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大小的实验研究报告

时间:2024.4.5

浮力大小实验的研究

【摘要】:本文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将理论和一个自创性实验探究结合起来,弥补了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没有涉及到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内容。从而突破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定律及相关的浮力问题的解决有了根本性的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浮力实验阿基米德定律 浮力 体积 重力
【正文】

通过课堂教学发现,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在编写中缺少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文字铺垫,更缺少直观的演示实验,就直接利用传统的仪器多、操作复杂、涉及因素多的阿基米德实验来证实了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当遇到具体的浮力情境时,学生只能从阿基米德公式抽象的进行理解,而导致简单的问题抽象化缺少直观性,学生难以理解掌握。

因为阿基米德原理在“浮力”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这部分的教学改成科学探究的形式,以下我们就以初中物理中的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为例,介绍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的具体操作。

一、根据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好奇、产生兴趣是探究问题的源动力,创设情境常以奇、趣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为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利于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铁块在水中下沉,而制成铁盒后又能浮于水面?”,接着播放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录像剪辑。教师提问“铁块和铁盒的质量是否相等?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前后的自身的质量有变化吗?”,学生回答“相等、没变化”;再问“铁块和铁盒所受的浮力相等吗?巨轮沉没前后的浮力相等吗?”运用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不相等”;教师设疑:“相同质量的铁,同一艘船,在不同条件下受的浮力可能是不同的,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其中原因吗?如果想,同学们可以自己来探究一下: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根据事实,进行科学假设

科学假设不是凭空猜想,要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这些依据可以来自于生活、生产、已学知识、科技资料、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以及网络等。

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中,可事先在实验桌上准备好:牙膏壳一支、盛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一个、筷子一根,让学生模拟铁块和铁盒的浮沉、坦泰尼克号的沉没的情况,并注意观察杯内水面的升降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实验完成后,提问:压扁的牙膏壳下沉,空心的牙膏壳浮,两种情况排开的水的多少是否一样,哪个更多?(学生答:浮的时候更多)打开空心牙膏壳的盖,让水进入其内,下沉,排开的水的多少有怎样的变化?(学生答:下沉后更少)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曹冲称象”的故事。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有初步印象并作出科学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三、引导讨论,设定方案

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要渗透科学研究的思想、策略和方法。先要进行宏观调控,提出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再对局部进行微观设计。学生装常常把自己当做或希望自己是个探索者和发现者,因而在学生提出“假设”后,老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这个“假设”,积极寻找、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法,常用的物理实验的设计方法有: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排除法、理想实验法、定量测量法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可以站地学生的思维层面上发出问题给予学生思维指向,同时也要留的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注意的是方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为解决问题,我们要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一般来说,学生设计的方案可能有多种多样,也不尽完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不断地优化、完善和综合,选择一至二套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要探究自己的假设——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水的多少有关,应选择怎样最优方案?一方面是怎能样测量浮力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弹簧测力计)另一方面是怎能样测量排开的水的多少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其重力,或可用量筒来测量其体积后算出重力)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方法和设计方案,不断优化和完善后,学生们就会公认可以有两种方案进行探究实验,一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进行,二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溢杯进行。

四、实验探究

在一个池塘中,停着一只载有木材的船,如果将船上的木材全部投入水中。木材成漂浮状态此时水面将怎样变化?如果船中载的是石料,将石料投入水中,水面又会怎样变化?如果是一些冰块漂浮在水上,当冰块全部熔化成水之后,水面又将怎样变化?

实验方案:实验1: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将培养皿中装上木棒放到水上,量出水的液面高度;将木棒放入水中,再量出液面高度,比较前后液面是否有变化。

实验2: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培养皿中装上石头放到水面上,量出水的液面高度;然后将石头倒入水中,再量出液面高度

比较液面是否有变化。

实验3: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水中放入冰块,量出水的液面高度;等到冰块完全熔化之后再次测量液面高度,比较液面是

否有变化。

实验猜想:  实验1:不变

实验2:不变

实验3:不变

实验数据:实验1、2、3测量数据见表1、表2和表3

表1 : 实验1数据

表2 : 实验2数据

表3 : 实验3数据

实验结果:由表1、表 2和表3的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1水的液面高度不变。

实验2水的液面高度下降。

实验3水的液面高度不变。

原因和结论:实验1:

解:设木块放入水中之前所受总重力为G1,放入水中之后为G2。放入水中之前的总质量为m1、放入水中后的总质量为m2、为放入水中之前受到的浮力为F浮1、放入水中之后受到的浮力为F浮2、放入水中之前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1、放入水中之后排开液体的体

积为V排2

已知:ρ液=1.0×103kg/m3 ,g=9.8N/kg,m1=m2

因为   木块放入水中之前、放入水中之后都是漂浮的

所以     F浮=G

又因为   m1=m2

   所以    G1=G2

所以    F浮1=F浮2

因为    F浮=G排=ρ液g V排

又因为   F浮1=F浮2,ρ液1=ρ液2=1.0×103kg/m3,

g=9.8N/kg

所以     V排1=V排2

所以     液面高度不变

答:培养皿中装上木块放到水上与木块放入水中,液面高度不发

生变化

实验2:解:设石块放入水中之前的总重力为G1,放入水中之后为G2。放入水中之前的总质量为m1、放入水中后的总质量为m2、为放入水中之前受到的浮力为F浮1、放入水中之后受到的浮力为F浮2、放入水中之前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1、放入水中之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2

已知:ρ液=1.0×103kg/m3 ,g=9.8N/kg,m1=m2

因为  石块放入水中之前是飘浮的,放入水中之后是下沉的

所以      F浮1=G1,F浮2<G2 

又因为    m1=m2

所以      G1=G2

 所以      F浮1>F浮2

因为   F浮=G排=ρ液g V排

又因为    F浮1=F浮2,ρ液1=ρ液2=1.0×103kg/m3,

g=9.8N/kg

 所以      V排1>V排2

 所以      液面高度下降

答:培养皿中装上石块放到水上与石块放入水中,液面高度下降

实验3:解:设冰块在水下的体积为V水下,冰块融化后的体积为V融,冰块的质量为m冰,融化后的质量为m融,冰块融化之前受到浮力为F浮1,融化之后受到浮力为F浮2,

  已知ρ液=1.0×103kg/m3,ρ冰=0.9×103kg/m3,

g=9.8N/kg,m冰=m融,

因为      ρ液>ρ冰

所以      冰块漂浮

 所以      F浮1=G排1=ρ液1 g V水下

因为      冰块融化成水,悬浮水中

所以      =G排2=ρ液2 g V融

 因为      m冰=m融

 所以      F浮1=F浮2

 所以      ρ液1 g V排1=ρ液2 g V排2

 因为      ρ液1=ρ液2=1.0×103kg/m3,g=9.8N/kg

 所以      V水下=V融

 所以      液面高度不变

答:冰块融化之前与冰块融化之后,液面高度不发生变化

结论:一个池塘中,停着一只载有木材的船,如果将船上的木材全部投入水中。木材呈漂浮状态,此时水面高度将不变;如果船中载的是石料,将石料投入水中,水面高度下降;如果是一些冰块漂浮在

水上,当冰块全部熔化成水之后,水面高度不变。

老师归纳:浮力大小可能和物体密度大小有关。
       浮力大小可能和物体体积大小有关。
       浮力大小可能和浸入液体深度有关。
       浮力大小可能和液体密度大小有关。

通过“探究”,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教会他们如何去获得知识。因为探究式实验模拟了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所经历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发现能力。探究式教学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大量的学生实验、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理论探究,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不可能对每一章节都进行全套流程,而只能选一些重点章节进行探究,即使对某一节的探究也不能面面俱到,例如本文对“浮力大小”的探究,重点放在“和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和“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探究上,而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等,则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这也是各取其长吧!

