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高效节水技术考察报告

时间:2024.4.29

以色列高效节水技术考察报告

20xx年5月6日至18日,由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中国赴以色列农机化高效节水技术考察团一行13人考察访问了以色列。期间,先后参加了以色列第16届国际农业博览会、出席了中以国际农业论坛、考察访问了以色列的国际农业开发合作中心(CINADCO)、普拉斯托如pastro)灌溉公司和以色列约旦河谷水协会,参观了基布兹(Kibutz)和以色列农业科学院等单位。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北接黎巴嫩、叙利亚,东临约旦,西南与埃及接壤,西濒地中海。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人口700万左右。以色列的水、土地和矿产资源都很贫乏,但经济较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8万美元,居世界前12位。以色列工业主要有电子、军火、钻石加工、化工、纺织、电机、运输设备等。因有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及众多的名胜古迹,旅游业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色列农业非常发达,农业人口占3%。在农业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的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自身需求,水果、蔬菜、花卉等还大量出口,每年创汇达4.7亿美元。尤其以先进的沙漠温室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享誉世界。

一、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的特点和经验

以色列是干旱少雨的国家,一半以上的面积年降雨量在200mm以下,可耕地面积小,沙漠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很大。但以色列非常重视农业发展,特别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创造出了令世界瞩目的农业发展成就。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和经验。

一是扬长避短,发展旱作农业,建设沙漠绿洲。以色列国土的2/3都是沙漠,人均水资源仅270m3,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我国人均的1/8。面对恶劣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以色列政府因地制宜,大规模发展作物根部滴灌和建设现代化的温室(或塑料大棚)环境控制“农田”,建成了一个个沙漠绿洲。沙漠温室主要用于种植蔬菜、花卉、瓜果和水产养殖,目前已占全国农业用地的35%左右。其温室或大棚设施非常现代化,棚内温度、湿度、灌水、肥料供应全部实现计算机自动调控,并可抵御时速150km的强风袭击。棚架为金属支架,顶部及四周全采用无滴膜,棚壁装有排风扇,地表有暖气、暖水管道及供水设施。棚顶装有天幕、帘幕、天窗及遮阳网,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开启,还研制出了世界领先的可进行光照、气候控制、抗病毒、防紫外线和能够自然腐蚀的特殊塑料薄膜。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结合,创造出惊人的成就,如温室西红柿产量高达20~26t/亩。

二是以科学用水为基本国策,大力推行节水灌溉。由于淡水资源非常匮乏,以色列把水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政府制定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开发盐水与再生水灌溉管理体系两大总体发展目标。首先,注重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保护水资源。建立水、土、空气等生态系统“红线制”,严格控制水质和采水量。全国实行有偿用水和用水许可证、配额制。其次,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其农业生产增长了12倍,而农业用水量只增长了3.3倍。可以说,以色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是当今世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最有成效的国家。其发明的滴灌技术,可以使水分在土壤中均匀扩散,减少蒸发和渗漏,提高水肥利用率。目前滴灌技术已发展到第6代,供无土栽 1

培使用的低流量滴灌喷头,每小时供水仅200mm。以色列每公顷农田用水量从19xx年的8700m3减少到现在的5250m3,水肥利用率达90%,并有效防止了土壤盐碱板结化。第三,微灌方法的采用,带来了施肥技术的巨变——水肥灌溉兴起。依靠滴灌系统进行施肥,直接接触植物的根部,可以避免浪费。目前,以色列使用灌溉施肥技术相结合的地区已达灌溉区的80%。此外,还开发了地下盐碱水、城市废水灌溉和海水淡化技术,全国水资源仅16亿m3,而用水量达20亿m3,其中50%来自废水、江湖、污水处理和地下盐碱水,污水利用率达90%。目前,已建成一个年处理能力达1亿m3的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

三是加强节水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以色列建立了一套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社区(基布兹、莫沙夫)及社会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研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灌溉技术,每年都会推出5-10种新产品,每个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注重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使其成功走人国际市场。目前,以色列生产的80%的灌溉设备都用于出口。

二、第16届以色列国际农业博览会

以色列16届农业博览会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农业博览会之一,每年5月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举办,展期6天,至今己成功举办了16届。今年的农业博览会展出了种子、花卉、农药、肥料、农机等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产品。考察团重点参观了展出的农机产品和农业装备设施。从展出的农机产品看,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新。展会上所展出的农机产品都是农机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刚刚研发问世的最新成果,如节水灌溉、再利用设备等。二是全。从大到430马力的拖拉机,小到修剪树枝的剪刀,品种多,范围广,琳琅满目。三是重点突出。以色列农业实际上是节水农业。各种灌溉、滴灌等灌溉产品应有尽有,展会给人突出的印象是科技领先,先进的传感技术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联合收割机和植保、种植等机械作业工况的自动监视与控制,如联合收割机主要工作部件故障显示报警系统、自动对行系统、播种机排种与排肥的工况监视和农机作业量的自动记录等;电子学与信息技术在农业装备中的应用,使管理调度中心与田间作业机械、农作物生长环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成为可能,来自田间的作业数据,通过中心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处理功能、专家知识库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出详细的农艺作业计划,并最终指挥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21世纪这一发展趋势,代表了世界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以色列的研究人员根据需要研发出了不少适合本国的农业机械,如能同时收获两垄马铃薯的收获机,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能出色地保证收获质量;为了提高蔬菜、水果出口的品质,自主开发了能根据直径、重量和颜色对水果和蔬菜进行分级和包装的移动式包装设备、机械分级设备和用于称量和包装的高科技精密设备。针对花卉生产,开发的一种网格套筒,专门用于球茎花卉的移栽繁育,即简化了分拣过程,又减少了损失;为满足“塑料农业”的需要,开发了可用于伸展、覆盖和收集塑料膜的一系列机械设备。还有自动饮水器、自动拾蛋器、气候控制系统以及称重天平等众多畜牧业养殖和生产设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针对果品的生产,还开发了用于柑橘等果树植保的气动喷洒器,它能更快、更有效地喷洒整个果树,而且使用农药更经济。开发了安置在柚树丛的专用喷洒器,它的喷洒臂能透过树叶,由里向外喷药。这种技术创新可以让喷洒的药物最大限度地覆盖树叶和果实。为葡萄园设计的喷洒器由两个喷洒臂组成,可以同时向两行葡萄架喷药。这种方法在种植棚架西红柿及在露天土地上使用被证明十分有效。为在果园和温室中喷药,以 2

色列开发了气压直筒式喷洒器,这种喷洒器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用最少量的化学品有效地喷洒树丛。每公顷只需要使用200-400公升喷洒剂,比以往节约30%。使用这种喷洒器不仅操作安全,节约成本,提高功效,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三、企业考察

