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实验报告

时间:2024.4.20

华南植物园实习报告

华南植物园概况: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后为华南植物研究所,20##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333公顷,建于1929年,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华南植物园建园过程中,遵循了“师法自然”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根据植物分类系统和生态习性,建立了木兰园、姜园、竹园、棕榈区、孑遗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兰园、苏铁园、蕨类与阴生植物区、兰园、凤梨园、杜鹃园、山茶园、城市景观生态园、能源植物区、澳大利亚植物园等近30个专类园:木兰园 、姜园、竹园 、凤梨园 、药用植物区 、蕨类与阴生植物区、兰园、棕榈园、苏铁园、孑遗植物区、澳洲植物园、城市景观生态园等。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300公顷,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6000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华南植物园属下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公顷,有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保存着1800多种植物,500多种真菌,30多种脊椎动物和100多种鸟类,是蜚声国内外的科研、科普和生态旅游基地。

华南植物园植物:


第二篇:华南植物园见习


华南植物园见习总结报告

09环境科学 20092400031 邱美容

经过学校以及学院老师的几番辛苦的争取,我们09环境专业终于迎来自己本专业的第一次见习机会,随车我们来到这个以恢复生态学和系统演化植物学为核心的、主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社会公益型研究所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环境教育基地。

华南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植物园和最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之一。华南植物园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植物学与生态学研究基地之

一。华南植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教授创建于1929 年。19xx年隶属中国科学院,易现名。从1929 年建所到解放初期,我国植物学研究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该所研究机构设有分类研究室和标本馆,主要进行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调查、分类和标本馆建设,从此结束了外国人把持我国热带亚热带植物学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50 年代初期开始,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该所开始了系统的学科规划,围绕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与保护,先后建立了植物分类、植物生态、植物生理、植物资源、植物形态解剖和植物遗传6 个研究室。为了国家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战略资源的储备,先后建立了华南植物园、广西植物所桂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所、鼎湖山树木园,创建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创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先河。根据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关于“植被改造自然”的部署,建立了热带亚热带第一个定位研究站—— —小良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而后又建立了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进行长期的野外定位研究。从此确立了该所在植物学多学科综合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华南植物园及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科学传播和植物资源利用于一体,广州迁地保护园区面积为333公顷,保存活植物13000余种。入选养成新八景的“龙洞琪林”融汇了中式园林和新岭南园林,以恢弘气势展示了激情浪漫的椰风葵林和富于四季景观变化的温带风情,是一天看四季的世界级经典园林景区。被誉为广州新地标的温室群景区宛如四朵“漂在水上的木棉花”,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世界植物奇观和赋予美丽传说的植物世界,是一日游世界的经典旅游景区。

然而今天作为环境的一名学子,我们不单单是轻松过周末的匆匆游客,在这饱览自然奇观的大好机会下我们更应该从中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这个神奇园区里体现出来的。此行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但也有印象深刻的一些植物,就请允许我挑一些与大家分享。

鹿角蕨(PlatyceriuTz~wallichii Hook) 鹿角蕨科鹿角蕨属,又称蝙蝠蕨。是附生性气生大型蕨类,植株大多呈悬垂性,可附生于树干、蛇木上生长。根状茎粗肥,分枝,幼时被阔鳞片。叶有二型,不育叶鸟巢状直立,宽阔的圆形叶片基部心脏形,原为灰绿色,随着生长成熟而变为褐色,覆瓦状生于根状茎上,可积累腐殖质及保护植株免 受干旱威胁,同时还能包覆基部附生物。可 育叶下垂,全叶披一层具柄状缄毛,并分裂成多回掌状两歧深裂,宛如鹿角状分枝,故称鹿角蕨,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该种植物的形态奇特古雅,颇受人们青睬,为罕见的 珍贵观赏植物。常以盆栽或悬挂观赏;其叶片也是高级插花材料。本属植物我国仅有两种,但华南植物从国外引进了不少种类用于园林观赏。由于个人对这一类个体数量不多,分布区如此狭窄的濒危物种到底是因为什么而陷入是生存困境的。查阅得到的原因,大致总结如下:

1、森林破坏,造成空气湿度降低,以及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有生态环境改变,影响植物种的生存和繁殖,如19xx年在四川二郎山团牛坪海拔2450m处发现的光叶蕨,19xx年的时候,发现森林消失,气候干燥,只在灌丛中找到一株。

2、工农业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局部地区一些植物种消失,如中华水韭,荷叶铁线蕨。

3、由于对一些药用及观赏植物只宣传其价值,而不强调保护的重要,使一些蕨类植物遭受毁灭性的摧残,如鹿角蕨已难见到。

4、旅游区对一些小型稀少植物不加保护,致使其遭践踏而无法生长,如瓶儿小草。

而对于鹿角蕨,由于它在分类学中处于原始类群,对生态环境的选择十分严格,离开原有生态环境,只能勉强生存,不能繁殖,因此一定要保护好其生态环境,尽量不采,以免绝种。它以高大乔木的树身为家园,但对乔木却没有什么伤害,因为它是附生植物,而不是寄生植物,它仅靠空气和雨水赐予的食物即可养活自己,而不需要再吸取乔木的营养。 鹿角蕨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明亮的散射光,生长适温白天为24~26℃,夜间为15~21℃,越冬温度不得低于10℃,要求空气湿度为50%~60%之间。适宜的土壤pH为6.0~7.0。其实由此我们都能看出这些生存条件体现着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能。绿色植物的光合系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的唯一通路,也是食物链的起点,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强

度、光质及光的周期性变化等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生物本身对光因子的变化也有着极其多样的相应。

