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1

泸溪县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新十年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助学的有效途径,根据湘贫办字〔2011〕62号文件《关于开展关爱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调研的通知》要求,泸溪县组织专门调研组,于7月27日至8月4日,采取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县新一轮67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现状。

据调查统计,全县在校学生为44371人,在校留守儿童为28070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3.3%;贫困村在校留守儿童为8230人,在校贫困留守儿童为5354人,占贫困村在校留守儿童的65%;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中,男生占54%,女生占46%,小学生占68%,初中生占32%;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20%,母亲外出打工的占10%,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占70%;留守儿童随单亲监护的占28%,随祖辈生活的占68%,托其他人监护的占40%,寄宿在校的占34%;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的占6%,优良的占11%,一般的占20%,学习成绩差的仅占了63%;身体状况好的占10%,优良的占13%,一般的占40%,差的占37%;心理素质状况达到好的占8%,达到良的占12%,一般情况的占30%,而差级别的仅占了50%。20xx年底,全县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125元。通过调查发现,我县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变、信息闭塞、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贫困山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严重断层。

二、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其家庭及监护人抚养孩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因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欠缺,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多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长辈们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加上长辈们年老体弱,大部分家务劳动由留守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据调查统计,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只有6%,学习成绩较差的仅占了63%以上,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2、家庭经济薄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村因地域偏避,交通闭塞,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未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他们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工种,干的是繁重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较长,工资收入较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但留守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3、情感沟通太少,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偏差严重。据调查,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品德、

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与其交流太少,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从而导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调查显示:有70%的留守儿童比其他学生更自卑,有45%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孤僻,有60%的认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比较困难。再加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导致留守儿童有心事遇麻烦时缺乏通畅的倾诉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

4、安全监管不力,导致留守儿童安全难以保障。当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力进城务工,严重对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管;加上大多数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平日对留守儿童监护不力、安全教育不够,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在双休日、节假期间,留守儿童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大多监护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者被伤害等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因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5、家庭管理空缺,导致留守儿童道德品行极差。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空缺,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放任自流,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加上监护人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的态度,缺乏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我行我素、说谎骗人、顶撞祖辈,有的在学校纪律散漫、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欺诈同学等,有的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拉帮结派,有的迷恋于网吧游戏,有的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年人混在一起。调查发现,大部分监护人、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种种不良行为难以控制。

三、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当前,解决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脱贫致富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扶贫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扶贫工作放到重要工作议程。要尽快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机构,积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有关扶贫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留守儿童扶贫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内容及目标,努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

2、要逐步建立健全贫困留守儿童扶贫工作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快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一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城乡对接帮扶机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扶贫救助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扶贫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有效地扶持措施,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农村留守儿

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贫救助。三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纳入本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做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四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长效机制。要不断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将此项工作长期不懈的抓下去。五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表彰大会,积极鼓励、表彰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3、要切实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摸底建档造册工作。我们要制定详细、有效地帮扶措施,必须开展调研。要针对贫困村在校贫困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深入贫困村,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生活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对调查摸底出来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科学整理,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变动情况进行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分门类建立详细的贫困留守儿童数据库,并通过微机录入,实现留守儿童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将调查结果撰写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贫困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的重要依据。

4、要着力改变贫困村留守儿童贫穷落后的现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是解决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加大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我们要切实抓住国家“十二五”扶贫规划及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大好良机,充分利用“整村推进”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事业等建设为主的扶贫投入,各有关部门在宏观决策时要重点对贫困村进行政策、物质倾斜;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要切实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帮助农村学校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要给予重点扶持。二是要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劳务输出。要结合农民进城务工的工种,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的劳动技能水平;要着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不断提升当地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质量;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要积极激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要制定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当地的经济,使更多的农民能在家乡找到工作;要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


第二篇: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临夏县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们对部分中小学进行了专项调研。据抽样调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类学校219所,其中独立高中2所,初中2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93所(含教学点4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有各类在校学生56368人,其中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2629人(幼儿园幼儿307人,学前班学生2322人)、小学生30580人、初中生17608人、高中生5171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380人。全县现有留守儿童10932人,男6097人,女4884人;其中,单亲留守儿童6679人,男3813人,女2901人;双亲留守儿童4278人,男2316人,女1961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

