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地质报告20xx

时间:2024.4.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班级: 日期:2013-6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温长顺 魏玉帅 开课时间:20xx年春

目录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 ............................... 1

第一章引言 ........................................... 3

第二章地层 ........................................... 4

2.1 上古生界 ...................................... 4

2.2中生界 ........................................ 4

2.3新生界 ........................................ 5

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 ................................... 5

第四章地质构造 ....................................... 6

4.1构造层划分 .................................... 6

4.2褶皱 .......................................... 6

4.3断层 .......................................... 7

4.4 断层与褶皱关系分析 ............................ 9

第五章地质发展史 ..................................... 9

第六章结束语 ........................................ 10

参考文献

附图I 金山镇地区联合地质剖面图

附图II 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

2

第一章引言

图区位于伏牛山东南麓金山镇地区,图区面积约151.94平方公里。

图区最高峰为北部的渚岭主峰,海拔1800米,有名的山峰还有伏牛山、雨峰、奇峰、孤峰。

从河流体系特点判断,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

有三条较大的逆断层,四条平滑断层四条正断层和7个背向斜以及有一条由北向南的大河流。

图区人口1.3万,村镇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主要村镇有五里河,王庄,桑园,金山镇,王家庄,河北村。

所用资料为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形图。

本报告主要由xx同学于2013 年6月完成。工作主要包括金山镇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年代,主要断层的分布和断层的种类,以及褶皱的分布及其种类和地质地形的演变过程。最后绘制该地区的剖面图和构造地质纲要图。

3

第二章地层

金山镇地区主要发育晚古生代以来地层,但缺失早三叠世(T1)、整个侏罗世(T3-J3)和整个新生代(N)等时代地层。该地区的地层走向基本为北东南西向,倾向随构造的变化而有不同。其中包含三条主要的大逆断层。

2.1上古生界

主要出露了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上石炭统灰岩(C3)中石炭统灰岩(C2)、下石炭统灰岩(C1)、上二叠统灰岩(P2)和下二叠统灰岩(P1)地层,其岩性及分布特点分述如下:

中泥盆统(D2)砂岩、砾岩主要呈小区域方行状分布于图区金山镇及河北村东南部,出露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上泥盆统(D3)砂岩,页岩主要呈小区域带状分布,主要在图区集中分布于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下石炭统(C1)灰岩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图区奇峰、雨峰之间和金山镇东南方向。上二叠统(P2)岩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图区与五里河东南部份地区以及金山镇的南东小部分地区。

2.2中生界

主要出露了上白垩统砂(K2)、 下白垩统砂(K1)、上三叠统灰岩(T3)和中三叠统灰岩(T2) 地层,其岩性及分布特点分述如下:上白垩统砂(K1)和下白垩统砂 (K2)主要呈区域状分布于图区中的北西伏牛山附近一带。上三叠统灰岩(T3)和中三叠统泥灰岩(T2)呈区域带状分布于图区的五里河一带。

4

2.3新生界完全消失

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

金山镇地区的岩浆岩主要由花岗岩和斑岩组成,位于东北角面积较小,其构造与岩体边界产状平行。花岗岩侵伏早期岩层,边界线被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切割,由此可以判断花岗岩的形成早于此处逆

冲断层的形成,而花岗岩又于下盘的T3、T2、P2之上,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下盘褶皱的形成;斑岩于花岗岩之上,其边界线也被K2截断,说明斑岩的形成晚于花岗岩而早于K2。

图区没有变质岩显示,但可以推知在侵入岩体或岩脉附近存在小规模接触变质现象,在断层中可能存在碎裂岩等动力变质岩。

5

第四章地质构造

4.1构造层划分

构造层是由角度不整合所限定的地层序列,金山镇地区的地层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层,即D2—T3构造层和K1—K2构造层,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其中D2—T3构造层由于T2与P2的平行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系统,可再划分为两个亚构造层,即D2-P构造层与T2构造层。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地质构造演化如下:

