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时间:2024.5.9

通信技术专业

论证报告

信息工程系

2010-04-28

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一、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

1.开设通信技术专业是三门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信行业是我国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通信行业迅速发展,通信企业对通信技术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随着3G、NGN、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及电信行业对国际开放。经分析预测,“十一五”期间全国通信技术人员至少出现130-150万的人才缺口,我省三年内,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缺口约10000余人/年,三门峡地区及周边区域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缺口约1000余人/年。此外,目前我省通信企业从业人员10万,约60%没有取得从业资格,需进行通信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另外还有新技术培训、管理知识的培训、关键岗位资格培训等等,可见,我院通信技术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非常符合三门峡地区社会工业发展的规划,是对中原崛起第一梯队人才战略的最好响应。

2.开设通信技术专业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群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院自20xx年开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来,目前已经形成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为辅的专业群,相关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约20%的学生在黄河金三角的通信技术相关岗位就业。就业信息显示,紧紧围绕主干专业,加快专业转型升级,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满足专业群发展的需要,避免孤立发展,有必要吸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成功经验,创办通信技术专业。

3.开设通信技术专业得到行业专家的普遍认可

为筹建本专业,我们与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并邀请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总经理杨建军、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副总经理郭越朝等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座谈,专家一致认为我院开设通信技术专业符合三门峡地区通信业发展的需要,是顺应三门峡地区发展潮流的。

因此,无论是社会人才需求,还是专业群发展的需要,通信技术专业都有开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人才需求预测情况

通信技术,是构成现代信息社会三大技术之一,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神经中枢,通信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强弱,代表了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通信产业的发展是当今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通信技术人才是我国需求量最大的八大类人才之一。

在移动通信系统方面,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公司的网络覆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中国联通公司号称其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98%,那么基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基站的稳定的工作是我们移动通信系统稳定工作的基础、是移动通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优质移动业务的前提。随着基站在维护和管理方面走向专业化、正规化,大批经过职业培训的基站维护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在20xx年,基站建设与维护方面的人才中,维护人员占了60%的比例。基站建设人才需求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各个工程公司对3G基站方面的人才大大增加。为了抢占3G基站建设的制高点,未来的人才储备至关重要。

20xx年,3G手机的销售量达1亿部,而20xx年将翻一番达到2亿部。在3G终端的制造、销售和维修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在3G终端的销售方面,需要大量既具有专业通信知识又具有营销实践能力的人才来开拓市场。伴随3G步伐的加快,市场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的通信人才将成为市场的宠儿。保守估计3G有50万人才的缺口,有的专家认为3G能带来100万的就业市场。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了我院设置通信技术专业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也是完全可行的,随着学校建设的不断发展,办学条件的逐步完善,教师素质及技能的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专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具有实力、有特色、有前景的专业。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为依据而制定的。

本专业培养大学专科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既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有从事通信技术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工作在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现代电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与通信技术相关的产品生产(工艺、调试、检测、维修)、

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基本规格

1. 知识结构 :

(1)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 , 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 掌握必备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及接口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电路、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及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

(4) 掌握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电路设计、制作、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2. 能力结构 :

(1)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借助工具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2)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具备解读电子电路系统原理图,查阅技术资料,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4) 具有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3. 技能结构 :

(1) 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分析、仿真的能力。

(2) 掌握一般电子线路和通信电路的检测、调试、维护和管理的专业知识。

(3) 初步了解通信系统、网络设计分析及安装调试,具备工程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识别能力。

(4) 掌握电信市场调研和进行业务开发的方法。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设计、实验调试等基本技能。

4. 素质结构 :

(1)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3) 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能力。

(4) 具有适应专业岗位,适应工作、生活环境,勇于面对社会竞争,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课四部分组成。课程修读形式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基本形式,选修又分为限选和任选两种形式。专业限选课是指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所限定选修的课程,学生选择该方向后,必须修完该方向的所有课程,原则上学生只能修读一个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是指学生修读专业课程后再拓展专业知识面时可任意选修的课程,学生选修专业任选课的学分不得低于3学分,专业任选课的开设由专业根据学生需求而定。教学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劳动实践、暑期专业自主实训、顶岗实训等教学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

