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报告

时间:2024.4.20

能源行业

20xx年我国能源需求将达到为21.6亿-23.2亿吨标准煤。我国煤炭资源可供开发规模在20亿吨左右;原油产量的高峰期在20xx年前后,最大产量可能达到2亿吨左右;20xx年,天然气产量将可能达到800亿-1000亿立方米。为了满足需求的增长,中国未来20年除需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等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一、世界能源发展现状及长期预测 (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世界能源发展现状 (二)主要宏观经济、部门发展趋势假设 (二)20xx年世界能源发展预测 (三)能源需求预测结果

二、国内能源发展现状及近期走势预测 四、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与现实供应能力 (一)19xx年以来总体发展状况 (一)国内能源资源保障程度

(二)20xx年发展概况 (二)国内能源供应能力预测

(三)20xx年发展规模和结构预测 五、未来能源供需平衡分析

三、2010、20xx年中国能源需求预测

电力行业

2005-20xx年间,全国将安排电力开工规模近2亿千瓦,20xx年发电装机将超过5亿千瓦,20xx年发电装机达到6亿-6.5亿千瓦,其中水电为1.25亿-1.55亿千瓦,占20.8%-23.8%。电力改革为民营资本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电力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上游燃料的供应,要符合国家电力产业政策以及环保要求。

一、产业环境造就电力紧缺 (三)供给预测

(一)缺电原因分析 四、电力价格及走势

(二)解决近期缺电措施 (一)当前电价走势

二、电力需求预测 (二)影响电力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 (二)电价走势

(二)需求预测结果 五、投资前景及建议

三、电力供给预测 (一)行业投资综述

(一)供给总体情况 (二)投资机会与风险

(二)影响电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三)投资建议

煤炭行业

2003-20xx年是煤炭增长的高峰,年煤炭消费增长将维持在2亿吨左右。煤炭生产短期内难以达到需求增长的速度,且发展后劲不足。预测20xx年全国煤炭产量在22亿吨左右,需求在21.5亿吨左右;20xx年产量可能达到23亿吨以上,需求为22.7亿吨。未来我国煤炭价格将会大体保持稳定,但短期内有上涨压力,中长期内则呈现稳中有降之势。

一、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间的博弈 (二)进口预测

二、煤炭需求预测 (三)影响煤炭出口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煤炭需求的政策因素 (四)出口预测

(二)20xx年主要煤炭需求行业的发展 五、煤炭价格趋势

(三)20xx年煤炭需求预测 (一)近两年价格走势

(四)2010、20xx年煤炭需求预测 (二)煤炭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趋势

三、煤炭生产及供给能力预测 (三)价格走势预测

(一)影响供给的政策因素 六、投资前景

(二)2004-20xx年煤炭供给能力预测 (一)煤炭行业效益分析

(三)2010、20xx年煤炭供给能力预测 (二)投资建议

四、煤炭进出口预测 (三)风险因素

(一)影响进口的主要因素

石油行业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优质化需求增强,原油消费直线增加。20xx年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5亿-3.8亿吨,天然气消费量由245亿立方米增长到1000亿-1200亿立方米。20xx年石油的国内供应能力在1.7亿-

1.9亿吨之间,增加余地有限,今后石油需求的增长将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天然气国产能力将迅速增长,2010

年其生产量将可达800亿-1000亿立方米,但仍需要部分进口。

一、国内外宏观环境 三、行业供给预测

(一)国际经济环境 (一)国内生产及进出口现状

(二)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 (二)石油天然气生产及进出口预测

(三)油价高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石油加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与区域调整

二、石油行业需求预测 四、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

(一)国内石油消费现状 (一)投资效益分析

(二)国内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预测 (二)投资潜力分析

(三)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预测 (三)投资风险分析

报告名称:2004-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前 言 34 3、产品开发

34 4、促销手段

一、20xx年全球能源行业发展概述 35 (三) 竞争绩效

2 (一) 行业现状与特点 35 1、行业利润率

2 1、全球石油行业现状与特点 35 2、客户认可度

5 2、全球煤炭行业现状与特点 四、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6 3、全球电力行业特点与现状 36 (一) 电力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6 4、全球天然气行业现状与特点 36 1、华能国际

7 (二) 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37 2、长江电力

7 1、美国 38 3、大唐国际

9 2、欧盟 39 4、国电电力

10 3、日本 40 5、漳泽电力

10 4、俄罗斯 41 6、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二、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43 7、申能股份

12 (一) 发展环境 44 8、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12 1、政策环境 45 9、国家电网公司

13 2、投资环境 47 10、南方电网公司

15 3、经济环境 49 (二) 石油天然气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16 (二) 现状与特点 49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7 1、20xx年需求保持旺盛,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53 2、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17 2、能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扬 57 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7 3、行业经济效益显著上升 61 (三) 煤炭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18 (三) 细分行业 61 1、兖州煤业

18 1、电力行业现状与特点 62 2、平顶山煤业集团

18 2、石油行业现状与特点 62 3、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19 3、煤炭行业现状与特点 63 4、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25 4、天然气行业现状与特点 五、2005-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成长动因分析 三、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竞争格局与竞争行为 65 (一) 技术动因

29 (一) 竞争格局 65 (二) 资本动因

29 1、中国电力行业五大发电集团与其它发电企业的66 (三) 政策动因

竞争格局 66 (四) 社会动因

30 2、石油天然气三大巨头 六、2005-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趋势分析 31 3、煤炭行业竞争格局 68 (一) 电力行业趋势分析

33 (二) 能源行业竞争行为 68 1、实现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33 1、资本运作 68 2、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高电力行业整体竞33 2、技术创新 争力

69 (二) 石油天然气行业趋势分析

69 (三)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69 1、煤炭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70 2、国家引导下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煤炭航母是中国煤炭业的大势所趋

70 3、交通运输成为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71 4、政府政策调节促使煤炭审慎投资

71 5、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和环保

七、2005-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预测 72 (一) 规模预测

72 1、能源产量预测

73 2、能源需求量预测

74 (二) 结构预测

八、2005-20xx年中国能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79 (一) 电力行业

79 1、电力行业总体投资价值评价

81 2、电力行业投资领域分析

82 (二) 石油行业

82 1、石油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84 2、行业景气度分析

85 (三) 煤炭行业

85 1、20xx年煤炭市场将继续呈现总体偏紧态势,短期内难以缓解

85 2、煤炭价格还会继续上扬,幅度不减前两年 86 3、运输问题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瓶颈 86 (四) 天然气行业

86 1、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

87 2、有利因素

九、建议

88 (一) 对有关管理部门

88 1、电力行业

89 2、石油行业

91 3、煤炭行业

91 4、天然气行业

92 (二) 对企业

92 1、电力企业

93 2、石油企业

93 3、煤炭企业

94 4、天然气企业: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94 (三) 对投资者

94 1、电力行业

95 2、石油行业:石油涨价有“危机”也有“商机” 97 3、煤炭行业

98 4、天然气行业

【报告名称】 2005-20xx年中国电力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共5卷)

内容简介: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20xx年全国的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比20xx年增长14.8%,增速与20xx年相比回落了0.4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发电量为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火电发电量18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核电发电量稳步增长,全年发电量5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20xx年我国电力消费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1735亿千瓦时,比20xx年同期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6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用电量16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用电量2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20xx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累计达11286.32亿千瓦时,比20xx年同期增长13.2%。其中,水电发电量为39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火电发电量940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核电发电量259.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2005~20xx年,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电力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幅度可能低于20xx年。根据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电力需求状况的分析,预计20xx年全国用电量将达到22380~23000亿千瓦时,比20xx年增长7~10%;20xx年将达到24050~24500亿千瓦时,比20xx年增长6~8%。

总体看来,电力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向好,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减慢,意味着其向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未曾涉足此领域的资本来说,近期国家对电力各细分产业的控制都有所松动,是进入的最佳良机。对于行业内部资本,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并防范经营运作的风险,又显得尤为重要。

20xx年以来电荒还在继续,电力工业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电力行业投资过热的警告声不绝于耳,由于市场、政策等原因行业经营的风险加大,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行业进入壁垒正在降低,行业的利润率仍大大高于国民经济正在率,部分细分行业,如电力环保、环保电力、节电项目等仍然是充满机会。

第一章 世界电力工业概述 1.4.2 美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1.1 电力行业概念与特性分析 1.4.3 美国电力工业的改革分析

1.1.1 定义 1.4.4 美国电力市场化特点及缺陷

1.1.2 分类 1.4.5 美国电力模式中可借鉴与吸取的东西

1.1.3 行业特性 1.4.6 美国电力产业安全与电企风险管理

1.1.4 行业投资特性 1.4.7 2005-20xx年美国电力需求预测

1.2 世界电力工业总体状况 1.5 欧洲

1.2.1 世界电力工业的缘起 1.5.1 欧洲电力产业频发停电事故

1.2.2 世界范围电力工业的发展特点 1.5.2 欧美分布式发电的比较

1.2.3 西方电力工业反垄断的主要措施 1.5.3 北欧国家水电和电力供应现状

1.2.4 世界电力工业从垄断到竞争的演变 1.5.4 欧洲电力市场改革进展缓慢

1.2.5 国际电力市场发展局势与启示 1.5.5 欧洲电力市场解除管制后的状况

1.3 英国 1.6 其它部分国家的电力工业

1.3.1 英国电力工业现状 1.6.1 日本电力市场介绍

1.3.2 英国电力的政府监管举措 1.6.2 加拿大电力产业与市场

1.3.3 英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过程 1.6.3 印度电力工业现状

1.3.4 电力竞争机制给英国消费者的好处 1.6.4 澳大利亚电力工业的发展

1.3.5 英国电力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1.6.5 墨西哥电力产业状况

1.3.6 英国电力改革后电价的下降 1.6.6 越南电力工业概况

1.3.7 未来英国的新核电计划 第二章 中国电力工业概况

1.4 美国 2.1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1.4.1 美国电力产业现状 2.1.1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成就巨大

2.1.3 1949-20xx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特点 2.1.4 我国历年电力工业规划与实现 2.2 中国电力工业现状分析

2.2.1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环境

2.2.2 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2.3 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建设成果 2.2.4 电力规划保障促进电力工业发展 2.2.5 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建议 2.2.6 推进电力改革促进电力市场竞争 2.3 2003-20xx年我国电力工业的运行状况 2.3.1 20xx年中国电力工业运行概述 2.3.2 20xx年电力产业局势回顾 2.3.3 20xx年中国电力工业总体形势 2.3.4 20xx年电力行业企业重组分析 2.4 20xx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

2.4.1 20xx年1-2月电力工业效益走低 2.4.2 20xx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产业运行情况 2.4.3 20xx年1-5月电力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4.4 20xx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 2.5 中国电力工业现存的问题

2.5.1 电力工业大起大落带来的问题 2.5.2 我国电力运行技术存在制约因素 2.5.3 电力紧缺制约我国化工业发展 2.5.4 我国电力工业离小康标准还有差距 2.5.5 电力工业节能水平与国际差距大 2.5.6 由“入世”看我国电力产业缺陷 2.6 我国电力工业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2.6.1 循环经济是电力工业的必然选择 2.6.2 建设高效电力工业的三大举措 2.6.3 中国应走集约型电力工业化道路 2.6.4 中国电力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6.5 电力工业资源节约的几点建议 2.6.6 挖掘我国电力工业节煤的潜力 2.6.7 电力工业发展应该防大起大落 第三章 电力工业的改革

3.1 中国的电力改革现状

3.1.1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1.2 中国电力改革发展纪事

3.1.3 电力在改革中坚持市场化方向 3.1.4 电力改革步骤需要整体推进 3.1.5 电改向电网统一调度方向发展 3.1.6 电力改革突破的新思路

3.1.7 电力改革的资产与销售价值模式 3.2 中国电力改革带来的机会

3.2.1 资产重组带来大发展机遇

3.2.2 电力改革给电企发展带来的良机 3.2.3 加快电力改革凸现水电优势 3.2.4 电力改革使设备企业有机会 3.2.5 电力改革展现细分行业投资良机 3.3 电力改革带来的影响

3.3.1 电力改革对电企的三大影响 3.3.2 电改举措对电力上市公司的影响 3.3.3 改革不力影响电价波动上涨 3.3.4 电力改革促进电企信息化进程 3.3.5 电力改革催生出行业新巨头 3.4 我国电力改革的深化

3.4.1 我国电力改革需深化的领域 3.4.2 深化电力改革急需引入竞争机制 3.4.3 新一轮电力改革应进一步深化 3.4.4 电力改革应加快深化市场化进程 3.5 中美电力市场化与政府监管对比 3.5.1 中美电力市场企业概况

3.5.2 中美电力业上市公司实力对比 3.5.3 美国电改给我国的经验教训 3.5.4 提高市场化水平与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并行 3.6 我国电力改革存在的问题

3.6.1 中国电力改革不成功的表现 3.6.2 电力改革路途还很漫长 3.6.3 电力改革面临的风险分析 3.6.4 电力改革两方面的困难 3.6.5 电力改革与电荒尴尬并存 3.6.6 电力领域行政垄断未破反强 3.7 我国电力改革今后发展的对策

3.7.1 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四条原则 3.7.2 电力市场建设是国内电改的主要内容 3.7.3 走正确的电力改革之路

3.7.4 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电力改革与发展 3.7.5 以客观规律指导电力改革与发展 3.7.6 中国电力改革中对策与建议 第四章 中国电力市场供需分析 4.1 我国电力市场现状分析

4.1.1 我国电力市场容量分析 4.1.2 中国电力市场供需分析 4.1.3 20xx年电力市场几大看点 4.1.4 20xx年电力市场供需综述

4.1.5 20xx年电监会力促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4.2 20xx年12月-20xx年8月全国电力供需分析 4.2.1 20xx年12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2.2 20xx年1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2.3 20xx年2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2.9 20xx年8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3 我国的电力供应形势

4.3.1 20xx年力供应紧张形势有所缓解 4.3.2 20xx年1季度南方电网电力供应情况 4.3.3 20xx年影响电力供应的五点因素

4.3.4 中国电力供应形势紧张的原因 4.3.5 中国电力供应存在的结构困境 4.4 我国的电力需求形势

4.4.1 20xx年一季度电力需求的特点 4.4.2 20xx年二季度我国电力需求三个特点 4.4.3 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出发论电力需求 4.4.4 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潜力巨大 4.5 电力市场营销问题分析

4.5.1 把握电力市场中竞争与营销策略 4.5.2 电价在电力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4.5.3 电力市场营销战略的三点设想 4.5.4 北京市区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4.6 我国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

4.6.1 农电改造获得的初步结果 4.6.2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6.3 农电体制改革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4.6.4 拓展农村电力市场的策略分析 4.6.5 农村电力市场的特点和对策 4.7 建设我国电力市场的策略分析

4.7.1 中国电力市场结构的模式选择 4.7.2 规范电力市场秩序以保电力供应 4.7.3 中国建立电力期货市场的意义分析 4.7.4 电力市场改革理论创新的改革先行 4.7.5 电力市场化的关键是电价与投资体制 4.7.6 电力市场急需可靠性准入规则 第五章 全国各地电力市场分析 5.1 华东地区电力产业建设

5.1.1 上海建成全国最大核电生产基地 5.1.2 江苏省将建电力过江“第四信道” 5.1.3 浙江电力引入市场机制的探讨 5.1.4 福建控制电力成本的举措 5.1.5 安徽省电力工程有望缓解电荒 5.2 华东地区电力市场

5.2.1 20xx年华东电力市场的三点看点 5.2.2 20xx年华东电力市场开始模拟运行 5.2.3 选择华东电力市场试点的原因 5.2.4 2004-20xx年华东电力市场月度竞价分析 5.2.5 上海电力加快开拓华东电力市场 5.2.6 安徽开拓电力市场六大举措 5.2.7 20xx年福建电力缺口小于上年 5.3 华北地区电力产业与市场分析

5.3.1 20xx年夏北京电力供应持续紧张 5.3.2 北京投巨资织电网解决供电不足 5.3.3 山西省用计划迎战用电高峰 5.3.4 内蒙古电力市场的机遇与优势 5.4 东北电力市场建设动态

5.4.1 区域电力市场试点选东北的原因 5.4.2 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两大难题 5.4.3 东北电力市场两部制电价模式试行 5.5 华中电力市场与产业建设

5.5.1 华中电力市场建设具有战略性地位 5.5.2 华中电力市场建设工作安排

5.5.3 河南投资1500万保障夏季高峰用电 5.5.4 四川采取措施激励多产电煤

5.5.5 未来15年重庆电力项目向民资开放 5.5.6 江西省改善电力资产形成优势产业 5.6 西北电力产业与市场建设

5.6.1 西北电力发展应着重的五个战略点 5.6.2 西北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5.6.3 建设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的难点 5.6.4 缺电成为西北电力市场发展动力 5.6.5 20xx年宁夏电力由紧张转为过剩 5.6.6 新疆着手建设西电东送战略信道 5.7 南方电网建设及市场分析

5.7.1 南方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简述 5.7.2 20xx年南方5省电力紧缺

5.7.3 20xx年南方电网三季度电力供应形势 5.7.4 广西电力工业投融资分析

5.7.5 贵州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电力产业 5.8 台湾电力产业和市场分析

5.8.1 台湾省电力产业发展现状 5.8.2 台湾电力设备产业概述 5.8.3 台湾电力市场结构剖析 5.8.4 台湾电力工业自由化分析 5.8.5 台湾电力产业改革概况 5.9 香港电力市场分析

5.9.1 香港电力市场发展呈三足之势 5.9.2 香港电力市场竞争加剧

5.9.3 反对香港电力市场开放的理由 5.9.4 开放电力市场将会造福香港 第六章 我国电网建设及体制问题分析 6.1 电网建设的现状

6.1.1 中国输变电工程发展简况 6.1.2 浙江政府力促电网建设 6.1.3 全国电力跨区互送大幅增加 6.1.4 国家电网主要骨架基本完成 6.1.5 缺电原因直指电网体制 6.1.6 中国电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6.2 2003-20xx年6月我国电网发电及用电情况 6.2.1 2003、20xx年电力生产对比

6.2.2 20xx年1-12月电网公司供电情况 6.2.3 20xx年1-6月电网公司供电情况 6.3 20xx年各地积极部署电网建设计划

6.3.1 宁夏电网投资186亿元加大建设力度 6.3.2 北京以政府补助方式建设电网 6.3.3 20xx年贵州投资32亿元改造电网

6.3.4 20xx年青海电网建设计划投入18亿元 6.3.5 20xx年海南电网建设计划投入12.44亿元 6.3.6 20xx年深圳几十项输变电工程陆续投产 6.4 2005-20xx年我国电网发展规划

6.4.1 中国“十一五”西电东送电网建设提前开始 6.4.2 十一五国家电网投资规模加大 6.4.3 国家电网跨区输电联网工程及规划 第七章 中国火电行业概述 7.1 火电行业概念

7.1.1 火力发电的定义 7.1.2 火力发电之种类 7.1.3 火力发电用煤 7.1.4 火力发电站

7.1.5 火电厂的生产过程 7.2 中国火电行业现状

7.2.1 中国的火电建设概况

7.2.2 20xx年我国火电大幅扩张 7.2.3 20xx年火电设备利用率下降 7.2.4 20xx年国电集团火电增效 7.2.5 火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7.3 20xx年我国火电行业可靠性指标

7.3.1 700-80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 7.3.2 500—66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 7.3.3 350—352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 7.3.4 30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 7.3.5 20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 7.4 中国火电市场行情

7.4.1 20xx年末电力上市公司的潜能 7.4.2 20xx年火电产业整体行情 7.4.3 火电行业优势企业利润稳定 7.4.4 中国火电机组重点需求

7.4.5 火电板块资金介入最明显的体现 7.4.6 全国火电价格上涨成定局 第八章 中国电煤市场动态分析 8.1 20xx年电煤供需形势

8.1.1 20xx年电煤供需不容乐观 8.1.2 20xx年电煤价格均涨

8.1.3 20xx年电煤新增需求1.2亿吨 8.1.4 电煤供求状况好转的条件 8.2 各地电煤库存及需求形势

8.2.1 20xx年春季四川电煤告急 8.2.2 粤北上抢运电煤迎夏 8.2.3 山东电煤库存形势吃紧

8.2.4 青海电煤停止出省保本省供电 8.3 电煤运输情况

8.3.1 20xx年煤电运环节改善

8.3.2 广铁为电煤运输开辟“绿色信道” 8.3.3 多方共同打造电煤东运快速信道 8.3.4 江西省为电煤专车免通行费 8.4 煤电联动

8.4.1 煤电联动正式启动火电企业受益 8.4.2 煤电联动出台缓解火电成本压力 8.4.3 20xx年二季度煤电联动效应显现 8.4.4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现存八大问题 8.4.5 工商业电价上涨最终转消费者 8.5 电煤市场存在的问题

8.5.1 电煤价格亟待市场化 8.5.2 电煤交易市场需整顿 8.5.3 煤电联动机制尚须完善 第九章 水力发电市场分析 9.1 行业界定

9.1.1 水力发电的定义 9.1.2 水力发电的特点 9.1.3 水力电站分类 9.2 我国水电行业概况

9.2.1 我国水电资源基本状况 9.2.2 我国水力发电产业的现状 9.2.3 我国计划加快开发水电 9.2.4 西部水电富省的两难权衡 9.3 2004-20xx年全国水电产量分析

9.3.1 20xx年全国主要省份水电产量分析 9.3.2 20xx年我国主要省份水电发电量分析 9.3.3 2004-20xx年6月全国分地区水电量统计分析

9.4 我国水电建设基本状况

9.4.1 目前水电建设的基本情况 9.4.2 水电建设面临的形势

9.4.3 我国水电建设技术成就介绍 9.4.4 发电集团加紧水电圈地

9.4.5 电价成为黄河上游水电建设瓶颈 9.5 我国水电投资与市场分析

9.5.1 水电行业进入投资省工期短时期 9.5.2 农村水电投资迎来高潮

9.5.3 电价制约水电投资主体多元化 9.5.4 特大水电项目开始向民资开放 9.5.5 民资参与水电项目的国际概况 9.5.6 水电项目加快利用世行贷款 第十章 中国风力发电 10.1 我国的风能资源

