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次性木筷结题报告

时间:2024.5.15

一、开题背景

由于大家在快餐店吃饭,无意中发觉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惊人。我们由此联想到我国的森林面积的变化,于是决定对一次性筷子的进行调查。通过对于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调查,让我们了解到,我国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率,以及它带来的危害性和资源浪费的情况。通过此研究我们宣扬爱护森林,希望大家有环保的美德,同时拒绝一次性筷子吧!

我们最初研究的课题是《一次性木筷的利与弊》,需要研究一次性餐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为其中涉及一些实验,请教老师后发现无法实验。所以,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能按时按量的完成,经过小组商量,决定改课题。

我们更改的课题是; 一次性木筷对环境的影响。由于课题需求,本组将分为三个小组,他们所研究的内容不同,共包括一次性餐具使用前期(原材料),使用中期(制作过程),使用后期(废弃物)等对坏境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 2、集体研究

三、研究步骤

1、 通过组员相互交流,讨论,确定课题研究。

2、策划方案,确立研究路线和研究重点及各组员分工调查,收集资料。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与指导老师讨论,写论文,最后排版和设计。

四、研究过程

1.资料收集 2.问卷调查3.实地走访4.资料汇总,总结研究成果,得出课题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于是,面临着繁忙的工作,大多人都没时间做饭,所以选择快餐店勉强应付一顿,就此一些饭店就因为一次性筷子造价便宜,使用方便和卫生,而代替了普通的筷子。

我们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们一中食堂一天大概要用一次性筷子2000至2500双左右,而学校外的快餐店大概每天用200来双,还有一些大排挡和小饭店一天也要300来双等等。通过记录和计算,就我们学校旁边的20多家餐店来说一天也要共用5000多双。可能我们会认为这些不算什么,但经过仔细调查,虽然说一次性筷子好的不过几毛钱,差一点的才几分,而使用后当作垃圾仍掉,目前有近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500万立方米左右,约占全年消耗总量的18%,而生产筷子的木材要求也相当严格,需生长期70-80年的天然白松,桦木。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而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4%,长此以往,中国的森林下场堪忧。

调查方式:

随机调查江夏区部分餐馆和学校食堂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数量,通过计算得出我区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

调查一:

调查地点:老城一带

调查名称:若干未挂牌专为中小学生设的快餐店

调查目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调查过程: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发现每个店用的都用一次性筷子,且消耗量大,门口的垃圾箱里都是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调查结果:每家快餐店平均一天用大约200-250双一次性筷子,且筷子使用后没有回收利用,而是直接扔掉。

小结:一次性筷子是树木做的,如此使用这么多的一次性筷子虽然卫生,但是却要砍掉多少棵树来做筷子。而且筷子用完后也没有再回收利用来做纸浆等。这家店平均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有200-300双,且筷子使用后没有回收利用。这些一次性筷子大多取材于树木,并经过工厂加工,就可以使用,而且一次性筷子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且避免了交叉感染疾病,所以这些店大多购买一次性筷子,周边小店也一样。从服务员得知大部分消费者用过后,随手扔在周边,而不是扔在指定的箱子里,所以一次性筷子不仅造成了资源不可回收利用的浪费。,且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危害。

一次性筷的取材于树木的加工,在大排挡里使用较多的消费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而使用一次性筷子,筷子的供应使森林面积减少,给伐木者带来可观的收入,为了追求更多的收入疯狂的伐木。这样下去森林将遭到破坏,严重的话将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洪水,自然的警钟告诫我们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森林。

调查三:

调查地点:遵义市第四高级

中学调查名称:问卷调查

调查人数:50人

目 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小结:关于这一次调查得知,同学们每周使用筷子的次数多数在一到两次左右,这就表明每年这里需要一千多棵树提供树木做的筷子,那么,武汉市一年将会砍伐几万棵树。而每年武汉种的树、远远比不上往年砍伐数量。有时因为环境的影响都会死掉许多幼苗,造成的污染将会是很严重的。这不仅是从它的使用量,而且从对它的处理都能看出:大部分一次性筷子不会回收使用。而是聚齐把它烧掉,这样就严重污染了大气。所以如果我们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话,就会间接地保护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样武汉的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新鲜,环境将会更美丽。

让我们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做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市民,使武汉的明天变得更美丽吧!

