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期期中复习知识点全总结

时间:2024.3.31

九年级物理上期期中复习知识点全总结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质子

原子核

宇宙     物质     分子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   符号:m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千克(kg)  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 :天平    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

4)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5)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6)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    符号:ρ

1、特点: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公式:ρ=m/V

4、单位主单位:千克/米3kg/m3   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5、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kg/m3= 10g/cm3          2.7×103 kg/m3 = 2.7 g/cm3

6、常见物质的密度值:

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 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7、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种物质, 密度值 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

一般不同 .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 物质本身 决定, 跟 质量、体积、形状、位置  无关.

8、应用: (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四、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A.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m2

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

2、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

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石块、细线

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

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住此时读数为V1

C、让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

3、测定密度小于水的一大块石蜡的密度。

器材有:小天平、砝码、量筒、水、金属块、细线。(也可以用大头针)
A、用量筒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B、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让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为V1
C、把金属块与石蜡用细线捆在一起,完全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测出总体积为V2
D、被测石蜡的密度ρ=

4、测量牛奶的密度               

器材:天平、空瓶、水、牛奶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0

B、往空瓶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C、把水全部倒掉,再把牛奶装满空瓶,用天平测出瓶和牛奶的质量为m2

D.用公式ρ=m/V               求出牛奶的密度  ρ=

五、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物质的物度(利用浮力知识)

1、测石块的密度

器材:弹簧测力计、水槽、细线

A、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的重力为G

B、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槽的水中,记住弹簧测力计此时读数为F

C、根据称量法F= G-F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Vρg    得  V=V=

E、  ρ石=

2、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铁块、水、细线

A、用弹簧测力计铁块的重力为G

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该种液体,记住此时读数为V1

C.让铁块完全浸没在该液体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弹簧测力计此时读数为F

D.  V= V2 -V1        根据称量法:F= G-F

E、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Vρg得     ρ=

六、天平在使用过程中读数偏差问题

读数大于物体实际质量的

1、游码忘记调零,但横梁是平衡的,就直接对物体称量

2、调节好天平后,测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互相放错了

3、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有破损

读数小于物体实际质量的、

1、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生锈了

2、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上沾有灰尘,或者有小水珠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一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日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会不同。常说的静止或不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两个物体,它们彼此也是相对静止的。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时间相同,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3)公式:  V=   变形得t =    S=V t

V---速度---- 米/秒    S---路程----米    t---时间----秒

公式意义:当s不变时,v与t成反比;当t不变时,v与s成正比;

当v不变时,s与t成正比;使用注意:单位统一,物理量一一对应

(4)单位:主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换算:1 m/s=3.6 km/h

3、运动的种类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其快慢用速度表示,其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

(2)变速运动: 物体快慢发生改变的运动.其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V平均=

平均速度不能表示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它只能表示运动物体大致的快慢程度,因此在描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说清是某段路程或是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时间t :

(1) 单位:时(h)、分(min)、秒(s)

(2) 进率关系:1 h =60 min = 3600 s

(3) 测量工具:钟表

2、长度S :

(1)单位: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千米(km)微米(u m)    纳米(n m )

(2)进率:1m=10 dm=100 cm= 1000mm=106 um=109 nm 1km=103m    1 mm=103 um   1 um=103nm

(3)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方法:A、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B、让刻度尺带刻度的边缘与被测长度紧贴,沿被测长度放置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 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A、积小成多   B、化曲为直C、对特殊的长度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

3、误差

(1)定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测量人有关。

(3)与错误不同: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减少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4)减少误差的测量方法有: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四、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 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六、惯性

1、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2、 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 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4、 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七、平衡力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八、运动和力的关系:

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使用前指针要 对零  

B、不能超过它的 测量范围

C、要认清它的 分度值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2、重力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②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

g= 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4)施力物体: 地球

(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有时不在物体上(如救生圈)

3、摩擦力

(1)定义:两个 相互接触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  时,就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B、 发生相对运动 ;c、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种类:A、滑动摩擦;B、滚动摩擦 ;c、静摩擦

(4)影响它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的 相对运动 方向相反。

(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 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 )

(8)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4、杠杆

(1)定义:一根 硬棒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  固定点  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绕着的固定点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平衡条件:     F1×L1=F2×L2  。

(4)种类和应用:

(5)力臂的画法:

 

5、定滑轮

(1)实质是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是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

(1)实质是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  杠杆,

(2)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组:(1)作用 :既可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 

(2)绕 线:(奇动偶定)

(3)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 n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

A、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 =   G物/n       

B、考虑滑轮重时F =   (G物+G动)/n       

C、拉力的移动距离S = nh         

8、轮轴:定义: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所组成的机械.

实例:汽车方向盘、扳手、螺丝刀、自行车把手、水龙头

公式:F×R=G×r

9、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

           公式:F×L=G×h

第十四章 压强、浮力

一、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

即:F=G=mg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单位:帕斯卡(pa)    1 pa = 1N/m2 ,意义:表示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4、公式:  P=F/S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      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

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三、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故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侧壁都会产生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体积质量无关。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四、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

9、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应用: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获得向上的升力;

五、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物体的浮沉条件: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G-F

漂浮悬浮法:F=G

阿基米德法:F=GgV

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排液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无关。

5、浮力的应用:

1)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里充入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要小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常用单位换算关系

一、   长度

1、1km=1000 m=106 mm=109 um=1012 nm2、1m=10dm=100cm=1000mm=106  um=109 nm

3、500mm =0.5m     0.5cm =0.005m     40dm= 4  m

4、3×105m = 3×102km =3×108 mm       5、3×1015nm=3×1012um=3×109m

二、   面积

1、1m2=100dm2       1 dm2=100cm2       1cm2 =100mm22、1m2=102dm2=104cm2=106mm2     3、50 mm2=5×10-5 m2

4、200 cm2=2×10-2m2            5、8 dm2 = 8×10-2m2

三、   体积

1、1m3=103dm3       1 dm3=103cm3        1cm3 =103mm32、1m3=103dm3=106cm3=109mm3

3、1 L=1000mL         60ml=60cm3=6×10-5 m3

4、10L=10dm3=1×104 cm3=1×10-2m3    5、50 mm3=5×10-8m3=5×10-2 cm3

四、   时间

1、 1h= 60 min   1min= 60 s   !h= 3600 s

2、 7200s=  2 h  3、!h30min= 90 min= 5400 s= 1.5 h  4、18min= 1080 s= 0.3 h

五、   速度

1、1m/s=  3.6 km/h     1km/h= m/s2、20m/s= 72  km/h       18km/h= 5 m/s

六、   质量

1、              1t=1000kg= 106g = 109mg   1g=10-3kg  1mg=10-6 kg2.1公斤= 2 斤= 1 kg= 1000 g

3.5.5×104g= 55 kg   6000g =6×10-3 t4.1.2kg =1.2×106mg      2.9×107 mg = 29 kg

七、    密度

1、      1g/cm3=  103 kg/m3

2、      1 kg/m310-3  g/cm3

3、      2.7g/cm3=2.7×103 kg/m3       0.8g/cm3= 0.8×103kg/m3

4、 8.9×103kg/m3= 8.9 g/cm3     13.6×103kg/m313.6  g/cm3

5、1.25 kg/m3 = 1.25×10-3 g/cm3

更多相关推荐:
20xx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由莲山课件提供资源全部免费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常考点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

九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修改)

九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第4连接方式11章简单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2两种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3电荷间的相互...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以及公式大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

20xx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即I1I1...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励志教案物理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功的计算方...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班别姓名学号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表表十一表十二运动和力表十四压强和浮力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