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时间:2024.4.20

河北省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35号)要求,我省31所公办本科院校均编制了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在认真分析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整体状况,现就我省普通高校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如下:

一、全省高等教育概况

20xx年,全省有公办普通本科院校31所(部属院校除外),其中,“211工程”高校1所;省属重点骨干高校12所,一般高校6所,新建本科高校13所。设置本科专业274种,专业布点1366个,覆盖了专业目录的十二大类95个专业类。各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布点分布情况为:哲学0.07%,经济学4.32%,法学3.37%,教育学5.42%,文学10.61%,历史学0.73%,理学12.52%,工学31.04%,农学3.22%,医学5.42%,管理学13.69%。普通本科学生3501592人,其中与国外联合培养807人;普通高职学生108869人;硕士研究生43749人,其中全日制硕士33979人,非全日制硕士9770人,博士研究生234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2343人;留学生1906人;普通预科生数919人;进修生72人;夜大业余学生数110214人;函授学生147814人;网络学生747人;自考学生5452人;折合在校生数569237人;全日制在校生数498247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70.28%。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102人,占46.36%,其中正高职称教师4959人。师生比为18.34。本科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9068万元,生均9300元;图书3554.68万册,生均70.17册;总占地面积41958181.62平方米,生均94.27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6192189.41平方米,生均13.91平方米。

二、全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状况

20xx年,全省高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狠抓质量建设,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高校教学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明确

1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我省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把大力加强高校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各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明确。

1.强化“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各高校明确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主动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结合各自的办学层次、学科特点、行业背景和办学传统,进一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统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各项工作中,强化本科教学的优先地位,把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到工作计划、工作部署和各项具体的工作安排上。

2.“全员参与、全程控制”保障教学质量

各高校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教学工作制度,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一是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根据实际,进行按大类招生、按需定向、分类培养等多种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学分制改革,积极推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主动适应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种教学管理文件。三是科学规范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完善相关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四是积极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3.全方位巩固和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各高校从思想、制度、组织及机制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一是各高校不断完善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奖励政策,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二是各高校建立了领导听课制度,各级领导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基层,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各高校努力营造领导重视教学、资金保证教学、教师投入教学、学科支撑教 2

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全校上下共同关注、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

4.多渠道增加教学经费投入

各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断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增加对教学的投入,切实保障日常教学经费需要,在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经费安排等方面坚持优先确保本科教育。同时,各高校在积极参加国家和河北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基础上,增列校级本科质量工程及其他相应的专项经费,全面启动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相应的教学条件建设项目,切实增加了对教学项目的经费投入。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育教学方法以及管理和评估机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局,各高校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更新教育观念、系统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努力形成一种学校主要党政领导积极抓教学、各相关职能部门支持教学、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学的良好氛围。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界定学科专业发展定位

全省高校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质量人才。为了解学校的办学状态、办学质量和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我省在20xx年开始,建立了以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示和教学质量报告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此外,多数高校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摸清社会对人才类型、数量和规格的需要,同时客观分析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发展学科专业目标定位,改造不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学科专业,努力形成分类定位、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体系。

2.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推进教学改革整体深入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乎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多所高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例如:燕山大学从开展项目式教学到整体推进CDIO工程教育改革、课程规范化建设、创新评教规程、推进二级学 3

院管理体制改革;河北师范大学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以及在“顶岗实习支教工程”基础上构建“实践型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石家庄经济学院以教师岗位练兵为抓手,大力开展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体、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开放办学为两翼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通识课程改革为突破点,以应用人才培养、卓越人才培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教育教学改革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3.注重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各高校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大学生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全省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教师”、“卓越农林人才”等一系列培养计划,继续深入推进高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的长效机制。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的开展,设立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开展创新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发掘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在线课程,推动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利用网络学习成长社区,强化教师、学生、校友之间的联系互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推动终身学习。

4.以教改立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为推动高校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教育厅相继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设立省级研究课题498项,并拨付专项经费予以资助。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中,高校根据所处科类、层次和社会需求科学定位,逐渐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得以全面、系统地推进。20xx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中共评选出288项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7项、二等奖94 项、三等奖147项。项目中属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等奖21项所占比例为44.68%,二等奖21项所占比例为22.34%,三等奖29项所占比例为19.73%。

(三)以“双重工程”为推手,高等教育实力水平明显提升

全省“双重工程”继续深入推进,河北工业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进展顺利;河北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分别与教育部实现省市部、省部部和省部共建。全省分层次推进强势特色学科、重点学科、 4