调查总结:

一性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使用与“折枝为筷”本质相同,与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众多生产基地和繁琐运送过程的多次性筷子比,既不卫生也不方便。它的生产,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显然是不洁和浪费。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其他国家。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1/4,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出外就餐时,看别人用一次性筷子,自己也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他们觉得方便卫生,可放心使用。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认清一次性木筷“危险”的本质。人们使用一次性木筷是为了方便、卫生,但在实际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很多一次性筷子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一次性木筷的生产加工要经过树木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要经硫磺熏,熏不白的还要使用双氧水和硫酸钠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其实对于通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消费者不能只凭肉眼判断卫生与否,只有通过实验室化验才能检查出来。

专家指出:物品漂白后,都需要大量的水蒸煮或冲洗。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并没有人用那么多水。有报道说:台北市面上93%的一次性筷子,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熏蒸的时间越长,筷一次性筷子漂白方式一般有三种,运用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钠)进行漂白。用这三种方式漂白过的筷子越白,闻起来气味越酸。制造者在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后,通常忽略水煮步骤。残留的二氧化硫和其它物质结合便会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被认为可能导致哮喘。大部分木质一次性筷子由于生产工艺简单,卫生指标往往不能达标,不利于身体健康。一次性筷子在使用中是与人直接接触,如果卫生指标达不到要求,很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长时间使用还可能引发一些短期内发觉不了的慢性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一次性筷子是不卫生不健康的,对人体是有害的。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无法谢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其实,要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实际上是改变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有关人士呼吁:人们在外就餐时应尽量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筷子,用实际行动拒绝既破坏环境又不卫生的一次性筷子。

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举了一项数据:世界森林覆盖率:日本67%,韩国64%,挪威60%左右, 瑞典54%, 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中国16.5%!

再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后果:

1.导致生气候异常 : 没有森林,水从地表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区的气候恶化,如降雨减少,风沙增加。

2.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森林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为,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森林砍伐减少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把原本贮藏在生物体及周围土壤里的碳释放了出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于砍伐热带森林,每年向大气层释放了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

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包括了已知物种的一半,但它正在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4.加剧水土侵蚀 :大规模森林砍伐通常造成严重的水土侵蚀,加剧土地沙化、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森林破坏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之土壤侵蚀造成的河湖淤积,导致大面积的洪水泛滥,加剧了洪涝的影响和危害。如果每人每天只用一双一次性筷子,一年就要用365双,中国13亿人,就要用4745亿双一次性筷子(1双×365天×1300000000人=457500000000双/天人)


第二篇:结题报告 1


目录

结题报告 .................................................................................................................................................. 1

一、问题的提出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 .......................................................................................... 1

二、概念界定 ...................................................................................................................................... 2

三、研究的理论思考 .............................................................................................................................. 3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4

(一)如何规范地陈述、表达教学目标 .......................................................................................... 4

(二)如何依据教材内容细化、拓展“知识和技能”目标 .......................................................... 4

(三)如何转变教学理念,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 4

(四)如何挖掘教材内涵,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5

(五)如何根据实际对课时目标实施分层 ...................................................................................... 5

五、研究的过程计划 .............................................................................................................................. 5

(一)准备阶段: .............................................................................................................................. 5

(二)实施第一阶段: ...................................................................................................................... 5

(三)实施第二阶段: ...................................................................................................................... 6

(四)结题阶段: .............................................................................................................................. 6

六、研究的分析及效果 .......................................................................................................................... 6

(一)研究工作分析 .......................................................................................................................... 6

(二)研究成果 .................................................................................................................................. 7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0