1. 电工与电路应用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路的基本理论,达到正确使用常用小规模、中规模集成电路,了解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合理选用有关器件的基本方法,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有关的技术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有电路与电路应用基础,正弦交流电路及其应用,三相交流电路及其应用,简单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及其应用,数字电子电路及其应用,同时也涉及诸如放大、整流、滤波、调制、解调、抽样、 D/A 、 A/D 转换等典型技术。

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林平勇著。

2.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使学生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掌握常见外设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计算机硬件及外设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该能够制定计算机配置与选购方案、熟练组装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对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维护,以适应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的要求。

本课程选用自编讲义《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主编:鲁晓辉 目前已经完成初稿编写 预计20xx年8月印刷

3. 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具有程序开发、设计、编辑、编译和调试的能力,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培养学生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

教学内容: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基本输入、输出和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预处理命令,宏定义,复杂数据类型,文件等。

本课程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

4. 通信原理

本课程介绍数字终端编码技术-语音信号数字化、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PCM30/32 系统、准同步数字体系( PDH )、同步数字体系( SDH )、数字信号的传输。其中数字传输系统包括 :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本理论、基带传输的线路码型、基带数字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再生中继传输性能分析、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 HDSL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本课程选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信原理》,丁龙刚编著。

5. 现代通信技术

本课程介绍同步数字体系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领域的基本技术。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所学通信基本理论串接起来,形成 “ 全程全网 ” 的通信系统概念。 本课程选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通信技术》,孙青华著。

6.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1.交换的基本原理,交换技术的分类及交换技术的演进过程; 2.各种交换单元及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3.电路交换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及程序控制原理; 4.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5.ATM 交换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6.IP 交换技术;7.光交换技术。

本课程选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劳文薇著。

7. 移动通信技术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移动无线信道信号传输特征,以及适合此信道的调制技术。介绍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组织方式以及第一代(模拟)和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介绍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将来从事移动通信网的系统设计、网络优化和相关技术的开发打下基础。

本课程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金明著。

五、专业筹建情况

1.专业定位准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通信行业需要大量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尤其需要具有一定通信工程能力、通信系统维护能力、设备检修能力的实用技术型人才。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及对毕业生的就业调查,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可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如下:

(1)通信施工工程的安装、调试、维护岗位

(2)通信相关产品(如3G)的检修、测试、营销岗位

(3)通信终端产品售后服务的技术主管岗位

(4)通信业公司的网络运营岗位

(5)各类通信制造公司的技术岗位

因此,通信技术人才就业面广, 在通信相关单位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工程施工、系统维护、设备检测及维修、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网络运营、设备生产及调测等都是通信技术人才的发展方向。

2.专业群发展完善

我院信息工程系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已经发展成熟,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xx年开设以来,在学院率先实施了“2+1”和“岗位主导·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院

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多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通过与省内外企业合作,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特色之路。计算机类专业就业率高,专升本上线率达到100%,专业群的健康发展为通信专业的开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学校现有条件充分

(1)实训条件

我院拥有校内电工电子实验室、EDA实验室、网络工程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数字电子实训室、手机维修中心等等,目前基本能够满足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的需要。例如通信专业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能够在电工电子实验室完成;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技能培养能够在网络工程实训室完成等等。学校建有三十多个多媒体教室,充分满足专业教育教学的需求。

我院与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确立了校企双赢的办学模式。专业依托移动、联通公司进行教学、实习、实训,核心课程由企业的技术专家在企业内部为学生讲授,让课堂走进企业(如通信工程设计与案例、移动基站设备与维护等课程的讲授、实训都在移动、联通公司的基站和机房内完成);学院可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资格培训、配合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

(2)师资情况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名,其中硕士4人,在读硕士7人,教师学科类型齐全,学历层次较高;副教授1人,讲师4人,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梯队分布合理。另外20xx年引进全日制研究生两名,分别是通信专业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能够胜任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聘教师5人,均是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的技术专家,他们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