重点发展学科建设,在24个强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的国家重点学科培育计划,遴选确定了13个学科冲击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由50个“滚动发展”到151个,重点发展学科由26个发展到77个。双重工程推进过程中,带动全省高等教育实力水平不断提升。

1.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多数高校牢固了“教师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先后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良好、新老衔接、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几年来,我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相继实施了“燕赵学者计划”、“名师计划”、“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和“高校师资培训计划”等,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此外,各高校根据自身总体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目标,认真研究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互聘计划”等多种方式,聘请和吸引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专家从事教学工作,增强学校教师的行业背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各高校普遍重视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下大力气开展新入职老师的培训,通过名师讲座、以老带新、观摩教学、开展教学竞赛等活动,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另外,全省及各高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教学奖励制度,积极开展各种教学评奖和表彰活动,加强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宣传和奖励力度,鼓励教师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卓越。

20xx年,全省31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共有专任教师总计28259人,其中女性15134人,女性比例53.55%,男性13125人,占46.45%;教授4959人,占17.55%,副教授8143人,占28.82%,讲师10731人,占37.97%,助教1516人,占5.36%,未评级1027人,占3.63%;博士5652人,占20%,硕士14861人,占52.59%,学士6651人,占23.54%,无学位1095人,占3.87%;35岁及以下9658人,占34.18%,36~45岁10151人,占35.92%,46~55岁6748人,占23.88%,56岁及以上1702人,占6.02%;学缘结构为本校的教师5605人,占19.83%,学缘结构为外校的教师22654人(其中:境内21772人,境外606人),占80.17%,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44.54%。高级职称教师13102人,占46.36%,高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最大值66.8%,最小值30.2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0513人,占72.59%,研究生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最大值90.2%,最小值20.88%。专任老师中主讲本科课的教授数3810 5

人,占13.48%。主讲本科课教授数3555,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83.22%,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46.15%。

此外,外聘教师总计5395人,其中女性2509人;外聘企业570人,外聘行业部门1373人,外聘高校1828人,外聘其他来源1624人;外聘正高级1551人,外聘副高级1990人,外聘中级1347人,外聘初级264人,外聘未评级243人;外聘35岁及以下945人,外聘36~45岁2034人,外聘46~55岁1832人,外聘56岁及以上584人;折合教师总数30956.5人。生师比18.34,最小为12.98,最大为23.04。

2.“开源”“节流”并重,切实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近年来,省教育厅和各高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在保障教学经费投入方面,各高校着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源”,即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二是“节流”,即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保证每年教学运行费用总额不低于学费收入总和的25%,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教学差旅等教学基本开支。此外,各高校还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加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改革、教材建设等教学专项经费,尤其是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已有所改善。

20xx年,全省31所公办高校教育经费总额为1055945.7万元(最大值为105653.34万元,最小值为9169.82万元),教学经费总额192869.68万元(最大值为52992万元,最小值为890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教学改革与建设费总额)26649.18万元(最大值为9180.77万元,最小值为50万元),教育经费支出总计130361.15万元(最大值为17837万元,最小值为724.11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80102.98万元,教学改革支出3118.11万元,专业建设支出15912.69万元;实践教学支出17453.19万元,其中实验经费支出9117.33万元,实习经费支出8332.86万元;其他教学专项6980.79万元;学生活动经费支出4629.11万元;教师培训进修专项经费支出2152.28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800元。

3.加快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20xx年,我省31所公办高校占地面积达到24679477.62平方米(最大值为2667120,最小值为310642.79);建筑面积12654886.45平方米(最大值为1121237,最小值为158227.29);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5160557.48平方米(最大值为488548,最小值为 6

58450.56),其中教室2059292.78平方米,图书馆590254.29平方米,实验实习场所1532819.52平方米,专用科研用房180561.28平方米,体育馆331191.2平方米,会堂89983.38平方米;行政用房1031631.93平方米;教室7168间,其中外语教学机房415间,多媒体教室间3225间;教室座位数562223个,其中外语教学座位27944个,多媒体教室383748个;教学行政用房总和为6192189.4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5.45平方米(最大值为111.55,最小值为24.17);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3.91平方米(最大值为22.04,最小值为5.83);生均实验室面积3.4438平方米(最大值为7.07,最小值为0.17)。

