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材分析报告

时间:2024.4.27

教材分析报告

资料搜集

1、齐威王生平名

齐威王姓田名因齐,齐桓公田午之子,战国时齐国国君。出生于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56年,因父桓公田午去世即位,至公元前319年,在位37年。

齐国虽然在春秋前期和春秋中期,曾经称霸诸侯,显赫一时。然而由于姜齐后期几代国君腐败的统治所致,齐国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却已积贫积弱,从昔日的霸主地位上一落千丈了。田氏代齐之后,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改良的政策措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无明显起色,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长期积弱的局面。威王即位伊始,荒于酒色,不问政事,齐国的统治已如履薄冰了。据史载:“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之时??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史记·滑稽列传》)。九年间,比较大的侵齐战争就有:“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六年,鲁伐我,入阳关。晋伐我,至博陵。七年,卫伐我,取薛陵。九年,越伐我,取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这几段古老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上荒下嬉,内乱外患,国将不国的破败图。

可是后来齐国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威王十五年,魏伐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师,率兵直趋大梁,围魏救韩。次年在马陵大败魏军,史称:“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大军。魏王大恐,跣行按兵于国,而东次于齐”(《战国策·齐策五》)。齐威王打垮魏国后,又对其他侵齐者个个击破。如二十五年和三十年两次联魏伐赵,杀赵将韩举。二十五年,乘燕文公之丧,夺取燕国十城。其他国家如宋、鲁、卫等也都一战即溃,纷纷“还齐侵地”(《史记·滑稽列传》)。

马陵战役后,魏王彻底屈服了。威王二十三年,魏惠王为了讨好齐国,在徐州尊齐侯为王,齐国也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是为“徐州相王”。此为齐国君主称王的开始。之后,秦、韩、赵、燕等才相继称王。

魏国屈服后,韩、赵、燕、宋、鲁、卫等国也都对齐畏敬顺从。史称;马陵战后,“韩破魏弱”,两国的国君都“北面而朝田齐”(《战国策·齐策一》)。韩君称王的次年,又和魏惠王一起,会齐威王于平阿,求其认可。另外,赵君也到齐邑平陵朝会齐君。威王三十六年,约会燕、赵、楚的相国相会,各国也都前往。齐国代替了魏国的地位,称雄关东。

这时,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日益强大,曾多次打败韩魏,把势力伸向东方,成为齐国的强大敌手。一次,秦国借道韩魏,进攻齐国,齐军大败秦军,使秦王称臣谢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齐国雄霸的地位和声望。史称:“威王始以齐强天下”(《史记·六国年表》)。又称,威王时,“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邹忌生平

邹忌(约前385---前319),战国时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有关故事:威王上台几年,内忧外患不断,威王一筹莫展,只好把政权交给大臣去管,自己借酒浇愁,听听音乐,且特喜欢听琴。邹忌于是抱着琴去见威王,说要给他演奏,威王很高兴。邹忌摆好琴而不弹,却大谈琴理,从伏羲氏作琴谈起,直讲到周文王、周武王,海阔天空,吹得玄乎又玄。威王听得不耐烦,邹忌于是说,大王瞧我抱着琴空谈琴理而不弹奏,便有点不高兴,齐国人看着大王拥有齐国这张大琴,九年来没有弹过一回,因此很不高兴呢。齐王醒悟,于是任用邹忌为相,治理国家,为齐国的逐步强大做出很大的贡献。 3、刘向生平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沛县(今属江苏徐州)人。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刘向、刘歆父子是在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并强调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的重要人物。 刘向在对《管子》、《晏子》、《韩非子》、《列子》、《子华子》以及《战国策》等著作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皆有符合儒家经义的地方。 4、讽谏体

讽谏,古代的一种文体,指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别人。最早时期, 直言以劝正既是早期进谏活动的特点,也是谏字的本义。古籍对谏字的解释都是指以正直之言,毫无忌讳的劝教别人,至于进谏的对象则没有特别的规定,带有普遍性、相互性的特点。进入阶级、国家社会后,严尊卑贵贱之分和上下等级之别,进谏开始有了明确的对象,主要是指身份、地位低下者对高贵者的劝谏,尤其是指臣对君的劝谏。然而,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的尊严、威仪神圣不可侵犯,承袭原始民主制遗风的直言谏诤,不论进谏者是抱着怎样的赤诚之心,也往往遭到残酷的打击和迫害。

