文化管理则是一条渠,将其引入一个正确的方向,两者结合才能“刚柔相济,张弛有度”。

6.3.2    系统原则

铁路是由车、机、工、电、辆等多专业、多部门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复杂系统。为了保持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和有序可控,就必须应用系统理论,依靠系统原则来构建安全管理机制。形成全员保安全、全面抓安全、全过程控制安全的有机体系,以整体思维来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以罚代管的单向思维模式,以及大整治大检查不断,安全形式依然严峻,低级错误屡禁不绝的状况。要深入理解安全背后的核心因素,也即分配机制、用人机制(干部人事机制和用工机制)、考核机制(为分配、用人提供客观依据), 以系统原则建好安全管理机制。

6.3.3    闭环原则

所谓闭环原则,是指用系统管理手段按照时间和过程的先后顺序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管理环路,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监督、保证体系。无论是机制的形成还是机制的运行都必须依照闭环原则进行,这是保证机制健全和有效运行的基础。

6.3.4    关键管理原则

关键管理原则来自于二八法则,是指管理者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少数的重点和关键工作上。关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场管理工作的无序化,提高管理效率,以有限的资源形成最大的成果。铁路现场管理的重点是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信息、重点设备、重点产品等。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应当突出对重点(关键点)的管理,建立一套从关键点识 别,关键点分析到关键点管理的机制。

6.3.5    预防原则

建立安全管理机制是为了避免事故,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原则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不安全状况的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为了使预防工作真正起到作用,一方面要形成经验积累机制,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有科学分析机制,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6.4   铁路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6.4.1    完善现场卡控机制,实现全程的有序控制

铁路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关口前提,重心下移”的基本思路,落实职工岗位作业标准化。健全以作业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保障机制,制定各类现场作业控制办法,明确影响安全的控制点及卡控措施,通过抓关键、抓倾向、抓苗头,利用先进技术设备监控,实现对现场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控制。要强化过程控制,强化班组的自控能力,实现管理重心由站段、车间向班组的下移。完善职工个人的安全自控管理机制,完善生产班组的安全他控、安全互控等管理机制。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发了广铁(集团)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广安发[2008]146号)、广铁(集团)公司月度安全质量考核办法(广劳卫发[2008]147号)、广铁(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广安发[2008]148号)3个安全管理办法。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从机制上确保标准化作业,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通过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在完善安全责任机制、实现安全考核透明化、提高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6.4.2    强化安全责任机制,有效落实安全制度

(1)做好“责任到人”的落实机制。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结合实际健全“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科学界定各层次的安全管理责任;解决责任虚化、责任泛化等问题;在逐级负责与专业负责、岗位负责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堵塞管理漏洞;在明确各层次安全责任的基础上,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使责任与权力相匹配。

(2)完善“有责必问”的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政绩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实行安全管理问责制。对员工考核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情况,包括其作业过程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和标准化要求等。为了使检查考核具有实效,把安全检查考核的结果与收入、职务升迁,以及单位的利益、荣誉紧密挂钩。

(3)落实“失职必究”的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对干部职工因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玩忽职守、违章指挥、弄虚作假等失职行为,造成的安全生产严重问题、重大隐患和责任事故,实行责任追究。

6.4.3  优化职工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1)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严把入门关。对铁路运输从业人员就职前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避免使用不合格者,是发达国家铁路部门通行的做法。切实加强对铁路职工和准备从事铁路运输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尤其是对客货列车司机等关键人员进行上岗前和上岗后的检查,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

(2)加强安全管理专项培训,把好培训关。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是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率的重要举措。培训要紧紧围绕铁路发展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重点抓好行车工种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新职、转岗、晋升人员的培训,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确保每名职工必要的学习机会。培训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特别是要以提高实作技能水平为重点,突出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

6.4.4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行为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1)尊重人。突出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基本指导原则。在坚持贴近员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过程中,以员工根本利益为目标,满足职工心理正常需要和合理需求,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教育人。强调责任教育,建立思想动态管理机制,把握职工的思想活动规律,针对职工作业中存在的侥幸、偷懒、逞能、盲从等违章心理,对症下药,帮助职工纠正心理偏差,减少和杜绝违章行为。

