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4.4.27

城市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推荐到首页

--------------------------------------------------------------------------------

□ 王宏娟 高向华 《消费导刊·理论版》 20xx年第02期

1/3页12 3

[摘 要]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城市,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和机构养老都存在各自的弊端,不能解决城市养老问题。因此,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就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居家养老 社会保障 社区服务

作者简介:王宏娟(197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05级研究生;高向华(1981-)女,山东滨州人,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05级研究生。

一、居家养老的涵义和内容

居家养老是养老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就养老的居住方式而言的,是相对于集中居住在各种机构养老的一种分散在家庭居住的养老形式。不同学者对居家养老的基本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从检索到的文献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养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三个基本方面,居家养老是转型时期家庭养老的两种新形式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劳务养老由社会承担,精神生活养老由家庭承担,物质方面养老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

居家养老从形式上仍保持着传统家庭的养老格局,但在内涵上体现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在居住方式上,老年人除与子女合居外,也可选择分居独居,与子女常来常往。在养老经费上,老年人一般都有养老金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足部分可由子女或亲友补贴,个别特困人员还可享受通过社区发放的福利救济。在生活照料方式上,老年人可由子女等亲属直接照料,可雇人照料,也可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这样,老年人就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中安度晚年,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和睦和社区祥和。

二、居家养老的可行性

从人们的观念来看,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国社会崇尚“孝”文化。古有《孝经》、三十六孝等故事流传于世。《论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女对父母尽孝,父母在家庭中颐养天年是人之常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中国社会一直以来都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我们弘扬的家庭美德。另外,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这种过渡型养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老年人独立意识也在增强,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愿意同子女分开居住在各自的家中,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为50.8%。独居的老人需要社会支持特别是来自社区的支持和服务,当这种支持和服务可靠时,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自然就会增强。

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社区管理体制的科学化,为建立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政府培育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结构分化的新格局。首先我国在法律上肯定了社区服务在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健康等服务设施和网点。”

从社区服务的发展来看,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条件。居家养老继承了中国传统,老人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可以享受儿孙带来的天伦之乐。子女不需承担不孝的社会舆论,老人也没有被亲人抛弃的心理压力。在子女不能达到完全赡养的情况下,社区机构的专业人员和非营利组织的非专业人员、志愿者可以提供老人帮助。第一,社区开始注重社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积极为社区养老储备人才。有的社区已经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以便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有的社区还有计划地安排社区管理人才到大学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现代社区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还有的社区直接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的人学生,甚至有的大学教授也亲自到社区做兼职或者竞选社区领导。第二,社区老人照顾,有针对性地开展老人服务项目,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我国社区服务中已开展的老年人服务项目有:日常生活照料、家庭护理、精神安慰、应急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在我国一些社区已经建设或部分建设的老人服务设施包括:老人生活照料中心、老人公寓、老人保健站、老人法律咨询、老人婚姻介绍所、老人交心站、老人文化娱乐中心等。[3]第三,我国已形成了一套社区管理的组织基础。各区的街道办事处、地区居委会在管理、服务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已形成了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例如北京每一家庭户都有明确固定的居委会所管辖, 在这种条件下, 社区养老服务将会很快进入每个老年家庭户中。第四,社区服务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近年来来各地在推进机构养老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应大多数老年人需求的养老途径, 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已初步形成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

节约成本,收费低廉。居家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服务养老的压力。19xx年,美国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1/17,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800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1.6倍。以上海为例,建造一个设施条件良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10万元左右,一个200多个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4]社区服务收费低,覆盖面广。养老机构的收费一般较高,以北京市为例,对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城区和乡镇养老机构每月人均入住费分别为817元和600元,而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乡镇的收费标准为950 元左右,城区则高达1200元[5],而老年人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者,据调查,大多数老年人每月能承担的养老费用在300元到500元之间。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的服务收费标准要低得多,例如北京市社区办的敬老院每收养一位老人比市属国家办的老人院要少花费2/3至3/4[6],因此社区养老的收费标准更适合于普通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可以使更多的低收入老人也能享受到养老服务。

综上所述,居家养老在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养老困境方面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所没有的优势,并且各方面的条件也证明它的发展是有可行性的,因此,我们应该更积极的探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对策,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

参考文献

[1]杨文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家庭养老模式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5)

[2]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40(3),27 33

[3]韦克难,社区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4]何谦、陈汉平,浅议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和可行性,法制与社会,2007(3)

[5]岳瑞芳,社区养老将成中国人养老新趋势[EB /OL],新华网, http: / /www. XINHUANET. com 2004 /10 /29

[6]姜向群,我国老年人社会服务及改革方向[J],人口研究,1995,(4)


第二篇:城市居家养老保障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居家养老保障研究

姓名:闫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保障指导教师:焦培欣

20090501

内容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和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家庭在老年人的养老过程中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具有独特的人力、物力和区域优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便日渐成为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不同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切实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重点。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居家养老的相关理论,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养老模式的发展、居家养老的特性。第三部分分析我国目前城市养老模式的情况。第四部分分析我国城市养老供需现状。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内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有益经验,并得出启示。第六部分介绍了国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有益经验,并得出启示。第七部分是就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关键词:老年保障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社区老年照顾服务

Abstract

Nowadaysagingofpopulationhasbecomeaninevitabletrend,whichgivesoutatoughtaskofcaringfortheaged.Affectedbytraditionalconceptsofprovidingfortheagedandtheproductionlevelofourcountry,elderlysupportbythefamilymodelisstilltakingadominantroleinthelifeofcityelderly.However,changesoffamilyformandpeople’Swayoflifeleadtothefadingoffamily’Ssupportingfunctions.Communityhasuniqueadvantagesin

location.Thus,aged—careathomewithcommunitysupportbecomesaresourceandfeasiblewayofprovidingfortheaged.Astheelderlydifferintheirwillsandneeds,providingthemwithallaspectsofserviceisthetoptargetofcommunities.

The

the

infulltextisdividedintoofstudyandsevenparts:Thefirstpartisintroduction,includingtheraiseofonsubject,meansintroducethedevelopmentoftheresearchaged—caremodelourcountry.Thesecondpartexpoundstheoriesofaged—careathome.Thethirdpartanalyzes

thestatusofthestatusofold—agesecuritymodelinChinesecity.Thefourthpartanalyzes

communityserviceinChinesecity.InthisPart,thispaperanalyzescityelder’Swillsandneedsofcommunityservice,accordingtotheresultofflsamplesurveyofChinesecity

ourelderly.Thesixthpartfifthpartintroducesusefulexperienceofcommunityserviceincountry.The

introducesusefulexperienceofcommunityserviceoutofourcountry.Theseventhpartproposesmeasurestoimprovecommunityserviceofaged—careathome.Thelastpartisconclusion.

Keyword:OldAgeSecurity;Aged—careatHome;CommunityService;CommunityCarefortheElderl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足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闷仰签字日期:伊睁』酽珀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户H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矛rlf占阅。本人授权天津财经大学叮以将学位沦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j钢伟

签字日期:秒矽弋年歹月咿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导师签名:哆,从朔形秽签字日期:年月日电话:邮编: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生育率和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l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大趋势。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11.03%,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3012万增加了1396万,比重比2000年的10.3%上升了0.73个百分点Ⅲ,我国人口已从成年型步入了老年型,据预测,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U的比例将升至30%以上。伴随着如此迅猛的老龄化进程而出现的高龄化趋势也不容忽视,目前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经达剑1200多万,据预测木世纪上半叶我国80岁以匕高龄老年人的数嚣还会继续攀升,在2050年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其绝对数量将达到l亿人以上固。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使得其成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发展中困家。

人【]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Fl益加深和高龄化的米临,养老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社会l’uJ题。家庭养老历米足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到F1的为止,它仍是我国最基本的养老方式。然而,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jF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其主要原因是:

(1)由于我围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家庭舰模H趋小型化,“四?二?一"家庭增多,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与照料供给的矛盾日益尖锐。(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青年人的跨地域职业流动加大,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空巢家庭增多,老年人的照料问题同益严重。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殊的照料与精神慰藉,而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在养老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物质和人力优势,因而有可能担负起为家庭养老减压的任务。这是因为:(1)由于生理老化、机能减退,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大大受到限制,陌生环境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往往将自己的生活0活动范…局限于所在的社区之内。(2)社区内往1中‘#人比共和困旧家统汁局.2005年伞陶1%人}I抽样训夼主嘤数铡公报【EB/OI,].同家统计局.2006.3.16

4姜向群.老年{l:会保障:b0度——仂史’j变革[Mj.北京:中困人民人学…版}I:,2005年:109123

往有餐馆、超市、活动场所、公阔等方便的物质设施可供老年人同常利川。(3)社区内有充足的人力资源,除了家庭内的人力资源外,还可以将衬区内的其他人员组织起来,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就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山社区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为社区内老年人的同常生活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以实现家庭养老的养老方式。

在我困,家庭养老居于主导地位,但其养老功能又受到挑战,鉴于此,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将成为最可取的养老方式。然而,目前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人口的老龄化急需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需要怎样的社区服务?不同特征的老年群体又需要怎样的社区服务?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I、uJ题与需求,结合我国社区服务现状和存在的fuJ题,结合国外经验提出改进和完善城市居家养老礼区服务的建议。

1.1.2研究的意义

在目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恰当地选择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促进我固城市与社会发展,解决城市养老问题以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意义

人门老龄化现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老龄人口比重的H益增大会给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成为21世纪我困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掘世界银行对中困人口的预测报告,中国人口的扰养比迅速上升,到2050年每100个15—64岁的人将扰养31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单纯依靠国家的力量足无法解决的,社区的发展jF好可以弥补罔家及家庭养老力量的不足。虽然我困社区在过去十几年中己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仍有待改进。我国目前各地区分别进行的社区养老的有关探索大多以地方政府出台的临时性政策为指导,还没有形成理论指导下的完善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制度。所以,对社区养老的研究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2)现实意义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区服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我幽社区养老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①更好的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问题的客观要求。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牛活空fnj。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

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米越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不仅具自.方便易行、针对f仁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p_{宿感,适应老人及其家庭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提倡和完善这一养老模式,可以更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卜的养老问题,减轻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

②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和凿社会”的具体体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享受舒适安全、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对养老事业提fH的新的要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应该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健身娱乐、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生活援助、参与社会等内容,而不是单一的养老人照料看护,因此,一方面可以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则可以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

老年人口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满足广大老年人FI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让老年人其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中国共 产 党全心伞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用“以人为本"的观点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合理的城市养老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蕈要的意义。

③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困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重大成果,是人Ll出生率下降、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但是,人L1老龄化也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如果处理/1、=好养老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囤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

④为养老模式选择开辟思路,为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必要的补充。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人口老龄化加速过程中大量增加的老年人照顾需求,其养老舰模和能力又显得严重不足。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解决我国城f_}了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在养老模式方面都在积极探索,中困的许多城r{jI在此方而也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更适合我困幽情,如何构建养老保障体系,至今还没有定论,最终还要靠实践米检验。

1.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近年米有关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养老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并翻阅了大量有关老年学、人口学等经典著作,结合对中国城I仃老年人口状况分析,尝试分析论证我国现行城市养老保障的现状。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传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新型居家养老的比较,结合现阶段我围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发达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实践,试图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的建设方向。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多?滕尼斯在1887年在《CommunityandSocie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对社区的定义是:“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发、守望桐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

先在英图推行社区老年照顾服务(CommunityCarefortheinPlace)的理沦,首Elderly)。此后,西方发达图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社区照顾服务涉及照顾范围、内容和提供照顾的主体,即“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社区内照顾”主要是在社区内提供健康和个人社会服务:“由社区照顾”主要是由社区内的家人、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照顾(LesterParrott,2003,P.90)。

