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24.4.5

ERP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erp中基础数据重要性的探讨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  信管101            

姓    名  马兰               

学    号  3100561001         

指导教师 朱宗乾              

完成日期  20##-06-28         

  2013      春季   学期


目录

题目: erp中基础数据重要性的探讨... 1

一、      基础数据的分类... 2

2.1静态数据... 2

2.2动态数据... 2

2.3中间数据... 2

二、      基础数据包括:... 3

三、      不同基础数据不同重要性... 4

4.1公司基础数据... 4

4.2生产管理基础数据... 4

4.2.1物料主文件(MainFileofMaterial) 5

4.2.2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简称BOM) 6

4.2.3.工作流中心(WorkCenter) 7

4.2.4.工艺路线(Routing) 8

4.2.5提前期... 9

4.3库存管理基础数据... 9

五、总结... 10


引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世界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不容忽视的“3C”力量,即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驱使企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在这个十分注重顾客满意度的信息时代,原封不动地照搬以往的管理模式,会给企业带来种种弊端。企业资源计划就是使企业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上做出深刻变革的手段之一。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Gartner Group Inc.公司提出的,ERP被定义为: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彻底改造企业流程,以便在当今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诸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改善。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立起一个ERP系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让ERP系统真正产生效益。虽然整个社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其发展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很多信息系统利用率很低。这其中,数据质量是问题的关键之一。客户忠诚度主要由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各方面沟通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来决定,系统运营效率也主要依赖于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而数据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准备阶段工作质量的好什么是基础数据

ERP系统的基础数据量大面广,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如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显性数据和隐性数据,主数据和辅助数据。静态数据是不随时间或其它数据变化而变化的数据,是企业公用的数据,同时又是动态数据的基础。静态数据包括系统设置所用到的数据和系统运行实际业务所用到的数据,具体有会计科目、各种比率参数、库位和物料主文件、BOM表、供应商主文件、客户主文件、账号及银行主文件等。动态数据是每笔具体业务发生时产生的数据,它随时间点不同而变动。动态数据按照时点来分,又可以分为期初数据和日常数据。期初数据包括系统上线切换时点的总账余额、车间在制品余额、库存余额、未结三大订单(CO、PO、MO)。    

 从另一角度来说,物料主文件、BOM、供应商/客户信息、会计科目等属于显性数据,而系统配置的各种参数则是隐性数据,这些数据在业务中虽不可见,但却能影响到系统运算的结果。对另一种划分方式而言,显性数据如物料主文件、BOM、供应商/客户信息、会计科目又被称为主数据,而会计期间、货币和汇率、

银行主文件、工厂日历、付款方式、计量单位、结算方式、凭证类型等数据称之为辅助数据。     

ERP系统就是根据这些基础数据,按照内部逻辑经过运算形成各种报告报表,供人来掌握经营生产状况,从而进行分析和决策的。

一、            基础数据的分类

2.1静态数据

 静态数据是指一般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数据,它反映了企业资源的基础属性,是生产活动开始之前要准备的数据,如物料主数据、物料清单工艺路线、供应商基础资料、客户基础资料、会计科目、固定资产等。静态数据一般比较稳定,可以提前准备,但是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所谓的静态也是相对的,也就说,静态数据,也需要定期维护,保持其准确性。

2.2动态数据

  动态数据是指生产活动中发生的数据,它一般随时间而变化,用来反映企业资源变化和运动的过程。此类数据一旦建立,就要随时维护,如库存余额、未结销售订单、未结采购订单等。因此在描述这些数据时要指明具体的时间点,即以各模块上线切换点的数据为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一个确定的值。比如,计划7月份物料模块上线,一般以6月30日库存余额为准。

2.3中间数据

  中间数据是指根据用户对管理工作的需要,由计算机系统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综合上述静态和动态两类数据,经过运算形成的各种报表。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信息,供管理人员掌握经营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之用。如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都是根据静态和动态数据加工处理后生成的中间信息。