以柔顺为特征的讽谏,既是君主专制制度下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又是一门委婉的辩论说理艺术。进谏时为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说服力,我国古代臣民创造即以有故事情节,性格形象的喻体,潜移默化地使被谏者受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

5、《战国策》

《战国策》是有西汉刘向编订的,刘向在校录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他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内容史实

《战国策》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

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社会影响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文学成就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中出现的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一》 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战国策·齐策四》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 己,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一》 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安步当车 《战国策·齐策四》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

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 侧目而视 《战国策·秦策》

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 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挥汗成雨 《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精辟而富有特色,故事情节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合纵连横”的闹剧天天上演,应运而生的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极尽献计献策之能事。《战国策》就是由西汉刘向整理加工的,以国别体例记录策士“之言”、“之事”的韬略之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出齐国版的“君相和”(相对于赵国的“将相和”而言)。谋士淳于髡进谏,激发了齐威王这只“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大鸟兴国强邦的政治欲望,被任用为相,从此登上了齐国的政治舞台,为“讽谏”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是一个富有情趣,可读性强;充满智慧,逻辑性强;富有启发,现实感强的故事。邹忌位极人臣,长相英俊,自视颇高,又特别具有远见卓识。他从与城北徐公媲美,“自以为不如”,而妻、妾、客却一致认为他美于徐公这一生活事件中发现玄机:地位尊贵的人反而容易受蒙蔽。并由此类比推理得出“王之蔽甚矣”。委婉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而威王本身就是觉醒的东方雄主,此后的“下令”、“群臣进谏”、“四国朝齐”便水到渠成了。

本文以事情的发展为序,由“邹忌媲美”到“邹忌讽谏”到“齐王纳谏”到“群臣进谏”到“四国朝齐”,一脉相承,层次井然。以“讽谏“为线索,首写讽谏缘起,次写讽谏过程,后写讽谏效果,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以描写人物语言,塑造人物性格为重点。邹忌对妻、妾、客的发问及深思之后恍然大悟的自语充分表现了他的睿智,妻的回答表现对邹忌的偏袒宠爱,妾的回答表现其卑贱畏怯,客的回答表现其虚伪应酬,齐王的“善”表现其当机立断,“下令”表现其英明等等,不一而足。全文剪裁得体,详略有致。如:讽谏缘起和讽谏过程均写得浓墨重彩,饶有趣味。齐王颁发诏令之后,群臣进谏的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点到为止,却回味悠长。由家事而国事的类比推理,准确地揭示了“讽谏”的特征;由齐国而天下的境界拓展,使文章大气磅礴。而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的“三悟”,齐王的“三令”,群臣进谏过程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又形成了奇特的篇章结构,产生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

二、说学情: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大多厌烦文言文繁索的学习。因此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新课标中说: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男生对历史比较了解,可以发挥这个优势,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将一些有关历史人物纳谏的事实,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因此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语文素质,本节课将赏读作为重点,把赏析作为难点,目的是在教学中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了解《战国策》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⑵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讽谏的妙处,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2、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因为这篇文章要让学生在疏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人物形象,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内化成自身的东西。既欣赏和领略了我国语言文学之美,又能在做人做事上给学生以启迪。)

教学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四、说教法:

1、赏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讽谏艺术。

2、点拨法。点拨梳理文本线索和文章考点,从而使学生更有效的学懂这篇文言文。

3、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让他们认真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并在完成作业环节,实践语言艺术的运用。

五、说学法:

1、课本注释疏通法、小组竞赛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疑、质疑,然后进行知识竞赛,识记词句。

2、默读—范读——赏读——换角色朗读——诵读——背诵,整体感知语言。

3、合作探究文中的“讽谏艺术”,联系现实生活,实现古为今用。

六、说教学过程

预设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最后词句识记竞答,实现教学目标①②。并进行分组表演。体味文中邹忌的讽谏艺术。