10.1.1 我国风能资源的形成过程及分布 10.1.2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有效地区 10.1.3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世界第一 10.1.4 我国政府将加大风能建设 10.1.5 我国风能资源利用现状 10.2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10.2.1 历年装机概况 10.2.2 中国风电发展步骤

10.2.3 中国风力发电快速发展

10.2.4 风电掀起中国再生能源建设高潮 10.3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面临的问题 10.3.1 风力发电产业化的困境

10.3.2 风电商业化价格过高是推广障碍 10.3.3 风电成本分摊问题亟待解决 10.3.4 我国风电开发面临的困境 10.4 解决策略

10.4.1 降低成本是当务之急 10.4.2 风电开发宜大小机组并重 10.4.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点 10.4.4 本地化生产的普及 10.4.5 要建立稳定的激励政策

10.4.6 鼓励个人买卖风电的政策保障 第十一章 国内电力设备行业总体现状分析 11.1 国内行业概况

11.1.1 电力设备行业整体红火 11.1.2 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实际情况 11.1.3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11.1.4 20xx年发电设备产值增长突出 11.1.5 20xx年电力设备行业回顾与近年展望 11.2 电力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11.2.1 电力设备行业的鼎盛时期到来 11.2.2 国内电力设备以市场换技术 11.2.3 国内电力设备行业提升竞争力 11.3 电力设备市场状况

11.3.1 发电设备行业定单饱和 11.3.2 中国大量进口发电机组 11.3.3 我国发电设备跻身世界先进 11.3.4 20xx年电力设备投资分析 11.4 国内输变电设备市场持续火爆

11.4.1 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面临形势 11.4.2 输变电设备行业景气时期来临 11.4.3 电力供需与输变电设备的配比 11.4.4 2005输变电市场可关注的热点 11.4.5 国内输变电设备企业在特高压市场的分额 11.5 2001-20xx年各种输变电设备市场动态 11.5.1 高压电器设备市场分析 11.5.2 高压开关产品市场分析 11.5.3 中压充气开关设备市场分析 11.5.4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分析及预测 11.6 电力产业对电力设备市场的影响

11.6.1 电价上调刺激电力设备需求增长 11.6.2 电力供需矛盾电力设备行业得利 11.6.3 电力设备企业受益于电网扩容 11.6.4 中国未来二十年发电预测 11.7 电力设备企业现存的问题与挑战

11.7.1 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不能按期交货 11.7.2 行业标准成为电力设备发展的瓶颈 11.7.3 发电设备生产企业现存的共性问题 11.7.4 发电设备制造业应对入世挑战 第十二章 电力环保设备行业概述 12.1 脱硫产业概念

12.1.1 脱硫的分类和方法 12.1.2 脱硫的费用

12.1.3 减少含硫气体排放的途径 12.1.4 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12.2 行业发展现状

12.2.1 电力工业向高效环保型过渡 12.2.2 电力环保是必须重视的大问题 12.2.3 中国火电环保建设的最新成果 12.2.4 我国电厂脱硫技术应用现状 12.2.5 国外脱硫技术在中国畅销 12.2.6 电站配套企业转入脱硫行业 2003-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的产量分析

12.3.1 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分析 12.3.2 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分析 20xx年1-7月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分析

12.4 行业整体市场容量分析

12.4.1 20xx年电力环保设备市场容量 12.4.2 电力紧缺成就环保设备市场 12.4.3 电力环保市场有走强的趋势 12.4.4 电力环保业市场有待成熟

12.4.5 环保风暴形成环保设备的巨大需求 12.4.6 中国电力环保市场竞争激烈 12.5 脱硫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12.5.1 中国脱硫市场格局分析 12.5.2 烟气脱硫市场从潜在到现实 12.5.3 打破国外海水脱硫设备市场垄断 12.5.4 三菱重工举进中国脱硫市场 12.5.5 上市公司积极抢占烟气脱硫市场 12.6 行业发展面临的障碍

12.6.1 电荒与环保矛盾难平衡

12.6.2 影响火电脱硫项目进程的因素 12.6.3 造成电厂脱硫障碍的原因 12.6.4 火电厂脱硫的几点困难

12.6.5 烟气脱硫行业须跨越的五道坎 12.6.6 烟气脱硫产业中存在二次污染 12.7 电力环保今后发展对策

12.7.1 当今我国电力环保工作的要点 12.7.2 电力建设与环保同步进行 12.7.3 国家重点限制排污大户 12.7.4 排污费涨价督促企业脱硫 第十三章 电力行业重点企业介绍 13.1 电网集团

13.1.1 国家电网集团

12.3 12.3.3

13.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13.1.3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13.1.4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 13.2 发电集团

13.2.1 华能集团 13.2.2 大唐集团 13.2.3 华电集团 13.2.4 国电集团

13.2.5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13.3 电力工程及相关企业

13.3.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13.3.2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13.3.3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13.3.4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第十四章 电力市场投资分析 14.1 投资机会分析

14.1.1 中国电力工业需要的投资量巨大 14.1.2 节电项目是电力投资的最新热点 14.1.3 可再生能源电力是投资的新焦点 14.1.4 清理电力投资给电力设备行业的机会 14.1.5 在电力改革中探索投资良机 14.2 电力投资现状分析

14.2.1 民间资本电力领域投资加大 14.2.2 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胎动 14.2.3 当今中国电力投资结构解析 14.2.4 20xx年1-4月电力投资增速加快 14.3 投资风险分析

14.3.1 电力建设高速增长潜藏风险 14.3.2 电力投资过热的危机分析 14.3.3 电力过度投资将导致过剩 14.4 电力各行业企业的风险

14.4.1 电力行业面临五大风险 14.4.2 电力信贷领域暗伏风险 14.4.3 电力资产评估中的风险 14.5 电力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14.5.1 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14.5.2 构建电力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策略 14.5.3 避免电力投资怪圈对策 第十五章 中国电力发展前景与展望 15.1 中国电力工业前景与未来

15.1.1 21世纪我国电力发展展望 15.1.2 21世纪中国电网发展展望 15.1.3 21世纪中国电源发展展望 15.1.4 电力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光明 15.1.5 天然气在电力工业利用展望 15.1.6 未来十年电力工业与技术发展建议 15.2 中国电力市场发展前景

15.2.1 未来中国电力市场前景分析 15.2.2 我国电力资源跨区配置的前景分析 15.2.3 中国跨区电量交易的实施前景 15.2.4 未来几年电力供需矛盾有缓解趋势 15.2.5 未来中国电力市场的经济风险分析 15.3 电力投资前景与策略分析

15.3.1 20xx年电力产业投资前景要点 15.3.2 20xx年电力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5.3.3 20xx年后半年电力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15.3.4 未来长三角地区电力投资前景看好 15.3.5 中国电力设备行业的前景展望 15.3.6 电力产业利用BOT的融资前景 第十六章 电力行业趋势及容量预测 16.1 世界电力行业未来发展预测 16.1.1 全球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 16.1.2 世界范围电力装备的发展展望 16.1.3 20xx年国际能源及电力发展预测 16.2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16.2.1 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模式及趋势 16.2.2 电力产业环保化是电力发展趋势 16.2.3 电力一次设备行业整体发展趋好 16.2.4 电力紧缺的体制诱因及其趋势 16.3 20xx年电力产业预测分析

16.3.1 20xx年电力供需特点趋势预测 16.3.2 20xx年电力产业的特点预测 16.3.3 20xx年电力行业处于全面增长时期 16.3.4 20xx年电力供需形势分析与预测 16.3.5 20xx年下半年中国电力市场供需预测 16.4 电力行业中长期预测

16.4.1 2000-20xx年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预测 16.4.2 2006-20xx年发电量及装机容量预测 16.4.3 2005-20xx年电力及电力设备市场预测 16.4.4 我国中长期电力市场发展策略预测 第十七章 电力相关产业政策 1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全文) 17.3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17.4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17.5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17.6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17.7 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7.8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17.9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17.10 电力项目审批程序

17.11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17.12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xx年修订)

2005-20xx年中国煤炭工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上中下卷)

内容简介:

世界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是石油的6.3倍。全球20xx年的煤炭消费量增长了6.9% ,而石油的消费量仅增加了2.1% 。2005年石油价格高位运行,将进一步带动煤炭需求的增加和煤炭市场的稳定回升。中国的煤炭资源预测地质储量,达45000亿吨以上,与美国、俄罗斯两国不相上下,中国煤炭行业投资的相对不足更是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20xx年我国原煤产量完成19.56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2.28亿吨,增长13.2%。20xx年全国煤炭销量完成18.7亿吨,同比增加2.1亿吨,增长12.7%。全国煤炭出口8400万吨,同比减少902万吨,下降9.7% 。到20xx年年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05亿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xx年中国原煤产量同比仅增长14.8%。四大用煤行业的增长速度均超过煤炭行业,来自下游的强劲需求使得煤炭供需缺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0xx年1月至4月,全国原煤产量53071万吨,同比增加8001万吨,增长17.8% 。 20xx年1-5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品销售率98.41%,煤炭存货周转率仍保持较高速度,全国商品煤销量6.5亿吨,同比增长19.42% 。

20xx年因需求的增加,价格将在20xx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其中:电煤价格上涨预计将超出先期预测的5%~8%,炼焦煤价格也将全年坚挺,主焦煤、肥煤等价格还将有上涨的空间。20xx年国内煤炭总需求量将达到21亿吨,20xx年总需求量将达到25亿吨以上,而这中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目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GDP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8%左右。而煤炭行业刚好搭上经济增长的快车,成为最具有投资价值行业之一。

本研究报告共分十三章,先总体介绍了世界煤炭行业总的情况,接着具体介绍我国煤炭行业的情况,并对2004-20xx年我国煤炭产销进行分析;随后对我国的市场情况、煤炭的综合利用、煤炭的主要产品、煤炭的主要产区情况、煤炭的价格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还对我国煤炭的进出口和煤炭运输情况做了分析;之后又对煤炭行业的投资做了很细致的分析;最后介绍了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与煤炭相关的法规政策。

本报告是煤炭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等准备了解目前煤炭市场发展动态、把握煤炭业发展趋势、制定市场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全球煤炭行业背景 2.1.6 生产的安全形势严峻

1.1 世界煤炭储量及消费预测 2.1.7 重视产用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1.1.1 世界煤炭资源储量 2.2 煤炭行业的国家宏观调控分析

1.1.2 世界煤炭种类 2.2.1 20xx年煤炭成为国家调控的重点行业

1.1.3 世界煤炭消费预测 2.2.2 我国计划经济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1.2 世界煤炭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2.3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1.2.1 世界煤炭资源的重定位 2.2.4 我国宏观调控之下的煤炭行业前景

1.2.2 国际煤炭工业的现状 2.3 煤炭与电力的关系

1.2.3 国际煤炭市场的不确定性探析 2.3.1 中国煤炭业和电力业的关系

1.2.4 世界煤炭业的发展趋势 2.3.2 电价和煤价将相辅相生

1.3 世界部分地区的煤炭工业分析 2.3.3 煤电联营实施的可行性

1.3.1 美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概述 2.3.4 我国煤电联动开始实施

1.3.2 欧盟的煤炭市场分析 2.3.5 电力企业准备进军煤炭业

1.3.3 德国的煤炭业综述 第三章 中国煤炭市场

1.3.4 日本煤炭的进口及价格对煤炭市 3.1 我国煤炭市场的现状

场的影响 3.1.1 我国煤炭市场现在所处的时期

第二章 中国煤炭行业 3.1.2 我国煤炭市场的旺销分析

2.1 中国煤炭产业的特点 3.1.3 煤炭供应紧张的五个因素

2.1.1 煤炭工业的地位提高 3.1.4 影响我国未来煤炭供需变化的主

2.1.2 行业之间的资源争控战激烈 要因素

2.1.3 企业的重组步伐加快 3.1.5 中国煤炭供需现状和预测

2.1.4 企业的人才争夺战加剧 3.1.6 我国煤炭供求发展趋势

2.1.5 产量增加且前景广阔 3.2 20xx年我国煤炭市场分析

3.2.1 20xx年我国煤炭市场综述

3.2.2 20xx年我国煤炭市场的运行状况 3.2.3 20xx年我国煤炭市场的特点 3.2.4 20xx年煤炭市场的供求分析

3.2.5 20xx年我国煤炭供应偏紧的主要表现。

3.2.6 20xx年我国煤炭市场货紧价扬 3.3 20xx年煤炭市场及预测

3.3.1 20xx年我国煤炭市场的特点 3.3.2 20xx年我国煤炭供应依旧紧张 3.3.3 20xx年我国煤炭的供需分析 3.3.4 20xx年我国煤炭的内需市场分析 3.3.5 20xx年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因素 3.3.6 20xx年中国煤炭市场的新的发展轨迹

3.3.7 20xx年煤炭市场的发展态势

第四章 2004-20xx年8月中国煤炭行业的运行状况

4.1 20xx年我国煤炭工业的运行状况综述 4.1.1 20xx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运行状况

4.1.2 20xx年1-08月煤炭工业大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1.3 20xx年1-08月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1.4 20xx年煤炭行业的整体形势

4.2 20xx年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的运营

4.2.1 20xx年中国企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前十家的累计销售收入

4.2.2 20xx年中国累计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的累计资产总计

4.2.3 20xx年中国累计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的累计利润总额

4.2.4 20xx年中国累计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的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4.3 2004-20xx年8月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的企业运行分析

4.4 20xx年8月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

4.5 20xx年1-8月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的运营

第五章 煤炭价格分析 5.1 煤炭价格综述

5.1.1 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 5.1.2 煤炭价格上涨的效应

5.1.3 我国煤炭价格的市场化进程 5.1.4 我国煤炭价格相关政策的思考 5.1.5 中国煤炭价格的走势探析

5.2 20xx年-20xx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向和分析 5.2.1 20xx年我国煤炭价格的特点

5.2.2 20xx年03月底部分地区煤炭市场价格行情

5.2.3 20xx年我国煤炭价格行情分析 5.2.4 20xx年煤炭价格将达历史新高点 5.3 20xx年04-08月我国部分地区煤炭市场的价格分析

5.4 2005全国重要产煤省份价格的变动 5.4.1 20xx年4月份辽宁省煤炭出厂价格持续攀升

5.4.2 20xx年山西省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

5.4.3 20xx年吉林省煤炭价格淡季也上涨

5.4.4 四川省煤炭出厂价格上涨分析 5.4.5 山东省市场上的煤炭价格依然坚挺

5.4.6 黑龙江省煤炭价格继续上涨 5.5 影响煤炭价格的几个因素分析 5.5.1 消费增加牵动煤炭价格上升 5.5.2 运销过程导演煤炭涨价 5.5.3 流通环节的影响

第六章 2004-20xx年8月中国煤炭产销分析 6.1 20xx年我国原煤产量情况分析

6.1.1 20xx年全国原煤生产总量情况 6.1.2 20xx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情况

6.1.3 20xx年国有地方原煤产量情况 6.1.4 20xx年乡镇煤矿原煤产量情况 6.2 2004-20xx年我国重点煤矿煤炭产、销、存情况

6.2.1 20xx年重点煤矿产、销、存、情况 6.2.2 20xx年1-03月份重点煤矿产、销、存、情况

6.2.3 20xx年1-04月份重点煤矿产、销、存、情况

6.2.4 20xx年1-06月中国国有重点煤矿煤炭的产、销、存分析

6.2.5 20xx年1-08月中国国有重点煤矿煤炭产、销、存分析

6.3 20xx年1-08月份我国煤炭的产量

6.3.1 20xx年1-8月份我国全国原煤产量分析

6.3.2 20xx年1-8月份我国主要的产煤省份的原煤产量

6.3.3 20xx年1-8月份我国洗煤的全国产

量合计

6.3.4 20xx年1-8月份我国主要的产煤省份的洗煤产量

第七章 煤炭运输的情况 7.1 我国煤炭运输综述

7.1.1 运输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7.1.2 中国煤炭运输的格局探析 7.1.3 我国煤炭运输中的问题及建议 7.1.4 我国煤炭运输前景预测 7.2 铁路

7.2.1 20xx年我国铁道运输概况 7.2.2 我国煤炭的铁路运输现状

7.2.3 我国铁路运输煤炭的主要影响因素

7.2.4 铁路运输如何应对煤炭紧缺 7.3 水运

7.3.1 20xx年9月份水路煤炭运输情况 7.3.2 20xx年我国江海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发运量

7.3.3 20xx年我国港口煤炭中转的特点 7.3.4 20xx年第一季度主要港口煤炭转运情况

7.3.5 20xx年1~5月我国主要港口煤炭中转的特点

7.4 公路

7.4.1 我国公路运输状况 7.4.2 我国汽车煤炭运输分析 7.4.3 公路成为煤炭运输的新趋势 第八章 我国主要产煤区的情况 8.1 山东

8.1.1 山东省的煤炭资源 8.1.2 山东煤炭减产的原因

8.1.3 山东煤炭产量下降但仍盈利 8.1.4 山东煤炭业向大型矿业集团转型 8.1.5 山东省由煤炭大省变为资源小省 8.2 山西

8.2.1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概述 8.2.2 山西省煤炭工业的现状

8.2.3 20xx年第一季度山西省煤炭销量分析

8.2.4 山西省煤炭战略的转变 8.2.5 山西省煤炭工业的未来展望 8.3 陕西

8.3.1 陕西煤储量

8.3.2 陕西省煤炭资源的开采现状 8.3.3 陕西煤炭工业发展实现四大突破 8.3.4 陕西煤炭工业的四个发展优势 8.3.5 陕西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

8.4 河南

8.4.1 河南省的煤炭资源介绍 8.4.2 河南省煤炭工业的现状

8.4.3 河南煤炭业20xx年一季度利润分

8.4.4 河南省国有煤炭企业的人才危机 8.4.5 河南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8.5 内蒙

8.5.1 内蒙古的煤炭资源介绍 8.5.2 内蒙古的煤炭产量分析

8.5.3 内蒙古煤炭生产向安全要效益 8.5.4 内蒙古煤炭产业需解决的问题 8.5.5 内蒙古出台关于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8.6 新疆

8.6.1 新疆的煤炭资源介绍 8.6.2 新疆煤炭的开发状况

8.6.3 新疆删掉部分煤炭收费项目 8.6.4 新疆煤炭发展业瓶颈的解决 8.6.5 新疆煤炭的投资分析 第九章 煤炭的主要产品 9.1 焦炭

9.1.1 中国焦炭业在国际中的地位 9.1.2 我国焦煤产业的现状分析 9.1.3 我国焦炭业的国内外市场 9.1.4 20xx年焦炭进出口分析 9.1.5 我国焦煤产业的问题即对策 9.1.6 我国焦炭的产业政策 9.2 电煤

9.2.1 20xx年夏季我国电煤供求热点再现

9.2.2 20xx年我国电煤的供应态势 9.2.3 我国的电煤价格形势分析 9.2.4 我国电煤紧缺的客观原因 9.3 无烟煤

9.3.1 20xx年我国无烟煤价格上升的原因

9.3.2 我国无烟煤市场资源紧缺的原因 9.3.3 我国的无烟煤市场的利好因素 9.3.4 我国无烟煤市场的问题及对策 9.4 动力煤

9.4.1 20xx年动力煤的国内外市场 9.4.2 20xx年动力煤市场分析

9.4.3 20xx年6月末我国部分地区的价格

9.4.4 20xx年我国动力煤市场调整后的表现

9.4.5 我国的动力煤价格上涨的原因 第十章 我国煤炭的进出口 10.1 进口

10.1.1 我国煤炭进口的原因

10.1.2 20xx年我国福建省煤炭的进口 10.1.3 20xx年1-5月广东煤炭的进口 10.1.4 20xx年我国1-8月煤炭的进口 10.1.5 我国南部煤炭进口量增加的影响 10.2 出口

10.2.1 中国的煤炭出口减少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10.2.2 20xx年中国煤炭出口格局变化的三个原因

10.2.3 20xx年1-3月我国焦炭及半焦炭出口

10.2.4 我国煤及煤制品出口的经济性分析

10.2.5 中国煤出口适度规模发展目标的建议

10.3 国际竞争

10.3.1 海外资本竞入中国煤炭行业 10.3.2 中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10.3.3 中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xx年-20xx年8月中国煤炭产品的进出口数据

11.1 2001-20xx年8月我国无烟煤的进出口数据

11.1.1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无烟煤的进出口数据

11.1.2 20xx年四个季度我国的无烟煤进出口数据

11.1.3 20xx年1-8月我国无烟煤的进出口数据

11.2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炼焦煤的进出口数据

11.2.1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炼焦煤的进出口数据

11.2.2 20xx年四个季度我国炼焦煤的进出口数据

11.2.3 20xx年1-8月我国炼焦煤的进出口数据

11.3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其他烟煤的进出口数据

11.3.1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其他烟煤的进出口数据分析

11.3.2 20xx年四个季度我国其他烟煤的进出口数据

11.3.3 20xx年1-8月我国其他烟煤的进出口数据

11.4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褐煤的进出口数据

11.4.1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制成形褐煤的出口数据

11.4.2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未制成形褐煤的进出口数据分析

11.4.3 20xx年1-12月我国未制成形褐煤的进出口数据

11.4.4 20xx年1-8月我国未制成型褐煤的进出口数据

11.5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泥煤的进出口数据

11.5.1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泥煤的进出口数据分析

11.5.2 20xx年四个季度我国泥煤的进出口数据

11.5.3 20xx年1-8月我国泥煤的进出口数据

11.6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焦炭及半焦炭的进出口数据

11.6.1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焦炭及半焦炭的进出口数据分析

11.6.2 20xx年四个季度我国焦炭及半焦炭的进出口数据

11.6.3 20xx年1-8月份我国焦炭及半焦炭的进出口数据

11.7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甄炭的进出口数据

11.7.1 20xx年-20xx年8月我国甄炭的进出口数据分析

11.7.2 20xx年四个季度我国甄炭的进出口数据

11.7.3 20xx年1-8月我国甄炭的出口数据

第十二章 煤炭的综合利用

12.1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2.1.1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