  这3类数据虽然具有他们自己的定义和属性,但却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中,静态和动态数据是输入数据,中间数据是经过处理后输出数据。一项中间数据的生成,需要依据多个部门提供的静态和动态两类数据,这就体现了信息的集成

二、            基础数据包括:

1、物料主文件

2、物料清单

3、工作中心

4、工艺路线

5、提前期

6、库存记录

7、供应商主文件和客户主文件


三、            不同基础数据不同重要性

4.1公司基础数据     

   公司基础数据描述ERP系统使用单位的基本属性,这类数据一般是固定不变的。通常在系统安装或系统初始化操作时确定,在以后的日常操作中直接引用。    

   公司基础数据将描述公司基本属性、单据的编号方式,以及交货厂址、部门设置、员工编号和公司工作日历等实体。ERP系统投入运行前首先要定义这类数据,否则相关的其他实体数据无法正常接受。这类数据输入和维护时,按系统提示逐项输入公司的实际情况,数据输入操作不能有误,否则影响系统运行的准确性,一旦公司基本属性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正。公司基础数据操作简单,容易理解,在ERP系统启用前不要遗漏即可,其中比较抽象复杂的数据是公司工作日历。    

公司(也称为工厂)工作日历是一种对连续工作日计时方式的描述。在公司工作日历中,日期从000至999连续循环编号,所有的日期都是工作日,不存在节假日。当ERP系统启用时,可以调整为公司日历为001号,随后依次连续循环计时。也可以采用ERP系统研发时,内定的计时日期。公司日历是为方便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仅用于系统内部计时。当一个企业不同的工作中心每天的工作时间不相同时,还可以为ERP系统设置多种日历。系统默认的公司日历编号是SYSTEM,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公司日历,在定义公司日历时,要设置公历中的工作日期和工作时间,系统默认每周六与周日为休息日,如果公司规定不是在周六与周日休息,则通过公司日历维护修改调整。

4.2生产管理基础数据

生产管理基础数据将描述主生产计划的产生到生产现场控制的全过程。这类数据内容繁多,结构十分复杂。这里仅给出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和工作中心等与生产管理直接相关的主要基础数据。

4.2.1物料主文件(MainFileofMaterial)      

ERP系统中,物料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它是所有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的总称。

物料主文件:标识和描述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每项物料的属性和信息,是ERP系统的基本文件之一

包含的数据项——物料代码

物料代码是物料主文件的主键,所以它必须是惟一的。在ERP系统中通常以物料代码作为统计、搜索的关键词。从ERP系统的角度对物料代码不赋予任何含义,只要求物与码之间一一对应,不存在重复即可。但是,在公司实施ERP系统时,遇到的第一个非技术问题是如何定义物料代码更合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物料主文件将涉及到计划、生产、工程、技术、财务、仓储等管理部门,每个部门对物料都有一套编码方案,实施ERP系统必须统一这些编码,一个物料不允许有两个编码。因此,各部门之间存在物料编码统一协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往往是ERP系统实施的第一步,是否能顺利跨出这一步,不仅影响ERP系统实施权威性,而且直接影响ERP系统实施的顺利进行,公司在实施ERP系统前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包含的数据项——物料描述

物料描述—

l  与工程设计管理有关的信息

n  图号、重量、体积、版次、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

l  与物料管理有关的信息

n  物料来源(自制或外购)、计量单位及转换系数、损耗率、分类码、订货批量、存货位置(仓库、货位)、安全库存量、批号、批量调整因子(报废率、批量倍数)、采购员代码

l  与计划管理有关的信息:

n  提前期(排队、准备、加工、等待、传送)、计划时界与需求时界、预测代码、独立需求或相关需求、计划员代码

l  与成本有关的信息

n  帐号、材料费、人工费、间接费、外协费、累计成本、计划价格

4.2.2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简称BOM)
  物料清单是制造业公司的核心技术,涉及到公司的知识产权。BOM文件与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盲接相关,不同部门往往具有不同的BOM。财务核算部门有成本BOM,工程部门具有工程BOM,设计部门具有产品设计BOM,生产部门具有装配BOM,采购与销售部门对产品结构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实施ERP系统首先要把不同部门对产品结构的理解进行统一,然后,集成、整合、核对产品的实际结构,最后形成公司共享的BOM数据文件,并加以保密控制。