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学习目标①②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引用典故,解题导入”、“理解内容,探究写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个步骤展开教学,分别从内容、结构、写法、思想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并根据课堂作业,让学生表演,深刻体会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一)引用典故,解题导入。

我采用引用典故的方法导入新课。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故事结果“百官荒废,诸候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幕”。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有关齐威王的一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是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引用“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破题导入,请同学们解题,老师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概念。对题目的这个“兼语短语”的破解,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然后对《战国策》知识进行补充(见资料)。

(二)自主研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划分层次

在此,我将采用学生作答,教师归纳的方法进行教授

① 从开始到“欲有求于我也”是第一部分,写邹忌从妻、妾、客三人都谬赞自己比城北徐公还美这件事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凡对自己有偏私,有所畏惧,或者有所企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不会指出自己的缺点。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这一段文字虽然不多,但用了铺陈和对比的手法,最后点明道理,是一则情节非常生动的故事。

② 从“于是入朝”到“王曰:‘善’”是第二部分,写邹忌“因小见大,自容貌之微,推及于朝廷大事”。

邹忌从比美的生活经验中深刻认识到一个统治者听到真话之不易。在齐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齐威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于是他把切身体会告诉了齐威王,揭示了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并以此来讽喻齐威王纳谏去蔽。为了使齐王能接受谏言,先述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先给齐王一个清晰的印象,然后再以齐王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经历作比较,指出齐王受蒙蔽的严重。这样现身说法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③ 从“乃下令”到结束是第三部分,写齐威王听取邹忌的规劝下令求谏和群臣在一年中进谏的情况。齐威王欣然接受了邹忌的劝告,下令奖励臣民向他进谏。齐威王纳谏结果是提高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很多诸侯的尊敬。

2、整体感知:

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采用奇特的“三叠式结构”手法来表达文中主要内容的关键语句。比如文章刚开始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纳谏的三赏;纳赏后齐国的三变。其它还有一些“三”:“朝、旦日、明日”;“孰视、自视、寝思”;甚至情节结构上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三”的设置,在内容上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连缀起整篇文章;在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3、课文中的“比”

①比喻(如:以“家事”比“国事”,私,畏,求)

②详比、略比(如:“邹忌进谏”写得详;“臣民进谏”写得略)

③侧比、正比(如:“三问三答”侧面比;“四国朝齐”是暗比)

在此,我将请学生自己找出文中有关“比”的语句。串起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这里,抓住了“三”、“比”两个字,从写法入手,促容学生理解:通过“三”字的切入,必能拎起全文的内容结构;通过“比”字的深化,从而引出课文的写法探究。

至此,教学重点得到突破

(三)分析人物,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探讨文中人物性格,从文中学生可以轻易找到相关语句。

邹忌:文中,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随后邹忌的“暮寝而思之”,都显示出邹忌是一个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缘事及理的人;在对齐威王的劝谏时,他先说出自己的家事,而后再拓展到国家大事,说明邹忌是一位善于辞令,勇于进谏的大臣。

齐王:从齐王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并及时做出改正可以看出,齐王是一位闻过则改,明智果断;从谏如流,兴利除蔽的明君。

此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齐威王和邹忌的生平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形象。(见资料)

拓展延伸

给学生写出一些日常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亡羊补牢,狐假虎威,高枕无忧,不翼而飞等成语,先让他们回顾并解释,再讲他们都出自《战国策》,并讲解古原文。再写出“三人成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成语,可与文中人物做对比讨论。

之后,可以突出两个问题:

1、如何评价邹忌或齐威王?(目标: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

自古以来,向君王提意见是件很危险的事,被称为“触龙颜、批龙鳞”,弄不好龙颜大怒,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如被楚王放逐的屈原,被纣王挖了心的比干,被吴王夫差赐予自杀的伍子胥等等,那么,对于本文中2300多年前的两个历史人物,我们怎么看待?(邹忌敢谏善谏;齐于纳谏)

谏难,纳谏尤难。有敢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在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词辞严的态度,反之,却从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谈起,这种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可谓大智大勇的表现;但是,如果没有威王善听的耳朵,而是碰到一个暴君,责之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也是白费唇舌,枉费心机。