1.以色列普拉斯托(plastro)灌溉公司

成立于19xx年的普拉斯托公司。是一家专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节水系统产品的公司。该公司和以色列另一家耐特菲姆(Neffilm)公司被世界公认为灌溉领域的先驱和技术领导者及滴灌产品配套最大的公司。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是密切注视市场,建立满足客户需要的生产和加工设施,不断研发生产灌溉技术的高端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并将其推广到世界各地。市场目标为发展中地区和高度发展的市场,公司的市场已涉及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目前公司的产品包括滴灌、喷灌、地埋滴灌、地埋喷灌、微喷、雾化喷头等,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如:首部控制系统、施肥系统、过滤系统、二氧化碳系统、气象系统、遮阳系统、种植用各种检测仪器、电缆、光缆产品等等。承揽农业、林业、园林绿化、奶牛场建设等项目,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项目的设计、可行性分析、项目报价、产品、项目的施工、施工方案、施工机械、技术培训、设备、管理软件、加工成套设备、工艺条件、产品配方等。此外,提供种植技术、种子/种苗、植保、肥料、仓储、保鲜、产品分选包装运输、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路灯、自来水和污水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终端产品、承揽交钥匙工程并可提供上述项目的日常管理服务。提供环保产业的技术、设备。

普拉斯托公司产品的60%供应出口,在以色列以外的国家建立了7家产品生产基地并在64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公司直属的分公司或办事处,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完善的国际化售后服务网络。20xx年在中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在新疆、山东、北京建立了三家产品生产基地,负责加工、生产和销售公司的灌溉系列产品。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建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除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装备,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外,将质量检验贯穿到每一道工序,力求制造质量的稳定;在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中,已从单纯审核验收产品实物质量发展到同时认证制造方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提供由第三方出具的认证证书,作为选购的前提条件;在装配调试过程中,对重要部件则在装机前进行磨合试验或性能试运转,整机装配后再进行规定时间的运行试验,经最终检验无问题后方可下

甘肃省农业节水技术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甘肃省农业节水经验及其新技术,经农牧厅领导同意,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彭阳县、隆德县、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负责同志及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总站马金虎站长的率领下一行8人,从5月21日至5月28日在甘肃庆阳、酒泉、张掖市及榆中县进行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考察,先后考察了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新后村设施农业示范点、后官寨乡贾北坳粮经间作套种示范点、宁县焦村乡任村和米桥乡宋家村农业综合示范点、正宁县五倾原乡西渠地地膜玉米示范点、五倾原乡上南村及马村小麦旱作丰产栽培示范点,酒泉市肃州区银达村蔬菜高效种植试验示范、西峰乡官北沟高效立体种植示范园、铧尖乡茄子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区,张掖市甘州区新生花卉蔬菜制种及小麦品种示范点、新联村玉米品种示范点、东联村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点、新建村加工蕃茄标准化丰产栽培示范点、红联村农业综合示范点及节水示范区,榆中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示范点。考察期间还与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 3

节水与土肥管理站及植保站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这次赴甘肃考察,由于总站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接待单位安排周到,不但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而且学到了甘肃旱作节水的新技术,借鉴甘肃的经验,将会促进宁夏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现就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区域的基本情况

我们所考察的庆阳市与我区的固原市彭阳县、吴忠市同心县相邻,同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85-2082米,高差1197米,全市辖7县1区,141个乡,总人口256.69万,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682.68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4.2%。有效灌溉面积58.19万亩,占耕地面积8.5%。庆阳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属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作区,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年平均气温7-10℃,日照时数2250-2600小时,≥10℃的有效积温2600-3200℃,无霜期140-185天,太阳辐射年总量123.5-145.6千卡/cm2。年降水量480-660mm,具有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强度大,年际变化大等特点,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常常出现春旱连伏旱的持续干旱。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其次为胡麻、油菜、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荞麦等。近年来庆阳市农业发展很快,实施“三大产业”的四个百万亩工程,使粮食总产达99.25万吨。县域经济特色明显,如正宁县的“南果北烟(烤烟)”已成规模,农村面貌一新,董志塬树木成荫,果树连片,塬边层层梯田,麦浪滚滚,早胜红牛养殖园处处再现,村村道路畅通,红砖红瓦康居隐落林中,一派大好风光,胜于我区彭阳。

张掖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位于东经97°20′—,东西长465km,北伟37°28′-39°57′,南北宽148km,南北依山,东西狭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接金昌,西连酒泉,南与青海接壤,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全市辖5县1区,总人口126万,其中农业人口100万。年平均气温7.6℃,年降水量89- 283mm,蒸发量1700mm,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市总面积4.2万km2,现有耕地390万亩,森林576.8万亩,草原3257万亩。农业同宁夏引黄灌溉一样同属“绿洲农业”,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依赖祁连山的融雪而灌溉,域内有黑河等大小河流26条,天然径流量达24.75亿米3,水资源量达26.5亿米3,灌溉面积378.6万亩,内农田灌溉面积317.7万亩。近年来由于给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居延海调水、用水供需矛盾突出。为此,张掖市致力于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灌溉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向黑河下游的分水目标。初步建成了草畜、果菜、制种、轻工原料四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发展处于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部,总土地面积19.12万km2,辖六县一区,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耕地223万亩,海拔1000-1500米,为中温带干旱气候,全年均温7.3-9.5℃。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10°的积温3100℃,无霜期127-138天,年降水量不足40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60%-70%,蒸发强烈,极度干旱,冬春季多大风,多形成沙尘暴。农业为沙漠绿洲农业,依赖祁连山的雪水灌溉,境内有17条河流,年径流量达23.9亿米3,近年来狠抓棉花、玉米制种、蔬菜瓜果三大产业,农业发展很快,农民人均收入高达4200元,财政收入突破25亿。

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属半干旱易旱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00-430mm,以 4

旱作农业为主,近年来围绕兰州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

二、甘肃旱作节水技术经验

经考察了解,甘肃的节水技术可归纳为“蓄、截、节”,即陇东、陇中、陇西地区以蓄水保墒、集雨微灌技术为主,陇南地区以截流蓄水灌溉技术为主,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区以节水工程、节水管理、农艺节水体系建设为主。

(一)雨养农业的节水技术

1、集雨高效农业技术

甘肃集雨高效农业技术的内涵主要是依托现代农业工程技术解决农田充分蓄存当地自然降雨(梯田、条田)和径流(自然或人工),并靠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把贮水用在作物需水关键期和严重干旱时段。在此基础上靠作物与品种选择、土壤培肥与施肥、覆盖技术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最终达到高效发展旱地农业的目的,其形式为“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一个100m2左右的雨水集流场,打两眼水窖,发展一亩左右的庭院经济。陇东旱塬雨季6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雨季持续100天,降水352.4mm,占全年降水的61.4%,大于25mm的暴雨日5-8天,降水量占雨季水量的37.5%,雨势猛,不易被作物和土壤吸收,多以地表径流损失,这是集水最有效的水分来源。以自然集水面或人工硬化集水面,集水率按40%或65%计,雨季200m2集水面可集水30-50m3,相当于45mm-76mm,这部分水资源在农作物需水关键期补偿灌溉,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据甘肃省土肥站的技术人员介绍,春小麦在拔节、孕穗期分次补水45mm,地膜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一次补水60mm,分别较不补水的增产70.2%和32.4%。