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总结得出结论,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感觉,象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生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结束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比较实验中得出的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再比较不同组别的数据和总结的结论,尽管组别不同、每一组的成员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数据也大多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结论是一样的: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假设也终于得到了验证。

六、运用迁移,深化认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在思维中不断迁移的过程,已有的认知才会不断地深化和提高。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他们“发现”的规律、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探究方式和方法的迁移,在以后的学习中正确运用学到的探究方法,去探究和发现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后,教师可以及时地布置一些小练习,巩固探究得到的“原理”,并发动学生展开讨论,运用“原理”解释上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在水中铁块下沉、铁盒能浮?(学生:铁盒能排开更多的水,受到的浮力较大)坦泰尼克号为什么下沉?(学生:被撞穿后它排开的水就大大地减少了,所受的浮力也就大大地减小了)本探究方法为定量测量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应用,如初二物理中的“杠杆平衡条件”、初三物理中的“功的原理”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将这种探究方法迁移过去,解决新问题,深化认识。

探究式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由间接被动地接受知识,改为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会有较大的难度,上

课时间安排较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预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绝不是包办;要做到从简单到复杂,保持一定的梯度,难让学生有台阶可踩,循序渐进。虽然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初中物理教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用探究方法,要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法内容。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本文介绍的模式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有待于不断地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陕西师范大学 王教过 李贵安主编的《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 谢利民主编《现代教学论纲要》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浮力大小实验的研究报告

学习中心:灞桥教师进修学校

专业:      物理学

课程:  《物理实验研究》

学号:    61080910372002

批次:      091001

层次:      专升本

姓名:      王月娟

 

第二篇:试验报告的写法


一、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

按照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20##年的《APA出版手册》(Publication Manual of APA)(第五版)中的描述(这本出版手册已被美国大学心理学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如图3-1所示,一份标准的实验报告的各个关键部分应该以固定的页码顺序排列如下:

标准心理实验报告的格式【上】

封面包括文章的题目、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及行文标题。手稿中每页的右上角会有短标题(running head),它是由题目中的几个词构成,主要用于编辑时确认手稿。当手稿被打印发表的时候,这种短标题就称为行文标题,它会被打印在手稿的封面上。

第二页包含短标题、摘要(Abstract)及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一般是在摘要后,列出和文章内容息息相关的几个单词或短语。此外从第二页开始,除了最后的图片页外,每页顶端都要列出短标题和页码。

实验报告正文从第三页开始,首先是文章的完整题目,紧接着是引言(Introduction)。通常来说,无须给引言加注小标题。写完引言后,紧随方法部分(Method),无须换页。一般来说,小标题”方法”应打印在它所在行的中央。注意图3-1中第四页的格式。在撰写方法部分时,应写上几个下一级子标题,如”被试”(Subjects)、”仪器”(Apparatus)和”程序”(Procedure)等,以帮助

读者快速明确相关信息。方法之后紧跟着结果部分、讨论部分,和此前一样,仍不必换页,小标题打印在行的中央。需要注意的是:正文中不要直接出现图表,只需在相应位置标注出图表编号即可,所有图表的详细内容都在正文之后另行打印。

在讨论部分之后,另起一页写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整篇论文中的写作格式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因此写作时要小心准备。可以参考《APA出版手册》和最近的期刊文章。如果实验报告包含有作者注或脚注,则也分别需要另起一页写在参考文献的后面。一般当研究者准备发表论文时,考虑受到过的各方援助,需要写作者注来表示感谢;而行文过程中若有些部分确需要另行注释,就要按编号写脚注,但一般并不鼓励研究者写脚注。

最后需要另起一页,开始报告正文中涉及的图和表,先表后图。表格每页一个,前面要标上号码并设置简洁易懂的标题;图则首先集中报告所有图片的编号和说明,然后开始每页打印一张图,背面要写上作者的姓名(或短标题)以及图的号码。

以这种方式组织手稿方便期刊编辑的工作,是研究报告正式发表的条件之一。当然,一般对学生实验报告的要求可能并没有上面介绍的这么严格,例如学生实验报告中的图表可以穿插在正文里。不过我们仍然建议学习APA标准格式,因为它为每个人未来的文章发表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此外对于国内心理学专业学生,中国心理学会参考美国心理学会的《APA出版手册》,并结合我国有关科研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编的《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科学出版社,2002),是目前我国心理学研究论文的撰写规范。该书可以帮助学生在论文格式上达到国内发表的统一规范。

二、写作技巧

标准的心理实验报告或期刊论文是由七个部分组成: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以及参考文献。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写作技巧,现逐一交待如下:

(一)题目

题目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因此必须简洁明了。它应该是对论文的主要观点的概括性总结,包括所研究的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字母大小写对记忆速度的影响”,就是一个较好的题目,它表达了重要的信息。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理论观点。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的词语,这只会增加题目的长度并误导索引者。诸如”方法”和”研究结果”这样的文字,以及”一项....的研究”或”....的实验研究”之类的繁琐用词都不宜出现在题目中。而且,题目中还要避免使用缩略词,应给出术语的全名以方便读者对论文进行正确而完整的检索。APA格式所规定的题目长度为10-12个单词;中国心理学会规定的中文期刊的题目则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二)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而全面的概括,能够让读者迅速总览论文的内容。并且,与题目一样,摘要也是各种数据库中常见的检索对象。APA(1984)告诫所有作者:”一旦刊登在期刊上,你的摘要就将作为印刷版或电子版的摘要总集的一部分开始其活跃而长久的生涯”,因此一个好的摘要是整篇论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摘要既要具有高度的信息浓缩性,又要具有可读性,还要组织良好,篇幅简洁且独立成篇。一篇好的摘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准确性。摘要应能准确反映论文的目的和内容,不应包含论文中没有出现的信息。(2)独立性。摘要应自成一体,独立成篇,对所有的缩写、省略语和特殊术语做出说明。(3)简练而具体。摘要中的每个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并尽可能地简洁。APA格式规定的摘要长度不能超过120个单词;中国心理学会规定的中文期刊的摘要则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而且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需要简洁、准确地将文意译出。摘要应以最重要的信息开头,可以是目的或主题,也可以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只需包含4个或5个最重要的观点、结果或含意。

一篇实验报告的摘要应说明:要研究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用一句话来表达;被试,详细说明相关特性,如数量、类型、年龄、性别、种类等;实验方法,包括仪器、数据收集程序、完整的测验名称、使用的任何药剂的剂量和方法;结果,包括统计显著性水平;结论、含意或应用。而报告的主体应该是对摘要的扩展。(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摘要都要放在最后写的原因)

三)引言

引言往往包括提出问题、说明研究背景、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等3部分内容。

(1)提出问题。在正文的开始部分用一段文字提出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描述研究策略。在开始着手写引言时,需要考虑:所要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假设和实验设计与该问题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该研究有何理论意义?与同领域内先前研究有何关系?所要检验的理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好的引言会用一段或两段文字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总结相关论点和数据,清楚地告诉读者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2)说明背景。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但并不是毫无遗漏地进行历史性回顾。要假定读者对该领域具有一定了解,不需要向他们做完整而冗长的说明。也就是说,在对先前的研究工作进行学术性回顾时,应只引用和参考与具体问题相关的研究工作,而不要引用和参考无关或只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研究工作。需要总结先前研究,但应避免无关紧要的细节描述,要强调相关的发现、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和主要的结论。在介绍别人的研究时,要始终让读者觉得你正在建立自己的研究题目。同时,还应公平地对待尚有争议的问题。不管个人的观点如何,在陈述一个争议性问题时,应避免敌意和带有个人偏向的陈述。

(3)阐明目的和理论基础。提出了问题和说明了背景情况后,接下来就要说明具体的研究。在引言的最后一段,要定义变量并对研究的假设做一个正式的说明,这些有助于增加论文的清晰度。在写引言的结束部分时,要记住以下问题:我打算操纵什么变量?期望得到什么结果以及为什么我期望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我期望它们”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应该是明确的。并且还要清楚地说明每个假设的理论基础。至此,应该使读者认为你的研究正在填补一个重要的空白。

(四)方法

方法部分要详细描述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说明你对变量的处理过程。这部分一定要写得清楚、完整,尽量告诉读者他们需要知道的每件事。这样的描述可以使读者对你的方法的适当性以及你的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即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也可以使感兴趣的研究者能够重复这个研究。通常方法部分被分成三个带标题的层次,这些层次包括被试、仪器(或材料)及程序。