12.1.2 煤层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12.1.3 我国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现状分析 12.1.4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商机

12.1.5 我国煤层气开发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12.1.6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2.1.7 发达国家利用煤层气经验的借鉴 12.2 煤矸石概况及利用 12.2.1 煤矸石概念

12.2.2 煤矸石的利用

12.2.3 其它煤矸石的利用途径

12.2.4 我国用煤矸石生产砖瓦的现状及前景

12.2.5 我国煤矸石充分利用的意义

12.2.6 国家发改委对加强煤矸石发电项目的通知

12.3 粉煤灰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1 粉煤灰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对环境的污染

12.3.2 我国粉煤灰的应用途径和评价 12.3.3 粉煤灰利用的发展重点 12.3.4 粉煤灰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12.3.5 粉煤灰综合利用效益与前景 12.4 我国煤化工产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12.4.1 煤化工产业概况

12.4.2 我国煤化工发展的新项目 12.4.3 我国煤化工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12.4.4 我国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特点 12.4.5 从多角度分析煤化工的未来形势 12.4.6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前景 第十三章 中国主要煤炭企业分析 13.1 神华集团

13.1.1 公司简介

13.1.2 神华集团的经营 13.1.3 神华集团的产销分析 13.1.4 神华集团的发展项目 13.1.5 神华集团的发展战略 13.2 大同煤矿

13.2.1 公司介绍

13.2.2 运用品牌增加效益

13.2.3 大同煤矿的国内外销售区域 13.2.4 大同的20xx年发展目标 13.3 兖矿集团

13.3.1 公司介绍

13.3.2 20xx年兖矿集团的主要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分析

13.3.3 20xx年1-6月兖矿集团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13.3.4 兖矿集团煤炭的营销网络图 13.4 中煤能源集团 13.4.1 集团介绍

13.4.2 20xx年中煤能源集团的运行分析 13.4.3 20xx年1-9月中煤的生产经营 13.4.4 20xx年第四季度中煤的安全生产规划

13.5 平顶山煤业集团 13.5.1 集团介绍 13.5.2 20xx年第四季度的安全生产经营 13.5.3 集团的发展战略

13.5.4 集团的多元发展使得前景光明 13.6 开滦集团

13.6.1 公司介绍 13.6.2 开滦矿区的煤

13.6.3 开滦洗精煤质量分析指标

13.6.4 企业利用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化 第十四章 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4.1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4.1.1 我国煤炭行业的四矿问题 14.1.2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4.1.3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4.1.4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4.2 发展对策

14.2.1 树立科学的煤炭观 14.2.2 重视人才

14.2.3 市场导向的价值体现观 14.2.4 循环、高效的产业模式观 14.2.5 重洗选、善利用的洁净利用观 14.2.6 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 第十五章 煤炭行业投资分析 15.1 20xx年煤炭行业的投资

15.1.1 2004-20xx年5月我国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

15.1.2 20xx年煤炭行业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

15.1.3 20xx年我国煤炭行业的投资价值探析

15.1.4 20xx年煤炭行业的投资发展前景看好

15.2 投资的风险性

15.2.1 国家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带来的风险

15.2.2 运输业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制约 15.2.3 我国煤炭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 15.2.4 我国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三大问题

15.2.5 我国煤炭行业潜在的危机分析 15.3 煤炭行业的投资前景 15.3.1 在煤炭中掘金

15.3.2 我国煤炭行业的投资前景广阔 15.3.3 中国煤炭投资展望

15.3.4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光明 第十六章 煤炭业的前景和趋势 16.1 煤炭行业前景

16.1.1 20xx年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前景预测

16.1.2 新技术的应用对煤炭前景的影 附录:法规政策

16.1.3 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态势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6.1.4 21世纪煤炭工业前景广阔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16.2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 附录三: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16.2.1 我国四大行业推动煤炭的需求 附录四:煤矿企业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办法 16.2.2 我国煤炭行业供求分析及展望 附录五:煤炭经营监管办法

16.2.3 我国煤炭市场的供应发展趋势 附录六:国家制定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16.2.4 我国煤炭市场的需求发展趋势 附录七: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 16.2.5 中国煤炭市场新的发展趋势 行)

【报告名称】:2005-20xx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出品单位】:深圳市万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xx年7月

【报告页码】:398页

【报告图表】:133个

【报告字数】:29万字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

【价 格】:印刷版5800元 电子版:6300元 印刷版+电子版:6800元

【订购热线】:0755-83292000

内容简介:

20xx年我国电力消费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国发电量突破218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4.8%,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17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4.9%;未来几年用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20xx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在5000万千瓦以上,年底发电装机超过4.4亿千瓦,比上年增长12.6%,为近十年以来增幅首次达到10%以上,电力供给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但供需缺口仍然很大。

如果按照目前的电力供应和需求状况来估计,20xx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9亿千瓦,用电45000亿千瓦时,复合增长率达到5.5%。可以说作为基础能源行业,电力在未来长期处于增长期。

预计20xx年发电装机容量新增6900万千瓦,将达到约5.1亿千瓦,比上年增长约15.7%,超过发电量增幅。20xx年将是我国有史以来新增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华北地区增长20%,约2000万千瓦;东北地区增长4.4%,约166万千瓦;华东地区增长20.2%,约1920万千瓦;华中地区增长13.5%,约1230万千瓦;南方地区增长11.4%,约880万千瓦;西北地区增长20.4%,约550万千瓦。

20xx年全国有7个省级电网预测全年存在较大电力、电量缺口,分别是:蒙西、山西、浙江、广东、广西、

贵州、云南。江苏前三季度存在较大电力缺口,年末略有盈余。从电力缺口的 绝对值看,最大的三个依次是浙江、广东、蒙西;从比例看,依次是浙江、蒙西、广西。预测基本平衡的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海南,其他地区仍存在季节性、时段性电力缺口。

20xx年的统计数据,在全部发电机组中,火电机组899台(含11台燃气轮机组),装机容量之和为202332.02MW,占总装机容量的77.08%;水电机组361台,装机容量之和为53784.96MW,占总装机容量的20.49%;核电机组8台,装机容量之和为6364MW,占总装机容量的2.42%。

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以燃煤发电为主。20xx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依据“十五”电力发展规划提出的13个电站项目,这些项目发电装机规模共1188万千瓦,其中火电站就占9个,占装机容量的80%,火电站的建设是20xx年发电站建设的主要部分。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家批准投建的发电机组仍将是火电机组。

因此,未来几年内,随着国家“煤电联动”的政策的实施,火力发电的投资成本压力会有较大环节,投资火电的利润空间将有进一步的上升趋势。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电力行业概述 2.2.4 我国电力市场的其特点

1.1 中国电力工业概况 2.3 中国电力市场现状

1.1.1 20xx年中国电力工业回顾 2.3.1 20xx年我国电力市场供需形势

1.1.2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成就 2.3.2 20xx年初的电力市场供给

1.1.3 中国电力工业历程 2.3.3 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的有利条件

1.1.4 中国电力工业分地区概述 

1.2 电力在能源总量中的地位 2.3.4 构造中国的电力市场结构

1.2.1 20xx年火电、水电机组容量构成 2.3.5 我国电力市场需解决的问题

1.2.2 20xx年我国电力与能源总量对比 第三章 中国火电行业概述

1.2.3 20xx年电力与能源总量比较 3.1 火电行业相关概念

1.3 20xx年电力企业经营指标分析 3.1.1 火力发电的定义

1.4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分析 3.1.2 火力发电之种类

1.4.1 20xx年电力市场的着眼点 3.1.3 火力发电用煤

1.4.2 20xx年电力行业投资机会 3.1.4 火力发电站

1.4.3 20xx年电力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3.1.5 火电厂的生产过程

1.4.4 20xx年电力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投 3.2 中国火电行业现状

资分析 3.2.1 中国的火电建设

1.5 中国电力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3.2.2 20xx年我国火电大幅扩张

1.5.1 20xx年电力行业的趋势预测 3.2.3 20xx年火电设备利用率下降

1.5.2 20xx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预测 3.2.4 20xx年国电集团火电增效

1.5.3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景 3.2.5 火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5.4 我国未来电力市场的经济风险 3.3 20xx年我国火电行业可靠性指标

1.5.5 我国未来电力市场的建议 3.3.1 700-80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

第二章 中国电力市场分析 性指标

2.1 我国电网分布状况 3.3.2 500—66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

2.1.1 南方电网 性指标

2.1.2 东北电网 3.3.3 350—352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

2.1.3 华北电网 性指标

2.1.4 华东电网 3.3.4 30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

2.1.5 华中电网 3.3.5 200兆瓦火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

2.1.6 西北电网 3.4 中国火电市场行情

2.2 中国电力市场的运营 3.4.1 20xx年末电力上市公司的潜能

2.2.1 我国电力市场模式 3.4.2 20xx年火电整体行情

2.2.2 中国电力市场运营结构 3.4.3 火电行业优势企业利润稳定

2.2.3 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 3.4.4 中国火电机组重点需求

3.4.5 火电板块资金介入迹象明显 3.4.6 全国火电价格上调成定局 第四章 中国电煤市场动态分析 4.1 20xx年电煤供需形势

4.1.1 20xx年电煤供需不容乐观 4.1.2 20xx年电煤价格均涨

4.1.3 20xx年电煤新增需求1.2亿吨 4.1.4 电煤供求状况好转的条件 4.2 各地电煤库存及需求形势

4.2.1 20xx年春季四川电煤告急 4.2.2 粤北上抢运电煤迎夏 4.2.3 山东电煤库存形势吃紧

4.2.4 青海电煤停止出省保本省供电 4.3 电煤运输情况

4.3.1 20xx年煤电运环节改善

4.3.2 广铁为电煤运输开辟“绿色通道” 4.3.3 多方共同打造电煤东运快速通道 4.3.4 江西电煤专车免通行费 4.4 煤电联动

4.4.1 煤电联动正式启动火电企业受益 4.4.2 煤电联动出台缓解火电成本压力 4.4.3 煤电联动效应二季度显现 4.4.4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存八大问题 4.4.5 工商业电价上涨最终转消费者 4.5 电煤市场存在的问题

4.5.1 电煤价格亟待市场化 4.5.2 电煤交易市场需整顿 4.5.3 完善煤电联动机制 第五章 辽宁省火电行业投资分析 5.1 辽宁火电投资机会

5.1.1 20xx年初辽宁电力紧张 5.1.2 20xx年辽宁电网电力缺口大 5.1.3 20xx年辽宁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5.1.4 20xx年辽宁电力新增450万千瓦装机

5.2 辽宁火电产业投资情况

5.2.1 浑河将启动两大热电联项目 5.2.2 巨额火电项目落户辽宁彰武 5.2.3 辽宁阜新煤矸石热电项目获批 5.3 辽宁火电工业投资环境 5.3.1 劳动力环境 5.3.2 信贷融资环境 5.3.3 政策环境

5.4 辽宁火电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5.4.1 东北电煤紧缺 5.4.2 各行业差别电价 5.4.3 煤电运瓶颈困扰 第六章 山东火电行业投资分析 6.1 山东火电投资机会

6.1.1 2005山东电力负荷创新高 6.1.2 山东大项目建设拉动电力市场 6.1.3 2004-20xx年山东新增电力装机551万千瓦

6.2 山东火电产业投资状况

6.2.1 山东莱芜电厂20xx年扩建

6.2.2 投资5.6亿元蓬莱东海热电机组 6.2.3 投资101亿进行电网建设 6.2.4 山东新建强劲电源 6.3 山东火电产业投资环境 6.3.1 劳动力环境 6.3.2 信贷融资环境 6.4 山东火电资本竞争状况

6.4.1 山东国有与民间电力的竞争 6.4.2 国内电力巨头千亿资本逐鹿山东 第七章 江苏火电行业投资分析 7.1 江苏火电投资机会

7.1.1 20xx年江苏夏季缺电600万千瓦 7.1.2 江苏电力需求侧管理领先 7.2 江苏电力产业建设与投资情况

7.2.1 20xx年江苏电力生产、建设情况 7.2.2 江苏省500千伏伊芦变电所启动 7.2.3 丰县投建超大型环保热电项目 7.2.4 20xx年江苏投资154亿建电网 7.3 江苏火电产业投资环境 7.3.1 劳动力环境 7.3.2 信贷融资环境 7.3.3 政策环境

7.4 江苏电力规划与目标

7.4.1 20xx年江苏新增电力1200万千瓦 7.4.2 江苏排定20xx年电力等重点项目 7.4.3 20xx年南京电力供需平衡规划 第八章 浙江火电行业投资分析 8.1 浙江火电投资机会

8.1.1 20xx年夏浙江再度电力紧缺 8.1.2 20xx年浙江电力缺口800万千瓦 8.1.3 浙江电力负荷率为全国之最

8.1.4 浙江省电力紧张要持续到20xx年 8.2 浙江火电投资状况

8.2.1 大唐投资浙江象山大型火电厂 8.2.2 浙江西部最大火电选址兰溪

8.2.3 浙江三年内将增火电装机1000万千瓦

8.3 浙江火电投资环境分析 8.3.1 劳动力环境 8.3.2 信贷融资环境

8.3.3 浙江民间电力投资回报率达10%

8.3.4 浙江省电费回收率高

8.3.5 浙江省电力侧管理法多、力大 8.3.6 浙江省煤炭资源缺口大 8.4 浙江电力建设的前景与规划 8.4.1 浙江确定电力发展新规划 8.4.2 浙江大力建设500千伏电网 8.4.3 浙江探索新模式应对电力紧张 8.4.4 浙江永康十一五电力投资12亿 第九章 广东火电行业投资分析 9.1 广东火电投资机会

9.1.1 20xx年广东电力缺口占全国1/4 9.1.2 20xx年广东电力缺口450万千瓦 9.1.3 20xx年广东电力缺口超去年的原因

9.1.4 广东省电力供求基本平衡要到20xx年

9.2 广东火电投资状况

9.2.1 广东饶平投资环保型火力发电厂 9.2.2 广东阳西火电项目即将开工 9.2.3 广东建成亚洲最大的火电厂 9.3 广东火电投资环境分析 9.3.1 劳动力环境 9.3.2 信贷融资环境

9.4 广东电力行业资本状况与规划

9.4.1 西门子投资广东电力1.35亿元 9.4.2 李嘉诚投资扩建珠海电厂

9.4.3 广东计划十一五投资电力165亿 第十章 火电行业投资分析 10.1 火电行业投资成本

10.1.1 电价上调火电企业增收难增利 10.1.2 火电公司发电成本大幅上升 10.1.3 火力发电厂死守煤价底线 10.1.4 20xx年火电工程造价上涨 10.2 火电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0.2.1 能源变局给火电业减压增效

10.2.2 火电拓展机会-国家电网电厂待售

10.2.3 火力发电上市公司投资机会 10.3 火电行业投资风险与竞争分析 10.3.1 火力发电厂资金风险 10.3.2 火电投资环保风险

10.3.3 20xx年火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10.4 火电行业投资与环境保护 10.4.1 火力发电与环境

10.4.2 京都议定书使火电企业面临压力 10.4.3 环保部门严格火电项目审批 10.4.4 我国火力发电的环保忧患

10.4.5 中国火力发电洁净煤技术的发展 第十一章 中国火电发展前景预测 11.1 国内电力行业发展前景 11.1.1 我国电力发展展望 11.1.2 电网发展展望 11.1.3 电源发展展望

11.1.4 我国20xx年电力可持续发展规划 11.2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前景

11.2.1 20xx年电力行业投资预测 11.2.2 电力建设要防止未来过剩

11.2.3 20xx年电力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1.3 国内火电行业发展前景

11.3.1 20xx年将建成亚洲最大火电基地 11.3.2 20xx年我国火电规划设想 11.3.3 未来20年中国火电还是主力 11.4 未来火电行业发展趋势

11.4.1 清洁生产是火电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4.2 优化我国火电结构的起点与方向 11.4.3 水电、火电分化趋势

11.4.4 发展水电改造火电的发展方向 11.4.5 21世纪火电地位和发展前景 11.5 中国电力市场发展预测

11.5.1 20xx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11.5.2 20xx年华东电力市场预测 第十二章 中国主要火电企业介绍 12.1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12.1.1 企业简介 12.1.2 主要经营范围 12.1.3 资产分布 12.1.4 发展规划

12.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12.2.1 企业简介 12.2.2 业务范围 12.2.3 技术能力

12.3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12.3.1 企业简介 12.3.2 机构设置 12.3.3 资产分布 12.3.4 经营范围 12.4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12.4.1 企业简介 12.4.2 经营范围 12.4.3 资产分布 12.4.4 发展目标 12.5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12.5.1 企业简介 12.5.2 经营规模 12.5.3 资产分布

12.5.4 发展战略 13.2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12.6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13.4 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 12.6.1 企业简介 动机制的意见》

12.6.2 机构设置 13.5 火电、送变电工程定额材料与机械费调 12.6.3 资产分布 整办法

12.6.4 经营范围 13.6 家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排放污染防治技术第十三章 相关政策法规 政策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5-20xx年天然气终端销售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天然气具有洁净、高效、资源丰富、方便储运等优点,目前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已高达每年2.3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的24.3%。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气这种洁净能源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前景十分广阔。

20xx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了3.3%,而最近10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3%。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的天然气消费增长了4%,其中俄罗斯、中国与中东的增幅最大。近20年来,天然气探明储量以约5%的速度增长,产量的增长速度也达到3-3.5%。天然气在发电、工业、民用燃料和化工原料等领域的使用已占相当高的比重,对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市场天然气需求将高速增长。目前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占72%,而天然气仅占2.5%,所占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5%),也低于亚洲平均水平(8.8%)。目前世界人均消费天然气403立方米/年,而中国仅为25立方米/年。中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油气田开采和发电等领域,在天然气消费中所占比例为87%以上,其中化肥生产就占了38.3%。居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11%。预计,20xx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约61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增加到5%。

今后十年,在上海等地区能源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将会很大。预计20xx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为1.25亿吨油当量左右。据此预测的天然气需求量与本国今后潜在的、可生产的天然气产量相比还有缺口。这部分的缺口,需要进口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弥补。

我国天然气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产量比较低,天然气利用基本上是“以产定用”。主要利用地区是邻近天然气产地的城镇及工业区。世界上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工业、居民燃料和化工原料,我国的天然气利用以化肥工业为主,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和环保的要求,我国天然气的利用方向应以发展“以气发电”、“以气代油”、“城市气化”为主。

中国政府鼓励外商参与从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天然气发电站、大中城市燃气等项目的建设与经营,对外开放的领域几乎涵盖了整个天然气产业链。我国对天然气终端销售市场继续扩大开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上

前几年三大石油公司没有将重点放在天然气的终端销售上,这样给民营资本带来了投资机会。除民营资本插足外,长春燃气、大众燃气、中原油气、石油大明等知名公司也开始在燃气市场跨地域扩张。

天然气行业是一个高收益的行业,但是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很大,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地区垄断竞争,给天然气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天然气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进入天然气行业一定盈利。但是,如果制定了合理的战略、拥有足够的实力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相信进入天然气行业会获利丰厚。

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引进LNG工程,以及俄气南下等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和筹备。一幅横跨大陆东西、连结沿海、纵贯南北的天然气框架蓝图已经呈现出来,这必然为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难得的机遇。 庞大的市场、垄断的资源、稳定的赢利和滞后的管理,内地燃气行业给资本各方描绘了美妙的投资想像空间。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天然气资源及其利用 1.1 天然气的基本知识 1.1.1 定义 1.1.2 商品天然气 1.1.3 天然气的性质和特点 1.1.4 天然气的运输与置换 1.2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及其利用 1.2.1 中国的天然气资源 1.2.2 我国天然气的利用状况 1.2.3 全国大型天然气管道 1.2.4 加快实施西气东输 第二章 天然气行业概况 2.1 全球行业现状与特点 2.1.1 全球天然气需求特点 2.1.2 全球天然气供给分布不均 2.2 天然气在能源中的地位 2.2.1 天然气占世界能源的比重日益上升 2.2.2 天然气转化全球能源大势 2.2.3 世界天然气资源 2.3 20xx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状况 2.3.1 价格政策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 2.3.2 天然气产业发展多元化 2.3.3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2.4 中国天然气产业现状与特点 2.4.1 天然气供需两旺 2.4.2 中国天然气消费结构 2.4.3 我国天然气工业的特点 2.4.4 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2.5 天然气资源在我国的地位 2.5.1 天然气资源的能源可替代价值 2.5.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战略格局 2.5.3 燃气低价格推动行业高速发展 2.5.4 天然气调节能源结构失衡的主力 第三章 天然气市场竞争格局 3.1 我国天然气市场的需求分析 3.1.1 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 3.1.2 我国沿海地区天然气需求上升 3.1.3 重庆天然气供需矛盾仍突出 3.1.4 20xx年沪天然气有巨大缺口 3.2 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定位 3.2.1 城乡定位 3.2.2 区域定位 3.2.3 使用方向定位 3.3 我国天然气市场开放 3.3.1 我国市政事业加速市场化 3.3.2 天然气市场放开及其约束条件 3.3.3 大连市燃气管道市场开放 3.4 市场竞争形势 3.4.1 外资争夺中国城市燃气市场 3.4.2 燃气市场竞争时代 重庆燃气显示优势 3.4.3 中石化分取城市燃气市场收益 3.4.4 中石油进军城市燃气市场 3.4.5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巨头的