七、研究结论 ........................................................................................................................................ 11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探索达到教学目标 .................................................... 11

(二)把“先学后做”变为“先做后学” ................................................................................ 11

(三)让“任务驱动”变成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方法 ................................................................ 12

附件 ........................................................................................................................................................ 1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 14

科学制定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行动研究

结题报告

浙江省三门县林迪生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教学,必然导致教学低效。因此,科学地制订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对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确、全面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对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活动,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良好的教学,始于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如果它符合学生的内部需要,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转化为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动力。教学目标更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教学,必然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没有意义。因此,科学地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对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确、全面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对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指导。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缺乏目标意识,在撰写课时教学目标时总是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套话去描述,教学目标逐渐变成了可以跳过的摆设,设计的教学目标大而空势必导致实践中的种种偏差。

(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

本课题系20xx年度三门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课题组负责人:胡耀辉; 课题组成员:蔡爱飞、王赛赛、胡畔

本结题报告执笔:胡耀辉

1

1.目标混淆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老师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往往简单地把教材中小标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罗列堆砌成一节课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这就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教学目标”不是“教学内容”,更不是“教学要点”,这三者不能混为一谈。

2.目标缺乏层次

与其它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教学还有一个特殊性,由于电脑在学生家庭的普及程度不尽相同,造成了学生的起点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再加上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别,部分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不考虑层次性,结果导致了“好的没事做,差的做不了”的现象。

3.目标期望过高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四个领域的目标,这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然而,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毕其功于一节课”,可以“集诸目标之大成”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小学生认知活动的特点,做到有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

4.目标空洞片面

有些老师在制定显性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时,往往用一些模糊的、抽象的语言来描述,而不是具体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另外,情感目标的设定也往往比较空泛,设置不切实际,如许多教学设计千篇一律地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一节课的情感目标。

二、概念界定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这一概念,与“教学任务”有所不同。大致来说,“教学任务”是教师所要完成的工作,而“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标准。换句话说,教学任务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工作,而教学目标则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定位在学上。教学目标的提出是带有策略性的,是具体的、可操作、可观察和可评价的。

就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来说,也有不同的层次目标:最高端的是“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目标”,或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指的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作为学校课程所要承担的任务;其次是“年级或模块教学目标”;再次是单元教学目标,指的是具体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或一个学习模块的教学目标;最后是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下每一节的教学目标。这几类教学目标,构成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完整体系,是由上而下分层次、不断分解又不断具体化的,本课题所研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模块化教

2

学目标为导向的课时教学目标。

三、研究的理论思考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首要和最关键的一环是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宏观把握好教学目标,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教学目标进行分级处理,先有模块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课时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意识到上位目标对下位目标的决定性。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还必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认知能力等,使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点。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把教学目标规范地表述出来。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这样一个方向: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而不是教师打算做什么;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尽管课程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陈述,但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整体。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中课时教学目标的维度应该怎么划分呢?通过日常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一是因为学生情况不同,他们的学习程度、学习需要、学习能力都是具体的,很难用一个模式套住;二是因为教学内容不同,每节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含的教学因素及意义各有侧重,难以平均划分,但每节课的教学都应该使学生在这样的几个方面都有收获。所以,在教学实施中不宜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来分别培养。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应全面考虑这三个领域,把它当做一个思考的原则,而且在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与情境确定课时目标时,必须在全面整合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目标分层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统得过死的划一的教学目标,改为可由学生选择的弹性目标。目标的分类,并不是和学生的分类简单一一对应。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从什么目标开始,最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可以自己作出计划,教师仅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都必须根据“分层”要求来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出发,有教材上基本内容,也有补充内容。补充内容不单纯是提高性的和发展性的内容,也应该有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台阶”、增加“兴趣”的内容,便于不同层次学生选学,以便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

3

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如何规范地陈述、表达教学目标

陈述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很多教师受传统计算机教学的影响,以及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论,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带有模糊、笼统、抽象等问题,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要使陈述的教学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关键要抓住陈述的中心——学习后学生的行为,并选择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是可以选择的,目前,常用的陈述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行为目标陈述法

②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③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不同的陈述方法?有哪些注意点?

