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重点总结

时间:2024.4.20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     药物跨膜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或细胞膜)的现象。

3.     被动扩散: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两种形式。

4.     膜孔转运: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上有0.4-0.8nm大小的微孔,这些贯穿细胞膜且充满水的微孔是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途径。

5.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6.     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较低浓度向高浓度侧的转运。

7.     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8.     吸收:物质通过细胞膜或其它膜状物而到达细胞内部的过程。

9.     药物分布: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之间的转运过程。

10.    表观分布容积V: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状况的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

11.    蓄积:当长期连续用药时,在机体的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12.    血药蛋白结合:进入血液的药物,一部分在血液中呈非结合的游离状态存在,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活性,“储存”于血液中,不能向组织器官内转运。

13.    血脑屏障: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结构。

14.    前体药物: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产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15.    药物代谢: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

16.    酶诱导作用:药物代谢被酶促进的现象。

17.    酶抑制作用:药物代谢被酶减慢的现象。

18.    首过效应: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19.    肝肠循环:由肝脏排泄的药物,随胆汁进入肠道再吸收而重新经肝脏进入全身循环的过程。(双峰现象)

20.    药物排泄: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及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

21.    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致力于用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2.    隔室模型:将整个集体按动力学特性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联起来构成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称为隔室模型。

23.    生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24.    清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25.    波动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26.    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27.    稳态浓度Css: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等于消除速率时的血药浓度。

28.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商

29.    评幅:对于多剂量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内,稳态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

30.    达坪分数:N次给药后Cn相当于坪浓度的百分数。

31.    米曼常数Km: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等于1/2Vm时的血药浓度。

32.    Vm药物在体内理论上最大的消除速率

33.    α:分布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

34.    β:消除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

问答题

1.生物膜性质

膜的流动性  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膜结构的半透性

2、膜转运途径:

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3、pH-分配假说

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弱酸性药物:pKa-pH=lg(Cu/Ci)

         弱碱性药物:pKa-pH=lg(Ci/Cu)   

式中Cu,Ci分别为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的浓度。 

胃肠液中未解离型与解离型药物浓度之比是药物解离常数pKa与消化道pH的函数

n  当酸性药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体液pH值时(通常是酸性药物在胃中),则未解离型药物浓度Cu占有较大比例。

n  当碱性药物pka值大于体液pH值时(通常是弱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则解离型药物浓度Ci所占比例较高

4、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

答:①、解离度和脂溶性;

②、溶出速度:溶解度、粒子大小、多晶型、溶剂化物

③、稳定性

5、剂型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答:①、剂型;②、处方(辅料、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相互作用);③、制备工艺

6、例举可以避免肝首过效应的主要途径(问答题答大标题即可)

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 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

⑥、直肠给药:栓剂距肛门2cm处,可使大部分药物避开肝首过作用,

7、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8、讨论药物蛋白结合率的临床意义

答: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速度,延长作用时间,并有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若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药物作用将受到显著影响。由于药理作用主要和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有关,因此血中游离药物浓度的变化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

9、为什么弱碱药物比弱酸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答:在血浆pH7.4时,弱酸性药物主要以解离性存在,而弱碱性药物主要以非解离型存在。一般来说,弱碱性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

10.提高药物脑内分布的方法

答1.劲动脉灌注高渗甘露醇溶液,使血脑屏障暂时打开。

2.对药物结构进行改造,引入亲脂基团增加化合物脂溶性。

3.使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装载制成纳米粒,提高药物脑内分布。

4.利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的特异性载体。

5.通过鼻腔途径给药。

6.直接脑部给药

11、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答:①、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②、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③、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④、酶抑制和诱导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⑤、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2、药物肾排泄的三种机制

答: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2.滤过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13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答:①、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大的非解离型药物重吸收程度大,自尿中排泄量小。

②、尿pH值和药物的pKa:对于弱酸来说,pH升高将增加解离程度,重吸收减少,肾清除率增加。对于强碱性药物,在任何尿pH范围内均呈解离状态,几乎不被重吸收,其肾清除率也不受尿pH值得影响且常较高。

③、尿量:当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下降,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时,药物浓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

14、肝肠循环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答:肠肝循环是指由胆汁排泄到小肠中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又被重吸收返回肝门静脉血的现象。

15. 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6、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还有记住非线性特点)

有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体内消除过程,并不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一些药物动力学参数随剂量不同而改变,这种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特征是血药浓度与体内药物量成正比。在线性药物动力学中,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及清除率与剂量无关,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关系,当剂量改变时,其相应的时间点上的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的改变。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则表现为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药物动力学参数如生物半衰期、清除率等表现为剂量依赖性。

17、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取样时间点如何确定?

