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读书报告

时间:2024.3.27

       

                        —读书报告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供应链管理

           —读书报告

关键字:供应链、物流、管理、市场环境、共赢、规划与协调、信息技术

参考作品:

1.《从供应链看管理》——作者:麦克·修格斯(Micheal.Hugos

                      ——译者:蔡宏明

                      ——梅霖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7

  2.《物流管理学》    ——主编:华蕊、马常虹

                      ——中国物资出版社

从古至今,无论是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并通行,还是丝绸之路的形成与繁荣,亦或前不久才全线贯通的京广高铁,都无不透露着物流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知道,物流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而产生的,物流活动受到物流技术、市场范围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供应链则是在物流概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思想理念,从而可以得知,供应链管理是在物流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和管理理论。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从过去基于国内产品生产的竞争,进入了产销一体化过程的竞争,国内企业面临着全球化供应链的形成与竞争的现实状况中。

然而,从实体分销、物流、到供应链的发展,反映了人们认识的不断进步与深化,逐步从局部、浅层次的管理理念走向全面、深入管理的实践。在现今社会,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各个产业关心的重点!

一、现代市场环境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从国际角度看,现代物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到70年代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物流体系和物流方法。8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变革的影响,现代物流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物流业在中国逐渐升温,这对供应链的发展、对生产及流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大有好处!但物流业的升温过程同时也是风险积聚的过程,为了避免物流业升温过程中的盲从和泡沫,企业必须正确的认识中国物流业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这样才能使整个供应链乃至整个物流行业向理性的方面发展。从此方面出发,以下是浅显的现代市场环境SWOT分析表:

我国物流行业的SWOT分析

      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得原本各个分散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必须与其他企业建立一种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实行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发挥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在一种跨企业的集成管理模式下,使得各个企业能够统一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并作出反应。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观念

    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的界限其实并不十分清晰,实际上,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与系统应用技术的日益进步更新,以及“共赢”、“合作竞争”等思想的兴起,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的融合性日益提高。以物流供应链的思想来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独立的完成整个物流活动过程,过分的区分必然会导致整个物流流程的分割、缺乏协调。最终,不能保证终端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供应链思想下,一家企业只是整个物流链的一部分,应当将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者的物流统一起来、连贯起来,才能从总体上保证物流链的最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

    为了更好地了解供应链管理,首先,我们得先来了解供应链物流和传统物流在观念上的差异。物流通常是单一组织的活动,比较重视采购、配销、维修和库存管理等活动;而供应链物流则是网络群中的许多公司共同合作、协调,以便将一项产品送达市场并达到反馈效果的组合活动,除了包含所有物流活动外,还包括行销、新产品开发、财务和顾客服务等活动。

 

 

 

 

  G

 

[1]传统的相互分割物流方式

 


[2]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物流

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来经迈克尔·波特发展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其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所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消费者。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不仅是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个增值链,因为物料在供应链上进行了加工、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了其价值。

三、           供应链内部的规划与协调

1、         长鞭效应

在供应链的行为中往往存在着一个最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长鞭效应。所谓的长鞭效应就是指在供应链前端所发生的需求小变化会造成后端较大的改变,而且是越往后端,这些产品需求的变化幅度摆荡得越凶。因此,在供应链不同阶段或不同位置的企业,对市场需求会产生非常不同的见解,导致供应链协调中断,也造成企业一开始是在应付产品短缺,后来应付的却是产品供应过剩。这是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的描述。由于这种需求效应放大的影响,供应链往往会维持比需求方更高的库存水平,或者说是生产准备计划。

1998年,在英国举办的供应链管理专题会议上,一位与会者提及,在他的欧洲日杂公司,生产和供应环节发生着这样的现象:从渔场码头得到原材料,经过加工、配送到产品的最终销售需要150天时间,虽然消费者得到这样的商品没有感觉到不好,而且所有的中间环节也都是按照他们原本的最优效率运转着,但是这位管理者做了一个数据对比后,感到十分惊愕。他的产品在加工的整个过程中仅仅占用了150天中的45分钟,但为什么整个供应链却被拖得这么长呢?而真正有价值的却只有45分钟!大部分时效又是如何被浪费掉的呢?