1)BOM数据的重要性。在BOM文件中主要描述独立需求物料与相关需求物料,以及相关需求物料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数量关系。BOM文件提供的数据必须正确,否则严重影响ERT系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

①在销售管理方面,BOM数据不正确无法或影响形成最终产品,交货期得不到保证,客户服务水平下降。

②在采购管理方面,BOM数据不正确无法制定正确的采购计划,采购物料与实施需求不一致,造成采购成本提高,给库存管理与生产管理造成混乱。

③在库存管理方面,BOM数据不正确数值偏高时,造成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库存管理成本增加,库存损失加剧,数值偏低时,催货人员东奔西跑,寻找货源解决短缺,采购成本增加。

④在生产管理方面,BOM数据不正确数值偏低时,因生产用料缺货,造成停工待料,生产混乱,引发连锁反应,造成的损失很难估量。
    ⑤在总体上,公司内部的协调困难,直接影响到员工的ERP系统的信心,也将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士气,公司各种资源不仅没有优化,反而造成失控和浪费。
    因此,公司实施ERP系统必须重视BOM数据的建设,要将它作为ERP系统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来抓,在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分别测试BOM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可靠性。要求在实施后运行过程中达到98%的正确性,这2%的差错在原料配比,零件、组件、装配件的数据关系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在BOM文件中,出现差错的层次越高,隐藏的风险越大。

2)BOM文件的维护。BOM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ERP系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因此,要求BOM数据的准确度达到98%以上,否则ERP系统运行都会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在ERP系统时,BOM数据从理论上讲应该十分完备,可是,事实上保存在不同部门的BOM往往不一致,在产品设计交付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影响因素会做少量的调整,正是因为少量而不引起关注,结果造成生产BOM与工程设计的BOM不一致。另外,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用户通过对产品的使用也会提出各种建议,一些合理的建议常常会被采纳,使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改进。改进后的BOM与前期BOM同样存在不一致。在创建BOM文件时,必须要从产品实际结构出发。从生产现场跟踪或库存产品分解获取,在ERP系统运行过程中,随时按实施变化维护BOM,使BOM数据正确有效。

4.2.3.工作流中心(WorkCenter)

工作中心是一种生产能力衡量、表述、统计、计量、考评的单位,也是生产组织的特殊形式。无论是主生产计划、还是能力需求计划的检验与生产负荷协调都是以工作中心为对象的。一个工作中心可以是相近功能设备与工序、相同技术工种员工的组织。在定义工作中心时可以是一个班组、一台特殊设备、一条生产线等,对于外协工序,则对应的工作中心是外协单位。

(1)  工作中心的作用

l  作为平衡任务负荷与生产能力的基本单元

n  运行能力需求计划时以工作中心为计算单元,分析能力需求计划执行情况时以工作中心为单元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l  作为车间作业分配任务和编排详细生产进度的基本单元

