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0

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姜堰市委办

近年来,姜堰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合理协调城乡关系,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上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姜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和成绩

1、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核心要求,出台了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意见,促进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二是合理功能布局。依据姜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建设和保护,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布局。三是努力拓展空间。着力构建“一主两副四节点”的市域空间结构,不断增强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溱潼、白米小城市,蒋垛、张甸、娄庄、俞垛重点镇建设,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区域中心。

2、以协调发展为重点,产业特色得到彰显。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农业上,坚持市级板块、镇级园区、村级基地同步发展,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各镇形成千亩示范园,实施“一村一品”建设工程,桥头镇桥头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36.7万亩,占比43.9%,形成优质稻米、蔬菜园艺、生猪三个超10亿元产业。工业上,以市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以曙光工业园、双登科工园、民营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主题园区为重点,以各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实施不同园区的互联互动,促进产业项目集聚、形成特色。服务业上,在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布局的同时,

突出旅游业发展,形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泰州华侨城、溱潼古镇、溱湖湿地生态农业园、河横村“五位一体”的旅游板块,溱湖旅游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溱潼古镇创成国家4A级景区,今年1-10月份全市接待游客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3亿元。

3、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城乡功能不断完善。交通上,近年来新增高等级公路180公里,全市形成“四横四纵”干线公路网络;改造农村公路600多条近1800公里,所有镇区、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生产设施上,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市镇河道疏浚整治、加固圩堤、改建圩口闸、改造农村危桥,保障农业生产。生活设施上,全面实施引长江水工程,全市40多万人已直接饮用长江水,年底将实现乡镇供水全覆盖;天然气管道建设向镇区延伸;所有行政村数字电视和宽带实现全覆盖。环境建设上,创成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所有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中转站实现全覆盖,全面创成省级生态镇,创成国家级生态镇7个,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考核,创建省级生态市通过技术评估。扎实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创成4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9个二星级康居乡村、59个一星级康居乡村。

4、以统筹均衡为原则,服务体系日趋成熟。合理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城乡服务管理。区域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蒋垛、大伦等6个经济薄弱镇三年倍增计划,出台扶持政策,组织开展镇区帮扶、垂直部门挂钩、机关结对共建,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实现倍增。交通服务更加便捷,完成出租车公司化升级改造、城市公交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镇村公交发展,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共建,推行集团化办学,加大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有序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提升优质教育水平,先后创成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医疗改革逐步到位,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村

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充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管理率、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创成省级卫生镇2个、卫生村31个,新农合参保率达99%,实行即报即销。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城乡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失地农民土地换社保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不断优化,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和为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各镇建有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文化事业稳步提升,以各镇综合性宣传文化中心为重点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5、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推动,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一是完善市、镇、村三级就业体系。做优培训平台,加大培训力度,15个镇劳动保障所全部达到示范化劳动保障所标准,全市累计培训失业职工3.93万人,农村劳动力6.96万人。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实行城乡劳动者就业统一登记、培训同等免费、工资保险待遇一样,对于辅助性、服务型、季节性岗位实施劳务派遣,累计派遣7000多人。三是鼓励创业。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近年来累计创办各类实体1万多家,带动近6万人就业。四是引导建立合作组织。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指导,目前三大合作组织900个,共带动农户20万户,占全市农户的66%。

6、以创新管理模式为突破,和谐稳定局面得到巩固。大力推进农村和谐社区创建,年内40%以上的农村社区达到省定和谐社区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中心户长制度,化解矛盾纠纷、强化治安防范。组织各级干部“三解三促”和大接访、大走访活动,深入开展“四项排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从源头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姜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

尽管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农村改革发展尚显滞后;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市本级财政刚性支出需求较大,难以满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资金需要;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推进力度。

三、下一步姜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举措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和泰州的决策部署,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要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建设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1、进一步突出转型升级,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驱动力。一是做特做优特色产业。农业上,重点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力争20xx年、确保20xx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业上,全力打造智能电网、先进装备制造两大特色产业,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积极引导各镇把地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服务业上,加强风景区和城区旅游景点的联动发展,不断扩大姜堰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吸纳就业和致富群众的能力。二是招大引强优质项目。围绕高效农业、新型工业、优质旅游业的发展前沿,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以项目招引来优化产业发展层次。三是提档升级园区载体。在做大做特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的同时,扎实抓好市镇两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引导政策、资金、项目、技术集聚,逐步实现农业项目的集中打造、集中配套、集中管理、集中服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2、进一步坚持建管并举,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支撑力。一是规划布局“一个图”。综合考虑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要素、资源环境等方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规划,明确城、镇、村功能定位、功能分区,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二是城乡建设“一盘棋”。城区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整体形象;实施集镇“十个一”工程,形成聚集人气、带动三产、繁荣商贸、引进外资的强大支撑;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村庄居住点建设。三是环境整治“一张网”。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生态和环卫设施建设,打造宜居的良好环境。四是长效管理“一把尺”。健全完善农村环境道路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设施维护、垃圾收运“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干净、优美的城乡环境。

3、进一步注重民生幸福,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凝聚力。一是加快“两个增收”。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维权机制,扎实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16%以上。加大农村资产、资源、资金的盘活和利用力度,削减10%的机关部门“三公”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标准厂房,促进经济薄弱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深入拓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实现途径,不断提升合作组织对“两个增收”的贡献份额。二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行城乡保障机制并轨,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统筹层次,统一经办模式,不断缩小城乡保障的差距。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优化城乡教育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普惠度。四是加快文化事业推进。积极弘扬“求真务实创新、团结拼搏奋进”的新时期姜堰精神,为崛起苏中、跨越发展凝聚强大动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设施投入,努力培养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市民文化、社区文化。

4、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动力。全面推进农村和谐社区“三年达标计划”,不断提升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强化社区功能,把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基层延伸,抓好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5、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持久力。一是逐步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积极构建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体制机制,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为农信贷服务品种,积极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金融服务组织。二是扎实推进农村配套改革。更大力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努力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经营机制。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有序流动。围绕如何“减少农民”,有序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在土地换社保和宅基地有偿退出上进行有益探索,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相关推荐:
江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江阴嘉兴两市开展城乡一体化情况调研报告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20xx年5月2022日吴劲松副主任带领有关处室赴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嘉兴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与江阴市嘉兴市相关部门的负责...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查报告区委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关于古里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的调研报告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

关于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政协晋城市委员会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和新课题为了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市政协根据市...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这一要求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推动我镇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古渡街道办事处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是新形式下推进农村改革、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这个目标,着力点在于调整城乡经济发展格局,…

浙江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根据厅的统一部署今年6月组织人员对农村短途客运发展进行了调研在调研报告起草讨论修改过程中逐步形成这份报告其实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不仅仅是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的一体还包括出租汽车旅...

关于三圣乡城乡一体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圣乡红砂村城乡一体化的调查报告为更好更全面的了解三圣乡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取得的成果学校组织我们对三圣乡红砂村进行了一次实地的专业见习考查三圣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南部东与龙泉驿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接西连柳江办...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查报告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查报告一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景观资源我市辖6县市区84个乡镇办事处2...

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大武口区是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现辖隆湖经济开发区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和10个街道办事处12个行政村45个社区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

关于交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交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最近我重点围绕交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区交通发展的现状灞桥区地处西安市东郊距西安市中心12公里全区总面积332平...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