2、覆盖集水抑蒸保墒技术

甘肃在玉米上推广的覆盖集水抑蒸保墒技术主要有覆膜宽窄行栽培、全膜覆盖双垅面集雨沟播、双垅沟栽培、覆膜撮苗种植、覆膜沟播,在小麦上应用的有覆膜穴播、膜侧种植、周年覆盖栽培技术,还包括马铃薯、蔬菜高垅覆膜栽培技术等。通过地膜覆盖有效的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损耗,使土壤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提高了土壤温度,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了有机物矿化分解,使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加之又是垅作覆盖,使水分叠加,无效降水变为有效降水。从而使旱作农田的水肥气热状况明显改善,作物生长健壮,生育加快,产量大幅度增加。地膜覆盖玉米增加土壤水分48mm,增产达95-100%,水分利用率高达2.5kg/mm.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甘肃推广面积较大,仅庆阳市20xx年就达153.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4.2万亩,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的17.4%。

3、耕作保墒技术

甘肃在旱农区推行了“三墒”整地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压砂栽培技术及“早、深、压、耖”耕作技术。“早、深、压、耖”耕作技术的具体内容是:早——麦茬地及早耕翻,秋茬地随收随翻,越早越好,使休闲地喝上天上水,保着地中墒,并使土壤进一步熟化。深——伏翻秋翻深度力争达27cm以上。压——当土壤表层含水量在12%以下时,先镇压,后播种,以提墒保全苗。封冻前对越冬作物及休闲地镇压,压实表土,弥合裂缝减少空气对流 5

和水分蒸发。耖——开春后对休闲地顶凌耖耱,打破表层干夹,耱碎土块,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雨后,地表泛白,对休闲地及田间作物结合除草,再抄耱、松土,同样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作用。

4、立体种植及化学抗旱技术

在雨养农作区考察时看到粮与菜、粮与油(玉米套种胡麻)间作套种类型甚多,使充沛的光热,多样的作物、有限的降水、宝贵的灌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取得了效益互补,趋利避弊的效果。化学抗旱技术应用在甘肃旱地作物上也较普遍,主要推广旱地龙等抗旱保水剂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5、以肥调水技术

甘肃旱农区通过增施有机肥、秸杆覆盖还田、根茬还田、种植绿肥及增施化肥,实施有机无机相结合培肥了地力。并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庆阳市20xx年就推广平衡施肥750万亩,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抗旱能力。宁县农技中心还探索出了冬小麦氮肥后移施肥技术,值得我区借鉴。

6、积极推广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

经介绍,宁麦1号、6号、兰天10号、东风1号等冬小麦新品种比西峰22增产10-20%,抗旱性能好,湿面筋含量达30%,蛋白质含量达14%,亩产300kg,可引入彭阳等地试种。

(二)河西灌区的节水农业技术

1、节水种植技术

在注重市场与效益的原则下,选择设计了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减少高产、低效、耗水作物,增加耐旱、节水、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张掖市实施了“三禁”、“三压”、“三扩”政策,即禁止开荒、禁止移民和禁种高耗水作物;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在粮食作物中压缩水稻面积8.4万亩,带田面积23万亩,扩大玉米制种面积达54万亩,并建蔬菜基地26万亩,轻工原料基地54万亩,形成了种子加工、果蔬菜产品加工和轻工原料加工三大龙头企业群体。

2、耕作改制技术

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原有耕地基础,设计了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加厚而达到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水吸肥范围,增加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打下高产栽培的基础。耕作形式有免耕(翻)深松(每三年进行一次)、浅翻深松(深度20cm)和深耕(翻)(深度25cm以上,隔年进行)。实行深松与免耕相结合、深耕与秸杆还田相结合,达到了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双重目标。

6

3、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

通过地表耕作与地面覆盖的途径,降低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减少地面蒸发,保持土壤水分,节约灌溉用水,技术内容分为耕作保墒与覆盖保墒。

①耕作保墒的主要措施

在夏秋作物收获后进行适墒早耕或迎墒早耕,秋耕秋耙,旋耕或浅耕灭草,最大限度的接纳保存夏秋雨水。另外还有早春耙耱,雨后或灌溉后植物株(行)间中耕与搂划,起到保墒作用。

②覆盖保墒包括秸杆覆盖和地膜覆盖

秸杆覆盖:作物灌头水前,利用麦草(衣)覆盖于稀植作物如玉米、瓜菜等的耥上,亩覆盖量250-300kg,前期有保墒抗旱作用,秋后翻压还田有培肥地力的显著效果。

地膜覆盖:有增温、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促进早熟的作用。目前覆盖的方式一是一季作物全生育期覆盖。二是结合免耕进行一年覆膜使用两年。酒泉市已有窄膜覆盖向宽膜或全覆盖的方式发展,覆盖作物由稀植作物向密植作物拓展。张掖、酒泉市玉米、蔬菜、棉花基本上全面采用了高垄地膜覆盖技术

4、节水栽培技术

一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抗旱节水优质高效品种,一般选择具有矮杆、株型紧凑、叶面窄、根系发达等抗旱生物学特性的品种。二是实行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有效控制作物的群体结构,减少作物的无效蒸腾。春小麦一般亩有效穗数控制在45-50万株,玉米宜保苗4000-4500株。三是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地力和化肥的利用率,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作物的抗旱能力。

5、土地整理技术

根据田面的高差、地面坡度、土壤和作物种植情况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机耕作业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设计,以增加入渗,减少流失和地面蒸发,提高灌溉质量,缩短灌水时间,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水效率为目标。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田块规划与土地平整两部分。要求田块大小以0.5亩为宜,最大不超过1亩。长宽比以2:1为宜,地面坡降控制在1/2000。

6、节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是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的结合点,根据不同气候、土壤等条件,针对某一特定的灌溉方式,制定作物全生育期(包括提前补墒灌溉和水田泡田整地)的灌水日期、灌水次数、灌水周期(间隔)、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如在灌漠土、潮化土壤种小麦全生期灌水不超过4水,灌水总量控制在220 m3左右,其中苗期50m3,拔节期60m3,孕穗灌浆期60m3,乳熟期50m3。质地较粗的沙化土壤种植玉米全生育期灌水6次,总量控制在350m3为宜。张掖市还研究了亏缺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比常规灌溉节水33%。