n  派工单是按每个工作中心来说明任务的优先顺序的

l  作为计算加工成本的基本单元

n  计算零件加工成本,是以工作中心数据记录中的单位时间费率乘以工艺路线数据记录中占用该工作中心的时间定额得出的

(2)工作中心的定义与维护

定义工作中心是一项细致的基础工作,定义工作中心的关键是确保工作中心的划分与管理本企业所需的控制程度及计划能力相适应。

=  对可能形成瓶颈工序的工作中心必须单独标识

=  同一型号的设备若新旧程度不同并影响工作效率时应有所区别,不要划分为一个工作中心

=  对工艺路线中的外协工序,要将相应的外协单位作为一个工作中心来处理

工作中心的数据应尽量减少变更。但有时变更是必要的,如新的工艺路线、生产过程以及对效率和利用率的调整。

4.2.4.工艺路线(Routing)
    工艺路线是详细描述一项自制物料制造过程的数据文件。在工艺路线文件中不仅描述加工过程所涉及的工序、工时、加工对象、加工场所和加工工具,而且还描述了自制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检验与测试的需求。
    1)工艺路线的作用。工艺路线是闭环MRP、MRPⅡ,以及ERP等生产管理软件中最重要文件之一,没有工艺路线文件就不能进行能力需求计划,也不可能进行成本实时计算、跟踪和控制,无法实现成本管理中提出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管理方式。
  未下达订单)量、工艺路线文件和工作、中心数据实现的。
    (2)工艺路线的主要数据。工艺路线的数据将涉及到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分成父项数据和子项数据,父项数据是记录物料订单数据,子项数据是描述物料加工过程定额数据。父项数据主要有:物料代码、制造数量、订单交货日期等数据。子项数据主要有:工序号,工序名,使用点、序号、工作中心,准备时间、传递时间、等队时间、排队时间、加工时间,时间的单位均是标准小时。
    (3)工艺路线的数据维护。工艺路线数据的确定比任何其他数据的确定更困难,这不仅涉及到生产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水平、ERP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而且涉及到企业全体操作人员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加工定额的长短,直接体现出相应工作中心的工作量大小,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对每道工序的定额都要反复核实。在实施ERP系统过程中,对工艺路线的数据要逐步校准,通常把工艺路线数据维护工作贯穿于整个ERP系统的实施与运行过程中。
   ①在ERP系统实施前,通过人工方式全面整理、定义工艺路线的基础数据,由MRP试点和BOM的建立逐项输人物料的工艺路线数据,并检验输入数据的正确性。这时主要确保输入数据与整理数据的一致性。
    ②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通过运行系统逐项检验整理数据的正确性,可以按已经执行的结果与系统数据进行比较,并确保80%的工艺路线的可行性都得到证实。
    ③在ERP系统正式运行后,还要关注工艺路线数据的正确性,检验系统数据与实际运行情况是否一致,通过投入与产出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工艺改革情况等因素及时调整工艺路线文件。
    工艺路线与物料清单一样,关系到ERP系统的有效性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工艺路线数据还直接反映生产管理的精细程度。这些数据由工程部门具体负责维护,但是数据的确定还需要由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和主管理领导共同确认。

4.2.5提前期

任一项目从完工日期算起倒推到开始日期这段生产周期,称为提前期。

提前期的三个层次

l  总提前期

l  累计提前期

l  加工提前期


4.3库存管理基础数据
  4.3.1.库位定义(1nventoryArea)
  库位定义是描述企业仓库、货架等基础设置情况。根据物料在企业生产过程所起作用的不同先分成原料库、在制品库、成品库和废品库。再根据物料的特性分成各种特殊的库位。
    库位定义数据比较简单,通常由库位编码、名称和类型等组成。库位定义是ERP系统基础数据中的基础,在建立物料主文件前首先要建立库位定义数据,否则物料主文件中的优先库位数据无法输入。
  4.3.2.库存记录
  库存信息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库存信息主要有:物料编码、现有库存量、计划收到量(在途量)、已分配量、订购(生产)批量和安全库存量等数据。
   我们知道,库存是个动态的、时刻的东西,也正因为这样你的库存数据也必须是动态的、时刻准确的,这没有办法,因为你的客户需求也是可能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的。你需要随时通过MRP产生新的PR(采购计划)以及PS(生产排程建议),这就要求你必须时刻知道你手中有多少东西,在途有多少,然后才可能根据毛需求计算净需求。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数据的准确性的确是不容易搞得准。