随着社会服务中的“社区照顾"“责任分摊"‘‘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义”理念的盛行,政府往往把其责任重点放在健康、教育、社区保障和社会照顾(私人社会服务)上,而其他领域,总体上或多或少只是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其中健康服务大致可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服务,基础照顾包括由社区提供的服务(UnitedNations,2002,P.3)。

因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其老年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之处也不尽相同。美国自1981年开始推行家庭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计划(itCBS),但它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弱势群体和大多数依赖药物的老年人的需要,主要原因是:(1)服务范围有限,仅包含基本的和重症照顾服务;(2)该计划仍延用“经纪人”照顾模式、许多小I川的服务提供者由代理人代4

为管理每个病人;(3)HCBS服务的提供者足靠服务费用来挟得酬劳的,这就降低了服务者成为最合适的服务提供者和机构协调照顾服务的积极性和管王Fl!照跏l服务的灵活性(AnneDoyle,1997)。

美I习的老年人社区服务,有两方而需要完善:第一,放宽对参与者在受教育程度、收入和性别方面的限制;第二,在现有的项目和新立项目中扩人服务一I:作范围,满足社区的基本需要、并有助于参与者发展的机制(M.弗罩德曼,l997)。

在英国,志愿者机构、连同服务供给的本质IF在随着它们所在地的宏观和当地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革,这导致了以社区为皋础的服务供给的地区不公加剧,包括不同地区依靠服务的人群在健康和社会照顾方面的不公平(ChristineMi11igan,1998)。

在澳大利亚,最近甚而更早期,构成由公众资助的长期照顾体系的社区照顾和机构照顾出现了重新平衡的迹象,后者更占优势。凶为,机构长期照顾不会像社区服务和医院那样受制于预算削减。在这种情况F,逐渐扩展的机构照顾可能会预示社区服务预算的愈发不确定性,使得那些依赖社区服务、在原处养老的人J1:始考虑机构养老(DeniCloutier-Fisher,2000)。se

1.3.2国内研究综述

社区老年服务内容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老年人认识的深入,其内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保证、社区养老环境。社区养老大致具有六项基本功能:解难服务、保障助养、医卫保健、精神慰藉、参与社会、老年教育(李燕荣,1999;周伟文,2001)。

穆光宗提出了一种以“养老支持力”作为划分的标准,认为在界定养老概念时要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经济为主要原则,在分类时考虑经济变量为主,非经济变量为辅。二足问题感受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要显示出老年人的个体差异。穆光宗和姚远把社区养老定义为“社区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也就足说,社区养老中的“家”指的是养老的一种载体,与建立在家庭经济基础上的家庭养老是有本质区别的。凶为这时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不足家人和子女,而足政府发给的退休金,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大部分也来源于社区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社区在社区养老的模式下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潘小娟认为,老年人的社区福利服务的具体内容丰富,包括:(1)老年人收养和寄托服5

务,如兴办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性养老设施,集中供养生活无人照顾的孤寡老年人;(2)老年人同常生活服务,如组建老年包护小组,提供午餐、家庭劳务服务、采购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3)老年人文化生活服务,如兴办老年人活动中心、兴趣班、老年乐园、老年学校,丌设游艺窀、阅览室、健身房,举办各种展览、歌咏比赛、老年舞会等;(4)老年人庇护服务,如法律庇护、生活庇护、舆论庇护等;(5)老年人心理辅导服务,如陪老年人聊天,举办心理讲座,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诊所、心理治疗等。

韦寒松认为,老年社区服务工作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物质,E活保障服务、文化娱乐活动服务、保健医疗护理服务、家庭事务料理服务、老有所为指导服务、情绪调适咨询服务、基本权益保障服务、老年婚姻服务、住房调换服务、临终关怀服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中城市的老年社区服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日益成为社区养老的有力支撑。但全国的社区养老发展很不平衡,总体上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无论是政策层嘶还足实践层面,都仃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推动。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与老年人的迫切需求相距甚远,社区养老出现供需矛盾,目自百的问题普遍表现为:服务覆盖面不广、服务资源不足、服务内容单一;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老年人的精神不能得到寄托:老年人购物困难;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不足等。其主要原因是:政府与社会对社区养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还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如,政策法规不健今、为老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社区养老的服务资源缺少有效整合、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员专、I匕技能较差。(徐j)。勤,2005:郑建娟,2005;严浩,2006;方秀云,2006)。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社区老年服务市场将是老年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老年社区服务民营化、市场化,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带动社区发展,也将是未米老年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叶研,2004)。

社区养老也是政府培育非营利组织的新契机,非营利组织数量的彳<断增长使得公共服务越来越便捷、有效和可承受,提高了社会的服务水平(姚引妹,2006)。

1.3.3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1)社区

社区(Community)这一概念最早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多?滕尼斯在1887年《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他认为社区是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桐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乓同体@。在中固,社区的概念是20世。腾尼斯酱.林荣远译.{I:区1j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

纪30年代由吴文藻等老一辈社会学家提出水的,它的基本涵义是指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作为一种地域共同体,其功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社区有以下几种主要功能:(1)社会服务功能,(2)人的社会化功能,(3)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会控制和社会稳定功能④。

(2)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4)社

所谓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即“社区服务功能”的简称。社区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政策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以及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问的互助性服务;这种福利性、公益性的社会服务的本质是无偿性的服务,并辅以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微利、低偿性服务:社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也包括社区中的边缘群体和全体居民: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层次,具有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和非专业化服务之分别。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是社区服务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的概念来源于西方的社区照顾,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社区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养老目标的养老方式。其关注的重点足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我幽关于社区养老的涵义,有以下几种解释:梁新颖把社区养老定义为,由社区成立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彳、=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这种社区养老服务,可以说,既是家庭养老的一种变形,也是社会养老的一种变通,它能够弥补家庭养老之不足,并充分发挥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二者的长处@。

史柏年认为,老人社区照顾是指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ffJ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冈此,它足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丌展的老人照顾方式@。

社区养老模式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机构在老人所属的社区建立养老中心,采取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模式是以居家老人照料为主,社区养老机构照料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唐忠新.卡l:区服务心路1j方法『M].北京:机械1■、ll!Itl.版i<t?.2003:40

焉梁新颖.家庭养学礼会化问题探路[.T1.丰l会王:}学4R91.2000(4)

@史棚年.老人{l: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J.中田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7

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一种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的养老模式i。

对社区养老的定义还有很多,不过可以发现他们都达成了一个一敏,即礼区养老不足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居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足针对中斟社会转型期在2l世纪上半叶所曲临的老龄化问题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4)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CarebytheCommunity),率先出现于工业化发达的欧洲,它是社会工作在社区弱势群体中的具体运用,成为现代社区工作的主体内容,因而有时人们将两者并论,认为社区工作就是社区照顾。事实上社区照顾只是社区工作的一种,然而又是社区工作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区照顾这一新行为和服务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当即在西方社会受到普遍欢迎。“社区内照顾”(CareintheCommunity)观念便受到热烈倡议和鼓吹。1980年,英国政府委任一个委员会就当时英国社会】:作的角色和任务做出探讨。其后委员会于1982年发表了一份报告书,认为社区应该被视为“一个网络或者是Ib-JE式人际关系网络,当中各人由于亲戚、共同兴趣、居住地域槲近、友情、工作或服务上的施与和接受,或因为以上不同的关系组合而联结起来”。皮罩认为社区照顾就是关于怎样增加和有效运用社区资源,从而为受助人提供合适而有利的社会照顾。英国有关社区照顾的法令明确指出,要在社区内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供养,以便使他们尽呵能过上独立的,L活。其目标是在他们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受到帮助。.

在加拿大,许多老年人需要特殊照顾,一些地方设立大型老年中心,为老人提供长期住所和护理,并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小型护理网络,包括护理室、老人之家、上门供餐和家务方面的服务。在魁北克,通过地区性社区服务中心和邻里性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服务。

(5)社区保障

社区保障可以通过市场获得部分资源,但又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资源补偿责任,因而它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部分地承担社区服务所需的资源,并承担所有社会保障项目的组织、管理、法律监督的职责。社区组织正是解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的重要补充。

(6)社区养老体系

。卡海燕.发展城,Is十1.区养老心对人口老龄化[J].理论学刊.2002:(5):678

社区养老体系则是指为实现社区养老方式所提供的社会各个支持系统的整合。通常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制度支持系统。主要指社区养老桐关法制、法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二是需求支持系统。主要指社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医疗援助、心理援助、F1常生活照料援助等项目,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不同养老要求:三是物质支持系统。主要指社区养老没施的建设和投入资会的筹措:四是组织支持系统。主要指实施社区养老的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五是人员支持系统。主要指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专业人员。9

第2章相关理论

2.1以人为本

十七大报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可以指导和丰富我们的人权理论。系统研究以人为本与人权理沦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科学发展观的人权内涵,提出和阐发有说服力的人权新观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尊重和保障人权"就必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以人为本意昧着我们的发展,要从“物本位”向“人本位”过渡。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的人权脱的内涵可以更加全两和包容。“人权”是包括“人民权利”在内的“人的权利”。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发展权;以人的需要为宗旨,进一步“促进人的全砸发展”。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公民存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罔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足我f目宪法规定的养老权的主要体现。

2.2政府职能理论

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其活动的主体是国家机构,活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活动的方式是有组织的活动;活动的目的足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国家职能从其活动领域看有对内与x,l多'l-职能之分:从活动的性质看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之分。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足指国家进行的政治活动,具有多层次性,首先是阶级统治的职能。其次是协调阶级关系的职能,再次是保卫职能。困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指国家埘内管理经济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以及对外交往的职能。

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对内职能与埘外职能都是相互联系的。如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是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保障,社会管理职能足国家政治统治职能的延10

伸和继续;执行对内职能是执行对外职能的基础和后盾,刈‘外职能足对内职能的延伸和继续。当前幽家证在构建服务型政府。

2.3代际伦理关系原理

所渭“代际伦理关系”,就是人类代与代之间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的总称,足社会伦理关系和伦理形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代际间存在着“代际Ⅱ动”和“代际冲突”这两种问题。

“代际互动”主要体现于经济交换、文化交换和感情交换这三方面,这些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这三方面问题,经济交换、文化交换和感情交换这三方面的出现,必然会影IllUJN家庭中代际之间对对方产牛新的评价和态度,因而影响代际火系。

“代际冲突”是由于代际互动的变迁,代际之问必然出现的以前不曾有过的矛盾和冲突。代际冲突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困难,他们的需求因不能被年轻一代接受而得不到满足。

在发展中幽家,社会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持以全面实现对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是一个基本现实。即使在发达罔家,虽然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和其它各种公共机构非常发达,这也是某些家庭职能社会化的}j仃提,但家庭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管养老等职能,即使某些家庭职能通过社会化而缩小,也只是执行功能的外溢,其责任依然留在家庭,由家庭承担。学者边馥琴通过对中美家庭代际关系的实证调查得出结论认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家庭仍然承担管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重任。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家庭没有失去它独特的作用,仍然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有迹象显示家庭关系随现代化进程而减弱。”

虽然现代社会的家庭养老职能正在逐渐被社会养老职能所取代,但在中国现代社会,有两个基本因素制约着这一过程,一是文化的因素,即传统孝道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管人们的心理和道德观念:二是现实的因素,即社会经济条件使完全由社会来承担养老职能的能力十分有限。代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将会对我困的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起到决定性作用。