竞争 3.5 天然气市场开发的策略分析 3.5.1 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特点 3.5.2 气价偏高与用户承受能力低的矛盾 3.5.3 开拓天然气市场的对策 3.6 西气东输面临的燃气市场 3.6.1 西气东输开始商业运营 3.6.2 西气东输加快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 3.6.3 西气东输使我国天然气消耗增加 3.6.4 20xx年西气东输供气总量13亿 3.6.5 西气东输有稳定的供气资源保障 3.6.6 西气东输经济运营面临考验 3.7 LNG的市场发展状况 3.7.1 世界LNG供应与贸易现状 3.7.2 全球LNG市场分析 3.7.3 亚太天然气资源和LNG市场 3.7.4 中国LNG的发展现状

3.7.5 中国LNG市场将快速增长 3.7.6 中国LNG网络建立概况 3.7.7 LNG成国内外投资热点 第四章 中国天然气投资热点城市分析 4.1 北京

4.1.1 20xx年陕京二线开始向北京供气 4.1.2 北京天然气市场转向多元 4.1.3 天然气供暖北京领先 4.1.4 西气东输通北京 4.1.5 中华煤气进军北京 4.2 上海

4.2.1 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网系统规划确定

4.2.2 上海形成三大天然气气源、五大发电基地

4.2.3 上海天然气供应将占主导 4.2.4 上海天然气市场规模扩大 4.2.5 上海20xx年完成天然气转换 4.2.6 上海天然气用户突破百万

4.2.7 20xx年上海天然气调峰与储存 4.3 广州

4.3.1 巨额投资为天然气入穗铺路 4.3.2 广州将由管道气向天然气转换 4.3.3 20xx年广州天然气工程完成 4.3.4 广州天然气改造照顾低保家庭 4.4 深圳

4.4.1 深圳天然气工程排出时间表 4.4.2 深圳8万用户先期用上天然气 4.4.3 深圳天然气转换工程方案确定 4.4.4 百万家庭20xx年用廉价天然气 4.5 杭州

4.5.1 杭州天然气入户工程完工 4.5.2 杭州天然气管道市场巨大 4.5.3 杭州天然气利用工程全面启动 4.5.4 杭州天然气管道建设规划

4.5.5 杭州城市燃气向天然气转换方案 4.5.6 外资参与杭州天然气高压管网建设

4.6 武汉

4.6.1 忠武线开启武汉天然气时代 4.6.2 汉口中心城区天然气主干管贯通 4.6.3 武汉长江南北天然气管道并网 4.6.4 武汉城区天然气销售价格确定 第五章 天然气产业投资分析 5.1 投资机会

5.1.1 全球天然气市场需求巨大 5.1.2 中国天然气全领域对外开放 5.1.3 西气东输引发无限商机

5.1.4 油价飙升带动天然气投资 5.1.5 外商投资西气东输有优惠 5.1.6 西气东输造就千亿产业项目 5.2 投资现状

5.2.1 液化天然气成全球投资热点 5.2.2 中国天然气终端投资上升 5.2.3 终端市场资本竞争激烈

5.2.4 外资介入中国燃气市场行为分析 5.2.5 华资与欧美资本抢夺城市供气市

5.3 投资风险

5.3.1 天然气价格变动因素分析 5.3.2 季节变化的风险因素 5.3.3 专用性资产的风险因素 5.3.4 竞争性替代品的风险因素 5.3.5 结构性的风险因素 5.4 投资前景

5.4.1 全球天然气产业投资前景广阔 5.4.2 中国天然气投资前景光明 5.4.3 终端市场利润空间潜力增长

5.4.4 20年内天然气基础投资需求量大 5.5 投资建议

5.5.1 对天然气产业不同主体的建议 5.5.2 天然气产业投资方向建议

5.5.3 民营企业进入天然气产业的时机 5.5.4 天然气产业下游市场风险防范 第六章 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 6.1 天然气产业的发展趋势

6.1.1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发展趋势 6.1.2 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6.1.3 我国天然气管道业将快速发展 6.1.4 20xx年LNG将成为发电首选燃料 6.2 我国天然气产业大规模扩张优势 6.2.1 替代用途广 6.2.2 开发潜力大 6.2.3 符合环保要求 6.2.4 基础条件成熟 6.3 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

6.3.1 城市燃气发展的前景 6.3.2 城市燃气事业发展的思路

6.3.3 天然气对我国城市燃气结构的影响 6.3.4 LNG在城市燃气发展中的作用和前景

6.3.5 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趋势 6.4 天然气产业的未来及发展建议

6.4.1 我国将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大国

6.4.2 中国天然气供需发展趋势预测

6.4.3 未来几年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有利 7.5 新奥集团

因素 7.5.1 企业简介

6.4.4 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可行 7.5.2 经营范围

性分析 7.5.3 发展战略

6.4.5 中国加快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措施 7.6 中国燃气

第七章 天然气市场终端企业介绍 7.6.1 企业简介

7.1 大众公用 7.6.2 组织构架

7.1.1 企业简介 7.7 华燊燃气

7.1.2 经营范围 7.7.1 企业简介

7.1.3 公司业绩 7.7.2 经营范围

7.2 燃气股份 7.7.3 公司荣誉

7.2.1 企业简介 7.8 其它燃气上市公司

7.2.2 经营范围 7.8.1 长春燃气

7.2.3 组织结构 7.8.2 乐山电力

7.3 申能股份 第八章 相关产业政策

7.3.1 企业简介 8.1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

7.3.2 经营业绩 8.2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

7.3.3 燃气项目投资 定

7.4 百江燃气 8.3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

7.4.1 企业简介 8.4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确定

7.4.2 经营范围 8.5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7.4.3 经营理念 8.6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2005-20xx年中国水电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上、中、下卷)

内容简介: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在地球传统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普遍优先开发水电大力利用水能资源。

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容量3.78亿千瓦。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我国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截至20xx年9月,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了1亿千瓦大关,但开发率仅24%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20xx年我国水电产量达到了3065.2亿千瓦时,比20xx年上升18.2%,同时,水电装机容量也突破一千亿大关。而水电的资产总计、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都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大部分水电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其中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大企业的效益堪佳。

小水电从容量角度来说处于所有水电站的末端,它一般是指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据20xx年世界水能大会估计,世界小水电可开发资源大致为1.2-1.44亿kW。我国可开发小水电资源如以原统计数7000万kW计,占世界一半左右。而且,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分布广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适合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既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当地人民用电困难的问题,又可以给投资人带来可观的效益回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它将成为我国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热点。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民企投资小水电的政策。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缺电严重,民企投资小水电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和利用小水电资源的总方针是确定的,20xx年开始,特大水电投资项目也开始向民资开放。20xx年,根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十一五”计划和20xx年发展规划,我国将对民资投资小水电以及小水电发展给予更多优惠政策。

我们预测,20xx年全国用电量将达到24250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12%。我国正在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能源消耗大国,而水电资源的丰富空间,使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让水电来缓解能源压力。20xx年,无论是水电行业还

是水电设备生产企业在这种新的市场需求条件下,必将迎来新的增速高峰。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世界及我国水能资源分析 1.1 世界水能资源开发概况 1.1.1 世界水能资源基本数字 1.1.2 各大洲水能资源开发概览 1.1.3 世界水电开发情况 1.1.4 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1.2 我国的水能资源状况 1.2.1 中国水能资源概况 1.2.2 我国水能资源特点 1.2.3 各省水力资源分布与开发 1.2.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影响 1.2.5 21世纪我国水能资源利用分析 第二章 我国主要河流水能资源 2.1 长江流域 2.1.1 总体概述 2.1.2 水能资源 2.1.3 支流类型 2.1.4 金沙江 2.1.5 雅砻江 2.1.6 沱江 2.1.7 岷江 2.1.8 嘉陵江 2.1.9 乌江 2.1.10 沅江 2.1.11 湘江 2.1.12 汉江 2.1.13 赣江 2.2 黄河流域 2.2.1 黄河概述 2.2.2 黄河支流 2.2.3 黄河水电开发情况 2.2.4 黄河上游水电规划 2.2.5 黄河中游水电规划 2.2.6 对策建议 2.3 海河流域 2.3.1 海河流域概况 2.3.2 海河水资源状况 2.3.3 海河支流 2.4 珠江流域 2.4.1 总体概况 2.4.2 水能开发情况 2.4.3 珠江支流 2.4.4 开发规划 2.5 淮河流域 2.5.1 总体概况 2.5.2 淮河支流 2.6 东北边境河流 2.6.1 黑龙江水系 2.6.2 图们江 2.6.3 鸭绿江 2.7 西南边境河流 2.7.1 怒江 2.7.2 澜沧江 2.7.3 雅鲁藏布江 2.8 东南沿海河流 2.8.1 钱塘江 2.8.2 闽江 2.8.3 韩江 第三章 我国水力发电行业现状 3.1 行业界定 3.1.1 水力发电的定义 3.1.2 水力发电的特点 3.1.3 水力电站分类 3.2 我国水电行业概况 3.2.1 我国水电资源基本状况 3.2.2 我国水力发电的现状 3.2.3 我国加快开发水电 3.2.4 西部水电富省的两难权衡 3.3 2004-20xx年全国水电产量分析 3.3.1 20xx年全国主要省份水电产量分析 3.3.2 20xx年我国主要省份水电发电量分析 3.3.3 2004-20xx年6月全国分地区水电量统计分析 3.4 我国水电建设基本状况 3.4.1 目前水电建设的基本情况 3.4.2 水电建设面临的形势 3.4.3 中国水电建设技术成就 3.4.4 发电集团加紧水电圈地 3.4.5 电价制约黄河上游水电开发 3.5 我国水电投资与市场分析 3.5.1 水电行业进入投资省工期短时期 3.5.2 农村水电投资迎来高潮 3.5.3 电价制约水电投资主体多元化 3.5.4 特大水电项目向民资开放 3.5.5 民资参与水电项目的国际概况 3.5.6 水电项目加快利用世行贷款 第四章 世界小水电行业 4.1 概念与界定 4.1.1 小水电的定义

4.1.2 小水电的分类

4.1.3 小水电站的出力和发电量 4.1.4 小水电的能源回报率 4.2 世界小水电开发情况 4.2.1 世界小水电现状

4.2.2 部分国家小水电资源及开发情况 4.2.3 小水电占水电的比重 4.2.4 世界小水电问题分析 4.2.5 世界小水电开发前景预测 第五章 我国小水电行业的发展 5.1 我国小水电

5.1.1 我国小水电发展历程 5.1.2 小水电资源的特点 5.1.3 小水电资源开发情况 5.1.4 小水电行业现状分析 5.1.5 中国小水电站概况 5.1.6 小水电联网情况 5.2 我国小水电发展要点

5.2.1 发展小水电的优惠政策 5.2.2 小水电开发应把握的原则

5.2.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对小水电的利处 5.2.4 农网改造与小水电建设相结合 5.2.5 小水电电网电价

5.3 发展我国小水电面临的挑战

5.3.1 中国小水电发展的制约因素 5.3.2 小水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3 对小水电开发的忧虑 5.3.4 严防小水电开发无序 5.3.5 小水电投资风险分析 5.4 对策与出路

5.4.1 小水电代燃料加大推广力度 5.4.2 小水电设备标准化 5.4.3 全面规划和定型设计 5.4.4 小水电行业新的增长方式 5.4.5 小水电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小水电市场前景及投资分析 6.1 中国小水电市场分析

6.1.1 小水电市场需求分析

6.1.2 小水电成为近千县主要供电源 6.1.3 中国小水电行业进军国外市场 6.1.4 农村小水电的大市场 6.2 小水电投资分析

6.2.1 小水电投资热潮

6.2.2 中西部小水电静待投资 6.2.3 投资小水电的好处 6.2.4 我国小水电的管理模式 6.2.5 小水电投资的体制阻力分析 6.2.6 小水电项目的投资经济评价 6.3 民营资本投资小水电

6.3.1 民企投资小水电掀热潮 6.3.2 民间资本看好小水电投资 6.3.3 中国民企投资小水电近况 6.3.4 中外民企投资小水电对比 6.3.5 民资开发小水电前景广阔

6.3.6 民企投资小水电的几个特殊问题 6.4 我国小水电的发展前景 6.4.1 小水电发展趋势

6.4.2 2005中国小水电设备发展

6.4.3 “十一五”期间加快小水电发展 6.4.4 21世纪头20年中国小水电发展规划 6.4.5 中国小水电前景展望 第七章 我国农村水电发展概况 7.1 农村水电概况

7.1.1 农村水电涵义 7.1.2 总量、分布情况 7.1.3 特点、优势 7.2 发展历程

7.2.1 五十年代 7.2.2 六十年代 7.2.3 七十年代 7.2.4 八十年代 7.2.5 九十年代

7.2.6 九十年末代至今 7.2.7 发展成就 7.3 发展现状

7.3.1 基本情况

7.3.2 开发总量世界第一

7.3.3 积极发展小水电替代薪柴消耗 7.3.4 四川发展农村小水电的情况 7.4 问题与困难

7.4.1 法制建设薄弱

7.4.2 垄断经营未打破,区域电力市场未建立 7.4.3 电力垄断行业企业违规操作 7.4.4 保护可再生能源的措施不够

7.4.5 水电管理职能弱,无序开发水资源 7.5 前景展望与发展策略 7.5.1 总体瞻顾

7.5.2 农村水电建设市场前景展望 7.5.3 市场投资将高潮迭起

7.5.4 积极发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7.5.5 国外经验借鉴

7.5.6 对我国农村小水电政策建议 第八章 中国水电体制改革与应对的问题 8.1 我国水电行业体制改革

8.1.1 水电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8.1.2 水电业体制突破对策

8.1.3 电力体制改革推动水电行业发展 8.1.4 “两部制”电价促进水电开发利用 8.1.5 当前水电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8.2 我国发展水电应该注意的问题 8.2.1 水电建设面临的困难

8.2.2 水电开发急需加强监管转变机制

8.2.3 水电建设需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 8.2.4 水利水电技术应加快走向世界 8.2.5 应创新水电流域梯级开发机制 8.2.6 水电工程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8.2.7 我国水电环境保护状况与对策 第九章 重点水电企业分析

9.1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9.1.1 公司简介 9.1.2 建设经营情况 9.1.3 电力生产企业

9.2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9.2.1 公司简介 9.2.2 主要工程

9.3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9.4 龚嘴水力发电总厂

9.5 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9.6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7 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9.8 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9.9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十章 水电行业前景预测与发展趋势 10.1 水力发电行业近期规划

10.1.1 20xx年我国农村水电将新增装机330万千瓦

10.1.2 国家电力公司近期水电开发的设想和部署

10.1.3 20xx年至20xx年电力供需分析

10.1.4 20xx年中国水电生产能力将增长一倍

10.1.5 20xx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1.5亿千瓦

10.1.6 2006-20xx年我国发电量与装机量预测

10.2 水电行业远景展望

10.2.1 21世纪初我国水电市场预测 10.2.2 21世纪水电发展趋势展望

10.2.3 水电行业:未来十五年将出现高增长 10.2.4 今后20年我国水电装机有望超2亿千瓦

10.2.5 未来20年西南水电建设将快速发展 10.2.6 我国水电比重将稳步上升 10.2.7 成本优势使水电行业未来光明 10.3 中国水电发展战略

10.3.1 发展水电 改造火电

10.3.2 中国水电建设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10.3.3 中国水电未来之路:加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0.3.4 水电发展将高度重视环保 第十一章 附件:相关产业政策与法规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2 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11.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 11.4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 11.5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11.6 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11.7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11.8 水利部通知要求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的通知

11.9 关于进一步规范水电、火电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通知

11.10 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2005-20xx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上、中、下卷)

内容简介:

从地球蕴藏的能源数量来看,自然界存在有无限的能源资源。仅就太阳能而言,太阳每秒钟通过电磁波传至地球的能量达到相当于500多吨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这相当于一年中仅太阳能就有130万亿吨煤的热量,大约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一万多倍。不过,由于人类开发与利用地球能源尚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地理原因及世界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在内的巨大数量的能源,可以利用的仅占微乎其微的比例,因而,继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人类能源消费的剧增、化石燃料的匮乏至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逼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人类社会的能源问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仗能源的可持续供给,这就必须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也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高达1.05×1018千瓦时(3.78×1024J),相当于1.3×106亿吨标准煤。按目前太阳的质量消耗速率计,可维持6×1010年。所以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如何合理利用太阳能,降低起开发和转化的成本,是新能源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制冷和致热等。风力发电是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中国的风能总储量估计为1.6×109千瓦,列世界第三位,由广阔的开发前景。风能是一种自然能源,由于风的方向及大小都变幻不定,因此其经济性和实用性由风车的安装地点、方向、风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对于核电站,人们有许多误解,其实核能发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获取方式。对于核裂变,核燃料是铀、钚等元素,核聚变的燃料则是氘、氚等物质。有些物质,例如钍,本身并非核燃料,但经过核反应可以转化为核燃料。我们把核燃料和可以转化为核燃料的物质总称为核资源。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民企投资小水电的政策。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缺电严重,民企投资小水电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和利用小水电资源的总方针是确定的,

20xx年开始,特大水电投资项目也开始向民资开放。20xx年,根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十一五”计划和20xx年发展规划,我国将对民资投资小水电以及小水电发展给予更多优惠政策。

氢是一种二次能源,一种理想的新的含能体能源,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虽然氢是最丰富的元素,但自然氢的存在极少。因此必需将含氢物质加工后方能得到氢气。最丰富的含氢物质是水,其次就是各种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生物质等。氢不但是一种优质燃料,还是石油、化工、化肥和冶金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和物料。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精炼需要氢,如烃的增氢、煤的气化、重油的精炼等;化工中制氨、制甲醇也需要氢。氢还用来还原铁矿石。用氢制成燃料电池可直接发电。采用燃料电池和氢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将远高于现有的火电厂。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和贮氢手段的完善,氢能将在21世纪的能源舞台上大展风采。

地热是指来自地下的热能资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热库,仅地下10千米厚的一层,储热量就达1.05×1026焦耳,相当于9.95×1015标准煤所释放的热量。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老的技术现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术业已成熟,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在能源的开发和技术转让方面,未来的发展潜力相当大。地热能是天生就储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使用,也可根据需要提供使用。

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海洋能蕴藏丰富,分布广,清洁无污染,但能量密度低,地域性强,因而开发困难并有一定的局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发电,其中潮汐发电和小型波浪发电技术已经实用化。波浪能发电利用的是海面波浪上下运动的动能。19xx年,法国的普莱西克发明了利用海水波浪的垂直运动压缩空气,推动风力发动机组发电的装置,把1千瓦的电力送到岸上,开创了人类把海洋能转变为电能的先河。目前已开发出60~450千瓦的多种类型波浪发动装置。

此外,正在研究开发的还有氢能。主要是用电解法、热化学法、光电化学法、等离子体化学法等制备氢气,用压缩、低温液化或贮氢合金吸收等方法贮存,或直接用作燃料,或制成氢燃料电池,用于发电河用作各种机动车、飞行器燃料及家用燃料等;还有生物质能,是指植物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目前发展中的开发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热化学转换技术将固体生物质转换成可燃气体、焦油等,通过生物化学转换技术将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转换成沼气、酒精等,通过压块细蜜成型技术将生物质压缩成高密度固体燃料等。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20xx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5亿吨油当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人能源消费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时,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30多亿吨油当量。然而目前我国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与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不同的是我国以煤为主,煤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为63.6%,由于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大,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预计到20xx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 1亿吨,天然气缺口 400亿立方米。因此,开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世界及我国新能源利用现状 1.2.7 英国

1.1 世界新能源发展状况 1.2.8 拉美

1.1.1 概念与界定 1.3 我国新能源的分布及利用

1.1.2 新旧能源更替规律 1.3.1 新能源储量与分布

1.1.3 可再生能源利用备受全球关注 1.3.2 开发和利用现状

1.1.4 国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1.3.3 开发和利用的新进展

1.1.5 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1.3.4 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1.1.6 新能源发展方向 1.3.5 几种发电潜力巨大的清净能源

1.1.7 世界寄希望于可再生能源 1.3.6 鼓励利用“绿色电力”

1.2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新能源发展状况 1.4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与影响

1.2.1 德国 1.4.1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

1.2.2 日本 1.4.2 带来巨大的市场新机遇

1.2.3 美国 1.4.3 保证未来国家能源安全

1.2.4 荷兰 1.4.4 中国能源结构变革的序曲

1.2.5 意大利 1.4.5 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1.2.6 印度 第二章 太阳能开发投资分析

2.1 概念

2.1.1 太阳能资源的含义 2.1.2 太阳辐射与太阳能 2.1.3 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 2.1.4 太阳能利用方法的分类 2.2 国外太阳能的利用

2.2.1 太阳能利用历史回顾 2.2.2 世界光伏应用状况

2.2.3 世界增加光伏制造业的投入

2.2.4 20xx年德国太阳能新装发电容量第一 2.2.5 太阳能利用的制约因素 2.3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

2.3.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2.3.2 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调查 2.3.3 太阳能利用几种基本方式 2.3.4 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运用状况

2.3.5 我国和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情况比较 2.3.6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五大问题 2.4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结合

2.4.1 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产业化能力评估 2.4.2 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技术设计

2.4.3 我国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思考 2.4.4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2.5 太阳能产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建议 2.5.1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及市场状况 2.5.2 中国西部光伏企业商业化发展 2.5.3 影响太阳能的商业化的因素

2.5.4 太阳能综合应用为企业打开新市场 2.5.5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 2.5.6 太阳能产业是座投资大“金矿” 2.5.7 太阳热水器的市场渠道趋势 2.6 太阳能利用发展趋势

2.6.1 太阳能成为中国能源新希望 2.6.2 太阳能建材成节能新趋势 2.6.3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潜力 2.6.4 我国太阳能发展预测

2.6.5 21世纪世界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趋势 第三章 风力发电投资分析 3.1 风能简介