4.教学科研设备情况明显改善

20xx年,我省31所公办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29068.96万元(平均值18243.76,最大值54050.32,最小值2528),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300元(最大值为18200元,最小值为4000元),有4所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低于合格办学标准,但高于限制招生标准,其余院校均高于合格办学标准;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494.89万元(平均值1982.58,最大值8095,最小值233);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为12.19%(最大值44.63%,最小值2.72%);

5.图书馆与图书资料情况进一步改善

全省本科院校中,现有图书馆总数45个(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阅览室座位总数60256个(最大值为5000,最小值为380);纸质图书总量35546798册(最大值3559000,最小值291500);纸质期刊数量149577册(最大值为89881,最小值为585);纸质期刊种类均值1479(最大值为3671,最小值为476);电子图书数量36448882,其中中文数量34668151,外文数量1780731;电子期刊种类均值140786;数据库数量655,数据库数量均值24;生均图书70.17册(最大值112.40,最小值47.32);生均年进书量2.85册(最大值10.58,最小值0.34)。各高校普遍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通过大力推进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使校园网上电子图书资源、视频资源、教学软件资源等更加丰富,大大拓宽了师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

6.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课程结构情况进一步好转

20xx年,全省31所公办高校本科课程总门数为41181,本科课程总门次数88795;教授讲授本科课程门次14637,教授讲授本科课程门次的比例为16.48%(最大值为56.64%,最小值为4.18%)。

7

开设课程的总学分数为198363.8(均值为7084.42,最大值为15872.5,最小值为777),其中必修课学分数161144.8(均值为5755.17,最大值为14027,最小值为622),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81.24%(最大值为91.95%,最小值为67.69%);选修课学分数37219(均值为1329.25,最大值为4246.5,最小值为155),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8.76%(最大值为32.31%,最小值为8.05%),实践教学学分51812.8(均值为1850.46,最大值为4694,最小值为108),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6.12%(最大值为56.95%,最小值为8.78%)。

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均值为80.73%,最小值为61.03%,最大值为93.69%;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均值为19.27%,最小值为6.31%,最大值为38.97%;实践课占总学分的比例均值为25.24%,最小值为7.74%,最大值为52.94%。

(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1.以重点学科为支撑,本科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

全省进一步理清了重点学科建设思路,分层次推进强势特色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建设,为不同学校搭建发展平台。在24个强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的国家重点学科培育计划,遴选确定了13个学科冲击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由50个“滚动发展”到151个,重点发展学科由26个发展到77个。以重点学科为支撑,各高校的本科专业办学实力、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2.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紧紧围绕我省转型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际需要,各高校加大学科专业布局和科类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基本形成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20xx年,全省31所公办高校专业布点总数1367个,其中招生专业1292个,停招专业75个。当年新增本科专业68个,毕业生不满三年的新专业总数322个。专业门类分布情况为:哲学门类1个专业,占0.07%;经济学门类59个专业,占4.32%;法学门类46个专业,占3.37%;教育学门类74个专业,占5.42%;文学门类145个专业,占10.61%;历史学门类10个专业,占0.73%;理学门类171个专业,占12.52%;工学门类424个专业,占31.04%;农学门类44个专业,占3.22%;医学门类74个专业,占5.42%;管理学门类187个专业,占13.69%;艺术学门类131个专业,占9.59%。

8

3.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特色与传统发展并重

在专业数量增长和专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各高校始终坚持适应地方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优先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类专业,同时注重加快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保留了有一定社会需要的特色专业,停办或撤销了部分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20xx年,31所公办高校停招专业75个,保留招生专业1292个,当年新增本科专业68个。高校专业布点数最多的为102个,最少的5个;招生专业总数最多为86个,最少为5个;当年新增专业最多7个,停招专业数最多为23个。

专业布点数最多的10个专业有:英语2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个,视觉传达设计21个,数学与应用数学17个,市场营销17个,国际经济与贸易17个,汉语言文学17个,环境设计17个,电子信息工程16个,法学16个,专业布点数占专业布点总数的13.61%。

专业布点数为1的专业有:医学实验技术、意大利语、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侦查学、治安学、质量管理工程、哲学、运动人体科学、影视摄影与制作、资产评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森林保护、汽车维修工程教育、生态学、摄影、社会体育、水务工程、税务、信息安全、西班牙语、信息资源管理、休闲体育、学前教育本科、药物分析、投资学、图书馆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保险、草业科学、档案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功能材料、古典文献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工艺美术、翻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飞行器制造工程、风景园林、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汉语言、国际政治、环境生态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航海技术、机械工程、机械工艺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育技术、烹饪与营养教育、农业电气化、贸易经济、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酿酒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考古学、勘察技术与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林学、临床药学等66个专业,占专业布点总数的24.08%。