2.4福利多元主义

社区服务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其体制改革必然受到新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同前,在l七}界范围内影响最人的莫过于“福利多元主义”思潮。福利多元}义‘方而强渊福利服务可由公共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和家庭社区等四个部门共同负担,改变以往政府作为福利供给的唯一角色,让民间有更多参与福利提供的机会,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提高福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强调参与,参与是指希望福利提供者(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和福利消费者共同参与福利服务的制度决策及服务输送过程。譬如服务提供者可以根据机构、社区属性设计提供服务内容的权利。规范对福利提供者(社区、非营利组织等)的管理,把它们引向社会福利服务领域。

我国虽然不同于西方国家,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办福利”的单一行政化社会保障模式也面临着类似福利图家的危机。单位职工的高福利成为困家的包袱,隐藏在单位制下的隐性失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浮现: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得老年人对牛活福利服务的需求加大,这就要求我们也要采取福利多冗化策略,打破福利完全仰赖于国家的现状,由国家、企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福利责任。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我幽社会福利服务山社区提供长期以来被忽视,以社区为基础的福利提供有利于拓宽资源来源,提高居民的参与和辛I:会效益,社会福利政策的落脚点应该直接放剑}{:区。

第3章我国城市现有养老模式的比较

养老模式的形成是由生产/JJ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决定的,其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发展阶段都各不相同。在我国山农、lk国向lqk国转变的过程中,养老模式也.存发生深刻的变化。

3.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即使现在,这种模式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家庭养老足由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其居住方式有独居、与配偶居住、与未婚或已婚子女居住等形式,其特征足分散养老。统计资料显示,虽然老年人的生活场所有多种选择,如家庭、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但家庭仍然足老年人的第一选择@。这是因为养老不单有物质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一卜的需求。除了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物质保障外,还要给他们以温馨的精神保障。

家庭是建立在婚娴关系和lflL缘关系基础上的,是老年人感情和精神的重要支柱及,L活的主要场所。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是因为他们不愿离丌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养老机构的条件再好,也无法完全取代家庭所能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安心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代际之间经济上和生活上的互惠t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精神I二的瓦相慰藉。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一直以极大的力度支持着这种内含血缘联系、地缘联系、经济联系和其他联系的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在家庭中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足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臀代的。

由家庭成员赡养老人的养老模式,在我因沿袭了几千年,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管人口老龄化及少予化的加剧,致使家庭的养老功能大大弱化。当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之后,社会上将出现大量的“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的现象,届时家庭养老如果不借助外援,将难以实现。

此外,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主要表现在:

(1)青年人的跨地域职业流动加大,空巢家庭增多。@龚静怡.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围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2004

(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家庭结构的变化,山以往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一代人家庭和分卒I:区家庭增多,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成为家庭结构发展的主流。这使得家庭赡养系数大人上升,子女对父母生活的经济负担和照料的压力加大。

(3)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加快,高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更加重了家庭的赡养困难。

(4)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已发生变化,以“孝道”维持家庭关系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代际距离拉大,这也对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随着工作上竞争的加剧,致使一些家庭难以承扫照料老人生活的重任。

3.2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服务由孝l:会提供,如老年人的退休会、医疗费、福利费、救助费、生活照料等方而由社会保障机构、各级政府、企枣、l匕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而不是由家庭提供。居住形式有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等,其特征足集中养老⑨。从家庭养老发展到社会养老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当人U老龄化社会来到,并且老龄化程度F1益加剧时,社会养老又暴露出许多矛盾,如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少、增长缓慢:老年人分布和养老设施分斫j不均衡: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收费高等。

我国虽经多年努力,养老机构只f:lE俩,44-足老龄人口总数约1.03%的老人入住。老人入住养老设施后,原来的住所和完善的生活设施都将闲置。养老设施收费较高,许多老人无力承受。绝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愿意入住养老没施,往往是不得己f何为之。

3.3自我养老

自我养老是老年人依靠自己的经济收入,为FI常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程度偏低,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收入又普遍偏低,因此,自我养老有…定的困难。因此,国家鼓励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退休后再就业,以发挥余热,在城市可从事参谋咨询、教育传授、生产经营、公益服务、自我管理服务等诸多类型的工作,在农村可从ojf.静.范绮萍和拿冉霜.我困养老模』℃发展‘j探索[J].现代护理.2005:(18)14

事种植业、养殖业、家庭经济、饲养业、服务业、手一J二业、摆摊经商等。这样就能增加老年人自身的经济收入,减轻冈家和家庭的养老负扭⑩。火多数城镇老年人享有离、退休金,具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可以乍活自理。但是,由于身体和肼:器功能的退化,ft: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看病和住院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顾,自我养老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应该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三个方面。要达到这种要求需要许多条件,包括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定水平的专业化工作人员和相应的机构管理制度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目前我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凶素的制约,还很难达到这种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可以作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结合与过渡,帮助解决我国的养老困境¨。

3.4社区养老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半的制约,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大批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老年人,即便今后社会保障有了长足发展,也要考虑多数老年人希望在家居住的愿望。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其基本内容是老人的生活照顾由社会和家人承担,精神慰籍由家庭承担,物质生活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因此,社区养老模式的建立,对『.减轻国家负担、弥补传统家庭养老的不足,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困养老方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而家庭养老功能的n趋弱化又需要家庭以外的养老支持。社区是除家庭之外老年人最熟悉的生活环境,由社区米扶助家庭、提供养老支持便成为只ills条件下最适宜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可让老年人仍生活在他们熟悉眷恋的环境中,不割断老年人的社交圈,而社区养老服务可减轻家庭的负担,改善老人的护理条件,进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实际上,家庭作为老年人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其运作与社会紧密相连,协助家庭正在成为许多国家老人社会福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又以发展社区层面的社会福利服务最为直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在解决老龄问题上的一种共识。通过各种社区助老服务,为家庭分担照料老年人的重担,己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社区养老的基本做法是:老人住在FI己的家罩,享受社区养老护理服务中心提供的养老。李)Li旭.论我罔转轨时期的代际契约1j养岂模-℃的变苹『J].学术月刊.200l:(5)

“李晓华.}I:区照顾模J.I=1j我罔养老办J℃选择[Jj.删论学fu.2005:(10)15

护理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理想养老模式,社会成本低,大”量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老人仍拥有房屋产权。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的服务价格比较低廉,服务方式灵活。老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和住所,义能得到充满亲情的养老护理服务。社区居家养老需要大量的养老护理人员,从而为人批“4050”人员创造再就业的机会。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构成的老龄化,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兴建了大量社会福利设施,社会养老成为主要的养老方式。瑞典的老人公寓尤为典型。这足由于它们的社会养老覆盖而在90%左右,已占绝对优势。即使在社会养老覆盖全民的国家里,家庭的养老功能并未完全消失,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以及其他特殊需要仍由家庭和子女提供,即所谓的“精神赡养”。

如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丌始减少对养老机构的依赖,积极探讨社区养老方式。英国、法国、瑞典、月‘麦等国家都建立了家庭助手制度,日本建立了发展家庭服务员制度。社区养老已成为幽际性的潮流,西方许多同家已经探索出了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模式。法困已有900个地区制定了专门的社区服务计划,社区提供的服务包括老年人找佣人,上门服务等。英困制定的一项支持社区照料的10年政策已经帮助许多老年人免于被送进收容院,“为社区服务”已成为英因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计划中的组成部分。地方当局提倡“好邻居计划”,社区工作者已经把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组织起来进行互助。“关心老人"的社区志愿服务人员定时探望老年人,并为他们担任顾问、提供咨询和其它服务。在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社区化养老模式被普遍运用。中困一卜海、北京、武汉的一些街道和社区也相继引进。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养老院以解决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f嗵独居gi活不能解决老年人心理安慰和生活方便的需要。比利时政府在1994年歹l:始试行“老年人家庭寄养计划”。目前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的法律中有涉及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条款,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则有专门的老人法。1994年8月新JJI】坡颁布的《赡养父母法》引起了世界性轰动,该法将赡养父母这~人伦道义上的责任上升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韩国政府己在考虑实旋与此类似的强制法案,以保证老人向子女索取生活费。日本政府早已实施对与父母同住者和赡养父母者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住房上的补贴。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社会养老经验表明,社区养老具有机构养老无法替代的积极效应,因而正逐步由机构养老向社区、家庭养老凹归。

2林娜.十l:区化{L区养老论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2)16

第四章我国城市养老供需现状分析

4.1老年人的需求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帮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而,其中既包括物质方而的内容又包括非物质方而的内容。老年人对于养老的需求主要耿决于两个要素,一是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二是老年人的意愿。一般来说,老年人自理能力的大小与对外界需求的大小成反比,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越强,对外界的需求越小。

老年人的意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足老年人是否愿意向外界提出需求或在需求的量上作出选择。在考虑老年人的主观意愿问题时,笔者认为我国的老年人在能够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的d订提下,一般都会自食其力,不喜欢依靠他人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老年人很少要求自己的子女为自己提供什么,相反在自己可能的情况下倾力帮助子女,甚至有时以一种“自我牺牲”式的帮助,在自己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我国老年人也是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避免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个观点在我们这次问卷调查中得到了证实,在500名接受调查的老人中有229人认为F1前生活中不需要他人照顾,有103人认为是否有人照顾无所谓,两者合计占调查样本的66.4%。凶此,老年人对外界的需求实际上町能会有很大的伸缩弹性。有些老年人实际上对外界的需求很人,却由于很少提出要求而显得需求很少,容易掩盖老年人问题的严重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判断老年人需求时要注意到老年人的实际困难,不能因老年人提出的要求少而忽视老年人应有的权利,忽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足存在多种养老方式的同时,老年人的选择意向问题。大部分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家庭养老,而有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会的支持。

4.2养老资源的供给渠道

养老资源从供给渠道而言,主要自.家庭和社会两种,且主要侧重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的供给,因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基本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绝大多数情况下,子女对老人经济上的供养只是起到补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作用。

4.2.1家庭养老方式的供给17

家庭养老足指由血缘天系和婚姻火系彤成的共同,L活的家庭成员米承担对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的责任和义务,从家庭角度束看,由配偶、子史和其他亲属来提供。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应关汴以下要素,即有无、意愿、能力、居住方式。

“有无”,是指足否有这科,支持力的存在,例如,如果没有配偶,当然就淡不上配偶支持。

“意愿”,是指家庭成员主观上是否愿意为养老提供支持。如果不愿意,当然也就谈不上家庭养老。我们这罩所说的养老意愿包括两种,~种是自愿,也就是家庭成员养老是出自亲情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无条件的义务履行,这是我们的行为规范认可的价值观念;另一种则是被迫的、强制条件下的自愿,即尽管家庭成员内心不愿意承担父母的养老责任,但由于外界环境的压力或个人某种利益的驱动,而不得不作出的主观自愿选择,可以称之为“虚假的自愿”。这种意愿虽然能够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但却有可能影响到实现的水平。

“能力”是指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源的能力,这是一种量的衡量。其能力大小取决于家庭成员的人口构成、居住条件和经济实力,如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工作性质、子女年龄等。

“居住”是指家庭成员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主要用距离来衡量。这一因素影响到家庭成员实现养老的可能性大小,也是一种量的衡黾。与“居住”牛H关的何交通、邮电和通讯条件等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在“有无”、“意愿”、“能力”和“居住”四大要素中,前两者是根本性的,直接决定居家养老方式是否可能,而后两者则足在前者基础上表现为影响供养老年人的水平的高低。

4.2.2社会养老方式的供给

社会养老是指由社会来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职责的养老方式。人生的两大舞台就是家庭和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游离其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功能的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实质则是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此次调查为例,500名老人中,96.8%的老人经济来源由社会提供。可见,目前城市养老牛活资金主要由养老金等社会方式取得。见表4.1