3.1.1 风的形成 3.1.2 风的变化 3.1.3 风能定义 3.1.4 风能密度 3.1.5 风能特点 3.2 世界风能利用

3.2.1 风能利用的历史 3.2.2 风能的利用形式

3.2.3 风力发电经济效益分析 3.2.4 风能发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3.2.5 20xx年全球风能产量增加迅速 3.2.6 世界风能利用总体概况 3.2.7 风能在各国的应用情况 3.3 我国的风能

3.3.1 我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其分布 3.3.2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有效地区 3.3.3 我国政府将加大风电建设 3.3.4 我国风能利用的重点技术 3.4 国内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3.4.1 国内风电历年概况 3.4.2 中国风电发展步骤 3.4.3 风力发电快速发展

3.4.4 风电成为中国再生能源主力 3.5 国家政策倾向风力发电 3.5.1 国家鼓励风力发电

3.5.2 国家出台风电特许权项目工作管理办法 3.5.3 发改委对风电建设工作提出要求 3.5.4 政策推进国内风机产业化进程 3.6 世界风电产业现状

3.6.1 世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介绍 3.6.2 全球风电机组竞争格局 3.6.3 世界风电装机将直线上升 3.6.4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迅速 3.6.5 世界各国风能产业概述 3.7 国内风电市场与投资分析

3.7.1 中国风电设备商家迎来商机 3.7.2 国外风电设备产品占据主流 3.7.3 中外巨头竞争广东风电市场 3.7.4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进出口情况 3.7.5 长三角鼓励民资投向风电 3.7.6 政府支持民企投资风力发电 3.7.7 民营企业投资风电的障碍分析 3.8 世界风电发展前景 3.8.1 国际风电展望

3.8.2 21世纪风力发电前景 3.8.3 国际风电市场未来特点 3.8.4 世界风电发展的趋势 3.9 我国风力发电趋势

3.9.1 2001-20xx年中国风电发展 3.9.2 中国风能发展展望 3.9.3 中国风电发展的战略

3.9.4 风电场建设分析及发展预测 3.9.5 中国风力发电发展预测 3.9.6 我国风电未来发展建议 第四章 核电投资分析 4.1 核能的概念界定 4.1.1 概念

4.1.2 核能的释放形式 4.1.3 核能的优越性与缺陷 4.1.4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方式 4.1.5 核资源的种类与储量 4.2 核能发展概况

4.2.1 世界核能发电进程 4.2.2 世界核电发展形势

4.2.3 亚洲引领核能工业新发展 4.2.4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4.2.5 中国发展核电的意义与作用 4.3 核电技术发展动态

4.3.1 我国核能发电的突破及技术进展 4.3.2 核电新技术即将落户中国 4.3.3 我核电技术未来三步走

4.3.4 新一代核能发电技术工程启动 4.4 核电产业市场与投资建议

4.4.1 五大厂商竞争国内核电设备市场 4.4.2 核能股份走势看好

4.4.3 核电突破投资主体、建站地址限制 4.4.4 核电前景虽好 却难快速增长 4.4.5 中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和商机 4.4.6 政治情势影响核能工业 4.5 核能发展前景展望

4.5.1 世界核电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4.5.2 2005中国核电预见

4.5.3 中国未来15年将加快发展核能发电 4.5.4 20xx年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

4.5.5 21世纪中国核电事业将有大规模发展 4.5.6 中国未来核电发展战略 第五章 小水电投资分析 5.1 概念与界定

5.1.1 小水电的定义 5.1.2 小水电的分类

5.1.3 小水电站的出力和发电量 5.1.4 小水电的能源回报率 5.2 世界小水电开发情况 5.2.1 世界小水电现状

5.2.2 部分国家小水电资源及开发情况 5.2.3 世界小水电占水电的比重 5.2.4 世界小水电问题分析 5.2.5 世界小水电开发前景估测 5.3 我国的小水电行业状况 5.3.1 资源分布及特点 5.3.2 资源开发情况 5.3.3 产业发展现状 5.3.4 管理与融资方式 5.3.5 小水电联网情况 5.3.6 小水电电网电价

5.3.7 小水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4 关于民资投资小水电

5.4.1 民企投资小水电掀热潮 5.4.2 小水电投资吸引民间资本 5.4.3 中国民企投资小水电近况 5.4.4 中外民企投资小水电对比 5.4.5 民资开发小水电前景广阔

5.4.6 民企投资小水电的几个特殊问题 5.5 中国小水电市场投资分析 5.5.1 小水电市场需求分析 5.5.2 各路投资云集小水电 5.5.3 投资小水电的好处 5.5.4 小水电项目的经济分析 5.5.5 小水电投资的体制阻力 5.5.6 警惕小水电投资泡沫 5.6 小水电的发展前景

5.6.1 世界小水电发展趋势

5.6.2 2005中国小水电设备发展

5.6.3 2006-20xx年间小水电发展计划 5.6.4 中国小水电前景展望

5.6.5 21世纪头20年中国小水电发展规划第六章 生物质能投资分析 6.1 概述

6.1.1 概念与储量

6.1.3 生物质能资源分类 6.1.4 生物质能利用方法 6.2 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现状

6.2.1 欧洲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特点 6.2.2 生物能源发展迎来最佳时机 6.2.3 生物柴油研究与商业化应用现状 6.2.4 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 6.2.5 我国生物质能概况

6.2.6 我国垃圾处理与国外对比 6.3 生物能利用技术进展 6.3.1 生物质气化技术

6.3.2 近年生物制氢技术进展

6.3.3 生物质转化二甲醚的技术研究 6.3.4 秸秆气化技术及集中供气系统 6.3.5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商业化 6.3.6 我国降低原料成本的优势技术 6.4 生物能利用前景与投资分析 6.4.1 全球生物能利用潜力巨大 6.4.2 生物能发电的注意事项 6.4.3 我国生物能利用预测

6.4.4 我国生物能源发展方向与对策 6.4.5 生物质能发电投资前景光明 6.4.6 生物炼化投资障碍

第七章 地热开发投资分析 7.1 概述

7.1.1 定义

7.1.2 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

7.1.3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分布与类型 7.1.4 地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7.1.5 利用地热发电的方法 7.1.6 地热资源评估方法 7.2 地热能利用概况

7.2.1 世界地热能利用现状 7.2.2 我国地热能发展现状 7.2.3 我国地热利用方式

7.2.4 地热能利用发展的制约因素 7.3 地热利用技术发展

7.3.1 地热热泵和制冷新技术

7.3.2 地热尾水热能回收再利用技术 7.3.3 地热热泵技术 7.3.4 闪蒸系统地热发电

7.4 地热能利用的市场前景与投资参考 7.4.1 地热发电前景强劲 7.4.2 地热供暖走向市场

7.4.3 中国地热利用市场渐渐升温 7.4.4 地热直接利用的方向 7.4.5 地热资源利用展望

7.4.6 我国地热资源利用的规划 第八章 氢能开发投资分析 8.1 概念界定

8.1.1 氢能定义 8.1.2 氢能特点 8.1.3 氢的产生途径 8.1.4 氢的贮存和运输 8.1.5 氢的资源评估 8.2 氢能利用概况

8.2.1 氢能利用历程 8.2.2 氢燃料电池的发展 8.2.3 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 8.2.4 氢能应用的主要问题 8.2.5 中国氢能的发展概况 8.3 氢能的技术进展

8.3.1 美国氢能技术进入系统实施阶段 8.3.2 氢能对洁净煤技术流程创新的作用 8.3.3 发展氢能的微生物途径及其它 8.3.4 氢能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8.4 氢能利用的前景与投资参考

8.4.1 氢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8.4.2 氢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8.4.3 氢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前景展望 8.4.4 氢能的商业化未来光明 8.4.5 氢经济发展中的利益集团阻力 8.4.6 中国氢能的发展预测 8.4.7 我国发展氢能的对策 第九章 海洋能开发投资分析 9.1 概念界定

9.1.1 海洋能的定义 9.1.2 海洋能分类

9.1.3 我国海洋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9.2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状况 9.2.1 海洋能及其开发状况 9.2.2 各国海洋能利用发展现状 9.2.3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现状 9.2.4 海洋能发电技术

9.3 海洋能利用前景及投资参考 9.3.1 海洋能开发投资要点 9.3.2 海洋能发展预测 9.3.3 潮汐发电的优缺点

9.3.4 21世纪海洋能的广阔前景

第十章 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投资对策 10.1 现存问题

10.1.1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 10.1.2 中国可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10.1.3 中国新能源开发滞后原因 10.1.4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六大瓶颈 10.1.5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障碍 10.1.6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实问题 10.1.7 中国新能源产业亟待突围 10.2 解决办法

10.2.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应制订路线图 10.2.2 四项措施克服三大障碍 10.2.3 全面实施能源替代战略 10.2.4 推进产业化进程

10.2.5 用可再生能源来应对能源危机 10.2.6 立法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

10.3 政策支持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动力 10.3.1 国外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经验 10.3.2 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0.3.3 政策建议

10.4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10.4.1 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0.4.2 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0.4.3 发展目标

10.4.4 产业化体系建设 10.4.5 预期效益分析

10.4.6 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10.4.7 政策与实施

10.5 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和投资分析 10.5.1 中国新能源企业宜积极并购

10.5.2 20xx年新能源行业前景概述 行规定

10.5.3 新能源成为资本追逐热点 11.6 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 10.5.4 中国新能源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10.5.5 可再生能源行情锐不可挡 11.7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新能源基本建设项目管 10.5.6 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规划 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十一章 相关产业政策 11.8 印发《关于加快风力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的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指导意见》的通知

11.2 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1.9 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风力发电发展的若干 11.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意见》的通知

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1.10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11.5 国家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实行招标投标的暂

【报告名称】 2005-20xx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上中下卷)

内容简介: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主要来自石油、煤或核发电。石油危机已经显现,而燃煤又产生大量的污染(包括汞和酸雨),这使得煤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两年来,世界石油的“价格”飞涨,石油价格始终在高价位盘旋,从二十到三十美元一桶涨到历史高点五十六美元一桶。高昂的石油价格势必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从中国这一些年来说,在一种经济繁荣下,中国的石油使用量有将近八千万吨的进口量。

能源危机正向人类袭来。各国对能源的争夺,将是未来全球冲突的主要原因。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一是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资源消耗,实现清洁煤燃烧以减少污染;二是开发新能源,积极利用再生能源;三是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

美国为解决能源问题,可能会无奈启动已经停建20余年的核电站。但核电站如何处理核废料是主要问题,处理费用远高于建造成本。所以,煤炭和核能源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充当能源的‘绝对主力’。氢气的制取——电解水等过程也需要能源,并且氢气的运输和储存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而做为可再生能源的风力资源以其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等优势而在各国发展迅速。虽然风能资源还有密度低,不稳定,地区差异大等缺点,但是仍然不能阻挡它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如:美国已达到150万~160万kW;丹麦约45万kW;荷兰约15万kW;印度约8万kW。目前,风电占电网电量的比例还不算大,只有丹麦占3%。但从规划来看,到20xx年,美国风电电量要占加州的10%;丹麦要占5%;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日本、加拿大、印度都制定了加快风电发展的计划;乌克兰和美国的公司已签订合同办5亿kW风电场。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在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和东北的草原、戈壁滩以及东部、东南部的沿海地带和岛屿上。这些地区缺少煤炭及其他常规能源,并且冬春季节风速高,雨水少;夏季风速小,降雨多,风能和水能具有非常

好的季节补偿。另外在中国内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有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适合发展风电,比如江西省都阳湖地区以及湖北省通山地区。

目前我国的风能利用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发展很快,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20xx年全国在建项目的装机容量约150万千瓦,其中正在施工的约42万千瓦,可研批复的68万千瓦,项目建议书批复的45万千瓦,包括五个10万千瓦特许权项目。如果这些项目抓紧实施,20xx年底累计装机可超过100万千瓦。

国内的风电机组厂商凭借价格优势也逐渐打开了局面,20xx年国产并网风电机组占到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42%,累计市场份额达到20%。20xx年市场份额继续提高。我国已有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十余家,零部件制造商几十家,其中主要零部件均已实现了国产化。国外的机组厂商出于抢占市场的考虑,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比在日本及欧洲的销售价低10%~20%。但综合考虑运输、关税及增值税等因素,国产机组价格仍然比进口机组低20%~25%。由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比较优势,随著本地化生产的风机数量逐渐增多,成本还会逐渐下降。原先为人诟病的国产机组性能差的问题,近年来也大有改观。

中国20xx年电力新投产的装机容量破世界纪录,但同时全国却仍然发生大范围拉闸限电现象。形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基本原因是,快速增长的电力供给赶不上更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沿海发达地区和西北地区都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丰富区。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地区的风能优势则风力发电正好可以弥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电力短缺的难题,在西北经济落后地区既可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有可以增加就业并向经济发达地区卖电,提高地方经济发展速度。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电力信息中心、水利部、国家机械工业局、中国电力总公司以及万瑞咨询工业调查部提供的大量数据,对全球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状况、中国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状况、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中国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状况、风力发电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因而,本报告是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及其相关风力发电场企业、战略投资者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风力发电行业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全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2.1.2 开发和利用现状

1.1 概念与界定 2.1.3 开发和利用取得的进展

1.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种类 2.1.4 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

1.1.2 新旧能源更替 2.1.5 清净能源发电

1.1.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 2.2 我国开发可再生能源原因及目标

1.1.4 新能源发展方向 2.2.1 必要性

1.2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2.2.2 理由

1.2.1 世界寄希望于可再生能源 2.2.3 战略意义

1.2.2 世界各国加紧开发可再生能源 2.2.4 发展目标和任务

1.2.3 可再生能源利用备受全球关注 2.2.5 开发的新技术

1.2.4 欧洲国家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 2.3 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1.2.5 部分国家和组织机构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2.3.1 能源国际合作领域将向

目标 2.3.2 中国与瑞典加强可再生能源合作

1.3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2.3.3 新能源开发利用受中外资本关注

1.3.1 德国 2.4 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问题

1.3.2 日本 2.4.1 中国可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1.3.3 美国 2.4.2 新能源开发滞后原因

1.3.4 荷兰 2.4.3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六大瓶颈

1.3.5 意大利 2.4.4 面临的严重障碍

1.3.6 印度 2.4.5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实问题

1.3.7 英国 2.5 解决办法

1.3.8 拉美 2.5.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应制订路线图

第二章 中国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2.5.2 四项措施克服可再生能源发展三大障碍

2.1 我国可再生能源情况 2.5.3 全面实施能源替代战略

2.1.1 可再生能源储量与分布 2.5.4 推进产业化进程

2.5.5 用可再生能源来应对能源危机 2.5.6 立法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三章 中国风能开发的政策环境与趋势

3.1 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动力

3.1.1 国外可再生能源技术迅速发展的经验 3.1.2 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1.3 开发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3.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3.2.1 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3.2.2 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3.2.3 发展目标

3.2.4 产业化体系建设 3.2.5 预期效益分析

3.2.6 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3.2.7 政策与实施

3.3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与影响

3.3.1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 3.3.2 带来巨大的市场新机遇 3.3.3 保证未来国家能源安全 3.3.4 中国能源结构变革的序曲 3.3.5 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3.4 中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与趋势 3.4.1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开源 3.4.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展望

3.4.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设想为四个阶段

3.4.4 入世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风能及风能资源 4.1 风能简介

4.1.1 风的形成 4.1.2 风能定义 4.1.3 风能特点 4.1.4 风能密度 4.1.5 风的变化

4.1.6 风能利用的历史 4.2 不同的风能利用方式分析 4.2.1 风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4.2.2 并网风力发电所带来的效益分析 4.2.3 近海风力发电的市场性分析 4.2.4 世界离岸式风力发电现状 4.3 世界风能利用

4.3.2 风力发电的资源与成本 4.3.3 世界风能发展状况

4.3.4 世界风能发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4.3.5 20xx年全球风能产量增加20% 4.3.6 风能在各国的应用水平 4.4 我国的风能资源与利用

4.4.1 我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其分布 4.4.2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有效地区 4.4.3 我国风能资源居世界首位 4.4.4 我国政府将加大风能建设 4.4.5 我国风能利用

4.5 风电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案例介绍 4.5.1 英国马勒克小型风电机应用说明

4.5.2 德国富兰德风风力发电设备BOT形式投资方案

4.5.3 风力发电BOT型式投资海岛、乡村独立电网的方案

第五章 全球风电行业状况 5.1 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5.1.1 全球风能产业概述 5.1.2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迅速

5.1.3 风电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能源 5.1.4 20xx年全球风力发电发展状况 5.1.5 世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简介 5.2 世界各地风电发展状况 5.2.1 欧洲概况 5.2.2 德国 5.2.3 丹麦 5.2.4 荷兰 5.2.5 英国 5.2.6 美国 5.2.7 菲律宾 5.2.8 日本 5.2.9 新西兰 5.2.10 印度

5.3 各国政府风电经济激励政策比较 5.3.1 美国 5.3.2 德国 5.3.3 丹麦 5.3.4 荷兰 5.3.5 英国 5.3.7 印度

第六章 国内风力发电产业概况 6.1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6.1.1 历年概况

6.1.2 中国风电发展步骤 6.1.3 风力发电快速发展

6.1.4 风电掀起中国再生能源建设高潮

6.1.5 我国开始建设完备的风力发电工业体系 6.1.6 20xx年1-7月国家已核准主要风电场项目

6.2 中国风电设备产业现状与建议

6.2.1 进口风机设备垄断国内风电市场 6.2.2 政策暖风频吹风电设备制造业 6.2.3 中国需要加快风电设备国产化

6.2.4 风电发展加速提升设备制造行业 6.2.5 给所有风电设备企业国民待遇 6.2.6 降低风电关键设备关税和增值税率 6.3 国家政策倾向风力发电

6.3.1 发改委出台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6.3.2 国家发改委鼓励风力发电

6.3.3 发改委对风电前期工作提出要求 6.3.4 政策推进国产风机产业化进程 6.4 全国各地风力发电 6.4.1 内蒙古 6.4.2 新疆 6.4.3 浙江 6.4.4 台湾 6.4.5 宁夏 6.4.6 甘肃 6.4.7 江苏 6.4.8 广东 6.4.9 南澳 6.4.10 江西 6.4.11 香港 6.4.12 上海

6.5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面临的问题 6.5.1 风力发电的产业化之困 6.5.2 风电在我国发展困难的原因 6.5.3 风电商业化价格过高是瓶颈 6.5.4 风电成本分摊问题亟待解决 6.5.5 我国风电面临的困难 6.6 解决策略

6.6.1 降低成本刻不容缓 6.6.2 电机国产化

6.6.3 风力发电宜大小并重 6.6.4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6.6.5 本地化生产

6.6.6 要有稳定的激励政策 6.6.7 鼓励个人买卖风电 第七章 国内外风电市场分析 7.1 国际风电市场

7.1.1 世界风力发电市场规模 7.1.2 国际风电市场各国竞争格局 7.1.3 世界风力发电机组市场实力比较 7.1.4 德国风电价格高于市场平均值 7.1.5 日本全国盛行风力发电

7.1.6 20xx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风电市场 7.2 国内风电市场

7.2.1 我国风力发电的市场容量 7.2.2 中国风电市场将迎来新局面 7.2.3 国内风力发电设备市场现状 7.2.4 我国风电市场发展常态机制的构成 7.3 国内风电市场的竞争格局 7.3.1 中国风电设备迎来商机 7.3.2 风电设备国外产品占主流 7.3.3 风电装机容量需求旺盛 7.3.4 中国采购西班牙风电设备 7.3.5 中外巨头竞争广东风电

7.3.6 国外设备巨头中国风电市场竞争激烈 7.4 2001-20xx年7月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进出口状况

7.4.1 2001-20xx年历年我国风电机组进出口数据

7.4.2 20xx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进出口状况 7.4.3 20xx年1-7月中国风力发电机组进出口状况

7.5 国内外风电市场的发展前景

7.5.1 中国风力发电市场潜力巨大 7.5.2 中国风电市场前景广阔诱人

7.5.3 中国将成为全球风电市场领衔之一 7.5.4 风电设备配件轴承的发展潜力大 第八章 风力发电产业投资分析 8.1 投资机会

8.1.1 基础薄弱市场广阔

8.1.2 风电产业多元化投资开始启动 8.1.3 风力发电产业投资回报率可观 8.1.4 民资投资风电项目的政策保障 8.2 投资风险

8.2.1 初级阶段市场存在巨大风险

8.2.2 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存在的信贷风险 8.2.3 风电投资需要注意的政策屏障 8.3 投资动态

8.3.1 电力巨头巨资投入南澳风电 8.3.2 京能热电投资百亿的风电项目 8.3.3 新港联手投资黑龙江风力发电 8.3.4 广东徐闻投资21亿开发风能 8.4 民资投资风电的分析

8.4.1 长三角鼓励民资投向风电 8.4.2 政府支持民企投资风力发电 8.4.3 民营企业投资风电的障碍 第九章 风力发电的趋势预测与思考 9.1 世界风电发展展望 9.1.1 国际风电展望

9.1.2 21世纪风力发电前景 9.1.3 国际风电市场趋势

9.1.4 全球风电以每年30%发展 9.1.5 世界风电发展的趋势

9.1.6 丹麦风力发电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9.1.7 2005-20xx年全球风电市场发展预测

9.2 我国风力发电前景预测 10.1.5 广东汕尾风电场

9.2.1 中国风能发展展望 10.2 主要风电设备企业

9.2.2 我国风力发电大展宏图的前景分析 10.2.1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2.3 21世纪初中国风电发展规划设想 10.2.2 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9.2.4 中国风力发电发展的战略 10.2.3 上海申新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9.2.5 风电场建设分析及发展预测 10.2.4 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9.2.6 中国风力发电发展预测 第十一章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9.2.7 风电有望成为我国能源的主力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9.3 关于国内风力发电产业的思考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9.3.1 风电成为中国应对能源挑战的出路 11.3 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9.3.2 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风电产业化 11.4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9.3.3 中国跻身风能大国之路 11.5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9.3.4 风力发电解决电荒 11.6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9.3.5 中国风力发电设备的出路 11.7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第十章 主要风电场和风电设备企业介绍 11.8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新能源基本建设项目管 10.1 我国代表性风电厂介绍 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0.1.1 南澳风电场 11.9 《关于加快风力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指导 10.1.2 达坂城风电场 意见》