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打架骂人等,成为 “问题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 15 %,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辨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转化为积极因素,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3—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

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等。韩集小学二年级学生马小林父母双双打工,原本就内向的他在学校就更不爱讲话了,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经常独来独往,从不与同学、老师讲话,极端的封闭。

4、监护管理不够强。通过对部分留守儿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大多数;极个别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独自一人生活。这些监护人都普遍认为,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甚至部分监护人,因为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也照料不周。同时,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使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患。

5、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加之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就连一些年轻的农村家长也难以很好地辅导学生,更不用说老年人了。由于监护人的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学校与监护人沟通上的困难。老师们更担心,随着打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会进一步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影响的将不再是少数人的素质,而将是未来农村建设者这个大群体的素质。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长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寄宿学校,在学校时间有限,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仍在探索实践阶段。

3、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农村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还处于无人员、无设施、无场所的“三无”状态,

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四、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请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给基层以项目财力支持,扩大寄宿制学校的覆盖面,让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吃住,并按照实际留宿的留守儿童数量,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这样,一是可以解决家中无人照顾的问题;二是方便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发展积极向上、开朗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四是可以排除留守儿童上学往返途中的安全隐患。

2、学校应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二是针对留守学生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探亲时,组织他们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学习,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注重道德教育,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4、强化监护责任,构建亲属监护网络。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此外,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5、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呵护网络。各乡(镇)、村(居)委会应尽快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做好留守儿童建档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建立乡(镇)帮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里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

临夏县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临夏县教育局

二○一二年五月九日

更多相关推荐:
贫困村调研报告

关于强化后进村贫困村整顿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近几年我们虽然对全镇的村级组织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取得了一些效果使大部分村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但还有几个村出现了反弹出现反复又成为我镇的后进村贫困村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发...

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县镇村调研报告根据区市县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荣幸的被选派到县镇村担任第一书记4月9日到村里报到后我采取走访农户实地考察召开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此外还走访了等村从而进一步了解...

泸溪县特困村贫困现状调查报告

泸溪县特困村贫困现状调查报告为准确掌握全县农村贫困现状积极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有效途径根据省委张春贤书记指示和湘贫办字20xx14号文件关于开展特困村调查的通知精神要求近日我县认真开展了对潮底村高大坪村楠木冲...

xx县xx镇贫困情况调查报告

xx县xx镇贫困情况调查报告Xxxx镇位于xx县东部西接大塘埠东临大桥新田地域辽阔全镇总面积3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355亩山地面积227370亩林地面积19xx40亩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个少数民族...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调查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20xx20xx学年第34学期课程实践报告班级社会工作091班姓名杨爱红学号09120xx40101成绩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关于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前言消除贫困是中国...

关于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

精品关于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作为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贫困村的xx市xx区xx镇xx村今年继续被确定为自治区安监局的帮扶对象受党委政府的重托以及自治区安监局领导的信任我于今年3月底...

贫困村基本情况报告

贫困村基本情况报告宜秀区白泽湖乡龙华村地处白泽湖乡最北端东临先锋村南抵大枫社区张圩片西邻观桥湖北临破罡湖三面环水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0亩水面面积850余亩全村共有23个村民组950户人口3100人...

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中河村位于山丹县城以南37公里处全村共有324户1294人耕地面积5653亩其中水浇地1666亩旱地3987亩贫困户227户884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程度...

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

关于莫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调查报告 贫困出路

三团树村困在何处1产业发展活力不足一方面种粮是农民主业是农民生存的主要来源但是贫困农村的实际情况是耕地面积本来就不多而且地块小地力差村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现有耕地得不到充分种植种夏不种秋打夏不复播复播面积不达5...

建设扶贫村有关情况调查报告

县镇村有关情况调查报告市委办调查组20xx年2月20日为更好的开展建设扶贫和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受市委常委秘书长委托由市委副秘书长带队调查组一行于近日赴县镇村对有关情况进行调研该村是市委书记联系县的建设扶贫点...

关于扶贫和农村弱势群体救助的调研报告

榆社县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材料之五20xx11关于十二五扶贫攻坚和农村弱势群体保障的调研报告按照县委关于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的安排部署扶贫攻坚和农村弱势群体保障课题组会同县扶贫办下乡办民政局残联老龄委及财政...

贫困村调研报告(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