研究区缺失上三叠统(T1),使得上二叠统(P3)及中三叠统(T2)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侏罗统(T3-J3),使得下白垩统(K1)与下伏地层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新近系(N)及以上地层。

因此,将构造层划分为D2-T2构造层、K1-E构造层,其中D2-T2构造层又划分为D2-P3亚构造层和T2亚构造层。

4.2褶皱

褶皱总体组成及特点描述:

f1: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褶皱(以背斜为例):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带,核部为D2,翼部由D3、C1、C2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约4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倾角,略向北西倾,枢纽螺旋略倾伏,两翼夹角约110度,形成时间晚于C3,早于河北村正断层。形成时间晚于C2,早于河北村正断层。

6

f2:孤峰—陵庄褶皱组:由孤峰和陵庄两处褶皱组成,核部均为T3,翼部由T2、P3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80度,南东翼倾角4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斜歪略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60度。孤峰处呈现短轴褶皱状态。

f3: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褶皱:短轴背斜的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P1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80度。褶皱枢纽向两侧倾伏,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35度。

f4:奇峰—雨峰—王庄短轴背斜褶皱组: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转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75度,但是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被剥蚀得所剩无几。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向北西。

金山镇地区总体的组合形式为背向斜的组合,背向斜的交替出现,整个区域中所有褶皱的轴迹平行,是平行是排列褶皱,反映了垂直于褶皱延伸方向的挤压应力场。

4.3断层

断裂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根据断层与岩层关系可分为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和走滑断层。 F1: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该地区的断层为北西—南东走向,

7

向北西方向倾斜的逆冲断层。最南面的冲向冲角为20度延伸,位移最小是5公里。

F2:奇峰—雨峰逆冲断层:在雨峰、奇峰附近各有一走滑断层,分别为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使两端层面中间部分相对两边向北西方向移动。山脊处走向北东—南西,冲向为北西,冲角为20~30度。

F3-F7:河北村正断层系:五个正断层面的走向为南东—北西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的枢纽,沿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在第一二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在第四五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两地垒中间形成地堑。奇峰—雨峰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北东—南西,两端分别延粗图外,图内全长约断层西倾向北西,倾角20—30度。上盘(即下降盘)为组成奇峰和雨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构成不完整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冲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层约800k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相同,即中三叠世(T2)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两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F8-F11:雨峰、奇峰走滑断层(走滑的幅度非常的小):在雨峰、奇峰附近各有一走滑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分别为1.5—2

8

千米),分别为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使两端层面中间部分相对两边向北西方向移动。王家庄走滑断层位于王家庄附近,为左滑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为1千米左右。在河北村西北,金山镇西南方有一右滑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延伸为1千米左右。 五里河构造窗、孤峰飞来峰:飞来峰和构造窗的形成是因为逆冲断层的作用老地层逆冲到新的地层的上方在由于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五里河低洼处只有800米高度,露出了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下盘,看到下盘的底层T2,该处为构造窗;安村海拔1000米,孤峰高处为1200米都由P3T2两部分组成,可以判断出是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上盘被剥蚀后留下的,该处为飞来峰。

4.4 断层与褶皱关系分析

1.断层与褶皱都是在北东—西南挤压作用下完成的。

2.褶皱较先形成,断层后于褶皱形成。

3.断层影响褶皱,褶皱受到断层的影响之后,并行为倾斜的,甚至是倒转的。

第五章地质发展史

构造层是由角度不整合所限定的地层序列,金山镇地区的地层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层,D2—T2构造层和 K1—K2 构造层,即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其中D2—T2构造层由于T2与P2的平行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系统,可再划分为

9

两个亚构造层,即 D2-P2构造层与T2构造层。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地质构造演化如下:

1、D3—P2 构造层:D3—P2 的页岩和灰岩是滨海沉积岩,由此可推知这一构造层形成 于浅海沉积环境,可知这段时间地壳有轻微的抬升, 幅度很小故而沉积过程稳定。

2、T2 与 P2 之间缺失地层 T1 形成平行不整合,推知测T1 时段内岩层没有接受沉积, 地壳处于垄升状态, 但还没有形成褶皱和断裂, 只是一次大的造陆运动。