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因此,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呈周期性变化,称为节律性变温。节律性变温和极端温度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首先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元素都是在水溶液的状态下被生物吸收和运转。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原生质的生命活动。水比热大,可以调节、缓和环境中温度的剧烈变化。水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保持一定的状态,维持其正常的生活。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因而,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同时,它本身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植物根系和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积,在植物与土壤之间发生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互相影响,因而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

再来说说这个园区里面的奇葩——温室群景区。外形取自广州市花——木棉花的形态。其中不得不提那热带雨林温室是“漂在水中的木棉花”中最大的一朵,其三面有另外三个温室环抱,依山伴湖,与室外的稀疏草原连接在一起,焕然一题。热带雨林温室不仅展示了热带雨林纷繁多样的植物资源和神秘的自然景观,也是我们探索植物世界和环境保护教育的科普基地,更是科学家们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研平台。我们可以看到热带雨林温室再现热带雨林地形的复杂多样,对植物种类进行科学搭配,复议小桥、栈道等,并模拟了一系列热带雨林自然生境,如喷雾、涌泉、流溪、瀑布等,营造出优美神秘的生态景观,诠释了“随喜人工、宛若天开”的园林理念,使我们游客有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一系列植物类群、生态群落与演化、植物地理区域性、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等主题的展示,讲述着植物学知识、展现热带雨林霖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风情。

板根现象、绞杀现象、独木成林、气生根、附生、巨藤、支柱根、茎花茎果、滴水叶尖等典型景观现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的魅力,叹为观止。但是,这里展示的风采,却不是整个地球环境生态系统的普遍现状。我们的生态系统如今伤痕累累,等待着我们努力给予修复。 无论是人为干扰还是自然灾害,其长期作用都能对生态系统造成

不同程度的损伤,引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逆向演替,甚至造成系统的崩溃。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修复和建设是迫在眉睫。而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1) 物种多样性减少 2) 系统结构简单化 3) 食物网破裂

4) 能量流动效率低 5) 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 6) 生产力下降

7) 系统稳定性降低

而生态修复实质上就是在人为的干预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恢复、重建或改建受损生态系统。而由于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如不同的气候条件、地貌和水文条件等,这种地域的差异性正是不同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另外,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的形式及强度也不一样,因此,在修复生态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地域的环境本底和演变历史,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受损状况(包括受损原因、形式及强度等)。

纵观整个华南植物园,我觉得其实可以把它看成一项生态工程——应用了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中运用到的生态学原理有:

1) 物种共生原理,包括互惠共生和竞争共生,亦称为“相生相克”

关系。在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构成其自我调节和负反馈机制。

2) 生态位原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

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其生态位。

3) 食物链原理

4) 物种多样性原理

5) 物种耐性原理。由于环境因子的相互补偿作用,一格种的耐性

限度是变动的,当一个环境因子处于适宜范围时,物种对其他因子的耐性限度将会增大,反之则会下降。

6) 景观生态学原理,着重研究某一景观内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异质

性。

7) 耗散结构原理,必须考虑的原则要有双重性,一要注重系统内

部的设计,即系统自身熵输出的功能潜力;二要注意系统外的

输入能力,即可提供的能量和物质成本。

8) 限制因子原理

9) 生态因子综合性原理。

总之,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生态工程来开展生态修复或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生态工程的最终目的。

更多相关推荐:
植物学实验报告

西南大学20xx年野外实习报告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师范20xx年野外实习报告植物学部分一总述1实习时间20xx年7月10日20xx年7月19日2实习目的1通过对当地常见植物的认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堂知识...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

植物学实验报告2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和要求初步掌握花形态的常用术语认识花花序和果实的形态类型为分类识别植物打基础2实验条件和设施1解剖扩大镜或或放大镜刀片培养皿玻璃在片镊子解剖针2各种类型的植物的话的新鲜材料或标本3...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花卉大观园参观报告一目的1通过参观初步了解植物种类生活环境以及多样性2通过参观和资料的查询分析热带雨林植物的结构和环境适应性二地点时间时间20xx年12月7日地点北京世界植物花卉大观园三参观路线花卉科研实验...

植物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细胞死活的鉴定和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姓名学号系别班级实验日期同组姓名PartI植物细胞死活的鉴定一摘要植物活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其处于高渗溶液中时细胞失水原生质体体积缩小发生质壁分离...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

植物实验报告花

植物实验报告教师院20xx级09班姓名朱金风学号16100110实验日期20xx年11月8日实验花的组成与结构花序的类型一实验目的1掌握解剖镜的使用方法2掌握被子植物花的外部形态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3熟悉被子...

实验七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报告(1)

细胞及遗传学实验报告陈香燕20xx08030103生科1班实验七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掌握染色体的技术方法了解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二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常用分生组...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b插电源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

园林植物学实验报告

常见园林灌木树种识别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主要园林灌木树种生物学形态学生态学特性在实践中认识树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树种二实验内容一标本识别二采集识别三实验步骤一标本识别1提取标本2观察标本3记录形态特征大...

实验一至实验八 观赏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观赏植物的形态观察与辨识1植物的叶分为那几种类型什么是羽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1单叶复叶羽状复叶三出叶掌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和单回羽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2羽状复叶3枚以上的小叶排列在叶轴的左右两侧呈羽毛状...

植物生理-硕士-实验报告

实验一AP4气孔计测定植物蒸腾速率一实验原理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关系密切气孔导度可以用来评价城市大气污染状况表征植物的生理状态甚至可以用作抗旱植物抗污染植物的筛选指标AP4气孔计根据循环...

植物实验报告(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