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0

前言:这次的调研报告我选择“社会保障”这个话题,是因为这次假期我了解到从今年起家乡里所有满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有70元钱的生活费,当然前几年政府对满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也有50元的补贴,但现在明显提升了,而且普及的范围也大了。虽然这些钱在有钱人眼里也许根本不值得一屑,但我知道对于乡村里的老人来说却有着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它能改善老人的生活,哪怕只有一点点,家里人都很开心,爷爷更是笑呵呵的,他说以后的化肥,种子钱就可以省下买肉吃了,这是很朴实的一句话,当然并不是说在这以前买不起好吃的,我明白这是爷爷内心对国家的感激,爷爷快90岁了,他经历了祖国一段又一段的历史,体验着祖国的变化,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从小就是,身边一个个兄弟都出去了,读书当兵,惟独他从不离弃这片黄土,在这片黄土上洒下他一生的汗水,他是个“深山老人”不知世事,外界的事从不会影响他,他只会唱东方红这一首歌,每每独自一人烧水扫地时就会哼着,他也会跟我偶尔絮叨他的经历,在他的内心,毛主席和党都是最伟大的。现今,国家的政策,社会的保障不断深入乡村,农民的权利也有了保障,爷爷的话,爷爷的笑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社会主义不断完善着,对祖国的感慨让我选择了这个话题。

     当前社会关于“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

早在2500多年前,具有“亚圣”之称的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也记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显而易见,这些古语都明确表达了古人对社会和谐的憧憬,反映了古人对良好的社会保障的期待。

当今社会,在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洗礼后不断进步,尤其这几年又经历了种种磨难(雪灾,地震,传染性疾病,西藏事件,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等),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社会稳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现今在新一代领导人的指引下,我国正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安稳与谐调呢?众所周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使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社会保障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才会安稳和谐调,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学子,我对社会保障进行了专题调研。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相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和措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虽然“社会保障”这一概念提出得比较晚,但历史上出现的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的制度和机构,实际上都发挥了社会保障的功能。

每年国家财政支出有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支出(所谓社会保障支出,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它可以分为三大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其他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是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现阶段我国已竭力提高到15%~20%相对于以往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正不断地在完善,国家对社会保障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

下面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转型的历程: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与转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过去20年的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社会保障体制各个领域实施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要通过对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改革而应付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城市中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和住房困难,而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就业制度和住房制度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改革过去比较僵化劳动就业制度去解决严重的城镇就业压力,并且通过改革住房制度而解决城镇住房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解决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保障福利与经济制度不协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80年代初期,全民所有制企业通过改革而增大了自主权后,原来的国家-企业保障体制下的劳动保险制度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出现了各个企业在退休金和医疗费负担方面“苦乐不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对旧的劳动保险体制进行改革,建立退休金和医疗费的社会统筹来解决问题。此外,80年代中期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后职工失业的可能性增大,也需要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从总体上看,80年代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中的改革基本上只是制度性的调整,而总体福利水平没有明显下降。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进入90年代以后,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逐渐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并且在这阶段的改革不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和总体构架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一方面,90年代社会保障改革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制度转型。这种转型首先表现在社会保障基本目标的变化,其次表现在社会保障各个领域中的制度转型,包括基本模式的转型、运行机制的变化和组织模式的转型,再有表现在社会保障水平总体的变化。另一方面,90年代的福利改革表现在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全面性的转型。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将原来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保险制度改为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险模式;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将原来范围狭小的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为了扩及面更加广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住房制度方面,将原来的福利性住房体系改为了住房商品化制度;在医疗卫生制度方面,将原来主要由政府负担的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为了政府投入与商业化运做相结合的制度;在高等教育中引入了个人付费的做法;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中也进行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

以下是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架的介绍:

  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具有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特征,在城市和农村中都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的制度。主要的制度性安排如下。

1.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构架

  (1)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后的养老保险是在综合了各个方面的利益,考虑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照顾了各种原则和兼顾了互济与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建造的一种“混合型”的体制。其特点有:职工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责任、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的部分累积制、基本养老保险与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社会保险体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个人帐户的“空帐”运行及隐性债务的问题、基金风险的问题、以及运行成本的问题。 