在整条供应链上,各个环节: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等等,每个节点企业的订单都会产生波动,需求信息都会有扭曲发生,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样下来,通过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制造商,逐级而上,信息的扭曲越来越严重。美国著名的供应链专家Haul.lee教授解释Bullwhip Effect为:尽管特定的顾客需求变动不大,但是这些商品的库存和延期交货波动水平却相当大。

    2.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需求预测修正

需求预测修正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

订货批量决策

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向其上游订货,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并不会来一个订单就向上级供应商订货一次,而是在考虑库存和运输费用的基础上,在一个周期或者汇总到一定数量后再向供应商订货;为了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和规避断货风险,销售商往往会按照最佳经济规模加量订货。同时频繁的订货也会增加供应商的工作量和成本,供应商也往往要求销售商在一定数量或一定周期订货,此时销售商为了尽早得到货物或全额得到货物,或者为备不时之需,往往会人为提高订货量,这样,由于订货策略导致了“牛鞭效应”。

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是由于一些促销手段,或者经济环境突变造成的,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赠票、与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和供不应求、通货膨胀、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这种因素使许多零售商和推销人员预先采购的订货量大于实际的需求量,因为如果库存成本小于由于价格折扣所获得的利益,销售人员当然愿意预先多买,这样订货没有真实反映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库存责任失衡

库存责任失衡加剧了订货需求放大。在营销操作上,通常的做法是供应商先铺货,待销售商销售完成后再结算。这种体制导致的结果是供应商需要在销售商(批发商、零售商)结算之前按照销售商的订货量负责将货物运至销售商指定的地方,而销售商并不承担货物搬运费用;在发生货物毁损或者供给过剩时,供应商还需承担调换、退货及其它相关损失,这样,库存责任自然转移到供应商,从而使销售商处于有利地位。

应付环境变异

应付环境变异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是促使订货需求放大加剧的现实原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增强市场的不确定性。销售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保持库存,并且随着这些不确定性的增强,库存量也会随之变化。当对不确定性的预测被人为渲染,或者形成一种较普遍认识时,为了保持有应付这些不确定性的安全库存,销售商会加大订货,将不确定性风险转移给供应商,这样也会导致“牛鞭效应”。

3.长鞭效应的应对方法

 从供应商的角度看,“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各层级销售商(总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转嫁风险和进行投机的结果,它会导致生产无序,库存增加,成本加重,通路阻塞,市场混乱,风险增大,因此妥善解决就能规避风险,减量增效。企业可以从如下6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订货分级管理

从供应商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销售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相同的。按照帕累托定律,他们有的是一般销售商,有的是重要销售商,有的是关键销售商,而且关键销售商的比例大约占20%,却实现了80%的销量。因此供应商应根据一定标准将销售商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销售商划分不同的等级,对他们的订货实行分级管理,如对于一般销售商的订货实行满足管理,对于重要销售商的订货进行充分管理,对于关键销售商的订货实现完美管理,这样就可通过管住关键销售商和重要销售商来减少变异概率。

加强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

避免人为处理供应链上的有关数据的一个方法是使上游企业可以获得其下游企业的真实需求信息,这样,上下游企业都可以根据相同的原始资料来制定供需计划。联合库存管理策略是合理分担库存责任、防止需求变异放大的先进方法。它在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建立起了合理的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与竞争性库存损失的分担机制,将供应商全责转化为各销售商的部分责任,从而使双方成本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利于形成成本、风险与效益平衡,从而有效地抑制了 “牛鞭效应”的产生和加剧。

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

一般来说,订货提前期越短,订量越准确,因此鼓励缩短订货期是破解“牛鞭效应”的一个好办法。使用外包服务,如第三方物流也可以缩短提前期和使小批订货实现规模经营,这样销售商就无须从同一个供应商那里一次性大批订货。虽然这样会增加额外的处理费用和管理费用,但只要所节省的费用比额外的费用大,这种方法还是值得应用的。

参考历史资料,适当减量修正,分批发送

供应商根据历史资料和当前环境分析,适当削减订货量,同时为保证需求,供应商可使用联合库存和联合运输方式多批次发送,这样,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订货的满足。

提前回款期限

提前回款期限、根据回款比例安排物流配送是消除订货量虚高的一个好办法,因为这种方法只是将期初预订数作为一种参考,具体的供应与回款挂钩,从而保证了订购和配送的双回路管理。

四、           供应链的绩效评估

供应链是变动的,一直在调整,以适应它所处理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化。企业必须每天都监控它的日常作业,以达到供应链所要求的的绩效。

而评价任意一条供应链的绩效变现之前,需要先评量它所服务的市场,因为每个市场象限都各自呈现不同的机会:

 

而市场的绩效分类则有以下四类:

1、顾客服务

即评量供应链达成顾客期望的能力。以订单和产品线项目履约率、准时交货率和产品线项目退货率来评量。

2、内部效率

 即企业或供应链创造适当获利的运作能力。评量法有存货价值、存货周转率和销货利润率。

3、需求弹性

即企业或供应链面对突发性市场大量需求的应变能力。其评量值有:活动周期时间、上方弹性、外方弹性。

4、产品开发

 即评量企业或者供应链随市场演进,及时开发和推出新产品以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

 因此,结合每个市场及市场绩效的分类,我们可以得到绩效评估的架构:

 

 


这些是服务四个不同市场象限的企业和供应链必须具备的组合。企业和供应链必须针对各象限市场的要求来提升精进自己的绩效能力。唯有在市场所需的绩效组合方面领先其他厂商,才能真正掌握获利的机会。

