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达镇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4.13

银达镇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人: 银达镇人大主席 乔兴亮

近年来,银达镇按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全镇农户发展设施农业,至今年年底,全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了8363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累计达到1833亩,拱棚面积累计达到了6530亩,设施农业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全面摸清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掌握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分析设施农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所产生的效益,推动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本人带领包村干部对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农户、个别座谈、召开群众会议讨论、村“两委”班子分析论证等相关环节,掌握了当前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及经验,反映出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提出了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主要技术需求、工作思考和政策建议等,现总结如下。

一、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西坝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总农户348户,总人口1273人,劳动力790人,农田灌溉主要用讨赖河水系,没有农用机井,农民收入大部分来自种植业,其次是养殖业和二三产业的收入。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15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618元,较上年增加817元,增长12%,村级集体收入3.2万元。

今年以来,西坝村把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按照设施配套,节本高效,统一标准,集中连片”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高效制种、标准化设施养殖、非耕地大棚蔬菜建设“三大重点,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0xx年,全村温室拱棚面积达到202亩,制种面积达到 470亩。全村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03970头只,其中牛饲养210头,猪饲养810头,羊饲养6000只,鸡饲养45000只,规模养殖户42户。今年西坝村按照党委政府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精神,通过政策引导,分层次召开干部群众会议,组织外乡观摩学习和科技讲座等措施,根据群众意愿在村委会南荒滩落实非耕地拱棚小区一个,通过入户宣传发动、效益分析、技术培训等措施,今年落实拱棚40座。该拱棚小区的建设争取政府投资6万元,全部用于购买钢架,村委会垫付1.8万元用于平山修路,平整场地,农户已投资6万多元,用于基础打建和打井等费用,搭建种植后投入将达20多万元。目前已做好了前期搭建工作,春节前将扣棚种植。目前,高效设施农业在西坝不仅初步形成规模,也成为该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和新亮点。

二、设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1、集体经济薄弱,发展设施农业后劲不足

近几年,尽管市区镇各级都加大了对高效设施农业的投入,但设施农业需高资金投入,而西坝农民收入相对低,仅靠农民的自筹和上级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力支持。由于西坝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发展设施农业进行投入,所以发展设施农业显得后劲不足。

2、干旱缺水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上,西坝村没有农用机井,主要使用讨赖河水进行农田灌溉,夏灌冬停,而设施农业种植主要在冬季生产,这为发展设施农业带来客观条件上的难度。

3、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有销售信息不灵,卖难的问题存在,制约了设施农业发展

目前,西坝村农民种植的蔬菜主要在酒泉城区销售,而西坝村距酒泉城近20公里,该村没有蔬菜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无论是蔬菜生产还是销售上都存在信息不畅通与卖难的问题。

4、自然灾害对设施农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几年来,由于冬季低温冻害、春季大风等灾害性气候屡屡发生,全镇每年因灾害性气候为全镇设施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十多万元,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影响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

5、农户经营理念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该村设施农业面积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农户经营理念落后,因设施农业种植上积累的经验少,该村设施农业种植能手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虽然上级农技部门近几年也注重了加强对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的需求。

针对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积极拓宽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

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配套,推动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落实。继续把设施农业发展列入镇村两级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跟踪管理和督促落实,做到责任到人。

2、立足现有基础,推动产业进程。按照产品调优,产业调大,效益调高的要求,凭借现有已形成的产业基础,瞄准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推动设施农业做强做大,健康发展。

3、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提高调控的协调性,有效性。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建立蔬菜运销组织,努力培育和完善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农户提供较好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为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种植销售成本,增加农户经济效益。

4、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科技服务。要宣传好设施农业在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优点和好处,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加强科教兴农。

5、加强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无公害蔬菜。在蔬菜生产上,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因此,加强树立品牌意识是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提升经济效益有效手段。农户在蔬菜生产上,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严格按照农药管理使用规则进行蔬菜生产,确保产品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6、加强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成效,建设和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是关键,根据西坝村水利设施现状, 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新建斗渠2.5公里。