(1)被试。就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而言,对研究被试做恰当的说明非常重要,特别是评估研究结果(在不同的组间做比较),概括研究发现,比较重复研究、文献综述和分析二手数据时更是如此。对样本应做充分的描述,并且样本应具有代表性(如果不具代表性,应说明原因)。结论和解释都不应超出样本所能代表的总体的范围。当被试是人时,应报告抽样和分组程序、被试的性别和年龄、被试的总数目以及分派到每个具体实验条件下的具体数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部分被试没有完成实验,中途退出或被淘汰,必须加以说明并解释他们没有继续实验的原因。对于动物被试,应报告它们的种类、变化或其他具体证明资料,数量、性征、重量和生理状况等重要信息,以便他人能够成功地重复该研究。

(2)仪器。该部分简短描述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或材料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功用。标准实验设备,如家具、秒表或屏幕,通常不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应对特殊设备的型号、供应商的名字和地点做一定的说明。复杂设备可能需要使用图纸或照片加以说明,其细节则可在附录中进行详细描述。

(3)程序。说明研究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包括对被试的指导语、分组情况、具体实验操作,以及对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抵消平衡和其他控制特点的描述。除非指导语是非同寻常的或者其本身是实验操作的构成部分,才需要逐字写出,否则只需对指导语作简要解释即可。在此部分中,通常先讲述实验设计,然后介绍指导语(如果被试是人),此外还要让读者了解实验的各个阶段。

概括而言,方法部分应该足够详细地告诉读者你做了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以便读者能够重复你所进行的研究。

(五)结果

对数据的收集过程及所使用的统计或数据分析处理进行总结,这是结果部分的任务。在该部分中,你要向读者说明主要的结果或发现,尽量详细报告数据以

验证结论。要报告所有相关的结果,包括那些与假设相矛盾的结果。除非是个案设计或单样本研究,一般不需要报告单个被试的数据或原始数据。而且,在这一部分讨论结果的潜在意义是不恰当的。

另外,应选择能够清楚而又经济地说明数据的报告形式。表格通常能提供精确的数值,如果组织得好的话,还能够使复杂的数据和分析一目了然(如方差分析表)。插图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最好地解释复杂的关系和整体的比较。但插图没有表格精确,有时容易产生误导。

总地来讲,采用表格或插图来说明数据比较直观,但它们都比文字书写要费时费事,因此它们主要被用来描述最重要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多处重复使用同样的数据,能够简单用几句话说明的数据不要用表格来表示。当使用表格或插图时,要确定每个表格或插图都在正文中有所提示,如”见表1”、”见图1”字样。而且,表格或插图是用来辅助文字说明的,它们本身不能完全传达信息,还应辅以足够的说明以便于读者理解。

在结果部分里,作者的具体措辞也是重要的。文字说明必须恰如其分,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一定要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做客观的说明。诸如,“尽管数据没有达到所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但它仍表明所预测的趋势是存在的。”这类表述就应该避免使用。因为”趋势”一词作为专业术语过于含糊,一般只有经过统计

检验后确定差异显著时方可使用这种描述;况且即使统计差异显著,也仅仅表明了可能性----如,100次中有95次----而不代表必然存在什么”趋势”。

(六)讨论

讨论是一篇文章中最富创造性的部分。在这里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并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特别是与你的初始假设有关的结果。你可以自由地检验、解释和描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推论。要强调对结果的理论分析以及所得结论的有效性,这一点很重要。(当讨论相对简短时,可以将其与结果部分合并,于是就产生了”结果与讨论”、”结果与结论”等形式。)

在讨论的开始部分,应清楚地说明是否支持所提出的初始假设,还应说明你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研究的异同,以及它们是如何证明你的结论的。但不要简单地重组或重复已经说明过的观点;每个新的陈述都应有利于说明你的立场,并有助于读者对问题的理解。应承认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接受而不是掩饰负面结果。

这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缺乏组织,因此在开始写之前,你必须明确讨论的要点,并始终围绕着它们进行讨论,切忌跑题。如有可能,还需在讨论的结束部分对你的研究发现的重要性做一个评价,指出研究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何改进,或提出新的研究问题,但这些论述要简略。一般来说,在该部分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我所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如何?我在研究中做出了什么贡献?从我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和理论含义?我的研究对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有何帮助?读者有权利得到清楚、明确而直接的答案。通过对讨论部分的阅读,读者应该可以用一两句话说出报告的主要结论。此外,务必记住不要夸大结论,结论应是对结果的审慎的概括。