3、在 T2时段内岩层继续接受沉积,仍形成灰岩,说明此过程也是在浅 海沉积环境中。

4、在 T3-K1 过程中,缺失侏罗系。

5、K1-K2 之间又开始接受沉积,但沉积的范围不大,形成的砂岩是陆相沉 积高地,滨海沉积环境。但在图北部略偏东的位置只沉积了 K2 而没有沉积 K1, 说明沉积时发生了海浸。

6. 在白垩纪之后并形成角度不整合,可知在里发生了一次大的造山运动,产生了一系列的大的褶皱和断层,并有岩浆侵入,即花岗岩和斑岩。

第六章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习,大家通过对地质图的实际操作,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和总结。而且对我们地质学知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学习。

10

本次实习锻炼了大家读图、识图、画图的能力,大家对地层、褶皱、地质构造和地质发展史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土木工程的同学来说,对我们本专业的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方便以后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以后从事地下方向专业的人来说更是有用。

通过本学期的综合地质学的学习,我在地概课程的基础上,对地学知识有了一定更深层次的认识,积累了地学知识,锻炼了自己动手能力,识图绘图能力,对本专业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促进。

最后感谢两位老师一学期以来对我们大家孜孜不倦的教导,对大家知识学习的帮助和指导。祝老师身体健康!

11


第二篇:金山镇地质报告完整版


目录

前言………………………………………………………...2

第一章 地层……………………………………………….3

第二章 构造分析………………………………………….3

第三章 岩浆岩…………………………………………….4

第四章 地质构造演化史………………………………….5

第五章 结语……………………………………………….6 附件:

1、金山镇地区剖面图

2、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

前言

地质学是一门以地球物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地质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领域广阔,是关于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层圈的相互作用 和其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根据研究内容和任务不同,以及生产要求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地质学又分为许多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学科。综合地质学课程主要包含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岩石学主要阐述了岩石圈中三大岩类的性质特征、分类及形成环境等,而构造地质学主要从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沥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构造)。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型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性质。

本次金山镇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在前四次大的构造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它要求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习。

由于金山镇地质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而且没有等高线,这就加大了此次综合作业的难度,我们只能先找出河流和峡谷,对照各个标高点高度,粗略地确定剖面图对应的高度,因而此剖面图要求我们从海平面以下1000米开始,这样才能使剖面图更完整些。从地质图的图例上我们可以了解图区初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然后浏览一下地质图,概略地认识图区新老地层的分布和延展情况,

了解其地貌特征,并结合比例尺分析地形对地层露头分布形态和出露宽度的影响。结合地层新老关系和地层产状,分辨不背斜和向斜、断层,进而分析其特征。

为了配合绘制金山镇地区剖面图,我们编制了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对图进行了符号标志,对其构造层、不整合、岩体及岩脉进行了明显标出。图区有3条较大的逆断层4条平滑断层4条正断层及7个向斜背斜,并且有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有一小块花岗岩和斑岩。在图的东南方向有条较大的河。

第一章 地层

从河流的分布和流向判断,金山镇地区西高东低,河流两岸多是山峰。地质图上出现地层的地质年代从D2至K2,中间缺失T1和侏罗纪J的一整套地层,地层走向基本为北东南西向,倾向随构造的变化而有不同。白垩统K1、K2和中泥盆统D2为砂岩,分别分布西北角和北部略偏东以及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上泥盆统D3为页岩,集中分布于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C1至T3均为灰岩广泛分布于金山镇地区。东北角陵庄出现岩浆岩,即斑岩和花岗岩。最老的地层D2出现在东南角河北村地区,最新的岩层则出现在西北角(K1、K2)和北部略偏东(K2)两处,为水平岩层,这两处水平岩层和下面的倾斜岩层形成角度不整合。从地质界限的行迹以及地层产状可以看出T2与P2形成平行不整合。