8、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降低劳动强度,并在降低生产成本上狠下功夫。要抓住政府各项惠民政策及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帮助种植户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类难点问题。同时,利用现有的自然经济条件新发展一定数量的枸杞等,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西坝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型产业。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内部刊物-20xx年第四期-调查研究-关于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同政研网,大同市委政策策研究室


内部刊物-20xx年第四期-调查研究-关于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同政研网,大同市委政策策研究室首页|组织机构|主要职能 领导成员 内设机构 政研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 荣誉成果 和谐建设|机构设置 和谐之窗 工作动态 大同发展|决策动态 调查研究 数据资料 内部刊物|《大同政研》 《政策建议》 资讯中心|热点专题 域外资讯 政策导航|政策法规 专家解读 学习资料|名词解释 资料卡片 建言献策20xx年4月28日 17:39:57 星期四邮箱登陆 用户名:密码: 中文 -------- 英文{city}天气预报 {temperature1}用户名:密 码: 关键词: 各大新闻网站 外交部 信息资讯网站 区县部门网站 省市政研网站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共大同市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刊物20xx年第四期调查研究正文关于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作者:中共大同市委政策研究室 来源:  默认字体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近年来,我市设施农业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社会化服务为目标,取得了较快发展,不仅成为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因地制宜地选择与大同市自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效的实现形式,形成了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一、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设施栽培技术于八十年代末依托有计划的蔬菜生产与供应在我市农业中兴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外埠蔬菜大量充斥当地市场,我市蔬菜种植呈现大幅度萎缩态势,设施农业的发展也因此停滞不前。20xx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同市设施农业进入恢复性发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种植业富民经济小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在稳定高产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塑料大棚和特色日光节能温室等设施农业,使全市设施栽培产业从农民自发分散的生产经营状态,进入大规模、有组织、多形式、上档次的规范性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措施到位。一是注入引导资金。市财政对当年新建达标的塑料大棚小区补贴5万元;对塑料大棚建设规模达到100个以上的小区补贴15万元;对当年新建达标的日光节能温室小区补贴6万元;对日光节能温室建设规模达到50个以上的小区补贴15万元。各县区在积极进行配套投资的同时,还以财政贴息方式为农户协调信用社小额贷款,以少量财政资金调动金融机构大量信贷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力。截至目前,市县乡三级政府累计投入补贴、奖励与贴息资金约0.4亿元,带动农户用于设施农业建设的直接投资或间接融资累计约达2亿元。二是严抓产品质量。我市以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为平台,全力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广大农民的品种意识和品牌意识,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创效益的经营理念。近年来,各县区高度重视优质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共引进“西班牙番茄”等新型优质果蔬品种70个,有68个品种已试验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其中,中椒4号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中杂9号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达0.7万亩。市农业主管部门积极宣传并配合各产区做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增强大同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市取得绿色无公害果蔬认证的有15个区域、25个品种品牌,覆盖种植面积达33万亩,为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拓宽流通渠道。为保证设施农业产得出、销得畅、效益高,各基层政府积极搭建产销桥梁,提供

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解决好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确保各个流通环节畅通无阻。通过引导扶持农村建立各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产品运销专业队伍,培育乡村农民经纪人,招商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蔬菜批发市场、销售公司等手段,依托各类中介组织,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从规划建设、农资调配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质量安全检测等进行全程服务,为设施农业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四是搭建交流平台。在日常举办各类技术讲座和培训班的基础上,我市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大型设施农业流动现观摩场会,各县区也相继举办两到三次,并以此为平台,将各类先进的栽培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科学的投资运营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推广,促进设施农业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健康发展。2、效益明显。截至目前,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1.65万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53万亩,瓜果面积320亩,食用菌面积280亩,脱毒马铃薯基地种植面积500亩,花卉面积34.5亩;共有各类设施1.29万个,其中连栋日光温室558个,日光温室5772个,塑料大棚3013个,移动式大棚3557个。全市现拥有1000亩以上棚室群2个,500亩以上棚室群3个,200亩以上棚室群18个,200亩以下50亩以上棚室群22个。以设施农业为载体,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高。一年一茬的裸地蔬菜,亩产量仅有2000斤左右,但在大棚中可种三到四茬,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亩产能达到6000—8000斤以上。特别是食用菌栽培,与在普通地段种植大田作物相比,产出效益更加明显,每亩可产鲜菇近万斤。在有限的耕地上,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20xx年,全市以蔬菜为主的各类设施农产品年总产量达5.84万吨,有效地增加了我市蔬菜等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量,为满足市民“菜篮子”需求做出了贡献。以设施农业为载体,农民收入水平明显增长。在资金、劳动、技术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生产条件下,高投入、高回报的生产经营机制已经形成。考虑不同地段、不同设施、不同产品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存在差异,设施农业亩均纯收入约在4000--25000元之间,达到了传统种植方式的3--20倍之多。全市设施农产品可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纯收入达1.4亿元。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也明显增强。设施农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以设施农业为载体,新技术新设备大量引入。随着现代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优良品种、