当一个研究中有多个实验时,需要对每个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分别描述。可以的话,应对每个实验结果做一个简短的讨论,或者也可以将讨论与结果结合起来(如,结果与讨论)。通常要使读者清楚地了解每个实验的逻辑和理论基础,以及实验之间的联系。在最后一个实验介绍完之后,还应有一个总讨论。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写在文章的结尾处。文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资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注明,并列入参考文献表中;而且,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章或著作也必须是在文中引用过。参考文献表应是简短的,并是对相关文献的准确引用。通常,参考文献中所列出的文章或著作中应该包括该领域最近发表的论文和一些重要的前期研究。这样的参考文献对读者是很有价值的,既可以使之了解你的研究是关于什么的,又可以向他们提供相关信息的有用线索。

最后,注意通篇的报告要紧凑、前后连贯,不能松散,各部分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每部分的提出都应建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你必须不止一次地告诉读者你所做的是什么,这样才能使他们从你的报告中获得最多的有用信息。表3-3中概括了实验报告的每部分应该包含的信息。

标准心理实验报告的格式【下】

综上所述,写出一篇说服力强、组织好的实验报告是需要长期努力和练习才能熟练的一种技能。研究报告的写作不仅仅是以固定格式表达信息这么简单,还要注意文风、措辞、表述等许多方面。一篇好文章和糟糕的实验报告间的差别,就在于好文章总是按照规定的结构标准,每一部分都内容明确、思想简洁、数据引述合理充分。中文心理学期刊的写作应参照中国心理学会编的《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2002)中的要求。在将自己写出来的实验报告投到某期刊编辑部去之前,必须先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修改或重写手稿。

更多相关推荐: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受控源的实验研究一目的1通过仿真测试研究受控源的外特性及其转移参数2理解受控源的物理概念加深对受控源的认识和理解二内容1测试受控源VCVS的转移特性U2fU1及负载特性U2fIL1启动EWB2创建测试电路如...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报告1实验摘要1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芯片型号是uA7412在面包板上搭接电压控制电压源和电压控制电流源3测试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的转移特性和外特性4测试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的转移...

实验二 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研究

实验二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四种类型受控源的线路原理2测试受控源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二实验电路图图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中受控源全部采用直流电源激励对于交流电源或...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报告

HUNANUNIVERSITY课程实验报告题目受控源的研究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完成日期一实验内容1受控源的种类2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芯片型号是uA741有四种结构在面包板上搭接电压控制电压源和电...

电路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研究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报告实验摘要1实验内容1了解受控源的种类2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芯片型号是uA741有四种结构在面包板上搭接电压控制电压源和电压控制电流源3测试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特性4测试电压控制...

受控源实验报告

受控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四类受控源的线路原理测试受控源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加深对CCCSCCVSVCVSVCCS特性的认识二实验环境VICTORVC890D万用电表面包板CPC型电路基础实验...

受控源研究1实验报告

受控源电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六受控源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受控源特性2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3掌握受控源转移参数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uA741搭接电压控制电压源电路VCVS特性viv0v2记录3用uA7...

《实验报告》受控源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分析专业班级微电子14001班姓名刘盛意殷俊学号141xxxxxxxxxxxx60011920xx20xx学年第2学期实验报告注意事项1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认真书写预习...

实验六受控源的研究

实验六受控源的研究一实验摘要1受控源的种类2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芯片型号是uA741有四种结构在面包板上搭接电压控制电压源和电压控制电流源3测试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特性4测试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

受控源VCVS、VCCS的实验研究

实验报告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名称受控源VCVSVCCS的实验研究实验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台号指导老师实验日期一实验题目受控源VCVSVCCS的实验研究二实验目的通过测试受控源的外特性及其转移参数进一步理解受控源的物...

实验九 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实验九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准备将电器控制箱电源打开预热检查静态时摇杆上端摆轮长凹槽和摆轮光电门位置是否对齐光电门I是否对准角度盘上方圆孔用手将摆轮转动1个角度后放手检查摆轮是否无明显摩擦...

实验报告模板--受迫振动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实验题目实验记录受迫振动的研究1扭摆自由振荡周期的测定总结规律2测定阻尼系数利用逐差法求阻尼系数1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3测定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