表4.1天津市红桥区社区老年人经济来源情况

经济米源

养老金

遗属补贴人数(人)43337

Zto-抽样百分比(%)866属性社会社会政府救济

于女赡养费

其他途径118社会家庭白我

合计500100

4.3城市养老资源供给面临的问题

43.1家庭供给面临的问置

(1)配偶支持养老的可能性不断F降

配偶之间的相互支持对于养老柬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睦,老年人的丧偶比例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再婚又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因而配偶支持养老的可能性不断下降。在此次抽样调查中,我发现老年人使偶比例,i抽样老年人的14%,尤其严重的是女性丧偶数是男性丧偶数的2倍之多.且多集中在70岁以上年龄段(具体见图41)。由此可见,高龄老人和女性老年人获得配偶支持养老的可能性较低。

图41天津市红桥区社区老年人丧偶人数

(2)子女支持养老存在较多的困难

在我团,随着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家庭观念的转变,几代同章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核心家庭H益增多,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发腱趋势越来越叫艟。家庭舭模的卜{渐小型

化,给子女支持养老带水许多问题:

①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手日成倍增长。一对年轻夫妇要赡养4个或更

多的老人,使他们纵有孝心也难以承受这种l羊I;神、生活上的过重负担。

②随着家庭成员的迁移、扩散,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居住距离不断扩大,赡养老人难以

实现。

③在充满竞争、讲求时效的现代都市里,人们工作繁忙,精神紧张,越来越难以尽对

老人的养护之情。

④新老两代人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这也直接影响和弱化家庭养老。

⑤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着代际倾斜,即“罩幼轻老”现象。

⑥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在延长,同时平均预期带病年数也在增长,使日常护理和生活

照料遇到凼难。下面是我在此问卷调查中汇总的‘一组数掘。

表4.2天津市红桥区社区子女每周照顾老人所用时间情况

时问

人数(人)

3627

E11抽样百分比(%)

12

没仃1—4小时5—8小时8-24小时24小时以上

合计

98.32347.7

2569143300

100

表4.3天津市红桥区社区老年人居住情况

类别

与儿子儿媳I_J住与女儿女婿同住大妻同侄与儿女分位与保姆同住一人独居其他

人数(人)

196113

fJl‘抽样的百分比(%)

39.222.6

l:3212

26.42.4

398

7.81.6

20

表4.4天津市红桥区社区子女每周与父母交谈所用时间情况

时问没有1小时以下卜2小时2-3小时3-4小时4小时以上

合计

人数(人)

124881

f’i于|11样卣分比(%)

4.016.O

27.025.017.710.3100

755331300

表4.5天津市红桥区社区成年子女不能照顾父母的原因分析

原N自己身体不好要照顾孩子一I:作忙没时间经济4i富裕父母H前不需要照顾

其他原冈合计

人数(人)

285986

‘II.抽卡¥的自.分比(%)

9.319.728.7

48754300

16.025.01.3100

(3)其他亲属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很小

其他亲属照料虽然也足家庭养老中的一方面支持,但其所占的比重和作用事实上是很小的,在我调台的500名老人中,只有l位老人的H常生活靠亲戚照料,占所抽样人口的O.2%,凶而,其作片j远远比不上配偶和子女。

4.3.2社会供给面临的问题

(1)养老金处于低水平状念

虽然,城rH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绝人部分以社会养老会为主,但是,就我们Fl}j订的经济发展状况l而言,这种养老金的水平还是很低的,这既反映了我幽“未富先老”的特点,也

2】

反映丁我固养老金制度的缺陷。下图是这次抽样调查的统讣资料

社区老年人每月收支状况

F瓦蕊厕

!::筮甾I

社医老年人收支平衡情况

图44天津市红桥区社区老年人收入满意程度情况

r图说明了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养老盒收入基小能保障其cp活开销,但这些都是以老年人勤偷仃约、无较高消费和无重人疾病为前提的。斟而,低水平的养老会决定丁老年人

口整体生活水平较低的现状。

(2)机构养老难以普及

机构养老作为社会集中供养老人的一种方式,近儿年来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仍存在不少弊端和问题,丰要表现在:

①床位不足和设施有限。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不足,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仅占老年人总数的0.8%,与发达国家3%一5%LC例相比差距甚大。即使在老年事业起步较早、经济条件较好的上海,2001年拥有养老机构453家,床位31163张,只能满足全市约l%老人的养老需求。至2004年,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39家,拥有床位40136张,也只能满足全市1.85%老人的养老需求(见表4.6),可见城市养老机构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表4.6上海市养老机构数、床位数

年度

2001

2002养老机构数453467

444床位数31163眯位数l’i老年人口比例(%)1.31.43493137993

40136200320041.51.58439

天津市政府多年来采取了对养老机构实行补贴,扶植民办养老机构等措施,促使养老机构数量增加。截止剑2008年底天津f订各类养老机构达到297所,床位数2.27力-张,比2007年增加3111张,千名老人拥自‘床位14.5张。(数据来源《老年时报》2009.2.9)

②机构照顾的费用较高。机构照顾按等级收费,从680元/月至1300元/月实行等级收费,加上入住的其他费用,老人牛病的医疗费等,高昂的/『『:支致使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在被调奄的500名老年人中,有362人不愿去敬老院,占72.4%,其中经济上负担不起足老年人不入住敬老院的第一原因。23

表4.7天津市红桥区老年人不入住养老院的原因分析

原因

经济f:负担不起

彳i愿离开原来生活环境

担心养老院服务质量

养老院出入不[J由

担心被子女遗弃

合计人数(人)127●III"{lIl样的白分比(%)35.129.310.510638464536212.712.4lOO

③建没成本过高。就我罔同前的经济实力来看,无法投入大量资金兴办老年服务设施,以上海为例,若按5%的老年人进入社会养老机构来测算的话,则需新增床位13万张,需要资会投入200亿元。这种完伞由社会提供集中供养式的养老服务,对发展中困家来说成本过高,是很不现实的。

④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多数养老机构设施条件较差,档次较低,服务内容单调,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机构管理的理念仍然足以行政为本,忽视老人的需求和利益,影响了服务的质最。

⑤缺乏活力和归属感。福利机构聚集的全是老年人,缺乏生机,并且经常会有老人死亡,给一起居住的老年人心理留下阴影,极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福利机构很难让老人有家的感觉,远离了家人会使一些老人感觉孤独和失落。

⑥/fi符合传统观念。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老人认为只有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进养老机构,担心进养老机构会被人耻笑,给子女丢面了,而且行动也多少会受到限制,不如在家自由,子女也怕招来不孝之名。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还是现代的社会养老方式,都面临着诸多闲难与问题。家庭和社会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的水平和能力都很低,与老年人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这些都反映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养老的困境。为了保障城市老年人安度晚年,并进一步提高其£k活质鼍,目前的养老方式有必要变革、转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新路,这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社会供给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即社区。24

第5章国内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

2001年6月,民政部住令崮推行“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简称“星光计划”。“星光计划”的总体要求是:‘移足中国的基本困情,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福利金的资助为手段,充分依靠区、县政府的组织领导,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大力挖掘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为社区照料提供载体,为老年人活动提供场所。据此,各省、市在实践中秋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5.1国内部分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实践

5.1-1北京市“无围墙养老院"模式

2005年,北京市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日托、日间照料等形式开展专业化居家服务,探索新时期居家养老的运行机制。街道依托街道丰l:区服务中心建立了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公丌招聘失业、退休人员担任居家养老协理员。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详细入户调查,内容涉及社区老年人的个人基本情况、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状况、居住状况等各方面信息及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需求状况等内容。居家养老队理员在上岗前,都经过了严格的为老服务培洲,持汪上岗。社区针对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在礼区卫生服务站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做到定期巡诊,及时出诊,及时治疗,每年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建立“家庭病床”,使老年人在家就町获得方便、快捷的医疗和护理,既有利于老年人疾病的康复,又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与提供健康咨洵,使老年人的治疗从生理上扩大到心理上。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老年人协会相配合,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组成了太极拳队、舞蹈队等各种兴趣活动小组,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推动居家养老的实践工作过程中,各街道通过整合社会专业服务资源,引进专业家政服务公卅,通过街道服务中心与家政公司、社区餐厅等达成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组建街道志愿者分会,开展义工服务;广泛I致纳社会团体、社会组钐l和个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丌展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加强义:l:组织的管理,

探索建立义工活动激励、监督机制。志愿者协会会员单位也秽{极支持居家养老工作,辖区电话局为空巢家庭老人免费安装电话。银行、邮局、超市等许多币位都积极参LJ社区工作,为老人提供服务,与老人结成了帮扶对予等共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为老服务工作。5.1.2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券"模式

早在1979年,上海比全国提自订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新统计表明:该市老龄化程度再次提速,并呈“高龄化”特征,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及以上的老人,增速远超往年。纯老家庭人数大幅上升,全市已达78.72万人,其中单身独居老人17.24万人。一个名叫“9073"的养老格局渐渐浮出水面。按此,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这“7”与“3”中,大多数或是高龄、独居,或是经济收入低,是老人中的弱势群体。养老政策也“因类而异”:(1)对三无、五保老人、优抚对象和有特殊贡献的老人,由政府购买服务;(2)对低保老人、高龄老人、生活困难老人,由政府补贴服务费用;(3)对身体健康、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则实行优惠的市场化服务。

各个区县“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应运而生,尤其足“居家养老服务券”。看上去,这足一本普通的服务券,淡蓝色的字体,一年12个月,每月1张服务券。券上分有“轻度”、“中度”、“重度”几类等待打钩的服务评估等级。彳i同的服务等级,对应的分别足上限为200元/月、300元/月、400元/月的服务补贴。这也意味着,评估的规范、科学、公平,直接关系到老人们的福利问题。为此,上海于2005年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养老服务需要评估标准”。养老服务项目有陪医、帮助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提供服务的足由政府招聘的经过培训的助老服务员。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最高的静安区为例,在一卜海市规定的居家养老补贴标准之外,静安区对年满60岁以上的孤老,以及年满80岁、只有一个子女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也提供了补贴;从2006年开始,对本区百岁老人提供每月200元的营养补贴;此外,区政府为养老机构新增床位提供了每张床位5000元的补贴。从2006年开始,静安区以每万人为一个区域,通过整合社区饭店、医疗等公共资源,设立了15个助老服务站。推出了吃饭、理发等27个助老服务项F1,老人可以像点菜一样自由选择服务。

5.1.3宁波市“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宁波市足沿海发达城rff,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海曙区是宁波市的中心城区。全区面积28.7’平方公早,常住人口29.3万,辖8个街道办事处。2005年,宁波市海曙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区总人口17.8%,其中窄巢独居的老年人有2.25万,占老26

年人总数的42%。’。海曙区的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从2000q-:N2005年,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70%。2003年,海曙区政府组织建立了全区老年人情况数掂库,掌握了老年人家庭的底数和真实需求,实行动态管理。区政府对社区兴建的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设施实行资金补助,仅2004年就投入150余万元。2005年3月,宁波市海曙区决定在全区65个社区中全面推广“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由海曙区政府出资,向非营利组织——海曙区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JI】技务,社区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员,每天上门为辖区内600余名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服务。海曙区社区服务中心“81890”(拨一拨就灵)服务热线家喻户晓,老年人遇到情况后只需要拨通81890,信息中心的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有关这个老人的姓名、住址、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病史以及子女情况等资料,以便接线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反映。此外,政府定做了一批“一键通"电话机,免费安装到独居、高龄的老人家罩,一键直达81890信息中心现已成为宁波社区服务的第一品牌。另外,海曙区基本实现了“10分钟生活服务圈”、“10分钟卫生服务圈"和“l0分钟文体活动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2005年11月3H住北京召开的两岸}『q地社区服务交流大会上,海曙区荣获全国唯一的“居家养老示范区”称号¨。

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还有其他配套政策,海曙区政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走进去"和“走出来”的“两走”居家养老模式15。所谓“走进去”,主要是指埘一些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对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门的服务人员走进老人的住所,提供上门服务。除此之外,“走进去”的服务方式还有志愿者无偿服务、老人自己有偿购买服务和企业为老人购买服务等。所谓“走出来”,就足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老人“走出米”的载体有老人“门托”中心和各种老年民间组织。5.1.4大连市“家庭养老院”模式

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是个工人住宅区,辖区内下岗职工多,老年人多,老年人共3234人,其中有102户是孤寡老人或子女不在身边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一部分老年人凶家庭收人低进/f<了养老院,或冈习惯原来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愿到养老院,只愿在自己家里生活。为了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2002年,大连市沙河L]区民权街道推出了“家庭养老院”的社区养老福利服务形式。

“家庭养老院"立足社区,利用老人现有的住房把养老院建在老人家早,充分调动辖区内的下岗失业女工,对其进行相应培训,使其成为标准的养护员,在老人家晕上岗,把2005宁波年搭.{}:会生活7l:lx服务FI'].2005:537.

