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度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20xx9

时间:2024.3.31

20##20##学年度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20##.9 

一、教学进度表



二、教学建议

1、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内容的顺序为:《数学1》、《数学4》,其中《数学1》与《数学4》中函数、向量能力要求较高,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是两大重要板块。高一教学内容均为基础,要打扎实,教学内容处理要根据各校具体情况来适度把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防止学生两极分化。

2、高一阶段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既涉及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也涉及到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建议每周安排一次小练习(45分钟)及一次综合练习,讲评时间可不再另行安排;

3、本教学计划每周按新授课5课时安排;由于高一内容的在高考的重要性,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可适当增加课时;

4、交集、并集、补集与函数教学之间补充“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虑到高一的进度与高一学生的特点,对含参数的不等式不宜补充,各校可根据学校情况自行安排,不应超过2课时。

5、期中考试内容为集合、函数为主,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若将三角函数的部分内容在期中考试前上的,建议在期中考试中也要涉及。

6、各校的教辅资料务必整合使用,切忌照本宣科;

7、期末考试参照无锡市统考安排,另行通知。

三、教学要求

(一)集合

1、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

2、学习集合语言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在教学中要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渐熟悉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图形语言各自的特点,能进行三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并掌握集合语言。

3、对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不要求证明,只要求能判断两个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

4、本章学习要求中:

“实例”指:实际生活的例子、已经学过的整数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等方面的例子。

“简单集合”指:教科书中出现的同类型的集合。

“给定集合”指:全集、子集的元素均为整数或字母(由列举法给出);或全集为实数集,子集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由描述法给出)。

(二)函数与基本的初等函数(Ⅰ)

1、要从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函数概念的引入应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非空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即函数)。函数概念需要多次接触,反复体会,螺旋上升,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灵活应用。

2、在教学中,应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偏题。

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中,“简单函数”指下列函数:

求简单函数的值域中,简单函数指下列函数:

3、简单(情境)的分段函数指:在定义域的子集上的函数为常数、一次、反比例、二次函数的分段函数。例如:出租车收费、邮资、个人所得税等问题。

4、教学中,要结合 等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对一般函数的奇偶性,不要做深入讨论)。

5、在回顾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引入有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以及实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其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机)进行实际操作,感受“逼近”的过程。

6、函数应用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7、幂函数的教学中,只要求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并结合函数yxyx2

yx3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8、函数的最值问题,这里仅限于会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简单的分段函数,或易知单调性的简单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大(小)值。

9、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仅限于掌握:①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根的个数;② 借助图象了解:若 f(x)=ax2+bx+c,且 f(p)f(q)<0 (pq), 则方程f(x)=0必有一根x0∈( pq)。

10、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关键是结合具体例子感受过程与方法。本方法限于用计算器判定三类方程:的解的范围(一般进行3-4次操作即可)。

11、应注意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利用计算器(机)画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图象,探索、比较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判定方程的解的范围等。

12、在本章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及应用。

(三)三角函数

1、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三角函数模型的意义。例如,通过单摆、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以及音乐、波浪、潮汐、四季变化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型

2、借助单位圆,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弧度是学生比较难接受的概念,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弧度也是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可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逐步理解这一概念,在此不作深究。

4、能借助计算器(机)画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会用五点法画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根据y=sin x的性质讨论y=Asin(ωx+φ)的性质要求不宜太高,掌握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即可。能由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观察并计算得参数Aω的值,对确定φ的值不作要求

(四)平面向量

1、向量概念的教学应从物理背景和几何背景入手,物理背景是力、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几何背景是有向线段。了解这些物理背景和几何背景,对于学生理解向量概念和运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

2、引导学生运用向量解决一些物理和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向量计算力使物体沿某方向运动所做的功,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等问题。对于用向量解决较为复杂的平面几何问题不作要求。

3、向量的非正交分解、向量投影的概念只要求了解,不必展开。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应用不作要求。

(五)三角恒等变换

1、教学中,注意展示数学发现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并由此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以此作为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训练。

3、能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其中,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指三角函数变形的次数一般不超过三次,整个解题过程中三角函数公式的使用一般不超过5个。

20##20##学年度秋学期高二数学教学计划与建议    2013.9

 