4.学生对专业教学评价满意度普遍较高

2015届毕业生教学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参加问卷调查的28所公办本科高校的满意度均大于80%;参加调查的228本科专业中,满意度大于90%的专业有80个,占专业总数的35.09%,满意度大于80%的专业有167个,占专业总数的73.25%。

满意度大于90%的有:汉语言、考古学、书法学、古典文献、运动人体科学、国际政治、录音艺术、生态学、西班牙语、信息安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人文教育、图书馆学、电气技术教育、物业管理、意大利语、数字媒体技术、动物药学、法医学、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9

特殊教育、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针灸推拿学、工程造价、商务英语、麻醉学、运动训练、审计学、财政学、医学检验、体育教育、口腔医学、音乐学、会计学、动物医学、财务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舞蹈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动画、材料化学、金融工程、中医学、材料物理、轻化工程、信息工程、美术学、税务、保险、农业水利工程、化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统计学、音乐表演、雕塑、财务会计教育、医学影像学、社会体育、药学、园艺、药物制剂、动物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材料、民族传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学、车辆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社会工作、工程管理、动植物检疫、环境科学、酒店管理等80个专业。

(五)坚持内涵发展,“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20xx年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十二五”“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工程”省级财政建设经费由20xx年的1500万元,增加到今年6500万元,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十二五”“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共建设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2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5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4个、卓越医生培养计划项目6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2个、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23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94项。建设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主要有: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18个、省校外实践基地7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50个、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1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17项、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9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50项。通过“质量工程”建设,我省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六)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

1.各高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多数高校能够主动适应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种教学管理文件,科学规范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同时,注意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完善相关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 10

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此外,多数高校还根据学校实际,实行了按大类招生、按需定向、分类培养等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完善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跨专业选课制度等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部分高校正在探索成立学分互认联盟,联盟高校内学生跨校选专业、选课程,互认学分。

2.健全省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20xx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以各项评估、检查为抓手,推动高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全省高校强化“对学生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接受公众监督”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20xx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制度、教学运行状态数据公示制度和教学质量自评报告制度,“三项制度”工作的实施,对于总结我省高校教学先进经验、发现教学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教育部年度质量报告和基本数据采集要求,教育厅对“三项制度”工作的设计方案和组织实施等工作环节做出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同时将“三项制度”作为基本教学管理常规固定下来,调查数据和各学校提交的报告向全省公示。

3.完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各高校均建立健全了校内四项质量监督制度:一是督学(或督导)及领导听课制度。建立了稳定的督导队伍,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督导工作从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等方面,通过巡查、听课、访谈、问卷等方式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有效督导。二是学生信息员制度。各校均组织了学生信息员队伍,学生可以随时向校领导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反馈教学动态信息。三是学生评教制度。各高校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教,将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考核定级、院系评估的重要指标,同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每一位任课教师。四是普遍建立了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完善了向教学一线倾斜的收入分配和奖惩政策,将教学业绩作为收入分配、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主要指标,强化了重视教学的政策导向。部分高校设置了独立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机构,具体承担本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为建立“运行有序、监控有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提供了组织保障。

4.实施院系教学工作评估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院(系)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部分高校建立了院系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院系教学工 11

作评估。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以校本评价理论为指导,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指导方针,旨在全面了解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全面进行整改建设,推动学院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自觉地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院系教学工作评估在发挥院系在本科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规范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确立教学中心地位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和引导作用。

5.对突出核心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各高校均突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核心环节的质量监控,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毕业综合训练等。具体而言,对人才培养方案从方案制定、方案评价、方案执行三个环节把好关;对课堂教学以专家的角度、学生的角度、管理者的角度,构建了专家评课、学生评教、教学巡查、信息员监察、课程调研等立体的课堂教学监控体系;对课程考核普遍实施两查:考试过程巡查、考试试卷检查;对毕业综合训练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与答辩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七)以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学环境

1.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和服务

高校普遍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立足于为学生办实事,在为学生学习指导与服务的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创新,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为使学生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多数高校开展了毕业生及在校学生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等相关调查工作。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还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麦可思(MYCOS)数据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就学校的培养过程、核心课程有效性、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调查,各高校针对学生需求,在指导学生学习、服务学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加强专业的介绍与宣传,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的相关情况,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力;设立学生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将各种学生服务项目集中到中心完成,极大地方便了学生;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从经费支持、条件保障等方面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社会活动能力。