(3)鼓舞人。对于收入较低,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员工,要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用良好的前景和先进的事迹鼓舞人。

7      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既然我们已经对影响铁路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铁路的安全问题,同时,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我们的工作方针,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

7.1     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运输企业在组织生产、指挥生产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保证条件。“预防为主”就是要求运输企业以主动积极地的态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和技术措施上增强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功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未然。

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总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方针。

7.1.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7.1.1.1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的含义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就是要求在进行铁路运输生产的同时,全路各部门、各单位、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强化安全意识,端正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安全作为铁路运输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不动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要真正做到思想上第一、工作上落实、责任到位、制度上保证、设备上可靠、作风上适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7.1.1.2    进一步解决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问题

安全生产不仅是一般的生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党的工作大局、社会的稳定以及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发生事故地区和单位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重大、特大事故往往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社会动荡;重大、特大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使群众缺少安全感,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教育和政治学习,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7.1.1.3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深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识安全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对自己的思想认识认真进行一次回顾和深刻反思,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坚持做到三个牢记:即牢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把安全生产这个“人命关天”的大事时刻放在心头,并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中去;牢记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安全生产上决不能麻木不仁,置若罔闻;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安全生产越重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各方面的关系,把安全摆在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不动摇。

7.1.1.4    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7.1.2     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7.1.2.1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的含义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经常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要有标准,有规范;要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对重大的经济决策和重大的工程项目,必须有安全生产措施和劳动保护的内容;推广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7.1.2.2    掌握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预防事故的发生

关于“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江泽民同志曾作过重要指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是长期以来人们安全生产的经验总结,指出了安全生产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生产是可以取得成效的。这对我们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1)“隐患险于明火”,指明了安全生产必须从事故根源抓起——消除隐患。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证明,任何一件事故都是由于存在的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而酿成的。由于隐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扩散性和破坏性,因此,它比“明火”更危险。消除隐患,就可以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2)“防范胜于救灾”,指明了抓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以预防为主。在抓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上,超前预防和事后“预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抓法,其结果也完全不一样。抓防范是治本,可以防患未然,工作是主动的。事后“消防”是救灾,工作是被动的。

(3)“责任重于泰山”,指明了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强化责任。安全工作之所以“责任重于泰山”,是因为“人命关天”。在安全生产面前,每个生产人员、指挥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感,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自己的天职。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一论述是一个有机整体。消除隐患是要害所在,加强防范是根本方法,落实责任是关键环节。只要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办事,安全工作就可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7.2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效益、发展的关系

7.2.1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既矛盾有统一。生产工作与安全工作,哪一头都不能放松。没有生产活动,安全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安全工作,生产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为了促进生产。只讲生产不讲安全,或只讲安全不讲生产的思想都是片面的。只有注意安全才能使生产稳步上升,忽视安全就很难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7.2.2     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率的关系

铁路运输必须确保安全,不论是改善服务工作,还是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都要以安全质量为前提。没有安全质量,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安全生产正是为了保证铁路运输高速运行,畅通无阻。只考虑运输效率片面的去抓安全,安全天数再多也失去了实际意义。有些单位为了保持“百日安全”,连续第几个“百日安全”,甚至牺牲效率,该开的车不开了,该干的活不干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它是一种消极的办法。他不但不会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效益,还会使铁路运输造成被动过局面。

安全与效率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该很好地统一起来。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安全与效率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是不能妥善解决的。不少单位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他们既没有消极地牺牲效率保安全,也没有只顾效率不管安全。而是在管理方面下功夫,完善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正确使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结果是生产上去了,事故反而下来了。这就说明,安全与效率并非势不两立,只要一起抓,两者就能统一起来,就能使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7.2.3     正确处理安全与改革、发展的关系

安全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全促进改革、促进发展;安全是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形势不稳,不断发生重大、大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精力,社会舆论也会反映强烈,铁路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铁路改革与发展就会失去重要前提与基础,改革就难以顺利进行。铁路走向市场后,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改革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形势下,安全生产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越要把安全摆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不动摇。