五、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支撑

IT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和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它的发展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兴起,把全球的经济、文化连结在一起。任何一个新的发现、新的产品、新的思想、新的概念都可以立即通过网络,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传遍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更加显著,使得信息网络、信息产业发展更加迅速,使各行业、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管理体系发生着深刻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显示技术等。21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必然是围绕信息管理来进行的。供应链中管理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有:

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那时候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为此Kermode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一个扫描器(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条码技术在备件物流中应用的推广意义主要在于条码具有易操作、易维护的特点。对于室外场合,使用计算机登记信息非常不方便,通过使用条码采集器,可以在操作现场将采集的条码信息保存在采集器中,然后传输到计算机。条码采集器外形轻便,操作简便,不需要安装配置软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性。

条码除了其技术特点外,在物流系统中还可以完成许多传统物流无法实现的工作。通过给每个物品一个唯一的条码,可以对该物品的流转进行完全的跟踪,从而实现:

●货物丢失后,可以在销售和客户服务环节及时发现

●防止销售中的地区串货现象

●提高商品售后服务的质量

●建立起和生产相联系的质量反馈体系

2、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基本组成部分

应答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一般来说都是用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由天线,耦合元件,芯片组成,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rfid读写器(如:C5000W)或固定式读写器;

应用软件系统 :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把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并为人们所使用、

3、              电子交换数据

  电子数据交换 (EDI ) 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 EDI 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 EDI 也被俗称为 “ 无纸交易 ” 。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

制约射频识别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不兼容的标准。射频识别系统的主要厂商提供的都是专用系统,导致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厂商的频率和协议标准,这种混乱和割据的状况已经制约了整个射频识别行业的增长。许多欧美组织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标准化必将刺激射频识别技术的大幅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4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GPS可以提供车辆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要实现以上所有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要素。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

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t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可以测定GPS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t,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式)。

GPS布局:28颗卫星(其中4颗备用)早已升空,分布在6条交点互隔60度的轨道面上,距离地面约20000千米。已经实现单机导航精度约为10米,综合定位的话,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但民用领域开放的精度约为10米。

GPRS的特点有:

1.全球全天候定位            2. 定位精度高

3.观测时间短                4. 测站间无需通视

5. 仪器操作简便             6. 可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

7. 应用广泛

结论:

供应链管理是适应现代生产方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流通方式,反过来,它的不断完善和水平的提高又加速了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现代生产方式是依据比较优势的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中心,实现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组织生产和全球化的销售。于是现代物流成为现代生产方式连接的枢纽,与现代物流共生的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和现代物流的有力工具。
   流通方式在传统称谓上一般称为批发和零售。供应链管理是现代流通方式的创新,是新的利润源。在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因此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它们通过信息共享,形成双赢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社会总的成本,避免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了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及全社会的效益。供应链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的全新的流通方式。

更多相关推荐:
供应链管理实训报告

供应链管理实训报告姓名----李绍盛班级----11级物流学号----20xx032133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孔令军一、实训名称: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二、实训时间:20xx年x月份三、实训…

供应链管理报告

供应链管理学习报告第四小组企业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经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网链结构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连成...

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

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一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生产力快速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陷入未有的困境而基于一体化思想的供应链管理却...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实验名称实验报告物流实验专业班级会计学1005班姓名学号3101503408(9号)指导教师傅成红日期20xx-12-2、20xx-12-7一、实验目的通过采用华软供应链物流教学系统的实际操作,首先…

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

目录一引言二企业基本情况三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四企业存在问题五对策建议六调研总结一引言目前中国企业供应商与制造商客户可以维持合作关系但是供应链支撑技术应用基础薄弱难以形成供应链管理整体链条增值的目标中国中小企业在...

改善供应链管理报告

改善供应链管理报告张亚坤MKT10011一概述2二平均价格评估3三可赊账期限评估5四平均到货延迟天数7五综合评定最优供应商结果91概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深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也日益呈现出...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

供应链管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能够根据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金蝶K3软件进行供应链管理模拟,从而体会企业进行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整个流程以及运作。同时,系统通过实验对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情景模拟,使得我们进一步…

20xx-20xx年中国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深度研究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xx20xx年中国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深度研究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汽车供应链管理报告

汽车供应链管理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汽车供应链的结构及其特点111汽车供应链的结构112汽车供应链的特点1第二部分汽车供应链的流程321采购322生产计划与控制523库存924物流1325合作伙伴的选择1626风险挑...

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实训报告书1

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实习报告书实训实习名称实训实习地点实训实习时间姓班学指供应链一体化设计20xx61420xx616名级号导教师物流管理教研室制20xx年6月16日目录一关于宝通物流中心规划案例分析3一...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拟教学实习报告一实验室硬件设施及软件相关功能介绍一运输设备图1小型手推车图2中型手推车图3叉车1手推车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它是一切车辆的始祖虽然手推车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概述实验内容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供应链管理报告(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