7、抗旱保水剂应用技术

选用吸水性较强的高分子化学抗旱保水剂,通过土壤施入、拌种、包衣等方法,减少水分损失。

三、值得引进的几项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7

经考察,我们觉得以下6项技术可引入我区进行试验示范。

1、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技术

此项技术是甘肃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研究成功的一项集雨抑蒸技术。它的优点是通过大小双垄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雨水,特别是春季5mm左右的微小降雨,汇集进入播种沟,使其就地渗入,蓄于土壤之中,减少水土流失,蓄住了天上水,最大限度减少了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同时又保住了地下水,还较大幅度的提高了地温。与常规半膜垄作栽培比较,地膜投入增加1.5kg,但亩增产玉米120-150kg,增幅24-30%,降水利用率提高18-25%,同时可使玉米提前成熟10-15天,使玉米种植区域增高100米。

2、地膜玉米撮苗种植技术

此种种植方式是行距一米,撮距60-70cm,每撮种3-4株,亩留3300株~4000株,一般亩产可达577.4kg。

3、一膜两季玉米种植技术

该项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节本增效,一次覆膜种植两季玉米,是一项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推广的新技术。

4、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酒泉创立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一是用有机生态固体肥料取代传统的营养液。二是操作方便,管理简单。三是材料来源广泛,运输成本低。他们选择玉米、向日葵、麦秸、菇渣、木屑做基质,发酵后再加入一定的炉渣,可就地取材。四是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质量可靠。五是建棚不受耕地条件的影响,可节约耕地。六是增产显著,种植黄瓜比常规栽培增产74.9%,比营养液无土栽培增产61.2%,一座温棚可收入2万元。

5、洋葱育苗覆膜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采用育苗移栽加黑色除草膜,易全苗,杂草少,节水,上市早,产量高。克服了直播保苗难、用种量大、费水、产量低的弱点。

6、立体种植技术

张掖、酒泉两市,立体种植模式甚多。地膜洋芋套种玉米、大蒜套种玉米、孜然套种玉米等均表现产量高,效益好。

这次赴甘肃庆阳、榆中雨养农业区和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考察受益匪浅,我们计划一是向农技总站及各县农技人员传达学习考察情况,二是在全面学习甘肃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同时,把值得引进的几项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分别在XXXX年、XXXX年度布点试验示范,以丰富我区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内容。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

8

据中澳两国农业部的技术交流合作协议,由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旱作节水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7月28日至8月10日在澳大利亚进行了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专题考察。考察期间,在澳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农场等部门参观访问,与有关管理、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使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考察到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探索出了农机固定道作业、免耕等技术体系。

(一)旱地农业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Controlled Traffic)

在澳大利亚由于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了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各农场普遍采用动力在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同时,由于大型机械反复在耕地上作业,损失了部分机械动力,会造成土壤压实、不利于降水入渗等,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经过多年研究,昆士兰大学总结了一套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农田中根据机械作业幅宽,所种植作物的行距等,建立一套定宽度的机组作业固定道,每次在田间作业的机组动力驱动轮和机具承载轮都在固定道上行走。

该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按照传统的拖拉机作业模式,一台大型农业机械在农田中作业的时候,首先会造成作功能量损失(Energy Effects),表现在:一是由于拖拉机在疏松的土壤上作业,机车及作业机具的轮胎会压实耕地面积20%,这样使机车的牵引作功(Tractive Efficiency)损失15%~20%。二是由于轮胎对土壤的压实影响,导致作业机械在进行作业时,必须对这部分被压实的土壤进行再疏松,这就会造成25%~40%的耕作作功(Traffic Efficiency)损失,这两项合计会造成拖拉机在完成所需作业的同时,必须额外付出40%~60%的功率消耗。就是说,拖拉机的全部动力能量只有一半左右是生产所需的有用功。第二方面是影响土壤团粒结构(Aggregete Site):由于土壤被机械反复碾压,土壤的团粒结构会增大。据该机构研究,采用固定道作业模式,固定道以外的土壤水份在15%~35%时,小于12mm的团粒结构数量均大于45%,非常适宜做种床。而采用传统作业模式的土壤,团粒结构小于12mm的明显减少,只有土壤水份在20%~25%以上时才适宜播种。第三方面是影响降水入渗(Infiltration Effects):采用固定道作业由于减少了大面积对土壤的碾压,因此可以明显地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一般压实土壤的地表径流是未压实土壤径流的3倍以上。第四方面是对产量的影响(Crop Yield)。综合以上因素,采用固定道作业模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0%~20%。

固定道自从19xx年开始研究以来,到目前在澳大利亚推广应用的种植面积大约有50万公顷,固定道宽度普遍为3m。实践证明,采用固定道作业可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从而减少大型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功率损失(相当于减少油料消耗),增加田间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寿阳县进行了这方面的技术合作,并在山西省寿阳县建立了示范区, 9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土壤盐碱化的治理与水资源管理

总体上说,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大部分农业区常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历史上由于在重点农业种植区,采用各种灌溉措施,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尽合理,导致在一些灌溉农业区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严重盐碱化的趋势。为了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减少盐碱化对种植区生产的影响,目前在这些重点农业区采取了控制灌溉用水量,引灌水与地下水混合施灌及配套的排水措施。主要有:

1.严格管理控制灌溉用水。目前澳大利亚东南部水资源的管理采取了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我们访问了其中维多利亚州的GOULBURN---MURRAY WATER机构。该机构围绕政府对当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关政策要求,在当地主要用水大户农场主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协调监督下,通过向管辖区内的用户(主要是农场主)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该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在灌溉区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输水和蓄水系统,实现水的统一调配供应和管理。每年该机构根据水资源总量为各用户测算一个合理的灌溉用水量,为每一个用户(农场)设立一个用水计量仪,限量供水。由于水资源属于国家,灌溉农场打井取水也受到严格限制,需要经过水资源管理机构初审并进行钻探和样品检验之后,方可决定能否打井取水,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的开采。该机构在控制用水总量的前提下,鼓励不同水用户之间相互转让用水额度,根据各自的生产需求调剂用水余缺。

2.注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和技术发展。在澳大利亚部分实行漫灌方式的农场中,一般每一片灌溉地的低洼位置都建立一个蓄水坑,让灌溉水自然渗排,这样既减少了灌溉水的下渗量,又可以将灌溉渗排的水集中起来重复利用;在部分有条件的农场,大量采用大型移动式喷灌机械进行喷灌作业,主要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械,作业效率高、效果好,也节约了大量的灌溉用水;另外一种灌溉方式是将灌溉水和地下盐碱水适度混合灌溉,即节约了引流灌溉水,又可以通过抽出地下水来降低地下水位;第四种灌溉方式是将城市污水经过部分专用耕地进行生物过滤处理,用于大田农业灌溉,该项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天津市武清县进行合作试验。