2.加强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及指导

12

我省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且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探索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各种有效途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围绕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个目标,广泛实施就业工作导师制、责任制以及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制,全省就业情况较好。20xx年,全省31所公办高校应届本科生总数74025人,应届本科生毕业人数73230人,应届本科生授予学位人数72445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总数67043人,初次就业率90.57%(最大值为99.06%,最小值为76.85%)。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政府机构415人占0.62%,事业单位3192人占4.76%,企业24661人占36.78%,部队321人占0.48%,灵活就业24855人占37.07%,升学12793人占19.08%,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567人占0.85%,其他239人占0.36%。

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训练

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开展了多种学科竞赛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全省还组织举办了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等多项省级学科竞赛。31所公办高校共获得学科竞赛获奖总数2503项(均值为96.26),其中国际级11项,国家级946项,省部级1621项;创新技能竞赛获奖总数1069项(均值为41.12),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382项,省部级681项;文体竞赛获奖总数849项(均值为32.65),其中国际级11项,国家级285项,省部级554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35篇(均值为12.88);学生发表作品数547项(均值为21.03);学生获准专利数103项。大学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为76.15%,六级累计通过率为35.09%,体质测试达标率为88.43%。

4. 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较高

对2015届预计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总体专业满意度为86.60%,其中满意52.25%,很满意20.19%,非常满意14.15%。专业满意度最高为100%,最低为80.99%,所有院校的满意度都大于80%。

12所重点骨干大学的教学满意度为85.89%,其中满意52.53%,很满意20.66%,非常满意12.70%。12所重点骨干大学教学满意度最高为91.34%,最低为80.99%。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有:就业前景不乐观、不适合个人发展、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喜欢所学专业、师资力量薄 13

弱;满意的主要理由有: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喜欢所学专业、适合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好。

6所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满意度为86.69%,其中满意55.37%,非很满意20.80%,常满意10.51%。6所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满意度最高为97.26%,最低为82.11%。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有:就业前景不乐观、不适合个人发展、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喜欢所学专业、办学条件差;满意的原因有: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喜欢所学专业、适合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好、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1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满意度为87.95%,其中满意50.60%,很满意19.09%,非常满意18.26%。1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满意度最高为100.00%,最低为86.60%。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有:就业前景不乐观、课程设置不合理、不适合个人发展、师资力量薄弱、不喜欢所学专业;满意的主要理由有: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喜欢所学专业、适合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好。

(八)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挥优势,形成特色

部分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客观分析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资源条件和地域特点,注重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水平的途径和方式,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质量监控和服务地方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在人才培养方面

河北工业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坚持工程教育与经济建设的有机联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工程教育更加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他们构建起理论与实践、办学与兴工、治校与报国紧密有机联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工学并举”培养的鲜明办学特色。燕山大学从开展项目式教学到整体推进CDIO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xx年正式加入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成为其亚洲区域中心成员,从而实现了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河北大学加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构建科教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签订培养协议,修订、调整培养方案,采取“2.5+1.5”培养模式,按照“高考成绩40%+第一期成绩60%”的原则选拔学生进入面试环节,由双方组成面试专家组,按面试成绩遴选并 14

组建“生命科学星辰班”。河北大学积极推进学校生命科学学院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培养协议,组建“生命科学菁英班”,推动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进程。河北师范大学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以及在“顶岗实习支教工程”基础上构建“实践型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石家庄经济学院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xx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成了4200多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以搭建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创新思想传播与实践平台、高质量就业平台为目标,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青年学生植入创业基因。

2.在师资培训方面

为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培养资质,河北大学在“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框架下,启动优秀教师国内进修和海外研修计划,选拔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进修、赴海外研修,围绕科学研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学习,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河北联合大学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率先在河北省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心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设有“杏林阁、学思阁、敏行阁、卓越阁、研启堂和风采堂”六个功能室和教学培训部、教学评估部、信息咨询部3个专门机构,打造了教学沙龙、名师讲坛、以升讲坛、卓越讲坛、午间漫谈、教学技能培训、名师工作坊、教师教学自我训练和个性化教学咨询等九大品牌项目,有效提高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和成长的需要。

3.在质量监控方面

河北大学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机构,不断探索多维多渠道监控,逐步构建闭环监控体系。20xx年度,依托校级督学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听课、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重点完成了通识通选课程状况、实验教学状况、学生学风状况三项专题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报告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咨询。河北大学实施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价,通过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院自评与学校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强调本科教学的创新状态、教学工作运行状态和管理状态的常态评价,并设立专项基金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河北大学还创新性地建立并实施了面向督学、教师、学生等各类人员的教学质量提案制度,通过常规督导、专项调研等途径收集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分门别类 15