7.3  改善技术设备,提高设备质量

随着铁路运输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光靠人的精力、人的觉悟维持安全生产是不够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在保证安全设施方面下功夫,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总有疏忽失误的时候,所以光靠思想重视,还不足以确保安全。比较理想的是从设备本身的设计上设法保障安全,即使操作者一时疏忽失误,也不致造成事故。因此,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逐步实现铁路主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成为铁路的当务之急。

改善技术设备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线路、车站、通信信号以及机车车辆的破损、故障和性能不良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线路上钢轨的损伤、信号的故障以及机车车辆的车钩、车轴、转向架、制动装置的破损往往导致严重的事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强度和可靠性,并努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手段,切实保证运输安全。

陈旧的安全管理模式和维修养护体制对提高设备质量、保证提速安全带来了冲击。由于受条件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在生产中的运用没有完全到位,给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铁路运输正在朝着一个更高速,更普及,更安全的方向发展,这一切的实现都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支持做后盾。先进的列车构造先进的列车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都是实现铁路运输朝更高的一个层面上发展所必备的条件。只有通过对先进设备的使用,才能良好的消除在铁路运输速度和质量飞跃的同时所造成的安全方面的漏洞。所以,改善技术设备,是在铁路运输发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安全手段。

7.4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行车管理制度

通过我们前面对问题的分析,了解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首先完善规章制度,使它真正成为作业人员的准绳。另外,规章制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较大,我们应加强行车管理的制度,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

7.4.1  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首先,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其次,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然后,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最后,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7.4.2  加强行车管理,完善行车规章制度

行车规章制度是实施安全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安全生产的基本依据和准则。加强对行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完善其规章制度是我们避免和减少行车事故的重要手段。

7.4.2.1    干部加强领导

各单位、部门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要求主要领导做到“四个亲自”:亲自参加上级有关行车规章制度的宣贯会;亲自担任本单位规章制定的主要领导并组织对形成的初稿审查确认;亲自会同分管领导签发颁布行车规章;亲自听取行车规章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汇报。以实际行动和科学的方法,突出行车规章制度管理和建设的重要性。

7.4.2.2    制定措施,规范管理

按照铁路局《关于加强行车规章与安全法规管理的通知》的规定,结合管内行车设备和运输生产的实际情况,各站段制定《行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行车规章制度颁布行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双签认制,科学界定各个层面的责任,从而进一步规范技术资料和各类行车规章的管理,使行车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达到规范管理、有序可控、责任落实、程序清晰、内容全面,真正使行车规章制度成为规范安全生产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

7.4.2.3    归口管理,人员稳定

行车规章制度属技术管理的范畴,基层管理人员应统一归口到技术(安全)部门,以发挥其专业特长。对确需调整的规章管理人员,应选拔具有丰富现场工作经验,有强烈责任心,能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适当过渡,以保证业务的接续。

7.4.2.4    规范程序,统一各类规章

按照铁道部站段细则编制程序,认真做好每章节的编写。对新建工程既有设备改造等技术资料,施工或设备管理单位均应及时准确提供给有关单位,交接双方应办理交接手续,接收单位应对技术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保证资料的完整齐全,为准确、合理编制行车规章奠定良好的基础。

7.4.2.5    建立规章制度管理考核办法

为使行车规章制度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行车规章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对行车规章制度管理不好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对管理良好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并通过开现场会推广其经验。

7.4.2.6    将规章制度纳入计算机管理

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网络,统一编制行车规章管理系统网页,铁路局、各站段两个层面分级管理,各层面按部门职能分工,做到谁制定、谁管理、谁修废补建,谁进行系统维护,保证行车规章制度管理的规范、完整和有效,实现规章资源的最大共享。

7.4.2.7    科学合理制定规章制度

对新建工程开通运营的线路和调整生产布局整合的行车设备及管理机构,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备性能,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详细测算,充分论证,科学制定行车规章制度,使颁布的行车规章制度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行车规章是铁路实施安全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安全生产和组织运输生产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必须做到科学制定,贯彻畅通,规范管理,落实到位。