第二章 岩浆岩

金山镇地区的岩浆岩主要由花岗岩和斑岩组成,位于东北角面积较小,其构造与岩体边界产状平行。花岗岩侵伏早期岩层,边界线被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切割,由此可以判断花岗岩的形成早于此处逆冲断层的形成,而花岗岩又覆盖于下盘的T3、T2、P2之上,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下盘褶皱的形成;斑岩覆盖与花岗岩之上,其边界线也被K2截断,说明斑岩的形成晚于花岗岩而早于K2。

第三章 构造分析

一、褶皱构造:

1、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带,核部为D2,翼部由D3、C1、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45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枢纽倾伏,两翼夹角约110度。

2、孤峰—陵庄向斜褶皱组:由孤峰和陵庄两处向斜褶皱组成,核部均为T3,翼部由T2、P2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80度,南东翼倾角4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60度。孤峰处呈现短轴褶皱状态。

3、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两处短轴背斜的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P1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8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35度。

4、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75度,但是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被剥蚀得所剩无几。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向北西。5、李家背斜与向斜组:背斜核部C1向斜核部P1,翼部由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西—南东,北西翼倾角60度,南东翼倾角45度,轴面略向北西倾,转折端成圆弧状。

金山镇地区总体的组合形式为背向斜的组合,背向斜的交替出现,整个区域中所有褶皱的轴迹平行,是平行是排列褶皱,反映了垂直于褶皱延伸方向的挤压应力场。

二、断裂构造

1、河北村正断层系:五个正断层面的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的枢纽,延伸1—1.5千米。延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在第一二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在第四五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两地垒中间形成地堑。2、奇峰—雨峰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北东—南西,两端分别延粗图外,图内全长约18km,断层西倾向北西,倾角20—30度。上盘(即下降盘)为组成奇峰和雨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构成不完整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冲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层约800k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相同,即中三叠世(T2)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两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3、李家逆冲断层:层面走向北东南西,倾角30度,延伸约1.1万米。上盘为李家背斜与向斜组,下盘为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

4、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层面走向北东南西,倾角20度,延伸约1.8万米。上盘为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下盘为孤峰—陵庄向斜褶皱组,根据构

造窗和飞来峰可判断该逆冲推覆构造的最小位移位为2.2千米。它是整个地区规模最大的断层。

五里河与孤峰飞来峰:五里河低洼处只有800米高度,露出了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下盘,看到下盘的底层P2,该处为构造窗;孤峰高处为1200米,由P2T2两部分组成,可以判断出是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上盘被剥蚀后留下的,该处为飞来峰。

雨峰、奇峰走滑断层系:在雨峰、奇峰附近各有一走滑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分别为1.5—2千米),分别为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使两端层面中间部分相对两边向北西方向移动。

第四章 地质构造演化史

构造层是由角度不整合所限定的地层序列,金山镇地区的地层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层,即D2—T2构造层和K1—K2构造层,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其中D2—T2构造层由于T2与P2的平行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系统,可再划分为两个亚构造层,即D2-P构造层与T2构造层。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地质构造演化如下:

1、D2—P2构造层包括D2的白垩砂岩和大部分页岩和灰岩,D2的白垩砂岩应该是海洋或是湖泊相沉积,但由于金山镇处在中国地区,因而是中国陆相沉积的湖泊相,D3—P2的页岩和灰岩是滨海沉积岩,由此可推知这一构造层形成于浅海沉积环境,可知这段时间地壳有轻微的抬升,幅度很小故而沉积过程稳定。

2、T2与P2之间缺失地层T1形成平行不整合,推知T1时段内岩层没有继续接受沉积,地壳开始垄升,但还没有形成褶皱和断裂,只是一次大的造陆运动。

3、在T2-T3时段内岩层继续接受沉积,仍形成灰岩,说明此过程也是在浅海沉积环境中。

4、在T3-K1过程中,缺失J系,并形成角度不整合,可知在侏罗纪里发生了一次大的造山运动,产生了一系列的大的褶皱和断层,并有岩浆侵入,即花岗岩和斑岩。

5、K1-K2之间又开始接受沉积,但沉积的范围不大,形成的砂岩是陆相沉积高地,滨海沉积环境。但在图北部略偏东的位置只沉积了K2而没有沉积K1,说明沉积时发生了海浸。

第五章 结语

综合地质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认真听讲使我得到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实习课上五花八门的岩石、作

图课上的各种断层、褶皱让我无从下手,感慨地质学之博大精深!