(3)图书资源

我院拥有与专业相关的图书15000余册,图书资料中的电子电路技术类、通信理论类、通信工程类、设备测试维修类等相关图书资料比较齐全,学院开通了中国知网,并与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三门峡市图书馆签订了图书资源共享协议,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师生查阅需求。

4.就业前景良好

截止到20xx年8月底,计算机类专业已毕业学生达到1000余人,在豫西地区从事通信相关行业的有近200人,比例达到了20%。与本地通信行业专家座谈,了解到三门峡市及周边地区通信类相关岗位缺口较大,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同时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计算机类专业与北大方正、华硕电脑、罗技科技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渠道。

综上所述,我院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拥有丰富的校内外软硬件资源和层次较高、分布合理的师资队伍,能够较好地完成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

二○一二年七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创办于19xx年9月,现拥有钳工和车工两个职业技能考评站点;现有六个专业工种方向即钳工、车工、洗工、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机械维修工;有13个教学班、712名学生;专业教师26人,1个校办实训基地、 4个校外实训基地和1个社会专家考评组。项目建成后将对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根据建设有基础,队伍有保障,经验可辐射等建设原则,我校拟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

(一)论证需求

1、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1)是加快我市机械化建设步伐的需要

钟祥市位于江汉平原北部,丰富的物产,成就了钟祥磷化工、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轻工业等工业的一定规模,使我市成为湖北省有名的机械加工县市级城市,涌现了30多家大型机加工企业和20家民营小型机加工企业,机械加工产值达到了74.20亿元,占我市工业经济总值的40%以上。行业用工有3万多人,按5%的人才储备计算,行业用工每年存在1000多人的缺口;而且我市现有的机械加工工人及机械技术人员水平仍然不高,相当一部分员工缺乏必要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亟待培训。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强烈需求为我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需要

随着现代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市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市城乡共有农业机械5万多台,交通机械3万多辆,工程机械3千多台,各种加工型机械2万多台。这样庞大的机械用量急需机械加工技术人才,同时还需要生产配套的小型机械和各种易损的标准件和特种件等零部件的加工。由于农民缺乏机械加工技术,导致大量问题机械闲臵。农业机械利用率不高,影响了农民增产增收,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这些都为我校机械加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专业建设的可行性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已初见成效

专业教学已经走出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市内外多家合作企业参与专业教学活动。基本做到了校企合一。校内现有4个实验实训室,车、磨、刨、铣、钻等设备一应俱全,能同时满足300多人实习,实训设备总值310.4万元。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多个校本教材和机械加工等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25年来,共对外输送初级人才2400余人、中级人才1000余人,还为高级职业技术院校输送优秀人才1000多人。获得省级机加工大赛三等奖以上有4人次,地市级三等奖以上16人次。每年

机械加工专业的毕业生总是一抢而空,供不应求,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

(2)学校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26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中级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2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3人,机械加工技术高级考评员3人。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建设已初具雏形

学校与新宇机电有限公司、德和钢构公司、三富机电公司等公司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设臵不同工作岗位,利用场景教学、项目任务驱动等手段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能力,我专业办学层次不断提升,被列为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随着各合作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参与合作的功能越来越强,每年接受我校80%以上的学生顶岗实习,这为集团化办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校实施订单培养、共建机械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提供了保证。

3、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不能与机械加工技术行业工种标准很好对接。

(2)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机械加工行业的新工艺。

(3)随着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本专业的现有实训设备及实习基地的实习岗位难以满足实习需要。

(4)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开发与工种岗位标准对接的教学资源。

(二)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校企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社会培养300余名合格的机加工技能型人才。自主开发校本教材2本,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自制多媒体课件45个,新建2个仿真实训室,努力实现专业教学数字化。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双师型教师由现在90%提高到95%,新增2名学科带头人,力争有1名教师成为地市级以上的名师,4名教师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外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到中高级以上,人数达到10人。教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目标

在进一步深化与香港鸿安集团、三富机电等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3家市内外合作企业,使合作企业由市内拓展至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设立企业专家办公室,企业设立教师办公室,成立校企研发中心,开创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合作新局面;构建“校企合作”办学长效运行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订立建设方案;与德和钢构等7