10.1.3 内蒙古龙源风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1.10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10.1.4 仙人岛风力发电厂 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

2005-20xx年中国生物质能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上中下卷)

内容简介:

以生物质为载体,由生物质产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质能。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达2x1011t,含能量达3x1021J,因此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的枝、茎、叶中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质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量就像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或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虽然不同国家单位面积生物质的产量差异很大,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有某种形式的生物质,生物质能是热能的来源,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

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至少有14个工业化国家在开发“绿色能源”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中有些国家通过实施“绿色能源”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了本国能源不足的矛盾,而且显着改善了环境。

到20xx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将来自生物能发电,而目前生物能发电只占整个电力生产的1%。届时,西方将有1亿个家庭使用的电力来自生物能。生物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能为社会创造大约40万个就业岗位。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然而,由于农业、林业、工业及生活方面的生物质资源状况非常复杂,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数据,以及各类生物质能资源间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因此,生物质的消耗量是最难确定或估计的。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己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户用沼气池、节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压块成型、气化与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

20xx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将于20xx年1

月1日起实施。这表明我国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在现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巨大优惠支持。

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严峻的能源形势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等),仅能支撑300年的大规模开采就将面临枯竭。人们终于认识到,化石能源的使用不是无限的。未雨绸缪,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人类对能源的依赖和获取正面临着重大转折。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生物质能的概念与地位 1.1 生物质能概述 1.1.1 生物质能的含义 1.1.2 生物质能的种类与形态 1.1.3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 1.1.4 与常规能源相比的特性 1.1.5 生物质能的利用途径 1.1.6 生物质能资源的储量 1.2 生物能源的开发范围掠影 1.2.1 植物酒精成为绿色石油 1.2.2 利用甲醇的植物发电 1.2.3 生产石油的草木 1.2.4 藻类生物能源的利用 1.2.5 海中藻菌能源开发 1.2.6 薪柴与“能源林”推广 1.2.7 变垃圾为宝的沼气池 1.2.8 人体生物发电的开发利用 1.2.9 细菌采矿技术的研究 1.3 生物质能的地位与重要性 1.3.1 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 1.3.2 在能源结构中有重要地位 1.3.3 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 1.3.4 是中国最廉价高效率的能源 1.3.5 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章 全球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 2.1 国际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综述 2.1.1 生物质能开发受到世界各国重视 2.1.2 经合组织建议大力开发生物质能 2.1.3 欧盟掀起开发生物能源热潮 2.1.4 欧洲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 2.2 美国 2.2.1 美国将生物质能列为最重要的新能源 2.2.2 美国要依靠生物能走上能源独立之路 2.2.3 美国将大力开发燃料乙醇和生物燃油 2.2.4 美国的生物燃油政策介绍 2.3 德国 2.3.1 德国生物质能的研发和应用情况 2.3.2 德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替代石油 2.3.3 德国加大汽车生物柴油的使用 2.3.4 德国加快开发生物燃油的步伐 2.4 法国 2.4.1 法国制定生物能源发展计划 2.4.2 农业为法国发展生物燃料奠定基础 2.4.3 法国生物甲醇技术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2.5 日本 2.5.1 日本生物发电生命力强 2.5.2 日本生物发电应用状况 2.5.3 日本政府的生物能源战略 2.6 其它国家 2.6.1 英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投资力度 2.6.2 瑞典的生物质资源与市场 2.6.3 巴西大力开发生物质能 2.6.4 泰国积极拓展生物能源领域 第三章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状况 3.1 中国生物质能概述 3.1.1 我国传统的生物质能资源 3.1.2 我国现代的生物质能资源 3.1.3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与产业化 3.1.4 我国开发生物质能的有利政策 3.1.5 中国优先发展的生物能源项目介绍 3.1.6 中国生物质能替代石油战略起步 3.1.7 利用生物质能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3.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概况 3.2.1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3.2.2 中国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概要 3.2.3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装置工作流程 3.2.4 生物质气化发电与燃煤发电对比研究 3.2.5 海南生物质气化发电厂综合分析 3.3 生物替代能源的必要性 3.3.1 是替代石油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3.3.2 替代战略将改变我国资源劣势 3.3.3 自主开发生物能源替代石油条件成熟 3.3.4 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尚须政府总体规划 3.3.5 国外生物燃料替代石油产业的经验 3.4 中国开发生物质能的战略意义 3.4.1 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重中之重 3.4.2 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 3.4.3 是缓解未来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3.4.4 给中国林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第四章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状况 4.1 中国农村能源现状

4.1.1 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建设概况 4.1.2 我国农村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4.1.3 我国农村能源需求的典型分析 4.1.4 农村能源供应与消费的结构性变化 4.2 农村的生物质能资源情况

4.2.1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概况 4.2.2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4.2.3 中国畜禽养殖场粪便资源情况 4.2.4 中国林业及其加工废弃物资源状况 4.2.5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发电的资源潜力 4.3 生物质能对于农村的重大意义

4.3.1 在农村能源供应与消费中占重要地位 4.3.2 对于发展能源农业有重大意义 4.3.3 对于农业增效的重大意义 4.4 农村能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4.1 当前农村能源发展仍面临严重挑战 4.4.2 农村发展低碳生物能源的选择与挑战 4.4.3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方略

4.4.4 综合利用秸秆能源开发农村循环经济 4.4.5 农村能源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战略思考第五章 生物柴油

5.1 生物柴油概念 5.1.1 定义 5.1.2 主要特性 5.1.3 基本优势 5.1.4 生产方法 5.1.5 质量标准

5.1.6 生化柴油的经济性分析 5.2 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来源

5.2.1 油菜成为生物柴油的首选原料 5.2.2 用廉价废旧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5.2.3 花生油下脚废料开发出生物柴油 5.2.4 潲水油可以成为生物柴油原料 5.3 国际生物柴油的发展

5.3.1 国外生物柴油的研究近况 5.3.2 国外生物柴油开发利用概述 5.3.3 国外生物质液化燃料的开发利用 5.3.4 生物柴油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5.3.5 国外生物柴油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5.4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 5.4.1 我国生物燃油产业概况

5.4.2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 5.4.3 国内生物柴油发展应尽快行成产业 5.4.4 我国生物柴油商业化的障碍与可行性 5.5 国内外发展生物柴油相关政策

5.5.1 中国“生物柴油”质量标即将出台 5.5.2 美国生物柴油税优惠政策得到延长 5.5.3 欧盟有关生物燃料的目标计划 5.6 关于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探讨 5.6.1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成长道路 5.6.2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进步的瓶颈 5.6.3 生物柴油成为百年预言的见证 5.6.4 生物柴油被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分析 5.7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5.7.1 全球生物柴油的发展与趋势预测 5.7.2 生物柴油是未来能源的合适选择 5.7.3 国内外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空间大 5.7.4 推广生物柴油的时机成熟

5.7.5 生物柴油市场的产业化前景光明 5.7.6 生物柴油在国内的商业化未来 5.7.7 中国发展生物柴油的策略分析 第六章 乙醇燃料

6.1 燃料乙醇的原料开发

6.1.1 甘蔗是理想的燃料酒精作物 6.1.2 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潜力巨大 6.1.3 从木薯中可以提取燃料乙醇 6.2 国际乙醇燃料产业发展现状

6.2.1 世界燃料乙醇工业发展概览 6.2.2 世界汽油市场燃料乙醇走热 6.2.3 乙醇燃料在美国的应用推广过程 6.2.4 美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快但风险大 6.2.5 美国酒精燃料应用带动能源革命 6.2.6 澳政府考察乙醇燃料的实用性

6.2.7 油价高涨促使泰国政府推广乙醇燃料 6.3 乙醇燃料推广的典范国家-巴西 6.3.1 巴西燃料乙醇工业生产概况

6.3.2 巴西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6.3.3 巴西推广燃料乙醇的策略模式 6.3.4 巴西燃料酒精出口技术的长远谋略 6.3.5 巴西酒精燃料和酒精汽车产业概况 6.4 中国乙醇燃料产业发展状况 6.4.1 中国燃料酒精产业初探

6.4.2 中国燃料乙醇的产业化能力分析 6.4.3 燃料酒精给农产品带来深加工产业链 6.4.4 燃料乙醇的发展加快新能源开发进程 6.4.5 20xx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提高 6.4.6 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经济技术分析 6.4.7 燃料乙醇企业面临成本高的难题 6.5 国内乙醇燃料市场分析

6.5.1 20xx年我国燃料酒精的需求量 6.5.2 国内乙醇燃料市场容量空间巨大 6.5.3 中国燃料乙醇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6.5.4 燃料乙醇需求增加使玉米供应出现缺口

6.5.5 我国将全面推广使用乙醇燃料 6.6 乙醇燃料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6.6.1 甘蔗生产燃料酒精前景看好 7.4 生物质气化发电

6.6.2 玉米为原料的酒精燃料前景广阔 7.4.1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介绍

6.6.3 酒精燃料产业的未来不遥远 7.4.2 生物质气化发电发展高效农业

6.6.4 玉米生产乙醇农业环保相得益彰 7.4.3 生物质气化发电向产业化过渡

6.6.5 酒精燃料市场推广空间广阔 7.4.4 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经济技术分析

6.6.6 燃料乙醇工业的未来光明 7.4.5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其商业化

6.6.7 国家坚持支持燃料乙醇的政策 7.5 其它生物质发电

第七章 生物质能发电 7.5.1 利用葡萄产电的生物电池

7.1 生物质发电产业 7.5.2 浮游生物发电的有关研究

7.1.1 美国利用生物质能发电 7.5.3 几种微生物发电的新动态

7.1.2 欧洲市场上的沼气发电简况 7.5.4 人体生物电源前景诱人

7.1.3 日本利用生物发电一石两鸟 第八章 生物质能利用的发展前景

7.1.4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发展方向 8.1 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7.2 秸秆发电 8.1.1 全球生物能利用潜力预测

7.2.1 秸秆发电现状 8.1.2 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广阔无限

7.2.2 丹麦的秸秆发电产业 8.1.3 生物质能利用行业发展平稳

7.2.3 秸秆发电可节省煤炭资源 8.1.4 生物质能利用的研究走向

7.2.4 秸秆发电尚须发展的双赢产业 8.2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前景

7.2.5 秸秆发电在中国的探索 8.2.1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的方向

7.2.6 中国应着力推进秸秆发电事业 8.2.2 20xx年我国生物质能发展预测

7.2.7 秸秆发电的产业化前景分析 8.2.3 生物能成为我国能源利用的新趋势

7.3 沼气发电 8.2.4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方向与建议

7.3.1 使垃圾变废为宝的沼气发电 8.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未来展望

7.3.2 沼气发电开始成为新兴工业 8.3.1 国内外生物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

7.3.3 沼气发电利于治理畜禽污染 8.3.2 中国生物能技术发展的几个重点

7.3.4 沼气发电市场化的可行性分析 8.3.3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7.3.5 中国沼气发电产业技术的前景展望 8.3.4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趋势预测

第九章 相关产业政策

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9.4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9.5 2000-20xx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9.6 20xx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

9.7 中国对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

9.8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9.9 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9.10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9.11 关于公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的通知

2005-20xx年中国垃圾发电行业投资咨询报告 (上、下卷)

内容简介:

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果之一,是城市成为新世界的中心。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城市垃圾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及时清理和处理城市垃圾,是建设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解决垃圾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垃圾是一种废物,但它也是一种新能源。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集中填埋,就会自然发酵降解而放出大量的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氮、氧等。如果把垃圾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用来发电,就是垃圾发电。我国已有建成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厂,垃圾发电厂由填埋气体收集系统,气体处理系统,气体发电系统几个部分组成。

垃圾焚烧发电是指使用特殊的垃圾焚烧设备,以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为燃烧介质,在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同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发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由于这种处理方式具有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 BOT模式的特点是所涉及的标的一般为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交通、供水、桥梁、机场、港口等。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规模大,投融资风险高,收入来源稳定,建设周期漫长,技术含量高,且通常为东道国政府垄断经营,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垃圾发电正是符合这种标准的项目,因而更加容易采取BOT的融资模式。 在一个特定的城市,投资者一旦与市政部门达成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协议及服务合同,则该厂的产品(电、热)即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收入,市政部门按合同约定的电价收购电厂所生产的电力。由于垃圾发电受到政府的支持,对垃圾发电厂上网售电,国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予以保护。同时市政部门须按时、按量、按质供应原材料(垃圾),并按核定的垃圾处理量支付垃圾处理费。采用公司的核心技术建设的垃圾发电厂的运营成本低廉,且没有原材料采购成本及销售费用,直接的成本支出为人工及运营维修费用,主要费用是折旧和财务费用。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服务期限一般为25年左右,这意味者它的稳定收益期将长达25年。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收益稳定、运营成本低廉并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高额的回报。再者,《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各国

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履行该议定书所规定的每国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这必将给以垃圾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无限的商机。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国外垃圾发电发展经验 1.1 垃圾发电概述 1.1.1 垃圾发电概念 1.1.2 垃圾发电系统分类 1.1.3 垃圾发电厂 1.1.4 垃圾发电的步骤 1.2 国外垃圾处理与垃圾发电综述 1.2.1 国外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1.2.2 国外垃圾处理技术发展 1.2.3 国外垃圾发电技术总体动向 1.3 部分国家经验借鉴 1.3.1 美国 1.3.2 德法 1.3.3 日本 1.3.4 芬兰 1.3.5 墨西哥 第二章 我国垃圾处理现状及趋势 2.1 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方式 2.1.1 分类 2.1.2 处理方式 2.1.3 三种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 2.2 垃圾处理的概况 2.2.1 我国的垃圾处理现状 2.2.2 与国外垃圾处理的对比 2.2.3 垃圾焚烧处理的发展历程 2.2.4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及资源化技术 2.2.5 垃圾处理急待产业化 2.3 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处理方式落后 二次污染危严重 2.3.2 设施落后 处理率低 2.3.3 新措施面临的新问题 2.3.4 我国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 2.3.5 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化障碍 2.4 未来发展趋势 2.4.1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出路 2.4.2 我国垃圾处理改进措施 2.4.3 我国固体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亟待发展 2.4.4 垃圾焚烧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 2.4.5 垃圾处理问题上的BOT与市场化 2.4.6 我国发展垃圾焚烧有技术优势 2.5 今后发展策略 2.5.1 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化应采取的对策 2.5.2 发展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与相关控制策略 2.5.3 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对策 2.5.4 城市垃圾处理的环境外部性费用 2.5.5 中国应采取多层次的垃圾处理 2.5.6 关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设想 第三章 我国垃圾发电产业现状 3.1 产业概述 3.1.1 我国垃圾发电产业浅析 3.1.2 中国城市兴起垃圾发电 3.1.3 中国垃圾发电走向产业化 3.1.4 国内垃圾焚烧发电的特点 3.1.5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经济性分析 3.2 典型案例借鉴 3.2.1 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垃圾焚烧厂 3.2.2 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 3.2.3 温州市东庄垃圾焚烧发电厂 3.2.4 温州市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 3.2.5 上海浦东新区御桥垃圾焚烧发电厂 3.3 各地产业动向 3.3.1 北京 3.3.2 上海 3.3.3 天津 3.3.4 深圳 3.3.5 成都 3.3.6 福建 3.4 垃圾发电的技术进展 3.4.1 发展历程 3.4.2 当前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3.4.3 垃圾焚烧和焚烧炉除尘技术 3.4.4 现代垃圾焚烧炉主要型式和特点 3.4.5 碱金属高效垃圾发电技术 3.4.6 CECO城市垃圾处理综合集成系统 3.4.7 国内外焚烧处理技术现状 3.4.8 热解气化焚烧发电 3.4.9 垃圾焚烧炉燃烧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3.5 行业发展面临的障碍 3.5.1 垃圾发电成本难越 3.5.2 垃圾发电急需优惠政策 3.5.3 垃圾发电三大障碍尚待突破 3.6 今后发展对策 3.6.1 “垃圾发电”不宜片面追求产业化 3.6.2 垃圾发电突破产业瓶颈 3.6.3 中国垃圾处理技术有全新突破 3.6.4 利用垃圾发电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3.6.5 垃圾发电关键要精选品牌、设备、价格 3.6.6 对我国垃圾发电产业的十条建议 第四章 业内重点企业 4.1 杭州锦江集团

4.1.1 企业简介

4.1.2 本产业经营状况 4.1.3 下属垃圾发电企业 4.2 天津泰达

4.2.1 企业简介

4.2.2 本产业经营状况 4.3 深圳能源集团 4.3.1 企业简介

4.3.2 本产业经营状况 4.4 凯迪电力

4.4.1 企业简介

4.4.2 本产业经营状况 4.4.3 岁宝热电

第五章 民间资本投资垃圾发电的模式:BOT 5.1 概念与运营形式

5.1.1 BOT模式的定义 5.1.2 特点与运行模式 5.1.3 项目投产回报模式 5.1.4 BOT模式的法律性质

5.1.5 BOT模式中股东利润分配方法 5.1.6 BOT模式的变异与比较 5.1.7 BOT在实践中的变异形式 5.1.8 BOT模式主要形式比较

5.1.9 项目管理模式BOT与PFI的比较 5.2 BOT模式中的风险问题

5.2.1 BOT项目中的风险与规避 5.2.2 BOT模式在环保产业中的风险 5.2.3 BOT项目中的融资和风险问题 5.3 BOT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5.3.1 BOT在国外实例分析 5.3.2 BOT模式在我国的典型

5.3.3 BOT模式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出路 5.3.4 BOT投资模式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5.4 BOT模式在我国发展应用

5.4.1 我国环保项目准BOT融资模式

5.4.2 BOT模式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和适用冲突

5.4.3 BOT投融资模式在中国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5.4.4 BOT模式的发展

第六章 垃圾发电的市场前景与投资分析 6.1 垃圾发电趋势预测

6.1.1 20xx年垃圾无害化处理要达70% 6.1.2 发电是垃圾处理新趋势 6.1.3 垃圾发电异军突起

6.2 民资、外资投资垃圾发电产业动态 6.2.1 民间资本介入盐城垃圾发电项目 6.2.2 20xx年首座民营垃圾发电厂投运 6.2.3 国家鼓励民资参与垃圾发电项目 6.2.4 外资积极参与我国垃圾发电项目 6.3 垃圾发电投资机会与投资收益分析 6.3.1 垃圾电厂的投资回收期分析 6.3.2 垃圾沼气发电市场未来光明 6.3.3 垃圾发电市场回报率分析 6.3.4 垃圾发电产业投资前景预测 6.4 垃圾发电产业投资前景展望

6.4.1 垃圾发电成为21世纪希望产业 6.4.2 焚烧发电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6.4.3 垃圾发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6.4.4 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展望 第七章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7.1 我国当前的垃圾处理标准体系 7.2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4 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7.5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7.6 关于公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的通知

7.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7.8 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2005-20xx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中人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截至20xx年底,太阳能光伏发电制造能力已达56万KW,实际装机容量近400万KW,组件成本下降到3.5美元/WP。预计,20xx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将下降到1美元/WP以下。目前世界最大的光伏工厂年产36MW,价格为3-4美元/WP。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

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光伏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的国家也不例外。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我国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甚至明显落后于印度。我国光伏产业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国内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已达100MW。在国家各部委立项支持下,目前我国实验室光伏电池的效率已达21%,可商业化光伏组件效率达14-15%,一般商业化电池效率10-13%。目前太我国阳能光伏电池生产成本已大幅下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逐渐从20xx年的40元 / 瓦降到20xx年的33元/瓦,20xx年已经降到27元/瓦。这对国内太阳能市场走向壮大与成熟起到了决定作用,对实现与国际光伏市场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我国其他方面的太阳能开发利用也在蓬勃发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销售量在20xx年已经达到1200万平方米,在世界各国排名首位,整个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值超过130亿元人民币,行业正以每年20-30%的高增长率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绿色产品,太阳能光热产品将在建筑供热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供热装置中,太阳能集热板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装置,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太阳能空调作为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渴望2005、20xx年内走进百姓生活。而太阳能照明系统和太阳能灶的应用在部分地区已小有普及。

作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能源,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太阳能产业是新兴的朝阳行业,再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本身的特性,使得太阳能产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目前,太阳能产业成长性好,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但要注意控制客观存在的经营风险,竞争风险等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世界及我国新能源利用现状 1.1 世界新能源发展状况 1.1.1 概念与界定 1.1.2 新旧能源更替规律 1.1.3 世界各国关注可再生能源利用 1.1.4 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1.1.5 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 1.1.6 全球经济发展寄希望于可再生能源 1.1.7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向 1.2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新能源发展状况 1.2.1 总体概述 1.2.2 德国 1.2.3 日本 1.2.4 美国 1.2.5 荷兰 1.2.6 意大利 1.2.7 印度 1.2.8 英国 1.2.9 拉美 1.3 我国新能源的分布及利用 1.3.1 中国新能源储量与分布 1.3.2 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现状 1.3.3 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进展 1.3.4 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1.3.5 几种发电潜力巨大的清净能源 1.3.6 国家鼓励利用“绿色电力” 1.3.7 中国目前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 1.4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与影响 1.4.1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 1.4.2 带来巨大的市场新机遇 1.4.3 保证未来国家能源安全 1.4.4 中国能源结构变革的序曲 1.4.5 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第二章 太阳能的利用及相关技术 2.1 太阳能简介 2.1.1 太阳能资源的含义 2.1.2 太阳辐射与太阳能 2.1.3 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光谱 2.1.4 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 2.1.5 太阳能利用方法的分类 2.2 太阳能的利用 2.2.1 太阳能利用装置介绍 2.2.2 太阳能热利用的方式 2.2.3 太阳光能辐射利用的基本方式 2.3 太阳能利用的四大步骤 2.3.1 太阳能采集 2.3.2 太阳能转换 2.3.3 太阳能贮存 2.3.4 太阳能输送 2.4 太阳能利用技术 2.4.1 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进展 2.4.2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动态 2.4.3 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 2.4.4 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运用 第三章 全球太阳能及其利用现状 3.1 世界太阳能产业利用现状 3.1.1 世界主要城市太阳辐射量 3.1.2 世界各地太阳能装置建设 3.1.3 地球太阳能计划设想 3.1.4 世界各国的“阳光屋顶计划” 3.2 世界太阳能资源开发产业 3.2.1 人类太阳能产业的七个阶段 3.2.2 世界太阳能科技的高潮与低潮期 3.2.3 世界光伏发电应用总体状况 3.2.4 世界增加光伏制造业的投入 3.2.5 各国对太阳能产业支持政策 3.2.6 发达国家太阳能产业现状 3.3 世界纳米太阳能电源研制技术动向 3.3.1 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 3.3.2 NPC电池的结构、原理及性能分析 3.3.3 染料光敏化剂研发进展 3.3.4 染料光敏化剂的分类及性能 3.3.5 NPC电池现存主要问题与对策 3.4 世界各国的太阳能开发应用 3.4.1 德国的生态村建设与太阳能利用 3.4.2 西班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客船