一、教学进度表

二、教学建议

高二年级理科教学内容的顺序为:《数学2》、《数学选修2-1》、《数学选修2-2》的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其中《数学2》中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要求高,高考考纲上达C级要求,需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立体几何难度不大,但书写规范要求较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数学选修中圆锥曲线与导数的内容较难,高考考纲虽然只要求达到B级目标,但在高考中所占分量比较重,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为附加题内容,主要考查一些角的计算,运算能力要求较高。高二教学内容均为基础,要打扎实,教学内容处理要根据各校具体情况来适度把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防止学生两极分化。

1、本进度按每周5课时安排,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

2、期中考试进度为《必修2》全部及常用逻辑用语,各学校视具体情况而定;

3、建议每周安排一次小练习(45分钟)及一次综合练习(120分钟),讲评时间不再另行安排时间;

4、立体几何应加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化书写规范;解析几何应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导数部分应注意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导数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简单介绍韦达定理的应用,但不宜挖深;

5、考虑到小高考对数学教学的影响,12月份以前进度宜抓紧;

6、有条件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教学进度情况,可把复数等提到本学期讲授;

7、教辅资料的使用应结合各校情况进行适当的整合,切忌照本宣科;

8、请各校根据实际情况,保证教学进度,切忌因为未列入计划的考试影响教学进度;如果因为意外情况影响教学进度,请及时调整.

三、教学要求

(一)直线与方程

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能根据直线的倾斜角求出直线的斜率。

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及一般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选择恰当的形式求直线的方程;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简单应用;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二)圆与方程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问题的条件选择恰当的形式求圆的方程;理解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互化。

2、能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其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能根据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感受“形”与“数”的对立和统一;初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4、空间直角坐标系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

了解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并会简单应用。

(三)立体几何初步

1、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间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判断空间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理解关于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能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3、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上述角与距离的计算不作要求)。

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会求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常见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能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对真值表不作要求)。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叙述简单的数学内容。

理解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五)圆锥曲线与方程

1、圆锥曲线

掌握椭圆的定义和几何图形;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图形。

2、椭圆

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运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思想方法。

3、双曲线

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会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了解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抛物线

了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了解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5、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

了解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六)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的概念

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和瞬时变化率的意义;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通过函数图象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能利用导数公式表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了解函数的极大(小)值、最大(小)值与导数的关系;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小)值,以及在指定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最大(小)值。

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用导数方法求解有关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最优化问题;感受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七)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了解空间向量、共线向量、共面向量等概念;理解空间向量共线、共面的充要条件;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理解空间向量的夹角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形式;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意义;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的法向量。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能用向量方法判断一些简单的空间线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一、教学进度表

二、教学建议

高二年级文科教学内容的顺序为:《数学2》、《数学选修1-1》,其中《数学2》中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要求高,高考考纲上达C级要求,需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立体几何难度不大,但书写规范要求较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数学选修1-1》中圆锥曲线与导数的内容较为困难,高考考纲虽然只要求达到B级目标,但在高考中所占分量比较重,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高二教学内容均为基础,要打扎实,教学内容处理要根据各校具体情况来适度把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防止学生掉队。

1、本进度按每周5课时安排,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

2、期中考试进度为《必修2》全部及常用逻辑用语,各学校视具体情况而定;

3、建议每周安排一次小练习(45分钟)及一次综合练习(120分钟),讲评时间可不再另行安排时间;

4、立体几何应加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化书写规范;解析几何应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导数部分应兼顾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导数;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简单介绍韦达定理的应用,但不宜挖深;

5、考虑到小高考对数学教学的影响,12月份以前进度宜抓紧;

6、教辅资料的使用应结合各校情况进行适当整合,切忌照本宣科;

7、请各校根据实际情况,保证教学进度,切忌因为未列入计划的考试影响教学进度;如果因为意外情况影响教学进度,请及时调整。

三、教学要求

(一)直线与方程

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能根据直线的倾斜角求出直线的斜率。

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及一般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选择恰当的形式求直线的方程;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简单应用;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二)圆与方程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问题的条件选择恰当的形式求圆的方程;理解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互化。

2、能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其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能根据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感受“形”与“数”的对立和统一;初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4、空间直角坐标系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

了解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并会简单应用。

(三)立体几何初步

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了解空间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判断空间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理解关于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能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上述角与距离的计算不作要求)。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会求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常见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能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对真值表不作要求)。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叙述简单的数学内容。

理解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五)圆锥曲线与方程

1、圆锥曲线

掌握椭圆的定义和几何图形;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图形。

2、椭圆

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运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思想方法。

3、双曲线

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会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了解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抛物线

了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了解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5、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

了解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六)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的概念