形成提案后加以提交给责任部门,提案实行责任部门、责任人制度,明确落实反馈时限,确保持续改进的效果。

4.在服务地方方面

河北工业大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并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使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目前,学校绝大部分学科专业与京津冀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相适应,并能基本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新办的工科类专业,均为经济发展的急需专业,绝大部分专业能够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提供了人才储备;河北工业大学抓住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于20xx年申报并获批建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将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与技术支持。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术创新体系,出台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鼓励教师业技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使学校成为区域产业和行业需求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张家口学院围绕学校应用性、地方性、基层性的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方面,面向张家口生态农业、奥运经济、城镇化发展的人才规格需要,细化培养目标,设置适应基层岗位特需能力的相关课程。衡水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与衡水湖管委会共建了湿地环境监测与保护实验室。邯郸学院以“打造世界太极文化中心”为目标,开展太极文化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建设,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太极文化学院,实现了招收太极拳方向本科生。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重点发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研和教学,自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该学院建立以来,已经义务救护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余种、600多只,使400多只珍稀濒危鸟类康复后得以重返大自然,该中心被河北省动物保护协会定为“科普教育基地”,被河北省林业局定为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坚持“面向山区、对接基层、服务地方、传承文化”的办学理念,明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思路,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民族音乐舞蹈、民族体育纳入教学计划。他们开设了满语专业和满语、清史、民族学、民族体育、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绘画及民族工艺制作等课程。他们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的特殊优势,以避暑山庄研究、纳兰性德研究为重点,组建“避暑山庄、纳兰性德”等专门研究机构,对避暑山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园林艺术、生物资源、旅游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全国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中心。 16

三、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0xx年我省本科教育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本科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但随着高等教育向内涵发展的快速转型,我省高等教育与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与教育质量的高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相比,本科教育工作和教育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一)教学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近年来生均教学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全省高校的教学基本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我省高校过去的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时间还很短,一些指标尚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是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树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没有得到普遍认识和共识,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趋同性,各学校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定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基础学科偏多,高新技术专业偏少,新兴交叉学科更少。

(三)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改革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教学实践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文科类背景的学校。还有教学管理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学科专业结构虽有改善,但仍不尽合理。传统学科大文大理占本科在校生的一半,在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亮红牌、亮黄牌的专业占比重较大。

(五)实践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次“三项制度”问卷调查工作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践教学是学生满意度评价较差的一项指标。这说明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有缺陷。

对上述影响和制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17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者楼镇金叶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一指导思想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考查目的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题来源12年级的试卷由学校出题35年级的试卷由教研室提供2试卷得分情况一年级年级均分8885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均9285分最低的班级均8603分相差682分二年级年...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施官镇中心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最直接的标准。上学年,我校深入贯彻县教育局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以质量求发展,…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小学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一、学生考试基本情况分析参加本次考试人数共504人,六年级由初中组织。一年级106人,二年级89人,三年级92人,四年级91人,五年级126人,二|、成…

柳林小学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柳林小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时光飞逝本学期已经过完淇县黄洞乡中心校组织的期末统一考试已经结束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县教体局79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本次期末考试教育教学质...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老城街道办事处20xx20xx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质量分析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及试题特点试题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紧扣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我市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进行编制为适应...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解析1指导思想本次命题虽然都是以单选的形式出现但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数学课程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渗透新理念坚持人文数学生活数学学校数学相互结合把双基的考查与数学思想及综...

关于小学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内部资料富平县07年小学期末质量分析简报目录一小学语文科期末检测试题试卷分析二小学数学科期末检测试题试卷分析三小学英语科期末检测试题试卷分析四小学综合科学科期末检测试题试卷分析20xx20xx学年度全县小学期末...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一指导思想1发挥考试导向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突出数学评价特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二检测内容及检测整体情况20xx年第一册数学期末试卷由肃州区教研室统一命题本学区统一...

小学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四年级王杰仁里集镇实验小学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和列竖式计算以及画图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乐运小学20xx20xx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考试成绩分析本次其中考试成绩如下一年级数学参考人数19人总分869平均分4574及格率3158六年级数学参考人数21人总分622平均分2962及格率95优秀...

小学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终检测质量分析报告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李家咀学校赵自伟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