家企业进一步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并签订工学结合协议。

(三)建设思路

以香港鸿安集团、三富机电等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大力开展工学结合,突破关键环节,坚持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强化流程管理,确保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全面落实。

以校本培训为抓手提升教师团队素质,以打造行业冒尖人才为平台培养学科带头人,以掌握专业各个方向的新技术新工艺为要求培养骨干教师,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以校办企业为核心,我市创业园企业为主体,我校学生自办企业为依托,加强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

(四)主要建设内容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1)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大力实施 “教、学、做”一体的校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课堂与工作岗位相对接,将理论认知与技能操作对接,将操作技能与岗位工种对接,教室与车间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作品与产品对接,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开展与市三富机电有限公司、新宇电机有限公司等4个公司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逐步扩大与相关专业群建设的合作企业数量,实训基地由原来的新宇电机有限公司、东风弹簧公司、三富机电、东风捷祥减振器公司等4个,扩大到14个;增加工学结合的项目,由原来的钳工、普车等4个项目扩大到数控车、工程机械修理6个项目,扩容160个工学结合岗位。

(2)建设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体系

着眼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建设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体系。

①按照职业活动要求,设臵课程体系标准。结合我市机械加工工种和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机械加工行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机械加工技能型工种和技术人员培养目标,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定课程质量标准。

②按照职业活动导向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我校的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紧贴我市加工行业需求,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的岗位工种),从职业岗位过程分析入手,弄清每个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并对岗位职业能力、工作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期内逐步调整基础课、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课的比例为3:3:4。

③按照职业活动导向确定课程内容。做到文化课程与职业活动的基本素质要求对接,按照上述要求调整语文、数学、英语及职业道德等基础课

程的内容。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新工艺要求对接,按照上述要求调整《钳工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

(3)开发基于职业工种特点的校本教学资源

①按照文化课对接职业活动基本素质的要求,自编3本讲义,形成文化课教材的内容,更多增加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相关内容,形成校本特色的文化课教学资源。

②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专业教师,对机械加工技术核心课程教材进行方案论证和教材开发,建设期内优化《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基础》、《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工编程操作》活页校本教材,完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两门校本教材的编写。开发《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45个,力争专业教材做到数字化、网络化。努力建好本专业的1个精品课程《数控车加工技术》,以此带动其它专业课程的建设发展。

(4)实施“模拟生产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与生产环节相对接的教学模式。

①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把企业生产过程案例引进课堂,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形成规律,系统化地设计从虚拟仿真→模拟训练→真实生产的渐进性训练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可以掌握高技能人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而且参与、体验先进技术研发、实验、生产的全过程,给学生技能发展奠定一个较高起点。在教学中使学生体会从“虚拟→模拟→真实”的过度,完成技能人才培养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与新宇电机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项目,把企业的振动电机端盖加工项目引进学校,进行生产工艺项目实训,车工技能实训,产品质量检测实训。与捷祥减振器公司订立减振杆的粗加工协议,使学生掌握特殊材料的粗加工工艺。

在引进生产项目或案例时,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以及硬件条件等,尽量把一些具有工艺难点又汇集知识要点较多的零件作为教学和生产的任务。本专业计划在20xx年内,把钟祥市新宇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震动电机的研发生产过程引入实践中心,作为学生“模拟生产过程”的项目载体。

②创新教学环境。进一步加强对机械加工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改革。A、充分利用现有的钳工、普车、数控三个实训室搞好项目教学法。 B、以工学结合岗位为载体,以工作流程和角色模拟为背景开展场景教学。C、针对机械加工技术创建数字化仿真实训室,20xx年建成数控车仿真室1个,20xx年建成数控铣1个。D、聘请新宇电机等公司的技术骨干2—3名,对机械加工技术的1—2门专业课进行案例教学,建成视频案例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期内还将建成一个教室视频会议系统,进一步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

③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和

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手段,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在未来两年,学校通过不断补充、更新图书和软件等资源来完善教学资源库,为教与学提供必需平台,多利用仿真、模拟等新技术开展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性技能型人才。