3.激光平地,节约灌溉用水。采用漫灌方式时,如果土地平整度不够,灌溉水流动不畅,水会大量渗漏到地下,也影响灌溉效果。在澳大利亚农场,大量运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土地,这种平整田块中一般的漫灌作业,就可以使作物出苗长势整齐一致。我们在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农场看到有10多公顷到20多公顷没有任何田埂的水稻田块,单位面积产量比没有经过激光平整的小田块高出5%左右。我们感到澳大利亚农场的农业生产已经从激光平整土地技术的应用中间接地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从大田农作物的生产来说,这种经过激光技术平整过的土地,既利于自流灌溉和机械化作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也显著地降低了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收种作业的成本投入。

(三) 免耕、少耕及保护性作业的研究及应用

为了减少对耕地表土层的反复碾压而带来的物理性状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失墒,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大量采用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倒茬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旱作农业区的田间耕作基本上用翼形铲取代了铧式犁,进行不翻动土壤 10

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播种时同步进行施肥作业),这样既能切断上茬作物和杂草的根系消灭杂草,又疏松了土壤,利于下茬作物根系的发育,另外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秸杆还田覆盖的作用,已经受到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者的广泛重视。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主要是利于促进土壤含水能力的提高,尽量吸纳降水,防止径流和蒸发损失,从而使有限的天然降水能够用于作物生长。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改善作业一般在5~10年后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秸秆还田覆盖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种农作物的倒茬轮作,是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实现免、少耕技术有效应用的辅助性措施。澳大利亚许多农场通过在牧草、水稻或小麦、三叶草等作物之间进行倒茬轮作,既实现耕地养分的供求平衡,又可减少同种作物连作而带来病虫大量繁殖的机会。在经过3~5年时间的连年免、少耕轮作后,进行一次耕翻作业,可进一步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

二、 收获及体会

澳大利亚是一个国土资源丰富,有其独特地理环境条件的国家。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缺乏淡水资源,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全部为旱作农业区,灌溉农业区也面临和存在着土地盐碱化问题。但是通过考察粗略体会到,澳大利亚农业研究、农牧产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以为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一) 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注重适用性

澳大利亚农业科研、管理等部门都十分注重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实用农业科技,做到了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澳大利亚的科研技术人员结合本国农牧业环境条件,针对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研究开发对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意义的适用技术,包括基础理论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

1.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建立可持续灌溉农业。由于澳大利亚水资源的缺乏,加之历史上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部门等机构经过多年研究和试验,总结出了引流灌溉与排水结合、灌溉水循环利用等综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使用效率,控制和减少土壤盐碱化,同时总结了水资源在不同农作物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别。其中每千吨水在园艺场的产出值为500~2000澳元;在奶牛场的产出值是200~300澳元;在农作物种植上的产出值是50~100澳元;在牧草种植上的产出值是20~40澳元。因此在水资源管理部门,在政策上鼓励农场之间可以相互转卖用水定额,尽可能促进水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澳大利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了水文数据设计计算机模型,用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土地盐碱化的监测等。

2.研究开发适应干旱条件的农业生产技术。澳大利亚旱作农业生产中普遍推广采用免、少耕作业、秸秆还田覆盖、多种作物倒茬轮作等,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耕种制度,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天然降雨,又能保持和改善旱作耕地土壤的物理性状。近几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进行的旱作农业固定道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降低了能 11

耗,减少径流,培肥了地力,也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

3.精密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目前澳大利亚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条件,新南维尔士州初级工业产品研究中心(DPI)运用摄像系统、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和设备,研制开发了用于精密农业生产的无人操作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现主要用于拖拉机田间喷洒农药的植保作业、开沟作业以及棉花的机械化收获作业。计算机控制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的田间作业,提高了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为大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他们也正积极开展GPS(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实验研究。

(二) 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在澳大利亚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应用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更注重在保持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

如在固定道作业模式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试验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在保持原有单产水平前提下,减少传统机械化作业中的动力能耗,避免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破坏,保持土壤的蓄水纳墒能力。总体看,该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效益。就免、少耕和秸秆还田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来说,专家认为,该项技术不会直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对土壤生态的保护则是直接的目的。因此,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应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生产过程中综合效益的提高。

在新南维尔士州,当地的初级产品研究中心(DPI)与农场合作,围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年度的降水量进行预测之后,再协助农场确定该年度的种植品种及数量,以求实现在雨水较好的年份农业产出量大,在较旱的年份生产损失降到最小,其目的也是为了生产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 政府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扶持

澳大利亚是个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政府对于农业的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十分重视。其国家农渔林业部(Agriculture、Fisheries and Forestry---Austrilia)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制定农业政策,提供项目资金。政府提供的项目资金包括投资和贷款。近几年,为了鼓励人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政府制定了自然资源继承信托项目,这是一个贷款项目,总金额15亿澳元(相当于人民币75亿元),执行期为6年。用于信贷的子项目包括,蔬菜、园艺、土壤改良、灌溉等方面。考察团走访的维多利亚州可持续灌溉农业研究所,新南威尔士州初级工业产品研究中心,根据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所需经费和人员开支全部由政府承担。为了推广新的先进农业技术成果,除科研机构外,每个州还有大量的技术推广人员,其中新南威尔士州现有技术推广人员300余名,推广所需费用和人员开支也全部由政府资助。

在农用柴油方面,澳大利亚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对农用柴油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据了解,农场主用于农业生产的柴油,政府给予每升补贴0.32澳元,约占市场价格的30%,这种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极大的推动了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

12

(四) 完善的机械化是保持农场稳定生产经营的主要手段

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土地面积均有几百公顷。考察团接触到的有从事奶牛养殖、畜产品采集加工、马铃薯、柑橘、葡萄、粮食及蔬菜等作物种植的生产农场。给我们总的印象是,农场规模很大,机械化程度高,社会化服务完善。

---一个拥有250公顷草场、300头奶牛的奶牛场,工作人员仅3人。奶牛场配置有一次能同时容纳60头奶牛的环形脉冲管道挤奶设施,在挤奶的同时喂给奶牛精饲料。每头奶牛腿部都置有电子识别号牌,当每一头奶牛进入挤奶设施后即被电子识别系统记录下产奶量,计算机根据产奶量指令送料装置供给相应的含有不同营养成份的精饲料添加,以补充奶牛的营养所需。这样300多头奶牛的挤奶和精饲料补充饲喂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产出的牛奶全部密闭罐装储存,快捷卫生。

---一个生产马铃薯的农场种植规模800公顷,一年种两茬,生育期100天,每公顷产量75至90吨。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以及清洗、分选、包装等商品化加工处理,为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据农场主介绍,整个农场日常生产作业只有5个人,只在收获季节的20天左右才临时雇用10个临时工进行产后的加工处理作业。整个农场的大型拖拉机、喷灌机、薯种处理机、移栽机、薯类挖掘机、清洗分级包装机等设备共20多台套,投资约220万澳元(相当于人民币1100万元)。全农场马铃薯的种植、加工完全机械化作业,生产手段先进,生产效率高。