(2)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经过多年的试点后,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1998年得以确立。这套制度的特点有:按照社会保险的模式,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保险费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采用医疗保险的方式,对风险和费用进行严格的测算,并对病人的费用报销进行严格的控制;采用三条控制线(起付线、封顶线、自付比例)的制度化控制机制,并通过报销药品目录等方式对医疗机构的处方行为加以控制;建立医疗保险管理网络和定点医疗机构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低和费用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面临费用控制的难题,为此而不得不采取严格的控制手段,但其结果又导致职工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偏低,难以达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并进而又影响职工和企业参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3)城市社会救助

  90年代前期在城市中建立了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套制度是由政府出资,向所有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提供社会救助。各个城市按照日常生活的最低需要标准和物价水平来测算最低生活标准,按照收入标准审查受益申请,并依托基层社区来实施管理。在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这套制度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资金,因此许多城市中的受益家庭数量都很有限。但从20##年起,随着中央财政经费投入的逐年扩大,受益者的数量迅速上升,到20##年全国已超过2200万人。(唐钧,2004)这套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在受益者界定工作中面临二难选择:过于严厉的控制将导致“贫困烙印”问题,并使一些确实困难的家庭被排除在外,而放宽可是又可能使一些并不十分困难的人不当受益。二是救助效果的问题:此项制度只是低标准的现金救助,而难以顾及贫困者实际的需要(如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三是如何将现金救助与鼓励再就业方面相结合的问题。

(4)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由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事业”主要包括老年福利服务、孤残儿童福利服务和对精神病人的福利性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的社会福利事业以“国办”为主,由政府提供资金并直接管理,在农村则主要是依托集体经济建立福利性服务体系。当时只有“三无”人员、“五保户”和一些特殊的优抚对象才能享受这些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原来的服务对象逐渐萎缩和普通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大,因此带动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的发展,服务提供能力有了较大的扩展。但是,新增的服务能力并没有采用政府包干的方式,而是通过“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方式进行。民政部门90年代以来推动的“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的内容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服务对象的普遍化、服务补偿机制的准商业化(收费服务)、以及管理模式的社会化。(民政部等11部委局,2000)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后形成了两套并存的体制:国办的养老机构仍然享受政府财政较充足的拨款,并且同时可以面向社会提供收费服务。但大量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却难以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他们只能通过收费来维持运行,导致服务成本与服务质量之间的二难选择,并且服务机构之间的价格竞争又使其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5)其他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改革以后在城市中还建立了针对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并将此与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的下岗职工困难救济制度并轨、此外还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以及针对贫困家庭的廉租房制度(尽管目前规模还很小),并正在建立对城市贫困者的医疗救助制度。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展缓慢的领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目前还很难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另外,随着在90年代农村经济的相对滑坡,以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体系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土地保障

由于实行了土地使用权的平均分配和不准买卖土地,使土地具有基本保障的功能。但随着土地收益的降低,其保障功能正在丧失。

  (2)社会保险

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后来在全国许多地区推行。但迄今为止一直作用不大。90年代后期以来基本上陷于瘫痪。

  (3)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其中包括以下一些制度:一是五保户制度:这是改革以后保存较好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由村集体负责费用的制度正在受到新的挑战。二是农村特困户救助:从20##年以来民政部门在农村中推行以大病、重残者等特殊困难户为对象的农村特困户救助。但目前在资金来源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尚未较好地规范化。三是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全面实行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地区也正在探索和试点过程中。但由于农村条件与城市差别很大,对在农村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预期收效尚存在不同意见。

  (4)农村医疗制度

自人民公社解体以后,绝大多数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已解散。目前各地正在试行政府与社区共同负责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或者其他类型的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险制度。

综上所述,改革以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概括为下图: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要想建设好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村建设是关键,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几年我国正大力构建新农村。而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始于改革之初,当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框架体系。由此可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一、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目前:城市居民大部分已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和农民却被隔绝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民还没有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仍是中国社会保障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第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第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完成“十一五”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那么现阶段我们应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和推进,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剪影。经过长期努力,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有了长足进展,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保险方面,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逐步增强。