(二)如何依据教材内容细化、拓展“知识和技能”目标

教师备课一般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但纲要通常指的是一个学习阶段或一个模块的整体性学习要求,而不是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怎样根据所授内容,在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点、课型等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把相应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分解、细化,让综合化、模块化的教学目标切实可行,符合一节课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材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但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依托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根据学生实际对一些内容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拓展哪些内容?如何拓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

(三)如何转变教学理念,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上,由于以前没有经历过,也没有什么可借鉴的,为此,很多教师感到棘手,“过程与

4

方法”目标往往制定得大而空。常见的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学生进行分组实践,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的精神”;“通过交流讨论,实践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等,从这样的目标中既看不出这节课的课题和内容,也无学科特色。那么,哪些教学内容在培养“过程和方法”方面比较典型?如何在教学中落实?

(四)如何挖掘教材内涵,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时是显性的,易于操作;有时是隐性的,不易于操作。怎样才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具有针对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

(五)如何根据实际对课时目标实施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落实到具体的课时目标中,教学前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地给学生设置“基本层”、“提高层”、“发展层”的目标。“基本层”的目标有哪些?如何和“提高层”的目标相衔接?“发展层”的目标如何体现“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培养目标?这都需要在教学前有个整体的规划。

五、研究的过程计划

(一)准备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 调查研究,确立研究的课题。

2. 搜集、查阅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3. 选择信息技术专任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

4. 组织研究组成员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对研究方案进行研讨,形成具体实施研究

的工作方案。

(二)实施第一阶段:

20xx年12月——20xx年2月

5

1.课题组成员按既定方案开展研究的初步实施,形成第一期研究总结(20xx年10月前完成)。

2.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初步经验,分析已发现的问题,继续研究。

(三)实施第二阶段:

20xx年3月——20xx年5月

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将由探索、实践逐渐转入交流、总结,重点完成这几项工作:

1.针对研究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再探究与实践。

2.汇总各类过程性材料,形成中期研究报告(20xx年9月前完成)。

3.根据中期评估情况,及时修正第一阶段(后期)实施方案,继续深入开展行动研究与总结。

4.初步形成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

(四)结题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2.汇集研究的各项资料与各类成果。

3.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

六、研究的分析及效果

(一)研究工作分析

1、深入了解陈述方法

为了让课题组成员能够规范地陈述教学目标,在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之初,全体成员就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研究:

①行为目标陈述法有哪些基本要素?

②除了行为目标陈述法之外,还有哪些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

③不同的陈述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各自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虽然教学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

6

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

2、整体把握单元目标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具体可分为:课程总目标、模块(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的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在认真学习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基础上,从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入手,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单元(比如画图、Word、PowerPoint等),按照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包括行为与创新)三方面入手,制定该单元(或模块)的学习目标。在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各成员深刻体会了不同单元培养目标的侧重点。

3、细致分析课时目标

在整体分析了单元教学目标之后,我们便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为了保证课时教学目标准确、合理,我们主要做了这两方面的工作:

① 吃透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要制订教学目标必须先分析教材。分析教材不但要分析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还要分析本节课在本单元或本学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整套教材的结构体系,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教学内容时注意分析知识发生、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知识需要用到什么方法等。

② 了解学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如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学习习惯、个体差异、心理特征等,教师只有了如指掌,才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以指导教和学。

3、积极开展课例研究

在初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了检验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实际,我们选择了一些典型的课例进行了研究。每学期,课题组成员都会根据学期初的研究计划面向全市上研究课,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反馈、教学反思、交流研讨等形式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二)研究成果

1、正确把握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大量的实践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目标是根据三个维度分项描述的。但是,