(5)构建以弹性学分制为核心的“双证书”学校评价体系

①完善本专业弹性学分制。按照“理论够用,技术实用”的原则,逐步完善本专业的弹性学分评价机制,成立由企业学校组成的学分评价委会,形成较完善的学分制评价方案,搭建科学的学分制评价体系平台。专业考试评价采用“理论考试分散化”、“实际操作+答辩”、“技能大赛分值化”等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折算学分,从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②建立社会、行业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聘请1—2名企业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部经理与我校专业教师一起,建立学生技能教学评价体系,分等次评价和考核学生;订立考核方案,建立学生评价结果资源库;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定期由劳动部门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评价鉴定,实现“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评价体系,项目期内学生双证书持有率达到98%以上。

(6)建立机械加工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依托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进企业生产管理机制,优化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创建适应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的学习环境;创建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情境,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建设学习资源库,建成供学生查找资料的平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开发建设专业学习资源库,结合课程任务进行课件、视频的制作,提供多样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机加工技术的教学资源库。

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创建仿真和模拟教学环境:添臵机械加工工程设计软件2套;校企共同开发数控加工三维互动教学平台软件;提升机械加工实验室及其他实验室的建设水平。

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新建3个信息化多媒体教室,并相邻专业(电子、计算机)相融相通,创建数字化仿真实验室和虚拟现实实验室。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一支能满足机械加工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专业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力争在本专业教师中,能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教师在95%以上,能用实践法教学的教师达100%。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95%以上,专业带头人达到2人,新增骨干教师4人,达到7人。创建一个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外聘教师人才库。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内容如下:

(1)学科带头人的建设

培养2名具有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的“双师型”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熟悉企业工作过程的专家型教师1人,逐步形成以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团队,承担并完成学校教研教改课题。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在打造“创新、效能、品牌”的基础上,进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骨干师资队伍的建设,紧紧围绕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新增4名骨干教师,使专业骨干教师达到7人。每个骨干教师要成为各个专业方向的引领者,成为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在项目建设期内,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组织专业教师以现场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或培训岗位上操作演练、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项目期内完善专业教师培养规划与实施方案,逐步培养一支专业教学的优秀团队,使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95%以上。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吸收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专家、大师、管理人员由原有6人,增加4人,达10人,到学校授课,建立由市内外本行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

(5)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对教师进行每学期不少于5人/次的新课程、新教法校本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业、实习基地实践锻炼;继续实施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选派2名教师参加国家、省举办的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工作。每年安排1名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挂职学习。

(6)建立教师提高工程的长效机制

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编制教师培训提高的必学教材和选学教材,制定教师提高工程的奖惩制度和评价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持双学历或进修硕士学历,中年教师持双技能等级证书,老教师人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每年对教师提高工程考评一次。并把考评结果同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构建校企合作和定岗实习长效运行机制

①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鄂电萃宇、德和钢构、上海德力西、东风捷祥本地四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建立

生产性的实训实习基地:A、合作企业挂牌;B安排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见习2次,每次2天;C、聘请企业生产部部长担任见习指导老师;D、见习有计划、有记录、有报告、有小结。

②实现校企人才交流。学校每年选派4名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实训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和产品研发,每年从合作企业聘请不少于4名技术骨干到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选派和聘请的人员实行协议、合同管理,确保合作交流的成效。

③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制定校外顶岗实习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并逐步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章程,建立顶岗实习长效机制。

(2)继续扩大校企合作的外延,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进一步深化同香港鸿安集团等外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原有的4家新增10家合作企业,使校企合作集团办学达到14家。改过去单一的学校主动为企业培训人才为学校、企业联合培训,并逐步过渡到企业依托学校建培训基地,实施订单培养,使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资源库。