根据研究样品的特性,取样点通常可安排9~13个点不等,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对于吸收快的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Cmax;在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药动部分也可能出一道问答题:残数法求Ka和K的步骤。


第二篇:药物分析重点总结


Chapter1

1.     药物分析:

2.     药品质量标准——《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包括: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3.     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要品质量的法规有:GLP《药物非临床研究治疗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4.     溶解度:溶质1g或溶剂1ml在多少ml溶剂中可溶:极易溶解(不到1ml)——易溶(1至不到3ml)——溶解(10至不到30ml)——略溶(30至不到100)——微溶(100至不到1000)——极微溶(1000至不到10000)——几乎不溶或不溶(在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5.     温度:水浴(98~100C)热水(70~80)温水(40~50)冷水(2~10)冰浴(约0)室温(10~30)阴凉处(不超过20)凉暗处(避光且不超过20)放冷(即放至室温10~30)

6.     含量:原料药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指不超过101.0%

       制剂的含量:95.0%~105.0%

7.     贮藏项下的规定,名词术语表示: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8.     计量:符号“%”表示百分比,系指重量的比例;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乙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此外,根据需要可采用下列符号:

%(g/g) 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ml/ml) 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ml/g) 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g/ml) 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缩写“ppm”表示百万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   

缩写“ppb”表示十亿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   

液体的滴,系指在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溶液后记示的“(1→10)”等符号,系指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

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

9.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炽灼温度:700~800(一般) 恒重温度:105

0.1mol/LNaOH aq需要按药典配制,但不需标定;0.1mol/LNaCl aq不仅需要按药典配制还需按药典进行标定。

Chapter2

鉴别方法分为:化学鉴别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学法。

原料药的鉴别常采用前三种。光学异构体的鉴别应具有专属性。只记得鉴别试验方法要求同原料药,但注意排除辅料的干扰,主要含量甚微时,采用高灵敏度。专属性强的色谱法。                      

水杨酸盐

(1)取供试品的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

紫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有机氟化物

取供试品约7mg,照氧瓶燃烧法(二部附录Ⅶ C)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1与0.0lmol/L氢氧化钠溶液6.5m1为吸收液,俟燃烧完毕后,充分振摇;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蓝试液0.5m1,再加12%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0.2m1,用水稀释至4m1,加硝酸亚铈试液0.5m1,即显蓝紫色;同时做空白对照试验。

托烷生物碱类

取供试品约10mg,加发烟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干,得黄色的残渣,放冷,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小粒,即显深紫色。

芳香第一胺类

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lml,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l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由橙黄到猩红色沉淀。

酒石酸盐

(1)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置洁净的试管中,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置水浴中加热,银即游离并附在试管的内壁成银镜。

(2)取供试品溶液,加醋酸成酸性后,加硫酸亚铁试液1滴和过氧化氢试液1滴,俟溶液褪色后,用氢氧化钠试液碱化,溶液即显紫色。

铁盐

亚铁盐(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2)取供试品溶液,加1%邻二氮菲的乙醇溶液数滴,即显深红色。

铁盐(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

铵盐

(1)取供试品,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用水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能使之变蓝色,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硫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不生成白色沉淀(与硫代硫酸盐区别)。

硝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置试管中,加等量的硫酸,小心混合,冷后,沿管壁加硫酸亚铁试液,使成两液层,接界面显棕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与铜丝(或铜屑),加热,即发生红棕色的蒸气。

(3)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高锰酸钾试液,紫色不应褪去(与亚硝酸盐区别)。

氯化物

(1) 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硝酸使成酸性后,滴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后,沉淀复生成。如供试品为生物碱或其他有机碱的盐酸盐,须先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将析出的沉淀滤过除去,取滤液进行试验。

(2)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能使用水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

Chapter3

药物的杂质检查

杂质: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

杂质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原料、中间物、副产物、包装和设备)贮藏过程中引入的。

杂质分类:

一般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硒、氟、铁盐、重金属、砷盐、炽灼残渣、干燥失重、残留溶剂水分等):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它们含量的高低与生产工艺水平密切相关,故也称为信号杂质。

 特殊杂质(如乙酰水杨酸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水杨酸):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也称为有关物质(Related Substance/Compounds)这类杂质随药物的不同而不同。

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者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L=(C.V/S)*100%

杂质检查常用方法: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物理方法等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氯化物(Chloride )检查

原理:

 

条件:硝酸酸性条件(稀硝酸10ml)

反应试剂:硝酸银试液 1.0ml

选择稀硝酸反应条件的意义:加硝酸可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浑浊。

比浊方法:同置于黑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平行操作原则。 若供试品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外消色法:如高锰酸钾中氯化物的检查,可先加乙醇适量,使其还原褪色后再依法检查。内消色法:倍量法

更多相关推荐:
中药学考点总结

中药学总结120xx年04月12日2043以下仅是我个人心得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中医肯定是以大量的记忆为基础的比如学习中药记住中药的功效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与众不同的功效这就是考点比如羌活白芷藁本皆有止头痛之功但分别善...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中药考试重点总结鉴别用药白芍与赤芍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在应用方面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的病...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第一部官修本草为《新修本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

中药学 重点药总结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症。茵陈:利…

执业药师中药学重点总结

特殊功能药品1特殊疗效及要药目珠疼痛夏枯草肺胃出血白芨诸骨鲠喉威灵仙便血痔血地榆槐花吐泻转筋木瓜安蛔乌梅黄疸茵陈脾瘅中州秽浊佩兰油腻肉积恶露山楂引火血下行牛膝摄唾益智仁引火归元肉桂回乳麦芽芒硝外用上行头目下行血...

中药学 重点 功效归纳比较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既能透疹又能...

中药学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如何讲提炼精华突出重点如何学抓住重点勤练习题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重点解析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

20xx职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重点总结

20xx职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重点总结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的作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

中药学性能特点横向总结

中药学性能特点横向总结1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考试重点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表格

中药学重点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