库存记录是ERP系统的主要数据之一,主要针对各种物料。

u  库存记录包含的数据项:

=  现有库存余额

=  安全库存量

=  未来各时区的预计入库量

=  已分配量:虽未出库但已分配了各种用途的计划出库量

u  库存记录既要说明当前时区的库存量,又要预见未来各时区库存量及其变化

u  库存记录的准确度要求达到95%以上。

五、总结

ERP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信息的整合,而信息的载体和交货的销售订单、未付款的采购订单等。

由于两种数据类型不同,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数据准备对策也不同。静态数据准备的时间较长,往往在实施的开始阶段就应着手准备,可以安排专人负责,而动态数据准备时间短,往往在系统上线切换点之前才开始准备,因而需要投入的人力也比较多,比如有些库存余额要经过全面盘点后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 数据收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分类和数据准备的先后次序进行列表,并对每项数据设计一个收集表,下发到各部门,进行摸底调查。物料数据是所有数据中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广的。这里所指的物料包含范围很广,既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也包括设备、固定资产等。物料数据准备是首先应当完成的重要任务。

第一步:弄清有哪些数据要准备

第二步:制定编码规则和完成基础数据收集

 明确了要准备的数据之后,就可以着手编码了。编码是将事物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于人或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图形、颜色、缩减的文字等。

 ERP软件对数据的管理是通过编码实现的,编码可以对数据进行唯一的标识,并且贯穿以后的查询和应用,建立编码原则是为了使后面的工作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原则,也为庞杂的数据确定了数据库可以识别的唯一标识方法。一个考虑周全的编码体系需要跨部门反复讨论。不同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编码结构,但必须遵循共同的编码原则:

(1)  唯一性

(2)  实用性

(3)  标准性

(4)  统一性

(5)  易用性

(6)  合理性

第三步:数据录入和系统上线

更多相关推荐:
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船舶设计原理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和能力的技术基础主尺度论证与总布置设计是船舶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力求使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船舶设计师的角...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一设计目的1强化上机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数据结构课程学习的内容掌握工程化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2掌握图的创建和应用3掌握迪杰斯特拉以及Prim等基本算法思想4掌握if语句及switch语句的运用方...

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系统设计与仿真课程计二级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0电信2班学姓成绩号名1000301232廖壁波指导老师20xx年12月13日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301学号指导教师唐郑熠讲师学生二零年月目录目录1设计任务12需求分析121基础功能122扩展功能13系统概要设计13...

课程设计报告

扬州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姓名学院系科班级指导老师日期自来水管架设问题广陵学院陈宏建1一课程设计的题目自来水管理架设问题问题描述若要在扬州大学的八个居民区A区B区C区D区E区F区G区H区之间架设自来水...

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软件课程设计时钟中断与进程调度学号姓名指导教师11070319许明秀金雪云20xx年12月一报告摘要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操作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进程调度和时钟中断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系统时钟定...

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姓名蔡路日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19xx3120xx100031020xx年1月18日一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实习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习内容C语言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基本要求学生成绩...

JAVA_课程设计报告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1目录一需求分析3二概要设计3三详细设计331数据库设计332模块及窗体设计3321数据库模块设计3322用户登录识别模块5323用户信息管理模块61...

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软件课程设计报告电子信息工程09级题目学生吴雪学号指导教师王锦程电子工程0907100220xx年4月25日简易网络聊天系统摘要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并给我们即使通信带来了很大的方随着...

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任务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从某个源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学院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起止时间任务书1摘要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问题假设西安北京沈阳武汉4个城市构成小型交通网4个城市表示图...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2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Java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20xx20xx年度第1学期Hannio塔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马千里B计算机1021010704213徐森20xx年1月8日Hannoi塔目录目...

课程设计报告(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