(3)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的加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等成为三富机电、东弹公司、祥泽铆钉公司等企业培训考核员工的实训场所,企业各个车间成为专业实训的场所。企业文化和校园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校企资源共享,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训实习、职业鉴定的有机结合。根据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工艺、编程、操作及维护的复合型人才为主线,在原有实训条件基础上,筹建校企合一的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室1个;扩建钳工实训室1个;新增数控加工培训中心1个,完善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两年努力,使本专业的实训基地成为本地一流、辐射周边的能满足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对外技术服务要求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4)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基地、培训基地、项目研发推广中心

实施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引进1条生产线和3个加工项目。具体做法如下:与新宇电机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项目,把企业的振动电机端盖加工项目引进学校,进行生产工艺项目实训,车工技能实训,产品质量检测实训。与捷祥减振器公司订立减振杆的粗加工协议,使学生掌握特殊材料的粗加工工艺。在项目期建设中我们力争保证2个合作项目,再扩增1个数控加工项目。并以这3生产项目为依托,筹建与现代化加工技术紧密衔接的产品研发中心。

(5)校企共建专业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师资、场地、能力、评价、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研究开发等,形成专业设臵的动态调整机制,订单培养学生。与香港鸿安集团、新宇电机等完善工学结合工作项目。专业设臵更加科学

合理,并签订车工、模具等定单培训学生300人。

(6)顶岗实习新模式——校内生产性的模拟顶岗实习

以校内生产性实习为路径,实现顶岗实习模式的创新,在保障“二加一”顶岗实习模式常态化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生产线,大力实施模拟顶岗实习的新模式,顺利实现在校学生身份向顶岗实习工人身份的过渡。在扩大车工、模具工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加工任务等的校内顶岗实习模式新增校外实习基地4个。

更多相关推荐:
个人专业技术报告

专业技术报告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姓名周树红时间20xx年01月01日本人于20xx年7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专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同年7月进入中国水电八局溪洛渡施工局工作主要从事现场施工技术管...

撰写专业技术报告要求和要点

撰写专业技术报告要求和要点一申报人提交的专业技术报告是专家评议审的重要参考二报告应由申报人独立撰写内容要诚信属实如发现虚假或夸大情况经查证将取消其评审资格三报告字数控制在答辩时间内一般情况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

专业技术报告格式

附件6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申报人单位申报人姓名申报职务报告字数XXX同志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示例根据公司核保核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有关要求现将本人近年来从事XX专业技术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情况省略二从事...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报告本人于20xx年x月本科毕业后进入**省********所工作至今,先后在*****室、*****室担任技术员一职,从事****检验工作。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专业技术方面获得了…

中级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报告

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报告各位评委:你们好!我叫陆惠强,年龄:39岁,政治面貌:群众,单位是上海勇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我现任现场项目部助理工程师,本次申报的技术职称是工程师中级职称。我认为自己具备成为中级工程师技术职…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模板参考

附件J3.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申报人单位:人保财险巴州分公司申报人姓名:张磊申报资格:高级理赔员报告字数:1600张磊同志专业技术工作报告(示例)根据公司理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有关要求,现将本人近年来从事机动车定损及…

20xx职称评定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专业技术工作报告单位集团公司姓名日期20xx年月日1本人20年毕业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年月20年月就职于市体育场馆设施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担任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并参与了预结算工作200年...

专项技术分析报告

专项技术分析报告信东河二级电站改造工程微机综合自动化应用兴宁市水电管理处20**年5月6日信东河二级电站改造工程微机综合自动化应用兴宁市水电管处**摘要:信东河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配置、功能及特点,浅析…

城市规划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四专业工作体会无论是工程设计还是规划项目要特别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近几年来通过项目的参与能熟悉地将扎实的基础知识运用于排水工程设计项目和各级排水专项规划等实际工作中1必须重视现场踏勘详细收集现状资料现...

专项技术报告

水利工程专项技术报告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专业水利工程技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裂缝是一个带着有普通性被工程界很为关注的问题有些裂缝的继续扩展可能危及结构安全因为结构的最终破坏往往是从裂缝开始的成为结构的破坏的先兆这...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概况1调研目的以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和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关于暑期专业调研活动方案为精神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并及时跟踪市场...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调研报告

XX县关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根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一安排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XX县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发现和解决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XX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按照全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技术报告(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