前沿技术、先进设备的引进也如期而至。在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除大量引进优良品种外,先后推广应用了嫁接育苗、一氧化碳幕、遮阳网、防虫网、平衡配套施肥等新技术,并引入卷帘机、节水滴灌设备、小型喷粉器、二氧化碳发生器、植物补光灯以及其它农用机械设备,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将成为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最有效的平台。以设施农业为载体,农民科技素质有效提升。各县区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力度的同时,及时启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强化设施农业栽培与管护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同时结合国家“阳光培训”工程,把培训班深入到设施农业基地,增强培训效果。全市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约200多期。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为切实满足农户的生产需求,定期深入农家院舍、田间地头,针对各类农机具的使用、作物生长环境的有效调控、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等进行现场指导,并亲自向农民发放技术手册,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集中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农民掌握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3、形式多样。各基层政府、村集体以及广大农户,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采取了多种投资方式和多元化运营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设施农业的内涵,拓宽了设施农业投产达效的路径。不同的设施类型。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农户经济实力、种植地段的差异、栽培对象的品种品类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设施建设类型。主要类型包括连栋日光温室、日光节能温室、普通塑料大棚、移动塑料大棚、喷灌圈机械设施栽培等不同性能、不同造价的多种建设风格。适宜种植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马铃薯原种繁育等,其中以蔬菜种植为主,占到了全市设施总面积和大棚总数的90%以上。多元的投资渠道。以市级财政专项补贴为基础,全面调动农民投资设施农业建设的积极性;以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为引导,大力提倡发展百亩大片、千亩园区,着力突出规模优势;以基层政府无偿贴息为导向,积极为农户协调信用社小额贷款,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困扰;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根本,为设施农业的高效运转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以全方位捆绑使用各类基础建设和重点项目资金为依托,夯实设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各项措施并举,形成了国家支助、政府扶持、企业带动、社会投资、金融放贷、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丰富的运营模式。一是政府搭建框架、农民分户经营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能够兼顾政府与农民双方利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适宜于财政实力较强、产业互动效益明显的乡镇和农村;二是依托合作组织、规避市场风险的“专业合作型”模式。可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成为各类运营方式“嫁接”的基础环节,在信贷与结算过程中,不受村集体原有债权债务的干扰和限制,同时可享受国家对农业协会的优惠政策,具有普遍的适宜性和持久的生命力,成为我市设施农业运营的主要模式;三是企业投资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拉动型”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将公司有实力、项目有潜力、市场有保障的运营项目投向广大农村,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乡村,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能够让农民靠出租土地和提供劳务获得双份收入,带动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四是培育良种基地、辐射千家万户的“基地覆盖型”模式。可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以精细设施农业带动从事大田作物的千家万户实现增产增收目标的科学途径;五是组建集团公司、增强竞争实力的“产业集聚型”模式。有利于在同一区域内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各经济实体,在技术、人力、资金、原料、设备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在销售渠道、产品价格、基地选择上避免恶性竞争。并可积极争取政府对产业项目的扶持,能够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实力,有效占领市场。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投入问题。经过多年的引导和实践,农民对日光温室的认知程度较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较大的发展热情。但由于设施农业投资较大,而我市农业经济积累不足,农民筹资能力弱,政府补贴的范围和标准有限,信用社贷款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资金问题依然是当前设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在政府财力有限、农民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信贷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在基层的服务实体纷纷撤销,信用社成为活跃在广大农村唯一的生力军。但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只能满足农民当年的种子、化肥等流动性资金的周转,且贷款手续比较繁琐,担保和抵押问题很难解决,更无法满足农