7.5  提高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巧妙管理

通过前面对作业人员影响安全的因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业人员是影响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巧妙的进行管理,从而减少事故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

7.5.1  使职工紧紧系牢“安全第一”这根弦

违反规章制度、存在侥幸心理是作业人员影响安全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使职工主动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去做,不能被动的遵章守纪,因为被动的防御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职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紧紧系牢“安全第一”这根弦。

7.5.1.1    经常开展“安全第一”的警示教育

安全警示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载体,安全警示教育把铁路系统人身、行车以及国内外其他行业发生的安全重大事故,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出来,容易使职工产生联想和共鸣,效果好于其他教育形式。因为规章制度再健全,安全管理手段再细致,都是一种理性化的章法,而安全警示教育直接将那些不遵章守纪造成的惨痛场面,血淋淋的摆在人们面前,能触及他们较为敏感的神经和心灵,把生硬的规章变成活灵活现的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安全警示教育简单直观,视觉效果较为突出,容易使职工从视觉感观转化到理性认识,比一般的安全教育更能使职工体会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达到自觉遵章守纪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但教育只是手段,一般性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只有不断改进教育载体,更新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入脑入耳。

7.5.1.2    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只有一次,电脑上的文档可以复制,生命却不可复制,安全意识始于我们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对生命脆弱的认识,这种安全意识是确保我们每天安全作业的出发点。有了这种安全意识,我们才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才能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安全第一”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指标。只要我们真心关爱生命,视生命为第一,一切从生命的角度去考虑,违章行为和现象就会大幅度下降,生存的希望就会大幅度上升。事实上,当你把“安全”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时,你已经忽略了对生命的关爱,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生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把“安全”切实地放在心里,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的降临。我们不能苛求工作在没有意外的环境中,但我们能通过努力把不确定的危险性降到最低。让“安全”生活在我们身边,让自己和他人在一个安全系数最高的环境工作和生活。

7.5.2  提高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强化作业标准

努力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强化作业标准,是增强职工应变能力,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作业标准应丛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其次,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再次,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然后,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销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最后,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7.5.3  了解职工心理,巧妙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对作业人员影响安全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职工当班精力是否集中、情绪、性格等对安全都具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了解职工的心理,并对其进行巧妙的管理,化解不安全因素。

职工当班精力不集中,主要取决于职工对安全的认识不够,对可能发生的后果预想不到,因此我们应树立典型,对经常当班不集中的职工专门进行安全教育,领导干部要负起责任,经常找职工谈话,让职工彻底了解精力不集中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后果,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而产生的一切主观体验,它是无法避免的,但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有了消极的情绪对我们工作则大为不利。有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会感到忧愁,就会情绪低落。也有的人对现实感到不满,也会产生情绪。人活在世上,确实有些事情会使人忧愁,使人不觉的产生情绪,做为职工,我们应想办法克服,消除这种不良情绪。根本上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对事情保有乐观的态度,情绪便会少一点,工作就开心一点。对于一些心理偏激,常有情绪的职工,领导干部和周围的同事要经常与他谈心,开导他,使他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这样情绪便会由消极变的积极,工作中也就会十分顺利,我们的安全才会有保证。

性格,分为多种,我们上面已经分析过,对于不同的性格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对于几种易出事故的性格类型,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

在工作中,难免会有职工违章、违纪,做出一些错事,犯了错误后,理应及时指出并加以批评,促其醒悟,以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说,批评是管理者手中有力的工具,如果管理者羞于批评,犯错者就不会明白他的错误在什么地方,更谈不上改正错误了,关键在于我们的领导干部采用什么样的批评劝诫方式,这直接关系到这个职工在今后能否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批评不当,会致使职工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加不利于安全生产。同样,有时不光是职工会犯错误,领导干部也会出错,这时下级看到后,应怎样给上级予以指出,也要巧妙的进行,否则错误的决定在生产中是起不到好作用的。适当的批评,犹如良医开出的好药,起着治病就人的神效,但是良药苦口啊,不见得被批评方能心甘情愿的喝下这药水。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批评时,要掌握好批评的艺术。