7

这种分列处理并不表示教学目标是各自独立的或要分阶段处理,也不表示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而是表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应当从这三个维度来考虑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必不可少且相互交融的三个方面,是构成一个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与技能”是人发展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实现另两个教学目标的环境、途径和桥梁,也是实现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课堂教学会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2、合理拓展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材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但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依托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根据学生实际对一些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那在课堂中到底应该拓展哪些内容呢?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在前后知识的关联处

信息技术教材虽然分为了不同的模块(单元),但前后往往是有联系的,有些操作技能或要点在不同部分都会用到。比如:在Word字处理软件《插入图片》这一课中,教材仅仅介绍了剪贴画或外部图片的插入方法,但对于图片插入之后的大小调整、裁剪、旋转、设置背景透明等内容却没有任何介绍。其实,插入图片不仅在word字处理软件中会涉及到,在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单元会再次出现,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以上相关技术是非常实用的,因此,在word中学习插入图片时,教师就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活动对“绘图工具栏”进行适当的补充。

(2)在教材内容的陈旧处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教材不得不面临着“尴尬”,教材中介绍的一些软件的版本或技术往往是落后的。就拿网络应用单元来说,当我们还在为教材中增加了“博客”这一内容而欣喜的时候,一种全新的、更为便捷的网络交流模式——微博应运而生了,其技术简单、互动性强,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学习博客的申请和管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妨增添些微博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在抽象概念的诠释处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深奥的原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技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学生仅仅依靠篇幅有限的文字介绍,难以将这些抽象的内容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单纯的技术模仿中,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对原先的知

8

识点进行扩充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理解隐含在技术背后的原理和方法。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初识PowerPoint》一课,对于学生而言,“版式”是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教材为了引入在PowerPoint中输入文字必须借助文本框来实现,特意安排在插入新幻灯片时选择“空白”版式,但并没有对版式的概念和功能作详细的介绍,学生如果单纯跟着教材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往往难以真正搞清版式这个抽象的概念。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日常出黑板报的经验,将黑板报的照片整体上划分为几个大的区域,再给每个区域添加文字或者装饰的图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发现,版式就是Powerpoint软件预设的一个个布局方式,借助版式可以节省制作幻灯片的时间。

(三)积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目标区别于传统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还要知道得出结论的过程。传统教学重教法,新课程重学法。信息技术课程“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在参与信息处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进行作品制作实践活动也就是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技术与方法做出选择,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层次分类

经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独立或合作参与活动,获得初步经验,建立感性认识。如:“经历??的过程”。

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并能对知识作一定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如:“体验??的过程”。

探索——经历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探索??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举例

例《建立个人博客》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经历注册博客用户的过程,掌握网上注册新用户的一般方法。

②通过发布日志,掌握利用网络发布信息的方法,体验网络交流的便捷。

【说明:在苏教版教材下册Internet应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将先后学习申请邮箱、注册论坛和博客用户。在使用这些网络功能的时候,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必须要进行注册。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目标简单定位于学生只要能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成功注册的技能要求上,当下次遇到类似的注册情况时,学生同样会束手无策。因而,让学生搞清用户名怎样编码就不容易重复、密码如何才能不容易忘记又不会被别人盗用、密码提示问题有什么作用等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教师只有将目标定位到在注册过程中总结出一

9

般方法的维度上,才体现了课程独有的方法论功能。

(四)深入挖掘情感领域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它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高尚情操的建立,以及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较为有效的办法,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非常重视但又很难把握的普遍问题,课题组从实践层面对如下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1.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更多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甚至特意制造困难与障碍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应当关注两件事:一是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经历克服困难的机会;二是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解决了相关的问题,或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为此,教学时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应当尽可能提供一种“阶梯”式问题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

2.渗透人文的精神

信息技术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生活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通过渗透德育思想和人文教育,让学生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实践做人的道理。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对如何科学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践相关理念的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全面落实“多维度教学目标”的课程意识和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比如课前预设的多维度目标不够全面,比较偏重知识与技能;没有很好地分析学情,预设的目标脱离学生实际,难以在课堂上落实;目标的设定应该经历“制定——实施——调整”完整过程,之前的研究比较偏重目标的制定——实施,而忽视了目标的调整,没有形成以“制定”促“达成”,以“达成”验“制定”螺旋上升的过程。