民对金额较大的设施农业建设资金的需求。二是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性种植规模的有效扩大。在规划建设集中连片的专业化种植区域过程中,关于土地的权属和使用问题,成为困扰工程规划和实施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农民对设施农业认识不足,规划区内的农民不愿意把土地通过转包或出让使用权的形式进行流转,而规划区外的农民虽有积极性,却没有经营使用权。为解决这一问题,天镇县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对土地的使用政策采取与建设用地等同的方式,通过给予农民一次性补偿,集中征用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但同时在无形中提高了设施农业建设成本,加大了政府投入,并继续向企业或个体承包者转嫁经营负担。三是基础设施问题。我市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历史欠账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与设施农业对水、电、路等基础建设的较高要求极不相符。在规划建设选址时,往往受到原有地段有效水浇地少、水利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无法满足当地农民对发展设施农业的需求,造成了规划布局往往在城郊区安排较多、川坡区布点较少。为促进区域间实现平等的发展机会,不少县区政府采取由财政出资的办法,重点完成设施农业基本建设及配套工程,但这笔资金的来源问题仍然是困扰政府付诸行动的难题,极大地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四是经营能力问题。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且大部分农民由粮农转菜农,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概念不清,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接受能力和推广意识较差,导致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同一地段、同种作物、同类棚室的收入高的可达1.5万元,低的只有3000-4000元。加之目前设施农业的技术力量配备不足,机械化程度很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不足,影响设施农业效益的正常发挥。在大面积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急培训现象严重,农民很难准确掌握温棚栽培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往往因一两次失败就丧失信心。如新荣区部分从事日光温室种植的农户,今年又重新改为露地栽培。五是技术服务问题。我市科技服务体系仍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力量不足,培训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信息网络和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技术服务在生产时间的跟踪上,存在着重产前、产中服务,轻产后服务的现象,对农产品的储运

、保鲜、包装、加工等各个后续环节,缺乏应有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从技术服务的水平、手段、范围和内容来看,我市设施农业仍然停留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六是产品质量问题。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观念不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优质品牌意识较差,甚至为减小虫害,在生产中违规施用禁用农药和化肥,农产品药物残留严重。这种“精细”农业“粗放”管理,重“产量”不重“质量”的不协调现象,导致我市品牌响、质量高的设施农产品非常少,不仅供应期短,市场占有率低,而且由于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价位较低,经营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据了解,居民的蔬菜供应70%以上来自外埠,当地蔬菜因多数为露地生产,只能满足一定季节和一定时段的供应。七是市场销售问题。我市设施农业的规划布局比较分散,缺少具有足够市场竞争实力的大规模种植区域。尽管产出效益较好,但由于配套的储运、加工、包装等环节受到产地规模的限制,无法吸引足够的投资,更谈不上产销同步发展。有些产区主要依靠外地客商直接调货,虽有销售渠道,但农产品在销售、加工环节的利润严重受损。市场销售环节的缺位,使设施农业效益大打折扣。设施农产品在从“田间”到“餐桌”的物流渠道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大同市设施农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继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在基础建设、品种优化、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积极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市场导向作用,建设“两支队伍”,增强“三种意识”,落实“八项扶持措施”,进一步夯实基础、培育特色、优化结构、形成规模,推进我市设施农业健康发展。1、建设“两支队伍”一是建设好设施农业技术人员队伍。要通过积极引进人才、开展培训以及发挥“跟、帮、带”作用,大力提高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带动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稳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在工资福利待遇、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积极引导基层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依靠农技队伍,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力度,制定相关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组织解决好设施种植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同时,积