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和瞬时变化率的意义;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通过函数图象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能利用导数公式表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了解函数的极大(小)值、最大(小)值与导数的关系;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小)值,以及在指定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最大(小)值。

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用导数方法求解有关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最优化问题;感受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0##20##学年度秋学期高三数学教学计划与建议   2013.9

文科

一、教学进度表

二、教学建议

1、本学期教学进度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9月1日至12月10日,内容为一轮复习;

第二阶段时间:12月11日至无锡大市调研考试,内容为一轮重点版块强化巩固;

2、本进度课时按照每周8节以上课时 (其中每天1节复习课共5课时,练习讲评2课时,机

动1课时)标准进行拟定,因各校课时安排不一,富余课时各校按需安排滚动练习及讲评;

3、各校每周应在上述8课时外,另安排每周定时进行综合滚动练习,及时查漏补缺;复习过

程中要重视对填空题的训练,注重对学生进行填空题解题方法方面的指导,提升填空题得

分能力;

4、各校应认真加强对高考的研究,要注重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整和高效,注意加强对教辅资

料的整合,切忌照本宣科,

5、各校可根据江阴市教研室统一教学进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度微调(总

的教学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三、教学要求

(一)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

2、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的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二)不等式

1、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掌握常见不等式的解法。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能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一般的最优整数解问题不作要求)

3、掌握基本不等式,能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指只用一次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的问题);能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指只用一次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的问题)。

(三)立体几何

1、直观了解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会用斜二测法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2、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述、证明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不要求记忆公式);

3、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上述角与距离的计算不作要求)。

(四) 解析几何

1、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概念,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会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掌握点到直线、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掌握椭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掌握其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其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会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了解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能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

(五)统计

1、抽样方法

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方法;会用各种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抽样。

2、了解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3、掌握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标准差)的方法。了解样本数据平均数、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样本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能用样本数据平均数、标准差估计总体平均数。

(六)概率

1、了解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古典概型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枚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几何概型

了解几何概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了解测度的简单含义,了解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简单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

4、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了解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能判断某两个事件是否是互斥事件、是否是对立事件;了解两个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了解对立事件概率之和为1的结论,会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概率计算。

(七) 算法初步

1、了解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了解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会用流程图表示简单的常见问题的算法。

2、了解用伪代码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表述算法,会用“While循环”和“For循环”语句实施循环。

(八) 推理与证明

1、能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九)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代数表示法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3、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理科

一、教学进度表

二、教学建议

1、各校可根据江阴市教研室统一教学进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度微调(总的教学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2、本学期高三理科数学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时间紧迫,希各校能根据本校实际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教学任务完成。

3、一轮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索解题思路方面的指导和训练;知识点复习要细、到位,但不一定追求面面俱到;每周定时进行滚动综合检测2次(适当插入40分内容,可以“大题小做”),及时查漏补缺。

4、一轮复习需保证每天一节新授课,期中考试后每周可按照6节新课安排,所有内容在12月底前必须完成。

5、各校注重教辅资料的整合使用,注意每一节课的完整性,保证效益,切忌照本宣科。

6、各校尽量不要让未列入计划的考试影响教学进度,如有影响,需及时补上。

三、教学要求

(一)集合与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集合中涉及的一些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二)函数与导数

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适当涉及含绝对值函数.

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含义,会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理解函数最大(小)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

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会画指数函数的图象,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案例,会用指数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对数函数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能掌握指数与对数的互化,了解对数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会画对数函数的图象.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案例。

4、幂函数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 等的图象,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了解二次函数的零点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联系.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能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形如:的方程的近似解.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了解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模型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7、导数

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和瞬时变化率的意义;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能利用导数公式表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理解导数的定义;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能用导数方法求解有关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最优化问题;感受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三)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1、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有关概念,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理解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理解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掌握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理解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了解几个三角恒等式的恒等变换.

4、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四)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通过物理中“功”等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5、向量的应用: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

2、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的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六)不等式

1、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掌握常见不等式的解法。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能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一般的最优整数解问题不作要求)

3、掌握基本不等式,能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指只用一次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的问题);能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指只用一次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的问题)。

(七)立体几何

1、直观了解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会用斜二测法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2、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述、证明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不要求记忆公式);

3、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上述角与距离的计算不作要求)。

(八)解析几何

1、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概念,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会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掌握点到直线、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掌握椭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掌握其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其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会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了解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能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

(九)推理与证明

1、能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十)算法初步

1、了解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了解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会用流程图表示简单的常见问题的算法。