3.4.3 韩国研制成功高性能太阳能电池 3.4.4 日本太阳能发电装机居世界第一 3.4.5 美国能源部加紧太阳能利用脚步 3.4.6 非洲地区关注太阳能开发产业 3.4.7 希腊太阳能开发状况 第四章 我国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

4.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技术应用

4.1.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4.1.2 中国太阳能资源开发现状 4.1.3 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应用 4.2 中国太阳能开发利用概况 4.2.1 中国太阳能利用现状 4.2.2 太阳能在中国农村的利用 4.2.3 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优势 4.2.4 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特点与建议 4.3 中国近年太阳能利用的进展

4.3.1 太阳能资源开发进入规模实用阶段 4.3.2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世界领先 4.3.3 太阳能开发利用市场进一步扩大 4.4 我国各地太阳能应用现状

4.4.1 西藏太阳能利用总体概况 4.4.2 西藏太阳能利用率全国居首 4.4.3 宁夏太阳能利用现状 4.4.4 台湾太阳能利用现状 4.4.5 广东建成太阳能发电房屋 4.4.6 杭州城酝酿“阳光屋顶”计划 4.4.7 福州游泳馆采集太阳能供热 第五章 太阳能发电产业分析 5.1 太阳能发电简介

5.1.1 太阳能的发电原理 5.1.2 太阳能电机各部分作用 5.1.3 太阳能发电系统使用事项 5.1.4 太阳能发电系统效率组成 5.1.5 对太阳能发电的认识误区 5.1.6 几种太阳能光电发电系统介绍 5.2 国际太阳能发电产业

5.2.1 世界太阳能发电大纪事 5.2.2 太阳能光发电和热发电产业 5.2.3 太阳能发电技术相对成熟 5.2.4 太阳能电力将比石油廉价 5.3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

5.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简介 5.3.2 国际光伏发电产业现状 5.3.3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容量 5.3.4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运行 5.3.5 台湾光伏发电产业现状 5.4 世界各国太阳能发电进展 5.4.1 德国 5.4.2 美国 5.4.3 日本 5.4.4 其他国家

5.5 国际太阳能发电设想

5.5.1 极地轨道建造太阳能电站 5.5.2 赤道宇宙轨道太阳能电站 5.5.3 国际上的空间太阳能电站设想 5.5.4 月球上建设的太阳能发电厂 5.5.5 同步卫星太阳能发电站 5.5.6 太阳能气流电站原理与设想 5.6 空间太阳能电站

5.6.1 我国发展太阳能电站的必要性 5.6.2 我国建立太阳能电站技术基础 5.6.3 我国空间电站的构想与发展途径 5.6.4 太阳能空间电站需解决的问题 5.6.5 建立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前景 第六章 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分析 6.1 我国太阳能发电现状

6.1.1 国家加大太阳能发电产业投资 6.1.2 我国太阳能发电尚待政策扶持 6.1.3 我国戈壁太阳能发电潜力无限 6.1.4 太阳能电力填补电网供电“死角” 6.2 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分析

6.2.1 中国西部太阳能发电市场广阔 6.2.2 南澳太阳能电力并入商业网 6.2.3 中国大漠太阳能发电投资分析 6.2.4 太阳能发电难进家庭 6.3 全国各地太阳能发电动态

6.3.1 太阳能发电进入北京人日常生活 6.3.2 江苏省筹划“阳光三峡” 6.3.3 太阳能为上海万家送环保电 6.4 国内外光伏发电产业比较 6.4.1 技术比较 6.4.2 产业比较 6.4.3 市场比较 第七章 太阳能电池市场分析 7.1 太阳能电池简介 7.1.1 光电转换原理

7.1.2 太阳能电池的性质及应用 7.1.3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7.1.4 太阳能电池及其硅原料 7.1.5 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生产 7.1.6 太阳能电池应用领域 7.1.7 纳米技术制备太阳能电池 7.1.8 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历程 7.2 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

7.2.1 国际太阳能电池产业现状

7.2.2 国外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的进展

7.2.3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7.2.4 我国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 7.2.5 中国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7.3 太阳能电池产业动向

7.3.1 三企业共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7.3.2 南京开建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7.3.3 本田推出低成本太阳能电池 7.4 太阳能电池市场

7.4.1 全球太阳电池产量增幅显著 7.4.2 国际太阳能电池市场潜力巨大 7.4.3 推广太阳能电池势在必行 7.4.4 太阳能电池市场上的双巨头 7.4.5 世界太阳能电池市场现状 7.5 太阳能电池技术进展

7.5.1 日本弯曲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 7.5.2 中国太阳能薄膜电池突破转效难题 7.5.3 加拿大塑料基材太阳能电池 7.5.4 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特性

7.5.5 美国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研究 7.5.6 德国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7.5.7 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科研动态 第八章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分析 8.1 太阳能热水器介绍

8.1.1 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原理 8.1.2 抗冻型太阳能热水器原理 8.1.3 太阳能热水器的种类 8.1.4 太阳能热水器的节能效率

8.1.5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历程与技术性能 8.1.6 发达国家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8.2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

8.2.1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历程 8.2.2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现状 8.2.3 中国现有企业能力及品牌建设 8.2.4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特征 8.2.5 我国太阳热水器行业优势与动力 8.2.6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全球居首 8.2.7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渐入佳境 8.2.8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标准 8.3 2004、20xx年燃气、太阳能类似能源器具制造业运行状况

8.3.1 20xx年1-12月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器具制造企业运行状况

8.3.2 20xx年1-7月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器具制造企业运行状况

8.3.3 2004、20xx年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器具制造收入前十家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8.4 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存在的问题

8.4.1 信誉隐患威胁太阳能热水器行业 8.4.2 太阳能热水器尚待品质升级 8.4.3 太阳能热水器业急需标准规范 8.4.4 太阳能热水器缺乏安装规范 8.4.5 太阳能热水器的两难问题 8.4.6 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问题分析 8.5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8.5.1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现状 8.5.2 家电企业开发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8.5.3 节能行动带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8.5.4 20xx年冬太阳能热水器开始坐庄 8.5.5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开创品牌时代 8.5.6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销售迅猛增长 8.6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竞争格局

8.6.1 太阳能改变热水器市场竞争格局 8.6.2 太阳能热水器第一阵营竞争白热化 8.6.3 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面临直面竞争 8.6.4 太阳能引爆热水器市场纷争 8.7 中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8.7.1 广东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极低 8.7.2 太阳能热水器广东受冷落的原因 8.7.3 江门市太阳能热水器卖势向高 8.7.4 南京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分析 8.7.5 上海太阳能热水器销量激增 8.7.6 深圳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潜力待挖 8.7.7 太阳能热水器进驻沈阳市场 8.7.8 厦门太阳能热水器难普及的原因 8.7.9 太阳能热水器西安市场遭困 8.8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难题

8.8.1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开拓困境 8.8.2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信誉危机 8.8.3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五大问题 8.8.4 太阳能热水器繁荣身后的危机 8.8.5 太阳能热水器售后服务成投诉焦点 第九章 太阳能建筑与节能

9.1 太阳房、太阳能建筑介绍 9.1.1 太阳能建筑的概念 9.1.2 太阳房的特点 9.1.3 太阳房的分类 9.1.4 太阳能建筑的优点

9.1.5 太阳房的原理与设计要点 9.1.6 太阳房测试内容及要求 9.2 被动式太阳房

9.2.1 被动式太阳房施工准备与基础要求 9.2.2 被动式太阳房墙体的施工要点 9.2.3 被动式太阳房施工图内容 9.2.4 被动式太阳房工程材料预案 9.2.5 被动式太阳房设计示例 9.3 太阳能光热装置在建筑中的应用

9.3.1 太阳能光热产品介绍

9.3.2 太阳能光热装置在建筑中的使用 9.3.3 太阳能光热产品应用于建筑的好处 9.3.4 太阳能光热产品应用建筑的前景 9.4 节能住宅的设计

9.4.1 节能住宅设计的技术参数 9.4.2 节能住宅设计的原则 9.4.3 推荐节能住宅方案要点 9.4.4 节能住宅方案设计原则 9.4.5 节能住宅的应用前景广阔 9.5 太阳能建筑与节能

9.5.1 太阳能生态建筑介绍

9.5.2 建筑节能与传统节能具有的优势 9.5.3 健康建筑与节能结合

9.5.4 利用太阳能热能实现建筑节能 9.5.5 国内外建筑节能与太阳能利用对比 9.5.6 建筑节能技术实例分析 第十章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结合 10.1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10.1.1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四种模式 10.1.2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的优点 10.1.3 太阳能建筑发展科技现状 10.1.4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实例 10.2 国外太阳能建筑发展现状

10.2.1 国外太阳能建筑市场兴旺 10.2.2 美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概况 10.2.3 德国太阳能绿色生态村建设 10.2.4 德国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水器 10.2.5 法国发明新型建筑太阳能热水器 10.3 我国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现状

10.3.1 我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现状 10.3.2 农村太阳能住房建筑设计案例 10.3.3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中应用实例 10.3.4 太阳能利用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10.4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

10.4.1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优点 10.4.2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途径介绍 10.4.3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模式 10.4.4 平板式太阳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要点 10.4.5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0.4.6 房屋一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受欢迎 10.5 国内外太阳能社区

10.5.1 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社区介绍 10.5.2 加拿大将建太阳能社区 10.5.3 印度新型太阳能居住型社区 10.5.4 上海宝山试点太阳能小区 10.5.5 绍兴绿色能源住宅小区 10.6 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发展前景 10.6.1 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产业化道路 10.6.2 太阳能建筑对建筑师的机遇与挑战 10.6.3 中国太阳能建筑推广策略分析 10.6.4 中国太阳能利用建筑是发展方向 10.6.5 太阳能在建筑中利用需解决的要点 第十一章 太阳能空调 11.1 太阳能空调介绍

11.1.1 太阳能空调的工作原理 11.1.2 太阳能空调的种类 11.1.3 太阳能空调的优缺点

11.1.4 太阳能空调及供热系统特点 11.1.5 太阳能空调应用的基础和意义 11.2 太阳能空调制冷的方式 11.2.1 液体吸收式制冷 11.2.2 固体吸附式制冷 11.2.3 被动式降温 11.2.4 地下冷源降温

11.2.5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 11.2.6 太阳能除湿式空调 11.3 太阳能空调与建筑

11.3.1 太阳能空调与能建筑结合

11.3.2 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在建筑中的使用

11.3.3 100kw太阳能空调系统实例 11.3.4 太阳能空调大楼范例 11.4 太阳能空调技术

11.4.1 加拿大新型太阳能制热空调系统 11.4.2 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的性能 11.4.3 创新的高效的太阳能空调系统 11.4.4 我国太阳能空调技术发展历程 11.4.5 太阳能空调技术现状与前景分析 11.5 我国太阳能空调市场

11.5.1 太阳能空调市场现状

11.5.2 天津发展太阳能空调前景广阔 11.5.3 太阳能空调将进入杭州百姓家 11.5.4 我国的太阳能空调计划 11.5.5 太阳能空调的发展方向 第十二章 太阳能照明用具 12.1 太阳能灯介绍

12.1.1 太阳能灯的工作原理 12.1.2 太阳能灯的性能特点 12.1.3 太阳能灯的优点

12.1.4 家用太阳能光电系统的组成与设计 12.2 太阳能技术在照明中的应用 12.2.1 太阳能光伏技术 12.2.2 太阳能照明方案 12.2.3 太阳能照明设备 12.2.4 太阳能照明成本分析

12.2.5 太阳能照明存在的问题 14.4.2 新世纪全球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趋势 12.3 太阳能照明的市场 14.4.3 20xx年世界光伏发电趋势展望 12.3.1 国内太阳能光电系统发展现状 14.4.4 太阳能发电的未来光明

12.3.2 北京街道推广太阳能照明灯具 14.4.5 中国光伏发电的产业规划 12.3.3 深圳公共场所推广使用太阳能灯 第十五章 太阳能利用及其市场发展前景 12.3.4 上海太阳能照明产业快速增长 15.1 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前景

12.3.5 余姚太阳能灯国内市场搁浅 15.1.1 太阳能利用技术新构想

12.3.6 太阳能灯具的市场发展趋势 15.1.2 能源紧张局势下的太阳能发展预测 第十三章 太阳能灶 15.1.3 国际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商业化趋势 13.1 太阳灶的概念和分类 15.1.4 我国光伏企业的商业化道路 13.1.1 太阳灶介绍 15.1.5 太阳能成中东电力需求的未来

13.1.2 太阳灶的种类 15.1.6 太阳能工业前途深受硅材料短缺影 13.1.2 太阳灶的效益分析 响

13.1.3 聚光太阳灶的技术要求 15.2 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前景

13.1.4 太阳能灶的各项技术参数 15.2.1 太阳能发电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 13.2 中国太阳灶产业现状 15.2.2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前景 13.2.1 国内太阳灶生产的形式 15.2.3 世界太阳能发电技术进展 13.2.2 太阳灶在中国的推广应用 15.2.4 世界太阳能发电的展望

13.2.3 太阳灶推广的经济技术评价 15.2.5 太阳能发电有望成为世界主导能源 13.3 太阳能灶市场 15.2.6 太阳能发电挑战能源紧张 13.3.1 农村太阳灶市场广阔 15.2.7 太阳能发电推广前景光明 13.3.2 太阳灶受青海农牧民欢迎 15.3 太阳能电池市场发展前景

13.3.3 中国太阳灶的市场开拓过程 15.3.1 太阳能电池开发及应用方向 13.4 太阳灶技术的进展 15.3.2 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潜力 13.4.1 多功能太阳灶山东问世 15.3.3 世界各国的太阳能电池计划 13.4.2 新型太阳能灶制作方法 15.3.4 太阳能电池市场前途广阔

13.4.3 太阳灶研制的技术性突破 15.3.5 太阳能电池新技术使之廉价实用 13.4.4 太阳灶自动跟踪器装置 15.3.6 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未来光明 第十四章 太阳能利用产业投资与前景分析 15.4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前景展望 14.1 投资机会 15.4.1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眺望 14.1.1 20xx年中国能源紧张态势将延续 15.4.2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前景趋好 14.1.2 中国原油对外高依存度格局形成 15.4.3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渠道趋势 14.1.3 国内煤炭铁路运力全面紧张 15.4.4 20xx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预测 14.2 投资现状 15.4.5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将获地方补贴 14.2.1 全球太阳能产业投资市场 第十六章 相关产业政策

14.2.2 国内外光伏发电产业与投资比较 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4.2.3 太阳能产业市场投资渠道分析 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4.2.4 中国的太阳能概念股 16.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14.3 投资风险 16.4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14.3.1 与矿物燃料的经济竞争性比较 16.5 2000-20xx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 14.3.2 投资与运行成本间的风险分析 展规划要点

14.3.3 间歇性能源的扩展风险 16.6 20xx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 14.3.4 生活和教育的改变有待时日 干重点项目指南

14.4 投资前景 16.7 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 14.4.1 世界能源向清洁方向发展 范

【报告名称】 2005-20xx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上中下卷)

内容简介: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中人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截至20xx年底,太阳能光伏发电制造能力已达56万KW,实际装机容量近400万KW,组件成本下降到3.5美元/WP。预计,20xx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将下降到1美元/WP以下。目前世界最大的光伏工厂年产36MW,价格为3-4美元/WP。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光伏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的国家也不例外。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我国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甚至明显落后于印度。我国光伏产业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国内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已达100MW。在国家各部委立项支持下,目前我国实验室光伏电池的效率已达21%,可商业化光伏组件效率达14-15%,一般商业化电池效率10-13%。目前太我国阳能光伏电池生产成本已大幅下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逐渐从20xx年的40元 / 瓦降到20xx年的33元/瓦,20xx年已经降到27元/瓦。这对国内太阳能市场走向壮大与成熟起到了决定作用,对实现与国际光伏市场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能源,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太阳能产业是新兴的朝阳行业,再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本身的特性,使得太阳能产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成长性好,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但要注意控制客观存在的经营风险,竞争风险等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太阳能 2.1 世界太阳能利用现状

1.1 太阳能简介 2.1.1 世界主要城市太阳辐射量

1.1.1 太阳能资源的含义 2.1.2 世界各地太阳能装置建设

1.1.2 太阳辐射与太阳能 2.1.3 地球太阳能计划设想

1.1.3 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光谱 2.1.4 世界各国的“阳光屋顶计划”

1.1.4 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 2.2 世界太阳能资源开发产业

1.2 太阳能的利用 2.2.1 人类太阳能产业的七个阶段

1.2.1 太阳能利用装置介绍 2.2.2 世界太阳能科技的高潮与低潮期

1.2.2 太阳能利用方法的分类 2.2.3 世界光伏发电应用总体状况

1.2.3 太阳能热利用的方式 2.2.4 世界增加光伏制造业的投入

1.2.4 太阳光能辐射利用的基本方式 2.2.5 各国对太阳能产业支持政策

1.3 太阳能利用的四大步骤 2.2.6 发达国家太阳能产业现状

1.3.1 太阳能采集 2.3 世界纳米太阳能电源研制技术动向

1.3.2 太阳能转换 2.3.1 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

1.3.3 太阳能贮存 2.3.2 NPC电池的结构、原理及性能分析

1.3.4 太阳能输送 2.3.3 染料光敏化剂研发进展

1.4 太阳能利用技术 2.3.4 染料光敏化剂的分类及性能

1.4.1 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进展 2.3.5 NPC电池现存主要问题与对策

1.4.2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动态 2.4 世界各国的太阳能开发应用

1.4.3 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 2.4.1 德国的生态村建设与太阳能利用

1.4.4 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运用 2.4.2 西班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客船

第二章 全球太阳能及其利用现状 2.4.3 韩国研制成功高性能太阳能电池

2.4.4 日本太阳能发电装机居世界第一 2.4.5 美国能源部加紧太阳能利用脚步 2.4.6 非洲地区关注太阳能开发产业 2.4.7 希腊太阳能开发状况 第三章 我国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

3.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技术应用

3.1.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3.1.2 中国太阳能资源开发现状 3.1.3 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应用 3.2 中国太阳能开发利用概况 3.2.1 中国太阳能利用现状 3.2.2 太阳能在中国农村的利用 3.2.3 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优势 3.2.4 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特点与建议 3.3 中国近年太阳能利用的进展

3.3.1 太阳能资源开发进入规模实用阶段 3.3.2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世界领先 3.3.3 太阳能开发利用市场进一步扩大 3.4 我国各地太阳能应用现状

3.4.1 西藏太阳能利用总体概况 3.4.2 西藏太阳能利用率全国居首 3.4.3 宁夏太阳能利用现状 3.4.4 台湾太阳能利用现状 3.4.5 广东建成太阳能发电房屋 3.4.6 杭州城酝酿“阳光屋顶”计划 3.4.7 福州游泳馆采集太阳能供热 第四章 世界光伏发电产业概述 4.1 光伏发电原理及应用

4.1.1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4.1.2 光伏发电系统的部件构成 4.1.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4.1.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使用事项 4.1.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组成 4.1.6 对太阳能发电的认识误区 4.1.7 几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4.2 世界光伏发电产业概况

4.2.1 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大纪事 4.2.2 国际光伏发电产业现状 4.2.3 国际光伏产业的发展动向 4.3 世界各国的光伏发电产业状况

4.3.1 德政府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 4.3.2 日本光伏发电产业概述 4.3.3 日本光伏发电能力全球居首 4.3.4 荷兰光伏发电产业现状 4.3.5 美国光伏发电产业剖析

4.3.6 美国百万屋顶计划与光伏发电产业 4.4 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最新动向 4.4.1 光伏发电趋于与建筑体系结合

4.4.2 不同国家BIPV系统的发展介绍 4.4.3 光伏发电成本将大幅降低

4.4.4 太阳能电力的使用开始走向普及 4.5 欧洲的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

4.5.1 欧洲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划

4.5.2 欧洲BIPV的发展及对电池的要求 4.5.3 开展BIPV应该注意的问题

4.5.4 德国的BIPV与十万光伏屋顶计划 4.6 国内外光伏发电产业比较 4.6.1 技术比较 4.6.2 产业比较 4.6.3 市场比较 4.6.4 对我国的启迪 第五章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分析 5.1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概况

5.1.1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5.1.2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研发现状 5.1.3 太阳能发电在中国成为新兴产业 5.1.4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实力达到世界一流 5.2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与好处 5.2.1 我国发展光伏发电的必要性

5.2.2 西部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三大优势 5.2.3 太阳能电力填补电网供电“死角” 5.2.4 光伏产业驱动硅材料产业增速迅猛 5.3 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及动向