极培养农民技术人员,增强农技服务力量。二是建设好农产品销售队伍。要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市场建设,在设施农业集中区,建立农产品销售协会或中介服务组织,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销衔接,多渠道销售农产品,以流通促进生产,以流通提高效益。 2、增强“三种意识”第一,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科技意识。一是要积极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来我市开展讲座,并进行实地指导,重点抓好农业技术人员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设施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的技术知识培训。二是要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严格按照设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立体栽培和生物防治等生产技术,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第二,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意识。一是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逻辑和行为准则。在占据本地市场的同时,把眼光放在外地市场的开拓上,及时掌握各地农产品需求信息,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开辟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二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做好市场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在生产、流通之间的纽带作用。三是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培育贮藏保鲜和运销大户,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真正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的对接与连通。第三,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品牌意识。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是当今社会潮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产品的销售,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着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一是要针对我市气候特征,积极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优、特、稀蔬菜品种的生产比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生活需要,增加设施农业中蔬菜产品价值。二是积极推广无害化栽培新技术,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特色、质量占领市场制高点。三是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和商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采收

、分级、加工、包装、上市,真正做到有品牌、有商标,树形象、创名牌。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大监测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3、落实“八项措施”一是强化舆论宣传。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要结合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入户动员、新闻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发展优势,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教育群众,在资金、技术上支持帮助群众,从多方面激发和调动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民能够自觉自愿地投身设施农业建设。二是科学规划布局。市政府要聘请有关农业专家和农技工程师,针对我市不同区域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条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与规划,立足实际,分类指导,强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设施农业生产区域。 三是加大金融扶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应向设施农业倾斜,对于农民建设温室大棚可适当提高最低信贷额度,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一方面,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抓住产业机遇,适时放贷,对发展设施农业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要协助农行和信用社积极清收贷款,用良好的信誉争取金融部门更大的支持,实现“双赢”。四是保障项目资金。省、市可将设施农业专项列入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在资金上提供必要的保障。尤其是对于一些农业贫困县,市里应从煤炭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有条件的县区也可通过政府引导,积极协调当地工矿企业与从事设施农业的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或出资建立设施农业发展基金,实现以工补农,加快全市设施农业发展步伐。五是健全激励机制。在继续落实市政府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同时,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拿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奖励设施农业成效显著的农业县区,尤其是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县区、乡村给予重奖,对在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技术人员给予重奖,推动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六是促进土地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切实把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作为做大做强设施农业

的关键措施来抓,引导群众适度规模经营。并动员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到农村搞设施农业,发挥企业具有成熟的服务体系、销售体系等优势,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及时引入设施农业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七是提高装备水平。提高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当前广大农民所迫切需求的。要充分发挥国家对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引导作用,千方百计为农民引进、示范、推广先进、经济、适用的设施栽培机械。八是加快招商引资。要围绕设施农业的发展,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骨干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发挥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投资设施农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扩张设施农业规模,在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中进一步提高效益。[加入收藏]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论坛讨论]关键词:调研 设施 报告 情况 发展 相关新闻大同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11/03/09大同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11/03/09人社部:四种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不得拒绝春节加班等八则11/03/03关于大同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11/03/03大同市农民收入情况简析11/03/03关于大同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调研11/02/22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做强大同农业品牌11/02/21关于实现天镇转型跨越发展的几点思考11/02/21科学发展争一流 和谐企业谱新篇10/12/22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努力建设京津“菜篮子”10/12/21中共大同市委政策研究室 版权所有 地址:大同市御河北路132号 电话:0352-6034291 传真:0352-6034291 晋ICP备08101995号

更多相关推荐: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强化民本意识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对茅坝乡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茅坝乡政府乡长杨永雄农业稳则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宽城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乔万荣副主席的...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按照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各乡镇及相关涉农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县是一个...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按照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各乡镇及相关涉农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xxxx...

关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农资环保工委主任季珊(20xx年x月x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十二五”时期我县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加快推进这一目标的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现代农业发展…

XXX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XXX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我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尽快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XXX以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

关于XX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共XX县委20xx年9月16日市委政研室按照关于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十一五期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情况十一五期间...

20xx年现代农业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xx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559652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20xx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

关于潍坊等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报告

关于潍坊等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报告受伍杰忠副市长委托湛江市委党校一行7人赴山东潍坊寿光青州昌邑烟台青岛等地考察调研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潍坊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潍坊...

关于永新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永新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江西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抓紧做好现代农业园区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赣农办字20xx98号文件精神我局统一组织分工协作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其调研...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