经过一学期的系统学习,当我拿到金山镇地质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这个地区的地层环境状况,那种喜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正所谓苦尽甘来啊!

说实话,我真的很喜欢我的地质学老师陈曦,他刚刚博士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也许缺乏教学经验,但也正是他的那种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努力讲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精神,以及竭尽所能地运用比喻、类比等方法使枯燥的地学知识变得有趣而浅显的教学方法,使我感到地质学不仅是一个地质人必须掌握的学科,更是一门妙趣横生的大乐园!

如我前言所述的一样,此次综合地质作业的难点是小比例尺,图上没有标等高线,这和平时的练习不大一样,必须根据河流等因素来判断地势的高低。这无疑给绘图过程带来了不便,而且由于比例小,地势也难以精确的绘制出来.只能表示大致的趋势。

总之,通过本次综合地质作业,使我充分地认识到了地质学的美,领略了构造地质学的魅力,而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在这次作业中得到加强和巩固,也提高我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首先感谢亲爱的陈老师一学期的辛勤劳动,接着感谢借我彩笔的杨涛同学,也感谢我宿舍的哥们(他们是土木的,比我们早结课)提供的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朱志澄,构造地质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 曾佐勋等,20xx.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王根厚,张长厚,曹秀华,20xx,构造地质学实习讲义,地质出版社

更多相关推荐: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

目录第一章引言2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附图I附图II地层3岩浆岩及变质岩5地质构造6地质发展史10结束语11金山镇地区联合地质剖面图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第一章引言图区位于伏牛山东南麓金山镇地区图区面积约...

金山镇地质报告——综合地质学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班级:XX姓名:XX学号:XX指导老师:XX目录第一章引言2第二章地层22.1上古生界22.2中生界3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3第四章地质构造44.1构造层划分44.2褶皱44.3断层54.4断…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1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日期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引言地层构造分析岩浆岩地质构造演化史结语金山镇地质图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金山镇地区AB剖面图23458910第...

金山镇综合地质报告(构造地质学)

综合地质报告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地层及构造层划分第三章构造第一节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第二节白垩纪构造层第四章地质发展史第五章结束语附图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附图联合剖面图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第一章引言本次实习...

金山镇综合地质报告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杨师圈的地质构造主要从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构造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型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

金山镇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第一章引言……………………………………………………1第二章地层……………………………………………………1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岩………………………………………2第四章地质构造…………………………………………………

金山镇地质报告

目录前言2第一章地层3第二章构造分析3第三章岩浆岩4第四章地质构造演化史5第五章结语6附件1金山镇地质图2金山镇地区AB剖面图3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前言地质学是一门以地球物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金山镇地质构造概述

第一章引言一实习目的在课堂教学和室内作图实习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质图的能力按要求编制构造纲要图图切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报告能力使学生能充分把地质平面图与剖面图联系起来把地质图和地质报告的内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

金山镇地质报告

金山镇地质报告第一章引言地质学是一门以地球物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地质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领域广阔,是关于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层圈的相互作用和其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根据…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 闫浩波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班级10101013姓名闫浩波指导老师张宏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xx年4月8日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岩第四章地质构造第五章地质发展史第六章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图金山镇地区联...

金山镇地质报告

金山镇地质构造特点及其演化历史谢声宏1253522地质学概述金山镇地区沉积地层丰富有D2D3C1C2C3P1P2T2T3K1K2地层构造现象复杂包括了逆冲断层走滑断裂伸展构造构造窗飞来峰以及许多背斜向斜并且发生...

金山镇地质实习报告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班级姓名指导老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xx年6月10日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岩第四章地质构造第五章地质发展史第六章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图I金山镇地区联合地质剖面图附图II金山...

金山镇地质报告(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