10

七、研究结论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探索达到教学目标

以前我在教新的软件使用时一般都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⑴介绍,讲解打开程序的方法——⑵讲解程序的菜单——⑶讲解示范工具箱每种工具的用法——⑷布置任务内容,简单演示操作过程

(5)学生完成我布置任务。

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与自己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属于“知识本位”“教师本位” ,是重视“结果”的教学,不符合新课改思想,而且明显与新的课改思想背道而驰只完成了三维目标中的的“知识与技能””。于是我设计了新的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使用word软件的欲望(点拨:word能实现我们的愿望)——让学生发言(学生1:双击桌面的快捷图标。学生2:我的桌面上没有快捷图标 。师:那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学生3:可以通过“开始”菜单打开。师:具体点好吗?学生3:单击“开始”,找到“程序”,然后找到里面的“Microsoft Office”,再到下一级里找到“word”,单击就打开啦。师:你说得真好!桌面上没有快捷方式的大部分程序,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打开。当然,还有其他打开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去发现,别忘了,下一节课老师想知道你们又找到了什么新的方法!)——(程序打开后学生们都在用鼠标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师:请大家熟悉word程序,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之后各组发言,比一比哪组优。教师流动辅导——学生分别发言,选典型学生示范工具用法——最后:请同学们继续探索其他工具的用法,下节课我们继续比一比)。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发现,采取新的教学设计后,学生兴趣更加浓厚啦,不仅课堂上积极探索学习,课后学生也不懈探索(有很多家长反馈:在家“乱”摆弄电脑、询问还有什么方法打开程序——有的问了六个人、有的家里没有电脑,跑到同学亲戚等处“乱弄”),学生由原来的直接被动获得知识,变成了探究学习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真正实现了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

(二)把“先学后做”变为“先做后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刚开始教学我大都是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先示范,然后让学生学着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探索活动。后来,通过学习十中的三段式教学方法和听领会校长的教学要求,我把课堂里的“先学后做”改成“先做后学”。在教学制作电子贺卡时,我们是这样做的:同学们,母亲节就要到啦,我这儿有几张原来的同学们做的贺卡,请大家欣赏。——展示三张静态和三张动态贺卡(看到精美的贺卡,特别是动态的,同学中发出“啊”“哇噻”的赞叹),大家也能做出这样的贺卡,甚至比这

11

些更精美,利用我们以前学的一些软件可以做到,但制作动态贺卡PowerPoint功能更专业,请同学们动手做吧!小组之间要互相帮助,及时把你的窍门告诉你们组的成员,看哪位同学制作得最美,哪组同学做最快。学生激动又迫切行动起来??。二十五分钟后,一三四六组全部做好,二组有一位没做好,五组大部分是将要做好正在尝试加入动画。我统计了一下:完成的四组都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是使用WPS制作的,每组各有二三人使用PowerPoint和Word制作的,而五组全部是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在我统计的过程中,五组已有三位同学完成。我从各组各选一人的优秀作品给同学们展示,并请同学讲述自己设计的过程及制作思路。其中一位同学说:“老师,我认为你刚才说得不对,我认为用咱们国产的WPS设计的一点也不差,你看我们组就知道啦(还有几个附和他的同学也说:“对!”)。我笑着说:“是啊!我们国产的一点也不差!不过,我希望大家课后查一下设计这两个软件的背景及公司情况,然后下节课再来比较好不好?”——根据同学们的讲述,很多同学马上开始进一步优化修改自己的贺卡。