14未忠蒙.海曙“两走”居家养老模』℃成令罔/J÷范[N].宁波I晚报,2005.11.413

15朱忠’袭.海曙“曲走”居家养老模,℃成伞幽,J÷池[N].宁波晚报,2005.11.427

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里㈨。家庭养老院彳:仅可使老人居家享受到清扫卫生、买莱做饭、护理、等服务,也符合老人喜欢家庭氛|f;l,喜欢居家养老的心理要求。家庭养老院服务如此周到,费用却不贵,养护费为300元每月。孤寡老人的养护费用由街道提供补贴,有收入的老人采取自费形式。居家养老这项举措不仅弥补了社会保障体系不足,同时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总之,家庭养老院不仅使老人的生活得到照料,也是社区就业的有效载体和社会稳定的减压点,国家也省去了新建养老院的巨额开支,可谓“一举数得”。因此,民权街道民权家庭养老院一出现,就受到老人和下岗职工的欢迎。

5.2我国城市发展居家养老的经验

从以一卜地区发展社区养老的情况看,基本做到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实现了利用家庭和社区两种资源来满足老人物质卜、生活上、精神_lI的需求。他们成功的经验有:

(1)政府的政策支持。社区养老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社区养老实施的情况来看,政府在计划立项、财政补贴、没施建设规划、土地划拨、房屋幂}l购、减免税费等方面,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扶持保护政策,从政策上保证了社区养老的发展。特别足在财政支出中,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归入了当年政府的财政预算,实行按人头、按项目专项拨款,防止了养老服务资会使用的无序与浪费。政府职责明确是发展社区养老的基础,从社区养老实施的情况来看,政府是社区养老政策的制定者和峪督者,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主管的管理模式。

(2)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包括社区中企业、民营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的参与。从海曙区和静安区的情况来看,社会参’j在养老服务提供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海曙区积极动员社区老人参与社区养老,形成了以退休老人为主的社区服务队伍。静安区的社会参与范围更加广泛,不仅社区志愿者成为社区养老广泛参与的主体,通过整合社区饭店,医疗等公共资源,使得社会参与,打破了国家对福利服务提供的垄断,实现了国家、企业、社区、个人共同参与,使一直以来被忽视的社区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3)构建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由于老人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养老服务体系要全方位。宣武区与沙河口区在发展以届家养老为主的社区养老过程中,都将对老人的上门生活照料放在了首位,并积极探索加强老人与礼区的联系方法,以满足老人的精神、心理需求。16;cI]品.城市{I:区生活小能自理.g-人居家养老乍活质量计估指标体系探索lJJ.人LJ学刊.2005:(1):22.

第6章国外养老保障的实践及经验

6.1国外社区养老保障的实践

6.1.1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

(1)英国倡导社区照顾的原因和成效

社区照顾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英困在福利国家政策变化下倡导的一种社会工作模式。19世=纪,英国建立了一些大型院舍,把那些无人照料的老人集中起来,政府出资聘用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供养和照料,但实践证明,这是件受累不讨好的事,于是,社区照顾的方法便应运而生。总结起来,英国大型院含养老方式转变成社区养老方式主要有三大原因:

①经济一卜的制约。由于英国的社会福利丌支庞大,政府逐渐难以承受。对于大型院舍的改革足化整为零,打破大型院舍的统治地位,倡导在社区建家庭式小型养老院,将一些需要照顾的老人组成一个小养老院,或家庭养老,让家庭成员和社区共同担负起赡养长辈的责任,使人型院舍的专业服务与丰f:区存在的非专、Ik照顾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两者合作式的新型养老模式。英团政府在这一改革中丰要承担政策和资源上的宏观调控,将原来承办养老院的具体权利下放给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通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最来支持、协助社区工作。

②尊重文化传统。英困的文化传统是提倡“所有的人都有资格、有权利,}三活得尽可能正常,与普通人一样”;强调保护个人隐私,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而当时的院舍缺乏对“个人£L活空间"应有的关注,老人脱离家庭,与外界隔绝,而且在院舍中统一性大于个人要求,使老人感受最多的是服从和约束。因此院含照顾在这些方面有背于英国的文化传统,使在那单生活的老人感到缺乏自由。人们普遍认为进院舍养老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或称其为“最后的选择”。

③返朴归真,重温家庭的亲情。无论任何一种文化都认可家庭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社区养老是重新恢复家庭养老方式的长处,让家庭和社区一起来负责照顾老人。“显然,在社区养老符合把受助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和人道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英国通过立法,明确家庭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以h三种因素/}日互作用,使政府的改革达到两点成效:政府将原先自己的养老负担转29

嫁到家庭和社区,从而减轻了社会福利方而的财政支出;山社区养老和在社区养老的两种新型养老方式产生后,开始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推广。

(2)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①社区照顾的丰要内容

第一,生活照料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4种形式。

居家服务,是对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具体包括上门送饭、打扫居室、洗澡、购物等项日。从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者,也有政府雇员,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一般收费由地方政府决定,在老年人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目前英困约有13万人从事这一服务,约10%的65岁以上的老人接受这一服务。

家庭照顾,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老年人,在家接受亲属全方位照顾的形式。政府发给老年人与住院相同的津贴,这样使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时有了一定的经济保证,现在英国不少老年人就生活在亲人的照顾与关怀之中。

老年人公寓,是对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夫妇或单身老人提供的一种照顾方式。老年人公寓生活设施齐全,公寓内还设有“生命线”,一旦老年人感到不适,只要拉动生命线就可获得救助。老年人在公寓内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老年人公寓收费低廉但数量有限。

托老所,包括暂托所和老人院。冈家人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便可送到暂托所,由工作人员代为照顾,时间可以足儿小时或几天,一般为两周,最长不超过一个月。而刈‘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老年人则送入老人院。当然,现在的老人院是分散在各个社区中的小型院舍,这样老年人‘町以不必离,f: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

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如地方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供应热饭。每年约有3000万份饭直接送到老年人家中,2000万份饭送至各托老所和老年人俱乐部中。为帮助老年人在家独立生活,地方政府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旌,改建厨房和房门等。政府对超过65岁以上的纳税人给予适当的纳税补贴,住房税也相应减免。

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保健访问者上门为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如保暖、防止瘫痪、营养及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等,每年约有60万老年人接受此类访问。还.自.家庭护士一kf-j为老年人护理、换药等。另外政府还规定了为老年人提供{!15I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30

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如由英幽政府出资兴办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娱乐、社交的场所,行动/卜便的老年人则由中心定期派专车接送。同时,为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促进心智健康,适当增加老年人的收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钟点工场所一老年人工作幸。另外,也有一些志愿工作可供老年人参与。目自订英幽约有20%的老年人参加了各类志愿者组织。英困各个社区经常举办各种联谊会,提出带老年人到乡问去郊游的口号,人们自愿组织起来和孤老交朋友,利用休息同和他们谈心,用自己的车带他们去郊游,或请到家中喝茶,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乐趣。地方政府每年还帮助36000名老年人外出度假¨。

②社区照顾的服务体系

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体系主要由经理人、主要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组成。经理人为某一社区照顾的总负责人,主要掌管资金的分配、人员的聘用及工作监督。主要工作人员负责照顾社区内一定数量的老年人,为他们发放养老金,了解老年人的需要及解决一些重要问题。照顾人员是受雇直接从事老年人生活服务的人,多为老年人的亲人和邻居,政府给予他们一定的服务补贴18。

(3)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特点

①政策引导。英困政府既制定社区照顾这一社会福利政策,又规定具体的措施,以使社区能切实地承担起这一职能。

②政府出资。英国的社区照顾在财政出资上完全体现了以政府为主的特点,很多服务设施都足由政府资助的,社区、家庭和个人的支出不多。

③依靠社区。英国的社区照顾主要是立足社区、依靠卡卜区、以社区为依托,各利t服务设施都建立在社区内,且社区照顾的方式尽量与老年人的牛活相融合。

④体系完整憎。各种社区照顾机构,既自.政府出资、社区举办的非赢利性机构,也有私营的、商业性的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人员既有政府雇员,又有民间的专业]:作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需求。6.1.2美国的退休社区模式

当代美国的社区服务颇具规模。参与社区服务的人群涌盖全美50%以上的成年人和70%以上的大学生,服务领域很广,有提供综合长期服务的养老院、托老所、荣誉公民社区中心,有提供饮食服务的食品供应所、荣誉公民营养室、一Iz.门送饭服务所,有为贫闲老人服

R.Winkler.EthicsandAging[J].TheUniversityofBritish

18AndrewCherlin.PublieAndPrivateFamilies[J].MeGrwa—Hill,l996

19杨倍莆.英国的十}: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J].探索‘j争呜.2000:(12)17JamesEThornton,EarlColumbiaPress,1998

31

务的收容所、暂住处、公营住所,有为体刺多病的老年人设立的服务性公寓、一般护理公寓等。

美国于1981年正式实行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HCBS)计划,此后其在各州普遍推行,有的州还试图将该计划与集体住房计划相结合。医疗补助和卡l:|又:服务计划为符合医疗补助资格、在家养老的刺势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该计划主要包括病历管理、成人日fHJ照顾、个人照料等。美幽的养老社区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保健中心。美国85%的老人居家养老。家庭保健中心为居家老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及护理服务。收费标准视服务项目而定,由个人付款及在各种保险计划中列支。

(2)老人活动中心:除提供养老午餐外,还组织文化、娱乐、教育、旅游等活动。

(3)免费教育。各社区大学都有义务接收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进修,但没有学分,不发毕业证。

(4)志愿者。在美国,大多数社区都向老年人提供充当志愿者的机会,老年人呵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去帮助他人。美国政府还帮助社区建立志愿者工作方案,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的实施主要由志愿者来担负。

在美国,“退休社区”(RetirementConmiunity)被认为是老人退休后的一种住房选择。在老人退休社区的建设中,将主要以以下五种形式向老人提供基本服务:“退休新镇”、“退休村”、“退休营地’、“老人照顾中心”和“继续j{{{顾退休社区”。实际上,自i『三种是以“提供休闲,上活为目的”的退休社区;而后两种足以“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的退休社区。