---在耕地面积667公顷具有灌溉条件的农场中,三年种植粮食作物,三年种草放牧,农牧轮作。农场的耕地全部经过激光平地机整修,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籽和水稻。该农场的机械设备投资不大,仅有幅宽8米的条播机1台,190马力拖拉机2台,农用运输车2辆,10吨浸种(稻种催芽)罐2台。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主要靠农机服务公司提供作业服务。如种植水稻,由农用飞机公司提供稻种飞播作业服务,农机公司提供水稻收获作业服务,并由专门的谷物烘干服务公司进行稻谷的烘干和贮存,直至稻谷上市被收购。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为农场主提供了技术支持,减轻了生产压力和管理的负担。

澳大利亚的农场能够得到稳定发展,与拥有的大型机械化装备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分不开的。

三、 建议

(一)我国在旱作农业区应加大力度推广普及免少耕及秸秆还田覆盖耕作技术,具备条件的地区应积极采用固定道作业方法

目前,我国旱作农业区基本上沿袭铧式犁翻耕土壤的耕种方式。铧式犁翻耕土壤后需要耙地,才能达到播种作业要求。虽翻耙整地效果好并利于消灭病虫草害,但这种耕种方式使土壤失墒严重,并易产生径流导致养分损失。结合我国以小型农机具作业为主的特点,大部分旱作农业区应采用翼形铲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免少耕、秸秆覆盖等生产技术,将有助于我国旱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 13

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的旱作农业区,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实行固定道作业,降低能耗,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径流,提高农作物产量。据澳大利亚研究,农业机械动力一般在50~70马力比较适宜,在我国可以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推广应用幅宽在2m左右的固定道作业方法,适当增加大型农机具的数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逐步探索精准农业技术的生产应用

近年来,以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DDS(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农业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稳步发展。目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农业研究机构已在部分地区试验开发为田间作业机组配套的水肥施用动态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在田间水肥施用、果实采摘收获等作业时,可适时监测土壤墒情养分及产量等状况,为进一步的精准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资料,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是发展精准农业的首要目标。在我国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应积极开展田间机械化精准作业技术的试验探索工作,我们认为应借鉴目前澳大利亚的做法,积极进行精准农业的技术基础准备,针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营农场等较大规模的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搞好田间作业机器系统的控制执行技术的试验开发工作,以追踪国际精准农业的技术发展,多方位地带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

(三)灌溉技术的研究,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治理

合理利用灌溉水,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对于农业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据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州初级产品研究中心测定,如果灌溉水在田间地表流动不畅不仅渗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效率低,而且也使田间部分低洼耕地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碱化。目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田灌溉仍将以漫灌为主,由于土地平整度不够,地表水流不畅导致灌溉不匀和积水渗漏,影响灌溉效果并使产量不稳。土地平整度不够是漫灌水利用率低、用水量大的主要原因。考察澳大利亚的农田灌溉(漫灌),有四点可供我们借鉴。一是运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土地,使地表在灌溉时不积水;二是及时灌溉,掌握好灌溉的用水量;三是灌溉水的回收再利用;四是灌溉输水系统防渗和减少输水距离等。

(四)巩固和发展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农场主,从事粮食生产,依赖服务组织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的经营方式,在我们目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代农业是社会化的生产,生产过程的诸多环节离不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只有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农业生产在宏观上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求显得日益突出。国家应进一步采取倾斜政策,结合运营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服务经营机制和运营方式,更好地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好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和办不好的季节性生产问题。

(五)对农用柴油进行价格补贴

14

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对农用柴油实行约30%的价格补贴。目前我国农用柴油也多次涨价,给农民增加了很大负担。在我国加入WTO后,对农用柴油实行补贴,既符合

世贸规则,又可以减轻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对先进农机具、农机化技术的应用。

(六)有待进一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1、澳大利亚牛奶的高蛋白含量的基因工程技术。澳大利亚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得本国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而我国牛奶蛋白含量平均为4%,达到5%即为高蛋白牛奶,因此该方面的技术合作前景广阔。

2澳大利亚在果树栽培中采用了一种V形树冠种植、实行灌溉部分根系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果树产出量。值得我们借鉴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3、果园生产机械技术和机具。在澳大利亚柑橘的葡萄种植园,已经实现了果实收获的机械化,效率很高,该项技术可以逐步在我国的大面积果树和葡萄种植园区进行试点试验。

4、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澳大利亚从牧草种植、收获到畜产品采集(牛奶、羊毛)等环节已实现全过程机械化。在我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应借鉴澳大利亚的草原、草场畜牧业发展的经验,特别是牧草生产、草原和改良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在我国重点牧区进行引进试验。

关于赴湖北、山东两省学习节水灌溉工作的考察报告

一、考察概况

按照省政府批转的《福建省千万亩节水灌溉实施计划》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省节水灌溉工作,学习先进经验,20xx年4月11日至19日,我厅组织节水灌溉工作考察组,赴湖北、山东两省考察节水灌溉工作。参加这次考察的有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处、省财政厅农业处、泉州市水利局、泰宁县水利局、泉州山美灌区管理处、福清东张水库灌区管理局、莆田秋芦灌区管理处、南靖县山城镇政府及我厅农水处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共10人。为了圆满完成这次考察任务,考察组认真制定考察方案,并多次召集考察组成员进行讨论。

考察期间,考察组分别与湖北水利厅农水处、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湖北泽口灌区、山东位山灌区和《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编辑部等进行了5场座谈会,参观了湖北泽口灌区和山东位山灌区节水改造现场。所到之处,考察组成员都认真听汇报、看现场、提问题。这次考察得到了湖北、山东两省水利厅及湖北泽口灌区、山东位山灌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提供了很好的参观现场和典型经验,使考察组一行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收获匪浅。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对这次考察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收获很大,水利厅组织省外考察很有必要,不仅增加了对水利的感性认识,而且增进了感情,有利于今后的合作。大家一致认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湖北、山东两省节水灌溉发展概况

(一) 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1、湖北省

近年来,湖北省把节水灌溉和抗旱水源建设摆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也取得很大的发展。截至20xx年底,湖北省现有大型灌区32座,其中已有16座列入国家投资计划,已完成干支渠防渗衬砌277公里,改造或新建建筑物2262座。全省已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44万亩,其中:渠灌区的渠道防渗8039公里,控制面积682.5万亩,管道输水控制面 15

积29.2万亩,喷灌面积25.47万亩,轻小型机组喷灌控制面积3.1万亩,微灌面积3.73万亩。全省累计投入节水灌溉资金40220万元,其中无偿投资12492万元(中央7905万元,省级694万元,地(市)级1500万元,县(区)级1903万元,乡镇490万元);自筹资金27728万元(农村集体自筹1269万元,集资入股412万元,投劳折资7525万元,贷款17297万元,其它1225万元)。