5.3.1 光伏技术与工业的发展进展 5.3.2 PV/光伏发电技术介绍

5.3.3 光伏扬水与照明应用系统结构 5.3.4 电力电子技术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5.3.5 发展中国太阳光伏电池技术的建议 5.4 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

5.4.1 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光伏发电简介 5.4.2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形式与特点

5.4.3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研究进展 5.4.4 国内建成首个屋顶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5.4.5 建议尽快制定“中国屋顶计划” 5.5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存在的问题 5.5.1 我国光伏产业处处受到牵制 5.5.2 国内光伏利用存在五个问题 5.5.3 我国光伏产业有待突破瓶颈 5.5.4 太阳能光伏发电亟待更快发展 5.5.5 光伏发电产业存在两头在外现象 5.6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6.1 光伏产业是突破能源瓶颈的出口

5.6.2 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应加快发展

5.6.3 节约型社会城市可向太阳要能源 第六章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分析 6.1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概述

6.1.1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历程 6.1.2 中国当前光伏市场的分类 6.1.3 中国光伏发电的潜在市场 6.1.4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容量 6.2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运行状况 6.2.1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 6.2.2 户用光伏系统市场应用现状 6.2.3 我国光伏产业公益性大于市场性 6.2.4 中国西北民用光伏发电市场状况 6.2.5 我国光伏企业的商业化道路

6.2.6 中国光伏发电产品欧美市场站稳脚跟

6.3 全国各地光伏发电市场分析 6.3.1 西藏地区光伏市场

6.3.2 青海无电地区光伏电源市场 6.3.3 江苏地区光伏市场 6.3.4 上海地区的光伏市场 6.3.5 北京地区光伏发电市场 6.3.6 台湾光伏发电市场 6.3.7 其它地区光伏发电市场

6.4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开发面临的问题 6.4.1 光伏发电市场化的障碍分析 6.4.2 国内光伏市场尚待政策拉动 6.4.3 边远无电地区光伏应用亟需开发 6.4.4 太阳能电力产业与市场难以对称 6.5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建议 6.5.1 用政策启动我国光伏市场 6.5.2 光伏产业应当采取跨越式发展 6.5.3 着力开发和培育中国光伏应用市场 第七章 光伏电池产业概况 7.1 太阳能电池简介 7.1.1 光电转换原理

7.1.2 太阳能电池的性质及应用 7.1.3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7.1.4 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生产 7.1.5 太阳能电池应用领域 7.1.6 纳米技术制备太阳能电池 7.1.7 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历程 7.2 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

7.2.1 国际太阳能电池产业现状

7.2.2 国外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的进展 7.2.3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7.2.4 我国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 7.2.5 中国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7.3 太阳能电池产业动向

7.3.1 三企业共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7.3.2 南京开建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7.3.3 本田推出低成本太阳能电池

7.3.4 安泰科技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龙头

7.3.5 日本京瓷开发出200W太阳能电池 7.4 太阳能电池市场

7.4.1 世界太阳能电池市场现状 7.4.2 全球太阳电池产量增幅显著 7.4.3 太阳能电池全球供不应求 7.4.4 国际太阳能电池市场潜力巨大 7.4.5 推广太阳能电池势在必行 7.4.6 太阳能电池市场上的双巨头 7.5 不同材料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7.5.1 硅系列太阳能电池

7.5.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7.5.3 纳米晶化学太阳能电池 7.6 各国太阳能电池技术进展

7.6.1 日本弯曲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 7.6.2 中国太阳能薄膜电池突破转效难题 7.6.3 加拿大塑料基材太阳能电池 7.6.4 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特性

7.6.5 美国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研究 7.6.6 德国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7.6.7 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科研动态 第八章 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前景与预测 8.1 世界光伏发电产业的未来

8.1.1 未来世界光伏发电的畅想 8.1.2 光伏发电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 8.1.3 21世纪国际光伏产业展望 8.1.4 21世纪光伏发电产业的趋势 8.1.5 光伏发电有望成为世界主导能源 8.1.6 大规模利用光伏能源的时代即将到来

8.2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前景

8.2.1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方向 8.2.2 中国光伏发电应用的前景展望 8.2.3 中国光伏产业的前景广阔诱人 8.2.4 中国并网光伏发电发展前途看好 8.3 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预测

8.3.1 太阳能光伏发电推广前景光明 8.3.2 太阳能电池市场前途广阔 8.3.3 全球光伏发电市场的走势

8.3.4 国际太阳能光伏市场五点发展趋势 8.4 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及前景分析

8.4.1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呼唤投资商

8.4.2 光伏行业投资机会及前景分析

8.4.3 西部地区风能、太阳能发电投资升温

8.4.4 天威英利投资亿元完善光伏发电产业链

8.4.5 众企业争相投资山东光伏发电 8.5 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的趋势

8.5.1 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展预测 8.5.2 国际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趋势 8.5.3 未来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8.5.4 国内外光伏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 8.6 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前景

8.6.1 世界各国的太阳能电池计划 8.6.2 太阳能电池开发及应用方向 8.6.3 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潜力 8.6.4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前途可期 8.6.5 太阳能电池新技术使之廉价实用 8.6.6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未来光明 8.6.7 不同材料的太阳电池发展趋势 第九章 行业主要企业介绍

9.1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9.1.1 公司简介 9.1.2 市场业绩 9.1.3 销售服务网络

9.2 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 9.2.1 企业简介 9.2.2 产品性能 9.2.3 产品应用范围

9.3 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9.3.1 公司简介 9.3.2 营销网络

9.4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 9.4.1 企业简介 9.4.2 科技实力 9.4.3 人才战略

9.4.4 公司战略 9.5 其它相关公司介绍

9.5.1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9.5.2 昆明天达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3 北京世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9.5.4 深圳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十章 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0.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10.4 2000-20xx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10.5 20xx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

10.6 光伏项目销售赠款管理办法

10.7 20xx年部分省(区)风能和太阳能激励政策

10.8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控制器、逆变器的技术要求与质量

10.9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9064-2003)摘录

中国国内主要光伏项目一览表

中国光伏企领域主要研究机构一览表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光伏组件合格供应商一览表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入选光伏公司名单 中国光伏领域主要研究机构一览表

国内太阳能电池相关论文数前20名单位一览表

中国光伏送电到乡工程中标单位和地区一览表 1992-20xx年中国光伏太阳能论文发表数量 光伏工业现有主要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005-20xx年中国环保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上中下卷)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xx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开创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环保产业也应运而生。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环保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九五”时期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环保产业得以较快发展。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对环保治理投入不断上升。“六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资是150亿元,占GDP的0.5%;“七五”期间的环保投资为550亿元,占GDP的0.67%;“八五”期间增长至800多亿元,占GDP的0.8%以上;“九五”期间的环保投资总额达到3600亿元,占GDP的0.93%。《环保产业发展“十五”规划》预计,到20xx年,我国将投资7000多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约占同期GDP的1.3%,约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的3.6%。 环保产业不是微利产业,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支持以及对市场的有效监管,环保产业将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增长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成功申办20xx年奥运会对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世贸组织各贸易国设置的“绿色壁垒”,正在有效地推动中国出口企业全面开展有关环境管理、生产、安全的认证工作。主动上门向科研单位要环保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外部压力有效地使环保与企业的生存联系起来。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保护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环保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环保产业在我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挖掘,它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同时又能兼顾环境推动经济的发展,环保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就像一轮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阳。二十一世纪的环保产业必将大有可为!

本报告共分十六章,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概念及特性,接着对国际环保产业及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状况做了分析。随后,报告一一详细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的现状,并对环保设备行业、环保服务业做了重点分析,最后对环保产业的投资进行了分析,还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您若想对环保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环保产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环保产业概况 1.1.1 环保产业的界定

1.1 环保产业相关特性 1.1.2 环保产业的内容

1.1.3 环保产业的性质

1.2 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2.1 我国50年的环保历程 1.2.2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特点 1.2.3 环保产业的地位 第二章 世界环保产业现状

2.1 国际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2.1.1 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2.1.2 发达国家环保的借鉴

2.1.3 国际风险资金投向环保行业 2.1.4 国际环保规范阻碍产业发展 2.1.5 国外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2.2 美国

2.2.1 美国环保产业的分类 2.2.2 美国环保发展概况

2.2.3 美国环保大投入应对气候变化 2.2.4 美国环保与美国经济统筹 2.2.5 美国环保发展启示 2.3 德国

2.3.1 德国环保产业发展概述

2.3.2 从废药回收看德国的环保产业 2.3.3 环保经济出效益垃圾变废为宝 2.3.4 德国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4 日本

2.4.1 日本环保行业的发展 2.4.2 日本环保企业扫描

2.4.3 日本建造循环型环保经济 2.4.4 日本采取的环保对策 2.4.5 日本环保行业发展启示 2.5 英国

2.5.1 英国环保产业现况 2.5.2 英国环保水平落后

2.5.3 英国环保与经济增长的政策矛盾 2.5.4 英国环保产业政策发展趋向 2.6 法国

2.6.1 法国的环保设计经过三阶段 2.6.2 法国企业替政府分担环保重任 2.6.3 法国的环保税以及借鉴 2.7 其它国家

2.7.1 澳大利亚发展环保产业政策 2.7.2 丹麦环保发展现状

2.7.3 多哥的环保发展以及投资导向 2.7.4 透视荷兰环保

2.7.5 瑞典环保行业发展迅速 2.7.6 韩国环保产业快速迅速 第三章 中国环保产业概况 3.1 我国环保产业概述

3.1.1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况 3.1.2 我国环保产业与国际比较 3.1.3 我国环保产业地域分布 3.1.4 我国环保行业方兴未艾

3.1.5 西部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概况 3.2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动态

3.2.1 风险资本开始涌入环保产业 3.2.2 环保产业吸引大量投资 3.2.3 环保产业呈现强劲上扬势头 3.2.4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结构整合

3.2.5 我国环保产业有望走出“微利”时代 3.3 环保产业结构分析

3.3.1 中国环保产业结构现状

3.3.2 中国环保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3.3.3 环保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及措施 3.3.4 环保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 3.4 环保产业竞争局势分析 3.4.1 环保产业竞争形势 3.4.2 环保产业迎来国际竞争 3.4.3 中日环保产业之间的竞争 3.4.4 科技创新提升环保竞争力 3.5 环保产业面临的困难

3.5.1 环保产业期待突破资金瓶颈 3.5.2 阻碍环保产业发展因素 3.5.3 环保产业尚难成规模 3.5.4 环保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6 WTO与环保产业

3.6.1 面对WTO我国环保产业的优劣势 3.6.2 入世后环保相关保障法律的完善 3.6.3 入世后环保产业的战略选择 3.7 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7.1 非典疫情为环保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3.7.2 加入WTO带来的的机遇与挑战 3.7.3 “十一五”为环保业带来机遇 第四章 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分析 4.1 环保产品市场现状

4.1.1 环保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4.1.2 环保产品市场发展概况

4.1.3 环保产业部分产品市场形势分析 4.2 环保产业市场概述

4.2.1 国内环保产业市场特征 4.2.2 环保产业市场发展概况

4.2.3 世界顶级环保企业看好中国市场 4.3 扩大环保市场的建议及对策

4.3.1 带动环保市场向循环经济转变 4.3.2 完善环保产业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 4.3.3 我国环保业的市场定价策略 第五章 污水处理

5.1 污水处理行业现状

5.1.1 污水处理行业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5.1.2 污水处理业的垄断专营

5.1.3 我国鼓励外资进入污水处理行业 5.2 污水处理市场概述

5.2.1 国内污水处理市场容量大 5.2.2 污水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大

5.2.3 国内污水处理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5.3 城市污水处理概况

5.3.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况及规划 5.3.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问题分析 5.3.3 城市污水处理市场洋人占先机 5.3.4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5.3.5 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建议 5.4 各地区污水处理概况

5.4.1 珠海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回顾 5.4.2 山东南水北调污水处理厂走向市场 5.4.3 沈阳市污水处理步入市场 5.5 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建议

5.5.1 加快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5.5.2 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 5.5.3 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市场化分析 5.5.4 污水处理推向市场须明确政府职能 第六章 垃圾处理

6.1 垃圾处理市场概述

6.1.1 垃圾处理市场前途无量 6.1.2 垃圾处理市场蕴藏商机

6.1.3 垃圾处理市场期待高水平公司介入 6.1.4 外资看好垃圾处理设备及环卫行业市场 6.2 城市垃圾处理概况

6.2.1 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对策 6.2.2 城市垃圾处理市场化解析 6.2.3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前景看好 6.2.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装备市场大 6.3 垃圾焚烧发电的处理

6.3.1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特殊性

6.3.2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现状及政策解析 6.3.3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的综合利用 6.3.4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展望 6.4 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6.4.1 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前景较好 6.4.2 垃圾处理产业向社会开放 6.4.3 垃圾处理产业蕴含巨大利润 第七章 大气污染防治

7.1 大气污染防治概况

7.1.1 大气污染物的源头及分类 7.1.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及对策 7.1.3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

7.1.4 防治大气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7.2.1 大气污染的治理

7.2.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现况与趋势 7.2.3 气体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 7.3 政策法规

7.3.1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7.3.2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依据

7.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7.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第八章 环保设备

8.1 环保设备产业概述

8.1.1 环保设备产业的概念界定 8.1.2 环保设备产业特征

8.1.3 环保设备业的发展及制约因素 8.2 环保设备产业市场现状

8.2.1 环保设备产品市场特征解析 8.2.2 环保仪器设备市场需求量大

8.2.3 20xx年1-7月我国环保机械市场的增长

8.2.4 中国环保设备市场需求重点 8.3 环保设备业发展走向

8.3.1 环保设备企业发展方向剖析 8.3.2 环保设备业新的发展环境及趋势 8.3.3 环保设备业发展给资本市场带来机会

第九章 环保服务业

9.1 环保服务业发展概况

9.1.1 环境服务业定义与分类 9.1.2 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现状 9.1.3 环境服务业市场的基本特征 9.2 我国环境服务业市场能力分析 9.2.1 环境技术服务市场 9.2.2 环境咨询服务市场 9.2.3 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 9.2.4 环境贸易服务市场 9.2.5 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业 9.3 加入WTO对环境服务业的影响

9.3.1 中国入世环境服务业的承诺及履行情况

9.3.2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环境服务业的影响

9.3.3 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对策 9.4 各地区环境服务业发展概况

9.4.1 天津环保服务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9.4.2 浙江民资聚焦环保服务业

9.4.3 上海大力发展环保设备制造和环保服务业

第十章 环保技术

10.1 环保技术发展概述

10.1.1 环保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

10.1.2 国家鼓励发展的260项节约环保技术 10.1.3 我国环保遭遇技术“瓶颈” 10.2 环境保护技术

10.2.1 环境保护中的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 10.2.2 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0.2.3 环境生物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10.3 环保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0.3.1 环保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10.3.2 新世纪环境保护技术展望

10.3.3 中国将来发展的五大环保产业技术 第十一章 中国环保区域产业 11.1 北京市

11.1.1 北京环保产业发展解析

11.1.2 北京市环保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11.1.3 关于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 11.1.4 北京环保产业任务依然艰巨 11.1.5 北京环保产业总产值预测 11.2 天津市

11.2.1 天津环保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1.2.2 天津突起大规模环保科技产业群落 11.2.3 天津市加快环保科技产业化进程 11.2.4 20xx年天津环保产业六大手笔 11.3 上海市

11.3.1 上海加速发展环保产业 11.3.2 上海市环保产业昂起龙头

11.3.3 积极因素推动环保产业迅速发展 11.3.4 上海市环保产业前景广阔 11.4 广东省

11.4.1 广东省环保进入全面治理新阶段 11.4.2 大量资金投入环保产业

11.4.3 环保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11.4.4 广东省环保实施的三大战略 11.4.5 广东环保产业需加强发明创造 11.5 江苏省

11.5.1 江苏省是全国环保产业大省 11.5.2 20xx年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11.5.3 江苏宜兴市依靠科技进步做大环保产业 11.6 山东省

11.6.1 山东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11.6.2 山东环保产业曙光乍现 11.6.3 山东加大环保投资市场潜力 11.7 浙江省

11.7.1 浙江省环保产业概况

11.7.2 浙江省确立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11.7.3 加快浙江省环保产业发展之探讨 11.8 武汉市

11.8.1 武汉环保产业现状及发展目标 11.8.2 武汉环保产业发展措施

11.8.3 发展武汉环保业的对策及建议 11.9 重庆市

11.9.1 重庆市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建议 11.9.2 重庆巨资创建环保产业园 11.9.3 重庆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展望 第十二章 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分析 12.1 环保股份

12.1.1 公司简介

12.1.2 环保股份经营状况的思考

12.1.3 三大优势铸就环保股份快速成长 12.2 凯迪电力

12.2.1 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12.2.2 凯迪电力主要财务数据

12.2.3 凯迪电力利润率有望平稳回升 12.3 首创股份

12.3.1 公司简介

12.3.2 首创股份收购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12.3.3 首创股份水务经营现状分析 12.3.4 首创股份欲成水务老大 12.4 龙净环保

12.4.1 公司简介

12.4.2 龙净环保经营状况

12.4.3 环保脱硫行业使龙净环保受益 12.4.4 龙净环保增长势头强劲 12.4.5 龙净环保发展前景 12.5 创业环保

12.5.1 公司概述

12.5.2 20xx年公司经营状况 12.5.3 创业环保发展形势良好 第十三章 投资环保产业的模式:BOT 13.1 概念与运营形式

13.1.1 BOT模式的定义 13.1.2 特点与运行模式 13.1.3 项目投产回报模式 13.1.4 BOT模式的法律性质

13.1.5 BOT模式中股东利润分配方法 13.1.6 BOT模式的变异与比较 13.1.7 BOT在实践中的变异形式 13.1.8 BOT模式主要形式比较

13.1.9 项目管理模式BOT与PFI的比较 13.2 BOT模式中的风险问题

13.2.1 BOT项目中的风险与规避 13.2.2 BOT模式在环保行业中的风险 13.2.3 BOT项目中的融资和风险问题

13.3 BOT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13.3.1 BOT在国外实例分析 13.3.2 BOT模式在我国的典型

13.3.3 BOT模式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出路 13.3.4 BOT投资模式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13.4 BOT模式在我国发展应用

13.4.1 我国环保项目准BOT融资模式

13.4.2 BOT模式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和适用冲突

13.4.3 BOT投融资模式在中国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13.4.4 BOT模式的发展 第十四章 环保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4.1 环保产业政策背景

14.1.1 发展环保行业的财税政策 14.1.2 发展环保行业的优惠政策

14.1.3 我国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4.1.4 我国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推动环保业发展 14.2 政策对环保产业的影响分析

14.2.1 政策滞后制约环保产业发展 14.2.2 政策影响环保类公司业绩

14.2.3 浅析政府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4.2.4 环保产业前景光明但须政策扶持 14.3 采取有效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14.3.1 我国西部大开发应采取的环保政策 14.3.2 解析我国环保市场化的制度构建 14.3.3 我国环保产业政策分析与建议 14.3.4 我国完善环保产业政策的对策建议 第十五章 环保产业投资分析 15.1 环保产业投资背景

15.1.1 我国环保投资的现状及分析

15.1.2 环保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上升 15.1.3 21世纪我国环保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15.1.4 环保投资拟重点投向八大工程

15.1.5 我国将引入多元化投资机制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15.2 环保产业投融资状况及措施

15.2.1 环保产业投融资现状以及发展建议 15.2.2 我国环保投融资机制的新格局 15.2.3 构建高效投融资体制推进环保战略 15.2.4 发展环保产业的投融资战略 15.3 投资热点

15.3.1 环保产业主要盈利的领域 15.3.2 “十五”期间广东环保渐成投资热点 15.3.3 20xx年环保产业九大投资热点 15.3.4 节能环保项目将成投资亮点 15.3.5 云南成为国际环保投资热点 15.4 投资前景

15.4.1 投资环保产业商机多 15.4.2 我国环保产业大有前途 15.4.3 我国环保产业将有大发展 15.4.4 投资环保产业前途无限 第十六章 环保产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16.1 环保产业发展前景

16.1.1 环保产业成为我国未来发展重头戏 16.1.2 环保产业与上市公司前景分析 16.1.3 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16.1.4 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前景看好 16.2 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前景

16.2.1 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展望

16.2.2 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市场前景看好 16.2.3 环保机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6.3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16.3.1 环保业的趋势解析

16.3.2 环保产业发展的趋势及重点领域 16.3.3 环保产业未来趋势及应对措施 16.3.4 我国环保产业的变革趋势 16.3.5 污染收费—环保行大势所趋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报告

智研咨询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网站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行业调研及投资建议分析报告客服QQ992930161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报告目录...

20XX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20XX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未来五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速将达36%。根据Canalys最新预测,预计到20XX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7%以上,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同比增长66%;预计到2030…

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在经历20xx年的寒冬之后中国新能源行业在20xx年缓慢复苏这一年当雾霾围城成为全国多数地区的常态之后人们对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迫切之心重新燃起这一年针对光伏制造等行...

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内容概述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112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1...

20xx年新能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xx年中国新能源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603998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20xx年中国新能源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制定了新能源与...

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材料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材料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报告目录第一章世界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世界新能源材料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一世界新能源材料行业特...

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内容概述第一章新能源相关概述11能源概述111能源的定义112能源的特性113能源的分类114能源的转换12新能源...

中国新能源接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xx-20xx年

中国新能源接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新能源接入行业发展综述11新能源接入行业的定义111行业定义112报告范围界定12新能源接入...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xx-20xx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一章20xx年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20xx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一世界新能源汽...

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灵核网

中国行业研究门户灵动核心产业研究院场投资研究报告报告编号A00030741中国行业研究门户httpldhxcncom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研究单位国电能源研究院本报告重点针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和清洁煤发电等领域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

新能源行业报告(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