“退休新镇”(Retirementnewtown)与“退休村”(retirementvillages),是私营开发商营建的大型退休社区,它适合那些较年轻的、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退休村"的面积要小于“退休新镇”,在原有的社区中再划出一块地来二号门为退休老人建设住宅。“退休营地”(retirementsubdivisions)有两种建筑形式:一种是开发商建造的提供固定的常规服务的设施;另一种是供家庭房车(移动家庭)使用的小块土地。跟“退休新镇”和“退休村”的居民相比,“退休营地”凶造价低廉,设施不齐全,来这里居住的老人,房租要相对便宜一些。“老人照顾中心”(Congregatehousing)专指为那些以不同程度地依靠州或其他赞助机构提供经费兴建的养老院,照顾对象是年老体弱的老人。“继续照顾退休社区”(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分两种形式:“终生照顾社区"和“接近终,E照顾社区”,这类社区原来大多由非盈利组织兴建,近年来也有一些私营机构加盟。

此外,美国还有一种社区叫做“自然退休社区”(NaturallYOccurringRetirement32

Community,简称NORC),“自然退休社区”义分为“只剩下老人的社区”(Aged—left—behind)

n—pl和“居住在此直到年老的社区”(aging—jace)。“只剩下老人的礼区”,一。般指当地社

区因经济衰退而不容易找工作,年轻人外出、只剩下老年人的社区。“居住住此直到年老的社区”,卡要不是因年轻人外出,而是老年人流动性低。这类社区的特征是老人家境很好,居住条件也不差,他们打算住这里度过余生,但面临的是不能独立生活的问题。鉴于自然退休社区中为老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不齐全,纽约市一些私营公司丌始建造“居家援助式”老年公寓,供家境比较富裕的老人选择。所渭“届家援助式”老年公寓是为75岁以上、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居住而设计的建筑,老年居民在这里生活,将拥有一套单独卫生间、单独厨房的套间。老人不需要24小时的医疗照顾,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做室内清洁,或提供穿衣洗澡及膳食服务。

6.1.3日本社区照顾模式

同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从1970年就丌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为解决老人的照料和护理|、uj题,日本政府早在1963年就推HJ了《老人福利法》,推行社会化养老。1982年出台的《老人保健法》,将老年福利政策的熏心开始转移到居家养老、看护方向。比如,政府出资i啬i)ll了10万名家庭护理员,负责看护老人,处理家务。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机构和医疗保险的压力,开始实施“老年保健福利计划”,重点建立和实施社区综合护理系统,推进家庭护理,提供有利于老人健康的保健福利和医疗服务。此外,于1997年还颁布了《护理保险法》,将护理服务纳入社会保障的法制体系,以确保老人的护理照顾需求。从同本的老年卫生政策可以看出,强凋国民自立,重视家庭福利功能,不断完善护理制度,推进家庭护理、保健、医疗和福利一体化是H本养老制度的基小特点。日本坚持“属地养老”的原则,即生理或心理有障碍的老人,在自己家中接受照料,或者尽可能地在靠近他们自己社区的、类似老年之家的机构中接受照顾。同本的家庭养老有3种方式,即同居式家庭养老、分居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对于需要护理的老人,一般以家庭或亲属的护理为前提,公共福利服务和市场化的服务仅做补充。同本社区照顾以“管理员一专业工作人员一照顾员"为工作体系,其中工作人员和照顾员大部分都是志愿者。

居家养老对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包括:

(1)家政服务。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等派遣经过专f—Ji)ll练的人员到老人家中照顾其饮食起居,包括身体的清洁、烹调、购物等。根据老人的要求,提供同、夜间服务。(2)老人保健机构、老年医院、访问护理中心派护上到老人家中进行诊疗护理、病情观

察,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会诊。

(3)由专门的康复人员到老人家中对其康复训练进行指导。

(4)医生、药剂师、营养师到老人家中,对其进行诊疗、用药指导、营养指导等。

(5)R问托管服务。服务对象大多为行动不便、痴呆、身体虚弱需要生活护理的老人。除提供生活援助外,在医生和康复技师的指导F,对病情稳定者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常规体检、生活指导、营养配餐等,而且有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娱乐活动。

(6)老人家属外出或患病时,可以选择短期入住养老机构,原则上期限为1天至3个月,期间可享受常规生活护理及保健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

日本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开展收费服务和募捐等等。与中国一样,日本老年人大部分愿意生活在自己家罩,因此,社区老人服务中心一直是提供养老照顾的主要渠道。现在日本有四种社区养老组织形式:

(1)由政府和民政人员组成,目前这类组织占60%一70%,但是随着国家公务员数量的增多,也加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负担,致使其发展的机会较少。

(2)得到政府部分资助的民|、}lJ组织,如社会福利协会,社会福利商社,社会福利法人等,发展很快。

(3)志愿者,主要是家庭主妇和大学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足免费的,另一类只收低廉的费用。现在也有部分退休的健康老人加入,从事陪伴去医院、聊天,送饭和一些轻体力的服务。

(4)由企业提供养老服务。企业通过护理保险制度获取收入,然后以低收费服务于老年人,其弊端是企业有可能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服务质量。

6.1.4瑞典模式

为了支持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家务劳动和家庭护理服务,瑞典的地方自治团体制定服务计划,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性住宅,提供家庭入户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打扫卫生、送餐到户;建立同问老人活动中心,组织老人开展文娱、体育健身活动等。这些服务、活动的资金由幽家财政解决50%,由老年人自己承担50%。如家庭服务员,在总人口仅830万的瑞典,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的家庭服务员就有7力.人,他们大都足按工作时间领取薪水的地方公职人员。国家向市政府资助35%的事、|k费。地方政府根据老人的要求派遣家庭服务员,并按照使用者收入情况确定免费或收取一定费用。

在大城市和人口过疏的地区,还提供一种有效的巡fuI服务活动,即服务队用轻型汽车装着』:具为老人家庭提供巡|}JJ服务。另外,照顾老人的家属也司。作为家庭服务员从市政区34

领取报酬。对人r]过疏地区老人的服务,还得到了社会部和邮电部的资助,并形成了由邮递员对独居老人进行访问援助的制度。还包括饮食服务。饮食服务主要是往小学校为本地区的老人提供饮食服务,即在小学生吃完饭后,利用学校的厨房和食堂为老人提供饮食服务。学校的名称和菜单公布在报纸上,价格仅是市场价的一半。此外,还设有活动中心,这种活动中心既有独立的,也有附设住服务性住宅和养老院的。包括饮食中心、理发室、美容室、康复室、理疗室、谈话窀、娱乐场等。

6.1.5新加坡模式

目前,新加坡有大概30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占其总人口的8.4%。新加坡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主要有以下途径:

(1)在政策的制定上,新加坡政府着日艮于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养老问题。政府将老年人照料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将各个层面的力量都考虑进去,要求个人必须负起规划自己晚年生活的责任,如推行以房养老政策;要求家庭提供基本的照料,鼓励后代与老人同住;要求社区协助和支持家庭对老人的照料;而网家则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个人、家庭、社区各尽其责。政府在养老问题E实行大力扶持政策:在养老没施的建设上,政府投资占90%以上;对养老机构各项服务的运作成本提供津贴;实行“双倍退税”政策,允许国家福利理事会认可的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募捐等。

(2)在养老设施、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上,新加坡相当晕视对老龄设施的投入力度,各种养老设施齐全且收费合理,服务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且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与此同时,还捌有一支占服务人员数量15%的义工队伍,其中有许多人具有专业知谚{,并且长期为养老机构服务。

(3)在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上,由于没有资金、技术和人员上的后顾之忧,新加坡养老机构追求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达到专!Ik化、科学化、精细化。

6.2国外社区养老保障可供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最初是由民间力量推动而发展起来的,其对象大都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目的在于解决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其经验主要有:

(1)充分发挥社区在养老中的功能和作用35

在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上,各国都十分注重立足利:区、依靠社区,将各种福利设施建立在社区内,专业人员定期进社区入户提供服务,发挥社区养老组织的作用。这种以社区为依托的照顾方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相比,史符合人道的原则,更经济便利。目前,社区养老已成为解决同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已形成了操作规范的制度体系。

(2)社区养老的实施以法律为保障

日本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未就开始通过立法解决养老问题,1959年的《固民年金法》解决了老年生活经济来源问题;1963年的《老人福利法》和1982年的《老人保健法》,解决了老年医疗保健的后顾之忧,确立了居家养老的老年福利方向;2000年4月的《护理保险制度》在解决老年人护理照料负担的同时,构筑了社会参与的家庭养老体系,由此形成了多方位的老年福利体系。而英国政府在1977年制定了《全民健康服务质量》,提出了地方政府对老人提供居住照顾与剑宅协助服务;1990年,首次以“社区照顾”为名称的法案并同全民健康服务lF式出炉一《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案》,成为现阶段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探讨对象与依据,也是当今英国社区照顾政策的丰流。可见,在英国和日本,社区养老已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3)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坚持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市场化。幽外政府一般遵循“管火放小、管少放多”的管理体制,绝大部分养老服务山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这种体制既能使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又能调动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积极性。英幽政府为了推行社区照顾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而且基本上足政府出资办服务;而同本社区养老组织以政府力量为主,服务人员由政府人员与民政人员组成,该类组织占剑养老力量的60%一70%。同时,政府还积极鼓励民^IJ组织、企、lk参与社区养老,注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民问组织、非营利福利组织加入到社区养老领域中,改变政府直接提供养老服务的模式,从而扩大了服务范闭,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服务成本。

(4)从业人员职业化

英国社区照顾实行的管理员一关键工作员~照顾员这样一个工作体系,是官民结合的架构格局。日本社区照顾也足实行管理员一专业(专职)工作人员一照顾员(提供护理服务的企业员工或志愿者)这样一个工作体系,也是官民结合的架构。不同的足,英国专业工作人员和照顾员中一大部分是由志愿者组成,尤其在照顾员这个层次基本都是志愿者,要想达到专业工作人员这个层次,必须参加政府认定和举办的相关专业资格考试。在日本,36

1987年政府颁布了《社会稿利士及看护福利十法》,规定看护福利士应具备的一L作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能力,并推fl{资格证二B制度。1992年制订《福利人/J‘确保法》,从法律.卜对福利人yJ‘的培养及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保障。这样,H本的社区老年服务在具备技术知识及能力的专业人员的大力推动下,顺利地丌展和彳<断优化。

(5)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美、F1、瑞、新【『Lj困都有完善的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包括政府、社会福利组织、评什机构、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等,体系完整健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对而言,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服务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国家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评估、服务队伍和组织管理以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在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6)充分利用社团、机构、非政府组织和老年人自身的力量,共同为营造促进老年人健康牛活的环境而努力。据了解,英国的社幽、机构、非政府组织在社区为老人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同英困相比,我们的社团、机构、非政府组织和老年人自身,无论组织形式上,活动能力和发挥作用上都有不少的差距。37

第七章完善我国居家养老保障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7.1我国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目f;{『,居家养老工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处于探索之中,投入不足,加上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问题,丰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1.1居家养老服务经费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目前,许多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投入。政府有限的资会投入,对居家养老工作的全面丌展犹如“杯水牟薪”。尽管一些地方要求基层按照一定比例补贴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但是这种配套实际上难以到位。有的地方能在设施卜(如办公用房、活动用房、水、电等)给予一定投入,有的根本就没有仟何投入。而且,民政部门用于居家养老的经费,筹集的渠道主要来自于社会福利彩票的福利金,而社会福利彩票的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再加上配套的不到位,使得居家养老服务难有大的发展。这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波动性的投入方式,使得居家养老服务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经费筹集渠道译~,各方配套不到f诊,投入方式的随意性和波动性,严重阻碍了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经费的缺乏直接导致购买力不够,受惠老人范陵I较小。

应该蜕,社区养老涉及干千万万的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他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在年青的时候为社会做m了自己的贡献,老年人的,L活问题绝对不只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也不应仅由某些慈善机构,某些小区开发商米筹资,而是整个社会应该考虑的I’uJ题。老年人的保障也不应该作为一项社会慈善事业,应当由财政承担必要的投入。