2、山东省

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58万亩,人均耕地1.1亩。多年来,山东省一直坚持开源与节水并重的方针,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放在首位,将节水灌溉作为战略性措施来抓。山东省现有大中型灌区762处,其中大型灌区48处,占全国的十分之一。1997~20xx年间,全省已有23处大型灌区得到国家投资进行节水改造,共衬砌渠道1190公里,配套建筑物2282座。目前全省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00万亩,其中,渠道防渗1572万亩,管灌2463万亩,喷灌355万亩,微灌110万亩。已有11个市(地)节水面积超过260万亩,50多个县(市、区)节水面积超过30万亩。近年来,省财政安排2亿元用于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补助。烟台、淄博、威海等11个市(地),招远、临淄、五莲等50个县(市、区)都制定了鼓励发展节水灌溉的优惠政策。

(二) 主要做法与经验

1、 领导重视,思路清晰,宣传力度大。两省都根据党中央关于“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的指示精神,以发展现代新型农村水利为工作目标,以实现节水信息化、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深化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加大节水灌溉工作力度,把节水灌溉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以新思路推进节水产业化。如20xx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分别在荆州市和潜江市召开全省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建设经验,使各级领导干部、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各地市还采用到村组给农民免费授课,发放节水灌溉技术资料和小册子等办法,提高他们的认识,与农户订合同、包产量,取得农民的信任,使农民尝到节水灌溉的甜头,自觉地投身到节水工程建设和采用节水技术上来。山东位山灌区每期工程开工前,聊城市政府都召开由水利部门和工程所在县(区)、乡(镇)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广泛动员,全面安排。湖北泽口灌区建设期间由潜江市委、市政府组建泽口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指挥部,由市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市政府还经常组织现场会和督办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 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山东省分别在不同地市树立了整体推动型、政策驱动型、外资引进型、科技牵动型、机制创新型、宣传培训型、计量供水型、基地带动型等8种典型,有效地带动了当地节水工程的发展。如烟台市结合节水示范市建设提出实施节水“6433”系统工程,即确定粮田管灌喷灌化、果园微灌管灌化、大棚微喷滴灌化、渠道浆砌防渗化、农田灌溉科学化、工程管理企业化的“六化目标”;突出粮田、果园、大棚、渠道“四个重点”;强调规划、规模、规范“三规要求”;做到领导力度、投入力度、管理力度“三个加强”。莱阳市引进外资,先后将濯村1500亩梨园和6200亩泊地租赁给外商,兴建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实现了增产增效。临淄区结合小型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将承包、租赁、合作社等管理形式引入灌区工程管理改革。湖北省随州市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曾都区安居镇、南郊区调整1万亩种植蔬菜,尚市镇、双河镇、高城镇、厉山镇等各调整5000亩种水果,吴山镇调整5000亩种药材。

3、 建立激励机制,实现节水灌溉资金投入多元化。为了使广大农民在节水灌溉中获得利益,使投资者得到回报。湖北省政府每年专门设立1000万元“以奖代补”的资金,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各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并将部分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承包、租赁、拍卖等改革,所得改制资金全部用于节水灌溉工程的滚动发展。同时采取受益农 16

户按灌溉面积预支一点,待渠道建成后抵水费。武汉市蔡甸区设立50万元的“以奖代补”激励资金,把节水灌溉和灌渠节水改造作为第一项优先奖励的农田水利项目,奖励资金达区级补助总额的60%。山东省从20xx年开始省财政从水利基金中列3000万元专项用于重点节水工程的补助,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共15个县市区中标。对节水灌溉项目实行招、投标和效益评价是山东省对节水灌溉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广泛调动和挖潜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对推动全省节水灌溉工作上台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 争取项目力度大。湖北省6年来已累计下达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计划556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7100万元,地方配套计划投资28580万元。至20xx年底,除当年计划尚在实施中,累计完成投资468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27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4180万元。20xx年争取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资金1635万元。山东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累计争取国家投资27350万元,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资金72709万元。

5、 科学规划,严格实施。山东省近年来,先后组织编写了《山东省节水灌溉“九五”发展计划及20xx年规划》、《山东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山东省2001~20xx年集雨节灌工程规划》、《山东省“三灌”规划》、《21世纪初期山东节水战略研究》等,为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两省对国家安排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都按有关规定,认真把好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关,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设计标准低,布局不合理”所造成的“先天不足”。硬性规定要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才能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审查评估,对《实施方案》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查。

6、 灌区节水改造与生态环境、城市美化有机结合。灌区节水改造不仅体现了灌溉效益,也体现了生态环境效益。如湖北的泽口灌区通过除险加固改造后,闸变新了,水变清了、树变绿了,环境变美了。特别是经过城区地段,经过疏挖和砼护砌后,面貌焕然一新、风景如画,集水利、环保、休闲于一体,形成了江汉平原独具特色、美不胜收的景观长廊。山东的位山灌区节水改造后,绿化了渠堤,美化了城市环境。由于衬砌后渠道基本不用清淤,两岸堤顶得以固化,经铺筑道路、植树绿化后,改善了交通条件和沿渠环境,不仅方便了管理和交通,而且形成了新的绿色走廊。同时优化了供水结构,提高了向东昌湖、聊城电厂和城镇生活供水的比例,为聊城成为“中国江北水城”提供了水源支持。特别是二干渠聊城市城区衬砌段与徒骇河相邻,美丽的输水渠道横穿城区东部,成为聊城又一靓丽的风景线。

7、 机制创新,建管并重。他们认识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是农村水利现代化的窗口,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样板。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推行了以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制、施工监理制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改革,采取施工单位自检、指挥部初检、省市质检部门终检的“三检”质量控制制度。湖北省在资金管理中还执行“报帐制”。在建设管理方面主要采用“反租倒包”的形式,即由项目法人从当地农民手中将土地租赁过来,工程建好后再承包给农户耕种。工程产权属公有,由项目管理单位管理,承包农户有使用经营权,工程单位与承包农户之间是甲乙双方的平等关系,实行合同管理。在山东还有两种管理类型,一种是统分结合的区域规模经营,即在不改变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管理服务;二是节水灌溉工程建后管理,通过改制后自建自管,使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得到保证。

8、 灌区改革与改造并举,促进灌区良性运行。一是推进了以用水户参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把灌区末端渠道交给农民管理、使用,使渠道管理与群众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为实现全社会关心水利的格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湖北省已在漳河、东风等11处大型灌区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114个。山东省先后于19xx年、20xx年、20xx年召开了三次灌区体制改革研讨会,确定了位山等18处大型灌区为省灌区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协会参与管理,较有效地解决了供水秩序混乱,水费收取不到位、维修经费不足等老大难问题。据了解,山东省在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地方,农民每亩实际交纳水费支出减少10~15 17