在社会救助方面,初步建立了以城市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衔接,政策优惠和社会互助相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供养机构为补充,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慈善事业进入政府全面推动的新阶段。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村社会客观实际,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

不过,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不严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和广大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非常低。当然从长远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将承受来自三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一是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

二是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

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

现阶段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因为城乡之间总是存在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衡,因此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以下4点任务:

1. 在社会保险方面,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2.在社会救助方面,要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
  3.在社会福利方面,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
  4.在慈善事业方面,要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及原因分析

 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1)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很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集中了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农村社会保障程度仍然很低;二是农村地区各种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在东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养老制度、社会医疗制度的同时,中西部农村地区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连基本生活也难以维持。

(2)政府在农村推行的保障项目实质是社区保障,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性质,保障项目的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

(3)传统的“土地保障”方式严重阻碍农村的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每个农村居民都获得了一块长期使用的集体土地,土地成为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形成了农村特殊的土地保障。同时,土地保障职能的存在,使得农村人口即使完全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也不愿放弃土地的使用权,并仍将土地作为将来遭遇困难时的最后依赖,这对农村农工商的合理分业、土地的规模经营以及农村城市化都是不利的。

 (4)现行农村保障项目管理混乱,不够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成本高,一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费用曾占到实收保费的30%以上;基金运营不合理,保值增值程度低。

 2、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二元社会保障使城乡保障差别过大,城乡劳动者的境遇不平等。我国长期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侧重于城市和市民,农村和农民被隔绝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平衡发展,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扩大了城乡差别,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认识的误区,政府在财政方面投入偏向城市,对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偏少。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差,自身缺乏利益诉求的渠道。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1.资金来源不尽合理,未体现全社会责任

  2.保障覆盖面窄

  3.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4.缺乏法制保障

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对策1、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

2、各级党政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力争早日建成我国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3、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4、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以指导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实践。

5、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6、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包括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7、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动力。

8、科学设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逐步将现代保障制度服务全面普及农村

9、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支出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

10、把“以人为本”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前提基础,搞好农村社会保障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增强农民的社保意识,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

建议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二、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鲁迅先生说:“人活在世上,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十三亿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问题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整个中华民族面前的共同问题。而九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当是共同中的共同、基础中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北京市房山区社会保障状况调查报告北京市房山区社会保障状况调查报告劳动关系系调研小组20xx年3月1北京市房山区社会保障状况调查报告目录一调查方案调查思路1调查目的1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1二调研报告一前言2二发展历...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前言目前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社会保障的群体而言可以分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对大学生的社会保障的问题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

关于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镇居民,这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中央政府从…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调查报告关于盐池县用人单位职工社会保障调查的报告姓名韩旭学号工作单位盐池县妇幼保健所所在分校盐池分校指导教师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1年月关于盐池县用人单位职工社会保障调查的报告社会保...

社会保险调查报告

南京审计学院社会保险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4月2日20xx年4月4日调查人学号:******姓名:xxx摘要:在现在社会,社会保险跟我们息息相关,本次社会保险调查,我对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社会保险调查,通过…

关于社会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昌县社会保障工作的调研和思考摘要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调节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有效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改革和实践新昌县有关政府部门联合开展了社会保障工作的调查调查...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所属学院法学院专业班级法学教育3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20xx年6月6日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建立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确立和...

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

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xx15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模拟考场关闭关闭xx市xx区社会保障状况调查劳动关系系调研小组一调查方案调查思路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对劳动和社会保...

关于我区社会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社会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近日区人大常委会吴兴根副主任带领财经工委同志和部分工委委员前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残联以及蒋村乡三墩镇北山街...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

走向和谐须以完善社会保障为基础企业员工社会保障调查报告以内蒙地区为例院系经济学院班级08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调研小组成员名单郝璐20xx1109095调研地点包头市吴永亮20xx1109126调研地点包头市曹闯2...

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稳定石和调节器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实现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常州)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一调查问题对于我国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的分析进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具体对策二调查方法针对这些...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