7.1.2届家养老服务内容狭窄

居家养老模式是在经济赡养和社会照料等各项社会服务得到充分发展后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只有“家”中的各项社会服务内容齐全了,才能够保证老年人居“家”安度晚年,如果社会或社会上没有创造出与此卡H适应环境,不具备这些服务保障的条件,老年人得不到社会各项服务和保障,就难以实现真jF意义上的居家养老。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群体的共一阽服务需求十分旺盛,内容包罗万象,然而社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却相差甚远,这还不包括一些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我国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目前开展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以娱乐休闲、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H常的物质生活帮困居多,读报、聊天等还不多见,而对精神护理、心理支持、情感慰籍方面的关注则极少。38

7.1.3届家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1二社区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大和社区志愿者的友情帮助,难以满足老人随时}j{现的求助,无法让每一次的服务质量得到评价,更无法对服务效果进行质量控制。例如海曙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缺少量化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在强调老人实际需要的过稃中,忽视了老年照顾的专业性要求。虽然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专业机构yJ‘能提供的养老服务,但长期以来,对于服务质量如何,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随时随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导致不同的服务员的服务质量差异性较大,无法统一评价和衡量他们的服务质量。

7.1.4社区服务工作不能适应居家养老的发展

养老服务分为社区服务与政府服务两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以及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人们的需求多样化,社会成员对服务保障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政府在社会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一切都促使社区服务作为当前社会服务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形式而蓬勃发展。

社区服务是政府或者非政府的团体,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所在的福利机构,为解决社区成员的生活困难,满足其各类需求而有针对性的提供设施与服务的福利性项目。在居家养老模式中,社区服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日f{仃社区服务工作远远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0-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火、而且专业知识普遍不足

目前社区工作的在岗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而且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培训的人员较少,真iF社会工作出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社区工作的界定缺乏明确的界限,对社区工作的专业认可度也比较模糊。人们普遍认为社区服务是一种“只要有热心,有I时心,谁都可以做的工作”。但是事实上,社区服务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社区工作在岗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虽然目前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中大多接受过相关的社会工作培训,但是这些培训仅仅是一种上岗人员的短期培训,专业性不强,不系统、不连贯,没有把一种社会工作的理念灌输其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前所接受的比较肤浅的岗前培训不仅远远无法适应实际的需要,也无法有效地解决遇到的复杂问题。社区工作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操作性,对于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米说,当务之急是接受甚至持续地接受社区工作专业方法和专业技巧的培训。39

(3)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工作地f讧较低

由于社区j1:作同荫i『还不足一种特定的职业,专业岗位、职责范围分工不明确,没有纳入国家的编制范f纠内,没有职称序列,而且没有与其相应的职、lk保障,因而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工作地位较低,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工作的发展。在问及到“您是否认为自己是社会工作者”时,有88.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是社会工作者。这说明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认同度很高。但是在居委会这一层,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编制,没有职称序列,缺乏相应的激励。因此对于工作在第一线的居委会人员来说,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就显得非常必要。由于没有一种专门的社会工作职业,也没有与其相应的职称序列和编制,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也就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4)行政化的社区管理方式远不能满足居民个体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要求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社区建设中也1竽在,社区管理事实上被界定为一级行政管理。由于采用白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规划和管理社区,社区建没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讲究声势、忽视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的情况。多数活动是为了应付检查,走走过场,没有考虑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自然不能吸引居民参加。多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为数不少的居民认为目自订所组织的社区活动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单位的组织,他们不会以社区居民的身份主动参与。

7.2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建议

针对F1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7.2.1改善社区养老的观念

在我困,目前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邻里道德jxL尚,提侣互爱互助,相互尊蕈,相互关心的精神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社区服务的观念模式上也需要更新。我幽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是“福利型”的,大多是山社区工作办公窀记载下本社区内的困难孤寡老人,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予以慰问,发放必要的zE活补助品等形式来进行。以至于社区内的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有社区老人服务这个项目,也不知道其具体的用处是什么。同时,这种“福利型"的思维模式也大大约束了社区服务的发展,社区常常因为资金不足向使老人的福利服务范围十分狭小,老人从社区中所能获得的帮助也极为有限。新型的礼区服务模式应该是“资源型”的,它与传统的“福利型”的服务模式最人的区别在于其思考的重点从“哪些人需要帮助”转移到“我彤}J有什么资源”,主张由社区内的居民积极将自己可共享的资40

源拿出米给大家共I川分享,这样由于资源来源的多卡f性大大增加了IIJ‘利用的资源,并且这种资源的分享不再集中于那止鼍特殊的群体上,而是让社区内的每一个普通居民都能享受到社区的服务,大大增加了社区服务的多层次性和接受服务主体的广泛性。I—j时,社区居民也在这种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产生对社区的主体感和责任感,自慌将自己融入到社区的集体中,并对自己居住的社区产生一定的情感和归属感,愿意为社区发展和荣誉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今后很长一段时fHJ内,这种社区服务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弥补资源缺乏的不足。

(1)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为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妥善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社区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利用社区广播或在各小区的宣传窗中多增添一些关于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和真实的事例等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同时,也要鼓励老年人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社区内举办关于老年人权益的专题知识讲座,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政策信息和免费咨询,支持老年人反映问题,切实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解决问题。

(2)“激活”老年人的社会交往

这里的“社区交往”指广义的老年人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就、J址、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活动。老年人口可以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增强运动,或者通过交往和运动寻求新的平衡,社会交往是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长健康期的有效方法。社区应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引导,并注意发挥老年人自身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3)培养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社区服务的认同感和利用服务资源的A主性

社区养老服务的顺利丌展,首先需要得到受惠老年群体的认可。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社区,使老年人彤成一定的社区责任感。同时,要帮助老年人充分了解社区为老服务,使他们能切实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有效地利用好社区所提供的社区养老服务。另外,还要让老年人认识到晚年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救济性福利措施,在条件允yI: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7.2.2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该从政策上支持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设。在规划市政建设时,应把发展老年福利事业设施列为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埘举办社区服务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在一定时期内,政府应把发展社区管理服务列入政府的规划。可考虑41

借鉴国外经验,丌办社区服务的学科,培养从事社区J】}{务理论研究的专、I匕人/J‘,同时要丌展基础服务培训,为提高老年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发展老年事、lk奠定良好的皋础。完善社会福利机构的相关法规制度,对社会福利机构的非营利性质进行统一,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7.2.3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

(1)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政府组织和推动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围务院有关精神的舰定,今后社会福利支出不应低于财政支出的10%一20%,而老年人是社会保障重点加以关注的弱势群体之一,居家养老又是未来养老方式的发展趋势。因此,居家养老经费来源不能单靠基层财政补贴和社会募集,而应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政府居家养老资金预算制度。目前的居家养老的推广,直接的动力来源于政府启动的临时性补贴老人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为达到促进居家养老向社区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新目标,政府补贴老人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仍需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政府需要通过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规划,建立起对1:居家养老的整体预算制度,从而保证对居家养老的持续投入,并在现有投入笨数上适当增加一定比例。在初步确保居家养老发展的需要后,以不低于幽民收入增长的比率,做到逐年有所增长,使需要得到帮助而尚未得到帮助的困难老人都能得到帮助,从而将试行中的为凼难老人购买服务的措施成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并纳入剑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2)实现投入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不能完全依靠政府,也不能完令委任于市场,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使福利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保持相对平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实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实现良件循环。

政府应当足养老服务事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同时也负有政策制定及组织实施的责任。然而,服务的提供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许多发达国家,非福利机构在这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受我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一直在社会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使政府很难从一些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巾.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小政府大社会"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西方福利国家在发展集中养老事业时就暴露出建没成本昂贵,国家负担日益沉重的问题。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性,而政府二[作的重心也J够转移到如何为各方创造条件上来。

我因足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42

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要借鉴一些发达幽家和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后丌始的居家养老的社区照顾政策,依托}l:【又:并交由专、Ip化的养老服务矛}:会闭体,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新体系。如香港政府对各专qp社团(服务老人妇女儿蕈等群体的社闭)提供80%左右的经费来源,政府并不直接为社会群体提供服务,但会通过中市的评估机构发挥豁管的作用。我们现有的专业社团数量少,且发挥作用小。建议政府对服务老人或其他特殊人群的专业社团的建立和发展给予指导和扶持,如老年人俱乐部、社区食物配送中心、康乐中心等,使其逐步形成规模,成为非赢利或微利的社会服务组织,海曙区在各街道社区都建立老年人生活援助中心等机构,统一负责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但都是由政府主办,也不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工作人员都是街道社区原有的工作人员,大部分还是兼职人员,具有政府办事业的浓厚色彩。因此把老年人援助中心建立成社会法人性质或交社会法人办理,这是一科,促进养老事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的途径。

7.2.4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1)扩充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同常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精神慰籍服务。随着社会进步,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不仅满足于此,丌办社区老年学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函授等多种方式,或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丌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等,以满足老年人求知、娱乐的需求。设立老年人/4‘市场。老年群体是一个蕴含着极大开发价值的人才资源群体,尤其是离退休的老}二部、老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设立社区老年人才市场,使老年人中的各类人/4‘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发挥余热的场所,以自己的优势再就、世,继续奉献,参与社会发展,体现老年价值。这样既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又满足了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开展社区老人法律援助、咨诈玎、调解、庇护等服务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诸如丧偶、离异后的再婚问题;无子女及亲人瞻养|、uJ题:老年人受虐待问题:家庭财产分割问题等等,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使其安度晚年。

(2)加强社区老年人家庭医疗护理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开始逐渐衰退,进入老年以后,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速度大大加快,老年人也就成为了疾病的高发人群。卫生部曾经统计过,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足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而且许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行动也不方便,以致生病了不能及时就医。因此,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不能仅停留在疾病治疗服务方面,而要同时开展疾病预防性方而的服务,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网、社区紧急救助网、医疗卫生保健网,43

为居家老人建档立案,提供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充分发挥社区方便、快捷的优势,加强社区的家庭医疗护理工作,使老人们能及时就医。如设立家庭病房,即医院、社区医务人员深入到家庭中去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种形式。这既扩大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范围,增加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的收入,又可以方便老年患者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地就医,解决了往返医院不便的闲难,还可以节省一些医药费和其他丌支,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7.2.5建立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

(1)建立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就是对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的老年人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可保证政府的补贴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政府帮助的老人身上,发挥最大的资金效益。因此,评估的指标体系应侧重于老年人居家养老中与生活照料相关的具体状况,包括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照料能力、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其中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

(2)建立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的评估机制。可采取向服务员发放服务手册、建立服务监督员、定期走访服务对象等方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效果、效率进行服务质量评估。同时还要对居家养老的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现行政策足否解决实际问题等进行评估,以此不断完善评估工作。

(3)组建中介性评估机构,使评估人员逐步职业化。应借鉴发达幽家的经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评估,发展中介性质的评估组织,逐步使评fI与人员纳入困家的职_p系列,促进养老服务评估向职业化发展。同时,政府应建立评f}li豁督管理和投诉受理制度。7.2.6加强社区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动老年福利事j比发展的基本凶素。一个完整、充实的社区养老社区服务,人员配置应由正规照顾人员与:tb-fF.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应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综合福利服务。由于我国在这方面发展的时限性,目前的服务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承担照顾责任的多是老人的子女及部分受过简单培训的人员,而且街道、社区中还基本上没有专、lp社会工作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发展。