2、如何做到“忠言顺耳”?(目标:亲自实践,体味语言艺术)

文章告诉我们,忠言也可以顺耳,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主要用类比设喻的方法。)在同学们的人际交往中,也许因说了逆耳忠言而闹出了一些尴尬的事,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向长辈或老师提建议的时候,你又该如何说呢?结合作业。

若有时间,可引入类似故事:

故事:威王上台几年,内忧外患不断,威王一筹莫展,只好把政权交给大臣去管,自己借酒浇愁,听听音乐,且特喜欢听琴。邹忌于是抱着琴去见威王,说要给他演奏,威王很高兴。邹忌摆好琴而不弹,却大谈琴理,从伏羲氏作琴谈起,直讲到周文王、周武王,海阔天空,吹得玄乎又玄。威王听得不耐烦,邹忌于是说,大王瞧我抱着琴空谈琴理而不弹奏,便有点不高兴,齐国人看着大王拥有齐国这张大琴,九年来没有弹过一回,因此很不高兴呢。齐王醒悟,于是任用邹忌为相,治理国家,齐国逐步强大起来。

(四)讨论交流

在此,可与学生讨论交流邹忌说话的语言技巧,并举适当例子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技巧。

1、品味邹忌的讽谏艺术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悦目的。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2、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知识要点。

2、作业:心得“讽谏”和“纳谏” ,编排舞台剧。设计话题,实践一下讽谏艺

术:1、劝告长辈不要吸烟、酗酒。2、提醒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 (话题可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设计,也可以让同学们自行设计。)

六 板书设计:这个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和教学流程。同时既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又便于思考记忆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 讽谏 齐威王

妻私 设 宫妇左右私 }

妾畏 朝廷之臣畏 } 王之蔽甚矣

客有求 喻 四境之内有求

更多相关推荐:
教材适用性分析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课教材适用性分析报告根据教学评估的要求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一般选用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或统编教材如一教师对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或统编教材特点的了解与评价教师们对教材的要求看来是比较高的...

教材分析报告

地理教材浅谈高三地理二部杨丽红地理教材浅谈高中地理知识树高中地理能力树一教材的知识维度1教材的内容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相符合分析本套教材与高中课标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教材与高中课标是相符合的当然教材在...

教材分析报告20xx.3.16

教材质量评价分析报告20xx316化学与化工学院20xx316化工学院教材质量评价分析报告根据我校关于选用教材质量评价办法我院分别对20xx年8月20xx年1月20xx年秋季四个本科专业部分课程的教材进行了系统...

教材分析与研究报告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分析与研究报告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刘辉20xx120xx第一学期一教材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本学期是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学期大学英语课程选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系列丛书它们是读写教程及综合训练题泛读...

教材分析实验报告

信息学院实验报告注每学期至少有一次设计性实验每学期结束请任课教师按时按量统一交到教学秘书处

教材分析方法分析报告

用知识分析法分析教材一对本单元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随着温度或外界压强的变化物质可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以水为例让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

2下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语文教材分析二年级下第一单元1找春天知识主线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情感主线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训练重点最后一段排比句阅读重点以阅读题的形式呈现3笋芽儿知识主线在笋芽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那些人的帮助情感主线你喜...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报告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报告这是本人第一次接触到一年级的学生面对新的学期新的内容学生茫然我也茫然然而我是教师需要做到为人师表所以应当首当其冲先熟悉教材再组织教学经过几个月的了解和熟悉以下就是我对20xx...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材分析报告

教材分析报告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化学111班11240119谢灵君必修二苏教版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一单元与课标关系1课标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

中学足球教材教法报告与分析

中学足球教材教法报告与分析一教材分析足球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之一是一项以脚支配球为主两队攻与守相对抗以射球入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在世界性的各项体育比赛中足球比赛的场面壮观竞争激烈颇具魅力被人们称为世界...

“十三五”重点项目-培训类教材项目申请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培训类教材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凡是被纳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项目投资申报时必须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制而规定的一个文体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海口市秀英区林青小学**学分账号:**本人从教8年来,以为自己年轻充满激情,本以为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行,回过头来自己的课堂,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在课堂设计上,没有做出足够的计划,没有…

教材分析报告(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