第二节课一上课,很多学生就举手,有的说:我查到了资料,WPS是学习OFFICE,又结合中国的实际开发的。有的说:我爸爸说,咱们国家计算机研究起步晚,一直都在跟外国学。还有的说:我哥哥告诉我,咱们的国产软件就好比演员,而舞台是外国人的。还有位学生说:我在家里打印作文,开始用的WORD,总是不整齐,很多地方错格,后来我姐姐帮我用WPS打印,整整齐齐,一格一字,一点也不错格,我看还是咱们国产的好??,我马上接着说:的确是这样,咱们做得一点也不差,有的地方比外国的还好。我们国家起步晚,但只要我们都来努力,学习先进的,就一定能赶上和超过他们。

通过“先做后学”,不但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和探索的机会,还为他们设置了敢于怀疑和猜测的情境,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实践,验证求真的精神品质,同时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学生爱国、向上、努力拼搏的价值观,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三)让“任务驱动”变成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方法

在我实习的时候,师父就告诉我,在信息技术这门小学科里,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任务驱动。使用各种方法,巧妙引入“任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等,我们分别采取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游戏引路、学生自我探究等多种方法,巧妙地导出学习“任务”,以“具体的任务”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适当竞争。例如在学习“网上获取信息”时,我一上课就说:今天我们先自己上网寻找你喜欢的东西,然后分享给大家。各组的同学在本组内可以互相切学习,下课之前组与组之间将举行比赛,看看哪组找的最多最好。于是都紧张地寻找起来,熟练的同学还帮助组内较慢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成功的一面。最后通过比赛选出冠军,向大家谈一下获胜心得。学生们在下课回去的

12

路上,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怎样才能获取最多的信息。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受到了竞争体验,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对于学习过程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评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教学,其中最重要的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应该分层次来评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里,我们不应该只看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而要看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收获。评价也可以多种多样,创新意识、技能熟练程度,基本知识、技能或兴趣习惯等,参与程度等,课堂里每一个活动都要简单的评价一两句,使得学生有一中成就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认真学习成功的重视。要让评价有针对性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将近一年的实践,让课题组成员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有了很多感悟,但是这些都好像散落沙滩的珍珠,凌乱而美丽。然而通过这些天来的学习,有理论有经验也有真实案例,让课题组成员把自己这些日子的想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切就好像散落的珍珠用线串起来了,变成了项链。课题组成员想,我们的进步收获将通过更好的课堂来奉献给学生。

13

附件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学校: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结题报告1

14

更多相关推荐: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文章正文: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结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内涵概要在社会不断发展家庭生活状况不断改善家长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硬件设施不断更新教育大环境不断优化的今天可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上却未能有新的突破相反随着农村学生年级的升高课业的加重怕学厌学的同学却是越来越...

科研结题报告范文

科研结题报告范文合同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电子信箱Email起止年月填报日期项目结题简表研究经费元二研究工作总结三完成论著目录此页不够可另加页四研究成果目录五所在单位意见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500字左右)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建议包含以下部分:领导小组成员…

结题报告参考范文1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时间20xx0712113006来源省心范文网作者省心范文网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

一结题报告的要求和格式

一结题报告的要求和格式一结题报告内容要求正文内容应包括1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2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述包含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资料与数据来源等方面的简述3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4项目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5项目研究成果...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一课题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二课题简介500字左右三课题主持人及课题实验学校建议包含以下部分1课题领导小组成员2课题实验校3课题起止时间四课题的理论依据50080...

结题报告范文

ltPgt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ltBRgt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作者省东中科研课题组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ltBRgt一课题的研...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课题结题报告简介500字左右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建议包含以下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实验校起止时间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500800字左...

结题报告撰写的一般格式等 2

规划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撰写的一般格式第一步页眉用小五号字颜色要淡一些写出课题类型及立项编号如赣榆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立项编号立项时间第二步课题名称如课题研究报告亦可写结题报告第三步在第二项下面撰写课题主持...

项目结项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一项目信息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集团财务对接人项目开始时间项目完成时间二立项的目的与意义三项目实施大致过程四项目实施效果五后续跟进目标六项目评价与总结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1研究报告的题目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

结题报告范文(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