7.5.3.1    批评要具体

没有人愿意接受不明不白的批评,所以在进行批评时一定要具体。要与被批评者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方法。在批评之前,最好能够对事件的过程进行认真而细致地调查。在批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必须客观、公平、公正。如果批评有失公平,会引起被批评者的不满,从而产生对管理者的不信任。

7.5.3.2    批评要灵活

批评的原则要灵活的加以运用,不能生搬硬套,因为你在工作中所面对的人不同,有下属、有同事、有上级,而且每个人的年龄、阅历、文化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具体人物具体对待,积极灵活的进行有效的批评。

批评下属时,关键在于批评者能否以理服人,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摆架子,打官腔,动辄训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言辞恳切,把批评融入到关切之中,即指出问题,也帮助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同时给予热情的勉励和殷切的期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让下属从内心里感到你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是在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修正缺点、改正错误,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对待同级的同事犯错误时,批评时点到为止,一次批评就行,不要再次提起,要顾及被批评者的脸面和影响,批评完后,开个玩笑,让有些紧张的空气随笑而逝;在对上级进行批评时,要谨慎,要想法让他接受,当上级做出错误的事情后,作为有责任的下级对他们的提醒和说服就十分必要,这是对上级的爱护,又是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批评领导时,不可用教训的语气,要含蓄、得体,要有恰当的方式和方法。

批评时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的地位不同,在批评时还要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性格差异批评方式。对性格内向的,可采用提问诱导的批评方式,让被批评者通过回答问题来反思自己的错误;对于脾气暴躁的,可采取商量探讨的批评方法,使被批评者置身与一种平等的气氛中,在心平气和中接受批评,而对于性情大大咧咧,什么都满不在乎人,就采取单刀直入,一针见血的批评方法。

7.5.3.3    赞扬式批评

赞扬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赞扬就像一道照射在人们心灵上的温暖阳光。批评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管理者批评下属,不见得下属就能心甘情愿的接受批评,但赞扬式的批评能够让人接受,可以打动被批评者,促使其改正错误。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努力去发现下属值得赞美的小事,寻找他们的优点,形成一种赞美的习惯,如果你能让职工每天带着微笑工作,那我们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就有了很大的保障。

综上所述,要确保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要确保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途径的竞争中立于不败,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在稳步前进的基础上抓好运输安全。而要抓好运输安全,则可以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去不断改善铁路运输的设备和条件,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去不断完善铁路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加大力度不断提高铁路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的管理办法。

通过对铁路运输设备的不断改进,对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对作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一定可以迈上一个新的高度,铁路运输的发展也会开辟出一个新的里程。

更多相关推荐: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事业的发展二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三组织机...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试运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搞好公司安全生产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保证公司基本建设生产经营正常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目录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3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制度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生产场所及设备安全措施6安全生产值班制度7动火作业管理制度8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9班组安全活动制度10特...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发展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凡在本公司管理范围内从事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第三条安全生产贯穿...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企业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生产岗位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

微小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防范安全事故建立本制度二本公司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一原材料系易燃品火灾危险程度高二使用一定量的危险化学品白电油片碱有中毒爆炸火灾等方面危险三...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北京高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消防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加强防火安全工作2防火安全工作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制3项目部项目经理为消防...

公司安全制度范本

企业安全责任与安全制度范本安全生产责任制总则一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物流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修订版)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XXXX物流公司年月日说明11拟成立公司的投资人所有投资人需在制度最后一页签字已成立了的公司则在制度的最后一页日期处盖章并加盖骑缝章2该制度文本必须是打印稿不能是复印件参考文本中空格部分不是手工...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编写范本手册

商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编写范本手册东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一三年十一月前言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根据国务院关于...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生产岗位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模板 格式统一

公司企业标准DLZGQBAQ0601220xx安全管理制度20xx1223发布20xx0101实施Dddd公司发布目录一项目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管理职责1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5三防台防汛管理制度6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