元。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开展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三是水费计收改革,积极探索按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灌区直接与用水户签订供水合同,减少了水费计收的中间环节,使搭车收费及截留、挪用水费现象得到有效遏止,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水管单位的水费实收率。四是积极开展灌区信息化建设。湖北省有漳河、危水、东风渠等三处灌区列为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山东省确定了田山等16处灌区为全省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

三、启发与建议

我省现有耕地面积1741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408万亩。现有千亩以上灌区1512处,其中大型5处,中型182处。设计灌溉面积627.1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21.8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5.2%;灌区总人口1410.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58.39万人;灌区粮食总产量469万吨,农业产值269亿元。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干支渠)长度12198公里,其中已防渗2326公里。小型灌区1325处,设计灌溉面积332.1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8.68万亩。

至20xx年底,我省已累计完成节水灌溉面积719.1万亩,其中渠道防渗面积612.92万亩,低压管灌面积77.89万亩,喷灌面积26.63万亩,微灌面积1.66万亩。20xx年以来我省已开工建设大中型灌区有山美、连江潘溪等46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9万亩,完成渠道防渗930公里,投入省级以上资金984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5400万元)。

经过考察组的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认真学习湖北、山东两省的好经验,我省在节水灌溉方面,相比还有差距,一定要加大力度,加快节水灌溉发展。现提出以下五方面建议:

(一) 加强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我省的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按照省政府批转的《福建省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实施计划》的文件精神,由省水利厅负责牵头,省计委、财政厅、农业厅及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五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为使各部门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分工实施、统一验收,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前期规划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而20xx年省政府批转的《福建省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实施计划》只是对我省组织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的宏观指导思想,与工程规划有一定的区别。通过这三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很有必要对我省的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进行细化修改,并进一步补充完善,最好能细化到具体项目。

(二) 加大投入,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我省现有千亩以上灌区1512处,其中大型5处,中型182处,小型灌区1325处。20xx年以来我省已开工建设的大中型灌区仅有山美、连江潘溪等46处,占大中型灌区总数的24.6%。虽然,我省的节水灌溉工程是由省水利厅、计委、财政厅、农业厅及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五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但实施灌区节水改造的只有水利部门一家,且每年能用于灌区节水改造的资金仅为1500万元左右,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按此进度,在20xx年前将无法完成灌区骨干工程的节水改造任务,即使是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的节水改造一轮也难以完成。我省目前灌区节水改造的薄弱环节是骨干工程,重点也是骨干工程,渗漏严重的也是骨干工程,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力度,加大投入,加快节水灌溉全面发展。

(三) 抓好试点,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灌区信息化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灌区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灌区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大大提高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准确性以及传输的时效性,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和预测,为灌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灌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灌区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同时也是今后我省灌区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虽然今年我省计划在泉州山美灌区开展信息化建设,与湖北、山东等先进省相比,仍然是滞后的,还是一个盲点。按照水利 18

部的总体部署,灌区信息化总体上分三步实现,到20xx年为第一阶段,2005-20xx年为第二阶段,2010-20xx年为第三阶段。因此,我们要着手从试点开始,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才能与水利部的要求接轨。

(四) 创新机制,加大节水灌溉政策研究。我省发展节水灌溉虽然培育了一些节水管理模式,但与湖北、山东等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机制创新是发展节水灌溉产业化的源动力,是建立起政府引导、效益驱动、用水户参与的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议组织省直有关部门进行调研,研究适应新形势的节水灌溉新政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推进我省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19

更多相关推荐:
技术考察报告

技术考察报告一分厂胡振国20xx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水泥公司技术考察组在安书记的带领下对大庆及周边的五家大型水泥厂九条粉磨生产线进行了考察学习技术考察组成员在这次考察中多看多思多问从各个方面对厂家的先进技...

长沙技术考察报告

武汉市三金潭污水处理厂赴长沙技术考察报告20xx年x月x日,武汉市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筹备组人员前往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金霞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三金潭污水厂的工艺特点,考察学习长沙市污水…

关于广州、深圳等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报告

广州深圳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工作考察报告教务处科研处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开拓思路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7月24日至29日丛建国副院长带领教务处科研处负责同志去广州深圳珠海番禺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考查内...

出国考察报告

出国考察报告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我受安徽亚普竹业有限公司委派,赴哥伦比亚、墨西哥参加洽谈竹业技术培训、水泥项目及佩雷拉中国城项目,现将出国工作汇报如下:一、竹业技术培训:受哥伦比亚AMBOO…

厂技术改造考察报告

技术改造考察报告在分公司领导安排下根据洗煤厂入洗11原煤需对主洗工艺进行改造的要求由关泽龙总工带队于20xx年12月3日对省内外的重介洗煤厂及科研机构进行了考察调研主要任务是1了解重介选煤的发展动态及主要设备的...

国内特钢生产技术考察报告

国内特钢生产技术考察报告1前言为了比较准确地制定长钢的技改规划方案使之较好适应特钢市场的发展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攀钢和长钢两家联合成立了一个特钢生产技术考察组考察组由攀钢质量计量管理处的处长王...

出国考察报告(以色列)

赴以色列、意大利科技考察报告为加强生物医药项目对接,考察组一行4人赴以色列参加了以色列第十届生物医药展,并赴意大利米兰大学等就生物医药项目进行了交流对接,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以色列特特拉维夫生物医药展上,汇聚了来…

比亚迪储能技术调研报告

比亚迪BYD储能技术调研报告第一章比亚迪BYD公司概况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xx年2月是一家具有民营企业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现拥有IT汽车以及新能源三大产业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深圳市重点高新技术...

no2-美国工业锅炉技术考察报告

美国工业锅炉技术考察报告TCAPPCATETC项目中国工业锅炉代表团20xx年11月0简介根据技术合作协议示范项目TCAPP和清洁空气和清洁能源合作项目的要求中国TCAPPCATETC项目的九人代表团受美国环保...

赴日本钢桥面铺装技术考察报告

赴日本钢桥面铺装技术考察报告为了解日本钢箱梁桥面铺装的最新技术以及国外发展动态为我省辽河大桥的铺装设计研究做准备20xx年12月17日至12月23日辽宁省交通厅一行7人对日本钢桥面铺装技术进行了调研考察并先后与...

日本隧道施工技术考察报告

日本隧道施工技术考察报告365JT摘要本文系作者于19xx年6月赴日本考察隧道施工技术的综合报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正在施工的几项大型工程下篇介绍常用施工技术与新技术包括多面型盾构机盾构机产品系列化盾构技术发展...

以色列高效节水技术考察报告-2

以色列高效节水技术考察报告作者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赴以色列考察团20xx年5月6日至18日由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中国赴以色列农机化高效节水技术考察团一行13人考察访问了以色列期间先后参加了以色列第1...

技术考察报告(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