(1)做好老年人家属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社区服务的丌展离不开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基础性支持。一般来讲,老年人的配偶和子女是老年人最熟悉和最愿意依赖的人,且他们也最了解自己家中的老年人。因此,首先要对老年人的家属进行简单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并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尽自己所能,关心自己家中老年人的H常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积极支持老年人利,}{{好社区养老社区服务。

(2)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应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老年工作,并引入其他各行、Ik的人员从事社区老年管理工作。同H,.tl吸纳更多的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进入社区从事养老服务行、Ip,对他们开展证规的专业化培训,培养他们对养老服务市、Ik的币确念度,加强对老年人特点的了解,理论和实物操作均合格后发给其为老服务专业资格证书产。拿到资格证书后可安排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效果和老年人的反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资格认定。加强反馈监督制度的执行,杜绝形式主义。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呼吁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助与配合,共同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3)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时间储蓄制度

社区养老服务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该把提供养老服务的队伍扩大到有时间和有能力的所有社区居民,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时问储蓄制度的做法,通过社区把居民组织起来,开展时问储蓄制度。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劳动者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大多数低龄老年人(60一70岁)退休后依然保持着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既是老龄看护服务的潜在需求者,又足可能的现实提供者。这些低龄老年人为少数高龄人提供照料服务是完全可能的。因此,社区居委会通过宣传动员工作,把社区内身体健康的退休人员组织起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自助共济型老年人看护服务活动中来,树立“我为众人,众人为我”的观念意识,“以服务换服务”,实现“以老助老”,解决老年人照料拶,理fuJ题。

7.2.7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对老龄事业的经验交流

根据《中国老龄事、Ik的发展》所提供的数据,“我网加入6个刚际老龄组织,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龄组织建立了业务联系。与联合国有关组织、欧盟以及一些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老龄科研、老年扶贫以及老年教育等领域丌展项目合作”。这是~个很好的开端。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好的养老办法,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己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秘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要加以借鉴,以便寻找适合我围困情的养老办法。45

结论

人【-J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已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火注,社区养老方式也在各地城市逐步推行,同时它也足从一个侧面完善了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区建没.但由丁社区为老服务If、Ik运转的资金末源有限、社区服务人员不足及素质不高等客观原因,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还有待改革和完善。笔者主要从我国的困情出发,调查研究我国比较成功的社区养老模式,提出改善社区养老的观念,加强社区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服务业产j比化发展,加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对老龄事、Ik的经验交流这几方而入手,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目Ij{『我国城市的社区养老社区服务。社区居家养老虽然在部分地区的部分社区已经逐渐实践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我困城市广泛推行这种模式仍需要实践的检验。

附录

尊敬的老年人:老年人需求与社区服务调查问卷

您好,本I、uJ卷针对您各方面的需求和您所在的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希单通过该调查更好的了解您的需求和社区服务之问的差距,并找到影响这一差距的原因,以提高您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这会占用您少许宝贵时间,衷心感酣您的合作!

请在您认为符合自己的选项上划“4”,无特殊说明的均为单项选择。

1.您的性别:男口女口

2.您的夫/妻是否健在:是口否口

3.您的年龄:50一59口60一69口70—79口80岁以上口

4.您目前的居住方式:

与儿子儿媳同住口与女儿女婿同住口夫妻同住口与子女分住口一人独居口与保姆同住口社区养老机构口其他机构口5.您的生活来源是:

养老金口政府救济口子女赡养费口遗属补贴口其他口

6.您的养老资金数额范围:

800以下口801—1000口1001一1500口1501-2000口2000以上口

7.您的H常生活收支甲衡状况:

收史基木平衡口收入大于支出口收入小于支出口

8.您对养老资金满意程度:

满意口比较满意口一般口不太满意口

9.子女牛活照料的时间(平均每周):

无口卜4小时口5—8小时口8—24小时口24小时以上口

lO.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时问(平均每周):

1小时以下口1—2小时口2-3小时口3-4小时口4小时以上口

11.您的成年子女/fi能照顾您的原凶:

自己身体不好口需要照顾孩子口工作忙没时间口经济不富裕口

认为父母目前不需要照顾口其他原凶口

12.您目d,『足否需要他人的照料:需要口不需要口无所谓口

13.您是否愿意去养老院养老:愿意口不愿意口47

14.您彳<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原凶:

经济负担不起口

养老院出入不自由口不愿意离丌原米的生活环境口担心被了女遗弃口担心养老院服务质量口

15.如果您目前是在家养老请回答,当您生活需要照顾时,您希望社区以什么样的形式提供服务?

上门服务口社区日托服务口

16.您期望的居住方式

与子女同住口只与老伴一起口独居口社区养老机构口其他机构口

17.当您生活不能自理时,你希望获取照顾的对象是

子女口配偶口亲属朋友口社区服务人员口其他口

18.您认为自己的生活与社区的关系大吗?

非常大口较大口一般口很小口不知道口

19.在您的业余时间,您一般从事下列哪些活动?(可多选)

收看电视或收听广播口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口参加体育锻炼口

棋牌、美术、舞蹈、唱歌口外出观光旅游口社区老年学校读书口

20.您愿意参加社区活动吗?

廿常愿意口比较愿意口一般口刁、=愿意口

21.您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使自己高兴口锻炼身体口与更多人交往口

消磨时间口其它原因口

22.您接受过社区服务吗?

接受过口未接受过口

23.您希望社区提供哪些服务项目(可多选)

上门生活照料口同托服务口社区养老院口医疗服务口

健康保健服务口日常护理口健康和心理咨询口

24.您接受过以下哪些社区服务项目(可多选)

上门生活照料口同托服务口社区养老院口医疗服务口

健康保健服务口日常护理口健康和心理咨询口

25.您希望社区丌展哪些活动项目和社会活动(可多选)

社区老年活动室口老年健身活动口文化娱乐活动口外出游玩活动口48

社区老年学校口老年公益活动口老年人才市场口

26.您参加过哪些社区活动项目和社会活动(可多选)

社区老年活动窀口老年健身活动口文化娱乐活动口

社区老年学校口老年公益活动口老年人才市场口

27.您认为现在社区的服务使您满意吗?

满意口比较满意口一般口不满意口

28.您认为社区医疗服务的缺点在哪里?

收费高口设施差口卫生差口服务差口其他口

29.您认为社区活动的不足在哪里?

收费高口设施差口活动组织不利口时间不合理口外出游玩活动口其他口49

参考文献

[1]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杨良初.社会保障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24

[3]孙光德,莆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1年:17

[4]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

[5]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困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张良李.应对人口老龄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出版社,2006.8.

[9]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一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北京第2版,2000.09[10]伞困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2007

[1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

[1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Ik的发展白皮书.2006

[13]姚引妹.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老龄|、uJ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l址出版社,2005年:135—142

[14]全国老龄办于2006年2月23r]发前j的《巾固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广网

[15]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3.

[16]杨叙.北欧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149-157

[17]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礼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4—64

[18]章晓鼓,社会保障:制度一与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9]冯云廷.城市公共服务体制:理论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0]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1]周云,陈明灼.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J].人口学刊,2007年:19-24

[22]侯志阳.困境与出路:管窥居家养老[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4):72-75

[23]陈德君.老年弱势群体呼唤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J].社会福利.2002.3

[24]刘静林.西方老年福利制度及我凼的思考[J].求索,2005.5

[25]英固社会照顾服务改革对我囡养老服务模式的借鉴[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50

年8月第4期

[26]令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仁[J].社会。I:作(学术版)第l期

[27]蒋IF华中幽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2005(6)

[28]陈彬彬.对改善我圈非政府组织作用的思考.[EB/0L]

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13.do?id=25703&dictionid=1835.[29]张阿fi.养老福利服务的供给机制创新[J].西北人口,2005.3

[30]成运.加强民|、IIJ组钐{能力建设的着力点与有效路径[EB/0L].

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25703&dictionid=1835.

[31]何丁.全方位扶持、多领域协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南京市鼓楼区培育支持民间组织快速发展的启示[EB/0L].

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23709&dictionid=172.[32]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J].社会福利,2006:14—16

[33]改革丌放使社保同益完善.老年时报,2008.9.22

[34]姚引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是培育非营利组织的契机[J].当代人口,2006.4

[35]穆光宗.丧失和超越:寻求老龄政策理论支点[.T].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49—52[36]刘晓梅,张敏.构建多元化老龄生活援助体系[J].社会保障制度.2005.4

[37]积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38]张儿.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J].新视角,2009.3

[39]陈钟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作用[J].社会工作,2009.3

[40]万春利.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2[41]吴伟.论国内外丌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J].才智,2009.3

[42]周云,陈明灼.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J].人口学刊,2007年:19—24

[43]蒋慧琼.英国社会照顾服务改革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借鉴[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8

[44]陈景.对我国城市养老方式多元化的探索[J].社会心理科学,2007.1

[45]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46]James

ColumbiaEThornton,EarlPress,1998.

Cherlin.PublieAndPrivateR.Winkler.EthicsandAging.[J]TheUniversityofBritish[47]AndrewFamilies[J].MeGrwa.Hill,1996.51

后记

本论文从论文的选题、制定写作提纲、初稿至整篇论文定稿,得到了我的导师焦培欣教授的指点与帮助,在此首先表达我最真心的感谢。

流年似水,逝者如斯,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思绪万千,感激之情不胜言表。

在本文完成之际,由衷地感谢我的导师焦培欣教授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所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本论文从论文的选题、制定写作提纲、初稿至整片论文定稿,都得到了焦培欣老师的悉心指导,她多次询问该研究的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导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焦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还要感谢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的各位老师,在我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共七年的时间里,他们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并使我从一个幼稚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具备专业知识、勤奋上进的,可以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的青年。

我还要感谢多年来一直给予我关怀与支持的朋友们,我们互相激励、不断追求、共同经历、共同进步,这一切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欢乐与感动,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最美丽的篇章。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踏实、勤劳的人生态度时刻感染着我,鼓励着我,让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毫不畏惧,都迎难而上。

天津财经大学

闫伟

2009年5月11日52

城市居家养老保障研究

城市居家养老保障研究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闫伟天津财经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马春波 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研究[学位论文]2006

2. 曹丽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问题研究[学位论文]2009

3. 李川瑜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学位论文]2007

4. 苏畅 天津市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学位论文]2007

本文链接:http://d..cn/Thesis_Y1552697.aspx

更多相关推荐:
新建养老院可行性报告

新建养老院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新建养老院可行性报告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xx年9月2日第一章养老院项目概述作...

关于成立裕西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成立裕西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可行性报告一、总论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得民心,暧人心的民主工程、夕阳工程,爱心工程,是一项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居家养老不同于机构养老,也不同于家庭自然养老。其基本含义:一是从…

养老院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

养老院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养老院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xx年9月2日第一章养老院项...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

扶持项目-居家养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项目居家养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

养老院建设可行性报告

养老院项目可行性报告完成人XX完成时间20xx年12月16日目录一概况1项目概况2报告范围二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项目建设规模2项目建设内容三项目市场分析及市场定位采用SWOT分析方法1市场分析2市场定位四项...

[调研资料]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二组一社区养老的定义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二社区养老产生的背景一传统养老服...

养老机构建设可行性的报告案例

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概况1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第三章项目建设地址10第四章设计方案12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14第六章节能方案16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19第八章土地利用22第九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23...

十三五重点项目-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投资者为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而出具的一种报告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

“十三五”重点项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养老院可行性报告一概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老年人口以800万的速度在增加养老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其中一项大问题而现在是市场经济与其他行业一样要办养老院也要进行市场调查进行可行性分析...

实施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可行性分析报告

实施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可行性分析报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了一个影响日益增大的社会化问题老年人逐年增多养老院条件有限医疗资源缺乏护理措施不到位给老年人养老和养老院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推行...

居家养老可行性报告(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