2、了解用伪代码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表述算法,会用“While循环”和“For循环”语句实施循环。

(十一)统计

1、抽样方法

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方法;会用各种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抽样。

2、了解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3、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掌握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标准差)的方法。

4、了解样本数据平均数、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样本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能用样本数据平均数、标准差估计总体平均数。

(十二)概率

1、了解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古典概型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枚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几何概型

了解随机数的概念和意义,了解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的思想;了解几何概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了解测度的简单含义,了解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简单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

4、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了解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能判断某两个事件是否是互斥事件、是否是对立事件;了解两个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了解对立事件概率之和为1的结论,会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概率计算。

(十三)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代数表示法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3、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十四)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在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2、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空间向量的共线和垂直的充要条件等,与平面向量是基本一致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类比猜想、自主探索,得出相应的性质和法则,使学生学会学习。

3、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主要包括:证明一些定理(如空间位置关系的一些判定定理)和度量计算。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体会向量的思想方法,不要过于追求解题技巧性。关于三垂线定理,只要求会用向量法证明该定理,而不要求将定理作为推理的依据。关于度量计算,只要求用向量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而不要求学生去解决有关距离的计算等问题。

(十五)计数原理、统计与概率

1、教学中,应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计数原理分析、处理问题,而不应机械地套用公式。同时,应避免繁琐的、技巧性过高的计数问题。

3、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杨辉三角”,以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

4、研究一个随机现象,就是要了解它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每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分布列正是描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规律,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是两个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要求通过实例引入这两个概率模型,不追求形式化的描述。教学中,应通过实例使学生分清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理解其本质意义。

5、教学中,应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条件概率的意义、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相互独立的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十六)数学归纳法

教师应借助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对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问题要控制难度,仅限于“(1)验证P(n0)成立;(2)假设P(k)成立,推出P(k+1) 也成立。”的类型。

(十七)系列4(矩阵与变换)

1、矩阵的引入要从具体的实例开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某些几何变换可以用矩阵来表示,丰富学生对矩阵几何意义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用映射的观点来认识矩阵、解线性方程组。

2、要求从图形的变换直观地理解矩阵的乘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矩阵乘法的运算律。

3、要在具体的实例中理解逆矩阵和特征值的实际意义及其不变性,结合具体实例能用线性方程组或用行列式来求解简单二阶矩阵的逆矩阵和特征值。

4、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让学生认识到,矩阵从实际生活需要中产生,并在实际的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验数学的抽象更有助于人们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5、矩阵的简单应用,在教学中主要把握以下两方面情况:

(1)运用的矩阵为:m×1矩阵或1×n矩阵(mn≤4)或n×n方阵(n=2,3)。

(2)问题类型为:简单的二阶逆矩阵应用问题;简单的特征向量应用问题。

(十八)系列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教学中应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极坐标的多值性,但是在表示点的极坐标时,如无特别要求,通常取ρ≥0 ,0≤θ<2π。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主要是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主要是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

2、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主要包括:特殊位置的直线(如过极点的直线)、圆(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主要包括:直线、圆、椭圆和抛物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

更多相关推荐:
20xx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20xx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按照我校学校工作计划要点的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特色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贯彻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会做...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刻薄成家理无久享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计划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

20xx-20xx上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xx20xx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太和二中高一数学组赵玉苗一学生状况分析学生整体水平一般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后进生也有一些几个班中从上课一周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

20xx-20xx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xx20xx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吴南桃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高一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团结合作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

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上学期教学回顾高一共四个教学班共计160余人杨文国带高一一班高一二班张忠杰带高一三班和高一四班其中各班期末八校联考的成绩分别为506分328分272分345分总平369分学期中途因张忠杰...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高一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学生整体水平不高以低分学生为主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生活习惯也有一定问题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方法也存在问题...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高一数学备课组一学情状况一上期期末考试基本情况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分析龙岗坪山总分卷1卷2及各题得分对比统计表表1从表1知我校的均分差距主要在解答题尤其是T17比均分...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doc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计划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突出数学基础知...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必修5和必修3)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张健高一1011班均为普通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毅力不够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而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5和必修2任务艰巨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

高一数学教学上学期计划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分析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考察方向越来越清晰即本着课改方向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数学本质思想的理解及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题目上看比较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在坚持对五个...

20xx-20xx学年第上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东光县第一中学高一数学韩春晓本学期担任高一1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有58人学生人数比较多上课难度比较大还有各学生中考成绩普遍较差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初中的基础参...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39篇)